第11章
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太子会因忌讳而忍让她的。 清楚知道这点,所以即便东宫的主人迟迟不来,暮晚摇也施施然,让侍女们递茶递瓜果。 她随意找了一本画册, 就闲然无比地坐在殿中,边看边吃,好不惬意。 如此一来,太子镇不住她,就不得不出场了。 太子的声音从侧门后传来:“六妹来了?” 暮晚摇抬头,见相貌端正、衣着常服的太子殿下从外而来,一边将脱下的大氅递给侍女,一边眼睛瞥了下被暮晚摇磕了整整一盘的瓜子。 太子眼睛轻微地抽搐一下,看暮晚摇起身,恭敬又含笑地向他行个礼。 太子压下自己对暮晚摇那散漫态度的不喜,示意暮晚摇坐下。 待殿中的侍女重新换了茶盏,人都退下后,太子才揉着脖颈,和暮晚摇叹道:“孤刚才被父皇召去,问了些吏部的事,才让六妹久等了。” 太子愁绪满满:“父皇病又加重了,孤看着父皇的样子,心里实在难受。“ 暮晚摇心中冷笑,想你估计巴不得那老头子赶紧死了,好让你登位。 但是皇帝这么多年都不死,太子能不气? 暮晚摇却装作听不懂那些,她和自己的哥哥一起虚情假意地忧愁了番父皇的身体,才诧异地看太子一眼,慢吞吞道:“吏部不是三哥的人在管么?父皇怎么问大哥你?” 太子和煦道:“确实是三弟的人在管。只是之前吏部出了一个错,孤和三弟因此争了几日,父皇才过问的。” 暮晚摇“哦”一声。 看太子盯着她不放,暮晚摇笑吟吟:“我不懂这些。我和三哥又不熟,关系也不好,大哥你是知道的。他那边在做什么,我从来都是避着的。” 太子微笑点头。 正是因为这个妹妹和三弟的关系不怎么样,自己才能轻松将她拉拢过来……只是近日嘛…… 太子手托着茶盏,非常随意地用杯盖磨着杯缘。 他眼睛盯着水中茶渍,口上似闲话家常:“不过方才和吏部那边对话时,孤才得知六妹最近因为行卷的缘故,和吏部那边走的比较近。听说六妹还亲自领着人,一起去见过新任的考功员外郎?” 吏部考功员外郎,负责科考。 暮晚摇和韦树,确实去见了。 这也没什么可否认的。 暮晚摇便只是笑了下,没说什么。 太子脸色淡了,放下茶盏,看向暮晚摇道:“你似乎不怎么与杨三郎一起玩?” 暮晚摇道:“我与他性情不是很合。因为我脾气大,他脾气也大。我和他在一起总吵架。玩不到一起去。” 太子微笑。 他眯眸,似追忆往事,道:“杨三郎从小就是个倔驴子,天老大他老二,谁的话也不听。孤记得那时候,也就只有你一哭,他被你哭得不耐烦了,会收了脾气回头找你。” 暮晚摇默然。 然后轻声:“……那时候大家都很小,和现在也不一样。” 太子点头,道:“是啊。谁想到现在,杨三郎的脾气没有变,倒是六妹你的脾气变了。曾经那般柔弱的只会哭鼻子的小丫头,而今也是动不动阳奉阴违、不给人面子啊。” 知道太子在讥嘲自己明明站队太子、却还是帮韦树。 暮晚摇面不改色道:“韦七郎是我舅舅的弟子,年龄又小,还被韦氏排挤。我舅舅让我关照一二,我随手为之。即使我不出手,韦七郎有韦家的背景在,磨上几年也会出仕。我不过是卖个人情。” 太子哂笑。 太子说:“不提他也罢。你打算何时与杨三郎完婚?” 暮晚摇:“……” 她蓦地抬头,看向太子。她目如冰雪,冰雪冻成冷刃,猛一下刺过去,像是一刀子戳上人心口。 竟让人几分不忍心。 太子叹口气,声音温和下:“六妹,我并非逼迫你,我也是为你着想。乌蛮那边的战争打了一年了,听说很快就能结束了。蛮夷那边没有礼数,父子之间用同一个妻子都是常事,何况这任乌蛮王是新冒头的?” 太子并不知道现任乌蛮王是以前那位的长子。 太子现今只是语重心长劝暮晚摇:“等乌蛮结束了战乱,大魏作为他们的父国,他们一定会派人来长安朝见父皇。到时候,你若是还没有成亲,就不怕那位乌蛮王向父皇索要你么?难道你和亲过一次,还想和亲第二次?” 暮晚摇面容雪白,她不言不语,只是扶在凭几上的手臂紧绷。 太子道:“如果你嫁给杨三郎,有你和杨三郎旧日青梅竹马的情分,有杨家相护,有孤相护,那乌蛮王当然就不能再将你索要走了。孤知道你和亲那一年,你必然在乌蛮经历了很多不好的事,才会导致你性情大变,与旧日完全不同。 “你已经性情大变了一次,难道还想变第二次么? “摇摇,不是每一次,你都能从深渊中爬上来的。” 暮晚摇静静看着太子。 她心想:如果我和杨三郎成亲了,金陵李氏必然不满。李氏说不定会抛弃我。而没有了李氏的扶持,我还拿什么资本来待在长安,不任人拿捏? 她要两边讨好,又不能让自己陷进去。 大家都挺不满的。 怎么好像就她一个人谁都可以,没什么想法。 暮晚摇轻轻笑了一下。 她垂着眉眼,宛如春水,风情万种。 她愁苦叹一声:“我知道了,只是我觉得杨三不喜欢我。” 太子笑:“他就那个脾气,你别多怪。他对你总是特殊一些的,不然怎么到现在都不成亲?难道不是在等你么?” 暮晚摇笑一下。 她面容微红,睫毛轻颤。如同思春少女一般,咬着唇在思考自己的夫君应该是何等英姿。 看她并不排斥,太子见好就收,不再多提。 ----- 暮晚摇出了东宫门,脸上那少女怀春一般的酡红就收了。 待她出了宫城门,就连表情都收了。 暮晚摇面无表情地坐在马车上,等外头侍女们递牌子进出。 忽而听到马蹄声,她诧异是谁敢在宫城门前这般喧哗,掀开了马车帘子看去。 看到一个少年郎纵马而来,黑衣红襟,一身武袍。他伏在马背上,马速极快,向宫城门前冲来。 守卫们面如土色,少年郎却眉目不变,马速不收。 红色的发带在风中轻扬,腰间佩戴的刀剑铿锵沉寂。 眉目冷峻深邃,一眼瞥来,傲然无比。 当真是鲜衣怒马,风采卓然! 整个长安,独此一份,当是杨三郎杨嗣! 杨嗣一直到宫城门下,才收了马速。他从马上一跃而下时,察觉到旁边有人注视。 他侧头看去,与坐在马车上的暮晚摇妙盈盈的水眸对上。 暮晚摇故作好奇:“杨三郎这是又要去东宫啊?你这一天三趟地去东宫,若你是女儿,恐怕现今太子妃的位置,就是你的了吧?” 杨嗣盯着她。 慢悠悠:“被太子骂了?” 暮晚摇:“……” 杨嗣牵着自己的马,瞥她一眼就收回目光,淡声:“自然比不上你,每次去东宫都是挨骂的。” 暮晚摇对他虚伪一笑:“这不是太子关心我何时能与杨三郎完婚嘛。” 杨嗣慢声:“你想何时完婚就何时,我无所谓。” 暮晚摇捂唇诧异:“难道你喜爱我?” 杨嗣同样诧异:“我何必要喜欢你?没人规定做了驸马,就不能纳妾了吧?” 暮晚摇咬牙切齿:“做我的驸马,就不能纳妾。” 杨嗣颇为淡然:“你管不着我。” 暮晚摇隔着车帘盯他半晌,忽而将车门掀开,一把将一连串的茶盏等器物砸了出去。 而杨嗣早有准备,他只稳稳退了一步,就躲开了她的发脾气。 看这位公主气得伏在车上,胸如雪酥轻颤,美目喷火。 杨嗣眼睛上的睫毛弧度极小地颤了下,他移开了目光。 杨嗣道:“你脾气这么坏,还是好好养你的韦七郎吧。做我杨家媳妇,是要三从四德的。我看你是不行了。” 暮晚摇道:“那你自己去跟太子殿下说,说你讨厌我,一点都不想娶我吧!” 杨嗣道:“倒也没有讨厌你。我不是说了嘛,娶不娶无所谓,反正我能纳妾。” 暮晚摇怒瞪他半天,到底是沉默下去,将帘子扯下,不再和他车轱辘话来回说了。 杨嗣站在原地,见丹阳公主府上的马车悠悠驶远,他才回了目光,拿回自己被宫城门守卫验查身份的鱼符,牵马入城。 他的仆从跟在这位身材高挑修长的少年郎君身后,低声:“三郎何必每次都气六公主?” 杨嗣不语。 仆从再说:“六公主必是又被太子说了,三郎若是能够对公主笑一笑,她出城时便能心情好些。 “三郎不喜欢公主,就应该早早娶妻,断了太子殿下的念想;三郎若是喜欢公主,就不该总是气公主。” 杨嗣垂下目光。 仆从喋喋不休地同情暮晚摇,杨嗣半晌后才开口道:“太子太急了。阿诺,有些事,我是不方便做的。我是不能对摇摇太好的。” 仆从一怔。 问:“您在帮公主?” 杨嗣短暂地笑一下。 然后慵懒道:“反正我是站在太子殿下这一边。其他的,先放着吧。” 仆从对此自然无异议。 杨三郎是太子的伴读、洗马,他的天然立场就在太子这边,杨家的立场也跟随着三郎在太子这边。三郎和太子的关系又很好,三郎当然应该帮太子。 只是有些事……三郎也不是很情愿。 ----- 晋王妃又要找暮晚摇了。 这次是好事,因晋王妃上次求子后,府上的一位侍妾就怀了孕。 晋王妃惊喜不已,带着那位怀孕的侍妾登门,央求暮晚摇再次陪晋王妃一道去永寿寺还愿。 晋王妃絮絮叨叨:“没想到那寺里的菩萨这般灵!我才求了几天啊,我们府上就有人怀孕了。这可是三年来的头一遭!妹妹,当日是你陪我一起去的,今日你再陪我一道去还愿好不好?” 暮晚摇烦死了。 她正要疾言厉色将这位皇嫂骂走,冷不丁一看,看到晋王妃眉目间蕴着一些轻微的哀愁色。似乎那位侍妾怀孕,王妃既高兴,却也不如她表现的那般高兴。 暮晚摇顿了一顿。 是了。 晋王妃盼着自己王府能有子嗣,自然是只要有人怀孕,她就高兴;然而这孩子终归不是出自她的肚皮,她连年为晋王纳妾、往自己夫君床上送女人,不就是为了子嗣么? 长安中的贵人们都觉得这位王妃不着调,不喜欢与这位王妃打交道,然而身为一个续弦,晋王妃又岂是容易? 暮晚摇沉默片刻,少有的心软了一下。 觉得没有人理会的晋王妃有些可怜。 暮晚摇咳嗽一声:“仅此一次,下不为例。我再不跟着你去求子了。” 晋王妃当即欢喜,连连道:“多谢妹妹!妹妹果真好心,与那些人说的完全不同。妹妹放心,永寿寺的菩萨真的很灵,嫂嫂这次还愿后,也会帮你一起祈祷好姻缘的!” 好姻缘?! 暮晚摇吓死了! 她现在就怕姻缘落到自己头上……在太子和李氏之间勉力平衡,这位王妃一点都不懂她的苦! 暮晚摇连忙:“嫂嫂为你们王府求子嗣就行了,不必关心我。我不想嫁人的。” 王妃:“世上岂有不愿嫁人的女郎……” 暮晚摇含笑:“不瞒嫂嫂,昔日我曾有个志向,是梳了发出家做女冠。是父皇拦着,我才没有那般做的。” 王妃怔住,不知公主话中真假。 ----- 到了永寿寺,晋王妃虔诚地拉着暮晚摇一起去拜佛。晋王妃带来的那个小妾娇滴滴地跟在王妃后,一起跪拜。 暮晚摇拜了几家后就不耐烦了,她纳闷无比,看着她嫂嫂跪在蒲团上闭着眼好一会儿,实在不解晋王妃哪来的那么多话和菩萨说。 暮晚摇就没有话要求菩萨。 那两人跪个不停的时候,暮晚摇早早等在外头。 等两人出来时,见公主正眯着眼看太阳,看寺中今日络绎不绝的人流。 暮晚摇回头对二人说:“我已经拜完了。你们慢慢拜,我去玩一会儿,回头再来找你们。” 晋王妃也知道这位公主能陪自己来就不错了,实在不敢指望公主和她一样拜佛,便点了点头。 而暮晚摇将侍女仆从留给王妃,转身混入人群,一下子就不见踪迹了。 看公主留下的侍女们颇为淡定,好像一点也不担心公主的安危,显然公主这般撇开侍女们不是第一次,晋王妃只好不安地带着这些仆从继续去拜菩萨了。 ----- 暮晚摇撇开自己的仆从们,并不是为了去找言二郎。 她虽然知道言尚就住在永寿寺中,但她随意游玩而已,和他有什么关系?她压根就没想过要找他。 但架不住永寿寺不是大寺,暮晚摇真的遇见了言尚。 暮晚摇在寺中闲逛时,看到了一群才子相邀着在墙上题诗。 言尚玉树临风,站在一群文人间,暮晚摇远远地就看见了。 在大魏朝,寺观题壁写诗,都是雅士,为无数人追捧。在馆驿或寺观中,往往备有诗板,供往来行人题写。 这些文人通常是先将诗写在诗板上,再挂到墙壁上,供人鉴赏。 许多才子文人的名气,就是从这些题壁诗中传开的。 如此雅事,在寺中颇为流行。更有那些名气大的文人,僧人们会用水松牌,刷以吴胶粉,捧乞诗。 这会儿便有小沙弥带着许多普通的诗板,让这些文人墨客题字于墙上。 周围有许多百姓都被吸引来,隔着段距离观察。 普通百姓们自然不认字,但这阻挡不了他们对才子们的尊崇向往。 暮晚摇混于这些百姓们,便饶有趣味地看到言尚被其他人扯着一起走。 言尚无奈的:“我就算了吧……我真不必了……” 那些人拉着他:“言素臣,何必这般拘谨?大家都题壁,你怎好一个人躲着?这说不定能流传千古,你就不要谦虚了。” 言尚硬是被拽到了墙壁前。 暮晚摇在人群中缓缓走,一步步靠近他。毕竟她又不认识这些才子,只认得他一个,当然理所当然就看他了。 她看他推拖不得后,就拿着诗板,找了墙壁最偏僻的角落去写诗。 其他才子们聚在一起指点山河,才气纵横。言尚他抠抠嗖嗖,字就那么一点儿,好似唯恐占地方,唯恐在墙上留下自己的墨宝。 他是不得不题诗。 但他显然是不想题诗。 然而这是同伴们的相邀,拒绝会显得不合群,自然也不能拒绝。 言尚就缩在墙角,尽力把字写得足够小,足够模糊,力求在墙上占不了多少位置,最好一片叶子就能挡住他的诗作。 他已经如此避人如此小心了,不妨他身后,一个娘子慢悠悠地念出了他题写的诗,还噗嗤一笑,加以评价:“……你这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难怪不敢把字写大,唯恐占地方,你怕丢人吧?” 言尚一回头,看到了靠在墙上睁大眼睛、嘴角翘起的暮晚摇。 乍看到她,他目光轻轻亮了一下,像有光流出一般。但言尚又微微迷茫了一下,竟一下子没有认出来她。 因他看到的暮晚摇……靠在墙上抱着手臂,如浪荡子一般瞥着他。 她穿的是男装。 言尚打量她,微笑:“……殿下是偷偷溜出来玩?女扮男装?” 暮晚摇白他:“你才男扮女装呢! “土包子你知道什么?长安流行多的是女儿家穿男装,进出宫闱也方便。谁不知道我是女的啊?就你眼瞎。” 第27章 言尚无话可说。 他来自岭南, 确实没见过女子这么穿衣。而看丹阳公主的架势, 再看周围人习以为常的反应, 便知在长安, 如公主这般明明是女儿家、却故意穿男装者, 不在少数。 他颇有些感慨长安民风的开放与豪爽。 正感慨着,人就被暮晚摇挤到了一边, 他手中的诗板也被夺走了:“让开!” 丹阳公主嫌人挡路,天下苍生当然都应该让道。 暮晚摇拿着言尚的诗板,根本不挂在言尚那挑好的抠抠嗖嗖的地方, 而是往才子中挤去。 言尚跟在她身后:“我的诗作一般, 实在没必要挂在太好的地方……” 暮晚摇:“你的诗作一般, 你来长安干什么?碰运气么?我看你没救了, 你还是回你的岭南乡下种地去吧。” 言尚无奈, 他跟在暮晚摇身后, 眼见旁边几个聚在一起的文人向后一退, 差点要踩到暮晚摇。他当即上前一步,伸手拦了下那个文人的后背, 帮暮晚摇挡了这么一下。 暮晚摇回头,妙目微垂,樱唇半咬, 娇娇俏俏地觑言尚一眼。 言尚被她这柔水一般的一眼看得脸微热,连忙侧过脸,咳嗽一声,躲过暮晚摇的凝视。 而那被言尚所拦的书生回过头, 看到言尚,先打了声招呼,再看到穿着男儿装的暮晚摇。书生目中一亮:“言素臣,这位娘子是你的……” 言尚打断对方暧昧的猜测:“朋友、朋友。” 他一回头,见暮晚摇已经钻入了才子人流中。他怕她拿着他的诗板乱挂一气,连忙再次跟上。 这一次,暮晚摇终于挑选到了合适的位置。她正儿八经地拿着诗板比了比,然后挂到视线最合适的墙中央,务必让游览寺庙的人往墙上一扫,正中央正好能看到言尚的大作。 迎着周围朋友叹为观止的目光,向来低调的言二郎难得如此高调,他掩袖猛咳嗽。 暮晚摇头都不回:“生病了你就去看病。咳咳咳,咳个没完没了? “都到了长安,哪怕自认为自己的诗作不佳,也要把气势端出来。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到了皇帝面前,你求什么呢?” 如此,说的很有道理。 言尚若有所思。 暮晚摇比他强的,就是不管她做什么,气势都极大。 他在后盯着这位公主,她小嘴叭叭说个不停,也不是什么好听的话儿,然而从言尚的方向看,他只关注到阳光打在她身上,她的侧脸秀气无比。 这位大胆美丽的大魏公主,黑纱幞头裹住云髻,身穿圆领缺骻袍。娇躯站得笔直,腰间蹀躞带上的小孔垂下细缕,缕上挂着小刀、香囊、玉佩等物。 是这般的英姿飒爽。 暮晚摇回头,向言尚展示自己将他诗板所挂的位置有多好,却见到他站在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他眼睛漆黑,流光似水,清澈的瞳孔中正倒映着她乍然回头时扬起来的带着几分得意的笑靥。 人流往来间,二人骤然这么一对视。 暮晚摇微怔,然后好似突然想起自己的身份,懊恼自己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帮言尚挂诗板。他自己都不在意。 她咬了下唇,有些生气,娇容瞬间就沉了下去。 她一言不发地推开言尚,转身就走了。 言尚微愕,将这边的事略微一交代,就去追公主去了—— 他可以不追,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 但是等她日后想起来,肯定又会怪他为什么不追。 ----- “殿下、殿下……”言尚跟在暮晚摇身后。 暮晚摇停步,沉着脸训:“叫什么呢?在外面能乱叫么?” 言尚:“那……暮娘子?” 暮晚摇:“我们之间这么生疏么?” 言尚:“……” 暮晚摇挑眉看着他。 言尚迟疑:“摇摇?” 暮晚摇果然如他预料的那般大怒:“我和你的关系有这般亲昵么?” 总之,就是左也不行,右也不对。 她就是来为难人的。 然而言尚是何许人? 他是一个能让身边所有人都如沐春风、喜欢他的人。 公主的呵斥在耳,言尚既不尴尬也不狼狈,他俯眼望她,目色沉静。在暮晚摇不悦地转过脸后,他仍跟着她,道:“你心情不好,有人惹你生气了?” 暮晚摇:“你怎么知道是有人惹我不高兴,而不是我见你讨厌,故意气你?” 言尚温和道:“你虽脾气大,却不是无缘无故对人发火的人。定是有人惹了你,让你不高兴。若是你能在我身上发泄一二,也便是我的作用了。” 暮晚摇蓦地脸一烫。 竟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 她就是一个无缘无故会发火的人。但是言尚给她修饰了一下,就好像她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受了大委屈、只能靠一点小脾气发泄的可爱公主了。 她并没有他修饰的那般好。 他一直跟在她身后,二人一前一后在寺中闲走。寺中如他们这般的游玩男女无数,但也有人忍不住向他们这边惊叹般地看来一眼。 因前方着男装的少女娇美可亲,跟着她的少年郎君眉目低垂,儒雅谦和。俊男靓女同行,总是惹人注目的。 言尚几句话后,暮晚摇就古怪地闭了嘴,不太好意思对他发火了。她心想算了,言尚这种脾气太好的人,跟他吵也像是拳头砸在棉花上,一点效果也看不到。何必累着自己? 她沉默不语了,言尚观察她侧容一分,再次重复道:“若是有人招惹了你,或者你有什么烦心事,其实你可以与我说一说,说不定我能帮你想到法子解决。” 暮晚摇不在意:“你地位低微,身上一官半职都没有,你能帮我想到什么法子?” 言尚道:“试试看。” 他沉淡无比,暮晚摇回头看他一眼,想到了当时在岭南时他出过的几次主意。就白牛茶那次,他把她耍得团团转,而她一直到舅舅点明,才恍然大悟。 暮晚摇心中不禁一动,想舅舅都说想让言尚做谋士,说不定言尚真的在这方面很厉害呢? 暮晚摇歪头打量他片刻,头向自己这边歪了歪,示意他凑过来。 言尚便说声“得罪”,向前一步,几乎是与暮晚摇肩挨着肩,贴着站了。 她肩膀撞上他手臂,二人都僵了下,然后就都故作无事。 继续前行,言尚低着头听她说话。 垂柳拂水,寺中香烟袅袅。 杨嗣无所谓地被自己家的嫂嫂表妹硬扯在逛永寿寺,他手负在身后,面无表情地跟在家中女眷身后时,锐目一眯,看到了不远处那对靠着墙、扶着树的年轻男女。 杨嗣一眼就认出了暮晚摇。 哪怕她男装。 只是她旁边那个少年郎……不是韦树,是谁? 杨嗣抱起了胸,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对男女。 ----- 暮晚摇正在与言尚说:“……总之,就是太子不满意我帮韦七郎。韦家不太瞧得上太子,韦七郎入了朝,很大可能不会向着太子,而是被我舅舅那一方拉走。” 言尚:“为何韦家瞧不上太子?跟随太子做事,不是省力很多么?” 暮晚摇一顿,然后言简意赅:“因为如果不是我二哥夭折了,太子位轮不到现在这位。讲究正统嫡系的大家族,自然瞧不上太子。然而太子才是势大的,我就觉得太子挺好的。 “太子日后必然是前程远大的,所以李家也不排斥我依附太子。但因为我母后就是因为李家势力太大的缘故,和我父皇生了龃龉。所以李家现在也不想和皇家绑在一艘船上了。” 言尚看她一眼。 明白暮晚摇是站队太子的了。 如今问题,就是暮晚摇站队太子,可又被金陵李氏牵扯住。一个闹不好,容易两方都得罪。 她现在推举了韦树,在太子那里就落了根刺。 暮晚摇见他沉默不语,就不耐烦地推他一把:“你可有主意?不要光听我的情报,一点分析都不给我。” 言尚回神。 微微笑了一下。 他慢吞吞道:“其实殿下想要在此事上既不得罪太子、又不得罪李家,有一个法子。” 暮晚摇一愣,诧异仰头看他,没想到他还真能想出法子。 言尚道:“除了推举韦树,你可以再多推举几个人,为太子一方增加势力。” 暮晚摇想了想,摇头:“我不想再推举了。因为世家大族各自有自己的立场,如韦树这样的不多,他们科考必然自己就选好了队站。我即便推举,他们日后也不会在这方面报答我。” 言尚:“不是让人站队。没有人会轻而易举地站队。只是向太子表心,向太子表示你退了一步,作出了让步。” 暮晚摇一下子站住了,若有所悟。但片刻后她还是否认了:“你这个法子不错,但是世家子弟真的太麻烦了,沾上就难甩下。我已经很麻烦了,不想再找麻烦上身。” 言尚似乎早料到她会这样说,他不急不躁,一步一步引着她:“那就推寒门子弟。” 暮晚摇嗤笑:“不是世家大族,有几个人能在科考中出头?我怎么知道我推举了人,那个人就能从几千个文人中上岸?如果他及第不了,我怎么向太子表心?说我推荐了,但那个人自己不争气,我是无辜的么?” 言尚笑而不语。 暮晚摇忽地悟了。 她抬头,与他对视。 暮晚摇眯眸,一把拽住他袖子,恶狠狠道:“你指的那个可推举的寒门子弟……是你自己?” 言尚笑。 暮晚摇瞠大美目,圆圆的眼睛盯着他:“你方才连个诗板都不想好好挂,这会儿就诱导我推举你? “你是真的在为我出主意,还是在公事私用,为你自己谋利?” 言尚向后一退,靠在了树上。暮晚摇逼近他,审视他。 言尚微笑,柔声:“你方才不是还建议我要争一把么?” 暮晚摇呵一声。 她玉白手指戳上他胸口,敲了两下:“找张相公行卷的事,失败了是吧?” 言尚:“唔。” 暮晚摇幸灾乐祸:“我早就告诉你了,张相公和主试官关系不好。” 言尚便扶她站好,离自己稍远一些。他弯身拱手作揖,向她行个大礼,轻声道:“那便请殿下怜惜小生了。” 暮晚摇不语。 言尚抬头,她瞥向他身后,忽脸色一变,拉住他:“我们走!” 言尚奇怪。 暮晚摇急促:“我好像看见了一个熟人,不想和他见面。” 如此,言尚就不说了,与暮晚摇一道混进了人流多的地方。 杨嗣上前来探寻,看到的便是暮晚摇拉着那个少年郎,钻进人群中不见了。 杨嗣啧一声,知道暮晚摇必然是在躲他了。 呵,她躲他? 他还懒得理她呢。 正好身后表妹在叫唤他,杨三郎转身掉头就走了。 ----- 和言尚混进人群,知道杨嗣武功极高,暮晚摇心脏砰砰跳,连头都不敢回。就怕自己一回头,撞上杨嗣似笑非笑的眼神。 她不想在这时候见到杨嗣。 杨嗣那个心里只有太子的人,见到了她,回头说不定就会和太子说三道四。而暮晚摇一点也不希望自己一举一动都被太子知道。 暮晚摇也不知自己和言尚跟着人流在排什么队。只是见到人多,她拉着言尚就过来了。 她心烦意乱地想着杨嗣有没有追来,忽被言尚推了一下手臂。前方有小沙弥阿弥陀佛一声,道:“请两位施主抽签吧。” 暮晚摇愕然回头,见到这队伍竟然轮到了她和言尚。 面前案上摆了两个竹筒,里面插满了笏。这个小沙弥说的,自然是让她和言尚从里面抽签了。 暮晚摇茫然。 言尚察言观色,解释给她:“就如抽签一般,说是相笏,就如算命一般。不管信不信,随意抽一二,不要耽误了身后人。” 暮晚摇点头。 这不就是和晋王妃求子一个心理么? 小沙弥笑道:“两位施主在心中默念自己想问的,之后从竹筒中抽签。女施主取左边的,男施主取右边的。那签上所写的,自然是二位心中所想的答案。” 暮晚摇都不跟嫂嫂好好拜佛,又怎么会信这个? 她大约明白眼前不过就是求一个心安的骗局罢了。 人来寺中求心安,女的不过是求姻缘求子求夫君平安家人平安,男的不过问姻缘问前程问能娶几房美妾。这签上写的,左右不过是些吉祥话,不管你问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 暮晚摇也无意搅别人的局。 她在心里随意想了个姻缘:我倒要看看我这个不想嫁人的公主,能抽到什么。 她从竹筒中抽了一根象牙笏出来,向笏上扫了一眼,握着笏的手猛地紧了一下。那笏上写道: “落花风伤春,怜取眼前人。” 眼前人…… 暮晚摇手持长笏,怔怔抬目,向一步之外的言尚看去。她古怪的眼神盯着他,将他上上下下地看。他侧脸温润,只是默然不语。 见言尚表情似乎……与她一般无二? 言尚手中持笏,也是盯着看了很久,才抬目,与暮晚摇对视。 言尚打破沉默:“你算的……准不准?” 暮晚摇干笑一声:“好像不太准。” 言尚松了口气,微笑:“我的也
相关推荐:
非你勿视 [盗墓笔记][黑花]
重回校园
驸马爷(穿越H)
[历史衍生] 华夏先祖,助我为帝
挖坟挖出鬼(荐)
那一片厚土
爱你入骨:首席的小秘书
神级影帝
圈套/玩物
华娱2007,养成系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