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没有遇到尸位素餐的官员,却因为本省最高长官不懂数学,没有计算过一个灾民该准备多少救灾粮,亦没发现底下小吏贪走银钱,导致第一次买来的粮食严重对不上人数,因此饿死。 天底下怎会有如此荒谬的事情! 怎会有如此荒诞、可笑、仿佛老天爷在和人开玩笑的事情! “这事怪谁?” “是怪算数不好,没有提前算好灾民所需粮食的布政使?还是怪损公肥私的吏员?还是怪朝廷对算数不重视,全靠当官的自觉?!” 太子一直以为自己忘了这事,今日才发现,有些事只是埋于心底,等着破土而出。 那猛然抬高的声音几乎穿透云霄,足以使人汗毛耸立。 * 东宫。 太子的书房里,五皇孙高钥正到处翻找:“奇怪,我记得爹之前看的那本游记应该在这儿的啊。” 自己身高能够到的地方都找全了,这位与邴琰同龄的小皇孙挪动着书房里的梯子,搭在书架子前,一个劲儿地只顾往上爬。 梯子咿呀咿呀地响,底部笃笃地敲。 “找到了!” 小皇孙连忙把自己要的游记揣到怀里,想了想,又顺手薅走旁边几本书,打算一起看。 用着一边的胳膊夹着书,另外那只手抓着梯子,小心翼翼往下走。 “哎!” “哎哎哎哎!” 梯子上的小孩子脚一滑,手上的书立刻摔下去,整个人也在梯子上挥舞着双手,胡乱去抓,好在及时抓住了横杆,脚也重新踩稳,梯子稍微往外弹了弹,又“砰”地压回了书架上。 “咚——” 好像有东西砸到了地面。 高钥低头一看,是一个匣子,他有印象,之前挥舞双手时确实感觉碰掉了什么东西。 匣子的锁直接摔开了,白纸墨字扬扬飞起,又纷纷落下,散了一地。 门外是宫人着急地喊声:“小郎可是摔了?!” “没事!你别进来!” 小皇孙喊了一声,确定外面没有动静后,踩着梯子下去,还剩下两三道横杆时,往下一跳,直接跳到地板上。他拍了拍衣角不确定存不存在的灰尘,弯腰去捡起那些写字的纸。 “咦……” 高钥下意识就被上面的内容吸引了注意力:“阿爹写的……如何帮助和引导百姓?” 又拿起一张:“科举变革?” 再拿起一张:“如何从豪强嘴里挖肉且不会鱼死网破?” “还有……” 高钥有记忆以来,他就没见过他爹关心朝政,就连上朝都是十天半个月才去一次。有的时候天冷,他爹能连着两个月不上朝。 他听过宫人私底下说他爹太吊儿郎当,不像能担起国朝的太子。 也见过他爹抱怨爷爷管得太严,抱怨今天又被捉去批奏章没办法出宫看热闹。 还意外撞见过,他爹劝他爷爷另立太子的现场。 他爹是真心的。也好像确实不想当这个太子。 可为什么他爹又写了这些东西呢? 高钥盘腿坐下,一张一张地看,看完就发愣,直到腿坐得麻了,才反应过来,缓慢地站起来,缓慢地走动,腿不麻了就继续坐下盘腿看,看了之后又发呆,反反复复,不知自己来了几次轮回。 只隐约感觉他爹好像快下朝了,连忙把屋子收拾好,恢复原状,急急忙忙离开。 * 太子说完自己想说的,就没有说话了。 其他大臣没有说话,神童试的考生们没有说话,提出科举里添加数学的颜小郡主也没有说话。 老皇帝平静地说:“关于科举变革一事,太子写个奏表呈上来。” 太子拱了拱手:“遵旨。” 随后,老皇帝又听了其余神童对科举僵化的想法,挑出几个可以用的,余下的虽然没有选中,但也在吏部记了名,只等成年后将其召来朝廷当官。 “下朝!” 女驸马一眼就瞭见女儿似乎兴致缺缺的样子,待走到僻静之处,一把抱起闺女,问她:“怎么了?不太高兴?” 颜令徽抱着女驸马的胳膊,头靠在她手臂上,闷闷道:“这次我输了。” “嗯?”女驸马听了这话,很是纳闷:“你何时输了?陛下不是采纳了你的建议,允你入翰林了?” 颜令徽:“那不一样。他说了一个建议,不需要别人帮话就能进翰林,我说了一个建议,舅舅就出来帮我说话,那我不就是输了吗!” 女驸马揉揉闺女脑袋,忍俊不禁:“哪有什么输啊赢啊的,陛下问你有什么建议,你的建议是科举多加算数一科能使人头脑灵活,可你不知这话犯了忌讳。你舅舅确实是在护你,但也是因着你的建议确实有用,他在可惜这番建议可能要因为忌讳束之高阁。等你当了官你就知道了,任何一项政策被提出来,只要有人觉得可行,肯定会站出来为你佐证它的实用,为你查漏补缺,官员从来不是独行侠。” 颜令徽脑袋一垂,什么话也没说。 大人自有道理,但小孩子也有自己的道理,她心里觉得自己这样就是输了。 不过…… 下次赢回来就好啦! 颜令徽推了推女驸马的胳膊:“爹!你放我下来,我先不出宫了!我要去宫里的藏书阁看书。” 小女孩跳到地面上,奔跑着前往皇家藏书阁。到了地方,却看到她赢了两次输了一次的对手背着满满一箱的书、笔墨纸砚还有一把算盘,比她先一步进门,找了一个离门远、离窗户近的案几,开始练习数学。 “可恶!” 颜令徽眼神一厉,迅速挑好自己要看的算术书,跑到另外一个座位上,半是恼怒,半是夸赞—— 这人居然也那么努力,不行,她要更努力! 之前已经把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正根)、开立方(求一元三次方程的正根)、开平圆(已知圆面积求圆周)、开立圆(已知球体积求球的直径)、开分子方(求分子的方根)搞懂了,今天不吃透递增三乘开方法(一元四次方程)、隙积术(开高阶等差级数求和)、会圆术(求弓形弧长),她就不回家! * 另一边,女驸马不知道闺女已经立下雄心壮志,出宫的路上,天空落了雪,轻于柳絮重于霜。 女驸马缓缓踏过地面,想着到了午时,覆雪的地面踩起来就要有簌簌响声了。 忽闻前头有声,她转过墙角一看,就见宫人踮着脚,为太子金织蟠龙赤袍之外,罩了一件暖绒绒的狐裘。 另外一个宫人给太子怀里塞了手炉。 太子手里捧着一碗刚从小陶罐里倒出来的药汤,咕噜咕噜地喝下去。喝着喝着,就咳嗽地呛起来。 宫人连忙递上帕子,太子习以为常地接过,捂着嘴咳了好几声,随后继续眼也不眨地将那些又黑又苦的药汁喝完。 女驸马突然想起来,以前公主和她说过—— 她这弟弟先天不足,胃里带寒,每到冬日更盛,煎药留出来的药渣子,是一簸箕一簸箕地往外倒。 ……所以,尤爱吃咸菜和腌腊干货,能冲淡口中药味。 作者有话说: 其实布政使应该是老朱废了中书省后出现的,属于各省最高长官,但问题不大,文里可以直接用布政使,因为唐朝有中书省,各道(相当于省)的最高长官也还是叫观察采访使() * 轻于柳絮重于霜 ——《对雪二首》 * 第212章 为国捐躯! 太子在喝药,老皇帝也在喝药。 下雪了,老头已经六十多岁近七十,是一个容易在冬天染病的年纪,他对于寒冷的抵抗力不再像年轻时那么高。 汤药一喝,嘴巴一抹,他吩咐:“既然第一次不成……那什么太仆寺卿不是不服气魏仁拔了头筹,想让朕给他一次为国捐躯的机会吗?朕一向宽慈,你们去告诉他:去许烟杪面前,然后想办法把许烟杪的注意力引到三年计划里。这就是我想找他们去做的事。” 锦衣卫传了消息,太仆寺衙门中,太仆寺卿陈仲辉仔细嚼了嚼陛下口谕,眼含泪花,身子都挺不直了,整个人老了十岁:“吾命休矣。” 旁边听了一耳朵的太仆寺少卿一时之间有些哑然。 怎么就“吾命休矣”了? 虽然他们确实默认不要随便出现在小白泽面前,引起小白泽注意。但,也不是只要接触就一定会被爆料啊!小心一点,生还的概率还是很有一些的! 太仆寺卿看出来自家少卿的不以为意,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你道行还浅……难道你以为,陛下传过来的只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吗?这里面是有讲究的,你要悟!” 太仆寺少卿愣了一下,逐渐严肃起来:“悟什么?” 太仆寺卿摇摇头,简直恨铁不成钢:“你啊你,陛下说‘第一次不成’后面又紧跟着说‘为国捐躯’,这里面的话,就是路过的狗都听得出来陛下对魏侍郎积攒了不满,并且在暗示我,一次不成,就多来几次。” 太仆寺少卿震惊:“这……这是怎么听出来的!” 太仆寺卿:“你想啊!我去许烟杪面前,用得着用‘为国捐躯’如此严重的话吗!必然是气极之下,口不择言。能说出这种话,陛下之怒,可以想见!那陛下是在气什么呢?” 太仆寺少卿听得渐入佳境,听得如痴如醉,着急地追问:“气什么?你快说啊!” 太仆寺卿哈哈大笑:“你啊你,还急眼了!你想想,这几句话,题眼还是着落在‘第一次’和‘为国捐躯’上。陛下之前分明是暗示了魏侍郎如果一次不行,就多来几次,哪怕被看热闹看到死,看到为国捐躯,也要
相关推荐: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毒瘤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一梦三四年
壮汉夫郎太宠我
在爱里的人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靴奴天堂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