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了。 老江湖临老翻车,也太难看太丢脸了!所以这道士一定有真才实学,他的符咒一定有用的,对不对! 是啊!!!! 大夏君臣也想呐喊。 你一个道士,怎么还懂养鸡啊!你不觉得跨行了吗! 这也太有迷惑性了吧! “啊欠!” 城里摆摊卖符的老道士狠狠打了个喷嚏。 在摊子前乌压压排队的客人们反应一下子就剧烈了—— “道长你没事吧!” “道长是不是着凉了!” “我这里有棉衣,我脱给道长!” 老道士先是笑着推辞了棉衣,又大声感谢了客人们的关心,随后继续问队伍的第一名:“施主再次来此,难道是家里的符出了问题?” 那老妪笑着说:“没有没有,家里的符很好!家里那几只鸡天天下蛋咧!我是想来感谢感谢道长,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道长坦然收下了这份赞美。 毕竟,给公鸡阉割再放到母鸡群里一起养,这事看似简单,却可以称为独门秘技了。就算拿出去卖,也能卖个几百两银子呢。 * 科学表明,鸡窝里如果没有公鸡,会使母鸡身体产生的雌性激素下降,影响产蛋率。但如果有公鸡,公鸡好斗,容易伤害母鸡,母鸡就会因此应激,无法安心产蛋。 且,公鸡的存在会使母鸡产下受精的蛋,母鸡只要凑够一窝受精的蛋,就会停止排卵,专心孵化后代,直到小鸡破壳,且能独立生存后,它们才会继续下蛋。 这对于养鸡,靠鸡蛋赚钱的人非常不友好。 而阉了公鸡就没这些毛病了,既能促进母鸡排卵,还吃得少、长得快、性格温顺、肉质变嫩。如果有小鸡,还会帮忙照顾小鸡,让母鸡安心下蛋。 以上,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很少人会。会的人大多数敝帚自珍,少部分人虽然会教给别人,但教的人也少,而且这一小部分被教的人里,又会有一部分人把这个当家传秘籍,死死捂住,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儿不传媳,都来一套。 ——这不是一个会愿意技术共享的社会。 不过,现在老皇帝知道这事了,他当机立断,要把这事教给农官,让他们教给百姓。并且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阉公鸡能让母鸡多生蛋的法子融进戏文里,传唱天下,让百姓愿意相信这事。 ——之前那一次,是骟公鸡母鸡会长肉,也教给百姓了,但想要他们家家户户相信,尚任重道远(现今还朝廷自费,在农人家里搞试点,让他们亲眼看见被骟的鸡会长肉。) 这些都是后面的事了,现在老皇帝主要关心的是:“真的没可能了吗!” 真的没有转机,表明他其实没有被骗,而是慧眼识人吗! 老皇帝刹那间转过一个不合时宜的年头:比如绣庄那个,万一就是他看走眼了,其实不是绣庄女儿和棋社儿子早就暗通款曲,就是那道长的符咒起了作用,给他们牵上缘分了呢! 万事万物皆有可能嘛! 负责汇报这个的锦衣卫不由得微微一愣,面带感动之色。 大夏君臣:“!!!” 不是吧,这也能猜中?! 他们果然暗通款曲?! 大夏君臣:“……” 确实不是符咒起的效果,但也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子…… 大夏君臣:是啊是啊!!! 道士当成你这样,也不要说是道士了好吗!太误导人了! 太子整个人都震了一下,脑子立刻精神了。 这一听就是有瓜啊! 来,许郎,细说怎么个难评法! 其他本来还在遗憾居然真的要板上钉钉是假符的官员们也振奋了起来。 ——反正脸已经丢了,无法改变,那不如躺平吃瓜吧。 大夏君臣:“!!!” 居然是这样子吗?! 魏侍郎默默评了一句:每个人都很癫。 怎么现在的道士一点都不玄学了,就不能当一个正经的算卦、测字、看风水的道士吗! 许烟杪突然在心里清了清嗓子: 正好拿这些技能去协助自己的符咒卖得好是吧。 大夏君臣总感觉有许多话卡在喉咙里,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很久以后他们就知道了,这种情况叫吐槽欲旺盛,一时间发泄不出去。 * 这群人很快就找到了心理安慰。 这道士如此多才多艺,他们没看破也很正常的对吧! 也没必要拆穿人家,毕竟人也是真办事,就是做法离谱了一点。 而且,其实也没多少人知道除了陛下外,他们也信了这事…… 被点名的吏部尚书:“……” 我是算不准,混口饭吃,但是我知道肯定有算的准的人啊! 被点名的左丞相黎黔,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再说一遍,最好吃的瓜还是熟人的瓜,许烟杪一头扎进瓜田里,翻得不亦乐乎。 而被点名的人,要么低头,要么举起笏板挡住脸,要么厚着脸皮假装没听见…… 一个个努力安抚自己的情绪。 没事!这热闹让他看!他看完了总会好奇一下皇帝和重臣为什么会聚在一起吧!只要好奇了,就能翻到他们好奇他的梦呓,就能在心里震惊地解说一下三年计划是什么了! 诸卿!你们是为国受辱!舍身取义! 大夏君臣:“!!!” 来了来了! “……” “……” “……” 沉默,悲凉,是今天被扒了裤子但还没有如愿的大夏君臣的底色。 小官们死死埋着头,不敢吭气。 第210章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新任工部尚书挑了下眉。 他还以为自己儿子铁定能得第一,没想到居然才第四第五? 那小子这次可算是摔跟头了。不过也好,杀杀他的锐气,这世上从来不缺天才。 许烟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些不怎么关注神童试的官员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都说后浪催前浪,但你们这些不只是“后浪”了吧,你们他祖宗的是台风卷起的巨浪了吧? 三岁?!老子三岁还在吃奶呢! 老皇帝默了一默。 九家,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说实话,他觉得自己十八岁打天下已经算是天纵英才了,但……确实一山比一山高。 不过,这些山现在都是他的了!嘿嘿! 在场有一些五六十岁才当官的大臣立刻跟着点头,羡慕的目光几乎化成了实质。 他们如果也能有这种脑子就好了。 老皇帝把嘴角拉成了平直。 如果是其他官员为女儿搞这种小心思,他未必会如其所愿。问题是,颜令徽还是他外孙女,他的贴心小棉袄,前两年进京的时候,还特意给他带了她亲自动手织成的新棉袄和新裤子。 ——对于皇亲国戚而言,亲自动手,指,指挥下人去动手。 算了,一个官而已,他都两个女儿在朝了,还缺一个外孙女吗。 老皇帝并没有意识到一点: 搁以前,他只会想官不可能给,但是可以给个诰命,再给个口头上的表彰。 但如今有两个公主破格在朝,他就会觉得,已经有两个了,再多一个也不算多。 ——底线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拉低的。 * 既然想到了,就顺手办了。 老皇帝直接吩咐:“叫那九名神童过来。” 在等人过来的过程中,顺便进行一下朝政。 半个时辰后,在各家的神童都被传唤过来了,打头的三岁,在末尾的十四岁。都用提前练习过的礼仪恭恭敬敬地行礼:“参见陛下!” 老皇帝站起来,缓缓踱步到他们面前,依次打量:“不错不错,都是我大夏栋梁。” 九位神童又立刻一拜:“谢陛下!” 老皇帝突发奇想:“你们还未殿试,便在此处殿试吧。” ——他们之前过了中书省复试,就已经可以授官了,殿试只是给他们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但是,正常殿试是不用当着百官的面进行的,这完全是殿试plus版,就算是一些成年人碰到这个场面,也不一定能稳住情绪。 听到这话,九名神童里有人懵在原地,有人彷徨迷茫,有人敛容正色做好准备,还有人激动万分,眼中几欲燃起熊熊烈火。 老皇帝看了一眼自己外孙女,给出了最后的考验:“此次殿试答题,能答上者,入翰林。” 百官:“!!!!” 直、直接授官?! 神童试通过的人确实能得到授官,但历朝历代大多数是给个挂名,等人年过十五后再给实职,很少会直接给官当。 上一个被破例的人,是前朝丞相王余爱。 ——五岁善诗文,六岁能棋赋,七岁背四书,八岁习武经,九岁便文能给经典作注释,武能排兵布阵,十岁过神童试,得入翰林。 ——不过他之所以成为神童,却不是天生比别人聪慧,而是他从小就比别人有自制力。同龄小孩还在玩闹时,他就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的计划表,早起挑一本书背诵,中午研习国家律法,下午及晚上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时间表排得特别满,除了吃饭睡觉洗澡沐浴,就是学习学习学习。 神童试第二名直径看向老皇帝,声音脆脆:“陛下请出题!” 老皇帝不言语,绕着他们慢慢踱步,踱得几个小孩子心慌慌,意乱乱。 走了会儿,老皇帝才停下脚步,慢慢地说:“朕对如今的科举,不太满意。因着前朝盛行八股,许多学子思想已呈僵化,只知不行,有道无术,你们可有什么破局之法?” ——这是他从听到第五昂说童生试里,大多数人背背程文就能过考后,就一直思考的问题。 这
相关推荐:
roushuwu.xyz宠爱一生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
艳栬记
若不相欠,怎会相见
春岚朝雾【古言骨科】
血色回响【人外NPH】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苏蒹葭沈鹤亭
我的金手指不太对
亲亲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