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磨人的嫂子 > 第18章

第18章

后来老太太见她生得标志伶俐,心中喜爱,赖嬷嬷便将晴雯给了贾母。 ………………………… 且说昨日午间王熙凤到荣庆堂去给老太太报贾环之事,当时屋内除了贾母,和住在那儿的宝玉黛玉并一众奶妈婆子丫鬟等,邢夫人和王夫人也在。 王熙凤刚进门时,底下人才抬了饭菜上来,邢夫人和王夫人已经用过饭了,是来陪贾母说话的。 “老太太大喜!” 贾母一听是王熙凤的声音便笑开了脸,“这丫头,偏是这时候来,鸳鸯,还不将你二奶奶的饭一并呈上来。” 鸳鸯将贾母扶到饭桌前坐下,使派个小丫鬟去端饭。 “你这猴儿,整日里没个安静时候,时节里忙这会子冒着雪又往我这儿来。”贾母招呼宝玉黛玉用饭,“咱们先吃,别等你二嫂嫂。” 王熙凤走到老太太身边,扶着她的肩笑道,“老祖宗,我说有喜你还不信呐?” 林黛玉在此处住了几年,也知晓王熙凤脾性最是风风火火,此刻只垂首安静用饭,并未出声说话。 倒是贾宝玉十分好奇,手上拿着筷子却不动作,“嫂嫂,是什么喜事?说出来我们也高兴高兴。” 王熙凤看了一圈满屋里坐着的人,“今早环哥儿落水我因忙着一直不得空去看,方才去了趟甘棠院,正赶上王太医来瞧,您猜怎么着?” “环儿竟因祸得福地好了!现在是说话也清楚,道理也明白。却与从前大不一样,怎么看也是个齐全人了。” 贾母放下碗筷,拉着王熙凤的手想问得清楚一些,“果真?凤丫头,你知这事儿可不是能浑说的。” 贾环出生的时候宝玉已经一两岁了,贾母全心全意都放在宝玉身上,只他一人是命。 她对贾环本就不算太上心,幼时生得伶俐倒还好些,后来偏又病了。 阖府上下谁都知道是个傻的了,贾母便更淡了,只是吃穿上不会缺了她们母子的,却没费什么做祖母的心。 贾环幼时十分聪敏,若真的好了,对于像贾家这样的世家大族而言,多了个有用的男孩儿,怎么说也是喜事一件。 况且他病愈了,前些年那些说家里伤阴鸷的风言风语便能止住了。 王夫人去看贾环的时候他还没醒,如今也是才知道这事,心下琢磨着一思量,便道,“该叫老爷知道才是。” “是该叫他老子知道,琥珀,让人传信给二老爷。”贾母吩咐下去,琥珀与珍珠便下去命人捎信。 因着往日对贾环不甚上心,一朝听闻此事贾母心中也不免生出许多愧疚来,亦是如今年纪大了的缘故。 于是便指了立在一旁的晴雯道,“你素日里做事尽心,如今环哥儿好了。他房里也没几个像样的丫头,你便去罢,日后与他侍书研墨也是一样好的。” 晴雯一怔,她来府里也两三年光景了,各处主子也大都见过。 她只记得贾环面白态痴,不是个好的,如今不知到底什么样,但无论怎样贾母的话她都不能违背,“是,尽听老太太吩咐。” 一旁的宝玉却有些舍不得,晴雯模样生得好,从她进府到了贾母这里,宝玉便常与她说话顽笑,贾母从前还说等他大了将晴雯指给他做丫鬟。 “老祖宗,晴雯姐姐在您这里惯了的,怎么好叫她去甘棠院呢?” 林黛玉放下银筷,抬眉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只轻轻咳了一声。 王熙凤眼波流转,轻笑道,“什么惯不惯的,不都照样是在咱们家里?没由来让奴才挑主子的。” “二奶奶说的是,我只听老太太的便是。”晴雯连忙回了话,掩身退下收拾东西去了。 贾宝玉还扭过头去看晴雯的背影,被王夫人瞥了一眼,遂不敢再瞧,匆忙用了两口饭便退下回了屋里去生闷气。 贾母用完了饭,邢夫人和王夫人一并退了出来,只王熙凤和林黛玉还留在屋内陪老太太说话。 …………………………… 此时贾环听了晴雯来的消息,没由来觉得荒唐,“她真是老太太指派来的?” 云翘从阁外进来回话,看着贾环的神色有些忐忑,“正是呢,听说老太太屋里宝二爷不大高兴。” “关我什么事儿。”简直莫名其妙,贾环轻呵了一声,没有放在心上。 方才听了那么久的话,又被喂着用了些清淡羹汤,眼下正是犯困的时候,于是慢慢又睡了过去。 因外面有人领了新用的人来,赵姨娘也起了身来一一安顿。 又见了贾母亲点过来的晴雯,觉得她虽模样娇娆,但眉目间很是谨慎,便让她先去收拾贾环多年未用的小书房。 等将这些丫鬟小厮都各自分完了差事,赵姨娘才得空去内间暖阁看贾环,“可是完全退热了?” 云翘轻手轻脚将晨间用过的面盆瓷碗收拾下去,“是,想必往后细细养着便能好了。” “早起时环儿与你说话了?”赵姨娘将床边的纱帐空出一条缝隙,好让里头睡着的孩子闻些鲜活气。 “问了一些家里的事,后来管家的领了人来,我出去打听了说给他听,便累得又睡下了。” 赵姨娘哼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在说谁,“一群拜高踩低的东西,我环儿的好日子可在后头呢。” 这话云翘不便接,便拿了贾环睡前换下的贴身衣裳去洗了。 午后探春来甘棠院看贾环,正碰上吃饭。 贾环坐在床上被赵姨娘喂着珍珠米熬出来的肉粥,香香浓浓的,他用了大半碗。 “姨娘,环儿如何了?” 赵姨娘见是探春来了,神色柔和,“可是太太叫你来的?” “我说要来看环儿,太太说顺道带些东西,正巧一起拿来。” 跟着来的侍书将各类养身补品,以及探春先前给贾环做好的两双鞋都交与香扇,并小声嘱咐了几句。 赵姨娘拉了探春坐在床前的绣凳上,对着贾环道,“这是你一个肚子里出来的姐姐,可要认识认识。” “三姐姐。”如今探春养在王夫人名下,贾环想着直呼姐姐也不妥,便这样叫了。 探春穿着杏袄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生得是俊眼秀眉,身材长挑,双目间顾盼生姿。 “我已听太太说了,环儿如今是真的好了,我看了也放心些。”她伸手拍了拍贾环的小臂,又转头对赵姨娘道,“既然好了,以后可是要好好读书识字的,不能再虚度了光阴。” 赵姨娘虽点着头,但也有些不忍心,“才刚好,现下家里的人都识不全,读书也要等身子好了以后再说。” 探春也是听说了,如今贾环那病虽好了,但是不识人也不记事,全然白纸一片。 “这是自然,如今先好好养身子,姨娘也不必太过忧心,我先回去了。”探春又坐着与二人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甘棠院。 贾环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想着早间云翘说的话。 原本探春生下来也是养在赵姨娘身边的,后来贾环生了痴病,探春又是女孩儿更需小心教养。 赵姨娘看顾不过来,贾政便把探春抱到了王夫人房里养着,因幼时便不在身边,所以探春和甘棠院不算非常亲厚,但好歹也是尽了心了。 贾环不免在心中琢磨,如今亲姐姐已经是见过的了,只是不知这身子的父亲如何。 这个问题在傍晚便有了答案,贾政得信从工部归家,先去见了贾母,随后便来了甘棠院。 “老爷……”赵姨娘这两日劳心劳力,一见贾政便更觉委屈,“天可怜见,咱们环儿如今可算好了。” 贾政是个蓄着美髯的高大男子,通身都是在官场奔波的劳累疲惫,眉目间却带着几分对幼子的疼惜,“环儿,我是父亲。” “父亲。”贾环知道以后要想在府中过得好,起码眼前的男子是要好好维系关系的,虽心中不愿,但面上也乖乖叫了父亲。 贾政也是有好些年没听过贾环如此乖巧地喊他了,恍然一听彷佛回到了这孩子幼年牙牙学语之时,不免升起几分慈父情怀,“好孩子,好好养身子罢,日后好与兄弟姊妹们一起读书。” 怎么一个个都只会让他好好读书,贾环心里哭笑不得,只是他此时还什么都不懂,更遑论日后读书入仕之事了。 不过这话当着老父亲的面可不能说,“好,环儿知道了。” 贾政十分欣慰,在甘棠院陪他用了晚饭才回去。 ……………………………… 另说起黛玉的老师,便是那贾雨村,他前些年受了甄士隐相助上京赶考,倒也中了进士封官儿做了两年县令。 却因他为人恃才傲物,也亦有贪酷之弊,后被革职罢官。 如今京城复用参革人员,贾雨村前几年因着林如海之故,护送黛玉从扬州上京入贾府,后来由贾政保鉴为他谋了个应天府知府的差事。 此时他才刚到金陵,下马上任便碰到了一起难缠的官司。 -------------------- (本书来自:龙凤互联) 第3章 这案子说来也并不复杂,说是本地有个富豪乡绅之子名叫冯渊的,平日最是喜男厌女。 一日在市集上遇到拐子卖丫头,他竟对那丫头一见生情,誓必要娶回家做妾,亦说往后再不做那些昏聩浪荡之事,只二人一心过日子的。 这本是寻常,坏就坏在那拐子可恶,正在身契交接之期,他又把那丫头卖给了金陵薛家的二爷薛蟠。 一女二卖必要生出无尽的祸事来,拐子自知一下得罪两家人,拿了钱连夜逃了。 冯家和薛家的人一起去要丫头,那薛蟠是霸道惯了的,命人将冯渊捉住打了个半死,如今将近一年了身子还没养好,说是落下了病根。 冯家人四处求告无门,正遇上了此时上任的贾雨村。 贾雨村听了这事,登时勃然大怒,“此间竟还有这样的事?光天化日打伤了人竟无人敢拿,还不将那薛蟠捉来当堂案审?!” 应天府中的一个门子原是早前贾雨村落魄时借住葫芦庙的小僧,二人今日也算久别重逢。 当年的小僧如今也还俗娶妻了,他与贾雨村算是旧识,闻他此言随即便急着劝道,“我的老爷,您既此刻到了这番地界,难道还不知那薛家么,本省护官符上最大的薛家。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深陷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作恶(1V2)   高门美人   毒瘤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危险情人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