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磨人的嫂子 > 第60章

第60章

很好,因顾忌贾环不擅吃辣,所以做出来的菜都是很有滋味但是又不至于辣到舌头的。 他饱饱地吃了一顿,然后被送回了大观园。 ……………………………… 贾环才好的第二日,贾母便接了史湘云来园中小住。 可巧众人都在月蜃楼赏花,一时她来了,更是热闹非凡。 探春笑道,“我说她来得巧,正说要起诗社呢。”她拉着史湘云坐下,“再少不了你的。” “好呀,你们起社也不叫我,若不是老太太接了来,我竟还不知呢。”史湘云佯装生气去挠探春,李纨又去拉扯,“哪里少得了你,今日高兴,咱们今儿就作来。” 正巧,贾芸因这几日在大观园中种树侍弄花草,因偶得了几株珍贵的白海棠,开得十分纯白,便央三四个丫头送了来,还有一个帖子。 帖上先给贾环请了安,又说这时候因怕冲撞了姑娘们不好过来,所以不能亲见。偶然栽得白海棠四盆,长势极好,便奉与父亲赏玩。 那几个丫头抱着青瓷花盘来的时候,众人都道是好花,便说以它为题。 贾环一向不好作诗吟词,便在蔷薇花架下躲懒,“我是不会作诗的,负责监场也罢了。”李纨也说好,又让迎春惜春限韵。 “彩绮,把韵牌匣子抱来。” 又让拿出几份纸笔来给他们,贾环监场也不严,不一会儿就躺在凉榻上睡着了。 次日贾母、王夫人几个知道她们起诗社顽,又让拿了二十两银子作日常使费。 贾环午后去给贾母请安,正好王熙凤也在那里说话,“老太太好。” “环儿来了,正说呢,娘娘从宫里赐了两件衣裳出来,有一件正合你穿。等会儿带了去,另一件给你二哥哥。” “谢老祖宗。” 凤姐还笑说,“从前都说老太太疼我,如今瞧我可比得上哪一个呢。” 众人正在顽笑,周瑞家的打了帘子进来寻凤姐,先给屋内众人请了安,又与凤姐道,“刘姥姥来了,这回带了好些瓜果菜蔬,也难为她,大老远背了这些东西来。” 贾母好奇道,“哪个刘姥姥?” 凤姐便说与老太太听,贾环虽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这一连两三年都没听闻过,差点都给忘了,如今听凤姐提起才想起来。 这一家也是本地京城人氏,祖上也做过一回八品小官。 因与王家同姓,那当官的便与王家连了宗,认王夫人的父亲作了侄儿。 如今那人也早去了,家里只余下他的一个孙子,便是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 几年前刘姥姥曾经带着孙子板儿往荣国府来过一趟,“因为实在艰难,我想着常日里咱们家逢年过节还要作好事,往外面散一些钱。” “她既然来了,怎么好叫空手回去的,少不得给了些银子。却不想几年了她还记得,这回又送好些东西来给咱们。” 凤姐说完又叹了一句,“怪道人都说我该积德行善呢,从前便是散再多出去,何曾见过回来的。” 贾环听了这半筐子话,突然发现,自己和刘姥姥竟然是一个辈分的……“啊?” 屋内其余人听到贾环疑问的声音,便都朝他看过来,“环儿怎么了?” “没事……前儿先生留的功课有些难,一时想入迷了。” 贾母还说,“你这孩子,读书也忒刻苦,身子才好怎么也要歇两个月才缓得过来呢。” “哎呀老祖宗,你还不知道我么,如今已经是歇得不能再歇了。”贾环坐到贾母身边撒了会儿娇,哄她高兴。 “既然这样,真难为她大老远的来了,便留下住几日。”贾母点了点贾环的额头,“我正少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说话,跟这几个小冤家,成日里也说不上什么好的。” 屋内人也都笑了,凤姐见老太太高兴,正好献殷勤,便让周瑞家的去将刘姥姥请来。 那边刘姥姥正带着板儿坐在凤姐院内,平儿才倒了茶来,“姥姥,喝茶。” “哎哎,好姑娘,你别忙。等会儿见了二奶奶给请过安,咱们也就回了。”刘姥姥赶紧从座上起身,并不敢劳动平儿,忙伸手去捧了茶盅子。 平儿方才进来,见外面廊下放了好些瓜果,大枣、窝瓜、野菜等等,有三四个口袋那么多,“那年说你下回来带些乡下新鲜菜蔬给我们,姥姥竟还记得。” 刘姥姥抱着孙子不让他乱跑,只是小孩儿顽皮,最后只能将人夹在双腿中间拘着。 闻言笑得眼尾都炸开了花,“奶奶大恩,托奶奶姑娘的福,今年粮食多打了两担子。地里种的这些茄瓜豆角也丰盛,正好拿来给奶奶姑娘们尝新鲜。” “姥姥费心,这一路定然不是容易装来的。” 二人正说着话,就听周瑞家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姥姥!姥姥快来,老太太请你去说话呢。” 刘姥姥一听,忙忙地拉起坐在地上的板儿,“哎呦,咱们这样怎么得见,还是回家了。”便扯着小孙儿就要往外走,“走走,板儿。” 周瑞家的和平儿一起拉她,刘姥姥直往后躲,到底也推脱不掉。 三人带着板儿拉扯着终于到了贾母院中,刘姥姥见此处房屋堂舍比凤姐处还要辉煌,心下未免惶恐。 一面又进了屋内,见正面榻上坐着个头发白了却衣着考究的老人,便知定是贾母了,赶忙拉着板儿下跪磕头。 “老寿星好。” 贾母笑着请人起来,“老人家好,难为你远远的来。正好我们这儿修了园子,请你住两日说说话,逛一逛再回家也不迟。” 凤姐也出言挽留,“正是呢,也尝尝那园子里的果实子,和你们那里什么不同。” 刘姥姥见状便不好拂了众人的面,只得一边起身一边应下。 鸳鸯拿了一个绣凳放在她身后,十分客气,“姥姥请坐。” “哎哎,谢谢姑娘。”刘姥姥一面谢一面拉着板儿坐了,这才敢端详屋内坐着的众人。 抬头便是坐在榻上的贾母,精神矍铄、笑意和善。 她边上倚着一位身穿杏子纱衫,清艳耀绝、丰肌玉骨的少年,活生生竟比她见过的画上的嫦娥还好看。 贾环也正好奇地看着刘姥姥,她虽年过七十,但看着身体还很康健,看上去也十分干净利落。 “哈哈哈哈,姥姥看环儿看呆了。” 刘姥姥回神也是腼腆一笑,“哥儿比咱们过年买的那贴画上头,画的仙子下凡还好看呢,真真是个神仙模样。” 众人都笑了,贾母也喜她的夸赞,直白又纯朴,只弄得贾环臊红了耳垂。 第38章 府中诸人长年累月过得都是差不多的日子,一时刘姥姥来了,仿佛就是那投入了静湖中的小石子儿,又多出好些故事来。 贾母因深居内宅,未免久来无趣,便要刘姥姥把些乡村见闻、传奇轶事等捡出来说上一说,也好解闷。 那刘姥姥虽是乡下出身,但也知道好歹,年纪大了又经历得多,便专说些好的来,哄贾母高兴。 “却说那一年冬天,雪下得有膝盖深,家家户户都是猫冬不出门的。” “前庄上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夫妻二人独有一个女儿,生得极标志伶俐的。那日随父亲一道往土地庙上香,不想回来的路上却走散了……” 贾母王夫人几个听到这都念了一句佛,宝玉忙忙地追问,“后来可怎么样了?” 刘姥姥继续道,“家里人自然是焦急万分,又求友邻各自去找,一直到天黑也没找见。正是伤心的时候,后来一个邻村的赶了过来,说亲眼见那孩子往山里去了。” 众人又拿火把又点油灯,迎着风雪往山里找,竟真的找着了。 只见她窝在一个狐狸洞里睡着了,“按理说风天雪地的,野外里人命都要冻没,但找到时她身上还暖和呢!” 抱回家醒了后整个人都大变了样,不知得了什么机缘。 都说是在山中碰到大仙点化着了,竟开了智慧,参悟了神通,“如今已经是十里八乡都出名的女算师了。” 众人听了都说果然神奇,贾母也道,“这是她的造化,或是前世里结的善缘,报到今生也未可知呢。” 旁的倒是没什么,只是刘姥姥说到冰天冻地、野外、风雪等词的时候,贾环感同身受地打了两个颤。 贾母将人搂到怀里拍了拍,“哈哈哈,我这小孙子最怕冬天。” “哎呦,哥儿生得这个模样,又怕冬天,莫不是头上有春神照着呢。”刘姥姥这话原是他们这里没有听过的,贾母凤姐几个便问,“如何说道呢?” 刘姥姥便顺着说,“这是我们那里的乡下说法,说春神主繁茂华容,这样的孩子都生得比常人好,但身子弱。” “怕幼时每逢春日也多病,这是为着冬日里残余的寒气未消,害到他身上去了。” 宝玉也说正是,“往年春日总是要病几场才好,直等到入夏才能了。” 探春、湘云便一左一右拉着刘姥姥,“这可有化解的法子?姥姥快说么。” 刘姥姥哪里受的起,赶紧让两位姑娘坐,“这样人家的孩子,养得过于尊贵,不妨命轻。只管多多地替他作些好事,不论大小,积年累月起来,保管好了。” 这正应了贾母的心,“这孩子不久前才遭了大病……正是得了菩萨神仙的照拂才能好呢。” 说着便让人吩咐下去,下月初一十五在清虚观作两场好法事,再散些米粮出去。 “老祖宗善心,积福积寿。”刘姥姥又是作揖又是要磕头,被凤姐李纨扶了起来。 贾环起身给刘姥姥倒了盏茶,“谢谢姥姥。” 他一到近前,刘姥姥越看越喜欢,“哎呦我的哥儿,不好劳累了你,快坐快坐。”因见贾环的确文弱,便道,“便是起个好养活的名儿,亲长们多叫叫就是疼他了。” 这话倒是实在,贾母笑道,“这孩子已有了字,且是陛下亲自赐的,叫夙仪,不好再取了来怕有冲撞。” 刘姥姥哎呦一声,“了不得,福气太大,他如今年岁小怕禁不住,还是先紧着乳名叫。等翻过舞象之年,便再不用忌讳的。” 众人道,“这也有理。” 凤姐笑道,“姥

相关推荐: 作恶(1V2)   我的美女后宫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他是斯文糙汉   迷踪(年下1v1)   林峰林云瑶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删除她gl   靴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