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甜甜 > 第185章

第185章

交。凡此五项,无不罪大恶极……” 一段陈词,念得颉利想骂娘。 你这是陈述老子的罪名吗?分明是在罗织罪名,生编硬凑的。 前隋跟我的恩怨,关你大唐什么事?用得着你大唐来打抱不平?前隋如果不覆灭,你大唐能窃国?现在倒好,第一条就说我不救前隋?听听,这特么是人话吗? 可惜我军师不在,本汗不擅舌辩,否则一定狠狠的反驳一通。 还有第三条,我连年征战不止,致使部落生怨,是实情,可关你什么事?那是我突厥的内务,我们的百姓,需要你大唐帮着主持公道吗? 最后一条?你是认真的吗?远交近攻,谁都是这样干的吧?我不干涉你大唐交好他国,难道还帮着你们牵线吗? 李二看着颉利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心里暗爽,站出来说道:“颉利,你罪大恶极,我要杀你并非没有理由,只是渭上的盟约未忘,所以不想苛责。来人,宣旨。” 一名内侍走出来宣旨:“封突厥可汗颉利,本名阿史那咄苾,为归义侯。归还家小仆众,今后在长安城颐养天年,得享安乐。以此全你我昔日结交之谊。” 内侍走到颉利面前提醒道:“归义侯,领旨谢恩吧。陛下已经派人去接你的家小了。” ……这好像是威胁吧? 颉利无奈,只能领旨谢恩。事到如今,他再无一丝傲气,仿佛被抽走了脊梁。 天牢里面,赵德言看着好酒好菜等着自己的萧锐,苦笑道:“侯爷,您是怕我不履行赌约吗?特意安排的?” “没错啊,等你半天了,这些都是给你特意安排的,快来快来。”萧锐意思是今日的酒菜招待都是给他的。 赵德言却拱手道:“多谢侯爷抬举,不仅让在下躲过了今日献俘的耻辱,还这般优待。您大可不必如此,赵德言愿赌服输,对侯爷心服口服。如果大唐皇帝不弃,会按照约定给太子当幕僚。” “现在赵某还是阶下囚,住哪里都可以,您这么精心布置牢房,反倒会让别人非议,说给我一个降臣这般优待……” 啊? 萧锐听着听着就傻了,“咳咳,军师,你误会了吧。今日就这份酒菜是给你准备的,这监牢的装饰不是给你的呀。这是我的地方,你住在隔壁。” 隔壁? 赵德言转头看向了旁边的昏暗处,一个干板床,一个便桶?我这……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侯爷,您的意思是,现在您就住在这监牢里?出了什么事吗?您可是堂堂冠军侯,为何被下了大狱?” 萧锐双手一摊,“你看我这像是蹲大狱的样子吗?” 额……好像,好像确实不像! “那您这是?喜欢这里的环境?专门过来闭关吗?”赵德言猜测起来。 萧锐哈哈大笑道:“好了赵军师,别瞎猜了。萧某功高震主被下狱了。只不过呢,陛下打一个棍子给个甜枣,不舍得真惩罚我,就把监牢装修一下算是优待。” “快来边吃边聊,住了这些天,可无聊坏了。一直在等一个能说说话的,等你多时了。” 内侍老高在门口瑟瑟发抖,心说驸马爷刚才这话要不要转述给陛下?打一个棍子给个甜枣? 赵德言目瞪口呆,无法想象这对君臣到底是什么相处方式?大唐皇帝如果怕你功高震主,恐怕不会用这么浅薄的手段。你萧锐如果真的是被敲打的,也不敢这么随意调侃皇帝。 甩了甩头,赵德言索性不再多想,既来之则安之,蹲大狱能有冠军侯陪着聊聊天也不错。 “侯爷,既然你请赵某来聊天解闷,为何这般苛责?您住的跟书房一样,在下却是那种?如此差距,让赵某晚上如何睡觉?” 萧锐满饮一杯,哈哈笑道:“我以为军师不是普通人,不会在乎这些俗事。怎么?不介意的话,要不你我同榻而卧、抵足而眠?” 赵德言欣喜的拱手:“多谢侯爷盛情,如此,赵某恭敬不如从命了。” 噗……等等,我刚才说了什么?你还真的自来熟,答应了? “老高、老高!”萧锐大声喊道:“马上派人给赵先生安排全新的床铺被褥,标准跟本侯的一样,就在隔壁。” 老高:…… 赵德言:……不是吧,听这语气,好像我被嫌弃了? 古人对于同榻而卧、抵足而眠视为知己至交的表现,可萧锐不是古人,自己有三个夫人来陪同坐牢都推辞了,能跟你一个大男人同睡?开什么玩笑?传出去岂不被人误会? 第三百三十四章 颉利献舞太极殿 晚上,皇帝大宴群臣。太上皇李渊表示自己喜欢草原舞蹈,可多年未见正宗的草原舞了。所有人都看向了颉利。 颉利涨红了老脸,只能硬着头皮起身,和几名降将一起,来了段正宗的草原舞蹈。 看着突厥君臣在太极殿跳舞助兴,老李渊父子二人开怀大笑,多少年的耻辱终于洗刷了。李二心想,当初跟父皇的承诺终于达成了,想必父皇可以解开心结,认可自己接位了吧?事实证明,我当皇帝确实能比大哥干得好。 大唐风俗开放些,这个年代的人好舞、好赌,歌舞可不是女子的专属,更多时候人到开怀的时候,情不自禁都可以载歌载舞,所以宴席间跳舞,并没有太多羞辱成分,这也是颉利愿意站出来的原因。 “来人,奏乐!” 秦王破阵乐,皇帝李二当初做秦王时,大破刘武周后,手下将士以旧曲填新词,改编成《破阵乐》,后来李二登基后,亲自参与改编,成为了现在最负盛名的秦王破阵乐。 颉利吃着美味佳肴,听着大唐的得胜乐,越发心酸,嘴里也苦涩起来。 “唉,若不是大唐出了个萧锐,突厥依然是那个草原霸主!可惜……天不在我,为何萧锐这等人物不是生在草原呢?”颉利猛灌了一碗烈酒。 咦?奇怪,今夜是庆功宴,为何不见冠军侯萧锐呢? 颉利转头向旁边的鸿胪寺卿唐俭问道:“唐卿正,为何不见冠军侯呢?” 唐俭脸色尴尬,抬头小心看了一眼皇帝,摇了摇头,叹息道:“侯爷不太方便露面。” 颉利借着酒劲,似乎没看懂什么意思,还以为唐俭是在让他问皇帝,于是朗声喊道:“皇帝陛下,不知冠军侯何在?” 嗯?整个宴会瞬间安静了。 所有人都转头看向了颉利。 唐俭劝道:“归义侯,你喝多了。” 颉利推开了唐俭,“让开,我没喝多。在草原,我可是千杯不醉的第一勇士。” ……那是草原。这里是大唐烈酒,不是草原的劣质酒能比的。听声音就知道,你已经醉了七成,喝醉的人都说自己没醉。 李二还以为是颉利借题发挥,要给他个难堪,于是沉声着脸说道:“冠军侯身体不适,不能赴宴,归义侯找他何事?” 颉利爽快道:“无事!自从萧锐出现,搅的草原不得安宁,强盛的突厥却被他一人压得喘不过气来。颉利两次败于冠军侯之手,败的心服口服,想跟他喝一杯。大唐有此人物,今后天下无敌矣。” 萧瑀站出来喝道:“大谬!大唐本就天下无敌,有无萧锐,大唐都是无敌。” 喝醉的房二醉眼惺忪的喊道:“不对,萧大哥若不是武艺尽失,他才是天下无敌的。” 旁边的秦怀道连忙拉住,身边几名好友慌乱的去捂住这货的嘴。 李二知道房遗爱单纯实在,莞尔一笑并不为意。 颉利大声反驳道:“不,冠军侯的厉害不在武艺。最后这一场对决,我才发现没了武艺的冠军侯更加可怕。听军师说,他仅凭一个人、一张地图,就能清楚算到我的藏身之处。此人心智真鬼神莫测。输在他手上,不冤。” 说完,再次满饮一碗,醉意已经打满。 嘶…… 竟然还有这么一章?军报上没写呀!只说将军苏烈追杀两日,生擒了颉利。大家都以为是死追,谁也没想到,是冠军侯算准了?这都能算? 没错,如果不是押送俘虏回长安时,颉利碰到赵德言,他也不知道为何自己总是被埋伏,而且两次都那么准。 此时此刻,最为震撼的是在场武将们。除了那些喝得醉醺醺的几个,清醒之人都陷入了沉思,思考到底该不该嫉妒冠军侯?如果真的像颉利所说,那冠军侯也太可怕了,这样的人,谁敢与之为敌? “可这样的人物,为何不是生在草原?天不佑我……”颉利竟然哭闹起来。 李二哭笑不得,本该生气的,你都被俘虏了,成为了大唐的臣子,现在竟然还惦记着草原,这般说话就该下大狱。可偏偏李二更想笑,得意的开怀大笑。颉利这是嫉妒了,同时也代表着认输了,天不佑草原,天佑大唐! “来人,归义侯醉了,送归义侯回府。” 很快颉利就被送了回去,太极殿上,老李渊因为体力不支先行离席。 李二招呼发呆的众人继续饮宴。大家这才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一个个都惦记着,明日一定要搞清楚冠军侯是怎么算的,太可怕了。 太极殿里大宴群臣,热闹非凡,监牢里却早就熄灯睡觉了。 天牢底层,萧锐被赵德言的呼噜声吵醒,气得他干脆不睡了,翻身起来,走到隔壁赵德言的床铺边上,一把将熟睡中的赵德言薅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哎呀,侯爷,你不睡觉,折腾什么?出事了吗?”赵德言揉着眼睛抱怨起来。 萧锐拍了拍这货的脸颊,“你还知道本侯也要睡觉啊?你呼噜声能传到宫门口,你让我怎么睡?” 我?打呼噜?不对呀,没听说呀。 废话!以前你是突厥军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打呼噜谁敢抱怨? “喂、喂,侯爷,我不打了还不行吗?您别拽我呀。”赵德言被萧锐扯住袖子往外走。 萧锐吐槽道:“你不打呼噜?你睡着了,能管住自己不打吗?过来,我给你瞧瞧病,扎几针,先躲过今晚再说,明日开个方子,让太医院送药过来。给你治疗个打呼噜还不是手到擒来?” “啊?侯爷还会医术?哦对了,忘了,您可是长安神医,大唐孙思邈道长的弟子。”赵德言想起来了。 萧锐白了一眼:“平时本侯出诊费可贵,今日免费给你瞧病,你就偷着乐吧。等出去了请我吃饭。” 赵德言爽朗道:“一言为定,去哪里吃饭侯爷随便挑。赵某很好奇,侯爷似乎什么都懂,且不说师从何人才能全通,在下想问问您,这世上还有什么是您不会的吗?” 萧锐沉吟半晌,深沉而认真的说道:“也许有吧,比如生孩子我就不会。” 啥?噗……世上的13都被你装完了。 “哟,还没睡呢!看来老夫来的正好。” 一个欣喜的声音从地牢门口传来,借着昏黄的灯光,赵德言不认得,可萧锐一听就知道是谁,“太上皇?您怎么来了?该不会也是安慰我的吧?放心吧,我没事,住这里挺好的,清净自在。” 老李渊缓步走来,抚须笑道:“不,我是来找你解惑的。” 原来是他提前离席,就是心里痒痒,好奇萧锐怎么凭借一张地图算到颉利藏身所在的? 第三百三十五章 备受打击的赵德言 二天,兵部人头攒动,都围着老李靖追问萧锐的绝招。老李靖哪里知道萧锐怎么算的?即便是知道,也不会这么说出去。事关军事机密,法不可轻传。 这个年代兵法被视为了不得的学问,普通百姓基本都是不识字的文盲,读不起书所以代代不识字。识字的人都在有钱有势的大家族,或者是落魄的家庭,被称为寒门。 有书的人家也不多,除了大世家那种藏书库,普通寒门大多数只有寥寥几本经义,或者更惨的就一两本识字蒙学的书册。 至于兵法?《孙子兵法》距大唐也有一千年了,可因为古代印刷技术、造纸技术的限制,加上战争等因素,没有失传就不错了,收藏有这本书的都不是普通人家。 李靖一身兵法得自舅舅韩擒虎,韩擒虎是开隋九老之一,隋朝名将,一生征战无数,家学渊源,后来将一身本事和家传书册全部传给了资质绝顶的外甥李靖。临死之际大呼:生前上柱国,死后阎罗王。所以,世间传说,阎罗王就是韩擒虎。 大唐武将不少吧,除了宗师名将李孝恭、李道宗,其他人不少都是泥腿子出身。猛将居多,但儒将寥寥。 有资格说自己知兵的,唯有李绩、侯君集。李绩原名徐绩,字茂公。出身富豪家庭,所以有条件学习文化知识,投唐后被皇帝李渊赐姓李。 侯君集出身幽州,是贫寒的街头混混,早年为人浮夸无才,后来隋末大乱时投了秦王府,渐渐受到秦王李世民的重用,身经百战走上高位。自知底蕴不足,上进心驱使他想学习兵法。 皇帝李二命李靖教他兵法,但李靖教授过程中有藏私。侯君集就告李靖不遵圣谕,有谋反之心。 皇帝责备李靖,李靖却说,是侯君集有二心。自己教的都是对外敌的兵法,学会这对外的部分,足够他守土开疆对付蛮夷了。可侯君集贪心不足,还想学习对内的部分,自己不教,他就来告状?、 于是皇帝也不好说什么,教授兵法一事就此作罢,也因此一节,侯君集算是李靖的半个徒弟。可李靖对他很是不喜。 历史证明老李靖的眼光没错,侯君集最后的确谋反了。 但现在嘛,出现了很多变故,侯君集和李靖的恩怨还有,但有了萧锐横空出世,侯君集收敛了许多。 即便是侯君集这种身居高位的大将想学兵法都难如登天,更别说普通人了。足见兵法的珍贵。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萧锐著书三国的时候,被皇帝严令封杀的缘

相关推荐: 乡村桃运小神医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淫魔神(陨落神)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红豆   过激行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