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息道:“唉……杀人放火金腰带,养马哪有抢马快,可惜了,我们兵力不足,要不然还养什么马?我们直接带兵杀入草原,抢一支品种优良的马群回来。” 看着眼前这批战马,萧锐猛然想起这几天在写的三国,一个妙计浮现在眼前。 微微一笑,小声对苏烈说道:“听说过草船借箭吗?” 苏烈茫然的摇头,自己虽然读过几本兵书,但到底是寒门出身,差了底蕴。跟这种大世家出来的人还是比不了。草船借箭出自小说三国,这本书是明朝成书,唐朝还没过。 不过典故一般都有原型,这个原型就是在三国志里面,真实历史原型是孙权:《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萧锐拉着苏烈,一边快步回郡守府,一边解释这个典故,听得苏烈大呼高明,可这跟战马什么关系?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国火了 长安城萧家庄里,裴寂慌里慌张的寻到了老李渊。 “三爷,新书、新书,驸马爷书信寄来的故事,已经开始刊印第一册,我让人抄录了一份给您看看。” 老李渊越来越喜欢垂钓了,近乎痴迷的程度,裴寂叫他的时候,他也只是眼皮抬了抬,目光一直盯着水面的鱼漂。 “哦……放这里吧,这小子远在千里之外,出书太慢,还不如老夫钓鱼有趣。” “三爷,这次的故事不同,不是神魔志怪,是一种历史话本,驸马爷说是以蜀汉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写的东汉末年三国混战的故事,极为精彩。” 裴寂的大力推荐,老李渊这才伸手接过话本,翻开扫了扫,可很快的,他的目光就被里面精彩的故事所吸引,眼前似乎浮现出汉末时期的金戈铁马。裴寂再叫他的时候,已经叫不醒了,完全沉迷书中。 “我就说嘛,天天钓鱼,哪有驸马爷的故事有趣?有了之前西游的热卖,这本三国肯定更加受追捧,一定得加大产量。” 说着,裴寂转身去安排工坊增产。 他不喜钓鱼,所以不懂钓鱼之乐。而喜欢上钓鱼的人,越钓越痴迷,多少人带着干粮在河边一钓一整天,半夜十二点就去抢占好的钓台等等,可以说,钓鱼这一行,是真的把一种爱好开发到了极致。 萧锐这才发的只有前面十章,老李渊一口气看到了天黑,终于给看完,看到报父仇曹操兴师,后面呢?心痒难耐,手上书册翻烂了,后面也没有了,只剩一个封皮。 气得老李渊真想直接将这东西丢进眼前的湖中。下人送饭他都没胃口。 夜里,冷静下来的他感慨道:“这小子的脑子怎么长的?看他写的话本,就好像真的身处汉末乱世一般,难道他亲眼见过?陈寿的三国志老夫也读过,呵呵,可跟这个一比,枯燥无味……不对,这小子的故事,包罗万象,甚至把战场用兵、官场权谋全都囊括了进去,这样一来……” “不好,决不能让此书流落出去,兵法岂是可以轻传的?” “玄真,玄真……” 老李渊星夜披衣呼喊裴寂。 次日上午,裴寂坐着马车去了长安城,入宫面见皇帝,呈上了三国话本,带来的还有太上皇的意见。 话本的魅力毋庸置疑,多么勤奋的李二,竟然也停下了批阅奏折,不吃不喝一口气给看完了,大呼妙极过瘾!就是太短了,后面呢?要是一下写完才好,这样太吊人胃口。 “来人,请药师来一趟。萧锐这混小子,平日里就爱装。什么年少无知、不懂权谋官场、没打过仗、不通政务……我呸!这故事里的东西,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能写出来的?” “什么从三国志臆想而来?三国志朕也读过,不就是一册史书吗?跟这个能一样?” “看来这小子的潜力巨大,下次召回来定要好好榨一榨!” 老李靖读完话本之后也颇为赞赏,跟老李渊的意见相同,这样的画册是可以用到军事上的,不能轻易流落到外面。大唐之所以能应对四周之敌,就是因为中原王朝擅长用兵法。 这本薄册里面的兵法虽然不多,但依旧有很高的实用借鉴意义,而且通俗易懂,如果流落到异族手里,让他们学了去就不妙了。 听取了手下几个智囊的意见之后,李二决定,这本三国可以印刷,但不是在市场上兜售,而是李二自己给买下来。然后赐予一些可以培养的将领,当做一本兵书用。 萧锐出了一本兵书的事,百姓们不知,但很快在兵部传了出去。有人觉得萧锐一个毛头小子,懂得什么兵法?就他还写兵书呢?可也有识货的,能让皇帝当成赏赐的,想来是好东西吧。 最识货的当然是有过切身体会的程魔头了,当初他初识萧锐,萧锐就帮他定计,一个月后平乱罗艺,立下了大功,足见萧锐有决胜千里之才,他写的兵法?啧啧,我老程一定要看。 太极殿小书房,李二不胜其烦的丢过去一本书:“好了知节,一个大将军,哭哭啼啼的做派看着真别扭,不适合你。不就是想看书嘛,给你给你。” 老程立马换了一副表情,憨厚的嘿嘿笑道:“老臣这不是厚颜一次嘛,陛下说要赏赐下去的,老臣寸功未立,不这样遮着脸,怎么好讨要。” 李二笑骂了一句,挥挥手说道:“这东西本就准备给你一份。平日里让你多读读兵书,你推脱说自己大老粗一个,不喜欢看书。这次不同,萧锐的书是话本,把兵法用于话本故事中,比以往的兵法有趣的多。” “哦?老臣已经迫不及待了。谢陛下,老臣告退,这就回去读书。” “等等,此物重要,不得外传,若是要异族盗取了,后患无穷。你和孩子们学习就好。” “是,老臣醒得!”程咬金赶忙将东西小心翼翼的揣在怀里。 李二提点道:“上次萧锐修理过怀默,你回去告诉他,不要记恨,都是一起长大的,将来都是我大唐栋梁。朕希望看到一群孩子相亲相爱。” 哦?老程心说,陛下是真的宠爱这个女婿,女婿不在,他还不忘帮忙说项。 “陛下说的是,一群小辈之间的玩闹,哪里会记恨。怀默那小子,臣一直管教不严,经过萧锐这么一修理,成长多了,老臣谢他还来不及呢。如果不是他被派去了幽州,臣都想让怀默一直跟着萧锐。若是能学到个一成本事,老臣就不担心了。” “呵呵,将来他们兄弟有的是共事机会。”李二看老程懂了,笑着打发走了对方。 可走的快,回来的也快。老程一口气看完之后,大呼妙极。心思急转,拉着儿子程怀默就入宫了。 李二都没想到,这是做什么? “你说,想让怀默现在就去幽州,在萧锐身边学习?” “不怕陛下笑话,臣是个莽撞的粗人,不爱读书,也就会点家传把式。本想让儿子们习文练武,将来也能成才的。可几个小子也跟臣差不多,读书方面强点有限。臣又不擅长教孩子,所以一直想找个好先生。” “萧锐贤侄能写出这般通俗易懂的兵书,足见其才华。加上他的一身不俗武艺,怀默对他也心服口服,这不是最好的先生吗?求陛下成全!” 眼看着老程又要来刚才哭闹那一套,李二是真的怕了,连忙摆手:“行行行,朕答应了,答应了,你父子快起来。朕这就书信一封,让怀默带上,然后派人送他去幽州找萧锐。” “莫说什么求学,他们是同辈,相互学习帮忙吧,怀默也成人了,该出仕的,赏千牛备身,去了幽州跟萧锐好好做事,朕等着看你们立功。” 程怀默还在云里雾里呢,怎么老爹不会是疯了吧,突然要把我外派?幽州千里之遥,我不想去呀。附近的军营多好? 老程一脚将儿子踹倒,“蠢货,还不快点谢恩。” 程怀默脑子昏昏沉沉的被老爹领回了家,到家才解释清楚因果。 程知节的表现,让李二心头一亮,是啊,萧锐文武全才,如果能让孩子们跟他学点东西,不比在学堂里读书的强? 唉……可惜承乾才十岁,太小了,过个两三年吧。 陛下,幽州八百里加急捷报,幽州大捷! 内侍老高手持一份加急快报,小跑着冲进了太极殿。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群二代 捷报?幽州大捷?怎么回事?现在这个季节,我们正在休养生息,不曾跟其他地方交战呀,哪里来的大捷? 带着疑惑,李二翻开了柴绍的加急奏报。越看越心喜,忍不住拍案叫绝:“好!看来把萧锐派去幽州是对的,这小子终于做了点正事,不枉之前帮他顶住五姓七望的刁难。” “呵呵,民间传言说老程是员福将,现在看来此言不虚。这次程怀默去了幽州,跟在萧锐身边,怕是不仅仅能学到东西,说不定还能立下功劳呢。幸亏萧锐是朕的女婿……不过,这小子哪都好,就是太花心了些。” 后宫里,长乐公主正在跟姐姐抱怨,姐夫这次写的什么话本呀,一点都不好看…… 襄城公主白了妹妹一眼说道:“不是有专门给你的儿童话本吗?这可是他专门给你写的。” 小长乐撅着小嘴不满道:“我都看完好几天了,姐夫说好勤给我们来信的,天天写天天发,应该天天都有新的故事才对。” 襄城捏了捏妹妹的小脸说道:“你呀,他远在千里,公务繁忙,还要分心给我们讲故事,很不容易的。你以为跟以前住萧家庄那般吗?也不知道他在那边怎么样,听说那里是边境,会不会有危险。” 这时贴身侍女来报,“公主,刚刚听人说,驸马爷在幽州立下了大功,突厥骑兵来犯,驸马爷定计打了一场大胜仗呢。” 什么???真的打仗了?襄城吓的小脸都白了。 她不是害怕打仗,而是担心情郎。顾不得什么规矩和礼仪,提起裙子就往太极殿飞奔。 没过多久,萧锐的战绩就传遍了长安城,虽说是斩首千余的小阵仗,可那也是一场胜利,对突厥的胜利,很鼓舞士气。 兵部将军们听着军报,心说厉害,一千对三千,还能斩首千余,自己伤亡不足百人,这领兵的苏烈是个人才。 大将侯君集皱眉道:“怕是那突厥将军是个不懂防御的棒槌,若是我,不会列队站成一排反冲锋,而是利用马车辎重为障碍,带领三千人往回跑,直到发挥出马力,再绕回来迎敌。” 嘶…… 众人听完,全都倒吸了口凉气,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埋伏不成,被反杀? 老李靖抚须打着圆场,“幸亏他们对阵的不是侯将军,否则还真的有可能失败。” 兵部的将军们都知道,大唐通兵法的人不多,有战绩的名将就更少了,能让大家都信服的就三人:大唐军神李靖;其次是不分高下的两人,李绩、侯君集。 至于未来会不会有萧锐一席之地,现在还未可知,毕竟萧锐没有什么战绩,一直是文官任职。 老李靖拍板说道:“不管怎么说,斩首的功劳是实实在在的,兵部该给叙功。当然了,此战的总结、缺点,兵部也会行文送到幽州,算是对一帮年轻将领的提醒,他们年轻经验不足,我们这帮老家伙在背后查漏补缺,但愿他们能快点成长起来吧。” 侯君集忍不住笑了,药师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个了?那萧锐是你孙女婿,要不然你会热心的提点兵法? “喂,老程,听说你跟陛下申请,送你家大郎去了幽州。不会是早知道幽州大捷,你送孩子去跟着立功吧?可不地道啊。”兵部衙门里,尉迟恭拉着程咬金小声埋怨着。 程咬金眉头一喜,对呀,怀默去了不光能求学,说不定还能跟着立功呢。 “哪有的事,我也是刚知道萧锐在幽州立功的事。我家大郎你也知道,留在长安总是惹事,派去历练历练也好。萧锐武艺、头脑都好使,跟怀默感情也好,在他身边我比较放心。” “哦……要不,我把我家大郎也送去?跟怀默做个伴?”尉迟敬德终于聪明一次。 朝中两大黑,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外人的评价是,两个傻大黑粗的滚刀肉。可懂的人都知道,尉迟恭是憨直,但程咬金可不一样,是个外表憨厚,内里腹黑精明的聪明人。 深深的看了一眼尉迟恭,想到儿子程怀默跟尉迟兄弟关系不错,程咬金小声提醒道:“老黑,咱们兄弟关系不错。我给你个建议,你去跟陛下借阅一下萧锐写的兵书。然后把你家大郎也送去,一定错不了。长安城纨绔扎堆儿,留在这里有个什么出息?” “哦……有道理!那行,我这就去,不光大郎,我家两个小子都送去。” “什么?你家老二才十三岁……” 尉迟恭才不管,十三岁怎么了?老子十岁就开始抡锤,跟着师父学习打铁。 程咬金求书、送子,不是个例。这帮人都是人精,消息传的很快,大家都听说了,也能看到好处。于是交好的、佩服萧锐的,都学着去求书。甚至秦叔宝也把秦怀道派了去跟在萧锐身边。 最奇葩的是,宰相房玄龄也要送儿子去,为了房二的事,他难得硬气一次,跟夫人吵了一架。 房夫人本就对萧锐上次整治房二不满,现在还要把儿子送去萧锐身边求学?那我们家二郎还有好结果吗?岂不是天天被欺负? 可房玄龄是什么人?那眼光不是常人能及的,正是因为萧锐不惯着这帮纨绔,因此跟在他身边才能学到真东西。至于说恩怨?区区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万古神尊
红豆
顾氏女前传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我的傻白甜老婆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