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说爱我(1v1) > 第220章

第220章

宁愿选前者。 * 窦皇后却是一惊。 而老皇帝已然高兴起来。 灯下黑啊!他都没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有一群现成的酷吏人选了,只需要再加一些权力——比如锦衣卫原来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如今再允许他们把刑狱之事绕过宪司,专呈皇帝,并且,能够直接逮捕、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对此无权过问。 如此一来,完美的酷吏人选就出现了。 至于对锦衣卫的限制,他也有了粗浅想法:再设立一个机构,用来监视锦衣卫。 不过,现在先把锦衣卫转型再说。 “妹子你猜的没错,我确实想要重启酷吏。”在窦皇后不赞同的目光中,老皇帝慷慨陈词:“妹子你可还记得前朝天波年间,朝廷推行方田均税之法——咱是后来建立新朝后才知道,原来这个法,是想要按土地肥瘠征税,且把田地土质分为五等,有钱人家肥沃田地多,多交税,没钱人家肥沃田地少,少交税。然而,在此之前,咱一直以为那是恶政。” “这都是因为地方官员阳奉阴违,将山林归纳为当地百姓的旱地,将溪河水洼记作水田,也归给百姓。使得他们承担更多的赋税,却没有多少田地。而真正田地多的富户,其土地反而越量越少。” “但是倘若有酷吏,他们就很少敢这么做了。” 为什么呢?因为酷吏可以不走流程,不讲证据,直接把人下狱。如果等酷吏发现你这个地方政策好像不太对的时候,他不需要讲证据、讲流程,直接雷霆一击,用下狱和杀人来震慑天下。 而且,如果国库告急的时候,只有酷吏能用非常手段搜刮财富。 ——当然,酷吏有用,仅限于皇帝手里有枪杆子的时候。没有枪杆子,你人再暴虐也没有用。 说着说着,老皇帝想起自己家以前被狗官、贪官污吏欺压的经历,语气要多森冷有多森冷:“而且,朕还设了限制,锦衣卫只能用来针对官员士大夫,非必要情况,禁止捉拿普通百姓。” 窦皇后的目光更加忧虑了。 她一直都知道,她的丈夫——天统朝的皇帝,从底层爬上来的君主,因着过往经历,灵魂深处深深印上了“憎恶官僚”的烙印。 哪怕他自己已经是最大的官了,但他还是会不由自主用憎恨、排斥的态度去面对他那些大臣们。 “五郎。”窦皇后试着去劝:“你可还记得‘模棱两可’的典故?” ——梁武帝时期,重用酷吏,使得君不信臣,臣不信君,大臣们虽然做事很有能力,也不敢糊弄梁武帝,但是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但凡有人询问他们问题,绝不正面回答。 若是一件事可以做,就含含糊糊说:感觉可以做,但是又感觉有些不太行,先看看。 若是一件事不可以做,那也不要直接说不行,还得含含糊糊:这么做好像可以,那么做好像也可以,好像不做也可以。我思考一下。 于是,成语“模棱两可”便出世了。 但大臣讲话这么似是而非,长此以往,于国不利。 老皇帝当然知道这个典故,他也知道窦皇后想说什么,但是…… “我需要一把快刀。模棱两可也无妨。” 窦前丞相很谨慎地问:“陛下认为,我能当这把快刀?” 老皇帝摇摇头:“舅兄虽然也狠,但此时已是功成名就,做不了这把快刀。历来酷吏,必是出身默默无闻,一辈子不顺心,愿意为了野心走捷径的人。” “那……” “我已经有酷吏人选了,但其第一次落刀,还需舅兄为他掠阵。” 窦前丞相不怎么高兴:“臣这把老骨头确实还能榨出些许油水来。” ——说是掠阵,其实就是帮这把新刀先顶一顶锅,免得刀还没有作用,就先折了。 老皇帝这个时候倒很好说话,随便窦前丞相怎么阴阳怪气。 窦前丞相无奈地拱手:“如此,陛下要给臣什么官职?” 老皇帝咧嘴,仿佛对着民间那些已经养肥的大户露出狰狞的獠牙:“栏头。” 窦前丞相“咦”了一声,正要往下说,突然听到一句熟悉的声音: 窦前丞相猛地怔忪住了。 心中的惆怅和惘然,也好似淡然了不少。 ——事隔多月,再一次,他听到了许烟杪的声音。 “七个月,零九天。” 窦青数得清清楚楚。 “好久不见。” 许烟杪。 以及。 别只顾着吃瓜了,你快劝劝陛下啊!!! 酷吏这种东西,绝对不能开这个头的!!! 作者有话说: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新五代史》 *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 * 第204章 我在大夏给皇帝贩卖焦虑 老皇帝一眼就看出来自己大舅哥在想什么,同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微妙的神色。 其他事情,他或许确实会因为许烟杪而改变想法,但治国理念这种事情,他是不可能退让的。 “舅兄,你也不必觉得有人可以劝到我了。” 老皇帝平静地说,他考虑得很清楚了:“酷吏是把双刃剑,我心里一直有数。酷吏并非万能,我心里也一样清楚。我比你们都清楚,酷吏必须依托于皇帝手里有兵,皇权强大,才能有所作用。但恰恰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在天统期间用酷吏把要做的事情做完,不然,岂不是要留祸于子孙。” 大不了,做完后再封存就可以了——也就是杀了灭口。不但方便,还可以拉出去平息朝臣百姓的怨愤。对此,老皇帝没有半分愧疚:用完就扔,一向是皇帝们的必修课。 窦前丞相心中一震。 好像……陛下这么说,真有点道理的样子! 许烟杪忍不住吐槽了: “砰”地一声,老皇帝的手拍得桌面一震,他面色暴怒:“放肆!” ——老嬴老姬老赵,都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开国皇帝,排个十大帝王能稳进前十的那种。 窦前丞相陡然反应过来,刚站起来的身子又是哐当一跪:“臣该死!”迅速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陛下恕罪,臣不该腹诽陛下之政——但是,臣今日万死也要说,酷吏之举不可行。” 窦前丞相把脑子转得比水车轮子还快:“纵然有的酷吏只针对豪强,对百姓秋毫无犯。可,并非所有酷吏都是这般。只要有人越过司法,掌握生杀大权,永远都是人品善恶任由天定。陛下!我们难道要把酷吏的人品,百姓是否会被祸害,交给天意,交给他们的良心吗!” 许烟杪恍然大悟。 原来是老皇帝发现了窦公心里不赞同这事,在大发雷霆。 许烟杪盯着系统里的文字描述,小小声在心里说: 天统大帝沉默了。 窦皇后默默看着,看到这里,忍不住欣慰地笑了一下。 她一直担心万一她去世在五郎之前,没了剑鞘,五郎做事会太过锋芒。但现在看,她或许不用太担心了。 * 人类悲喜并不相通。 站在门口守门的锦衣卫指挥使一下子就急了。 别啊!人性有什么不能考验的!考验我啊!我很经得起考验的!我上有老母,下有儿女,九族俱全啊! 天统大帝望着自己的舅兄,慢慢地说:“朕自然不会将之交给天意,交给良心。朕预备再设立一个衙门,监察百官,包括锦衣卫。” 说是说给窦前丞相听,但在场的人都知道,他是在隔空与许烟杪对话。 他给许烟杪一个说服他的机会。 ——这对于一个唯我独尊,并且自信到自负的皇帝来说,十分难得。 许烟杪第一反应: 老皇帝:“……?” 对不起,他想了无数种反应,并且在心里模拟过无数次反驳,但这个反应属实是他没想过的。 ——凝滞的氛围一下子就流动起来。 窦前丞相嘴角抽了抽,在老皇帝的死亡视线下,任劳任怨地开始……糊补丁。说实话,自从他当丞相后,已经很久没有给人粉饰话语了:“监视锦衣卫的确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是,仅为监察锦衣卫,便开一衙门,陛下可有想过……衙门的增多,代表着冗官开端?” 老皇帝开始思考。 许烟杪嘀嘀咕咕: 老皇帝:“……” 老皇帝:“……” 老皇帝:“……” 还思考个屁!少坏朕的风评!朕根本没说过!你以为朕是你吗,还叠叠乐! 老皇帝脸上密布的阴云一下子就消散了。 轻轻“哼”了一声。 混蛋玩意儿,算你还有点眼光。 老皇帝的太阳穴在一鼓一鼓跳动。 作为一个智商在线的皇帝,他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如果后代子孙里面有庸才当了庸君,同时再遇到锦衣卫出问题,还真有可能贪图省事,直接搞新的监察机构去监察原来的监察机构。 他积攒下来的钱,是给那些不肖子孙用来这么败的吗!他自己都没舍得败!做梦!!! * 之前窦青用来劝说他的话,老皇帝一句也没听进去。因为,让锦衣卫转型去当酷吏并不是他一拍脑袋做出来的想法。 所有利弊他都考虑过了。其中就包括窦前丞相所说的危害百姓。 ——说来残酷,但如果死几十几百个百姓能令朝野清明、江山稳固,九成九的皇帝恐怕都不会有丝毫犹豫。 而哪怕是窦前丞相没有想到的弊端,他都有考虑过,并且心里有作出相应的措施。 ——他坚信自己能控制好局势。 ——这也是每一个作出大成就的人的通病。他们自信,却也自负。一旦决定去

相关推荐: 舔一朵雪绒花(古言h)   娇妻慈母(重生)   金屋囚娇   塞上曲   梦里她乡(短篇合集)   说给月亮(姐弟骨科)   山海提灯   流氓老师   短篇大口   我和赵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