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践行直道之徒,政事不治,工于心计,秽美于内宫,污臣于外朝。” “今,除其皇太孙之位,贬为庶民,谪戍云南!拟定榜文,公告天下!” 语气不容置疑。 中书省通过此制,起草圣旨。 六部通过此制,提供相应律法,填补历代先例。 翰林院通过此制,检验旨意真伪及避讳。 文渊阁及武英殿通过此制,审定圣旨。 都察院通过此制,进行署名。 皇帝下旨,有时亦需层层通过方能执行,而直到圣旨送往内务府,加盖官印时,都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跳出来反对,表示废除储君容易国朝不稳。 太孙简直摇摇欲坠。 他根本想不通,为什么只是诬陷一个小官,爷爷就要废了他!他爹也没有帮他说过一句话! 区区一个小官,还能比亲孙子、亲儿子重要?! 还有那些依附他的官员呢!他倒了,他们能好? 太孙一个个看过去,然而之前还依附他的官员要么眼神闪烁,要么移开目光。 他的脸上终于浮现出恐惧和慌乱。 怎么会这样!!! 锦衣卫走到他身边:“请吧。”见他不动,直接架起人就走。 “放开我!放开我!” 太孙蹬着腿,然而根本挣脱不开锦衣卫,就被拖走,关进牢里,等着不日谪戍云南。 天牢里很安静,所以一点动静都会显得异常响亮。 前驸马听到声音后立刻坐起来,本来以为是新人,没想到:“太孙殿下?” 假世子震惊:“怎么又进来了?” 锦衣卫提醒:“此人已被废为庶民。”不能再称为太孙了。 假世子更震惊了:“太孙?废了?” 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 老皇帝让许烟杪上前,温声:“可曾吓到?” 没有吓坏吧!没有心跳加速吧!没有一不小心就要吓死吧! 许烟杪很感动:“谢陛下信臣。” 老皇帝一把上前握住许烟杪双手“不必如此!你之一人,抵得上千军万马——” 想到山东被扒出冒领赈灾银,想到提前得知的南越叛乱,想到海外的神异粮种,想到刚清除的一群贪污犯…… 老皇帝把那双手握得更紧了,声音柔得能滴水,堪称一个深情款款—— “爱卿!!!” 等大年初一的大朝会结束!咱们带上文武百官还有回京述职的京官,去视察九州吧! 作者有话说: 文里科举舞弊的例子,参考自弘治己未科场案 * 带着文武百官办公这种事情,政哥就干过,他出巡的时候基本带了大批文武官员(当然,咸阳还是有官员留守的) * 还有老朱,“其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为北京,朕于春秋往来巡守”,也是带着百官的。 这个两都巡幸制应该是参考元朝。 元朝,每年三、四至八、九月皇帝和朝廷官员——上至宰执大臣,下至百司庶府,都由大都到上都办理朝政。(同样有官员留守) * 第43章 某县惊现送子观音,此人居然是…… 老皇帝面无表情地走出武英殿,身后是一大片同样努力不做表情的官员跟随。 脑子里,重新三百六十度立体回环播放天统十二年的床史,并且正在不断更新。 老皇帝闭了闭眼,用力吸口气,但还是没办法把这个声音驱逐出脑海。 他就不懂了!为什么许烟杪就不能往正常君臣情谊去想呢! 皇帝拉臣子的手怎么了!这是看重啊! 皇帝还可以甜言蜜语说最爱你,说不知道怎么疼你,说今晚我们抵足而眠,说鱼水之……啊不是,说君臣相得,如鱼得水! 如果真的特别看重,单独设立一个官职给你都行!让群臣给你行礼都行!为了你徇私枉法都行! 老皇帝很委屈。 朕真的不好男风!朕和前面朝代某些男女通吃的皇帝不一样! * 许烟杪扒着扒着,感觉好不太对,好像有人在偷看。转头,发现是兵部司务:“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 兵部司务怨念地看了许郎一眼:“没什么,就是觉得你今晚能逢凶化吉真好。” 如果能让我们也逢凶化吉,不要再听顶头上司的床史,那就更好了。 “嗯!我也觉得!今晚真是太凶险了。” 许烟杪心有余悸:“要不是……” 要不是老皇帝看破了前太孙是在污蔑朝中重臣…… 他不傻,他知道太孙不是在针对他,他只是太孙用来把礼部侍郎、大将军、翰林还有其他官员拉下马的一个筏子。 而老皇帝肯定不会允许太孙如此排除异己,所以才协助他作弊。 “要不是陛下圣明,我可能就要含冤入狱了。” 许烟杪面容严肃:“我以后要更加谨言慎行,少和外人接触,绝不结党营私。” 兵部司务:“……” 所以,你选择继续去翻陛下的床史是吗? * 接下来的守岁活动,再没人搞事,除了许烟杪一直在翻床史外,除了老皇帝脸黑的像锅底外,都挺好。 第二天元日大朝会,也顺顺利利进行,和往年没什么差别,只除了临下朝前,皇帝突然提出自己打算巡视九州。 地方官们脸色变得惶恐起来。 陛下除了说要巡视九州外,还特意说了已经让锦衣卫去通知各州府的副官,出了年后的办公,先让他们顶着。 这是做什么!这很明显是要突击检查,看看他们的治下怎么样!看看有没有贪赃枉法,鱼肉乡里? 还特意在大朝会上说,明显就是不希望他们通风报信。 还真别说,老皇帝就是这个想法。他表示,既然现在人员都齐全了,选出一些留守京师的官员,其他官员直接就地整装出发吧。 什么?太累了?朕一个皇帝,六十多了,都不觉得累,你们说什么累呢! 太子:就是!就是! 太子坚定地表示赞同,并且:“陛下!臣请随!臣请跟在陛下身边,感受陛下行事的熏陶!至于监国,有丞相即可!” 太子的亲舅舅——窦丞相:“???” 太子,你可真是我的好外甥啊。 老皇帝没想太多,反正有人看家就行。 “可。太子跟随,丞相留守。” 低等官员不指望自己能发表意见了,但二品大员们对视一眼,彼此都在对方眼中看到志在必得。 ——懂了,名额有限,把对方踩下去我就能上! 兵部尚书袍袖一抖:“陛下!工部需要设计新坊,户部需要把握其中所耗钱粮,兵部暂时无甚大事,恳请陛下降恩,允臣跟随。” 工部尚书的脸拉得好长。 许烟杪说的对,行兵的就是阴险! “陛下!新坊的确重要,但有侍郎监督即可。臣跟着陛下出行,可以视察各地大坝的修建情形,注意官仓是否需要修理,还有水利、屯田、交通……” “但是兵部就不一样了,兵部有皂隶、马差、驿传等财源,什么皂隶银、马价银、柴炭银、筏夫银、驿传站银……这些银钱,兵部尚书不留在京中每日清点,如何让人放心!难道要将财物送至行在么?路上丢失怎么办?” 兵部尚书:“你!” 户部尚书:“陛下若认为臣该去,臣便去,若认为臣该留在京中,镇守后勤,臣甘之如饴。只一样,陛下,如今元日,不少案件自各地递来交付刑部,京师之地的军民词讼、各处州府上交的疑难案件,尚等着刑部十三司处理,尤其还会出现地方军民越关赴京诉告案件,若刑部全离了京,艰难寻来的地方军民岂不陷入绝望?” 刑部尚书急眼了。 怎么他打你你就来打我啊! 然后刑部尚书也开口了。 接下来,大大小小官员简直大开眼界,尤其是地方来的武官,眼睛都瞪直了。 你们中央文官一个个都把三十六计玩的这么顺溜的吗! 连美人计都使出来了—— 礼部尚书:“你们都打算让自己部门侍郎留在京中办公,有重要事宜再快马加鞭送往行在,礼部这边却是不行的,礼部侍郎是我的左右手,诸般事宜离不得他,要么尚书与侍郎留在京师,要么一同随行。” ——至于公务,像这种带着文武百官一起流动办公的情况,公务会通过驿站送到皇帝和各个官员手上。 昏昏欲睡的大将军一个激灵:“陛下!臣以为此次出行在本朝未有前例,各方礼仪之事皆需尚书把关,礼部随行,必不可缺!” 自从大将军破罐破摔当庭说自己和礼部侍郎睡过后,两人索性昭告天下自己出柜了,别的地区不知道,但反正京师这一亩三分地,都懂两人的关系。 老皇帝瞥了他一眼。 我看是你必不可缺吧。 “呵呵。朕知道了,站回去。” 朕都不能带妹子,你还想带弟弟? 六部各显神通,最后由皇帝一锤定音—— “丞相留守。” 毕竟太子跑了。 “工部尚书留守。” 毕竟留清坊真的很重要!正好趁着小白泽离京的时候把它弄好。至于什么修路看大坝,多带几个匠人也能做。 “礼部尚书留守,若将年节时的京师礼事处理完,可快马加鞭跟来。” 毕竟过年与礼节有关的事情最多。 “余下,吏部、户部、刑部、兵部,其尚书皆随。” * 元日,京师中四处响起噼里啪啦鞭炮声,炮声如雷鸣,京中百姓相互对了眼,都随着鞭炮声,喜气洋洋地道:“元日快乐!” 大朝会上,被点到名可以随行的尚书们,半点不给同僚留情面,一个个笑容持久得脸颊肌肉都要僵硬了,就差手里拿着个鞭炮在点。 窦丞相露出一个牙疼的表情。 要不是
相关推荐:
i人医生,e人患者
快穿攻略:撩男神100式
凌/辱我的恋人(H)
她的小叔叔
我和赵姐的故事
梦里她乡(短篇合集)
军宠超标恶知青被宠哭后多胎了程月陆行止
我有特殊洗白技巧[快穿]
舔一朵雪绒花(古言h)
娇妻慈母(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