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和高考的事情有关。 他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养殖场的门卫室,平时遇到难点,也会去找郄国良等人请教。 高中的知识点自然难不倒郄国良等人,本来牛建邦对高考并没抱太大的期望,不过是想要碰碰运气,最为重要的是…… 李天明发了话,他哪敢不听。 但是在经过了这些国士的辅导之后,现如今的牛建邦,对三个月后的高考信心倍增。 此刻马兴等人来养殖场,即使不问,牛建邦也能想到,他们是为了什么。 “先进来吧!” 众人直接来到了郄国良和李爱华的房门前。 面对突然到访的知青们,郄国良微微错愕,便猜到了他们所为何事。 “郄老师,李老师,能不能……帮帮我们。” 马兴躲在了众人的后面,当初的事,全村没有不知道的,郄国良等人和李天明走得近,如果他开口去求的话,担心郄国良未必能答应。 郄国良看着这些年轻人,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国家政策,他无从置评。 但是,斩断了年轻人的求学之路,为国取材的高考整整暂停了10年,在这件事上,他不敢苟同。 如今国家正式恢复了高考,他也像知青们一样高兴。 “大家希望我们怎么帮?” 这个时候,孙嘉璐等人也都走了出来。 “老郄,这……” 郄国良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如果是想让我们帮你们复习的话,随时可以来,只要能帮得上的,我……我们一定不推辞!” 他相信孙嘉璐、杜萍等人,肯定和他是一样的想法。 一个女知青站了出来,对着郄国良深鞠一躬。 “郄老师,谢谢您愿意帮我们,可是……” 吴月华是个急脾气,见状皱眉道:“有什么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女知青忙道:“我们……我们现在连一点复习资料都没有,就连高中课本都……” 不等对方说完,郄国良等人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课本…… 郄国良看向了一旁的牛建邦,犹豫了片刻道:“这件事……给我点时间,明天,我给你们答复,另外,复习的事,我和村里商量一下,最好能找一个固定的地方,我们几个也分分工,这样好不好?” 得到了肯定的回复,马兴等人欢天喜地的走了。 “老郄,你答应得这么痛快,想好怎么和天明说了吗?” 马兴等人来之前,牛建邦已经将村支部发生的事,和他们说过了。 “我去说,我去说,总归……是件好事啊!” 第四百五十章 知识无价,劳动有价 看着找过来的郄国良,李天明并不觉得奇怪。 他早就想到了,那些知青迟早会把主意打到郄国良等人的身上。 郄国良没忙着提课本的事,和李天明认识这么多年,面前这个年轻人的脾气,他自然也清楚。 “养殖场那边,地方不大,来的人太多,怕是只能在院子里学了,你看能不能在村里找个地方?” “这事好办,等回头我和学庆叔打个招呼,想学的,晚上去学校,再和李老师协调好就行!” 小学和初中又没有晚自习,到了晚上,教室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利用起来。 应该提供的便利,李天明不会给知青们出难题。 “要是能在学校就最好了,方便,学习环境也好。” 李天明闻言笑道:“郄老师,这样一来,恐怕要影响你们休息了!” 距离高考还有三个多月,已经多年没拿起过课本的知青们,想要把丢掉的知识重新捡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郄国良等人虽然是出于自愿,但毕竟上了年纪,同时应付这么多学生,怕是不轻松。 “不怕,不怕,只要能……能给这些孩子们一些帮助,累点儿也没什么。” 说到这里,郄国良面露犹豫。 李天明瞧出来,忙道:“您有啥话就说呗!” “就是……教材,天明,我知道你路子多,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 “这个事……” 李天明面对着郄国良期待的目光,还真说不出拒绝的话。 “行吧,这个事我来解决,不过……不会太多。” 现如今纸张属于紧俏物资,想要买高中课本,只能去托人情。 “等我的消息,不说这个了,正好有件事,我还想去找您呢!” “找我?什么事啊?是不是我的学生……” 这段时间,郄国良心心念念的就是他的那些学生。 一些人有了消息,可还是有些人至今下落不明。 每每想到当年的一些事,郄国良的就觉得心情沉重。 “不是这个事,您的那些学生……王主任安排的人还在找呢,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了。” 李天明此刻也只能这样安慰郄国良。 “我说的是……” “这个我不能要!” 听李天明说完,郄国良连想都没想,便直接拒绝了。 “先听我说完行不行,这可不是您白得的,老人家都说了,要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脑力劳动也是劳动者,既然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报酬,这也是……对了,社会制度的基本分配原则。” 李天明很早以前就曾有过这个念头,要按照最高标准支付郄国良等人相应的报酬。 特别是郄国良和吴月华。 一个带头在李家台子建起了蔬菜大棚,一个更是五叶电风扇和电饭煲的主要设计者。 如果现在国内有完善的专利保护法的话,单单这些技术的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 李天明甚至想过要分给郄国良和吴月华股份。 只是这件事牵扯面太广,操作起来有难度。 但给予专家标准的工资,这个是必须的。 李天明也已经和李学庆商量过了。 总不能人家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却什么都得不到。 没这个规矩。 “不行,不行,这个事不行!” 郄国良还是连连摆手。 “当初要不是乡亲们,我们这些人还能不能活着都不一定,这么大的恩情,我们也只是做了一些小事……” “一码归一码!” 李天明打断了郄国良的话。 “郄老师,知识无价,劳动有价,说心里话,只按这个标准,我都觉得亏欠了。” 按照李天明和李学庆商量过的,郄国良等人往后的工资待遇,全部按照他们在原单位的标准发放。 人家是真心帮助李家台子发展,村里可万万不能亏待了。 之前是因为郄国良等人的身份问题,有些事不能明着办,就连年底分红都只能偷偷地给。 现在大环境不一样了,应得的,无论是哪一样都不能少。 “可是……” “您就别可是了,这个事就这么定了!” 养殖场。 等李爱华和黄丽英下了班,三家凑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郄国良把这件事说了。 “老郄,这不行!” “乡亲们帮了咱们这么多,咱们哪能……” 不出郄国良所料,李爱华等人在得知村里的决定以后,都是一样的极力反对。 “我也说了,可天明他……” “行了,行了,都别说了!” 吴月华开了口。 “认识这么多年,那小子的脾气,你们还不知道?既然是他定下的,我看……就这样吧,往后大不了把村里给咱们的工资,再用到村里也就是了!” 实验室眼瞅着就要建成了,等到他们的课题研究开始,往后肯定需要大量的耗材,到时候把钱花在这上面。 “这倒是个好主意!” “对,就这么办!” “不说这个了,眼下最要紧的是高考,那些孩子们离开学校这么多年了,咱们得尽快帮他们把知识给补回来!” 不仅仅是毕业多年,更为重要的是,就算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又有几个人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了? 他们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 那时候…… 学生们有多疯狂,他们都亲身经历过。 特别是…… 李爱华! “靳小琪还好,宋长英的基础也不错,牛建邦……他现在的知识水平,最多也就是初中生的标准,村里的知青,情况应该和他差不多。” 李爱华说到这些,心情就格外的沉重。 文化知识长达10年的断层,现在想要补回来,谈何容易。 “我觉得还是先要对他们进行一次摸底,只有掌握了他们的真实情况,我们才好对症下药。” “李老师,你的意思是……咱们先进行一次摸底考试?” “对,考试,摸清楚每一个人的情况。” 吴月华闻言起身:“我去找小牛,把教材借来,咱们今天晚上就开始。” 这小老太太是个急脾气,一分一秒都不想耽搁。 “你急什么啊?” 孙嘉璐一把将吴月华拉住了。 “咱们先分分工,每个人负责哪一科。” “化学和物理,我包了!” 吴月华当初上学的时候,学的是应用物理,后来在大苏留学期间,也接触过化学,高中的物理、化学知识,对她来说完全就是小儿科。 “我负责英语!” 黄丽英主动请缨,她的父母当年都曾留学英国,自小就能熟练掌握这门语言。 “我教政治和语文!” 李爱华被下放前就是大学的哲学教授。 “数学归我了!” 郄国良也不甘示弱,他虽然是学农的,但教教基础数学,还不是手到擒来。 现在只剩下了历史和地理。 杜萍和孙嘉璐面面相觑。 “老杜,我占个便宜,对地理,我还是有些研究的!” 晚了一步的杜萍闻言哭笑不得。 “让我教历史?我怕误人子弟,老郄,化学还是分给我吧!” “历史怎么办?没有人教历史……” “谁说没人教?” 李爱华笑道。 “现在初中几个班的历史课,都是郑云英老师在带,请她出山教历史,应该问题不大!” 分工明确,吴月华去找牛建邦借来了高中课本,不光是高三的,高一和高二的课本也都有。 随后众人又一起去学校,找到了郑云英。 得知要帮着村里的知青高考复习,郑云英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了。 当天晚上,几人便在学校里钻研起了现在的高中课本。 “老郄,我们国家的高中生……现在只学这点儿东西?” 孙嘉璐看似随意的一句话,让屋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接下来一直到深夜,再没有人说一句话,所有人都只剩下了一个念头,竭尽所能,将李家台子的知青,尽可能多的送进大学校园去深造,去学真正能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知识。 第四百五十一章 谁都跑不了 连着熬了三天,郄国良等人不断地降低难度,最后终于拿出了一份最最……最基础的试卷。 想法挺好,先摸一摸知青们的底,等弄清楚了大家的情况,然后再对症下药。 本以为就算丢下学业的时间再长,可绝大部分知青好歹也是高中毕业,总不能连最简单的基础知识也全都给忘了吧? 可是,等到考试结束,郄国良等人才知道,想要辅导这些知青通过高考…… 任重而道远啊! “错别字也太多了!” 李爱华紧皱着眉,连着看了十几篇作文,她现在恨不能把眼珠子给抠了。 这都写的什么玩意? 好坏且不论,最起码字迹应该清晰吧? “语文还算好的,英语实在是……” 黄丽英同样哭笑不得,绝大部分知青,连英文字母都白扯不清。 “看起来接下来这三个月,咱们的教学工作不轻松啊!” 郄国良好几次都想要放弃了,物理公式,化学元素符号,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的,出的几道大题,更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理解他的出题思路。 “大家别灰心,毕竟……10年了,这些年轻人拿惯了锄头,现在让他们动笔,确实难为他们了!” 李爱华强打起精神,无论怎么样,都要尽最大的努力。 “老郄,天明答应的高中课本……” “我问过了,他明天去市里,应该……差不多吧!” 现在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可是留给他们复习的时间还是太……” 黄丽英话说到一半,还是忍住了。 她也想劝李天明,在高考前,让知青们能集中精力复习。 可她更加清楚,出口创汇才是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外汇支持。 相较而言,个人前途在国家命运面前,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事就别难为天明了,他……现在够难的了!” 李天明确实够难的。 正月初六复工之后,李天明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春耕结束之后,紧跟着要收拾蔬菜大棚,然后果树要剪枝,工厂那边更是离不开他居中协调。 配件和原料的供应,生产工作的组织,实验室的筹建也要李天明整天盯着。 早上接到刘秘书打来的电话,王作先通知他去市里开会。 再过些日子,又要到今年的春季广交会了。 “我看你比王主任都忙?” 宋晓雨把振兴放下,轻轻地拍打着。 “有啥办法,天生的劳碌命!” 上辈子也是如此,每天都在瞎忙,不过也有所不同,那个时候,他是不想在家待着,整天面对杜鹃那张冷脸,现如今…… 李天明也恋家。 凑到宋晓雨的身后,将她抱住。 宋晓雨挣扎了一下,也就听之任之了。 “就是去开个会,最晚明天就回来!” “过些日子呢?你是不是还得去广州?” “听王主任安排!” 南下的事,估计八九不离十。 “和你说个事,三红……今天找我了!” 呃? “她又咋了?” “还不是和张家老四的事,想让我去劝劝三婶儿!” 这事…… 李天明也为难。 石淑玲咬死了,非得让张学振赚钱盖上三间大瓦房,才肯把三红嫁过去。 可指望老张家土里刨食,就算还有电饭煲厂的分红,少说也得三五年才能把房子盖起来。 真要是等那么久…… 三红还真成老姑娘了。 “你也帮着想想办法,总不能让她们娘俩一直这么较劲啊!” “你咋知道我没想?” 听李天明这么说,宋晓雨忙问道:“那你是……答应让张家老四去厂里上班了?” 之前三红也曾提过,只是被李天明当面拒绝了。 厂里的招工标准是早就定下来的,几个村的壮劳力要保障农业生产,都不能去厂里,甭管是谁也别想坏了这个规矩。 “不去厂里,还能有啥办法?” “等我回来,你就知道了!” 还卖上关子了。 “晓雨,振兴……睡熟了吧?” 宋晓雨刚要说话,就感觉到李天明的爪子不规矩了。 “去……去东屋!” 转天,李天明起了个大早,天洪和马远已经把车开过来,在门口等着了。 今天去市里开会,顺便把电机厂的配件给拉回来。 招呼着两人进屋,吃过早饭再出发。 “你们在这儿盯着装货,数量一定得核对好了!” 先把车开到了电机厂,李天明检查过配件之后,这才点头装车。 和牛广志打过招呼,李天明借了一辆自行车,朝市委大院儿去了。 “孙叔!” 会议室内,孙福满早就到了,除了他,还有市里轻工业口的几位领导,以及电机厂、电风扇厂、电饭煲厂的革委主任。 瞧着那几位都是一脑门子的官司,李天明也就没往跟前凑。 6月份要完成一大笔订单,看得出来,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市里一直在催产量,这些领导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天明,来啦!” 孙福满起身,招呼着李天明去了会议室的角落。 “孙叔,还没恭喜您呢!” 钢铁厂原先那位张主任被带走调查之后,一直是孙福满主持钢铁厂的工作,经过这段时间的代理,他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市委领导的认可。 李天明上次来海城,在和孙立吃饭的时候,听他提起,孙福满去学习了一个月,回来就会被扶正。 “都是革命工作,没什么喜不喜的!” 嘴上这么说,孙福满还是笑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我这里也有一个好消息,厂革委小组开过会了,你大伯的位置也要适当的动一动了。” 要不是因为去年那股子乱劲儿,李学军早就应该提拔成副主任了。 “哟!这还真是好事!” 说着给孙福满递过去一支烟。 “孙叔,厂里的配件……” “放心,我让孙立盯着呢,这段时间,他吃住都在厂里,绝对保障你们那边的供应!” 三产经营得红火,这可都是孙福满的工作成绩。 一支烟抽完,王作先带着刘秘书,还有市革委的几位副主任也都到了。 “开会!” 今天这个会也没别的,6月份的订单要交付,王作先将众人召集到一处,就是为了敲敲钟。 先肯定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成绩,接着又着重强调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啪! 整整一个小时,王作先也累得够呛,点上一支烟,抬起手敲了敲桌子。 “同志们,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但我不想听你们的牢骚话,出口创汇关系着国家的发展,重要性我就不重复了,任务完不成,自我往下,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重任,哪一个都跑不了!” 底下人累,王作先也不轻松。 前任楚明玉留下的烂摊子,时至今日还没收拾干净。 他去和谁抱怨? 只能咬牙撑着。 “再有半个月,今年的春季广交会又要开馆了,未来的工作只会越来越繁重,谁挑不起这副担子,现在就说,我绝对不勉强,换能挑的人上来。” 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扫过。 “好,既然大家都不想朝我诉苦,那就散会,明天,每个人把接下来的生产计划交上来。” 说着站起身。 “天明同志来一下!” 这时候被领导点名可不是啥好事,李天明能猜到,王作先这是又准备给他加码了。 跟在王作先身后,一起到了办公室。 “坐吧!” 刚说完,王作先便瘫倒在了椅子上,整个人透着疲惫。 “王主任,您……” 王作先摆了摆手:“我没事,先说正事,天明,你们那边……” 不等王作先说完,李天明便开口道:“电风扇的产量最多再加两成,电饭煲……每个月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加……1500台?” 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来找您走后门 不等王作先开口,李天明就直接把自家的底给亮出来了。 两个厂现如今全面向大国企看齐,施行的都是四班三运转,产量的确是提上去了,可相应的问题也不少。 新进厂的占了大多数,虽说有老工人带着,可干起活来,还是差点儿意思。 李天明说的已经是极限了。 要是王作先还不满意的话…… “你小子,这是在堵我的嘴啊!” “哪能啊,我也想帮着领导排忧解难,可……您也知道,村里的厂子规模本来就不大,要是再往上提产量,一时半会儿根本做不到,就算我刚才说的,都得咬着牙干!” 王作先自然明白李天明的难处,摆了摆手道:“行了,别和我诉苦,我也不难为你,就按你说的,到时候完不成任务,我可是要……” “您只管找我算账!” 王作先闻言笑了,但紧接着又是一声叹息。 “王主任,您这是又遇到难事了?” “算不上难事,既然接下了这副担子,再难也得咬牙挺住了。” 楚明玉掌权还不到一年,结果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尤其是电风扇厂和电饭煲厂,因为是王作先一手筹建的,也碍了楚明玉的眼,在他上台之后,就开始疯狂地打压。 凡是王作先在位时重用的厂领导,都成了楚明玉的打击对象。 生产组织工作完全被打乱了。 虽说王作先复出以后,重新调整了两个厂的领导班子,市里也加大力度扶持,但是想要恢复如初,还需要时间。 “下个月的广交会,你做好准备,到时候,这台戏,还是得你来唱主角!” 李天明还有啥可说的。 既然是天生的劳碌命,王作先递过来的这副担子,他也只能挑起来了。 好在熟门熟路,倒也没啥可费心的。 呃…… 老王头刚才那话,哪里是说自己,分明就是在点他啊! 又待了一会儿,李天明在市委大院儿吃了午饭,这才告辞离开。 回到电机厂,这边也早就装完车了。 李天明去找牛广志,签了提货单,尾款要等市里的物资局给他结清之后,才能支付。 “牛哥,下个月的配件,可千万不能耽搁了,我在王主任面前拍了胸脯,要是完不成任务,到时候可没我的好果子吃。” “放心,三产那边现在一直都是我在盯着,保准不会耽误你的事。” 牛广志上个月也被电机厂提拔了,如今担任电机厂后勤处处长。 能升职靠的就是这份工作成绩,说到底,李天明可是他的贵人。 离开电机厂,李天明没急着回村,又把车开到了钢铁厂。 “路上当心,马远,你盯着点儿天洪。” 李天明还有事,让马远和天洪先回村。 “哥,我又不是小孩儿,还用人盯着啊?” 天洪结了婚,自认为已经是大人了,可家里还是把他当孩子看。 “你小子,要是没人盯着,我能放心!” 马远笑了:“哥,有我呢,可我们把车开走了,你咋回去啊?” “我有办法,不用管我,路上慢点儿开!” 目送着大解放离开,李天明这才朝钢铁厂的大门走过去。 “黄哥,又是您的班啊?” “天明,你可挺长时间没来了,这是……来找李处长的?” “有点儿私事,您忙着!” 李天明说着,扔过去一盒烟,也不用登记,直接进去了。 钢铁厂的行政楼,李天明找到李学军的时候,他刚开完会。 马上就要被提拔了,过些日子,他也要去学习一段时间,手头的工作需要交代好。 得知李天明去市委开会,李学军也不觉得意外。 大侄子是个有本事的,未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孙福满和你说的?” “刚才在市委开会,正好遇上,大伯,厂里啥时候宣布啊?” “过段时间吧,已经通知我了,下个星期去学习,等回来正式任命!” 李学军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一天,当初能坐上钢铁厂后勤处采购科科长的位置,他已经非常知足了,后来被提拔成了后勤处的处长,他心里清楚,这是孙福满投桃报李,靠的是李天明的关系。 如今又要被提拔成厂革委的副主任,未来要是有机会再进一步的话…… “天明,大伯是沾了你的光!” “您这是啥话啊,厂里提拔您,和我有啥关系!” 李学军心里明白,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你今天来,不光是为了恭喜我吧?” “给您道喜是正事,还有两个小事……找您走后门。” 李学军被逗笑了。 “明目张胆的走后门,你……先说第一个!” “天和、天敬哥俩复习得咋样了?” 李学军皱眉:“天敬还行,这孩子从小就踏实,天和,他那性子,根本就不是能坐得住的,你问这个干啥?前程让他们自己奔,你这当大哥的,已经做得够多了。” “是这么个事,您也知道,咱村里的养殖场住着几位……” “我知道!” “村里的知青求到他们了,想请他们帮着辅导功课,我想着,天和、天敬的工作要是不忙的话,能不能和厂里请假,回村里待几个月,也让老郄
相关推荐:
作恶(1V2)
高门美人
迷踪(年下1v1)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莫求仙缘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危险情人
壮汉夫郎太宠我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