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学柏立刻低了头,赶紧熄了这个念头。 “天明,报官……还是算了吧,不是我怕丢人,实在是……家家户户都有没成亲的孩子,出了这破事,都得跟着受牵连。” “那就不声不响的过去了?二狗子不用受罚?他今天是没得手,万一要是得手了呢?” 李天明对李学庆的做法并不满意。 “没说不罚他,二狗子,从今往后,不许你再回村里来,就算是死,你也给老子死在外面去,老李家的祖坟,没有你这丢人败兴玩意儿的坑!” 听到要把自己轰出村,二狗子更害怕了,他虽然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外面瞎逛,可那是因为他自己愿意出去,现在要把他赶出去,这能一样嘛。 而且…… 他回来以后,可是听说了不少事。 村里往海城钢铁厂卖鱼赚的钱,年底要分红,每家每户都能分一百多块呢。 他自己就是一户,回来这些天一直在幻想着,等钱到手以后,要怎么花。 真要是被赶出村子的话,这钱肯定没他的份了。 越想心里越着急,越着急心里越恨。 李学庆明摆着是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偏李天明不答应。 可他这会儿也不敢多说一个字,生怕真的把他送去见官。 “今天就给老子滚蛋,别再让老子看见你这丢人的玩意儿!” 说着,李学庆起身薅住了二狗子的领子,将他拖到了门口,刚要推出去。 “先等等!” 李天明开口了。 “今天的事,你要是敢说出去,知道什么后果吗?” 二狗子心里尽管已经恨疯了,可脸上却还是装出一副畏惧的模样。 “知道,知道!” “滚吧!” 李学庆松开手,一脚将二狗子给踹了出去。 二狗子跌跌撞撞地走了。 李学柏苦着脸,叹了口气:“这下我兄弟以后连个顶脚的后人都没了!” 农村下葬,讲究的是父子相继,儿子死后埋在父亲的坟茔下面,叫做顶脚。 要是坟茔下面空空荡荡的,就说明这一门绝户了。 之前丁满意的娘为什么那么着急,还不是因为她爹就是个绝户,每年清明上坟只能指望着兄弟子侄帮着添一捧土。 “别说这些没用的,二狗子但凡是个争气的,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样!” 唉…… 李学柏没说话,闷头走了。 “天明,这事……” 李天明也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出了这种事,吃亏受委屈的,永远只能是女人。 只是心里堵得慌。 “叔!刚才您是不是也动了,让二狗子娶那个女知青的念头?” “我……” 李学庆很想否认,但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来了。 “就这样吧!” 李天明说完,裹紧了衣服,也走了。 外面又下起了雪。 回到家,三叔一家子,四叔一家子全都挤在两间厢房里。 狍子已经被宰杀收拾干净了。 李学工的屠宰手艺也不错,完完整整地剥下了一张狍子皮。 灶上生着火,大锅里煮着狍子肉,隔着锅盖都能闻见香味儿。。 弟妹们围成了一圈,闻着锅里飘来的肉香,一个个脸上满是陶醉。 “天明,又干啥去了,这会儿才回来?” “没啥?上山丢了个东西,找回来了!” 李天明说着,也走到灶前,可惜少了点儿作料,不然的话,还能更香。 “肉煮了些,剩下的都放缸里了!” 三婶石淑玲说道。 “瞧你那窝囊样儿,他是你儿子,有好东西不说孝敬你,光想着外人,我倒了八辈子的霉,跟了你这么个现世报!” 乔凤云的骂声穿透风雪,飘了进来,众人面面相觑。 “天明,他到底是你……” 李学工满脸为难,天生回家后,已经把厂里发生的事和他说了。 李天明面露无奈,走到大缸前,从里面挑出一块肋板,掂了掂,差不多能有十多斤。 “天亮,送过去!” 李天亮再怎么不情愿,可大哥的话,他得听,接过狍子肉便出门了。 李学工和李学农见状,都松了口气。 这样就很好了! 第六十五章 我说完了,只能赞成,不能反对 “全体社员注意了,全体社员注意了,各家来个能主事的,到村支部开会,全体社员注意了……” 李天明正蹲在灶台前烧火,李蓉也在一旁跟着忙活,听到大喇叭里传出李学庆的声音,知道等会儿要说的是村办集体企业的事。 各家各户也都竖起了耳朵,昨天李天明和李学庆走家串户的说要集资办养猪场的事,虽然有的人家没去,可村民们之间来回串话,差不多整个村都知道了。 此刻又纷纷议论起来。 “他爹,咱……真的要拿钱办那个养猪场,我总觉得这事不踏实。” 石淑玲说着,把玉米饼子贴在了锅边,看上去忧心忡忡的。 老百姓或许懂得不多,但是这乱糟糟的年头,谁也说不准政策又往哪边倒。 就拿前年来说,村里组织垦荒,刚把地给平整出来,县里就来了人,说是李家台子私占集体土地,要把平整出来的自留地给毁了。 荒地放在那里也没人用,咋就不能拿来种菜? 眼见县里来的工作组真要动手,还是村里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躺在地里,才把来人给吓住了。 现在要办养猪场,这么大的事,不和县里通个气,再犯了错误咋整? “怕啥?大不了就拿钱打水漂,这钱本来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丢了也不心疼。” 李学工也担心,可这是侄子的主意,他这当叔的不支持,谁支持? “你不心疼我心疼,还天上掉下来的,真当我不知道,不就是天明……好,我不说,你……你打算拿多少,总不能都拿出去吧?” 这下李学工也犹豫了。 钱来的虽然容易,但毕竟是两千多块,让他一气儿都拿出去,他也舍不得。 “那就……拿1000块,咋样?” 1000块? 石淑玲闻言瞪大了眼睛:“你……你疯啦?” “咋说话呢!这就心疼了?” “对,心疼,不光心疼,你……你就不想想,这钱一旦亮出来,村里人咋想,不得合计咱家这钱是咋来的?到时候,天明的事再给漏了,你就不怕给天明惹祸。” 石淑玲到底比李学工心细。 “你说的……也在理!那你说拿多少?” “五百!” 李学工想了想:“行!” 不单单李学工一家,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在议论。 “他爹,你说这养猪场,能办起来吗?” “办不办得起来,反正我也没打算拿钱。” “可万一要是真能赚钱呢?我听学庆说的挺像那么回事,再说了,万一全村的人都拿钱,就咱不拿,得罪人咋办?你别忘了,你还跟着天明揽工呢,一分不拿,到时候学庆和天明再恨上咱,以后出去揽工不带你了,咋办?” 男人闻言也犹豫了:“那就……看看再说,要是别人都拿,咱就拿。” 吃过早饭,各家各户能当家做主的出了门,昨天又下了一夜的大雪,这会儿外面冷得邪乎。 李天明裹紧了棉袄,离开钢厂的时候,他给几个弟妹都要了一身新的,就是李蓉和小五身量太小,穿上以后逛里逛荡的,有些滑稽。 李学成也出了门,两父子见面,都觉得尴尬。 “爸!” 李天明招呼了一声,当先出了院子。 面子上过得去也就行了。 来到村支部,住得近的已经来了不少。 基本上都是爷们儿,也有妇女跟着一起来的,毕竟要往外拿钱,女人们哪能放心的下,都怕自家爷们儿被人一扇呼,面子上下不来,把家底给掏干净了。 “天明,过来坐!” 李学庆大声招呼着。 李天明虽然不是村支委,连村民代表都不是,可他如今在村里的地位,基本上已经能和李学庆旗鼓相当了。 谁能带着乡亲们奔好光景,大家伙就服谁。 绕过去坐在了李学庆的身边,乡亲们见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各队都看看,谁家的代表没来?” 五个队长连忙起身,挨家挨户的点名,全村一共324户,现在…… 到了323户。 二狗子已经被李学庆赶出了村,自然没他的份,至于人到底走没走,那就得问问李学柏了。 “行了,行了,都安静,别吵了巴火的,说你的,崔家老二的媳妇儿,咋就你能白话!” 会议室里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天冷,我长话短说,我说话的时候,谁也别搭茬儿,等我说完了,有意见的,一个一个来。” 李学庆说着清了清嗓子。 “我先说说各大队工分的事,昨天五个大队长都来找我对账,往年也不是没说过,咋就不长记性呢,工分账本是要交到镇上的,最后统计到县里,你们一个个的记花账,到时候出了事,是你们兜着,还是我兜着?” 一边说,一边拍着桌子,有人想说话,眼见李学庆真急了,也乖乖的闭了嘴。 “最晚明天,把工分给我报上来,心里都有点儿数,别让我再说出难听的来。” 说完点了根烟,这会儿会议室里都快看不清人了。 “还有个事,串串的差不多也都该知道了。” 李学庆看着众的反应,接着说道。 “头几个月往钢厂卖鱼,村里的账上存了一笔钱。” 闻言,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村支委开了几次会,研究这笔钱该咋处理。” “还能咋处理,分呗!” 啪! 李学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指着说话的李学伟。 “我刚才说啥了?到你说话的时候了吗?再张嘴就给我滚回去。” 李学伟和李学庆是一个爷的哥们儿,挨了骂也只能悻悻地缩了缩脖子。 “一个个的不用拿眼珠子瞄着我,这钱肯定分,但咋分得有个章程。” “前些日子县里的物资局来人,大家伙不是不知道,县里一直惦记着咱们村这笔钱,我去开会,县革委那个胡主任几次拿话点我。” “这钱要是都分下去,到时候,一旦追究下来,还得是我去挡灾,所以,我这边定下了,扣下6000块钱,剩下的按户分。” 李学庆的话刚说完,底下就乱套了。 “咋能按户分呢,我家九口人,二河家才3口,我们家不是亏大了嘛!” “就是,这么分不合理,应该按人头分。” “对,按人头分。” “张四宝,说啥呢,你媳妇儿刚生了个闺女,照你这么说,没过月的娃娃,也算一口人。” “我闺女来得巧,凭啥不算,有能耐让你媳妇儿也生。” 啪! “有完没完?都觉得自己吃亏了?干脆不分了,一毛钱也没有,老子把钱交上去,还能得表扬,一个个看把你们能的,咋了?我家人口少,是不是还有人要说我是故意这么定的?” 该咋分钱,李学庆也琢磨了好长时间。 按人口分? 刚出生的娃娃怎么算,只算壮劳力的话,有的人肯定不服。 思来想去的,还是决定按户分,这样最简单。 “分法就这么定了,谁不服,当面也行,背后也行,都来骂我。” 李学庆做了好几年的村主任,在村里还是很有威信的,他说定下了,纵然有人不服,也不敢当面说。 本来就是白得的,要是没有这门路,哪来的这笔钱。 扣下6000,每户还能分150多块钱呢。 “为啥要扣6000,大概其的也都知道了,村里呢,准备弄个养殖场,养些猪啊,鸡啊,给咱村找个赚钱的路子,这是好事,具体的……天明,你来和大伙说说。”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李天明的身上。 李天明早就做好了准备。 “这个事,是我给学庆叔出的主意,这次往钢厂卖鱼,动静太大,上面一直盯着咱们呢,也惦记着咱们村账上的钱,全都分下去的话,上面肯定得要个说法,所以我就想着,不如拿出一笔钱来,咱们做点儿什么,一来是为了堵上面的嘴,二来就像学庆叔说的那样,给村里找个来钱的路子。” 接着,李天明便把昨天和李学庆说的,又重复了一遍,着重讲了政策上的问题。 “话说得已经够明白了,咱们要办的这个养殖场,属于村办集体企业,不违反政策,集中起来干大事,赚了钱,大家一起分。” 李天明在介绍的时候,不时有村民插话,提问,他也一一做了解答。 “行了,行了,天明这话已经说透了,那6000块钱,就是各家各户的……投……投资,对,投资,投的多,将来分的就多,谁家想多投,就找马长山登记,等分了红,把钱送到支部就行。” 李学庆说完,见没人动弹。 “我先打个样,1000块,算我投的,将来养殖场赚了钱,我家分得多,你们别眼红。” 第六十六章 各怀心思 一千块钱? 听李学庆说完,在场的乡亲们都被惊呆了。 大家并不惊讶李学庆居然能拿得出这么多钱。 他家的人口虽然不多,可是有三个壮劳力,而且作为村主任,县里每年还有补贴。 让众人吃惊的是…… 李学庆居然要掏空家底来支持李天明。 难道办养殖场真的能赚钱? “我家投五百!” 乡亲们还没从震惊当中缓过来,紧跟着又听到李学工开了口。 五百块? 就算是亲叔叔,也用不着这么豁得出去啊! “都愣着干啥,这是好事,真要是办成了,那就是个金疙瘩,还怕现在投进去的钱,赚不回来。” “我三哥这话实在,现在不投钱,等以后可就没机会了,我也投五百。” 李学农跟着说道。 一起来的方艳梅都听傻了,他家哪来的五百块钱? 就算是有卖鱼的钱,还有天会赚来的工钱,那也没有这么多啊! 他家的钱都哪去了? 方艳梅最清楚。 “他爹!” “别说话!” 李学农瞪了方艳梅一眼,起身去马长山那边做了登记。 紧接着,金利也投了五百块钱,还有跟着李天明一起进城揽工的众人见状也纷纷找马长山做登记。 每个人30、50的不等,有胆大的投了100块钱。 剩下的村民虽然觉得这事不靠谱,但眼见这么多人都往外拿钱,他们也坐不住了。 很快就有人解开了荷包。 人都有从众心理,大家都往外拿钱,自己要是不拿,岂不是不合群。 而且…… 万一真的赚钱了呢? 李天明能跑下卖鱼的路子,还能带着村里人进城揽工,他都说能赚钱,应该…… 错不了! 当然也有不愿意的,钱总归还是落袋为安,把自己的钱投出去,万一打了水漂,不得心疼死。 比如杜立德,他倒是想拿钱出来,可又怕李天明记恨着之前的事,到时候再坑了他。 几次想要站起来,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李学成也没动弹,他的钱都在乔凤云的手里攥着呢。 “一万三千四百三十元。” 马长山报了一个总数。 话音未落…… “我拿1500!” 李天明最后开了口,本来是打算出两千的,可开年开春还得盖房子。 1500! 众人又是一惊,村里人谁不知道李天明分家的时候,除了粮食,啥都没捞着。 这才三个多月,就能拿出1500块钱了。 他这钱…… 对了,卖草药! 村里人都知道,李天明兄弟两个经常上山采药,去市里送鱼的时候,捎带着卖给药店。 可谁也没想到,草药居然这么值钱。 当然,也有人怀疑李天明的钱来路不正,毕竟每次去卖鱼都是他开车去,也没旁人跟着,谁知道他会不会记花账。 现在一投就是1500块钱,以后村里的养殖场真的办起来,李天明岂不是要占一成的股。 每个人的反应,李学庆都看在眼里。 不等众人议论。 “长山,回头把盖着钢厂大印的收条,还有卖鱼的账都贴出来,省得有人犯了疑心病。” 这话一说,正在怀疑李天明的人,感觉仿佛一个大嘴巴子抽在了脸上,火辣辣的疼。 “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瞧着有些人这水还没吃上呢,就找把挖井人给忘了,去市里卖鱼,还有进城揽工,这赚钱的路子都是谁想出来的?” 一些人低了头,羞愧难当。 “咱李家台子为啥这些年安安静静、稳稳当当的,一个个的心里没数?也不看看四围八庄的都乱成啥样了。” 不用看也知道,就在这大柳镇,除了李家台子以外,其他村是个什么光景。 今天刮这股风,明天刮那股风,今天这个运动,明天那个运动。 老农民不种地,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时不时的还得去县城参加那个…… 诗歌大赛! 种地的手去写诗,这不成笑话了嘛! 李家台子为啥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还不是因为咱们村人心齐,上面爱咋乱咋乱,咱们就是一门心思的种地奔光景。” 村里也不是没有那些个积极分子,可刚要闹腾,就被压下来了。 为此县里几次批评李家台子不重视思想教育,不积极参与阶级斗争,李学庆也只当是放屁。 啥思想不思想的,能有填饱肚子重要? “现在看着天明卖草药赚钱了,咋?你们眼红了?眼红也没用,你们要是有那个本事,也去山上采药,也把草药卖到城里去。” 李学庆一通夹枪带棒的说下来,众人立刻消停了。 “还有,谁也别想着让天明带你们,天明一个不到20的半大小子,为咱村做得还不够多?他还有仨没人管的弟妹要养活呢。” 这下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李学成。 仨小的为啥没人管,还不都是因为这个拎不清的爹。 李学成被臊得满脸通红,却连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行了,没啥说的,今天就到这儿了,后悔投钱少的,还有没投钱的,现在也晚了。” 众人闻言,那些一分没投的不禁暗暗后悔。 养殖场这事说不定还真的能成。 “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卖鱼的钱,全都建养殖场了,这个不用我教了吧,还有不该说的,要是从谁嘴里冒出去,卖鱼这营生就算黄了,往后有啥好事也别惦记。” 村民们陆陆续续的走了,最后会议室里只剩下了李学庆和李天明。 “等会儿你和我去趟县城,咱们这个事,还是得和县革委打个招呼。” 李天明自然明白。 来年办起养殖场,这猪崽、鸡苗还得找县里的农业局。 不提前打个招呼,到时候肯定得卡脖子。 回家和弟妹打了个招呼,李天明回村支部开上拖拉机,带着李学庆一起去了县城。 临近年关,县革委的工作也是千头万绪。 来要救济粮的,申请补助的,还有因为一些屁事,过来打官司的。 同时还要统计各种报表,制定来年的生产工作计划。 胡主任也是忙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是从上面下来镀金的,对永河县的事了解的不多。 要想干出成绩,还得仰仗着那些本乡本土的干部。 可有些刺头实在难对付,尤其是…… “谁?李学庆?让他等着。” 听到这个名字,胡主任的火气就蹭蹭的往上冒。 县里的干部都对他言听计从,乡镇的干部也不敢别他的眉头,一个村主任居然几次三番挑战他的官威,还和他拍桌子,这让他如何能不恼。 不是没想过找个由头,收拾李学庆一顿。 可是,还没等他行动,就被人给拦下了。 听手下人介绍完,胡主任才知道,整个永河县最大的宗族势力就是李家。 但凡李姓,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从李家台子迁出来的。 抗战的时候,李家台子全体男丁豁出命的跟鬼子干。 现在县城的烈士陵园里,李家先辈的衣冠冢足足有上百个。 可以说,李家台子家家户户都是烈士亲属。 李学庆为啥能被选上村主任。 他爷爷,他大爷,他二爷,他爹,他叔…… 全家八口人都死在战场上了。 谁要是动他,市里武装部能答应? 逼急了,人家敢去海子门口喊冤。 一个小小的县革委主任的肩膀能扛得住几个雷? 整治是不敢了,可胡主任咽不下这口气。 “等?” 这大冷天的,在门口等着,没一会儿腿都冻僵了。 “走,天明,吃饭去。” “叔,等会儿领导要是见不着咱们……” “怕啥?阎王不好见,我这小鬼还懒得当呢,走!” 说着拉了李天明一把,俩人直接去了县革委的食堂。 他是村主任,来汇报工作的,按例能在食堂吃饭。 白面馒头,白菜烩猪肉,可劲儿造。 胡主任等了一会儿,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让人把李学庆带进来。 结果…… “啥?吃饭去了?” 咕噜…… 胡主任的肚子也饿了,可这会儿李学庆在食堂,他要是去了,岂不尴尬。 咋办? 等会儿吧! 好不容易等到李学庆和李天明吃饱喝足,回来就把胡主任给堵在了办公室。 “胡主任,您现在不忙了吧,正好,我和您汇报一下工作。” 咕噜…… 胡主任憋屈得瞪着李学庆,是不忙,可他现在还饿着呢。 第六十七章 李家出了条真龙 “养殖场?谁允许的?谁允许你们这么干的?李支书,你知不知道,像你们这样自作主张,是要犯错误的!” 胡主任是靠着时代“福利”起来的,满脑子都是阶级斗争,在他心里,不管是谁,只要动了赚钱的念头,就是十恶不赦。 之前李家台子往钢厂卖鱼,就让他大发雷霆,后来又听说,村里人居然跑去钢厂干活赚钱,更是连着往上面写了好几封举报信。 硬来的话,胡主任没那么胆量,就算不怕李家在永河县的宗族实力,也得顾及着满村的烈士荣誉牌。 可送上去的举报信,随着几份报纸接连刊登相关报道,还提出了表扬,这下让他也慌了神。 最近更是整天拿着文件翻来覆去的看,希望能从中找到支持自己的条文。 但很可惜,国家对于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创造财富价值一贯是支持态度,只要不脱离集体领导的大方向,还真没什么错。 可现在,李学庆居然又动了在村里办养殖场的念头。 “你要干什么,你这是搞ZB主义复辟!我劝你赶紧悬崖勒马,将侵害集体财产得来的钱如数上交,早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还可以……” 啪! 李学庆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从胡主任放第一个屁的时候,他就在憋着火了,现在居然让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我洗你奶奶个哨子! “姓胡的,你少拿大话来吓唬人,还让老子洗心革面,老子让你重新做人。” 要不是隔着一张办公桌,李学庆已经动手了。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 胡主任被吓了一跳,抬头看向门口,几个人影迅速闪过,消失不见。 我的心腹都在哪里? “咋回事?里面是谁啊?怎么还闹起来了?” “你说整个永河县,还有谁敢和胡主任拍桌子的?” “李家台子?” “没错!” “赶紧走,就当没听见!” “等我一会儿,一起走,论辈分,我还得叫一声三舅呢。” “嘿!李支书是你三舅,是我表叔,咱俩还是亲戚!” “你咋才说呢,可不亲戚嘛,实在亲戚,来,抽烟!” 围在门口的人都走了,胡主任这下慌了神,李学
相关推荐:
一梦三四年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摄春封艳
他是斯文糙汉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