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庆挥了挥手,堵在门口的众人让开了一条路。 “走!” 庞满仓闷声发令,随后耷拉着脑袋,带上庞家人,快步离开了。 “学庆,今天这事真是多亏你了,要是没……” 李学庆不耐烦地摆手打断了杜立德的话。 “该干啥干啥吧!” 说着看向了一旁的杜鹃。 “往后……好好过日子吧!” 随后便分开人群就走。 “学庆,喝杯喜酒再走啊!” 李学庆却连头都没回,他要不是李家台子的村主任,才懒得管这屁事呢。 杜立德一直追到门口,看着李学庆离去的背影,也不禁叹了口气。 当年的事,彻底把李家的人给得罪狠了。 庞家人走了,何家也没多待,接上杜鹃便回了大鱼淀。 庞丽并没有一起带走,当初说好了的,三天回门的时候再来接。 “鹃儿她爹,闹这么一场,小鹃儿往后的日子,还能过得好吗?” 杜鹃是二婚,按照这边的规矩,父母是不能送亲的,杜巧又不肯去,只能请了几个本家去送。 杜立德的面色阴沉,今天这一遭,又让村里人看了笑话。 他心里明白,庞满仓带人来闹这一场,主要目的既不是那200块钱彩礼,也不是外孙女庞丽,就是为了让杜家丢人,顺便给何家人心里添堵,让杜鹃往后的日子不好过。 “过得好不好能怪得了谁,还不都是她自己选的!” 当初要是好好的嫁给李天明,现在不光杜鹃吃香的,喝辣的,就连他们老两口子都能借着光。 现在说这些早就晚八春了。 唉…… 都是杜鹃的命! 而此刻李天明正听着天正、天喜、天青绘声绘色的讲述着这场大戏,仨人配合默契,听着像群口相声似的。 “哥,你是没瞧见,杜立德让人揪着脖领子,抽了好几个大嘴巴,都流血了!” “这算啥,庞家人被打得更惨,我还上去踹了两脚呢!” “哥,你听了咋不高兴呢?” 李天明把烟头扔地上踩灭,抄起锄头,继续按画好的线开挖,见那三个还愣在原地。 “都看着干啥呢?还不抓紧干活?” 第四百四十一章 村里又来了放映员 杜家的那场闹剧,一直到出了正月,还在被村里人议论。 丢光了脸面的杜立德,连着半个月没出门。 据说是被气得大病了一场。 另外,从大鱼淀在厂里上班的工人口中得知,杜鹃婚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 她嫁的那户人家,远不像她二姨说的那么厚道。 可即便是个厚道人家,迎亲当天,前夫家登门闹这么一场,怕是也忍不下这口气。 少不了要磋磨杜鹃。 只是现在木已成舟,说啥都晚了。 对此,李天明完全没有要去了解的念头,于他而言,杜鹃早已经是过去式了。 有太多的事等着他去忙活,哪有心思去管别人。 实验室已经开建了,之前求助王作先订购的那些实验仪器陆陆续续的到了。 另外郄国良等人的学生,也在多方走访之下,渐渐有了消息。 只是这些人在特殊年代里多多少少都被安上了一些帽子,要想恢复自由身,还需要…… 时间! 厂里自从正月初六恢复生产之后,一直忙得热火朝天。 李天明每天还要抽时间去帮着天生和张丽梅制定计划,组织生产。 连自己的小家都快顾不上了,幸亏有宋晓雨这个贤内助把家里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哪还有心思去关注一个不相干的人。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又有一批电风扇和电饭煲出厂,同一天,钢铁厂的配件也到了。 一起来的,还有钢铁厂的放映员。 当天晚上,大戏台这边就支起了幕布,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就过来了。 眼前这热闹情形,已经很久没在村里出现过了。 “哥,这儿呢!” 听到天洪招呼,李天明叫上宋晓雨,一起过去了。 “哥,嫂子!” 和天洪在一起的就是大鱼淀老郑家的姑娘,也是天洪没过门的媳妇儿。 模样说不上多出众,但瞧着就是个稳重好性儿的,身量挺高,和天洪差不多。 见着李天明和宋晓雨,大大方方的不见半分扭捏。 “咋过来的?” 宋晓雨也非常喜欢这个没过门的妯娌,上前拉着郑淑娟的手。 “骑车过来的,天洪……去接的我。” 俩人的婚期已经定下了,只等春播一结束,就把婚事给办了。 这时候,天生和张秀芝也走了过来,留下她们妯娌几个说话,李天明和天生、天洪去一旁抽烟。 “哥,钢铁厂的放映员可是挺长时间没来咱们村了。” 天生明显话里有话。 算起来,钢铁厂的放映员上次来李家台子还是前年秋收过后的事了。 自那以后,先是周公过世后的乱像,紧接着王作先被楚明玉整倒,钢铁厂那边也基本上和李家台子断了联系。 就连李天明去登门拜访,孙福满都故意躲着不见。 “天生,有些事……别太较真!” 天生闻言,自然明白李天明的意思。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得意的时候,身边乌泱乌泱的,一帮人围着,可一旦出了事,那些人立刻会躲得远远的。 生怕会离得近了会粘包。 趋吉避凶。 这是人之常情。 当时李天明的处境,任谁都以为他肯定完蛋了。 得罪了市里的一把手,一个平头老百姓靠什么翻身? 孙福满没第一时间把那辆大解放收回去了,没断了李家台子两个工厂的备件供应,已经算是很厚道了。 所以,李天明自始至终也没觉得孙福满的做法有什么问题。 别看以前见了面又是叔,又是侄的。 要是连这个都当真,那只能说太天真了。 今天钢铁厂的放映员来村里,算是孙福满释放的信号。 一切照旧! 这样…… 已经很好了! “哥,你们说啥呢?” 俩人说的话,天洪一句都没听懂。 “看你的电影!” 幕布亮起,电影开场了。 今天的放的并不是早就看腻了的样板戏,而是…… 一部故事片! 渔岛怒潮! 李天明隐约记得上辈子曾看过,只是演的啥早就忘了。 但肯定离不开“政治正确”这四个字。 男主角那张板正的脸出现在幕布上的时候,感觉特别眼熟。 这不是……商纣王嘛! 可惜没有苏妲己! 难得换个新花样,乡亲们看得格外认真,这些年钢铁厂的放映员虽然经常来,但带来的片子要么是样板戏,要么是纪录片,大家伙也早就看腻了了。 “天明!” 李天明正盯着大荧幕,想要再找出一张熟悉的脸,李学庆走到了跟前,一起来的还有个中年人。 “马主任,您也来啦!” 原来大柳镇那个草包主任,在白江涛倒台以后,也被清算了,现如今在哪都没人知道,这位马主任原先是镇上分管农业的。 大柳镇不能没有当家人,李学国便暂时指派马金义接下了这份差事。 “过来凑个热闹!” 马金义和李天明也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知道李天明虽然年纪不大,却是市革委主任王作先面前的大红人,往后他在镇上的工作,离不开李天明的支持,自然不会拿大。 打过招呼,李天明没急着问马金义的来意。 身为大柳镇如今的当家人,总不会真的是来凑热闹的。 “天明,有个事和你商量一下!” 呃? 李天明闻言一愣,随即笑道:“马主任,啥事啊?还用得着和我商量?” 马金义姿态放得太低,李天明还真有点儿含糊了。 “也不是啥大事,前几天去县里开会,李主任说,接下来永河县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发展农业生产,还有搞活经济方面,农业生产这是我的老本行,可是这经济……” 马金义提到这两个字,都不免犯难。 XX帮虽然被粉碎了,但政治上的风向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贸然提出“经济”,任谁的心里都在打鼓。 “你脑子活,帮着我想想!” 马金义已经琢磨了好几天,也没理清思路,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干。 可工作不能一直这么拖着,他还盼着早点儿摘掉“代理”这两个字,思来想去的还是决定求助李天明。 这小子经常接触市里的大领导,应该了解一些内幕消息。 听马金义说完,李天明心里也不禁犯起了嘀咕。 搞活经济? 这是…… 李学国自己的意思,还是王作先,或者是…… 改革开放被确立为工作重心是哪年来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对了! 1979年! 可现在才1977,太早了吧? 虽说去年在广州,李天明在老人家面前胡说八道了一通,可也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连改开都被提前了。 还是说…… 上面准备找个试验田,就像前世的鹏城。 要是那样的话…… 李天明顿时感觉心跳加速。 不管是不是想的那样,既然李学国释放出了这个信号,那就必须抓住。 可涉及到政策,李天明也不敢一下子将步子迈得太大,那就…… 先试探试探! “马主任,我记得小时候,每逢五,镇上都有大集。” 所谓的逢五,就是每个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 李天明还记得小时候,他偶尔会和张翠娟一起,走上十几里路,去大柳镇赶集。 只是后来上面不允许个体经营,就连小商贩都被取缔了。 听李天明说起大集,马金义顿时脸色微变。 镇上如今虽说又出现了一些做小买卖的,领导们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都是本乡本土,谁会去较这个真,管得严了,事后是要被人骂祖宗的。 可如果明目张胆的恢复大柳镇的大集,马金义又担心一旦风向再变。 见马金义还在犹豫,李天明又加了一把火。 “马主任,干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领导能满意?” 呃…… 心思被戳破,马金义面露尴尬,他自然明白李天明的意思。 “那就……试试!” 第四百四十二章 赶大集 “上车走了,上车走啦!” 李天明此刻就像个小巴司机似的,把那辆大解放停在路边,大声吆喝着。 之前马金义来过一次之后,又过去了十几天,昨天李学庆去镇上开会,带回来一个消息,大柳镇的大集真的要重启了。 今天一大早,乡亲们吃过饭,便三五成群的朝大柳镇赶去。 还不到农忙的时节,大家伙也没啥事,赶集只当是消遣了。 李天明也把大解放开了出来,准备去凑凑热闹。 看到有车坐,乡亲们纷纷爬了上来,很快车后斗里就挤满了人。 “天明,走啦!” 方艳梅拍了拍车顶,叮嘱大家伙坐好。 发动汽车驶出村子,经过长甸河桥,再往前不到五里路就是大柳镇。 自从有了这座桥,人们往来可方便多了。 把车开到镇政府的那条街,离得老远就能看见熙熙攘攘的人群。 只是…… 赶集的人不少,可做生意的却不是很多。 这也并不奇怪,如今这年头,谁愿意做出头鸟,绝大多数人都还在观望呢。 找了个不碍事的地方,把车停好。 “这也太冷清了吧!” 方艳梅下了车,四下看了看,不禁大失所望。 “慢慢来,刚恢复,人们还不了解情况呢。” 听李学庆说,马金义已经让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初那些被打击、扣帽子,撵得好像兔子一样的小商贩们实在是被整怕了。 后帮村有个吹糖人的,即便马金义亲自登门去请,人家也不敢再把祖传手艺捡起来,生怕是在套路他,尽管这年头还没有钓鱼执法。 人们心存顾虑,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10年的动乱,人们被套上的紧箍咒一层又一层,在自家院子里种几颗菜,都要被割资本主义尾巴,更别说是做小生意了。 虽说最近几年,镇里盯得没那么严了,可但凡能过得下去,谁也不敢再抡秤杆子。 就怕哪天又一股子风刮过来,把腰给吹折了。 李天明带着宋晓雨、小蓉,还有三个孩子沿着这条街往前走。 小五? 她今天要上学! 尽管又哭又闹的,还是没赶上这场热闹。 有些商贩面前就摆了一口袋南瓜,显然都是来探路的,真要是有事,丢几个南瓜也不心疼。 “天明!” 李天明正和家人逛着,马金义带人迎面走了过来。 “马主任,您这是……” “维持一下秩序!” 干出这么一件大事,马金义要是不亲自盯着实在不放心。 “跟当年没法比!” 曾经大柳镇的大集,连周围村镇的小商贩都跑过来做生意。 可这些年一茬儿一茬儿的割尾巴,早就把老百姓的心气儿给割没了。 “慢慢来,政策上的事,总得给人们一个适应的过程。” 李天明看得出来,马金义是真的想要做出点儿成绩来。 “天明,你……帮着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让大家伙过来。” 能想的办法,马金义都想过了,身为镇公社主任,他都亲自登门去请了。 “您这就难为我了,我总不能把人从家里拉过来啊!” 嘴上这么说,李天明心里也在盘算着。 虽然不知道上面是怎么考虑的,但既然李学国提出了要发展经济,他就得帮帮场子。 “马主任,要不……收个摊位费!” 呃? 这算什么狗屁办法。 他去请都请不来,李天明居然让他收摊位费。 而且,这又是个什么明目? 以前也没听说过啊! “您想啊!大家伙来做生意,甭管是干什么,等走的时候,少不了留下些垃圾,这些垃圾总得让人收拾吧?” 马金义想了想,的确是这么回事。 “可收你说的那个摊位费……岂不是更没有人来了!” “收费是为了给大家伙吃上一颗定心丸。” 马金义这下更糊涂了。 “你再给说说!” “收了摊位费,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来这里做生意,镇上不但知道,而且还支持,都收钱了,总不能还撅他们的秤杆子吧?” 要是这么说的话…… 的确有些道理,俗话说得好,打了不罚,罚了不打。 没有一边收钱,一边还搅和人家做生意的道理。 “可收钱是不是……得和李主任打个招呼啊?” “打招呼?” 李天明面色古怪的看着马金义。 马金义不是个蠢人,立刻反应过来。 他恢复大柳镇的大集,这件事李学国可以默许,但不能公开支持。 这是自古以来的官场惯例。 活是底下的人干,同时一旦出了事,也是底下的人担责。 要是没有这个觉悟,谁会重用你。 “那……收多少合适?” “不用多了,一个摊位五分钱,回头请人打扫卫生,这份钱就当是开工资了,就叫……管理费!” 虽然心里还是有些迟疑,但马金义还是接受了李天明的建议。 “这样就行了?” “想要把人们都给吸引过来,还是得靠宣传,要让大家伙相信政策不会再变回去。” 马金义连连点头,这话没错,还是要取信于民,这些年政策变来变去的,让老百姓都无所适从。 重新取得人民的信任,需要时间,更需要他们这些领导真抓实干。 “还得是你这脑子灵活,都愣着干什么,赶紧准备一下,收费!” 说干就干,马金义当即便带人离开了。 没一会儿,一帮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便化身成了市场管理员,挨个摊位收费。 五分钱不算多,而且还能买个踏实,倒是没有人抵触。 相反的,刚刚看着这些镇上的头头转来转去,那些小商贩悬着心,都不敢大声吆喝。 这下交了钱,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虽然人依旧不多,但和方才相比,倒是热闹了不少。 逛了半天,针头线脑的买了不少,李天明一行人找了个馄饨的摊子。 做买卖的是对老夫妇,李天明和对方聊了几句,知道他们在运动开始前,就在这条街上做生意,已经十多年没干了。 “也不知道这手艺落没落下!” 老头儿说着,咧开嘴,露出仅剩的几颗牙。 “小伙子,刚才我看你和镇上的头头说话来着,能不能给透个底,这生意往后到底让不让做啊?” 他们也是被村里的干部给动员来的,允许做小生意是好事,可就怕不能长久。 “刚才收您的管理费了吗?” “收了啊!五分钱!” 老头儿说着,还从口袋里翻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管理费”三个字,并且还加盖着镇政府的公章。 “有这个,您老还怕啥,收了管理费,您在这儿做生意,就受保护,镇上的头头保着您呢!” “是这么个说法?” 老头儿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郑重的将纸条收好了。 吃了馄饨,李天明带着家人们继续逛。 感觉做生意的,比上午多了一些。 “爸,我要那个!” 骑在李天明脖子上的甜甜,揪着他的耳朵,大声说道。 “要啥啊?” 李天明仰起头,说着甜甜小手指着的方向看去。 吹糖人的? 上午咋没看见。 此刻老人身边正围着一群孩子,用高粱杆儿扎的靶子上插满了造型各异的小动物。 李天明也是多少年都没见过了。 “老孙头儿!” 正鼓着腮帮子吹着一只小老鼠的老人听到喊声,面露诧异。 他显然不认识李天明,但李天明认识他。 当年…… 李天明最后一次和张翠娟来大柳镇赶集,尽管那时候,家里的日子不宽裕,可张翠娟还是给他买了一个渴望许久的糖人。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我都要了!” 老孙头没想到刚来就遇上了大生意。 周围的孩子们更是满眼崇拜的看着李天明。 真豪横啊! 甜甜一只手抓着小老鼠,一只手抓着小羊,高兴地在李天明的脖子上一耸一耸的。 只可惜这种心情,李天明是再也体会不到了。 “哥!你看!” 刚付了钱,就听到小蓉指着一个方向大喊了一声。 李天明转头看过去,也不禁怔住了。 李三红,有你的啊! 第四百四十三章 有情况 李天明和李家台子之前被楚明玉打压的时候,三红也受了牵连,供销社的工作被苏百川给拿下了。 如今苏百川和白江涛一起倒台,被清算,三红的工作自然而言也恢复了。 这丫头不去上班,来大集上闲逛,这也就罢了。 和她在一起的那个男的是谁? 李天明刚要上前,被宋晓雨一把给拉住了。 “你干啥去?” “三红……” “你现在过去,再把三红给吓着,等会儿俩人分开再说。” 呃…… 李天明正犹豫着,就见那个男的不知道和三红说了什么,三红抿嘴笑着点了点头,随后那个男的便走了。 这还用问吗? 看三红的反应也知道,这俩人绝对…… 有情况! “走!” 李天明招呼一声,跟在三红的后面,一路到了供销社。 今天来供销社的人也特别多,小商贩没有进货渠道,能卖的东西也没有供销社的全。 三红刚绕到柜台后面,李天明就进来了。 “哥,嫂子,小蓉,你们也来赶集啊?” 说着,还把骑在李天明脖子上的甜甜接了过去。 “这小脸儿脏的,都快成小猫了。” 甜甜这丫头一直招人稀罕,家里的叔叔姑姑们都快把她给宠上天了。 “不光我们来了,三婶儿也来了。” 听到这话,三红神色微动,却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三红,你就没啥要说的?” “啊?说啥?” 装,接着装。 “我和你嫂子都看见了,咋回事?你要不说,我现在就把三婶儿找来。” “别!” 三红连忙说道,她知道瞒不下去了,难得扭捏了一次。 “我……我和他……没啥,就是……” 你都快把“搞对象”仨字刻脸上了,这还叫没啥? “你都二十多了,真要是有心仪的对象,咋不和家里说?三叔三婶儿还能拦着?” 三红和二兰子是双胞胎,二兰子都当妈了,三红还没有个着落。 她不嫁人,后面的四萍就只能干等着,连个上门说亲的都没有。 因为这个事,石淑玲都快落下心病了。 三红真要是有了对象,石淑玲绝对能在门口多放几挂鞭炮。 “哥,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是……” 见三红一脸为难,李天明也察觉到这里面有事。 “你先和我说说那人是谁,哪个村的?” “他是我初中同学,叫张学振,是……小鱼淀的。” 小鱼淀,姓张? 大柳镇这几个村子的情况基本一样,李家台子李姓居多,牛家店姓牛的多,大鱼淀和小鱼淀何是大姓。 姓张的…… 李天明还真没听说过。 正想着,就听一旁小蓉说道。 “三姐,你说的小鱼淀姓张的,他们家是不是有七个儿子的?” 哥七个? 被小蓉提醒,李天明也想起来了。 小鱼淀的确有这么一户人家。 兄弟七个,虽然壮劳力多,可小鱼淀的耕地是大柳镇六个村子里最少的,壮劳力再多,日子过得也是苦哈哈。 这几年虽然联合建厂,各村的日子都好过了,可是像张家这样的,想要翻身也难。 一个儿子一个儿子的娶媳妇,盖房子、给彩礼,赚得再多,也架不住讨债的多。 “三红,你说的那个张学振他……” “他行四!” 哈! 正好卡在当中。 就算上面三个哥哥都娶亲了,可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呢。 三红真要是嫁去这么个人家,哪辈子能熬出来? “哥,我……我不敢和我妈说!” 还知道有一怕。 石淑玲要是知道了,怕是宁可让三红就在家里当老姑娘,也不肯把闺女嫁进这么一个人家。 “哥,你……你帮帮我呗!” 李天明闻言都要无语了。 “你也忒瞧得起你哥了!” 别的事都好说,这件事…… 李天明都不知道该咋张嘴。 “三红,你咋就看上他了?”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三红都能找一个条件更好的。 哪怕是…… 于新民! 三红没说话,看她的反应就知道,这丫头的轴劲儿又上头了。 “天明,别着急,三红,你和嫂子说说,你哥不帮你,嫂子帮你!” 宋晓雨拽了一下李天明的袖子。 “真的?” “嫂子啥时候糊弄过你?” “我……” 其实也没啥特殊的,简单一句话,看对眼了。 张学振是三红的同学,俩人偶然遇上了,彼此渐渐的有了好感,然后就…… 可这事不好办啊! 以李学工家的情况,咋可能把三红许配给张家。 “三红,你不后悔?” “不后悔,他家现在穷,可人还能穷一辈子?只要好好干,往后的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三红有这个信心,李天明倒是相信,这丫头自小就有主意。 上辈子就算没有李天明帮扶,也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可作为父母,谁不想让自家的儿女找个条件好的。 “三婶儿那边……” 这事还真把李天明给难住了。 三红这个堂妹的性子,李天明再清楚不过了。 认准了一件事,九头牛都拽不回来。 “哥,我就认准他了。” 得嘞! 这下有的热闹了。 “哥,我妈听你的,你就帮我说说呗!” 别的事能行,这件事…… 大概率没戏! “这事还得你自己坦白,我和你嫂子最多敲敲边
相关推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摄春封艳
高门美人
莫求仙缘
壮汉夫郎太宠我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