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提地含糊过去吧?” “你这叫什么话?” 李学国皱眉道。 “既然能证明钱是县里提走的,我这个县革委主任肯定认,也肯定会给你一个交代,只是……” 没钱! 不用李学国说出来,李天明也能猜到。 “县里确实困难,这笔钱就当是县里朝你们借的,我这个县革委主任给你打欠条,总行了吧?” 也就是放到眼下,再过十几二十年…… 我就拿了,你能咋样? “不至于,学国叔,我还能信不过您,要不然……这样吧,当初咱们爷俩不是有过一个协议嘛,建厂用地,每年给县里交三万块钱,干脆这笔钱就当是我们提前交的土地使用费,您……给我打一个收条!” 李学国说是借的,可什么时候还? 再过些年,李学国不在县里任职了,新来的领导不承认咋办? 与其拿着一张欠条回去,还不如把这笔钱给花出去呢! 至于给郄国良等人建实验室的钱,李天明也能拿得出来。 或者说,他今天来县城,就没想过能把这笔钱带走。 “至于这笔钱,既然是白江涛提走的,让市里找他追查呗!” 不用李天明提醒,李学国也会这么做。 十多万! 哪能糊里糊涂的就没了。 只是,本来李学国的想法是,这笔钱继续追查,打了欠条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准备还。 可现在李天明提出来,要用这笔钱抵每年三万块的土地使用费…… 李学国还惦记着朝李天明要这笔钱,应对眼下的财政困难呢。 “行!” 左思右想之下,李学国还是答应了。 他知道,要是不答应,李天明肯定没完,再把李学庆给招来,那可就更麻烦了。 “马所长!” 一直在门外等候的储蓄所主任,连忙应了一声。 “李主任,您找我!” 看到这家伙,李学国就来气。 “马所长,关于这件事,我要批评你几句了,储蓄工作代表着的是国家信誉,怎么能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随意支取人民群众的合法存款,就算是打着县革委的名义也不行,这不是乱弹琴嘛!” 马所长耷拉着脑袋,连连应是。 心里却不以为然。 这些年,被那些个野心家打着各种旗号,侵吞挪用的存款还少嘛! 白江涛当时在永河县一手遮天,他让人来提钱,储蓄所难道还能硬顶着不让? 可纵然再委屈,此时此刻面对李学国的批评,他也没啥好解释的。 毕竟不管咋说,都是由他经手办的。 “希望以后的工作,你能真正负起责任来,不要再辜负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信任,记住了吗?” 马所长闻言,暗暗松了口气。 “记住了,李主任教训的是,我……一定认真负责。” 罚了不打,打了不罚,挨上一顿数落,这件事也就算是过去了。 “你现在去把手续办好,记住,账目一定要清晰!” 马所长赶紧拿起桌子上的几个存折离开了。 所谓的账目清晰,说白了就是将窟窿填平,否则的话,一个县储蓄所,账目上有十多万的大窟窿,一旦追查下来,包括李学国这个县革委主任,都吃不了兜着走。 “叔,您看……收条?” “我给你写!” 李学国真是要被气死了。 白江涛拉了一裤兜子粑粑,凭啥让老子洗? 可就算是这么一句抱怨,也只能在心里憋着。 写好收条,又在李天明的监督下,在上面盖了永河县革委的大印。 “我看这县革委主任,干脆让你来当,我还能少操点儿心!” 李学国知道李天明有钱,这十多万放在李天明那里,根本不算啥。 每年几个村分红,具体有多少,找储蓄所打听一下,就能猜出个大概。 “你小子,成心给我难堪!” 李天明笑呵呵地把收条放进口袋。 “这话是咋说的,论公,您是县革委主任,论私,您是我叔,我能成心刁难您嘛!” “少和我扯没用的!” 李学国哪有心思和李天明闲扯淡。 “说正事,厂里的生产工作怎么样?” 前几天,他打电话给王作先汇报工作的时候,还曾听王作先提起过,只是最近手头上的事情太多,根本顾不过来,也就没下去。 “您放心,要是没把握的话,我也不敢在王主任面前立军令状!” “产量一下子翻了一倍,你真有把握?” 李天明笑道:“我现在跟您诉苦有用吗?” 呃…… 这臭小子! 没多长时间,马所长便带着存折回来了,上面的数字已经被全部清零。 “行了,叔,我就先回去了!” “路上慢点儿开!” 李学国把李天明送到门口,看着大解放渐行渐远,他的脸色突然变得阴沉。 “安排车,去市里!” 娘的! 白江涛这个王八犊子到底把十多万块钱弄哪去了? 这事必须掰扯清楚了! 他不能平白无故地顶这么大的一个雷。 十多万啊! 县财政要是交代不清楚,这兜子屎糊在他的屁股上,有理都说不清。 一晃又是十来天过去了。 也到了李天明跟随海城市代表团南下广州的日子。 这些年,除了今年的春季广交会,李天明没参加之外,剩下的每年两次广交会,他次次不落。 “家里你放心,有我呢,你在外面好好的就行!” 宋晓雨一边说,一边又把行李翻出来,重新整理了一遍,看看有没有忘带的。 “天亮要是回来,他和小琪的事,不用等我,你去和三叔、四叔商量!” 天亮前些日子又来了一封信,上面说今年回来过年。 为期一年的军官训练团已经结业,如今的天亮已经回到了他的老部队,任职见习排长,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 可同样也意味着,至少未来10年之内,天亮都得在部队干下去了。 这小子拍拍屁股飞那么远,李天明可不能让人家靳小琪一直在家等着。 这次回来探亲,无论说什么,也得把两人的婚事给办了。 “知道,不用你说,我也知道该怎么办!” 长嫂如母,李天明要是不在家的话,天亮的事,自然要由宋晓雨来张罗。 滴……滴…… 车笛声响起,来接李天明的车已经到了。 李学国今天又要去市里,顺道把李天明送过去。 “走啦!” 李天明说着,却没有动。 宋晓雨看向他,抿着唇点了下头。 走出防震棚,车就停在不远处的路边。 “叔!姓白的交代了吗?” 李天明上了车,一句话直接戳中了李学国的痛点,恨不能一脚把这小子给踹下去。 第四百一十二章 咬牙也得接着干 十多万块钱的亏空,李学国怎么可能不上心,虽然是前任闯的祸,可既然落在了他的头上,要么把钱追回来,要么查出钱用在了什么地方。 总之,必须得给上面一个交代。 那天和李天明说过之后,李学国当天就去了海城,找到王作先,将这件事汇报了。 王作先得知以后也非常重视,第一时间联系了市局的领导,成立了专案组调查这件事。 “钱追回来了?” 李学国的脸有点黑。 “追回来了……一部分!” 想到这件事,李学国就火大,虽然不是他干的,却也没落得好,被王作先狠狠地批了一顿。 “一部分?多少?” “不到五万!” 啥? 李天明听得一惊。 “不到五万?” 白江涛这孙子是散财童子啊?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折腾出去六万多块钱? “剩下的钱呢?总不能都被白江涛给花了吧?” “不是他还能是谁?” 李学国此刻气得想咬人。 据白江涛交代,那六万多块钱,全都被他用于万亩大梯田的项目了。 一部分钱买了红布,做旗帜、标语,还有一部分购买了大量的农具,以及四辆拖拉机。 李学国恢复工作以后,精力都花在了灾后重建上面了,整天不是巡视县城各处受灾严重的地方,就是去岳兴镇和丰北镇视察。 根本没顾得上这些,白江涛交代了以后,他回来第一时间找到了李天奕。 然后…… 王作先怎么数落他的,他原样数落了李天奕一遍。 这么大的事,居然不提前汇报? 李天奕也冤枉得很,他同样是刚恢复工作,这段时间正忙着统计各村镇交上来的公粮,已经忙得脚打后脑勺了,也没留意这些东西。 再说了,白江涛买来的这些玩意儿,全都被他堆在了县粮站的仓库了,李天奕哪知道啊! 可就算是把这些东西都加上,也不够六万多块钱。 白江涛一开始还想隐瞒,但架不住专案组上了手段,最后全都老老实实地交代了。 差的钱,全都被他用于个人享乐,还有就是…… 领导那边自然也要打点一下。 “他妈的……” 李天明听完,也忍不住骂街。 这狗东西居然还惦记着他的万亩大梯田。 幸亏没让他得逞,不然的话,倒霉的就是永河县的老百姓了。 上一世就因为白江涛的万亩大梯田,导致永河县连着吃了国家三年救急。 还有小蓉的那条腿…… “上面打算怎么处理姓白的?” “已经移交了,具体怎么处理,组织上自然有章程!” 贪污金额巨大。 咋判? 总不能和后来一样,判个死缓吧? 呃…… 不能说,不可说。 上一世白江涛折腾完永河县之后,被调任其他地方了,结局如何,李天明也不清楚。 可这辈子,怕是要落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该! 叔侄两个一路骂着白江涛,到了市委大院门口。 做了登记之后,门卫放行。 李天明先被带去了休息室,等王作先和李学国谈完才轮到他。 一个半小时过去,李学国没再回来,李天明接到通知,去了会议室。 商贸局的局长卢源,轻工业局的局长马援朝,还有一个许久未见的人。 “你好!李天明同志!” “你好!景梅同志!” 当初第一次南下参加广交会,就是景梅做的翻译。 “这次我可是准备好了!” 呃? 什么意思? 一旁的卢源笑道:“小景同志的意思是,她自学了日语,要是再遇上东瀛来的外商,不用别人,她就能应付了!” 听到这话,李天明也有点儿不好意思。 当初景梅那二把刀的日语,可没少被他嫌弃。 又等了一会儿,王作先推门进来了。 “还有不到三个小时出发,我长话短说……” 本来这次南下,王作先也准备一起去的,但海城这边的事太多了。 方方面面都要他来处理,还不时地要接待一些反映问题的老同志,都是运动期间被打倒的,现在要求平反、落实政策、恢复名誉。 哪件事都要王作先亲自出面。 “这次南下,由卢源同志带队,目的只有一个,完成国家交给的创汇指标!” 春季广交会上,还没有完成的订单,电风扇这一块,卢源已经联系了王长江,上海华生方面同意了接下8万台的生产任务。 电饭煲这件事上,倒是有些麻烦了,王作先亲自去找了对外贸易中心,连在外交部工作的老朋友也被他烦了个遍。 那些下了订单的外商,只有海立格同意,将交货期延后一个月,其他的…… 按照合同办事! 之前的订单还没完成,现在上面又下了新的创汇任务,都是为了国家建设,没啥说的,咬着牙也得干。 听王作先传达了创汇指标,在场的所有人都暗暗嘬牙花子。 “老卢,到了广州,遇到事多和天明商量,年轻人,脑子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思路!” 就算王作先不说,卢源也会这么干。 通过这几年的接触,卢源也早就了解了李天明的能力。 这小子长着八百个心眼子,得亏是一边儿的,要不然的话,稍不留神就得被他给算计了。 把该交代的全都交代清楚了,王作先起身离席,他等会儿还有几个客人要接待。 “天明,这次还是和之前一样,我们搭台,你来唱主角。” 卢源笑着说道。 “卢局,你也别光让我唱戏啊,等回来您好歹在王主任面前多美言几句,多给我们些订单。” “订单?你问问老马,他现在都快愁成啥样了?” 马援朝被点名,翻了翻眼皮,发出一声叹息,却连一句话都没说。 作为海城市轻工业局的局长,电风扇厂和电饭煲厂都在他的管理范围之内,完不成王作先交给的任务,到时候他就是第一责任人。 卢源接着说道:“想要订单?这回要多少给多少,就怕你接不下!” 离开会议室,下楼的时候,李天明又遇到了刘秘书。 “刘哥!” 李天明突然想起一件事。 “有个事,求你帮帮忙!” 刘秘书笑了:“什么事啊?还用得着说求。” 李天明当即便把家里房子的事说了。 “时不时的余震,家里的房子也不知道啥样,谁都不敢住进去,我就想着……” 不等李天明说完,刘秘书已经猜到了是为了什么。 “没问题,你回来之前,这件事保准给你办好!” 无非就是从海城一建、二建请几个建筑专家去看看房子的受损情况,又不是什么大事,身为王作先的秘书,这种事,刘秘书就能办。 “刘哥,谢谢您了,等我回来,请你喝酒!” “这可是你说的,我记下了!” 王作先器重李天明,两人本身又没有利益冲突,刘秘书自然愿意和李天明亲近。 又不是什么大事,做个顺水人情,惠而不费,刘秘书没道理不帮忙。 上车出发,直奔火车站。 等了一会儿,听到进站的广播,几人登上火车。 还是软卧,真要是坐着去,那可就受罪了。 路上咣当了两天,等抵达广州,李天明感觉身上都快馊了。 接着又坐公交车到了招待所,李天明放下行李就去了公共浴室。 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接着又美美的睡上一觉,再醒过来的时候,满血复活。 “我也去?” 明天就是秋季广交会开幕的日子,按规矩前一天晚上各省市的代表团都要聚在一起开个会。 往常都是团长去,今年怎么还有李天明的事了? “广交会上的好些规定都是你提出的,你不去,谁去?” 卢源说着,一把拉上李天明的胳膊就出了门。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这话不是在点咱们吧? 开会的地方就在对外贸易中心领导住的屋子,好几十人挤在一起,一个个的又都是大烟枪,只片刻的工夫,能见度都不足了。 见人都到齐了,对外贸易中心的郑主任起身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 滚滚浓烟飘散,好歹能喘得上口气了。 “开会!” 原本的嘈杂声瞬间消失。 “老生常谈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很多同志坐了好几天的火车,也需要休息,长话短说,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外汇,外汇怎么来?只能通过对外贸易,广交会也办了很多年了,如何与外商打交道,你们当中很多同志比我更熟悉,在这里我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和外商进行贸易的时候,不能做任何有损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 李天明注意到,有些人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立刻垂下了头。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与外商的关系。 说得简单些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把握好那个尺度。 有的人为了达成贸易,完成创汇任务,把姿态放的过低。 有的人又太过激进,将外商当成了阶级敌人,就差指着鼻子开上一句: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就滚蛋。 “第二,把握住一切机会,努力为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 又有人低下了头,每年都有完不成任务的。 有的地区派人过来参加广交会就是在应付差事。 根本没把这个对外的窗口当回事。 甚至还振振有词,说什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照样也能赶英超美,实现世界革命一片红。 对于这样的人,李天明也只能说:短视,无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固步自封,最终只能被淘汰。 就比如…… 三胖子家! “第三,严禁互相拆台,同志们,大家都有各自的任务,这一点,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为国家发展创汇,有的同志,只顾着自身的利益,全然不顾大局,这是要不得的。” 呃? 这话不是在点咱们吧? 李天明和卢源对视了一眼。 郑主任说,不允许互相拆台,这个倒是很容易理解。 此前的广交会上,一直存在内部互相压价的情况。 最后平白的让外国人占了便宜,损害的都是国家利益。 可后面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郑主任!” 这个时候,江苏代表团的团长站了起来。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不得不发两句牢骚。” 说着,还朝着卢源和李天明这个方向看了过来。 “同样都是五叶电风扇,凭什么只有海城的睡莲能买到东瀛,我们的江淮牌,连挤都挤不进去,这根本不公平。” 有人打了头炮,立刻有人跟进。 这些年,五叶电风扇早就在国内流行起来,传统电风扇的市场越来越小。 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多地区都开始建厂生产。 自然也有地区拿到了广交会上来出口。 可是因为海城和中野喜次郎有独家销售的协议。 导致其他地区的五叶电风扇根本卖不到东瀛。 眼瞅着海城大把大把的赚外汇,其他地区自然免不了眼红。 “就是不公平,一样的东西,凭什么只有你们的东西能卖?” “我看也该换换规矩了,总这样,我们靠什么完成创汇任务?” “我也觉得太霸道了,买卖是各凭本事,价格统一也就算了,凭什么,只能你们卖?” 眼见要乱起来,郑主任连忙制止。 “大家安静,安静,卢源同志,马成功同志,还有其他同志的意见,你怎么说?” 卢源没想到,今天第一炮就朝他打了过来,紧皱着眉。 “郑主任,关于这件事,连着几年都是这么个章程,还有什么可讨论的,您也说了,都是为了国家创汇,谁卖不是卖。” 马成功闻言急道:“说得好听,谁卖不是卖,今年我们的江淮卖,你们干看着。” 卢源哪能答应。 “老马,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五叶电风扇本来就是我们设计的,你们都是在抄我们的,这怎么说?” “什么抄不抄的,别说那么难听,能做出来,是我们的本事。” 哈! 这么没脸没皮的话,居然能说得如此丝滑圆润! “照你这么说,你们的丝织品,还有手工艺品,我们海城也能卖?” 坏了! 李天明想拦没拦住。 果然,听到这话,马成功笑得格外得意。 “老卢,我们没意见啊!甭管是什么东西,你们海城只管仿制,我可不像你那么小心眼儿。” 这话说的,直戳人肺管子啊! 卢源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江苏的那些手工艺品,海城想要仿制的话,倒也不算太难。 可问题是,仿制出来的东西,别说外商不认,怕是自己人也不认。 “郑主任,马局长,我能说句话吗?” 眼见卢源被问住了,李天明不得不站了起来。 他虽然只是个平头老百姓,但这些年在外贸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他。 “小同志,你有什么要说的?” 见郑主任开了口,李天明立刻接着说道。 “是这样的,我这里有一组数据,73年,海城出口东瀛五叶电风扇总计10万台,74年15万台,去年是20万台……” 不等李天明说完,马成功便打断了他的话。 “说这些干什么,难道是让你来表功的?” 话刚一出口,马成功便立刻止住了。 李天明笑道:“马局长,都是为了国家建设,算不得功。” 卢源闻言,没忍住笑出了声。 “郑主任,我想说的是,海城生产的睡莲牌五叶电风扇在东瀛地区的销售额,每年都在稳步增长,而且已经趋于饱和。” 郑主任闻言,也轻轻点了下头。 “在东瀛选择和中野商社合作,并且给予对方独家销售权,主要目的是为了稳住五叶电风扇的价格,试想一下,如果在东瀛同时有多个经销商出售五叶电风扇的话,他们之间会不会形成竞争?一旦他们互相竞价,将价格打压下来的话,损失的部分利息会不会转嫁到我们国内的生产单位身上呢!” 李天明这是在偷换概念,只是处在这个时代,人们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天明同志说得不错,真要是价格被压下来的话,到时候反倒是国家的利益受损。” 说着郑主任又连忙安抚还想要争辩的马成功等人。 “成功同志,我看天明同志说得很有道理,国外的市场很大,何必紧盯着东瀛,你们的电风扇完全可以卖到其他国家嘛。” 郑主任原本的想法是让海城放开东瀛市场,没想到却被李天明给说服了。 可问题是,其他国家地区的采购量,根本没办法和东瀛相比。 一年的采购额就多达20万台,谁能不眼红。 只这一笔订单就能完成国家交给的创汇任务了。 但现在郑主任发了话,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咬牙忍了。 “这个就算了,老卢,那个电饭煲又怎么说?你们把着技术不公开,也太没有大局观了吧?” 电饭煲? 卢源闻言冷笑:“老马,你这心也忒大了吧?电风扇都是抄我们的,现在又惦记上了电饭煲?” “这是国家的财富,不是你们海城一家的!” “这话你跟我说不着,东西就在那摆着,你们要想抄的话,我不拦着,也拦不住,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眼见又要吵起来,郑主任也不禁头疼。 每个人都有自家的小算盘,谁舍得把真正的绝活放出来。 “这件事你们私下谈,在这里就不做研究了,继续开会……” 郑主任想做个和事佬,但卢源和马成功明显是顶上了,眼神一阵激烈交锋。 李天明在一旁看着,心里又止不住的发出了感叹。 国内的专利法,到底啥时候出啊? 第四百一十四章 认清差距 “想得还挺美,电风扇的事还没和他们掰扯清呢,又打上电饭煲的主意了。” 散了会,回到房间,卢源就忍不住唠叨上了。 “幸亏这电饭煲一直都是出口,没在国内卖,要不然怕是早就被他们给学去了。” 五叶电风扇弄了一个东瀛地区的独家销售权,已经算是上面的领导照顾他们了。 电饭煲再想弄一个怕是不容易。 一旦国内有了其他生产单位,到时候,海城的电饭煲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 “天明,老马,你们可得把这个电饭煲看住了,说什么也不能再让他们给偷学了去!” 马援朝忙道:“不能够,去年有人来厂里参观学习,生产车间我都没让他们进。” “这就对了,咱们的杀手锏,必须攥在咱们自己的手里。” 卢源说着,看向了李天明,刚要说话,却见他的情绪似乎有点儿不太对劲。 “天明,你这是怎么了?” 李天明闻言苦笑道:“卢局,马局,您二位……难道不觉得……挺可悲的吗?” 呃? 可悲? 什么意思? “我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却不能在国内出售,国内的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电饭煲是个什么东西。” “嗐,
相关推荐: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靴奴天堂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莫求仙缘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他是斯文糙汉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综影视]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