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会的资本家都狠!” 李天明闻言也不在意:“旧社会的资本家可给不了工人这么高的工资,再说了,工厂是大家的,大家伙是在为自己赚钱。” 两天后,随着最后一台电饭煲组装完成,经过了检测,车间内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仅仅过去不到一个小时,市里物资局来拉货的车到了。 “周局长,您怎么还亲自来了?” 周振国抽检了几件产品,确定质量都没问题,这才稍稍放下了悬着的心。 “天明同志,产品质量方面……” “您放心,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这就好,装车吧,等会儿……你和我一起回去!” 李天明自然要跟着一起回去,这批货的尾款还没结呢。 “不光是钱,王主任有要紧事找你!” 所有货物都装上了卡车,李天明和周振国一起坐上了吉普车,朝海城的方向驶去。 这是又出啥事了啊! 第三百二十九章 学变脸的吧? 一百多万对上辈子的李天明而言,就是串数字,现在…… 还是串数字! 现金是别想了,一千多捆大团结,李天明要是敢扛着招摇过市,指不定能引来多少英雄豪杰的窥伺。 财帛动人心,自古以来,为了钱铤而走险的多不胜数。 这么大一笔钱,足够让人冒着杀头的风险干上一票了。 只是…… “周局长,这钱……能取出来吧?” 听了这话,周振华没好气的说:“你当我糊弄你呢?你要现金,我现在就让人去取!” “还是别了,拿着怪累得慌的。” 李天明说着,赶紧把支票用布包好,放进了贴身的口袋里。 他原来一直以为,这年头只有储蓄存折,没想到银行居然已经有了支票。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不但钱可以存进银行换成支票,粮票也可以。 不过支票这玩意更不保险,存折好歹还需要印章,支票什么都不用,拿着去银行,只要金额不大,随时可以支取。 只不过,这笔钱在李天明手里放不了多久,就得缩水。 钢铁厂,电机厂的配件还等着结账呢。 物资局供给的配件款已经扣除了,等回去以后还要上税。 能落在工厂账面上的,还要分红,还要留出一部分用来维持后续的生产。 具体分多少,那还要等商量过后,才能定下。 钱货两讫,李天明接着又被送到了市委大院儿。 “王主任不在?” 王作先临时接到通知,去京城商务部开会了。 “王主任要明天才能回来,走的时候特意让我转告你,有事和你说。” 白跑一趟,还要等到明天才能回家。 这下乡亲们还得再等上一天。 李天明也没闲着,先去了电机厂结算配件款,接着又去了钢铁厂。 “孙叔,后续的配件,供应时间上可千万不能耽搁。” 钱入了帐,孙福满高兴得满面红光,闻言忙不迭的承诺。 “一定,一定,你孙叔办事,你还不放心啊?” 如今孙福满的格局也打开了,钱哪有前途重要。 钢铁厂的三产被他经营得红红火火,无论是厂领导,还是冶金局的领导,现在都对他青睐有加。 副主任的位子越来越稳,说不定啥时候还能继续高升。 升官的路子就在李天明的手里赚着,哪能耽误了李天明的事。 更何况,供给的这批备件,都是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从上到下都盯着呢,要是在他这里出了纰漏,别说升官,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从钢铁厂离开,李天明看着刚换的支票,上面的数字进一步缩水,已经从七位数减少到了六位数。 这钱…… 还真是不禁花。 王作先吩咐了,让李天明在海城等他回来。 话说下了,也不提安排招待所住宿的事。 没办法。李天明也只能去投奔李学军。 这一圈走下来,等李天明到李学军家里的时候,天都擦黑了。 “是大哥啊!” 呃? 看着面前的秦丽,李天明不禁心生疑惑。 她怎么在这儿? “天满,大哥来啦!” 秦丽招呼了一声。 随后,李天明就看见系着围裙的天满从厨房走了出来。 “哥,你啥时候来的海城?” “我……上午就到了,大伯和大娘呢?” 李天明还不知道李学军搬新家了,更不知道原来的房子如今分给了天满和秦丽两口子。 因为这事,厂里不少人写匿名信告李学军,告房管科的沈科长,全都被孙福满也压了下来。 “我爸他们搬去曙光楼了,就在后面,隔着一栋楼。” 天满说着,把李天明迎了进去。 刚坐下,秦丽立刻端来了一杯茶。 这待遇,也就是上辈子李天明发家以后享受过。 今天这是咋了? 因为房子的事,李天明之前来海城,秦丽对他可没啥好态度。 虽然不至于像一开始认识的时候那样满眼的嫌弃,但也总是耷拉着脸。 前倨后恭的是什么情况? “大哥,真是多亏了您,要不然我和天满现在还租房住呢。” 啥? 李天明听得一愣。 他干啥了? “现在这房子……” “我和天满住啊!” 秦丽说着,给李天明递了一支烟,还举着火柴要帮他点上。 弟妹,你收着点儿,这样我不习惯。 “大哥,以前是我不懂事,您可千万别和我一般见识?” 要不是知道秦丽的为人,李天明非得被她给捧迷糊了。 这娘们儿一贯如此,捧高踩低,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以前当李天明是乡下的穷亲戚,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现如今知道了李天明的能量,看她笑得…… 学变脸的吧? “天满,你和大哥说话,我再去买点儿菜,今天你陪大哥好好喝几杯。” 说着就要出门。 李天明见状忙道:“不麻烦了,我也不知道搬家的事,找大伯还有点儿事,就先走了。” 秦丽现在这副模样,李天明瞧着别提多别扭了。 “这哪行啊?大哥平时不经常来我们家,哪能不吃饭就走,晚上就在家吃了。” 说完便出了门。 呵! 李天明看向天满,没忍住笑了。 天满挠了挠头,满脸的尴尬。 枕边人是个什么德行,他还能不知道。 “哥……” “挺好,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往后好好过日子吧!” 李天明清楚,房子的事肯定是孙福满帮着给解决的。 虽然不想让秦丽占便宜,但总不能因为那娘们儿,再把房子给收回去吧? 就这样吧! 秦丽出去了一趟,不但从娘家带回来二斤腊肉,还把李学军和秦有祯给请来了。 显然,只要她想,还是能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只是要看对谁,还要看这个人有没有用。 见人下菜碟,说的就是她。 当着秦有祯的面,李学军没提房子的事,他这门亲家,父母子女都是一个德行。 逮着蛤蟆能攥出尿来。 占不上便宜就当吃亏。 要是知道李天明有这么大的本事,能不动歪心思? 至于秦丽会不会和娘家说,这就不是李学军能管的了。 天满和秦丽在厨房一通忙活,李天明三人已经喝上了。 虽然心里腻歪秦家人,可面子上的这点儿事,李天明绝对让人挑不出半点儿错。 就算是冲着天满,也得和秦有祯虚以委蛇下去。 半杯酒下去,秦有祯就开始迷糊了。 “天明啊!天满和丽丽两口子真是多亏你帮忙了,这样好,兄弟之间就应该你帮我,我帮你,这样才能和睦。” 酒量也不咋样啊! 这才喝多少,就开始拿大了。 李天明正想着,突然注意到秦有祯和秦丽父女两个对视了一眼。 艹! 这老小子装醉呢。 明摆着没憋着好屁。 李天明注意到了,李学军自然也察觉了到不对劲。 “天明啊,这次过来还顺利吗?” 不等秦有祯继续,李学军开口岔开了话题。 李天明连忙应道:“顺利,该办的都办完了。” “这就好,你前几天打电话,说天亮当兵的事,当时也没说清楚,具体咋回事啊?” 李学军分明就是在堵秦有祯的嘴。 秦家的小儿子也在钢铁厂上班,前些日子经人介绍,谈了个对象,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要结婚,就得有住的地方,虽说秦家人口少,和老人住一起也宽敞。 可年轻人谁不愿意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秦有祯这老小子明显是把主意打到李天明的头上了。 自家的住房问题,孙福满都是看在李天明的面子上解决的。 因为这事,李学军心里已经很不得劲儿了。 当大伯的帮不上侄子的忙,还得沾侄子的光。 这也就罢了。 李天明是他亲侄子,可秦有祯凭啥? 伯侄两个聊起了天亮的事,直接把秦有祯给晾在了一旁。 只要酒足饭饱,李学军借着喝醉的由头,直接把李天明给带走了。 爷俩刚下楼,方才还是一副醉态的李学军立刻恢复了清醒。 “大伯,您这装的也不像啊!” 李学军闻言笑了。 “臭小子!我要是不装醉,你就该被秦有祯给缠上了。” 李天明刚刚也看出来,秦有祯有话要说,只是一直没得着机会。 “他?为啥?” 第三百三十章 时间紧,任务重 “爸,您刚才怎么不说啊!” 秦有祯阴沉着脸。 “我说?你公公让我张嘴了吗?” 自从李学军一家搬了新家,天满和秦丽也有了属于他们的住房以后,秦有祯便把主意打到了李天明的身上。 要说这是厂里照顾李学军,以前怎么不照顾? 明摆着的,李天明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有祯以前还真没想到,李天明的面子居然这么大。 如今他的小儿子秦辉要结婚了,差的就是一套房子。 厂里的住房虽然紧张,但要想挤出来一套,问题并不算大。 只要李天明肯帮忙,孙福满不会不给面子。 孙福满为啥红? 还不就是因为三产被他搞得兴旺。 三产又为啥这么兴旺? 成了钢铁厂正式职工都眼热的好去处。 归根结底,还不就是因为李天明。 身为技术科的科长,秦有祯之前也参与了三产配件的设计和定型。 那些配件的去处,秦有祯一清二楚。 秦丽朝厨房那边看了一眼:“要不……让天满去和他哥说。” 正在涮碗的天满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他很想冲出去,告诉秦丽父女,他不会管这件事。 可犹豫了半晌,终究还是只当没听见。 对上秦丽,他总是感觉气短。 秦有祯有些犹豫,可想到小儿子,还是点了下头。 只是他这个做老丈人的,没法当面朝女婿开口。 “我先回了,这事……丽丽,你抓点儿紧,张家那边催得急。” 秦有祯走了,秦丽当即来到厨房。 “天满,小辉的事……” 天满看都没看秦丽,只顾着涮手里的碗。 “这事你和我说没用。” 秦丽闻言急道:“怎么没用,你是小辉的姐夫,他的事,不找你找谁?” “我能帮得上啥忙?” “你……” 秦丽一时语塞,她知道这件事肯定让天满为难,但事关亲弟弟的终身大事,她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你帮不上,可你大哥能帮得上啊,李天会的房子,还有你爸妈的房子,咱们俩的房子,不都是你大哥帮着解决的嘛,你去求求他,也不用多大,有一间屋子,够小辉他们俩住就行了。” 好大的口气,张嘴就要一间房。 现在炼钢厂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没房都结不了婚。 一家三代七八口人挤在一间屋子里的都有。 房管科门口整天围满了人,都是等着分房的。 天满和秦丽能住这么大的房子,已经在厂里引起了不小的非议。 再给秦辉解决一套房,真当李天明是钢铁厂的一把手呢。 “这事我哥也帮不上,再说了,小辉和我哥有啥关系,我哥凭啥帮他,就因为他是我小舅子?” “你……你怎么说话呢,亏小辉还一口一个姐夫地叫着,现在他遇到难事了,你就真的忍心一退六二五,啥也不管?” 天满把碗涮完,擦干净手。 “不是不管,是我没有这个能力,要是结婚彩礼差钱,咱家的钱,你随便动,可是让我去找我哥,给小辉要房子,你啊!趁早死了这个心,我哥又不欠咱的。” 天满打定了主意,甭管秦丽咋说,也坚决不答应。 “你不去,我去,我……” “那你就去试试,看我哥搭理不搭理你。” 天满知道,李天明对秦丽的印象极差,也就是看他的面子,才乐意搭理一句。 秦丽当然也知道,对此,她心里也后悔,要是早知道李天明有这么大的本事,当初也不会把李天明当成乡下的穷亲戚,当面甩脸子。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她能对着天满发脾气,拿离婚来威胁,可同样的手段用在李学军夫妇和李天明身上试试。 人家不放两挂鞭炮庆祝送瘟神,都算是给秦家面子了。 “天满,你就帮帮小辉。” 见硬的不行,秦丽又用上了软的。 “别的事都行,唯独这件事,你说啥都没用。” 天满说着回了屋。 秦丽见状,气得牙根痒痒,却也无可奈何。 李学军家,听他说了秦有祯的盘算,李天明还没等说啥,严巧珍就先急了。 “秦有祯想屁吃呢,他儿子结婚没房,把主意打到天明的头上,亏他想得出来,天明,这事咱坚决不能管。” 李天明当然不会管,他又不是个老好人,啥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天满和秦丽的房子是孙福满帮着办的,李天明自然不会说什么。 可秦丽的弟弟又是哪根葱? “天满夹在当中,会不会为难?” “管他干啥,娶了媳妇儿忘了娘,没出息的东西,瞧他一眼我都烦。” “哥,我妈现在每天要是不骂我哥两句,浑身都觉得难受。” 李想从屋里探出头,笑呵呵地说道。 搬了新家之后,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原本的三居室,又被隔出了两个小房间,李想这个家里唯一的姑娘,现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 以前这丫头就和李天明亲,现如今李天明在她心里的位置已经超过了亲大哥天满,跃居兄弟姐妹当中的第一位。 “有你啥事,赶紧写作业去,快期末考试了,等你考不好,看我咋收拾你。” 李想闻言,赶紧把脑袋缩了回去。 “大娘,您也别生气,天满性子软,往后就好了。” 严巧珍摆摆手:“指望不上。” 接着又问起了家里的情况。 “大莲在海城,我还能照应着,晓雨和秀芝那边,连点儿忙都帮不上。” “您就别惦记她们了,有三婶儿、四婶儿,还有二兰子和小蓉她们呢。” 聊了一会儿,时间不早,便各自睡下了。 临睡前,李天明还不忘拿出支票又确认了一遍。 上面的数字,让他心里格外的踏实。 转天一大早,李天明吃过早饭,就去了市委大院儿,有了王作先的吩咐,简单登记完,都不用人来领,李天明便被放行了。 “王主任!” 王作先招招手,示意李天明进去,放下手里的工作,起身和李天明一起坐在沙发上。 “老周已经和我说了,你们村的产品经过抽检,合格率百分之百,天明,不简单啊!” 上来就夸,估计没啥好事。 “应该的,出口创汇可是国家大事,我们也不敢大意了。” “有这种态度就很好,可惜……” 来了,来了! 李天明急立刻提高警惕,这些领导好挖坑,姜红英有可能就是和王作先这个舅舅学的。 “可惜有的同志,就理解不到这一点。” 李天明没搭话,等着王作先的下文。 “海城电饭煲厂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和海立格约定的交货期,第一批倒是勉强能完成,可后续……唉……” 这一声叹息明显是给李天明听的,如果是个懂事的,此刻就应该立刻表忠心,甘愿为领导效死。 可李天明又没打算混仕途,他只想着能带着乡亲们奔好日子。 之前王作先拿什么“大局观”PUA,李天明可还没忘呢。 现在海城电饭煲厂因为产品质量的问题,影响到交货。 王作先明摆着是想要让李家台子顶上。 对乡亲们是好事,无非就是加班,可也真赚钱啊。 但有些话,还是得说在前面。 王作先见李天明不接茬儿,知道这小子一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2500台,这一批,就按和海立格签订的价格结算,怎么样?” 海立格的采购价格是580块一台,之前物资局的收购价是450,一台就差了130块。 2500台的话…… 发了啊! “王主任,瞧您说的,什么钱不钱的,都是为了国家创汇,我们理所应当出份力。” 王作先真想拿面镜子,让李天明看看自己那张脸,笑得跟要咬人似的。 算了,国营大厂不争气,现在只能指望李家台子的村办企业来救急,先让这小子占着便宜。 “时间紧,任务重,天明,能不能按期交货,你得给我立下个军令状。” 李天明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没问题!” 话音刚落,房门被敲响,刘秘书走了进来。 “主任,XX办来电话,通知您回专线。”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一位老人…… 听到刘秘书说出那几个字的时候,李天明感觉心跳瞬间加速,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生在他那个年代,根本理解不了后来年轻人崇拜明星的行为。 但他们这一代人也有自己的偶像,他们对于偶像的崇拜,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更不会受到外物的影响。 伟大领袖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李天明在心里将千古完人周公排在第二。 第三便是刘秘书刚刚提到的这一位了。 三落三起,不改初心,永远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老人。 “王主任,我……先回避一下。” 王作先要打专线,李天明在这里自然不合适。 “刘秘书,带天明同志去隔壁休息一下。” 刘秘书应了一声,和李天明一起离开了。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李天明又被带到了王作先的办公室。 “王主任,您还有什么指示?” 王作先看着李天明,好半晌才开口。 “我没有指示,不过……首长有。” 首……首长? 刚刚通电话的那位? 李天明下意识地立正站好。 “请首长下命令。” 王作先被李天明的反应逗笑了。 “不用这么紧张,你……回去以后准备一下,首长过段时间要下来调研,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你自己领会。” 别不说啊! 李天明顿时感觉心里一阵痒痒。 不过,他也能理解。 这么大的领导,下乡调研,行程一定要严格保密。 不光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能让领导看到最真实的一面。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天明还有啥不明白的。 李家台子必定是那位首长此行的其中一站。 “天明,保密的话,不用我再强调吧?” “不用,不用,我保证一个字都不说。” 有机会见到那位老人,李天明此刻激动到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在打颤。 “王主任,您看……用不用我们做些准备。” “准备是一定的,不过,不许弄虚作假,首长下来调研,为的就是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明白吗?” “明白,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行了,去吧,物资局的生产任务订单,回头补给你,赶紧回去,记住了,首长下乡调研重要,出口创汇同样重要,两件事,哪个也不能耽搁。” 李天明离开市委大院儿的时候,感觉还晕乎乎的,脚底下像是踩着棉花。 那位老人家真的要来李家台子? 这不是做梦吧? 李天明狠掐了自己一把。 咝…… 疼! 是真的! “天明同志,上车吧!” 这次又是刘秘书亲自开车送李天明回去。 “刘哥,麻烦你了。” 刘秘书笑着摆了摆手,一脚油门,这玩意儿就是比拖拉机快。 啥时候也能弄上一辆就好了。 一路回到村里,李天明第一时间去了电饭煲厂的车间。 “把生产计划拿给我。” 张丽梅见李天明风风火火的,也猜到了又有重要任务。 电饭煲厂的生产任务其实不算重,全年一共两万台,之前的一千台,加上昨天拉走的三千台,已经完成了五分之一。 “这个月再加两千五百台。” 李天明只看了一眼,便把生产计划给反扣在了桌子上。 “多少?” 两千五百台。 这个月按照订单排的计划,已经定下了两千台的产量。 再加两千五…… 李天明,你也没拿我当人啊? 每个月两千,这已经是她通过这段时间的生产总结出来的数据了。 再多,大家伙就得加班。 现在李天明直接翻了一倍多,干啥? 真成周扒皮、黄世仁了? “做不到?” 张丽梅还真被问住了。 “你做不到,我可以换人。” 李天明要的帮手,不是单纯地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事,而是能独立地解决问题。 “你……” 张丽梅也恼了。 有这么说话办事的吗?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兔死狗…… 你才是狗! “你要是完成了,电饭煲厂的厂长就是你了,到时候,待遇和天生一样。” 如今厂里的事情虽然是张丽梅在管,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李天明也想找个机会把张丽梅扶正,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你说真的?” “你当我和你闹着玩儿呢?” 让张丽梅做厂长,除了她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她姥姥家是大鱼淀的。 之前被李学国讹走的三万块钱,李天明虽然强压着何老四等人点头了。 但心里肯定不服气,久而久之,肯定要出乱子。 将张丽梅扶上厂长的位子,也是为了安何老四等人的心。 “记住你说的话。” 说完,张丽梅转身就走。 李天明瞧着,还真感觉到未来女强人的架势了。 有张丽梅在这边盯着,李天明能放下一半的心。 安排妥当,李天明这才进村。 现在地里的活不忙,又有好些人家在忙着盖房子。 当初李天明说的,要让家家户户都住上砖瓦房的话,现如今正在一点一点地应验。 “咋今天才回来?” 李天明连家都没回,先去了村支部。 “王主任找我有事。” 接着把电饭煲订单加了2500台的事,和李学庆说了。 “还加?咱们……能干得出来吗?” “刚才去了一趟厂里,和张丽梅说了,我在王主任跟前立了军令状,她也得给我立下军令状。” 李学庆闻言点点头:“那姑娘是个有本事的,天明,还得是你会用人。” 谁能想到,一个在镇上大集卖馄饨的小寡妇,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让李学庆去厂里组织生产,这差事他都干不了。 “不过……天明,不是叔多嘴,你和张丽梅还是得……保持点儿距离。” 呃? 李天明听得一怔:“叔,有人说闲话了?” 天地良心,李天明对张丽梅可一点儿都没有别的心思。 充其量是看中她的能力,未来的成就,还有就是…… 两人是同学! 能帮一把,就帮上一把。 “也不算是,你……稍微注意点儿就行,有些话要是传到晓雨耳朵里……
相关推荐:
浪剑集(H)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在爱里的人
靴奴天堂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