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竹马太乖了肿么破 > 第81章

第81章

同志,你还没说要送我去哪?” “李家台子!” 显然,吴月华并没听说过,这个最近几天在报纸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地方。 以她现在的处境,根本没资格接触报纸。 “农村?” “是啊!干得了农活吗?” “没问题!” 连翻砂工这种岗位,她都能坚持一年多,农活虽然没干过,但总不至于比翻砂工更累吧。 “您和孙老师多久没见了?” 李天明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原本十分淡定,觉得自己面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的吴月华,第一次有了情绪上的波动。 “小同志,你……认识我爱人?” “认识,还挺熟的。” 吴月华闻言,急道:“你能告诉我,他现在怎么样了吗?” “等到了地方,您还是自己问吧!” 什么? 吴月华一惊,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是说他……” “也在李家台子!” 吴月华顿时感觉心跳加速,自从接受审查开始,他们夫妻两个,已经五年多没见面了。 原本已经做好了,此生诀别的心理准备。 可现在居然有人告诉她,他们很快就能见面了。 这实在是…… “为什么?” 李天明被问得一愣:“啥为什么?” “为什么要把我们关在一起?” 哈! 夫妻重逢难道不是好事? 李天明哪里知道吴月华所经历的一切。 更加不知道,孙嘉璐之所以被打成FD学术权威,其实都是被吴月华给连累的。 “村里还得单独给你盖一间房子呗?关在一起,是为了让你们一起学习,努力改正,从灵魂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李天明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会引得吴月华的情绪突然失控,猛地站了起来。 “我所坚持的真理,永远都不会动摇……” 李天明被吓了一跳,忙道:“好,好,您继续坚持,能坐下吗?您不动摇,拖拉机都要动摇了,再把您摔下去。” 看起来玩笑真不能随便开。 “我是跟您说着玩儿的,送您过去,就是为了和孙老师团聚,您只管放心,到了李家台子,没有人会逼您改变立场。” 呃? 吴月华已经做好准备,和李天明辩论了,结果…… 说着玩儿的? “小同志,你到底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都没有,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您刚才不是问孙老师的情况嘛,我现在就告诉您,孙老师好着呢,就是想媳妇儿了。” 刚刚还气势汹汹的吴月华这下直接红了脸。 “你的意思是……你在帮我们?” 不管怎么样,能让他们夫妻见上一面,已经足够他们感恩戴德了。 “也说不上是帮,孙老师现如今是我们村养殖场的顾问,您……将来也能帮得上我们。” 吴月华不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能帮得上谁,可既然李天明说了,无论什么事需要她做,只要不违背原则,她都可以去做。 “我听孙老师说,您是机械方面的专家?” 吴月华苦笑一声:“很久以前的事了。” “您会做电风扇吗?台式的电风扇。” 李天明还不知道,他这么问就像一个学生拿着一元一次方程去挑衅高中老师。 你给我解一个看看。 “电风扇的工作原理很简单,而且,现在……我是说五年前,国内已经有了很成熟的产品,依样仿制并不难。” “那要是让您建一条电风扇的生产线呢?” 吴月华虽然不知道李天明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却还是认认真真的回答。 “小同志,任何工业科技发展带来的衍生物,都需要完备的工业生产链,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建成的,电风扇的每一个部件,都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工业发展线,电机、扇叶、保护罩、控制部分,还有支架,这么多组成部分,你觉得……” “电机可以由海城电机厂提供,现在难的是您说的控制部分,您能帮着解决吗?” 吴月华这下更加糊涂了。 “小同志,你是想自己做一台电风扇吗?” 李天明回道:“是我们村,想要办一个电风扇厂。” 吴月华听了呆愣半晌,回过神来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这小伙子脑子有问题。 在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农村,他居然异想天开的要建一个工厂来生产电风扇。 “这不可能,首先原材料的问题,你就没办法解决。” “要是能解决呢?” 李天明费尽心思的在海城钢铁厂做公关,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嘛! “你要是能解决原材料,我就帮你解决技术问题。” 吴月华像是赌气一样,说出了这句话。 李天明要的正是这句话。 “这可是您说的,文化人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两个人就这么一路聊着,赶在中午,终于到了李家台子。 “这里就是李家台子,那老孙……” “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南走,孙老师在养殖场。” 吴月华不说话了,心里突然有些忐忑,在没见到孙嘉璐之前,她还是不敢相信,这居然是真的。 “老孙!” “月华!” 孙嘉璐正带着村里的饲养员,一起清理鸡舍,一起的还有先一步团圆的郄国良夫妇,杜萍夫妇。 听到熟悉的声音,孙嘉璐下意识的转回头,看到那个朝思暮想的人,一时间也怔住了。 吴月华从车上跳了下来,走到孙嘉璐面前,经历了那么多事,分别了这么久,两个人相顾无言,只剩下了默默垂泪。 “吴老师,别忘了您答应我的事。” 人家夫妻重聚,李天明就不在这里打扰了。 吴月华闻言,回头看着驾车离开的李天明。 “你得先解决原材料。” 哈哈! 李天明笑了,这小老太太确实有意思。 把车来回村支部,直接找到会计马长山,把钱下账。 这是往电机厂送的第一车鱼,价钱也是四毛五。 刚出来,正准备回家,就见李学庆从传达室出来了。 “天明,正好有事和你说。” “啥事啊?” “刚才你学国叔来电话,说是市里的王主任要来咱李家台子参观,让咱尽快做好准备,人明天就到,可是……咋准备啊?” 李家台子还是第一次来这么大的领导,李学庆也没有经验。 之前县革委的胡主任来过,被他丢在太阳底下晒了半天,最后连顿饭都没管。 这次来的领导,李学庆可不敢那样犯浑。 怎么办? 他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了李天明。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好一个形式主义 在如何接待领导这件事上,李天明算是行家里手。 上辈子也曾接触过不少高官,虽然时代不同,但想来应该相差不大。 无非就是一句话:让领导看到领导想看的就行了。 只不过现在王主任点名要参观的就是养殖场。 “就剩下这么几头猪,让领导看啥?” 李学国不放心,下午特意过来了一趟。 看着空荡荡,只剩下不到两百头的猪圈,李学国急得直挠头。 “都拉走了,有的都进了肚子,总不能再拉回来吧?就算是现生都来不及。” 剩下的这两百多头,除了准备年底宰了分肉的,全都是种猪,和等待配种的母猪。 “这不行,得想想办法,领导来了,看到这个……太寒酸了。” 李学国围着猪圈转了好几圈。 “要不从别的村里调一些猪过来?” 李学庆摆摆手,道:“不行,那也没多少。” 他一贯瞧不上那种弄虚作假的破事。 大跃进那几年,有的村报亩产万斤,领导下来视察,就把所有的粮食堆在一处,给领导看。 李学庆头铁,实际产量是多少,就报多少,因为这事还被点名批评了好几次。 现在又要搞这种事,李学庆肯定不愿意。 更何况,因为李家台子今年承包了县里任务猪的指标,其他村子今年养的猪,数量都不多。 “那咋办?” 想到明天王主任就要来了,李学国只觉得火烧眉毛。 王主任可是打着参观学习的旗号来的,这么寒酸的养殖场,根本拿不出手。 “学国叔,我觉得……也不一定非得在猪上面做文章。” “怎么讲?” 李天明解释道:“您想啊,我们村为啥要办这个养殖场?” “我没工夫猜,照直了说。” 一点儿都不配了,肯定不是个好捧哏的。 “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带领大家伙过好日子,把李家台子建设得更好。” “然后呢?” “之前全村开过大会,已经定下了,赚的钱除了明年养殖场的扩大生产,还要拿出一大笔钱来修路,建公共厕所,还有就是重新建村里的小学校。” 李学国听着,四下看了看。 “这都是好事,既然定下了,为啥不干?” 呃…… 李天明哭笑不得道:“猪出栏也没几天,又赶上要秋收了,整天忙着修垄沟,哪有时间干这个。” “你的意思是……” “干起来,让领导看看,就是因为村里有了集体养殖场,李家台子才迎来了大变化,不过……” “有话就说。” “材料还啥都没有呢!” 李学国急道:“那还等什么,抓紧准备啊!” 说着,就一路小跑着去了村支部,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大柳镇的砖厂。 接着又把电话打给了县物资局的丁满意。 “砂石料,越快越好。” 市革委三把手王主任要来李家台子观摩学习的消息,县里也早就接到通知了。 李学国是这次接待领导的主要负责人。 他的话现在就是圣旨,就算是县革委的胡主任也得听。 很快,李家台子便热闹起来了。 一车车的红砖,一车车的砂石料都运了进来。 怎么干,李天明早就有了规划,按照他的指挥,各种原材料被卸在了指定地点。 李学国确实神通广大,不然怎么能跳过县革委,直接和市革委的王主任搭上关系。 天黑前,连做房梁的木料也被送到了村里。 去年建养殖场的时候,房梁用的都是高粱杆儿扎成的耙子。 现在要建小学校,还要给郄国良等人盖宿舍,那种高粱杆儿耙子就不能用了。 “老郄、老杜、老孙,可得看好了,秋收结束后,就给你们盖新房。” 李天明说完,并没等到预想当中的感谢,或者开心的笑脸,反而是…… 几个人就像是商量好了一眼,全都忧心忡忡的看着他。 “怎么了?给你们盖新房,还是一砖到顶的新房,还不高兴了?” 现在整个李家台子,除了李天明住的是砖瓦房,也就养殖场的是用砖垒起来的了。 “天明!这样的形式主义,领导来了,能看到真实的情况吗?” 郄国良的语气还带着点儿语重心长。 可李天明却听得愣住了。 “老郄,你觉得这是……形式主义?” “怎么不是!” 说话的是吴月华,这小老太太的脾气,哪怕是经历了五年的磋磨,也没见一点儿改变。 “刚刚那位李主任还说要从别的地方调集生猪,这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弄虚作假的教训,还没吃够吗?” 哈! 李天明倒是很想问问,嘴上没个把门的受的苦,是不是还没吃够。 “可我不觉得这是形式主义!” “你还不承认!” 孙嘉璐赶紧拉了吴月华一把,阻止她继续说下去,但心里却是和她一样的想法。 刚刚村里的大喇叭还在喊着,让各家各户把房前屋后的卫生都给做好了,尤其是那些陈年老屎,谁不清理干净,就让谁给吃了。 很符合李学庆的一贯行事作风。 其实,是不是形式主义,郄国良等人并不在意,这些年,他们已经看到太多了。 他们担心的是李天明。 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这一套,日后还得了。 对李天明,他们都是非常看好的,不单单是因为帮了他们,还让他们夫妻得以团聚。 最为重要的是,李天明能在这个岁数就成为整个李家台子的领路上,带着乡亲们一起奔好光景。 他们实在不希望,李天明为了能在领导面前露脸,遗失了本心。 李天明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也能感觉到,这些大学问人并没有恶意。 “老郄,我现在做的,包括学庆叔,还有学国叔做的,都是为了让李家台子能继续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做这些你们眼中的形式主义,怎么体现集体企业的正确和优越性?” “领导没看到想看的,万一否定了李家台子如今取得的成绩,导致此前所做的一切前功尽弃,又该怎么办?” “王主任要把李家台子树立成典型,还要号召向李家台子学习,我们要是什么都不做,这个典型怎么树立?别人又该怎么学习?” 李天明一连串的发问,让郄国良等人也陷入了沉思。 他们都是做学问的,哪里懂这些弯弯绕。 虽然还是觉得搞这种形式主义不对,但却没办法反驳李天明提出的这些问题。 “还有一件事,我是来通知你们的,明天,千万不能出现!” “为什么?” 吴月华脱口而出。 “因为你们本来就不该出现在李家台子,还有就是,我也不知道明天会有谁来,万一认识你们,到时候……” 三个FD学术权威,两个FD学术权威家属,还有一个问题最严重,习惯否定一切的吴月华。 这些人聚集在李家台子要干啥? 造反吗? “天明,你放心,我们不会给村里惹麻烦!” 郄国良忙道。 李天明笑着点点头:“大家都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说完,挥了挥手,转身走了。 “我觉得小李说得……挺有道理的!” “我也是,过程不重要,为了达到预想的目的,用一些手段,并不一定都是错的!” “也包括形式主义?” 吴月华见孙嘉璐也这么说,皱眉问道。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并不能真的算形式主义,毕竟,这不是摆样子,而是真的要做,养殖场新的宿舍,修路、公共厕所,还有村里的小学校。” 这下吴月华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今天来的路上,他还说要在村里建一个生产电风扇的工厂,难道这也是真的?” 孙嘉璐闻言这才明白,之前两个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别人说不一定,但如果是小李的话,我还是挺期待的,月华,他要是真的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该轮到你大显身手了!” 吴月华不屑的撇了撇嘴。 “就一个电风扇,又没什么技术含量,哪算得上大显身手!” 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的却是…… 要做就做个了不得的大物件! 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抓实干,不玩虚的 当天夜里,一架飞机从天上掉了下来。 震惊了全世界的同时,也让革命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王主任没能如愿成行,来李家台子观摩学习的计划,只能被无限期的推迟。 同时报纸上长篇累牍的相关报道了,也顺利转移了人们对于李家台子这个小地方的关注。 了解历史的李天明,并没有因为这件轰动世界的大事件,受到任何影响。 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毕竟就在不久之前,还有很多人在“早请示,晚汇报”的时候,振臂高呼:副统帅,万寿无疆! 一夜之间,好些人和事都变得不一样了,这让人们感觉到无所适从。 不过好在李家台子在时代洪流的浪潮中,革命热情一向不怎么高涨。 每次有什么运动,也只是应付差事。 在永河县是有名的落后村。 吃早饭的时候,李学庆结结巴巴,白字连篇的念了一篇刚发来的社论之后,这件足以影响世界格局的大事,好像在李家台子就彻底掀篇儿。 人们照旧该干什么干什么,很有默契的让这个村子保持稳定和平静。 就连之前信誓旦旦要抓出那封举报信始作俑者的李学庆,也没再提那件事。 倒是让某人长舒了一口气! 乡亲们依旧在场院集合,分派好今天要干的活,纷纷到了地里。 没有人议论,更没人提那个名字,偶尔说上几句,也是庄家的那点儿破事。 半天的时间,众人收工又回到了场院。 下午要开始修路,这是李学庆昨天在大喇叭里就宣布了的。 王主任来或不来,该干的还是得干。 飞机掉不掉的,那种事距离小老百姓就更远了。 “真抓实干!” 李学庆憋了半天,又凑了四个字,以求对称。 “不玩虚的!” 于是,吃过晌午饭,李家台子又热闹了起来,平整从村口一直延伸到养殖场,贯穿全村的主路。 每个人都下了死力气,好像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脑子有时间去胡思乱想。 李天明当仁不让的成了工程总指挥。 画线,确定基准点,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你还懂这个?” 吴月华也和孙嘉璐等人一起,扛着铁锨来了。 “我会的多着呢,慢慢发掘。” 李天明没阻拦老郄等人参加劳动,他们现如今也算是李家台子的人了。 为村子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也是理所当然。 而且,发生这种大事,他们要比村里人更慌,干点儿活,也能转移注意力。 分派好这边的工作,接着李天明又开始去修建公共厕所的工地。 之前定下了要盖6个公共厕所,分别位于村子的四个角,还有中心位置。 画线,挖地基,夯土。 李学庆说了不玩虚的,那就不能玩虚的。 定下了的事,必须要落到实处。 小学校和养殖场的宿舍要等到秋收以后再动工,现在倒是不忙。 从中午,一直干到天黑路灯亮起,大喇叭里才传来李学庆的一声。 “收工了!” 虽然很累,但大家伙的干劲儿却很足。 当初反对这些工程的村民,如今虽然路还没修好,厕所也没建起来,但他们仿佛已经能感觉到做这些事的好处了。 “累了吧!” 宋晓雨端着一盆水,放在台阶上。 “我自己打水就行。” “我没那么娇气!” 宋晓雨说着,把李天明的脑袋按了下去,撩起水帮着他洗头。 “天明,你说他真的要……” “莫谈国事!” 李天明没让宋晓雨说下去。 “在家里关心一下也不行?” 李天明在脑袋上胡噜了两把,接过宋晓雨手里的毛巾,把头发擦干净。 “隔墙有耳,你要是真想关心国家大事,就多生几个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你……” 宋晓雨又红了脸,拽过毛巾回屋了。 弟弟妹妹都在,啥都往外胡咧咧。 李天明被宋晓雨的反应给逗笑了。 正准备吃饭,就见天立跑了进来。 “天明哥!” “咋了,这么急三火四的!” “我叔让你去养殖场,来了好多卡车!” 呃? 李天明一愣,去厨房拿了个贴饼子,和宋晓雨打过招呼,便急匆匆的出了门。 还没走到养殖场,就看到了长长的车队。 这是…… 就算革命形势有了新的变化,要抓老郄他们,也用不着这么多车吧? “天明!” 这时候,孙立从车队最前面走了过来,一起的还有牛广志,以及上次一起喝过酒的那几位各厂的物资科科长。 “孙哥,你们这是……” 孙立苦笑:“出了那么大的事,现在做什么都得小心谨慎些,没敢提前打招呼,我们就约着一起过来了,今天把鸡都拉走!” 原来是为了这个。 李天明松了口气,带着几人一起去了养殖场,这边已经在装笼了。 价钱是之前商量好的,一只五块五毛钱,比市价略高,钢铁厂要了5000只,其他五家规模没有钢铁厂大,职工也没有钢铁厂多,每家1000只。 总计进账五万五千元。 孙立顺便还把这段时间积攒下来的鸡蛋给吃下了。 又是6000多块钱。 这下养殖场除了留着明年繁殖用的二师兄和卯日星官,真的是空空如也了。 这边忙得热火朝天,闻讯赶来的村民,也纷纷动手帮忙。 一直忙活到后半夜,才总算是把一万只鸡给装上了车。 “天明,最近这几天就先别往海城送鱼了,有事我给村里挂电话!” 李天明自然明白。 革命形式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变化,不想着怎么稳固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还要贪一时的口腹之欲,这种思想和行为,通通要不得。 过段时间就要开始农忙了,村里还有这么多的工程要干,李天明再和往常那样连夜往城里送鱼,他的身体也吃不消。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可以歇一歇。 “知道了!” 孙立坐上车,朝李天明挥了挥手,车队很快便离开了李家台子。 “天明,这钱……” “年底再说吧!” 多事之秋,还是先稳上一波,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浪。 等这股风刮过去再说。 李学庆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别看他的革命热情不高,为此还经常被批评,但还是很有政治敏感度的。 “对,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张扬。” “乡亲们那边……是不是打个招呼。” 钱不分下去,有些人的心里肯定要长草。 “不用,先憋着,谁憋不住,让他来找我。” 李天明闻言笑了一下:“行,那就……憋着!” 事实证明,乡亲们还是很有默契的,时下这个档口,所有人都明白,要保平安,首先要管住自己那张嘴。 有人偶尔状似无意的提上一句,却也因为没有人附和,只能悻悻的闭了嘴。 忙忙碌碌中时间过去了一个月,村里的路修好了,虽然不是城里那种柏油马路,但重新平整后,铺上一层砂石料,再墁上一层混凝土,最后两侧还铺上了青石板。 王主任虽然没能如愿来观摩学习,李家台子却落下了不少实惠。 这青石板和混凝土,如果不是因为王主任要来的话,根本轮不上李家台子,而且还是这么大的量。 县里的物资局也曾想要追回,只是他们的反应慢了一些,等丁满意过来的时候,料已经用了大半,只能苦笑着打道回府了。 公共厕所也已经完工了,虽然还是有很多村民不习惯,但是被民兵小队抓着当街拉撒的,大喇叭点名磕碜一顿之后,也渐渐的接受了这种新的解决方式。 完工的一个礼拜之后,秋收会战正式打响,可就在社员们在地里忙活的时候。 两辆大卡车驶入了村子,紧接着大喇叭又响了起来。 全体社员到大戏台集合。 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是吃饱了撑的 “同志们,同志们,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危险的敌人,越是善于伪装,当前的革命任务就是要将那些隐藏在革命群众中,时刻准备反攻倒算,攫取革命胜利果实的坏分子揪出来,让他们的罪行大白于天下,用无产阶级的铁拳,将他们打翻在地,踩上一万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大戏台上,一个身着绿军装,腰扎武装带,胳膊上戴着红袖标,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正在振臂高呼,在他身后还站着十几个相同装束的同伴。 年轻人吼得激扬慷慨,可下面的李家台子社员却兴致寥寥,喊口号的时候,也只是随声应付。 李天明拄着铁锨站在人群中,看着台上那个撸胳膊挽袖子,一会儿要打倒这个,一会儿要打倒那个的年轻人,还有他身后摆着丁字步的同伴,感觉像是在唱大戏。 实在GET不到这些人的爽点。 重生之后,偶尔去县城的时候,也经常能遇见揪斗、游街,但在村里倒还

相关推荐: [综影视]寒江雪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危险情人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他是斯文糙汉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和徐医生闪婚后   一梦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