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竹马太乖了肿么破 > 第74章

第74章

决定,然后由村民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其中。” “也就是说,还是有村民并没有参与进去?” “个人要服从集体的领导,同时,集体也要尊重个人的意见。” 姜红英手中的笔刷刷刷记得飞快。 “如何参与呢?参与的标准又是什么?” “投资!简单来说,就是向这个集体养殖场,投入一部分资金。” “将个人的财富集中起来,是否构成对个人财产的侵害!” 你是非得给我定个罪啊? 这是集资,不是非法集资! “当然不会,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村民自愿!” “那么会不会出现投入不等的情况?” 这个才是关键,李天明也确实需要一个平台,来认真解读李家台子的集体企业。 “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主要是村民们对集体企业前景是否看好!” “那么等到集体企业实现产出的时候,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时候,是否也会存在不平等的情况?” “这不是不平等,社会主义制度也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难道这也是不平等吗?” 你挖坑,我也挖。 不等姜红英开口,李天明又接着说道。 “投入不同,利益分配方面,自然会出现差别,总不能你投入了100元,得到的回报和我投入一元钱的回报相等,这不是平等,相反对于投入多的村民来说,这种分配方式,意味着不公平。” 姜红英还要再开口,李天明却将餐盘往前一推,原本丰盛的晚餐,此刻只剩下了一只光秃秃的餐盘。 “不好意思,我吃好了,今天的采访,我看还是到此结束吧!” 李天明说着起身,看向了刘思明。 “这位同志,我希望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您能确定被采访对象的同时,也能让我确定究竟是在接受谁的采访。” 明明就是个速记员,非得插话提问题。 这也就罢了。 可每个问题都在把他往大西北推。 啥意思? 我长得像啃沙子的料呗! 说完,李天明转身离开。 孙立起身刚要追出去,又回头看了一眼姜红英,面带歉意的笑了一下。 “今天,就先到这儿吧!” 说完,追着李天明离开了。 啪! “什么意思啊!” 姜红英愤愤不平的说道。 “刘老师,他最后那句话是说,我没有采访他的资格吗?” 刘思明闻言也是哭笑不得,无奈的看着姜红英。 “小姜!你……你知道刚刚的问题,有可能会毁了一个人吗?” 姜红英一愣,她自然意识到了,可当时根本就管不住自己的嘴,脑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刘老师,您也觉得是我的错!” 这哪里是错,分明就是在用刀子杀人。 “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下次如果真的有机会,我还是希望你能按照采访大纲进行,有的时候,你觉得一句无心的话,对别人来说,就是致命的伤害。” 说着将东西收拾好。 “走吧,我们回报社,将采访稿尽快整理出来,我报给领导。” 这次采访最初的目的是要树立一个典型,结果因为姜红英,差点儿砸出一个现.行.反.革.命。 如果李天明知道他们的目的,肯定会当面表明态度。 这个典型,谁愿意当谁当,他只想苟着发育,等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天明,你刚刚……” 李天明看着欲言又止的孙立。 “孙哥,你要追人家,能不能自己多花点儿心思,别拿着我送人情啊?” 呃…… 孙立面露尴尬。 “那个……看出来了?” 废话! 刚才采访的时候,孙立俩眼珠子都快长在姜红英的身上了,傻子也知道这厮的目的不纯。 那么不加掩饰的,不是流氓,就是看上人家了。 二选一,自己挑一个。 “你就当帮帮哥哥呗,小姜来了好几次,一直想要采访你,我就……随便帮她一把!” 哈! 李天明真的是要被气笑了。 “你随便一帮,我距离去大西北啃沙子就不远了。” “怎么会呢,没那么严重吧!” “质疑我国的生产力,否定社会进步,你觉得我离死还有多远?”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仔细回想了一下刚刚的采访过程,孙立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你……应该没那个意思吧?” 我艹! 李天明差点儿没忍住,一个电炮抡过去。 “我当然没有,可你的心上人,她就是这么认为的,笔杆子攥在她的手里,还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幸亏那位刘老师帮着说了几句,要不然,下回再见,不是十八年以后,就是二十年以后!” 十八年投胎长大,二十年刑满释放。 这破地方是不能待了,必须赶紧走。 李天明没再搭理孙立这个坑哥们儿的货,急匆匆的跑到了食堂后门,打着了拖拉机,往驾驶位上一坐,看着追上来的孙立。 拜拜了您嘞! 第一百三十一章 着家伙吧 “谁?” 李天明刚翻进院子,正借着月光摸索着往正房门口走。 突然,西厢房的门开了,李天亮吼了一嗓子,径直朝他扑了过来。 手上拎着的棍子,奔着他的脑袋就抡。 好小子,姓姜的小娘们儿没把我送去大西北,你这是要把老哥送去阎王殿啊! 千钧一发之际,李天明身子后仰,直接躺在了地上。 哎呦! 一不留神,脑袋磕在了圈着石榴树的砖围子上。 李天亮一击不中,反手一棍子又砸了下来。 “着家伙吧!” 还来连击? 李天明这下惊得亡魂大冒,智商重新上线。 “我是你哥!” 亲的! 眼瞅着这一棍子就要砸中面门,李天明赶紧开了口。 啪! 听到声音,李天亮硬生生的将棍子往旁边偏了一点儿,擦着李天明的脑袋,砸在了地上。 “哥?” 呼…… 李天明长出了一口气,就差了一点点,这下子要是打实了,纵然不死,脑袋也得开花。 “是我!” 这时候,正房的灯也亮了。 “天亮,怎么回事?” 是宋晓雨的声音。 紧接着房门打开,宋晓雨和小蓉一脸紧张地走了出来。 “是……是我哥!” 李天亮的声音透着尴尬,幸亏李天明及时出声,不然的话,可就出大事了。 宋晓雨闻言赶紧打开手电筒,往李天明的脸上照了过来。 看清真的是李天明,也松了口气。 众人赶紧上前,把他扶起来。 咝…… 李天明伸手摸了摸后脑勺,还好没破,只是磕了一个大疙瘩。 “就算是小偷,你也不能往死里整啊!” 宋晓雨扶着李天明:“你还说呢,回家不知道敲门,干嘛翻墙头,进了院子也不说句话,谁知道是不是坏人。” 二狗子越狱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可人们并没放松警惕。 尤其是李天明不在家,李天亮自然更要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哥,你怎么还半夜回来了?” “我……不放心,行了,你赶紧回屋睡觉吧!” 李天亮答应了一声,拎着棍子回屋了,明天还得上工呢。 到了正房里屋,小五还在睡觉,天气热,这丫头把被子蹬到一边,只穿了一条裤衩,四仰八叉的趴着。 “我们都以为你不回来了。” 李天明本来也计划在钢厂招待所住一宿,明天早上再赶回来。 可那个姓姜的太危险,他只想躲得远远的。 “留你们在家,我咋放心,行了,别管我了,都睡吧!” 李蓉上前就要去抱小五。 “哥,我把小五抱走。” “走啥走,都几点了,她明天还得上学呢,快别折腾了。” 李天明说着去堂屋洗了把脸,拿着湿毛巾敷在了后脑勺上。 幸亏磕得不重,不然今天晚上非得见血不可。 过了一会儿,感觉没那么疼了,李天明也回屋上炕。 “天明,养殖场的猪……” “有啥话明天再说吧!” 李天明来回折腾了两趟,这会儿是真的累了。 宋晓雨闻言,也没再说话,黑暗中朝着李天明这边靠近了一点儿,握着他的手,顿时觉得安心了。 李天明不在家的时候,她总是睡不踏实。 转天,李天明睡到快八点才起。 一睁眼,家里连一个人都没有了,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 厨房里给他留了饭,两个贴饼子,一大碗稀饭,就着酱菜,全都倒进了肚子里。 将身上的钱拿出来,一份是卖鱼的钱,2012块6毛,还有一份是野鸭子和老鳖的,1437块5毛。 把钱分好,揣进怀里,李天明锁好门,直接奔了村东头的坡地。 今天是收红薯的日子。 大家伙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养殖场的猪出栏,就算是投钱最少的,也能分个百十来块,村里还经常往海城送鱼,到了年底又是一笔收入。 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地里庄稼的长势也好。 以后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会不会有人眼红那些当初投钱多的? 自然免不了。 可眼红是一回事,对日子有了新的奔头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李天明这个新的带头人,还怕以后村里没有新的赚钱路子? “天明!” “天明来啦!” 看到李天明,乡亲们热情的打着招呼。 李天明一一回应着,走到宋晓雨边上,抡起锄头开干。 “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睡醒了,还躺着干啥!” 顺着红薯藤,一刨一提,一个完整的红薯就挖了出来,而且绝对不伤分毫。 “你……咋弄的?” 宋晓雨看着,感觉特神奇。 她每挖一个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将红薯给弄破了。 “还能咋弄,干多了呗!” 无论做什么,其实都是个熟练工,李天明六七岁就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地劳动,14岁就能评上满工分,只要是地里的活,无论干什么,全都手拿把掐的。 “天明!” 李学庆这时候走了过来。 “听小宋说,你昨天后半夜才到家,快别干了,回去好好歇着。” 李天明现如今可是村里的大功臣,就算在家睡一天,队里给他记满工,也绝对没谁会说三道四的。 “没事儿,我不累,真要是在家躺着,反倒浑身不自在。” 这话可不是唱高调,有时候,李天明都怀疑自己是个天生的劳碌命。 上辈子哪怕到后来身价亿万,却还是闲不住,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了,愣是在别墅的院子里,开出来一片地种菜。 女儿劝了好几遍,一点儿作用都不起。 闭眼的前一天,还给黄瓜搭架子呢。 李学庆知道劝不住,干脆也就不说了。 “等下午收工,你来村支部一趟,有话和你说。” 肯定是钱的事,那么大一笔钱放在手里,李学庆心里不踏实。 可要是存到大柳镇的信用社,恐怕李学庆从今往后都别想睡得着。 钱永远是放在手里最安心。 “行,您和金利叔打个招呼,让他也去。” 李学庆点头应了一声,背着手走了。 李天明闷头继续干,来的最晚,可他干得最快,等把这一垄地干到头,别人也只干到了四分之三。 中午收工,这片坡地已经被收得七七八八。 吃过午饭,又干了一个钟头收尾,然后一麻袋一麻袋的红薯被运到了场院的仓房。 这下可以歇着了? 老农民不到猫冬,就没有歇着的时候。 各家自留地的菜,也到了罢园的时候,茄子、辣椒收回家,还要赶着季节把白菜、萝卜种上。 等全都忙活完,李天明洗了把脸,和宋晓雨打过招呼,顺便把自己那一份钱交工。 “拿着!” 宋晓雨连忙接过,明明是在自家院子,看她那紧张的模样,好像还要防着谁。 “多……多少?” “自己数!” 李天明笑着离开了家,溜达着到了村支部。 李学庆和李学工等人已经在等着了。 照例还是先把卖鱼的钱入账,会计马长山现在也有着幸福的烦恼。 以前村里的帐干净,就那么千八百块钱,闭着眼睛也能管好。 可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每年的结余立了一本账,卖鱼的钱是一本账,如今卖生猪和鸡蛋的钱又是一本账。 而且,这么多钱全都交到他的手里,马长山才是睡不着的那一个,真要是丢了,少了,怕是只有一根绳子挂树上了。 等马长山出去,李天明又掏出了四份钱,放在了桌子上。 每个人拿了自己那一份,又待了一会儿,各自回家吃饭。 “叔!还是为了那笔钱?” 李学庆愁眉苦脸的点点头。 “不光我愁,马长山更愁,今天早上和我说,昨天一宿没睡。” 财帛动人心,这么大的一笔钱,很难保证不会有人打歪主意。 “您是咋想的?” “我要是有主意,还来问你?这个主任,我看干脆你来做,我也能省点儿心!” 李天明笑了:“行啊!不过您得先发展我入党。” 呃? 李学庆一愣,倒不是因为李天明想做村主任,而是…… “你不是党员?” 他已经习惯了有事就找李天明商量,村里那几个支委都快被他给忘了,结果李天明连党员都不是。 “回去写份申请书,我这边批准,考察期一年,让你学国叔做你的介绍人!” 这么简单吗? 李天明不过是随口一说,但仔细想想,还是得积极向组织靠拢,有了这一层身份,以后做事也能方便一些。 “行!” 啪! 李学庆点上了一根烟:“现在说说吧,这钱……到底该咋弄。” “还能咋,分呗!” 第一百三十二章 集体这面红旗不能丢 分? 你就不再好好合计合计了? 因为这笔钱,李学庆都快要愁死了,在分和不分之间,来回左右摇摆。 本来想着找李天明商量商量,拿出一个切实可行,又不会太惹眼的办法。 谁知道李天明居然这么干脆。 就一个字——分! “天明,这可是……” 李学庆努力压低了声音。 “12万多,要是分下去……” 他当初为了支持李天明,往养殖场投了一千块钱,如果要分的话,单单他一家就能拿到8000多。 现如今端着铁饭碗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钱。 他一个村主任靠养猪,一年赚到工人差不多20年的工资。 这钱拿着…… 烫手! 李天明更多,直接万元户。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万元户这个概念,要到1979年,随着《人民日报》的报道,广东中山某生产队的社员黄新文靠着全年收入破万,万元户才被人们所熟知。 “我又没说都分!” 呃? 去年分卖鱼钱的时候,李天明也是这么说的。 “你到底咋想的,干脆都说出来,别让我猜。” 李天明也点上了一支烟。 “叔!咱们村这个养殖场,肯定要继续办下去,对吧?” “废话,这么赚钱的营生,凭啥不继续办。” 上面又没叫停,证明他们这个大集体的养殖场并不违反政策,只要不犯错误,肯定是要继续办的。 “我是这么想的,等到养殖场的猪,还有鸡,全都卖了以后,咱们先留下一部分钱,明年继续扩大生产,村南头这么一大片地,撂着也是浪费,上面又不许咱们垦荒,不如将养殖场的规模继续扩大。” “还扩大?你打算扩大多少?” 现在这个规模,赚到的钱,已经让李学庆胆颤心惊了,继续扩大规模,那还了得。 “扩大多少,需要仔细合计,首先要加盖猪舍,鸡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散养,太浪费人工。” 李学庆点点头。 猪舍的事先不忙,养鸡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 上万只鸡散养着,也不是个事。 “老孙早就说过了,要建鸡栏,实现那个……科学化养鸡!” 李学庆也听过,虽然对啥是科学养鸡不懂,可他知道村里留下的这仨人都是大学问家,听人家的准没错。 “可是要按老孙说的修鸡栏,钱咱们有,就是没有木料啊!” 现在好的木料太难买。 “山上不是有嘛!” “你快别打山上树的主意,上面一直说要植树造林,你敢砍树?不要命了?” “您急什么啊,我说的是那些长得歪瓜裂枣的树,养鸡都要讲究科学,种树也得讲科学,咱们和林业局打好招呼,砍一棵树,咱们补种10棵,这样还不行。” 李学庆仔细想想,倒也是条出路。 “你说的这个扩大生产,打算留多少钱?” “至少一半!” “这么多?” 李天明连忙解释:“这笔钱也不是全都要投进去,就放在公账上,花多少用多少,对全村公示。” 这笔钱的数额确实太大。 等到再交完任务猪,还能有一大笔进账。 全都分下去的话,李天明也没那么大的胆子,万一哪天风向变了,上面追究下来的话,肯定要惹麻烦。 将一半的钱放在公账上,用于养殖场后续的发展和运营,这样一来,也就没那么显眼了。 “剩下的钱呢?” “我是这么考虑的,叔,养殖场是集体企业,赚到的钱也要服务集体,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李学庆哪有李天明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他最擅长的是拍桌子,指着人家的鼻子骂大街。 “说明白点儿!” “说明白点儿就是,咱们这个集体养殖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得高举着集体这面红旗!” 这话李学庆倒是能听得明白,可具体要怎么干呢? “叔,咱们村的路,是不是应该修修了?” 修路? “您看看咱们村的路,只要下雨,就变成烂泥塘,别说是人了,牲口上去都打滑,咱们发展集体企业,就是为了能更好的建设咱们的村子,您觉得呢?” 李学庆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不过修桥补路,这可是积德行善,惠及后辈儿孙的好事。 “你说的挺像那么回事,还有呢?” 李学庆现在只想把这笔钱尽可能多的花出去。 “还有就是茅房了,城里都有公共厕所,再看看咱们村,半大小子找个背人的地方,解开裤子就拉撒,一不留神就能踩一脚,大姑娘小媳妇儿更是连个方便的地方都没有……” “你给我打住!” 李学庆听得都不好意思了。 “不就是建茅房嘛,行,找好地方,多盖几个,往后谁再敢撅着腚就拉屎,老子拿个棒子骨头给他塞上!” 李天明被逗笑了:“叔,这不光是方便,卫生,您想啊,有了公共厕所,是不是得找人定期清理,咱们村那些五保户,地里的活根本干不了,每年就靠着村里的救济,也不是长久之计,把清理的活交给他们,也能赚些工分,到了年底,手里有几个活钱,不但日子能好过一些,顺便还能减轻村里的负担,这可是一举多得!” “行了,行了,知道了,知道了!” 李学庆连连摆手,阻止李天明继续说下去。 “还有没有?” “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李天明突然正色道。 当然现在还没这个说法,但教育问题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村里的小学?” 李学庆立刻猜到了李天明要干啥。 “往常每年一直是修修补补,最多也就是换换门窗,可那几间破房子,还能坚持几年,说不定啥时候,一场大雨,房倒屋塌。” 李天明要是没记错的话,村里的小学,上辈子就是在他闺女出生那一年,一场大雨过后全都塌了,幸亏小学校每到下雨天就停课,不然的话,李家台子非得绝了根不可。 “说的是,说的是,这是大事,就这几件事,回头召集所有村民代表,咱们在会上宣布!” 李学庆没说讨论,在他看来,无论是修路,还是盖公共厕所,亦或者重建小学校,都是大事,好事,是为了子孙后代。 不同意? 除非不是李家台子的人。 “叔,千万记住,集体!” “明白!” 李学庆能做这么多年的村主任,还能不懂这个道理,只要一直举着集体这面红旗,谁也挑不出大毛病。 “剩下的钱……” “分啊!乡亲们盼了大半年了,等的不就是把钱攥在手里嘛!” 留下一部分,花出去一部分,再分掉一部分。 这么做,就算是有人要追究,看到公账上的钱,再看到村里又是修路,又是盖公共厕所,还重修了小学校,领导们的政绩有了,自然没人放闲屁。 再等几年,等到春暖花开,做事就不用像现在这样束手束脚的了。 不过就算是现在被条条框框束缚着,李天明也没打算消停。 养殖场只是将一部分村民绑在了一起,果木园的产出最短还要三五年以后。 必须再想一个赚钱的法子,这次要将全村的人都结成利益共同体。 “你又想啥呢?” 李学庆见李天明半晌没说话,知道这小子又在打鬼主意,可每次冒出来的主意,总能给村里带来好处,所以看到李天明发呆,他心里也满是期待。 “不着急,等我想好了,再和您说!” “还卖上关子了!” 事情都说完了,李学庆起身。 “行了,回家吃饭,为了这破事,饭都要吃不下了!” 李天明也跟着一起离开了村支部,回家的路上,心里还在盘算着,并没有注意到,有人在一直看着他。 “还看,人家都结婚了,看就能看到你炕头上啊!” 庄薇薇闻言转回头,瞪着身后的那个虽然上了年纪,却依旧风韵犹存的女人。 “这是当妈的对闺女说的话?” 女人正是鼎鼎有名的盖满村。 “哟!现在知道我是你妈了,你不是瞧不上我嘛,有本事别叫我妈,更别吃我做的饭!” 说完,盖满村一扭一扭的走了。 庄薇薇咬着牙,又转头看向李天明离开的方向,人却早就走远了。 “你给我等着,早晚有一天,我让你后悔!” 第一百三十三章 村民大会 李学庆是个行动派,回家吃过饭,撂下筷子就回到了村支部,没一会儿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全体社员同志注意了,全体社员同志注意了,各家各户派一名代表来村支部开会,各家各户派一名代表……” 连着重复了好几遍,整个村子立刻热闹了,吃过饭的,还没吃上的,甭管在干什么,纷纷放下了手头的事,赶去了村支部。 养殖场的猪刚被钢铁厂的人拉走,今天就通知开会,肯定是商量那笔钱的事,虽然不知道具体卖了多少,可大柳镇市场上的猪肉八毛五,这是明码标价的。 昨天拉走了整整四十车,好些人都数着呢。 一头猪就算只有二百斤,四十车猪,这笔钱肯定少不了。 就算当初没额外投钱,只拿那笔6000块买鱼钱的集体股,每家每户怎么着也得分个百十来块。 李天明知道要说什么,不紧不慢地喝完了粥,这才起身准备出门。 “你不跟我去看看?” 宋晓雨正要收拾桌子,闻言道。 “学庆叔说让各家主事的去开会,我去干什么?” “咱家的钱都是你管着,你咋不算主事的!” 宋晓雨知道李天明是在逗他,丢过来一个白眼,没再搭理这男人。 “小雪,别出去玩了,回屋写作业!” 小五还想着偷偷溜出去,被宋晓雨叫住,也只能不情不愿地回了屋。 育红班平时也不教什么,唱唱歌,做做游戏,听老师讲讲英雄故事,每天学几个生字。 李天明出了门,去村支部的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乡亲,

相关推荐: [综影视]寒江雪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危险情人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他是斯文糙汉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和徐医生闪婚后   一梦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