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想把这姑娘说给她家老大天会了。 模样好,身段好,最重要的是不娇气。 这些新来的知青,村里人都关注过。 干活的时候,数宋晓雨最踏实,比男知青都肯干。 真要是个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千金大小姐,方艳梅也不会动了这个心思。 “宋知青,你是咋想的,给婶子个准话!” “我……” 在刚得知方艳梅是来说亲的时候,宋晓雨本能的就是要拒绝。 她也不想一辈子留在农村,嫁一个庄稼汉。 可是…… 真的还能回去吗? 就算是回去了,家里还有她的地方吗? 她能理解母亲,为了哥哥一家,牺牲了她。 可要说心里一点儿怨都没有,那绝对是骗人的。 她只是老实,不是窝囊。 现如今,宋晓雨也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 虽然宋长英一直在鼓励她,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一定有回城的希望。 可是,家都没了,回城能去哪? 这么一想,再来考虑方艳梅的提议,好像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她和李天明虽然接触的不多,但是能看得出来,那是个好人。 帮着她搬行李,帮她寄信,那天夜里更是救了她。 如果自己真的…… 宋晓雨都不敢往下想。 这一次被李天明救了,以后呢? 会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在李家台子,还有谁能护得住她? 李天明一定可以。 宋晓雨平时不言不语的,可却没少听别人说。 无论是村里人,还是谢建设这样的老知青,对于李天明都是交口称赞。 越想越觉得,要是能嫁给李天明,好像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婶子!” 这是方艳梅进屋以后,宋晓雨第一次开口。 “闺女,你说!” “他……真的愿意娶我?” 啥? 其他女知青闻言,一个个的都是满脸震惊。 尤其是宋长英,她正想办法,把方艳梅劝走,可宋晓雨…… “晓雨!” “长英姐!” 宋晓雨抿嘴笑了一下。 “我……想好了。” 方艳梅看着,反倒是有些迟疑了。 “闺女,你要是为难就算了,我们天明也不是娶不上媳妇,婶子是觉得你人不错,村里人又正好瞎传,就想着要是能弄假成真也不错,可你要是不愿意,就别为难自己!” “婶子,我不为难,我也觉得李天明同志挺好的。” 宋晓雨的性格里还有着几分执拗劲儿。 决定的事,绝对不后悔。 就像她给家里写的那封信。 与其说是原谅了母亲,倒不如说,宋晓雨绝了自己的后路。 她就算是在农村待一辈子,也绝对不回那个伤了她的家。 既然早晚都要嫁人,为什么不能是李天明。 虽然并不算熟悉,可是…… 这年头,盲婚哑嫁的还少吗? 她的哥哥嫂子说是自由恋爱,不也是经人介绍才认识的。 后来见了两面,就急匆匆的领证结婚了。 身边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宋晓雨并不十分排斥。 至少…… 李天明是个好人。 “你要是这么说,婶子就放心了,正好天明就在我家呢,你来婶子家吃个饭,和天明见一面,咋样?” 这就要见面了? 也对! 总不能全程通过别人传话,就把事情定下来。 “行!” 宋晓雨虽然心里慌得厉害,可既然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正式见一面,也不算是盲婚哑嫁了。 说完,宋晓雨起身,拿上围巾就要和方艳梅一起离开。 “晓雨!” 宋长英见状,连忙将她给叫住了。 “你……真的想好了?” 宋晓雨点点头,看着一直非常照顾自己的宋长英,笑了。 “长英姐,我们来的时候,不是已经决定了吗?战天斗地,一辈子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傻姑娘,那话也就是随便说说,你怎么还当真了? 经历过秋收的知青,谁不是后悔到想抽自己大嘴巴,变着法的要回城。 再说了,就算是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没必要把自己教育到贫下中农的炕头上去啊! “你要是真的结了婚,正式在村里落户,以后……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 这话说出来是很犯忌讳的。 毕竟,当初他们出发的时候,可是手捧红宝书,对着教员的画像发过誓,要一辈子扎根农村的。 宋晓雨听了,不禁面露苦笑。 她还回得去吗? 那个家早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就算是回去,也是遭人白眼,与其那样,还不如在农村有个家。 她的那封信寄出去也很长时间了,到现在连回信都没有,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宋晓雨没再说话,和方艳梅一起离开了。 “她怎么这么傻啊!” 宋长英满脸懊恼。 “也许人家一点儿都不傻!” 说话的是和宋晓雨同一批来的知青张虹。 “你什么意思?” 张虹倚着墙,手里捧着一本红宝书。 “知道李天明今天进城去干什么了吗?” 众人闻言不解。 进入农闲,天气越来越冷之后,她们就很少出门了,特别是之前李天明还来报过信,山上又发现了野猪的踪迹。 整天闷在知青点,村里发生什么事,她们都不知道。 只等着大喇叭通知去村支部分粮。 “张虹,你到底想说什么?” 张虹将红宝书合上,慢悠悠的说道:“李天明今天送了他一个本家兄弟去了海城钢铁厂,办理入职手续,知道他那个本家兄弟的工作是怎么来的吗?” 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张虹这才给出了答案。 “就是李天明帮着安排的!” “不可能!” 当即就有人反驳。 她们都是城里来的,谁不知道城里的工作有多难安排。 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人家为了不让子女下乡,只能父母去办病退,让孩子顶上来。 如果连海城钢铁厂这样的大国企,工作岗位都能随便安排的话,她们这些人为什么还要下乡? 总不能真的是因为农村缺少劳动力吧? “你们觉得不可能,可事实就是这样,你们要是不信,就去问问谢建设,他们男知青都知道!” 听张虹这么说,纵然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但也不得不信了。 “李天明,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谁知道呢,也许人家有别的门路!” 张虹越说越来劲。 “你们想啊,宋晓雨要是嫁给了李天明,他都能帮本家兄弟安排工作,是不是也能帮着宋晓雨安排?到时候,宋晓雨是不是就回城了?” 要是这么说的话,也就解释得通了。 “说得好听,什么战天斗地,一辈子扎根农村,还不是变着法的想要回城!” “亏我刚才还为她担心呢,原来人家都算计好了!” “看着挺老实的,原来这么有心机!” “要我说,那个传言说不定就是宋晓雨故意放出去的,为的就是逼李天明娶她!” 宋长英听众人越说越不堪,想要替宋晓雨分辨两句,可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 “宋长英,你溜须宋晓雨也没用,人家要是有一天真的回城了,也不会带着你!” “你们……” 第七十一章 我只想要一个家 看到宋晓雨跟在方艳梅身后进来的时候,李天明都傻了。 什么情况? 怎么还把人给带家来了? “四婶儿,这……” “啥这个那个的,宋知青,别站着了,坐,家里人多,乱糟糟的,别介意!” 方艳梅说着,一个劲儿的给李学农使眼色。 李学农虽然盼着这个事能成,免得盖满村的闺女再来纠缠李天明,可也没想到这事真的能成。 现在人家姑娘都跟着来家里了,不就证明也有意嘛! 这让李学农大为高兴。 侄子的婚事差不多是有着落了。 “对,对,坐,别客气,小蓉,把你哥带来的点心和糖,给宋知青拿来!” 李蓉虽然年纪小,但也猜到了,大哥这是要和宋晓雨相亲。 他们就要有嫂子了! 没能娶成杜鹃,李蓉整天也替大哥发愁。 过了年都19了,同辈的兄弟们,在这个岁数早就成家了。 甚至有的孩子都能满炕爬了。 大哥可不能一直单着。 为了这事,李蓉恨透了杜家人。 偷偷的打量着宋晓雨,感觉这个嫂子挺不错,不像杜鹃,见面就摆个冷脸。 “嫂子!你吃糖!” 李蓉一句“嫂子”,把宋晓雨叫了一个大红脸。 “瞎叫什么呢!” 李天明同样被这一句“嫂子”,给叫得措手不及的。 “害什么臊,早晚的事,先叫着也没什么!” 方艳梅说着,又把点心盒子推到了宋晓雨面前。 “宋知青,嗐,这么叫就生分了,婶子以后就叫你小雨,你先吃点儿垫垫,婶子这就做饭。” 本想着留到过年才吃的狍子肉,也被方艳梅给拿了出来。 屋子里,宋晓雨此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如坐针毡,被李天明的一帮弟妹像是看西洋镜一样参观,让她两只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了。 “都出去,出去!” 李学农看出了宋晓雨的窘迫,连忙起身赶人,等把孩子都轰出去。 “你们俩先聊着,我去帮你四婶儿忙活忙活!” 出去的时候,还把门给带上了。 听到关门声,宋晓雨心下一慌,抬头看向了李天明。 这还是她第一次仔细端详李天明。 不得不说,李天明确实很出挑。 五官端正,浓眉大眼的,身量也是又高又壮,知青点的那些男知青和他相比,都是文弱书生。 两人对面坐着,一时间尴尬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张嘴。 李天明虽然是重生的,可他上辈子活到80多岁,也没经历过相亲。 和杜鹃的婚事,也是杜立德和李学成两人在酒桌上直接定下的。 “那个……我婶子就好保个媒,你别介意!” 李天明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宋晓雨耷拉着脑袋,下巴都快抵在胸口上了。 “你……你是怎么想的?” 李天明是咋想的? 他根本就没想过。 小说里写的那些重生者,一个个即便是重生到原始莽荒时代,恨不能也追求自由恋爱,娶个媳妇儿还要从心。 李天明没那么矫情,处在这个年代,盲婚哑嫁算是寻常事,他唯一的要求,就是盼着能娶一个差不多的就行了。 门第相当,谁也别高攀谁,这样相处起来没有压力。 性子好,能帮着他照顾弟妹。 要是模样能漂亮些,那就更好了。 至于什么自由恋爱,李天明从来都没想过。 再说了自由恋爱是个啥? 父母那一代人,他们这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结婚前根本不了解另一半,绝大多数也都过得挺好。 后来的年轻人倒是自由恋爱,又有多少半路就分道扬镳了。 看着面前的宋晓雨,李天明突然觉得,如果是这个姑娘的话,其实也不错。 要是换做别的女知青,他还真得琢磨琢磨。 别等到了知青大返城的时候,人家拍拍屁股走了,让他的孩子没了妈。 上辈子,甭管宋晓雨是因为什么嫁给了二狗子,至少等到她返城的时候,没像有的知青那样抛夫弃子。 “你……真的愿意跟我?” 就不能问得稍微含蓄委婉一点儿吗? 宋晓雨心里早就慌成了一团,面对李天明这个问题,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可李天明似乎非要等到她的答案。 “我……” 宋晓雨深吸了一口气,努力鼓足了勇气。 “愿意!” 看看,搞对象有什么难的。 干嘛非得相处一段时间看看,还要互相猜对方的心思。 痛痛快快的,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 说出那两个字,宋晓雨反倒是没那么慌了,缓缓的抬起头,红着脸。 “我想要一个家,你……能给我吗?只要你给我一个家,我就一门心思的和你过日子!” 当宋晓雨将这番话说出来之后,她的眼圈已经泛红了。 想到那个只会嘴上关心自己的母亲,冷心冷性的哥嫂,她就觉得委屈。 凭什么啊? 那个岗位明明是她的,为什么要给嫂子? 那也是她的家,为什么连一张床都放不下? 李天明这一刻,大概明白了,宋晓雨为什么会嫁给二狗子了。 她的家庭,李天明已经见识过了。 可以说,宋晓雨就是被家人放弃的那个孩子。 她太渴望能有一个家了。 “我给你!” 李天明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姑娘,很让人心疼。 心疼到…… 让人不忍心拒绝她的任何要求。 更何况这个要求,近乎卑微。 得到李天明的回答,宋晓雨顿时松了口气。 “你……什么时候娶我?” 那个知青点,宋晓雨也不想久留,因为除了宋长英以外,她能感觉到,其他的知青战友,并不喜欢她,甚至对她有些排斥。 既然决定了要把自己嫁出去,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关系。 倒是李天明被宋晓雨这句话给唬得愣住了。 这姑娘也太…… 想着,李天明不禁笑了。 “你……你笑什么?别……别笑了!” 宋晓雨一张脸红得几乎要滴血了。 “好,我不笑,那个……快过年了,等来年开春,我把房子盖好,到时候就娶你过门!” 刚说完,就听到门口一阵笑声。 接着,门就被推开了,三婶儿石淑玲和四婶儿方艳梅笑着走了进来。 “三嫂,你瞅瞅,还没经过我这个媒人呢,人家小两口就把结婚的日子给定下了!” “人家自己定下又咋了,还能少了你这个大媒的谢媒酒啊!” 石淑玲正在家准备做饭呢,就见李天亮急匆匆的跑来了,说是李天明在相亲,对象正是村里人传言中的宋知青。 这下石淑玲和李学工哪里还待得住,李天明的婚事一直被他们两口子记挂着。 原本,石淑玲还想着,等过年的时候,回娘家看看,叔伯兄弟的闺女当中有没有合适的。 谁知道,倒是让方艳梅给抢了先。 不过这样也好,娘家那些侄女被她在心里扒拉了好几遍,还真没有能配得上李天明的。 娶一个城里来的知青,又有文化,模样也好,配李天明正合适。 “姑娘,你有福,别看咱天明是个农村的,可在整个永河县,不,在整个海城,你只管看,谁也没有咱天明出挑。” 三婶,你快别夸了,再夸,我就该上天了。 “等明年开春,新房建好了,到时候,一砖到顶的大瓦房,往后的日子,你有享不尽的福!” 宋晓雨听着,倒是不在意这些,她只想有个家,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无论那个家是什么样。 好也罢,坏也罢。 能让她有个栖身之地,有个可以依靠的人就行。 “行了,行了,三嫂,就你会说,快出来帮着我做饭,让人家小两口再说说话!” 方艳梅说着,又把石淑玲给拉了出去,可底下的一大帮弟妹全都挤了进来。 再加上三叔家的六个,这下屋子里更热闹了。 “往后,你就是我嫂子吗?” 小五挤到了宋晓雨面前,仰头看着她。 宋晓雨再一次体会到了“如坐针毡”的感觉,却还是微不可察的点了下头。 小五却不肯就此作罢,歪着脑袋,继续盯着宋晓雨看。 “我……是!” 听到这两个字,李天明这一帮弟妹立刻发出了一阵欢呼,围着宋晓雨,“嫂子,嫂子”的叫个不停。 宋晓雨羞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只能求助的看向了李天明,结果却发现,李天明正看好戏一样站在一旁。 这男人是成心的! 好在,石淑玲及时出现,连踢带打的把一帮人给轰了出去。 “等你们的嫂子过了门,一个一个的管教你们!” 还是别了,这么一大帮小叔子,小姑子,先让我认全了再说吧! 第七十二章 分红 李天明没想到稀里糊涂的就有了媳妇儿,这么说的话,他是不是还得感谢二狗子的神助攻。 毕竟没有二狗子散布的谣言,也就没有方艳梅自告奋勇去保媒,更不会有…… “你进去吧,我先回了!” 李天明把宋晓雨送到了知青点的大门口,借着月光,看到宋晓雨点了点头。 “你……你先走,我看着你走,再进去!” 用不用再把我送回家,然后我再送你回来,天寒地冻的,俩人来回走个十几趟。 李天明没那么矫情,点点头,转身刚要走,突然想到了什么,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递到了宋晓雨的面前。 宋晓雨一愣,迟疑的伸手接过,看着李天明转身离开,紧紧的将钢笔握在手里,那上面似乎还能感觉到来自李天明的温度,这让她又不禁红了脸。 转天,差不多整个李家台子都知道了,李天明和城里来的宋知青定了亲。 至于那个传言…… 已经不重要了。 今天是村里分红的日子,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 和往年相比,每户还能分到差不多150块的卖鱼钱,人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天明,恭喜啊!啥时候喝你和宋知青的喜酒!” 李学庆笑呵呵的问道。 “来年开春,等房子盖好了,就结婚!” 既然已经定下了,李天明也大大方方的给了回应。 “好事啊,好事啊!” 的确是好事,可有的人就不这么认为了。 杜立德黑着脸,他还在盘算着把小女儿嫁到李家,结果,李天明的婚事就定下了。 这下盘算彻底落了空,让他感觉就像是被剜肉一样难受。 更让他难受的是,昨天杜鹃和庞秉新上门,开口就是借粮。 兴家坨分红的日子比李家台子早一天,哪有刚分了粮,就上娘家来借。 一问才知道,庞秉新连年欠着村里的账,往年也就罢了,总不能让他饿死,只能债上加债。 可今年兴家坨的村主任说什么都不肯再借粮。 至于原因嘛! 谁让兴家坨村主任的媳妇儿是李家台子的娘家呢。 论起来,还是李天明的本家堂姐。 小舅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堂姐和姐夫能不帮着出气。 看着庞秉新还一副满不在乎的德行,宋银枝直接躺炕上了,杜立德也气得够呛,可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亲闺女挨饿。 现在那两口子还在家里等着呢。 唉…… 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都别说话了,都别说话了!” 李学庆吆喝了半晌,人群才渐渐安静下来。 “老规矩,先分粮!” 粮食分粗粮和细粮,不过李家台子这边主要就是种植水稻,玉米很少,红薯也只在坡地上种了几十亩。 所以分下来的粮食,还是以大米为主,至于有的人家不够吃,那就得背着大米去大柳镇的粮站去换粗粮。 粮食的分配原则是人七劳三,也就是每个人都能分到占七成的基本口粮,其余的三成则根据工分来算。 今年的年成好,粮食收的也多,交完公粮,再补上集体储备粮之后,剩下的粮食还很充裕。 所以今年发下去的口粮标准也定得格外高,基本上只要不是个大肚汉,都能吃到来年再分粮的日子。 李天明把他家,三叔四叔家分的粮全都搬上了拖拉机。 见一旁李学成眼巴巴的看着,李学工和李学农也是一脸为难的模样。 “装车!” 帮着李学成运粮食,不是因为他是自己的爹,而是因为他是三叔四叔的哥。 宋晓雨也分了好几袋粮食。 作为李家新媳妇儿,村里自然不能亏待了她。 别的知青都是减一成发的粮,宋晓雨是足额的。 不用李天明发话,天生就带着几个兄弟,把宋晓雨的粮食也装上了车。 “先送我那儿,等打好了,再给你送去。” 发下来的粮食都是稻谷,要送去大柳镇的粮站,脱了壳才是能吃的大米。 困难时期,连打下来的谷糠,人们都会带回来,混在玉米面里蒸菜团子吃。 “听你的!” 宋晓雨现在已经有了夫唱妇随的自觉。 分完粮食,接着又开始分菜,都是集体菜园子种的,只有白菜、南瓜、土豆,这年头想吃别的,根本没有。 把粮食运回去,接着又回来拉菜。 整个村子所有人都忙得热火朝天的。 辛苦了一年,今天才算是真正看到了收成。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分肉。 每年的任务猪,村里都会报几头病亡,留到年底给村民们分下去解解馋。 东西不多,按照人头分,大人四两,孩子二两。 还想吃,就得拿着粮食去粮站换,一斤粮食换二两肉票,再贴钱去县城的屠宰点买。 每年到了分肉的时候,都要打上几场架。 猪肉有肥有瘦,后来人们都喜欢吃瘦肉,可如今白花花的肥肉才最受欢迎。 肚子里缺油水,就指望过年的时候好好补补。 而且,肥肉能炼猪油,还能省下不少买油钱。 李天明高风亮节,主动要了两条里脊,上面基本不见一丁点儿肥的,把李蓉急的在一旁直跳脚。 负责分肉的金利怕他吃亏,又做主给了他好几根大棒骨。 这项福利,知青也有,拎着手上的四两肉,宋晓雨直接递给了李天明。 此举引得周围的乡亲们一阵哄笑。 “笑啥呢,有啥可笑的,各家主事的都过来。” 接下来便是分红的重中之重。 钱! 那些家里壮劳力多的,一个个恨不能把下巴扬到天上去。 往年家里壮劳力少的,全都是愁眉苦脸。 因为非但分不到钱,还得在账本上签字,把欠村里的钱认下。 可今年不一样,因为往钢厂卖鱼的营生,家家户户都能有些结余。 “李天明!” 金利话音未落,李天明还没等上前,就被人给抢了先。 “乔凤云,你来干啥?我喊的是天明,你家的钱刚才都拿走了。” 乔凤云挺着个大肚子。 “我咋不能来,天明、天亮那一份就该我拿,他们是十月份分的家,前面的工分……” “乔凤云,你还能不能要点儿脸。” 金利不等乔凤云说完,就已经听不下去了。 “学成二哥,你家的婆娘能不能管管,说的都是啥屁话,全村人都知道,天明14就被你当成壮劳力使唤,白给你干了4年,分家的时候,可没从你屋里拿走一分钱,现在连四个孩子今年的工分钱,你们也想把在手里,有这么做事的吗?” 周围的乡亲们也纷纷帮腔。 刚刚分下的钱,是工分结余,还有卖鱼的钱一起发下来的,就算要扣掉投给养殖场的,也剩下不少。 钱攥在手里,谁不念着李天明的好处。 “乔凤云,没见过你这么没脸的人,啥好处都想占。” “学成,这婆娘是得好好管教管教了。” “要我说,乔凤云,你先把分家单上写明,该给天明的二百块钱给了。” “对,说好了,给天明200块钱安家,你给了吗?” 乔凤云见自己成了众矢之的,拍着大腿就要哭嚎。 “行了!” 李学成喊了一声,他这人最好面子,被全村人数落,早就黑了脸。 “回家,丢不丢人。” “我丢人,有能耐,你去找你儿子要钱,不然,这个年就别过了。” 李天明才不管那些破事,上前签字,拿钱。 他之前往海城送鱼,讲好了的,一趟20个工分,另外他和天亮都是满工,还有小蓉和小五的工分,再加上卖鱼分的钱,加在一起有四百多块。 那些家里壮劳力多的,也没有李天明一家分得多。 看着李天明拿在手里的钱,乔凤云的
相关推荐: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靴奴天堂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莫求仙缘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他是斯文糙汉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综影视]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