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评! 最起码也该弄一个类似于,1970:包工头玩转都市之类的…… 好吧! 李天明也是个起名废。 报道一开始,先是肯定了李家台子村社员同志们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选择进城务工,靠着一双手,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为。 并且将他们当做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响应国家号召的代表。 接着又用大半篇幅,着重赞扬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团结协作,共同为钢铁厂建设做贡献。 最后就是为了夸而夸,从各种角度表扬农民建筑队的行为。 涉及到政策的内容,一句都没提,大概其报社的领导也害怕,一不小心踩进雷区。 让李学军这么高兴的是,文章中三次提到了李天明的名字。 顺便还提到了他利用业余时间,努力钻研建筑知识,如今已经具备了初级工程师的水平。 “这不是扯淡嘛!” 自己有几斤几两,李天明难道不比任何人都清楚。 初级工程师? 呵呵! 太抬举他了。 害的老子担惊受怕了好几天,结果弄了个空响! 不过这样也好,如今这个年头,谁做出头鸟,谁死得快,还是老老实实苟着吧! 先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然后才是其他的。 “瞎说什么呢,天明,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族谱能单开一页吗? 李家是有族谱的,以前还有祠堂,只不过时代洪流开启之后,被人为破坏了。 那几年闹的人不人,鬼不鬼的,一帮红袖标冲进来,饶是李家在村里的势力再大,也护不住。 好在祖先牌位都被抢了出来,已经有500多年历史的老祖功德碑也被提前藏好了。 祠堂毁了就毁了。 上辈子,还是李天明在2000年出钱重新修了一座。 扯远了。 李学军现在说的光宗耀祖…… 好吧! 就让大伯高兴高兴吧。 “我老早就看你小子行,下次回村里,我和你一起去,得把这报纸在老祖坟前烧了,让祖宗也高兴高兴。” 呃…… 不是应该收藏吗? 烧了干啥? “晚上带着天生,天会,还有……你爸,来家里吃饭,这么大的喜事,必须好好庆祝庆祝。” 李学军说完,走欢天喜地的走了。 “可以啊,兄弟,都上报纸了。” 孙立笑着捶了李天明一拳。 “等着,我去财务室领钱,今天李科长请客,明天,明天我请你。” 认识的人上了报纸,这让孙立也感觉与有荣焉。 虽然不理解,但李天明表示尊重。 悬了这么多天的心,这下终于可以放下了。 没闯出大祸,确实值得庆幸。 只不过,内心深处,李天明都不易察觉的地方,却有着一丝失望。 要是能把他说的全都报道出来,或许…… 会在某些地方,对国家产生那么一点点影响。 万一要是能朝好的方向发展呢? 不想这些了,自己就是个小老百姓,国家发展的大事,自然有领导人来把控。 升斗小民还是别跟着瞎掺和了。 上辈子,国家不是一样发展壮大,能挺直了腰板在联合国敲桌子嘛! 拿了钱,李天明又回了工地这边,先找到了天生,天会两人。 “晚上大娘让咱们去家里吃饭。” 天越来越冷,晚上收工的时间也提前了。 钱再重要,也不能和身体比。 要是冻感冒了,可不是几块钱就能治好的。 接着,李天明又去找了李学成。 “爸,我大娘让咱们过去吃饭。” 李学成正忙着给木料开片呢,闻言连连摇头。 “我不去,这么多活,忙着呢。” 呵! 不是活忙,是害怕见着大娘吧! 自从他们进厂干活,严巧珍隔三差五的就来一趟。 一来是收拾李学成,还有几个侄子的脏衣服,再有就是对着李学成念经。 翻来覆去的就是让他管好乔凤云,好好对待几个亲生儿女。 一开始,李学成还含糊的应着,现在是一看到严巧珍就躲。 主动送上门去听严巧珍唠叨,李学成宁可在工地啃二合面的窝头。 “你要是不去,我大娘明天肯定得找来。” 在一起干了一段时间的活,父子两个的关系倒是有所缓和。 只不过,李天明心里清楚,只要回家,被乔凤云吹上一阵枕边风,该啥样,还是啥样。 两世为人,他早就已经对李学成不抱任何期望了。 李学成也不说话,只是一门心思的干活。 算了! 李天明也懒得再说什么,看看时间,已经快七点了。 这块手表是孙福满送的,上海牌,放在当下手腕子上挂这么一块表,小姑娘都能多看几眼。 孙福满之所以送这么贵重的礼物,不过是因为李天明足够懂事。 “收工了,收拾收拾回宿舍!” 喊了几嗓子,见没人动弹,李天明也没再催。 叫上了天生和天会,一起去了钢厂职工小区。 “你爸呢?他咋没来?” 严巧珍没看到李学成,诧异的问。 “我爸怕您再唠叨他,躲着不敢见您。” “没出息的玩意儿。” 李学军也听见了,对这个兄弟,他真的是失望透顶。 不过好在还有李天明这个侄子,能撑的起门楣。 “你上报纸的事,和你爸说了吗?” “没!” 有什么好说的,在大伯眼里光宗耀祖的事,到了李学成这个亲爹那里,甚至都不会被当做吹牛的资本。 唉…… 李学军叹了口气,亲弟弟和亲侄子两父子的关系变得这么生分,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却也无可奈何。 “吃饭!” “大伯,您刚才说,大哥上报纸了,咋回事啊?” 李天生好奇的问。 “报纸在那儿呢,自己看。” 提到这件事,李学军的脸上又有了笑容。 “还真有啊!大哥,你太厉害了。” 李天生和李天会挤在一起,看着报纸上的文章,当看到“李天明”这三个字的时候,那反应和李学军一模一样。 或许…… 这真的光宗耀祖了吧! 等下次回家,是不是应该和大伯一起去祖先坟前念叨念叨。 往后要多保佑他这个争气的后人。 “来,天明上报纸,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大家一起举杯。” 李学军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表情严肃,满满的仪式感。 “干杯!” 吃完饭,从大伯家里出来的时候,已经10点多了。 刚走出单元门,李天明就感觉脸上一凉。 抬头看去,接着楼上的灯光,能看到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 “大哥,下雪了!” 第五十四章 1971年的第一场雪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宣告着寒冬即将来临。 接下来的几天,气温急剧下降,白天的最高温度都瞄着零下在转悠。 这种天气下,就连钢厂的工人轻易都不出车间了。 可李家台子这支农民建筑队,却依旧早开晚收的在工地忙活着。 “过两天还有一批,再往后……冰面太厚,实在是凿不开了。” 接过孙立递过来的钱,李天明也没数,直接塞进了怀里。 “现在存的也差不多了,还有不到一个月过年,你再送个5000斤,应该够过年的时候,一人分一条了。” 这年头,没有人统计幸福指数,人们看的全都是过年前单位发的福利。 米面属于标配,水果算是稀罕物,要是福利能见着荤腥,那就能幸福到不要不要的了。 “5000斤,你要我的命吧,知道现在捕鱼多费劲吗,冰面上开个眼儿都得忙活半天。” 孙立笑着:“对别人是难题,对你……你好歹是上过报纸的人。” 上过报纸咋了? 难道上过报纸就等于镀金身啊! 破冰的时候,手只需要抬一下,冰面上就能平空出现一个大窟窿。 扯淡吧! 《海城日报》那篇报道过后,本以为应该消停了。 结果安静了没两天,先是《京城青年报》转载,紧接着陆陆续续的又有好几家报社来人采访。 有些报社,级别之高,李天明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嘴都打哆嗦。 有过一次经历,李天明也学乖了。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老实的像个小媳妇儿一样,人家让怎么配合,他就怎么配合。 一句多余的废话也不好说。 着重强调对工人老大哥的阶级感情,再有就是反复强调“农闲”这两个字。 我们是趁着农闲,出来干活,赚几个闲钱,地里的活可一点儿都没耽误。 好在热闹了几天,这股风便渐渐的止住了。 没像李天明担心的那样,刮起向李家台子农民建筑队学习的风。 虽然提心吊胆的,不过也有好处。 这些日子,但凡钢厂职工有的福利,李天明和乡亲们都没落下,依样都有一份。 再有就是,都成典型了,自然要被重点保护。 棉袄又发了一身,棉裤这种只有领导干部才有的福利,他们也都穿上了。 总之,炼钢厂自革委主任以下,人人都怕他们这帮宝贝疙瘩受了委屈。 没办法,这可是原则问题。 农民兄弟辛苦劳作了一年,为了帮工人老大哥排忧解难,放弃农闲时候休息,不辞劳苦的来城里,顶风冒雪的在工地干活。 要是他们受了委屈的话…… 阶级感情呢? 阶级立场呢? 不怕让农民兄弟寒心吗? 于是乎,该有的有了,超过标准的也有了。 单单这些收获,差不多已经赶得上大家伙的工钱了。 “天生,咋样了?没啥事吧?” “没有,就是……” 李天生说着,看向了不远处的一帮人。 李天明也看了过去,立刻假装指着图纸讨论问题。 “不用管,拍纪录片的。” 来的这帮人是海城市电视台的,已经拍了好几天,听严刚说,好像是打算拍个纪录片。 “就是整天拿着那个东西对着人,让人挺别扭的。” 天生说的是摄像机。 现在的老百姓,就算是城里人,也没有几个见过的。 摄制组来了以后,钢厂的领导也时不时的来工地转悠,混个镜头。 看看时间不早了,今天是阳历年,严巧珍让严刚带话,让他们今天去家里吃饭。 李学成照例还是躲了,他现在最不想见的人大概就是严巧珍。 招呼着大家伙收工,因为阳历年的关系,今天钢厂食堂特意给他们改善伙食。 会喝酒的,还能喝上几杯。 李天明叮嘱了大家适量,尤其是不能劝李学成的酒。 李学成有撒酒疯的毛病,万一闹起来,丢人的可是大家伙。 回宿舍收拾了一下,带上给大伯大娘的节礼,李天明叫上天生、天会,一起出了门。 “大娘,新年好!” 跟在后面的两人,也学着李天明的样子问好。 “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吧!” 屋里生着炉子,再加上人多,刚进屋身上的厚衣服就穿不住了。 “往后来家里,谁都不许带东西,赚点儿钱不容易,岁数都大了,攒着钱以后说亲用。” 严巧珍一边做着饭,一边大声唠叨着。 可这样的唠叨,谁都不会觉得烦,反而心里暖呼呼的。 天满今天也在家,四个各家的长子自小就在一起玩,感情自然好的不得了。 一会儿说着小时候的事,一会儿说着以后的人生计划。 出来一趟,天生天会也涨了见识,不再和以前那样,只惦记田间地头那点事。 “大哥,我以后也想学点儿东西。” 这次出来,对天生思想上的冲击是最大的,尤其是看着李天明指挥着这么大的工程,还有在接待领导的时候,也游刃有余。 “你要想学,就跟着我学看图纸,往后要是还有活,你带着乡亲们出来干。” 李天生闻言连连摆手。 “我不行!” 李天明不是没教过他,可他实在学不会,看着图纸上那一道一道的线,就犯迷糊。 上辈子,李天生结婚以后,去大柳镇的砖厂做了会计。 他是初中毕业,能写能算。 后来更是自学了会计的相应知识,虽然没考过证,却在这个行业干了一辈子。 “那就好好想想,到底想学什么,你呢?天会!” 这个堂弟前世在同辈兄弟当中,原也是个出类拔萃的。 后来县城的企业招工,通过考试,去了化肥厂上班。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他这一辈子应该平安顺遂。 可天不遂人愿,刚上班没两年,冬天夜里值班,煤炉子没弄好,一氧化碳中毒。 人虽然抢救过来了,可却伤了脑子。 五十岁的时候,又因为脑梗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 重来一次,李天明只希望这个堂弟能躲过那场事故。 “我?我想进厂上班,端个铁饭碗。” 说着满眼都是憧憬。 “你们小哥几个先别聊了,过来吃饭!” 最后一道菜上桌,是李天明上次带来的野兔。 李学军又拿出了他的存货。 “今天是阳历年,你们几个也都喝点儿。” 说着让天满给几人倒酒。 “我先提一杯,今天是阳历1971年的第一天,希望你们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里,越来越好!” 简简单单四个字,这便是长辈对晚辈,最好的祝愿了。 “爸,妈,又下雪了。” 李想突然大声说道。 所有人齐齐的看向了窗户。 屋外雪花飘落。 1971年的第一场雪,下在了这一年的第一天晚上。 “下雪好啊!瑞雪兆丰年,希望来年又是一个好年成。” 灾荒虽然已经过去了近10年,但是那段记忆却深深的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饥饿的滋味,中国人再也不想尝试了。 炼钢厂一食堂,李学成等人也在推杯换盏,喝得好不热闹。 出来一个月了,每个人都惦记着家里。 工程临近收尾,大家伙都在盼着拿到工钱,回家过一个结结实实的肥年。 “来吧,时候不早了,大家伙喝了这杯酒,回去睡觉。” 有人提议,众人纷纷响应,明天还得继续赶工,今天歇好了,明天才有力气。 只有李学成闷不做声,因为李天明提前打过招呼,今天晚上,谁也没劝他酒。 酒没喝痛快,心情自然好不了。 “叔,咱回吧!” 天立说着,过来要扶李学成。 “起来!” 李学成心里不舒坦,一把将天立推开了。 “要走你们走,阳历年,还不让老子喝痛快了。” 他这一声喊,食堂内立刻安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 “学成哥,这是咋了,跟个孩子发什么脾气?” 一个学字辈的兄弟走了过来。 “喝不少了,明天还得上工,学成哥,要不还是散了吧!” 同辈兄弟来劝,本来李学成准备就坡下驴了,可偏偏这时候,有人说了句。 “叔,天明哥说了,不让你多喝。” 这句话就像是点燃了炮仗的引线,让李学成瞬间就炸了。 “他说?且轮不到他管老子呢!” 大声咆哮着,双手搭在桌子的边缘,用力一掀。 恰好这时候,钢厂的领导走了进来,将这一幕看了个满眼。 第五十五章 缘尽 钢厂的领导今天也安排了聚会,庆祝新年。 酒足饭饱之后,便想着过来慰问一下农民兄弟,顺便让厂报也发一篇报道,宣传宣传。 结果刚进食堂,就看到了这一幕。 厂革委主任强忍着心头的怒意,正准备说几句场面话。 李学成扯着大嗓门就嚷嚷起来了。 “他算个什么东西,真以为翅膀硬了,就敢不把他老子放眼里,再过一百年,我也是他爹,老子让他跪着,他就不敢站起来。”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立刻有几个人上前把李学成给按住了。 还有人死命地捂住了他的嘴,不让他乱说话。 来的这几位领导,时常去工地那边转悠。 每次都是李天明过去陪着,中间的那个好像是炼钢厂革委主任,最大的领导。 李学成当着人家的面掀桌子,这是…… 闯大祸了啊! “不像话!” 革委主任铁青着脸,转身走了,孙福满留在最后,看着满地狼藉,还有不停挣扎的李学成。 他知道,这个是李天明的亲爹。 “行了,去通知一下天明。” 说着话,脸上还带着轻松的笑。 就在刚刚,革委主任还在酒桌上提起李天明,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打算提拔他。 这显然不是孙福满想要看到的,因为报纸上的文章,李天明这次出的风头太大了,将他都给压了下去。 要是再被领导提拔,以李天明的能力和聪明劲儿,说不定哪天就会爬到他的头上。 现在好了,有这么一个爹,李天明从今往后都别想在仕途上有任何发展。 只能为他所用! 喝两口猫尿就满嘴胡说八道,这样的亲属就是个定时炸弹。 李天明再优秀,领导也不会用。 谁知道李学成哪天喝多了,会不会把一些听来的机密事给嚷嚷出去。 “你啊你,唉……天立,认识你学军大伯家吗?赶紧去,把天明叫回来。” 李天立赶到李学军家的时候,这边聊得正热闹。 可是等李天立说完,李学军气得差点儿把自家的桌子都给掀了。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科长,但厂里的一些风吹草动,还是能得到些消息的。 之前革委主任就有过想要提拔李天明的意思。 最近李天明大出风头,革委主任再次动了将他收为己用的念头。 可现在…… 全毁了! “走!” 拿上棉衣,李学军便出了门,李天明几个见状也连忙跟上。 “大哥,二伯是不是闯祸了?” 李天生皱着眉,刚刚在酒桌上,大伯说的那些话,他虽然并不全懂。 却也能隐隐猜到一些。 大哥被领导看中,要发达了。 可现在都被二伯给毁了。 宿舍里,李学成还在大声嚷嚷,幸亏厂里给他们安排的住处是个老宿舍楼,没别的人。 咣! 门被李学军一脚踹开。 原本还在劝李学成的人看到来人,一个个的全都让开了。 啪,啪,啪…… 连着十几个嘴巴,李学成立刻安静了,耷拉着脑袋瘫坐在地上,一言不发。 咣! 李学军抬腿又是一脚。 “你怎么就不能替好人死了。” 他是真的气急了。 以前就算是再怎么和李学成生气,也没说过这么狠的话。 但是这一次…… 侄子好不容易熬出来的前程,又被这个混账东西给毁了。 当年侄子学习成绩那么好,明明可以考得上中专,以后进国企,坐办公室,端铁饭碗。 可李学成就是不让继续念书,逼着李天明回家务农。 如今,李天明凭着自己的本事,又一次得到了机会,毁了他前程的,还是李学成。 这让李学军怎么能不恨。 “滚,你给我滚,从今往后,我不想再看见你,滚!” 李学军吼着,还想上去打,被旁边的人七手八脚的给拦住了。 “学军哥,别打了!” “二哥就是喝多了,他……” 李学成喝多了吗? 显然没有。 说白了闹这一场,不过是借酒撒疯。 自从来市里,他李学成就没一天是痛快的。 当老子的反而要听儿子的,这是什么道理? 而且,身边的兄弟子侄还觉得理所应当。 人人都捧着李天明,反倒不把他当回事。 就连亲大哥和嫂子,也翻来覆去地数落他的不是。 就好像他犯了多大的罪过。 老子生养他一场,他的一切都该是老子的。 可李天明却好几次让他下不来台。 这股子火,在他心里已经憋了好久,正好借着酒劲儿撒出来。 掀了桌子的时候,他就知道闯祸了,干脆借着酒劲儿闹起来,以为等明天睡醒一觉就没事了。 他哪里知道,这次闯的祸这么大,引得李学军暴怒。 大半夜的顶着雪过来,上来就是十几个嘴巴。 这下李学成也知道害怕了。 可他不敢说话,只能耷拉着脑袋,继续装醉。 “你记住了,从今往后,我不是你哥,你是死是活都别来找我,还有,要是再让我知道,你难为我侄子,老子扒了你的皮。” 说完,转身刚要走就看见了李天明。 四十多岁的汉子,此刻心疼得红了眼。 这个侄子到底走了什么霉运,摊上这么个爹。 唉…… “大伯,没事儿,我想得开。” 李天明笑着。 这可不是在安慰谁,更不是为了给自己宽心。 他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进炼钢厂,就算是有领导提拔,迈过孙福满,他也没想过。 像他这种没有背景,没有根基的,就算是得了领导的青睐,也会沦为众矢之的。 到时候,李天明只能紧靠着领导生存,成为对方的马前卒。 一旦有事,肯定会被第一个推出来顶雷。 与其迟早沦为大人物博弈的牺牲品,在明枪暗箭里苟且,还不如做他的老农民,经营好自己的小日子。 生气吗? 确实也生气,不过李天明气的是,李学成让他跟着丢人。 安排了天生,天会送大伯回家,紧接着又让叔伯兄弟们回避。 宿舍里只剩下了李天明和李学成父子两个。 “别装了,我知道你没喝醉!” 李天明点上一根烟,慢悠悠的说道。 他又不是没见过李学成喝醉的样子,脑袋上现在还有道疤,是他14岁那年,就因为不肯开口管乔凤云叫妈,被喝醉的李学成一板凳砸在脑袋上。 要不是天亮给三叔报信,或许他那年就死球了。 “放心,我不赶你走。” 李学成动了一下,但还是没说话。 “我不赶你走,不是因为你是我爸,我只是不想再跟着你一起丢人现眼。” 李天明也不管李学成有没有在听。 “你毁了我两次前程,上学一次,今天又一次,都算我还你的,但是,你给我记住了,从今往后咱们也就剩下人前面子上的那点儿情分了,我的事,你别想再掺和,也别再仗着是我老子,就想拿捏我,否则的话,面子上的那点儿事,我也给你扒下来。” 李学成猛地抬起头,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怎么?不信?” 李天明笑了。 他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人,只会对自己的亲人好,而这个亲人的范围,也得他自己来定。 李学成? 早在他把乔凤云娶进门的那天开始,两父子也就只剩下一个称呼了。 “我不怕外人说我忤逆不孝,只要我能带着他们赚钱,带着他们过好日子,谁也不敢当着我的面说。” 李天明站起身。 “还有,告诉你媳妇儿,别在我跟前烂蹦哒,以前念着你是我爹,我懒得搭理她,以后可就不一定了。” 这话的言外之意分明就是在说,从今以后…… 这个爹,我不认了。 “你……你敢!” 李学成又气又急又怕,被亲生儿子这样教训,让他感觉颜面扫地。 “你试试我敢不敢。” 正是因为早已经失望透顶,所以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李天明愣是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感觉此刻面对的就是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行了,你歇着吧!” 说完,李天明推门离开了宿舍,今年这一闹并没完。 这会儿还有个人正等着他呢! 第五十六章 虚与委蛇,蝇营狗苟 站在孙福满办公室门口,两个呼吸间,李天明已经调整好了心态。 轻轻地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 “请进!” 李天明推开门,见孙福满正坐在办公桌后面,手上正拿着张报纸,抬头看见他,还露出个惊讶的表情。 这演技,难怪人家40多岁就坐上了大国企处长的位置。 “天明啊!你爸怎么样了?高兴
相关推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摄春封艳
高门美人
莫求仙缘
壮汉夫郎太宠我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