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竹马太乖了肿么破 > 第41章

第41章

。 马长山也一直在村支部候着呢。 数着钱,心里也是一阵翻腾。 这才几天啊,又进账两千多块,照这么下去,等到年底分红…… 这个年得肥成啥样啊! “快去下账!” 马长山答应一声,便出去了。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李天明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 “野鸭子和大雁,一共121只,送我大伯家两只。” “应该,应该的。” “给我大姐两只!” “应该,大翠儿咋样?” “天明,大翠儿在老刘家没再挨欺负吧?” “要是老刘家再欺负咱老李家的姑奶奶,你只管招呼,百八十条汉子,直接堵他盐厂的大门。” 几人七嘴八舌地说着。 “没事,好着呢,刘明海前些日子让我收拾一顿,现在老实极了。” “要我说,刘明海还凑合,就是他那个妈不是东西。” “也怪你大姑,这是给大翠儿找了个什么人家。” “天明,有事说话,咱都是实在亲戚,没道理看着大翠儿挨欺负。” 李天明忙道:“真挺好的。” 他没说今天的事,也确实没必要说。 “另外,钢厂那个采购员,我做主送了两只。” “这个更应该。” “天明,这些事你做主就行了。” 李天明把纸包摊开,露出了里面的钱。 “野鸭子和大雁,对方都是按一只8块钱收的。” 李学工闻言惊呼出声。 “多少?8块?” 不怪李学工这么吃惊,去年李家台子年底分红的时候,一个工才几分钱,拼死拼活干一天,才几毛钱。 这还不是到手的钱。 因为还要分粮,分菜,这些都是要从工分里出。 家里壮劳力多的,最后能落下个百八十块钱。 要是劳动力少的,等分了口粮,说不定还得倒欠村里的钱。 一只野鸭子居然能卖8块钱,在他们这些老农民看来,简直就像…… 做梦一样。 “天明,那这里是……多少?” “920块!” 李学农给出了答案。 920块钱啊! 5家均分的话,一家能分到…… “184块钱!” 咝…… 除了李天明,其他几人整整齐齐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忙活一晚上,居然赚了一年的钱。 这钱来得…… 未免太容易了。 “天明,这钱拿着……不会出事吧?” 李学工还是不放心。 要是赚个十块八块的也就算了。 现在是一百多块。 太吓人了。 “能有啥事?以前闹灾的时候,咱不也上山抓野物,草甸子那一片本来就没主,也不是集体财产,咱抓了谁能说啥?” “可咱不是自家吃,是给……卖了。” 李学农心里也不踏实。 “咱还不是为了支持国家炼钢,工人老大哥缺营养,咋干活,咋炼好钢支援国家建设。” 李天明说着都觉得心累,不光要带着大家伙赚钱,过好日子,还得让他们赚得心安理得。 “天明说得对,又没犯错误,这钱拿了也不怕。” “对,是这个理。” “先等等!” 一直没说话的李学庆开了口。 “这钱,是天明带着咱们赚的,又是天明没日没夜地来回跑,天明的辛苦,咱们都看得见。” 众人都清楚,李天明如果不带他们,自己去草甸子支张网,照样能把钱给赚了。 “做人不能没良心,要我说,这钱该天明拿大头儿。” 李学庆说完,其他几人连连点头。 “天明,你拿一半。” “对,拿一半!” 李天明摆了摆手。 “学庆叔,咋分账,咱们事先说好了的,说到哪做到哪,我今天要是多拿一分钱,我成啥了?” 说完,直接上手,把钱分成了五份,自己拿了一份,然后把剩下的钱推到了每个人的面前。 他不是不爱钱,而是知道,维系好这种关系更重要。 上辈子的他,万事不求人,脾气死倔死倔的,日子过得再难,连叔伯兄弟们的帮助都不愿意接受。 还是后来闯社会,才渐渐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是群居生物,想要过得好,就离不开人际关系。 李天明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成为李家台子这潭水里,游得最自如的那条鱼。 “几位叔,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几人默不作声,好半晌还是李学庆发了话。 “天明说得对,往后日子还长着呢,这回……听天明的。” 说着,第一个拿了钱,另外几人也纷纷把钱拿在了手里。 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这是……真的赚着钱了。 “天明,下回什么时候送鱼?” “我和大伯定下了,往后鱼每隔两天送一回,野鸭子和大雁,隔一个礼拜送一趟。” 东西也不能送得太勤了,整天往海城跑,早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抽完了一支烟,几人各自回家。 李天明进屋的时候,三个弟妹还没吃饭,都在等他呢。 “哥,我的发卡给我买了吗?” 小五一见着李天明,就扑了过来。 李天明连忙接住,随后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发卡。 夹在了小五头顶的小辫子上。 小五急得胡撸了半晌才取下来,捧在手里,笑得别提多高兴了。 看着小五在笑,李天明却感觉到一阵心酸。 回想起上辈子刚分家的时候,带着弟妹过的苦日子。 那个时候的小五也和现在一样,特别容易满足,一顿饱饭都能让她高兴好久。 暗暗打定主意,以后一定要让弟妹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现在还只是开始,刚刚摆脱赤贫,接下来才是大展拳脚的时候。 那些盼着我把日子过稀烂的,让爷告诉你们,啥叫红红火火。 第三十七章 你能咋?枪毙我? 李家台子的秋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就连几岁的娃娃也在老人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拾稻穗。 毕竟关系着来年一家人的口粮,多收一把粮食,就能多吃上一口。 临近10月底,县里来了通知,说是近期要下一场秋雨,全体社员更是不敢怠慢。 一旦稻子被秋雨打了,再上了冻霜,到时候根底下一烂,可就全完了。 李学庆和村里的几个支委商量过后,决定将五个生产队分成了三班倒。 这边的水稻还在收割,那边晾晒完,打成捆,已经运回了村里的场院。 场院更是彻夜灯火通明,脱粒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 这期间,李天明又往海城跑了几趟,村里账上卖鱼的钱早已经过了万。 野鸭子和大雁也送了两次,还添了野鸭蛋,四毛钱一斤,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李天明自己也没闲着,不是上山挖草药,就是下套抓野鸡。 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盖新房的钱早就攒够了,只等着来年开春就动工。 只是,承包钢铁厂专家宿舍的事,李学军一直没给个准信,让李天明等得心焦。 每次去钢铁厂,他都要往那边工地看一看,依旧没有人干活。 秋收一直持续到11月初才结束,粮食晒干,装袋运往县城,村里的储备粮也早就堆满了粮仓。 中国人是最懂得饥饿是什么滋味的,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明白什么叫做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储粮也就成了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头等大事。 忙完秋收,只歇了一天,家家户户的壮劳力又扛着搧刀去了苇海。 芦苇同样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当然,对于李家台子的村民来说,每年国家收购芦苇,拨给村里的那笔钱才是最实在的。 可刚干了半天,县里就来人叫停了。 来的是县物资局的局长丁满意。 “李主任,我来是为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心里应该清楚吧?” 村支部的会议室里,李学庆面前坐着丁满意和物资局的一帮头头脑脑。 李学庆琢磨不明白,偌大一个李家台子,连个副主任都没有,里里外外都是他一个人管,最多也就是几个生产队的队长帮衬。 县里的物资局咋能安排这么多的领导。 “明白啥?我啥都不明白,我就知道,苇海里的芦苇是国家的战略物资,每年都得紧着交上去,你不让我们干活,清不清楚这是啥问题。” 丁满意被噎了一句,下意识地抬手拍了下桌子,结果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你特娘的跟谁拍桌子?” 还没等丁满意开口,李学庆就先炸了。 “狗日的东西,你爹见着我,论辈分还得喊声舅,你算个啥?敢在老子面前拍桌子?你姥爷的坟坑,当年还是老子带人给刨的,忘本的王八蛋,你再拍一个试试。” 丁满意被骂的灰头土脸,却一点儿脾气没有。 他妈是李家台子的人,都是姓李的,按辈分丁满意的姥爷和李学庆是平辈,而且还是近枝。 “我……我……” 丁满意后悔得不行,这事要是让他爹娘知道,非得抽他不可。 可手底下一个科长是外来的,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关系。 “你咋能骂人?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性质,你这是对抗组织,对抗……” “闭嘴!” 丁满意赶紧拦住了手下人,讪讪地看着李学庆。 “那个……五姥爷,我不是冲您。” 呃…… 这下“仗义执言”的下属傻了眼。 什么情况啊? 这咋还叫上五姥爷了? “可我现在代表的是县物资局,等会儿给您老磕头都没事,现在……” 李学庆这下舒坦了,抓起丁满意面前的烟,抽出一支点上,顺便把烟揣进了口袋。 “要问啥抓紧问,那么多活等着,谁有空陪你们闲扯淡。” 丁满意臊得脸通红,但县革委的指示,他不能不执行。 “李……李主任,我问你,你们村擅自是不是打了苇海的鱼,卖到了海城。” “是,有这么一码事,咋了?” “还咋了?你知不知道,苇海里的鱼属于集体财产,你这么干,就是犯了严重的错误。” 李学庆丝毫不在意,刚刚来的时候,李天明已经教了他怎么应对。 “我不知道啥错误不错误的,我就知道一个事,有些吃人饭不拉人屎的浑蛋玩意儿,糊弄我们李家台子的老农民。” 丁满意听得一怔,拿起笔就往本上记。 “你说说,是不是被人哄骗了,这才犯的错误,是谁?把那个人给揪出来,算你戴罪立功!” “放你娘的屁!” 李学庆的唾沫直接喷在了丁满意的脸上。 这咋又骂上了? 我就说来不了,这满村都是我的长辈,一个三岁的娃娃,我都得叫声叔,来了不是找罪受嘛! “谁哄骗我?就是你们物资局的这帮混账东西!” 一发地图炮,将坐在对面的一帮物资局领导全都给骂了。 “这是啥话,我们啥时候哄骗你了?” “你还说没有!” 李学庆起身,手指都快戳到丁满意的鼻子了。 “你说说,去年物资局来收鱼,一斤给了多少钱?” 这个…… 丁满意也知道物资局定的价格有点儿低,可县里的财政吃紧,好些村子都得靠县里补贴,只能东省一点儿,西省一点儿,这么凑合着。 “两……两毛!” 啪! 李学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把丁满意吓得打了个激灵。 “鱼送到海城,钢厂给四毛五分钱,你咋说?” 丁满意还能说啥? 情况都已经了解过了,也上报市物资局和冶金系统协调了,结果人家冶金系统的领导根本就不搭理。 还说,李家台子的村民支持海城钢铁厂的工作,值得提倡,还应该受到表扬。 没奈何,冶金系统的气要比物资局粗得多,只能又把问题推了回来。 于是,县革委就派丁满意来村里调查情况。 “还有,你们每年就收5000斤,苇海里的鱼都特么快老死了,这就不是浪费集体财产?丁满意,你爹妈给你取这名,你让谁满意了?还不觉孬,你爹妈有远见,起名骂你个龟孙王八犊子,趁早改名叫丁狗剩,把我们苇海的鱼都剩下了。” 丁满意身子后仰,躲避着李学庆的一指禅,还有持续的精神攻击,就这还不忘回应。 “每年收多少鱼,是县里决定的,我说了也不算。” 要是换成别的村,他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保准能把对方给唬住,但李家台子不行,面前坐着他的五姥爷,他要是拿那些大道理唬人,大嘴巴直接能贴脸上。 “你们物资局的鱼,5000斤,一两也不少你们的,价格还按去年的两毛,也不让大外孙子为难,还有啥说的!” 丁满意都快钻到桌子底下去了,这一句大外孙子,官威尽丧。 “不是这么个事,你们私自卖鱼,经过谁批准了!” “放屁,苇海是我们李家台子的,当年工作组下乡核实情况,还有你太姥爷留下的一份地契,你娘没跟你说?知道啥叫我们的吗?那苇海里一根草,也是李家台子的集体财产,我们集体决定把你们物资局不收的鱼,卖给钢铁厂,为村里创收,碍着你们物资局个吊蛋关系!” 对面有个女领导已经在捂耳朵了,这老汉骂得也忒脏了。 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 丁满意知道今天是说不通了。 “我不跟你说了,现在向你宣布县革委的决定,李家台子私自贩卖集体财产,所有收入一律上缴县财政,逾期不交……” 李学庆哈哈一笑:“你能咋?枪毙我?” 丁满意一怔,都忘了继续说下去,他这才想起来,李学庆可是敢在县革委主任办公室拍桌子的铁头娃。 “我……” 对上李学庆那凶狠中带着不屑的目光,丁满意感觉到,对方已经动了揍他的心。 第三十八章 摊开了说 “五姥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丁满意果断认怂。 对面坐着的是他五姥爷,不丢人。 实际上,他也觉得县革委这么安排没道理。 苇海属于李家台子的集体财产,所有产出都应该归村民集体所有,现在要人家上缴那么大一笔钱,谁能答应? “狗剩,你个浑蛋玩意儿,敢来李家台子耍威风,反了你了!” 听到这个声音,丁满意只觉得头皮发麻。 下一秒,会议室的门就被人给推开了,一个年轻人扶着个老太太走了进来。 “妈,您咋来了?” 咋来的? 当然是你舅我给接来的。 李天明朝李学庆眨了眨眼睛,李学庆暗暗挑起了大拇指。 大侄子,干得漂亮! “五叔!” “大妮儿来啦!” 六十多岁的人,被个四十出头的人叫小名儿,老太太一点儿没觉得被冒犯。 李学庆可是她实打实的五叔,和她爹是一个老太爷的哥们儿。 “五叔,狗剩没吓唬您吧?” 老太太说着,狠狠地瞪了丁满意一眼。 “他敢!” 李学庆一扬脖子,把长辈的款儿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就好,他要是敢忤逆,我和他一起给五叔磕头赔礼!” 老太太接着绕到了丁满意跟前,抬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 啪! 嚯…… 这老太太岁数不小,力气也是真不小。 这一巴掌光是听着都觉得疼。 果然,老李家的姑奶奶就没有一个软柿子。 “妈,您这是干啥,我们这……谈工作呢!” 丁满意委屈得不行,今天算是丢脸丢大发了。 “谈个屁!你知不知道这是哪?” 能不知道吗? “知……知道!” “知道你还敢来?你是不是想让你姥爷不安生,混账东西,白养你了,早知道生你这么个不孝的东西,当年就该一把掐死你算了。” 老太太发这么大的火,包括给丁满意那一巴掌,都是在给李学庆看。 她爹没儿子,一辈子生了六个姑娘,每逢清明,就指望着村里的晚辈给添捧土,在坟头前烧几张黄钱。 丁满意今天要是把村里人给惹了,明天他姥爷的坟头就能被推平了。 “又不是……又不是我要来的,这是县革委的决定,我……” 老太太还要接着训子,却被李学庆给拦下了。 “狗剩子,五姥爷不难为你,你既然说了,是县革委那个糊涂主任决定的,就让他自己来,想要收缴村里多少钱,让他当面和我说清楚了!” 李学庆说完,起身就走。 李天明见状也连忙跟上。 “天明,我想今天就和乡亲们把这事彻底挑明了,你看咋样?” “我看行!” 李天明自然清楚李学庆的想法,既然县革委都决定了,光靠他一个人顶着根本没用。 直接和全村的社员摊开了说,将全村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上面就算是要硬来,也得掂量掂量。 反正这官司就算是打到京城,也是他们占理。 国家重新给的地契证明,还能说话不算数? 很快,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全体社员同志注意了,全体社员同志注意了,每家每户派一名代表,来村支部开会,抓紧时间,每家每户派一名代表,来村支部开会!” 刚说完,丁满意就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五姥爷,您这是干啥?这是……这是煽动群众!” “滚犊子!啥叫煽动群众?有事在村民大会上说,这是政策上有的,咋啥事到了你嘴里就变味儿了!” “我……我跟你讲不清楚!” “讲不清楚就别讲,谁稀罕听你说屁话,别怪五姥爷没提醒你,抓紧带着你的人走,等会儿村民代表来了,把事情一说,你还走得了吗?” 绝了! 丁满意都想给李学庆一个赞。 想想等会儿那场面,丁满意哪里还敢多待,赶紧招呼着大家伙先撤。 本来还想带着老娘一起走,又被扇了一巴掌。 “我要是走了,谁给你这混蛋玩意儿擦屁股。” 丁满意等人刚走没多久,家家户户的代表就到了,没一会儿就挤满了会议室,有些进不来的,把窗户打开,在外面听。 “都安静,谁也别说话,听我说。” 李学庆敲了敲桌子,屋内屋外瞬间安静了下来。 好些人已经知道是为了啥事。 “刚才,县物资局的人来了,传达了县革委的指示,啥指示呢?先不说这个,我跟大家伙交代个事。” 李学庆点上根烟,接着说道。 “这些日子,隔三岔五的我就带着人去苇海捕鱼,大家伙一开始不知道的,后来也都知道了,捕的鱼都咋处理的,我跟大家交个底,鱼都卖给了海城市的钢铁厂。” 会议室里,一时间嗡嗡作响。 “都别说话,听我说完了,你们再说。” 屋里又渐渐地安静下来。 “卖的钱,每一笔都交到了村里的账上,现在已经有……长山,你给乡亲们报个数!” 马长山站起身,手里还煞有介事地拿着个小本本。 “我就不一笔一笔地细说了,只报总数,前前后后一共卖了11次,总计入账26848元5毛。” 这下就算是李学庆再怎么敲桌子,过了好久大家才停下议论。 “这笔钱呢,数目上清清楚楚,公对公,谁也做不了花账。” 这件事必须说明白了。 “至于这笔钱怎么办?我本来想的是,等到年底分红的时候,把这笔钱给分下去,让大家都过个肥年,给孩子扯身新衣服,年夜饭多道菜。” 这是扯身衣服,添道菜的事吗? 两万多块钱,就算是按照每家每户平均分下去,至少也能得大几十。 往年物资局收购鱼的钱,村里也会分下去,可就那么几块钱,够干啥使的。 谁不想过好日子? 有些人整天嚷嚷着越穷越光荣。 是在曲解上面的意思,本意是为了激励老百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结果却被人歪曲成了,穷才真正光荣,谁想富谁反动。 “说到这里,大家伙都得感谢一个人。” 李学庆没说是谁,所有人的目光已经落在了李天明的身上。 谁也不是个笨的,现在还能猜不到是咋回事。 李天明开回来的那辆拖拉机,隔三岔五的一天一宿回不来。 干啥去了? 明摆着的,是往市里送鱼去了。 “这条路子,是天明蹚出来的,大家伙能分到这笔钱,也是天明没日没夜往返市里换来的。” 话音未落,乡亲们已经议论纷纷。 “我早就说了,天明这孩子最有出息!” “还用得着你说,天明的本事,绑在树上都饿不死!” “还得是天明,换别人,谁能想出这主意!” 过了一会儿,李学庆才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事情还没说完了。 “可就在刚刚,县物资局的领导来了,说是传达县革委的指示,要把这笔钱收缴上去。” 这句话一说,立刻炸了锅。 大家伙还在盘算着这笔意外之财要怎么花呢,钱还没等到手,就要没了。 谁能答应?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别说老百姓的政治觉悟不高,他们的情感和需求永远都是最朴素的。 在众人闹起来之前,李学庆用力拍了拍桌子,止住了众人的喧哗。 可不能说出啥犯忌讳的话,再被人给听了去。 “这事,我肯定是不能答应的,就算是把我抓起来,也别想从咱村的账上,挪走一分钱!” “好……” “学庆哥,算我一个,要蹲笆篱子,我和你一起去!” “还有我!” “没王法了,不能他们想起一出是一出!” “对!” 李学庆接着说道:“我现在就有一个事不明白,咱们村卖鱼的事,到底是怎么传到县里去的?” 这年头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李家台子距离永河县城四十多里路,还要翻过一道山梁,如果没有人举报的话,就算是瞒上个三年五载的都没问题。 才一个多月就传到了县领导的耳朵里,明显是有人捅上去的。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乡里乡亲的,而且,有了好处也是大家一起分,谁会吃饱了撑的去举报? “学庆哥,我觉得……” 李学农突然说道。 “会不会不是咱们村的人。” “不是咱们村的人,咋知道这件事的?” 李学农接着说道:“不是咱们村,还住在咱们村呢?” 呃? 听到这话,众人也都反应过来了。 不是李家台子的人,还住在李家台子,那不就只有知青了嘛! 第三十九章 入冬 突突突突突…… 拖拉机冒着黑烟一路进了海城市区,若是再过几十年,这种排气量,别说进城了,刚到外环线就得让警察给轰出去。 秋收已经全面结束,芦苇也都安排送去了市物资局设的收购点,时间刚过11月中旬,天气一下子变得冷了。 上辈子进入新世纪以后,好像年年都是暖冬,到了腊月底也不见飘几个雪花,家里的羽绒服全变成了摆设。 如今这个年代的天气…… 真特么冷啊! 戴着棉手套,李天明都感觉两只手快被冻麻了。 冷风嗖嗖的刮在脸上,真的像小刀子一样。 又到了给海城钢铁厂送鱼的日子,苇海快上冻了,往后再捕鱼就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了。 上次来的时候,李天明见着了孙福满,已经和他提过。 孙福满当时也提了要求,务必赶在年根儿底下,再给厂里送两万斤鱼,用做给钢厂职工发福利。 往常过年,厂里也就是发点儿米,发点儿面,偶尔能有几个苹果就不错了。 肉这种紧俏的物资,近些年是别想了。 今年要是每位职工能发条鱼,那可是了不得的政绩,到时候,从李学军到孙福满,再到主管后勤的副厂长,人人都能落到好处。 车上还有一百多只野鸭子和大雁,这是年前的最后一批,

相关推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摄春封艳   高门美人   莫求仙缘   壮汉夫郎太宠我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