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孙处长咋说的?” “成了,往后我带来的东西,卖给您手底下一个叫孙立的人。” 李学军点点头,孙立是孙福满的侄子,是后勤处物资科的一名采购员。 人挺机灵,可就是干活不踏实,几个采购员里,就数他每个月完成的任务量最少。 孙福满这么安排,一方面是为了帮自己的侄子,另一方面,也是在向李学军表明态度。 往后,李学军就是他的人了。 李学军也没想到,通过这件事还能给自己在厂里找一个靠山。 像他这种没背景的,坐着物资科科长的位置,好些人都盯着他呢。 只等他犯了错,就一举拿下。 现在有了孙福满这一层关系,再加上孙福满背后主管后勤的副厂长。 往后他在厂里的位置算是彻底稳了。 “既然这么说了,往后你就这么办。” 看着大伯欲言又止的,李天明也猜到了他想说什么。 “大伯,我是这么想的,往后,不光是我,还有三叔,四叔,学庆叔,金利叔,弄到了好东西,我一起带过来,您看咋样?” 李学军闻言,不禁惊讶地看着侄子,好半晌才欣慰的点点头。 “行,是长大了啊!” 农村的日子都不好过,李天明能想着两个叔叔,这一点,让李学军格外的高兴。 再带上村主任和生产队队长,往后村里有啥事,不用他出面,李天明就能摆平。 “天明,往后家里的事,就看你的了。” 李学军在城里,李学成是个拎不清的糊涂蛋,李学工性格太鲁莽,李学农又是个书生的胚子。 现在李天明能立起来,往后李学军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走,先找个地方睡一觉,赶了一夜,也累了,等会儿水箱做好了,你们再走。”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却没动弹,而是看着不远处。 “大伯,那片地方是打算建什么啊?” 第二十八章 赚钱的路子 “那是在建的专家宿舍,年初分来了几个大学生,还有别的厂支援的技术骨干,都是宝贝疙瘩,厂里就决定把这片地利用起来,给专家们盖房子,你问这个干啥?” 李天明看了一会儿,地基已经差不多了,主体框架也,起来了一半,建筑材料堆满了整个工地,可就是没见着半个人。 “大伯,怎么没看见人啊?” 李学军面露无奈。 “厂里哪有人?本来是打算包给市里的二建,可现在市里的建筑单位都去支援大三线了,只能厂里自己干,可现在生产任务重,先得紧着完成计划产量,这边只能先停下了。” 要是放在以往,李学军一句“别瞎打听”,就把李天明给打发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 李学军心里已经不自觉地把李天明当成了可以平等对话的成年人。 “你小子又想干什么?” 李天明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问起这些。 “大伯,您说……咱们村要是把这活给承包下来,咋样?” 啥? 李学军听得一愣,看着李天明。 这大侄子的心是野了啊! 连这个都敢惦记。 李学军倒是不怀疑能不能干成,村里谁家要是盖房子,都是亲戚朋友来帮忙。 这专家宿舍又不是小洋楼,盖的都是平房,村里人干起来还不是手拿把掐。 可就是…… 这宿舍是给专家住的,按照厂里的要求,不但要结实,还得美观。 “天明,这活可不是农村盖土坯房,没那么简单。” “知道,知道!” 李天明说着,心里已经盘算开了。 他上辈子最开始发家,就是当包工头,别说盖平房,就算是大楼也干过。 只要有图纸就行。 不过这事还不急,得先回去和李学庆商量一下。 赚钱的路子既然已经寻见了,那就必须拿下。 “大伯,我回去先和学庆叔合计合计,等下次来,您……” “你小子还真打算干啊?” 李学军知道,因为专家宿舍停工的事,孙福满这个后勤处长在会上挨了不少批。 真要是能把这件事给解决了,孙福满就得欠他一个大人情。 可就是…… 真能成? 别回头盖出来了,专家们不满意,参与的人都得跟着沾包。 “天明,这个事你得想好了。” “您放心,我干过没谱儿的事吗?您这边也帮着探探领导的口风。” 李学军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头应下了。 侄子都敢想敢干,他这个当大伯的,哪能老是瞻前顾后的。 “行,我帮你问问,你打算下次什么时候来?” “后天!” 李天明三人被带着去了厂里的招待所,有孙福满的条子,也用不着他们花钱。 往床上一倒,没有片刻的工夫,呼噜声便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一晚上没睡,卖了钱的兴奋劲儿一过,困意立刻袭来。 这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李天明第一个醒了,扒拉了一下李学工。 “谁?” 李学工猛然惊醒,下意识地捂住了胸前的口袋。 感觉到钱还在,这才安心。 “咋了?” 李天明指了指桌子上的大座钟。 “一点多了,咱们得抓紧时间往回赶,要不然天黑都到不了家。” 李学工闻言,连忙起身。 一旁的李天立也醒了,三个人洗了把脸,就下了楼。 “这城里人是会享受,水都给接屋里了,拉屎撒尿都不用出门,那床也软和,我去你大伯家,他们家睡得都是硬木头板。” 李学工的言语之中,满是对城里生活的向往。 李天立虽然没说话,可眼神之中流露出的情绪,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个年代的人,谁不向往城里。 回到食堂门口,李学军已经在等着了,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裹。 “天明,这里面是吃的,我就不留你们了,还得赶着回村里,那钱……” 李学军也下意思地压低了声音。 “记着回去就下账!” “您放心,回去就交到村里!” 一千多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万一要是丢了的话,那可了不得。 “你要的咸菜都给装车上了,一人一坛子,你小子,真张得开嘴!” 何长贵腌的咸菜可不光是芥菜疙瘩,里面还有黄瓜,辣椒,洋姜…… 比之市面上卖的酱菜也不差了。 孙福满一开口就送出去三坛子,刚刚何长贵拿的时候,那心疼的模样,肉眼可见。 “行了,多的我也就不交代了,老三,往后家里有事,多和天明商量,这小子有主意!” 李学工闻言笑道:“大哥,这还用你说啊,往后家里的事,就让天明做主了。” “还有天明的婚事,你跟弟妹她们说,千万上点儿心,孩子岁数到了,得抓点儿紧!” “知道,知道!” 李学工说着,已经跳上了车,李天立打了个招呼,也坐了上去,自行车放在马车上,这下回去的路上也能轻松些。 来的时候,骑了一路,也就是个年轻小伙子,换个岁数大的,早就累趴下了。 “大伯,我们走了,那个事……您想着和领导说说!” 李学军点点头,应承道:“记下了。” 挥手作别,三人踏上了返程的路。 刚出城,李学工就把马鞭给了李天立,跳下来上了拖拉机。 “临走的时候,和你大伯说的是啥事啊?” 这事用不着瞒着三叔,到时候,要是真能办成,肯定得先紧着自家人。 “厂里在盖专家宿舍,可又没人,我就想着,要是能把这活给包下来的话,多少都能赚一点儿。” 啥? 卖鱼这条路子刚成,李天明就惦记上了帮钢铁厂盖房。 这孩子的心咋这么野呢。 “人家能交给咱庄稼汉干这活?” “咋不能?村里谁家盖房,三叔,你也没少去帮忙,这活又不难,咋不能干?” “咱农村的土坯房,能和城里的房一样吗?活要是干不好,到时候,你大伯也得跟着受连累!” 李学工的胆量还是太小了,不过这也并不奇怪,这个年代,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如此。 早就习惯了在自己习惯了的舒适圈子里过活,就算日子过得艰难些,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 谁要是当真能闯出一条新路,那可了不得。 “你真打算干?” “赚钱的路子就摆在那儿了,凭啥不干?” 李学工听了,也就没再劝,他知道,这个侄子有主意,不是他能比的。 “你打算咋干?” “肯定得先紧着咱们自己家里人,到时候,真要是成了,我就把天生,天会都带上。” “地里的活……” “干这事肯定要等农闲的时候,在家待着也是待着,不如出去赚点儿钱!” 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外出务工,其实一直都有,即便是特殊年代,也没有人管这些事。 还衍生出了一个新名词,叫做搞副业。 只不过知道的人少,再加上也不知道咋揽活,所以村里有人听说过,却从来没人干过。 “你心里盘算好了就行,这事我也不懂,都听你的。” 天黑前,终于赶回了村里。 吃完饭,正三五成群凑在一起闲聊的乡亲们,看到李天明居然开了一辆拖拉机回来,立刻都围了上来。 “天明,这拖拉机哪来的?” “这可是好东西啊!” “天明,你啥时候会摆弄这东西了?” 眼瞅着人越聚越多,李天明忙道。 “叔,婶子,大娘,有啥话咱回头再说,我们先把车开到村支部去。” 李学工也帮着驱散了人群,好不容易才把车开进村支部大院。 “可算是回来了,天明,这拖拉机……” 李学庆一直在村支部等着,看到李天明开回来一辆拖拉机,也吃了一惊。 “学庆叔,咱进屋说!” 村支部院里,此刻挤进来一帮人,都是来看热闹的。 李学庆点点头,带着李天明和李学工进了屋,留李天立在门口守着,顺便应付那些乡亲。 “都在这儿了!” 李学工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钱,往桌子上一拍,感觉一辈子都没这么痛快过。 “这……都是卖鱼的钱?” 李学庆伸手想摸,却又缩了回来。 作为村主任,每年分红的钱都从他的手上过,比这多的钱,他也曾见过,可这笔钱不一样,这是村里额外的收入。 “天明,我替村里的老老少少,谢谢你了!” 第二十九章 农闲人不闲 “四毛五一斤,乖乖,这些年咱们可是亏大发了。” 县物资局去年才给了两毛钱一斤的收购价,要是再算上前些年的,可不是亏大了嘛! 李学庆说着,赶紧让李学工去把会计马长山喊了过来。 “学庆,找我啥……” 话没说完,马长山看见了桌子上放着的钱,差点把舌头给吞了。 这钱…… 没到年底,县里财政还没把钱拨过来,如今村里的账上剩下的钱,也不过才几百块钱。 马长山整天摆弄算盘珠子,打眼一瞧就知道桌子上至少一千块。 “长山,把这钱下账。” 李学庆说着,又拿起了那张盖着海城钢铁厂大印的收条。 “这个收好了,要是弄丢了,找你算账。” 马长山连忙上前,先把钱数了一遍,又看了看那张收条。 “学庆,一分不少。” “多新鲜啊!天明做事还能有差的。” 打发了马长山去下账,李学庆又问起了这一趟的经过。 李天明说得简单,可架不住一旁有李学工补充。 “你是没瞧见,那位孙处长一来,那派头,四个口袋的干部服,大皮鞋,咱啥时候见过这么大的干部,话都不会说了,可咱家天明,那气势一点儿都不比孙处长差,说出来的话……我是学不来,反正孙处长一个劲儿地夸天明。” 亲侄子这么有能耐,李学工这当叔的,也觉得倍儿有面子。 李学庆听着,不禁暗暗称奇。 他虽然敢对着县革委主任拍桌子,可那是因为本乡本土的,县革委主任一个外来户,不能把他怎么样。 真要是到了市里,见着领导,他也得腿软。 “天明,叔就看你成,这回的事办的漂亮,往后……” “叔,有了拖拉机,往后咱再往城里送鱼,可就方便多了。” “我正想问你呢,那拖拉机真给咱们了?” “可不是给咱们,是给咱们用,柴油钢厂给加,这拖拉机就是用来送鱼的,您没瞧见后面还给加了一个大水箱。” 李学庆点点头:“也就是说,卖鱼这事,咱们能一直干下去了?” “能,而且孙处长说了,这鱼往后越多越好。” 钢铁厂能缺钱吗? 他们缺的是东西,有钱都花不出去,村里要是有本事,一次送去一万斤鱼,钢铁厂照样吃得下。 “这就好,这就好!” 李学庆激动地搓着手。 原本担心的是三个人能不能平安回来,现在看见了钱,他的担心就变成了,这会不会是一锤子买卖。 要是能一直做下去,往后每一年,李家台子都能过上一个肥年。 “叔,往后这鱼,咱们打上来的时候,也得注意着点儿,还没长成的……” “叔明白,这苇海是咱们村的聚宝盆,哪能让鱼虾断子绝孙了。” 明白就好,李天明担心的就是,为了赚钱,竭泽而渔。 “天明,往后这往城里送鱼的事,就交给你了,叔给你记两个人的工分。” 这趟道安排别的人去没用,李学工也是村里有数的好汉子,可见着钢厂的领导,照样腿软。 还不如就让李天明一个人来回跑,反倒比人多更稳妥。 “我没问题!” 一个人的话,往后做啥事也能更加方便。 “还有个事,学庆叔,三叔,我说完了,你们可不能和别人提。” 听李天明这么说,李学庆和李学工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是这么个事,我和孙处长说好了,往后送鱼的时候,夹带点儿山货和野物,这个算个人的,卖给厂里的采购员。” 李天明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两个人的反应。 “我是这么想的,这事不好让太多的人知道,一旦捅出去,到时候容易连累我大伯和孙处长,就我家、三叔家、四叔家、学庆叔,还有金利叔,一共五家人知道就行了。” 李学庆听着,感觉脑子有点儿不够用了。 好半晌才明白,李天明这是给李家人争取来的好处。 可是…… “这山上哪还有野物了,头些年,就差把耗子都掏出来吃了,你上回猎到的那头野猪,指不定从哪跑来了。” 李天明笑道:“山上没有,草垫子里还没有?” 李学庆和李学工两人闻言瞪大了眼睛。 “天明,那草垫子也是随便去的?没听人说,那里有……” 李学工急道,可还没等他说完,就被李天明给拦下了。 “阴兵借道,说得挺邪乎,可有谁真的看到了?” 两人都是一愣,确实没人亲眼看见过,可是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而且涉及到鬼神,从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那里面不光有鱼,还有野鸭子,大雁,随便弄张网,就能逮不少。” 这年头可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草垫子那一片平时很少有人进去,每年迁徙来的野鸭子,大雁在里面尽情地繁殖,甚至都变得不怕人了。 “事情我给谈妥了,要不要干,学庆叔,三叔,您二位自己拿主意。” 两人对视了一眼,显然,他们就算是不愿意,李天明也打算一个人干。 “干了,三叔跟你干。” 李学工虽然也担心,但大侄子都把来钱的路子趟出来了,他这当叔的哪能缩脖子。 啪! 李学庆拍了下桌子。 “干就干!” “好,今天来不及了,明天晚上,学庆叔,你带人接着捕鱼,让天立跟着我,三叔,你通知天生,还有天会,我通知金利叔,这件事连家里人问,也别多说。” 这个道理谁都懂,人多口杂,一旦传扬出去,难免惹人眼红。 到时候,有人想要一起干,答应还是不答应? 草垫子里的鱼、野鸭子、大雁,就算是再多,能禁得住几张网? 捞不到好处,就会有人生出歹心。 “都把嘴给扎死了,就咱们五个人知道,家里的婆娘、孩子也不能说,金利那边我去找他说。” 李学庆说道。 “天明,你这可真是……我这当叔的还得靠你帮扶,往后有啥事,只要用得上你叔,只管开口。” 李天明笑道:“您都这么说了,我还真有个事,想和您商量。” 接着,他就将钢厂盖专家宿舍的事给说了。 李学庆听完,都想把李天明的脑袋扒开,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长的。 来钱的路子一条接着一条。 “咱们这些庄稼把式,害个土坯房倒是没啥,砖瓦房也能盖,可你也说了,这是专家宿舍,要是活干得不好,再连累了你大伯,再说了,人家钢铁厂能信得着咱?” 事肯定是好事,就怕拿不下来。 “没啥信不着的,眼瞅着天就凉了,钢铁厂的那些专家还住集体宿舍呢,时间长了,能没意见?人家来支援钢厂建设,谁不是拖家带口的,要是解决不了住的问题,让人家咋干活,咱们要是接下这个活,他们还求之不得呢!” 道理是没错,可就是专家宿舍咋盖? 谁也没干过啊! “至于咋让钢铁厂的领导信咱们能干,这事交给我。” 李天明上辈子包了那么多年的工程,要是连这个活都拿不下,真是白吃干饭了。 “叔,等秋收结束,交完芦苇,村里也就没啥活了,与其在家闲着吃饭睡觉,打牌生娃娃,不如出去干点儿活,赚着钱比啥不强。” 要想过好日子,就不能犯懒,正所谓农闲人不闲,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 “行,天明,这事听你的。” 说完,看着李天明,心里盘算起了亲戚家没出阁的姑娘。 倒是有几个岁数合适的,可就是…… 配不上啊! 李学庆看得出来,这个侄子将来必定不是池中之物。 真不知道杜立德家的闺女是咋想的,放着这么好的小伙子不要,非得跟着一个没爹没妈,就剩下一张嘴的二流子。 啪! 一只青瓷碗摔在地上,四分五裂,杜立德怒气冲冲地瞪着杜鹃。 “早知道你这么不省心,当年就不该送你去上学,学了一肚子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丢人现眼。” 第三十章 起大货 刚刚杜立德亲眼看见李天明开着辆拖拉机回村,不少人想起之前那档子事,可没少奚落他。 本来他已经认了,庞秉新签了给他们老两口养老的协议,将来也算是有了个依靠。 可村里人的风凉话,又把杜立德心里的火气给勾了起来。 这么好的一个养老女婿,就因为自家闺女,白白丢了。 回到家越想越生气,菜汤刚端上桌,就被他扫到了地上。 “她爹,你这是干啥?不是已经说好了吗?咱闺女和他李天明没缘分,我看秉新那孩子能说会道的,将来肯定错不了。” 杜鹃妈虽然心里也有气,但到底心疼闺女。 纵然万般看不上庞秉新,也得违着心地夸。 “你懂个屁,庞秉新拿啥和天明比?生了张巧嘴能当饭吃?” 听着心上人被贬低,杜鹃心里也不高兴。 “爸,李天明又有啥?他爸都不管他,我要是嫁过去,难道和他三个弟妹住一铺炕?秉新好歹有自己的房子,往后我们俩一起努力,不信日子过不好。” 李天明开着拖拉机回村,杜鹃也看见了。 纵然再怎么不喜欢李天明,可前任过得好,心里就不痛快,这是一种病。 更何况,还是她不要李天明的,只有李天明把日子过得稀烂,才能证明她当初的选择没错。 可偏偏李天明没能按照她的心愿,反而日子没因为退亲受到任何影响。 那头野猪更是让他成了李家台子的风云人物。 自家却被满村的人轮番笑话,这让杜鹃如何能服气。 “那拖拉机又不是他的,您眼热个啥?” 杜立德也知道,事情已经定下了,万难更改。 唉…… “我不管了,往后你要是后悔,自己拿着脑袋去撞墙。” 说完,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下炕就走,也饭也不吃了。 再说李天明这边,事情都交代清楚,抱着酱菜坛子回了家。 李学成正在院子里砍劈柴,见着李天明,丢下斧子就回屋了。 哪里是父子,分明是冤家。 “哥,你回来啦!” 李蓉听到院子里的动静,探出头看了一眼,见着李天明,顿时松了口气。 “咋了?” 李蓉忙道:“没……没啥!” 李天明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乔凤云那女人又骂街了。 一天不嚷嚷两句,这女人就不痛快。 看起来这赚钱的速度还得加快,尽早盖了新房子,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你二哥呢?” “收了工就上山了。” 上山? 正说着,李天亮带着小五回来了,身上还背着一个大口袋。 “你带着小五上山了?” 这会儿天都黑了,上次李天明在山上遇见的那两头野猪还没有着落,万一要是…… 见大哥冷着脸,李天亮顿时吓了一哆嗦。 “不是我要带她,是小五非得和我去,我……我下回不敢了。” 小五眼见气氛不对,立刻上前抱着李天明的腿。 “大哥,你别生气,我下回也不敢了。” 对上小五,李天明是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进屋!” 晚饭已经做好了,贴饼子,蒸咸菜,还有一锅白菜汤。 “大哥,这咸菜真好吃。” 小五咬的咯吱吱的响。 “多新鲜啊,鲁菜大师傅的手艺,小蓉,往后我要是不在家,晚上煮两个鸡蛋,你和小五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人一个。” 分家的时候,村里的任务猪自然没他们兄妹的份,但那两只下蛋的母鸡,归了他们。 乔凤云本来还不想给,李天明直接抓了就走。 为了防止再被惦记,李蓉把鸡养在了外屋。 就算是放出去溜溜食,也寸步不离地盯着。 上次经过乔凤云溜进来偷钱的事,后来李天明去供销社买了把锁,彻底断了那个女人的念想。 “不行!” 李蓉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鸡蛋攒着,还能去供销社换东西呢。” 小五原本雀跃的表情,立刻蔫儿了,不过也没敢说啥。 她年纪虽小,可人却机灵着呢。 知道在这个家里,只有二姐不惯着她,犯了错,那是真打。 “家里缺啥就去买,鸡蛋留着吃。” 李天明说着,把钱掏出来拍在桌子上。 这里有四百多块,放在李家台子,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李蓉只瞥了一眼。 “哥,你还得娶亲呢,将来还得盖房子,钱得省着花。” 呃…… 李天明一个重生的,居然被12岁的妹妹给教训了。 “钱不是省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跟你说也不懂,总之,听我的,每天你和小五一人一个鸡蛋,看小五瘦的。” 李蓉听了,内心做了好半晌挣扎。 “那就给小五煮一个。” 一个鸡蛋,就像是剜她的肉一样。 这个妹妹上辈子就是这样,节省了一辈子,最后又落得个啥? “我说的是你和小五一人一个,我说的话,你不听?” 李蓉面色一慌,他们这个小家都指望大哥。 “我……我听!” “哥,还有我呢!” 李天亮觍着脸凑过来。 “滚蛋,好意思嘛!” 呃…… 李天亮郁闷了,他才15,也是需要长身体的时候,咋就不能吃鸡蛋了。 晚上,等弟妹们都睡下了,李天明收拾收拾又出了门。 手上还拿着从村支
相关推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摄春封艳
高门美人
莫求仙缘
壮汉夫郎太宠我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