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竹马太乖了肿么破 > 第37章

第37章

慢悠悠地起了身,朝着苇海去了。 岸边的芦苇荡里有好几条小船,李家台子的人,差不多都会打渔,闹灾的时候,地里不长粮食,都指望这片苇海养活全村的人呢。 上船的时候,天就已经快黑了,等收了网,李学庆看了下时间。 “天明,差不多了吧?” 李天明点点头,第一次去,他也不知道钢铁厂能收下多少,万一太多了,李学军也难办,而且,马车的运载能力也有限。 “收吧!” 李学工带人把鱼都装进了盛上水的大木盆,接着用草绳扎紧,接下来还要赶一百多里路,万一半路散架,辛苦可就白费了。 等全部忙活完,李学庆再看时间,已经夜里九点多了。 第二十五章 出发 “我让你三叔,还有天立和你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这会儿已经夜里九点钟了,农村到了这个时间,家家户户早就睡下了。 现在出发的话,天亮前就能到海城市里。 “行!” 天立是李学庆的亲侄子,和李天明同岁,从小就没了父母,是李学庆两口子一手带大的。 其他人都被李学庆打发回家了。 “天明,要是……不顺的话,鱼咱就不要了,人没事就行!” “叔!您放心,保证把天立全须全影的给您带回来!” 李天明吃着饼子,就着咸菜疙瘩,填饱了肚子好赶路。 “天明,走吗?” 李学工又检查了一遍,确定都绑牢了,二十个大木盆摞在一起,不仔细点儿可不行。 第一次送的不是很多,一个大木盆里差不多能有100斤,20个就是两千斤,这已经是大青马的极限了。 亏得这辆马车是钢架的,要是木头的,压上去2000斤,半路就得散架。 李天明把最后一口饼子扔嘴里。 “出发!” 说着跳上了马车,李学工坐在另一边,李天立骑着自行车在后面跟着。 这趟要是顺利的话,到时候就和李学军商量,看看厂里以后能不能派辆卡车过来拉。 用马车来回运太费事了。 “天明,你再和我说说,你昨天到底是怎么和你大伯定的?” 李学工还是不放心。 这年头,无论干什么,首先得考虑会不会犯错误。 脑袋上悬着无数道雷,谁也不知道哪一道劈下来,能把人给整死。 在李学工看来,农民不老老实实地种地,居然做起了买卖,这就是大逆不道。 李天明知道,要是不解释清楚的话,李学工能念叨一路,只能又原原本本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三叔,您想啊,要真是犯错误的事,我大伯能应下?” “这倒也是!” 李学工说着,抱着肩膀,靠在身后摞起来的大木盆上,听着里面发出咣当的水声,虽然心里依旧不踏实,但还是充满了期待。 “天明,你说这鱼……一斤能卖多少钱?” “差不多4毛钱!” 昨天在李学军家里,李天明还真问过了。 “多少?” 李学工吃了一惊。 “4毛钱,乖乖,县里的物资局过来收,一斤才给咱们两毛。” 每年物资局收购鱼虾的价格,村支部都会贴出来。 去年给的收购价就是两毛一斤,就这还比以前涨了两分钱呢。 5000斤鱼,李家台子才能入账1000块钱,324户人家,每家到了年底才能分到3块钱。 这也是为什么,乡亲们对于打渔都变得不积极的原因。 辛苦大半个月,最后才分到这么一点儿,换做是谁能乐意。 “天立,后面盯好了,千万可不敢散开!” 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的李天立忙应道:“叔,放心,我盯着呢!” 就这么一路聊着,一路走,速度还不敢太快,一来怕路不好,把草绳颠折了,二来也担心大青马太劳累。 经过宁固镇的时候,找了个地方,把大青马放开,吃了点儿草料,饮过水,歇了差不多一个钟头,才继续赶路。 走走停停,刚到市里,就被拦下了。 看着走近的警察,李学工吓得脸都白了。 “天明,咋整?” 李天明看到三叔的反应也是哭笑不得。 “您别慌啊,咱们又不是干坏事的,等会儿我和警察说,您……” 就李学工现在的模样,任谁看了都以为心里有鬼呢。 吆喝着,把马车停到路边,李天明主动迎了上去。 “同志!” 警察对着李天明敬了个礼。 “你们是干什么?” 大半夜的赶着马车进城,谁见了都得问上一句,更何况是巡逻的警察。 “您好,警察同志,我们是给海城钢铁厂送鱼的,这是我们的介绍信!” 李天明也是突然想到这一节,昨天就让李学庆以李家台子村支部的名义,开了一封介绍信。 这年头出门在外,手上要是不拿着介绍信,别说办事,想要住宿都没有招待所接收。 警察打着手电,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上面写的李天明是……” “是我,那个是李学工,后面骑自行车的是李天立!” 警察点点头,接着又围着马车转了一圈,还伸手在大木盆里摸了摸。 “怎么这么点儿进城?” “不这个点儿来不成啊,这鱼打上来都是新鲜的,要是白天来,一路上都得晒死了。” 虽然已经到了10月份,可中午气温还是挺高。 “我们夜里出发,天亮前到钢厂,等把鱼交接了,再往回赶,还不耽误我们下午的活。” 上辈子,李天明因为不甘心一辈子窝在农村,后来也到城里发展,什么活都干过,什么人也都见过,面对警察的盘问,不但不慌,还显得游刃有余。 “你确定说的都是真的?我明天会给李家台子村支部挂电话核实,如果说假话,你知道后果!” “您只管核实。” 吓唬谁呢? 还挂电话? 就算是公家的电话,难道单位不花钱啊! 警察又仔细观察了一下李天明的反应,见他不像是在说瞎话,挥手放行。 可是,等李天明等人继续出发以后,警察却骑着自行车跟在了后面,一直到确定他们是去钢铁厂的方向,这才离开。 “哎呦妈呀!吓死我了!” 李学工在村里也是条好汉子,无论是地里的活,还是闹灾那几年,和别的村打架,从来都没怂过。 可刚才不一样,老百姓都怕见官,警察在李学工的心里,那更是了不得的人物。 “天明,还是你小子行,见着警察都不害怕!” 李天明笑了:“人民警察为人民,三叔,咱们就是普通老百姓,只要没干坏事,警察有啥好怕的!天立,对不对?” 说完等了好一会儿也没得到回应,转回头一看。 人呢? “三叔,天立他……” 出发前,李天明还曾和李学庆说,肯定全须全影的把他侄子带回去,现在…… 人咋没了? “我……” 李学工这些也傻眼了。 正想着折返回去找,就见李天立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的拐了过来。 “你小子上哪去了?” 李天立苦着脸:“叔,我这两条腿实在是不听使唤。” 哈! 李学工目瞪口呆,李天明是也满脸无语。 谁能想到,大小伙子胆量居然这么小。 继续赶路。 天亮前,三人终于赶着马车到了钢铁厂门口。 离得老远,就能看到一阵阵浓烟,再过几十年,像这样的高炉都将被停用,国家开始重视环保,现在这场面,要是拍下来拿去举报,还能得不少奖励呢。 “哥!我听人说,这钢铁厂晚上也得干活?” 李天立看着面前的钢铁厂,眼神之中满是渴望。 这也并不奇怪,现在这年头,工人最吃香,谁不想进厂端铁饭碗啊! “是吧,那炉子肯定不能停!” 李天明也只是含糊着回了一句。 三个人突兀的出现在大门口,很快就引起了门卫的注意。 作为市重点企业,海城钢铁厂的安保力量那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没一会儿就有两个挎着盒子炮的保卫人员走了过来。 “你们是干什么的?” 李天明连忙上前,先递了根烟。 “同志,我们都是李家台子的,我和厂里后勤处物资科的李学军科长说好了,给厂里送鱼。” 鱼? 两个保卫看向了不远处的那辆马车。 “你是李科长什么人?” “我是他侄子,亲侄子!” 两人小声嘀咕了一阵。 “你们等一下,我去给值班室打个电话!” 一个保卫说完就回了岗亭。 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离得老远,李天明就看到李学军小跑着过来。 “大伯!” 李天明挥了挥手,喊了一嗓子,明显能感觉到,身旁那个保卫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李学军昨天值夜班,后勤处晚上能有啥事,只要不是大会战,也就是盯着点儿工人们晚上的那顿饭,他早就睡下了,突然被电话铃声吵醒,听保卫说,他侄子来给厂里送鱼,立刻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你小子,还真来了啊!” 第二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 “真有你小子的!” 李学军看着正狼吞虎咽的侄子,也是哭笑不得。 那天在家里爷俩说完这件事以后,转天李学军就去找了后勤处的处长孙福满。 孙福满正为工人的伙食问题头疼呢,得知有人能给厂里供应鱼虾,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虽然不是肉,但好歹也是荤腥,现在厂里的工人已经因为食堂供应不足,都快把他们家的祖坟骂开裂了。 这年头可不像以后,领导干部说一句“你还想不想干了”,工人立马就得怂。 现在是真正的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别说他一个小小的后勤处处长,就算是厂长、书记,面对工人也得客客气气地做好公仆的本分。 别说是县物资局了,就算是市物资局,只要能抢到物资,手也不能软。 于是,当即就拍板,把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李学军本来计划,明天休息的时候,回一趟李家台子,好好商量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谁知道,李天明的性子这么急,天还没亮,顶着门就到了。 “天立,多吃!” 领导们还没上班,李学军便把几人带到了厂食堂。 贴饼子,咸菜,小米粥管够。 “大伯,吃着呢,吃着呢!” 李学庆家里的孩子也不少,李天立在叔叔家,纵然叔叔婶子待他和亲生的一样,可他还是从小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子。 平时吃饭的时候,根本不敢敞开肚皮吃。 “大哥,这事……真准成吗?” 李学工惦记着车上的鱼,事情没办成之前,还是不踏实,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你们都给送来了,还能再拉回去,等会儿孙处长来了,先在他面前过一遍,到时候称重,开条子,去财务室拿钱。” 这么简单? 李学工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苇海里的鱼有的是,可除了县物资局的人每年过来收一点儿,也就是村里人时不时地捞几条自家吃。 他从来没想过,还能借着大哥的关系,把鱼卖到钢厂换钱。 这小子…… 李学工看向了李天明,感觉侄子的脑袋就是好使。 “大伯,厂里这咸菜腌得就是好。” 啥? 咸菜? 我在担心鱼,你说什么咸菜啊! 李学军笑道:“我们厂一食堂的何师傅,以前可是鲁菜馆子的大师傅。” 呃? 何……何师傅? 这是海城,又不是京城,难道不是重生,是穿剧? “大伯,您说的那位何师傅,不会是叫何雨柱吧?” “什么乱七八糟的,何师傅叫何长贵,你说的何雨柱是谁?” 还好,还好! “没谁,就是……” 李天明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呢,急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学军!” 看到来人,李学军也顾不上问那个何雨柱的事了,连忙起身。 “孙处长,您来啦!” 孙福满笑得眉眼弯弯的,看向了李天明几人。 “学军,这几位就是给咱厂里送鱼的老乡?” “孙处长,就是他们,和我都是一个村的。” 李学军没说几人的关系,这年头无论做什么,小心无大错。 要是把关系挑明了,少不了就得有人说他以权谋私。 “好,好啊!感谢乡亲们对我们厂的支持!” 孙福满说着就要和李学工握手,三个人里面,李学工的年纪最大,很自然被他当成了带头的。 “这……” 听李学军管对方叫“处长”,李学工就算是再没见识,也该知道对方是大官了。 看那一身穿着,四个口袋的干部服,还别着支钢笔,蓝布制服裤,大皮鞋擦得锃亮。 眼见对方的手都伸过来了,李学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天明……” 李天明连忙上前,握住了孙福满的手。 “孙处长,都是应该做的,您看……是不是先看看鱼,一百多里,连夜拉过的,就怕闷死了,影响咱工人老大哥吃。” 孙福满打量着李天明,颇感意外,看着也就二十啷当岁,这话说得有水平啊! 懂得放低姿态,还把辛苦点了出来。 “不急,不急,先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说着按住李天明的肩膀,让他坐下。 “学军,你带人先把车卸了。” 李学军答应了一声,招呼着食堂后厨的人帮忙卸车。 临走的时候,还不忘给李天明递了个眼神。 既然让接着吃,那就吃呗,又不要他们的钱和粮票。 李天明吃得欢实,李学工和李天立可就吃不下了,这么大的领导面前,还是小心点儿好。 “好,年轻人就得能吃,能吃才能干,够不够,不够还有。” “够了,够了,孙处长,我们乡下人实在,不会亏着自己。” 孙福满闻言大笑:“实在好,我就喜欢实在人,你这小伙子不错,何师傅,怎么就给咱农民兄弟吃咸菜?” 何长贵听到叫他,连忙从后厨出来了。 确实不是何雨柱。 “孙处长,后厨的菜……” “不麻烦了,这就挺好。” 李天明连忙拦下,这条路要是走通了,以后常来常往的,肯定不能每次都是孙福满出面,食堂后厨的人少不了要打交道。 “何师傅,您这咸菜腌得真不错,您这儿要是多的话,能不能卖我点儿?” 何长贵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厂里的东西,就算是一针一线,一滴油一粒盐也不能随便拿,更别说卖了。 “嗐,说的什么话,何师傅,等会儿给三位农民兄弟带上些,回头我补上。” 何长贵答应了一声,回后厨准备了。 再有一个钟头,接班的工人就该到了,后厨还有好些事要忙活。 “孙处长,看过了,鱼都活着呢。” 李学军走了进来,孙福满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昨天,李学军和他说完,他就去找主管后勤的副厂长汇报过了。 当时可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解决工人的营养问题。 “学军,安排人称重,可别亏待了老乡们,收购价……就按4毛5算!” 领导一句话,每斤又多了5分钱。 2000斤,那就是100块钱。 但是,很显然,这100块钱也不是好拿的。 “小兄弟。” “您叫我天明就行!” “这个名字好啊,天明!” 孙福满说着,看向了李学军。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李学军家的老大叫天满。 “天明,这鱼一个月能送几趟?厂里确实难,各种物资紧缺,尤其是后勤这一块,供应不足,工人师傅们缺少营养,工作效率提不上来,厂里的生产任务如果完不成的话,那是要出大事的。” 好家伙的,一条鱼都关系到国家大事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饭碗里的事可不是小事。” 李天明来的路上,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 “孙处长。” “叫啥孙处长,叫叔!” 嚯! 如果放在以后,大国企的实权处长,李天明这样的老农民,就算满脸赔笑的往跟前凑,人家要是能低头看他一眼,都对不起下巴上的肉。 为了口鱼吃,孙福满不惜把姿态放低。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还真没说错。 “孙叔!” 李天明上辈子也曾走南闯北,深谙顺杆爬之道。 “您也知道,马上就是秋收了,地里的活不能耽搁,像今天这样,每个月最多也就送个六七趟。” “这次送来多少?” “也就两千斤!” 两千…… 六七趟的话,才一万多斤。 厂里有一万多工人,一人也就能分到一斤鱼。 这显然远远不够。 孙福满还计划着,过年的时候,给每个工人分上一条呢。 “能不能想想办法,一次多送些。” 李天明脸色犯难。 “孙叔,不是不想多送,马车就停食堂门口,您也都看见了,实在是没有放鱼的家伙。” 孙福满闻言立刻想到了,昨天李学军说的,希望能用一部分废铁板顶卖鱼的钱。 “厂里免费给打一个大水箱。” 这就免费了? “你们支援我们钢厂,我们难道还能小气了,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孙福满也看出来了,这小子就是个人精。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厂里能派辆车,去村里拉,那样……” 话还没等说完,孙福满的脑袋就摇得好像拨浪鼓一样。 “不成,不成,这个不成。” 厂里的每辆车任务都非常重,而且,一水儿的老嘎斯,平时放着不动,还老出毛病呢。 专门派一辆车去拉鱼,这事根本办不到。 “卡车不行……你们村有会开拖拉机的吗?” 第二十七章 事在人为 听孙福满说到拖拉机,李天明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孙叔,我就会开。” 一旁的李学工闻言一怔,他咋不知道李天明还会开拖拉机。 当年县里从每个村选派人,集中学习开拖拉机,村里也去了几个人,别说开,怎么打火都没学明白。 还有一个被拖拉机的摇杆儿,把胳膊都给打折了。 “你这小伙子,不简单啊!” 孙福满也挺意外。 “等会儿过完称,你要是能把那辆拖拉机开起来,往后那车就归你用,专门给厂里送鱼。” 送肯定是不行的,都是国有资产,一旦造成流失,别说他一个处长,就算是厂长,也照样担不起这个责任。 换一种说法,把拖拉机分派给李家台子用,车还是厂里的。 有人问起来,也好解释。 “行,孙叔,咱们就说定了。” 有了这辆拖拉机,往后无论干什么,都方便了。 鱼过了称,一共2235斤,每斤4毛5分钱,也就是一千零五块七毛五分钱。 孙福满当即开了条子,李学军带着李学工和李天立去财务室拿钱。 李天明则跟在孙福满身后,一起去看那辆拖拉机。 “就是这个了!” 孙福满指着一辆车头已经掉漆的工农-7。 “本来是厂里内部倒运用的,后来工人们都嫌弃运力太小,不爱用,你要是能开起来,就归你了。” 李天明上前,先简单检查了一下,油箱是满的,拿起摇把,将油门打开一半,按住减压杆,将摇把插入钥匙孔。 走你! 突突突…… 柴油机启动,听声音,状态还不错。 “行,你还真行。” 孙福满看着李天明熟练的操作,这下彻底踏实了。 “天明,这辆拖拉机就归你使了。” “孙叔,有车是方便了不少。” 李天明故作为难的说。 “可这油……” 县物资局倒是有柴油,可只有在秋收的时候,每个村子才能批那么两桶。 “车是厂里的,油自然是厂里解决。” 为了鱼,孙福满也豁出去了。 “但是,天明,厂里的油也是上面统一配给的,能省则省。” 孙福满自然明白,拖拉机到了李天明的手上,他想管也管不住。 村里马上就要秋收了,肯定会用到。 他说这话,也只是为了给李天明提个醒。 “您放心,肯定不给您添麻烦。” 聪明人。 “孙叔,您可真是帮了我们村大忙了。” 李天明说着,把一直拎在手里的袋子递了过去。 “孙叔,这是我们村的一点儿心意,您可千万别嫌弃。” 孙福满见状,连忙推拒:“这是干啥,都是公家的事,咱们不来这一套。” “嗐,您想哪去了,就是只野兔和野鸡,我在山里打的,您这么大的干部,还能禁不起这么点儿考验啊?” 接着便不由分说地把袋子塞到了孙福满的手里。 兔子,野鸡! 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现如今市面上,猪肉的供给都不充足,每回就来那么一点儿,根本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 “就当是侄子孝敬叔叔的,您总不能再让我拎回去吧?” 孙福满心里也是一阵挣扎,但最终还是…… “下不为例!” 孙福满是个聪明人,刚刚李天明也说了,这是他上山打来的,怎么也不能算村里的心意。 明摆着,李天明肯定是有事求他,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帮一把倒是没什么。 可要是太难,大不了把这兔子和野鸡,给李学军送去。 “既然你叫我一声叔,有什么事就说吧!” 这间旧厂房里也没有别人。 “孙叔,刚才您说,厂里的物资供应不足?” “是啊!大宗物资都是国家统一调配,可现在国家也难,处处都要钱,要物资,能分配到厂里的,还是有不小的缺口。” “孙叔,别的我没那个本事解决,吃的这方面……” “你们村还有好东西?” 孙福满也来了兴趣。 “我们村没有,可我……” 李天明说着,指了指那个袋子。 孙福满立刻就明白了。 “你能弄来好东西?可集体财产……” 李天明忙道:“您放心,我没那么大的胆子,我就是想……要是能打来野物,能不能每回送鱼的时候,一起带过来。” 了不得啊! 真是了不得! 一个农村小子居然有这样的转道,关键是敢想敢干。 “东西多吗?” “那要看运气。” 孙福满在心里盘算了一番。 “行,这事你等会儿去找李学军,不过,不能直接卖给厂里,个人对公家,还是不方便,你要是能打来野物,就卖给物资科的孙立,就说是我的意思。” “得嘞,孙叔,我谢谢您!” 孙福满若有深意的看着李天明,最后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拎着口袋走了。 等李天明开着拖拉机回到食堂门口,李学工和李天立已经领了钱,看俩人那紧张的模样,就好像怀里揣着个金元宝。 “天明,成了,这事还真成了。” “三叔,您能别嚷嚷吗?还有,你那手别老按着胸口,生怕别人不知道里面放着好东西啊!” 李学工被说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可手却没敢放下。 里面揣着一千多块,还有李天明特意叮嘱的,盖着钢厂大印的收条。 送了多少鱼,领了多少钱,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件事迟早要和全村人交代清楚,鱼和钱都是经他们的手,账面上必须干净。 李天明可不想日后被人嚼舌头。 “瞧你那点儿出息,还不如天明一个孩子呢。” 李学军也过来了,看到李天明手里的袋子没了,心里便有了数。 “老三,你和天立在这儿看着马车,天明,你跟我来一下。” 说着,李学军便坐上了拖拉机。 “开一圈,我看看你的技术!” 李天明知道大伯这是有话要问他,发动了拖拉机,绕过两个圈子,很快就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

相关推荐: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林峰林云瑶   一梦三四年   危险情人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Black Hole   毒瘤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迷踪(年下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