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四合院:我是棒梗的大伯 > 第146章

第146章

样一来,他也算是载入史册了。 虽说他是一庸人,但能名留青史,无异于祖坟冒青烟。 吴锡元听了他这要求,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大事儿定然是要被史官记下来的,到时候他再去跟史官说一声,将肖虎这个名字写上去就行了。 他一口答应了下来,“没问题。” 肖虎嘿嘿一笑,又看向了桌子上的瓷瓶,问道:“那这护心丸……” 吴锡元大手一挥,“也都送与壮士了。” 肖虎开心地收了下来,对着吴锡元说道:“其实我这刀也没什么特别的,也是普通的玄铁所造,只是其中加了一点我们尧山的特色白石头。至于锻造的法子,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找得是雍州一个很有名的铁匠。据说他便是用普通的玄铁锻造出来的兵器也比其他人锻造出来的锋利许多,我也是慕名去的。” “白石头?”吴锡元想象不来,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兴许这就是个新的发现呢? 肖虎点了点头,“是的,那石头就在我们尧山,还是有人盖房子上山挖土挖出来的。我当时也是突发奇想,想看看若是给铁矿中加入这种白石头会有什么效果。当时先在我们尧山随便找了个铁匠打了把匕首,果然十分锋利……后来我就想着若是将这种白石头锻入刀中,会不会就拥有了一把神兵利器了?就捡了一筐白石头北上去了雍州,找到了那位铁匠。” 吴锡元记了下来,又问道:“那位铁匠住在何处?可否详细告知?” 这种锻造方法若是能学会,对他们大夏朝绝对有莫大的助益。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肖虎也再没有了藏着掖着的必要,就将那位铁匠的住处告知了吴锡元。 吴锡元对雍州那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肖虎一说,他便知道他没有骗人,那里确实有个铁匠铺子。 他也对着肖虎一拱手,说道:“多谢壮士告知,告辞!” 肖虎将吴锡元送下了楼,吴锡元面色平平,无悲无喜,也让人看不出来他到底达成所愿了没。 反倒是肖虎脸上带着喜色,随便一猜测,好像就是来求刀的人又铩羽而归了。 在路上的时候,阿兴和梅子爹也不敢多问,唯恐被人听了去。 而等他们回到宅子里之后,他们才着急地问道:“大人,如何了?” 吴锡元回头看了他们两人一眼,唇角一勾,笑了起来,“自然是成了的。” 阿兴和梅子爹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来,吴锡元没耽搁,就直接去寻了景孝帝,将此事告知了他。 “皇上,尧山有没有白石头,便是有白石头,也需要咱们亲自尝试了才知道他到底说得是不是真的。” 第1464章 前去查探 景孝帝微微颔首,“现在立刻派人去查看。” 吴锡元又接着说道:“如果尧山的白石头真的有他说得这样的效果,那山也得早些派人去保护了。” 景孝帝应了下来,他又接着说道:“还有他说得那个雍州城的铁匠,也得去寻一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他说得那样厉害。” 吴锡元点头应下,景孝帝又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亲自去吧,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你应当就是雍州那边儿的,想必对那边也比较熟悉。这事儿也不好叫其他人知晓,朕信得过你,你去瞧瞧看。” 景孝帝都说出这话来了,吴锡元急忙行礼谢恩,“臣谢皇上赏识,臣这就去雍州。” 景孝帝又转而看向了王启英,对着他说道:“锡元去了雍州,那英子便去尧山吧。” 吴锡元眉头一皱,赶紧问道:“皇上,若是我们都走了,您这边儿怎么办?” 景孝帝笑了起来,不甚在意,“不是还有苏庄在吗?放心就是,那些叛军都被城外的将士们围剿的差不多了,你无需多虑。” 苏庄见状也在一旁说道:“正是,有本将军在,定然能护得皇上周全。你们要办的事儿才是重中之重,早些去将此事办妥,咱们大夏朝才能真正的太平。” 景孝帝听他这样一说,也在一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吴锡元和王启英见状也只能互相对视一眼,同时应了下来。 两人既然领了圣命,自然不敢耽搁,各自回到自己屋子里收拾了一下行李便连夜出发了。 吴锡元和王启英去的不是同一个方向,吴锡元朝北而去,王启英则去的是东边儿。 出了城门,两人互相道别的时候,吴锡元也不忘担忧地叮嘱了王启英两句。 “义兄,东边儿还有战事,你可千万要小心啊!” 王启英冲着他咧嘴一笑,“你放心就是,我机灵着呢!若是远远地瞧见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我就赶紧带人绕路。” 吴锡元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模样,心中稍定,又将自己手中仅剩的一颗护心丸留给了王启英。 “义兄,这是临走的时候九月给得保命的药丸,你带上,务必好生保重!” 王启英见吴锡元的神色十分凝重,也知道手中的这瓷瓶不好推拒,便收了下来。 他将小瓷瓶装揣进了怀里,还用手摁了摁,才拍着胸脯对着吴锡元说道:“这回你该放心了吧?好啦,我们还要赶路,早些将差事办妥,咱们京城里见!” 吴锡元嗯了一声,冲着他拱了拱手,两人这才彻底分别了。 他们两人出门在外,自然得乔装打扮一番,吴锡元就扮作去雍州求学的游子,而王启英则扮作一个出门在外的跑商。 王启英才刚走出三里地就碰上了埋伏在的外头的将士们。 他心里叹了口气,觉得自个儿应当也不会这么命背,不可能才刚出门就被人抓到了。 但愿他不会卷入战争当中,能好生完成任务回家去。 然而他又朝东走了二十里,这时候突然就看到了前边的人影。 他本能地觉得不大对劲儿,就想带着人掉头,却没想到才刚走没几步就被人追上了。 他们几人背靠背围成了一个圈,王启英看着骑着马围着他们的人,赶紧用眼神制止了王通等人拔刀的。 他上前一步,冲着其他人拱了拱手,腆着笑脸道:“几位爷,我们乃是来荆州跑商的,路过贵宝地,不知几位爷能否通融通融,让我们过去?” 他说得是扬州话,绝不会叫人想到他们是京城来的。 他也知道,若是他们此时说着京腔,这些人说什么都不会饶他们性命了。 为首那人闻言顿时冷哼一声,“通融?我们凭什么通融?要么留下钱财,要么留下性命!” 王启英一听他们是求财的,赶紧说道:“几位爷,我只有十车粮食,给您留五车可行?” “五车?呵呵,你们是打发叫花子的吗?!” 他们原本想着很快就能到荆州,可是如今前边不远处就有埋伏,凡是过去的人都被他们收拾了。 如今这一伙人是进也进不得,退也不甘心,就一直守在城外,可是守在此处,这么多人总是要吃喝的。 他们来得时候带来的粮草早就已经告罄了,全靠士兵们自己上山打猎糊口。 然而时候越久,越不容易打到猎物,他们这才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王启英赶紧拱了拱手,“几位爷,若是这东西都给了您,您能放我们弟兄们一马吗?” 那人显然也不想要他们的性命,若是此地谋财害命的名声传开了,其他人不从这里经过了怎么办?他们就更没什么吃的了。 就见他冲着王启英等人摆了摆手,说道:“趁着爷现在心情好,还不快滚!” 王启英赶紧转身就跑,还不忘招呼一声他的下人们。 大家伙儿跑远了,王启英才招呼了王通过来,说道:“你找个人给雍州那边儿的将士送个信儿,这群人竟敢抢我们的粮食!就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王通皱着眉头回头看了一眼,才对着王启英说道:“少爷,这路上都是他们的人,咱们怎么过得去啊?” 王启英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脑袋上,说道:“怎么这么笨?难道不会绕路吗?咱们都走了,也不赶时间,绕远一些,去报个信儿都不会?!” 王通揉着后脑勺,扁着嘴巴应了下来,“好,奴才这就去安排。” 王启英这才哼了一声,领着其他人接着赶路了。 荆州距离尧山倒是不远,王启英马不停蹄地赶路,到了尧山也不过才是三日后。 他随意找了个客栈想要休息片刻,店小二送了热水过来,他一边给了赏钱,一边儿打听道:“小二哥,我们是外地来的,不知尧山要往哪个方向去啊?” 店小二看着他给的一把大钱儿,整张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他笑着冲着王启英拱了拱手,说道:“几位爷也是冲着尧山来的呀!尧山每年来拜师学武的人多极了,您出了我们客栈往前走,在下一个分岔路口朝着南边儿走,约摸走上个十里地就能看见尧山了。” 王启英听他说起尧山,便又追问了起来,“每年来尧山的人很多吗?” 店小二笑着道:“很多的,如今又才刚过了年,拜山头的人就更多了。尧山派的刀法确实不错。哦,对了,您若是想要去拜山头,最好还是先寻一把趁手的刀,不然他们约摸是不会收下你的。” 店小二收了他的钱,拿人的手软,便也给了他一个善意的忠告。 笑着同他道谢,将人送走了,才对着身边儿的几人说道:“你们也都下去歇着吧,今儿夜里好生睡一觉,咱们明日便进山。” 若是他猜的不错,肖虎所说得那个白色石头应当就在尧山派的地界里,明日到底会不会顺利还不好说呢! 这三日赶路实在辛苦,这天夜里大家都睡了一个好觉,第二日一早神清气爽地用过早膳之后,一行人便再次离开了。 店小二热情的将他们的马牵出来,并说道:“知道几位爷今儿一早就要走,我一大早起来便给马儿喂了草,祝愿几位爷达成所愿!” 王启英听了他这话,顿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果断掏出一锭银子丢给了这个店小二,“是个嘴甜的,赏你了。” 说完话,他便骑上马,带着王通等人离开了客栈。 只留下店小二一人低头看着手中的银锭子愣神,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位爷出手真阔绰啊! 他今儿早是特意来献殷勤的,他知道这位爷大方,就想着看看能不能再讨点赏钱。他随手赏的一点儿铜板,就够他用好一阵子了。 可是谁能想到呢?他不过就是说了两句好听话,这位爷就给了他这么多银子。 足足五两! 他赶紧四下里看了看,见着没人注意到他,赶紧将银子收好。 不能叫其他人瞧见了,这银子得存起来娶媳妇儿。 村里山花她爹要五两银子的礼钱,他原先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攒够,现在这不是有了吗? 王启英等人顺着店小二指得路,一路就朝着尧山的方向跑去。 店小二说得也不错,等日头升到头顶上的时候,尧山也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原本他们想象中的宏大的尧山派根本不存在,只在山顶上似乎有几间小房子。 王启英微微一愣神,就见身旁的王通已经驱马上前,对着他问道:“少爷,可需要奴才去找个农户打听打听?” 王启英这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也好,你们四下里去看看,找当地人问清楚最好,咱们也省得走弯路。” “是!”王通应了下来,给带来的几人吩咐了下去。 王启英也没闲着,他也跟着底下人一起去打听了。 尧山脚下确实有着几个小村庄,他们没一会儿就碰上人了。 一位带着草帽,身上穿着布衣打着补丁的樵夫挑着一担柴火从山上走了下来。 王启英赶紧上前一步拦住了他,问道:“这位大哥!” 樵夫抬起眸子看了他一眼,眼中似乎有些许疑惑,似乎是不明白这个外乡人为何拦下他们。 王启英又说道:“这位大哥,您可是这周边儿村子的农户?” 樵夫微微颔首,就听王启英再次问道:“不知您可听说过这附近哪里有白色的石头?” 樵夫一愣,“你们来找石头的?” 王启英笑着摇了摇头,“也不是找石头,只是我有一朋友在那附近给我留了点东西,我过来寻一寻。” 这樵夫很显然持着怀疑的态度,王启英赶紧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又塞给了他,说道:“大哥,那东西于旁人来说不值什么,但对我十分重要,还请大哥给指条明路。” 那樵夫看着递到手边的大钱儿,粗粗一数,怎么也有二十来个, 他这随手一把,也就顶自己背上挑着的这担柴火了。 他的神色好看了许多,他接过大钱儿在手中掂了掂,才说道:“那地儿原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周边村子的乡亲们都知道,一开始大家看那石头好看,想带回去盖房子。可是那石头又沉又硬,搬不动,敲不碎,后来也就没人要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了一个方向,说道:“你从这座山翻过去,到后山,半山腰有颗枣树,那些白石头就在那儿了。希望你要找的东西还在那儿,若是无事,我便先回去了。” 王启英冲着他拱了拱手,说了句慢走,直到人彻底没了踪迹,他才收回了视线。 “咱们走!” 他们一行人按照樵夫所指的方向寻了过去,然而到了半山腰的时候,王启英却再次傻眼了。 半山腰有很多树,他却不知道哪一棵是枣树…… 他偏过头看了一眼身后跟着的几人,对着他们问道:“你们有人认识枣树吗?” 王启英身边跟着的这几人都是他家里的家生子,从生下来就在王家做事,一直都没离开过京城。问他们京城的哪家酒楼最好,他们兴许能答得出,但是问他们哪棵是枣树?实在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摇了摇头。 王启英也是一脸无奈,“罢了,左右半山腰就这么大,大家四散开来去寻,总会找到的。” “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半个时辰的寻找之后,可算有人看到了那一堆白色的石头。 便急忙跑回来找王启英回话,“少爷!找到了!” 王启英在山上呆了半天,原本白皙的小脸都晒得泛红,听到下人的话,他眸子一亮,立刻说道:“在何处?快!领我过去!” 他跟着底下人找了过去,才走了没多久,果然就看到了一堆白莹莹的石头。 他小跑了过去,弯腰捡起了一小块,有些兴奋的感叹道:“可算是找到了!” 这时候王通领着人也寻了过来,“少爷!可算找着您了!奴才们吓死了!” 王启英顺手就将手上拿着的白石头塞给了他,“我身边还跟着这么些人,能出什么事儿啊?你拿着这白石头,立刻下山找个铁匠铺子,让他打个匕首出来!” 第1465章 待会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种白石头到底有没有作用,他们也不能只听一人说,总得自己试试才知道。 见王通接过石头,王启英又叮嘱了一句,“你出去的时候避着点儿人,莫要叫人瞧见了。” 白石头的秘密要是被别人知道了,难免会引来许多麻烦。 王通应了下来,“是,奴才都记下了。” 他将白石头揣进怀里,小心翼翼地四下里看了一眼,见着没人跟着,这才又悄悄下了山。 他们来的路上看到过铁匠铺子,王通也没再找人询问,就直奔那家铁匠铺子去了。 远远看去,就见到烟囱里冒着烟,王通用马鞭在马屁股上抽打了一下,跑了前去。 “店家!” 王通才刚一走进去,就听到了铺子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打铁的是个老汉。 他听了王通的声音,动作停了下来,偏过头看了一眼王通,问道:“可是要买刀?” 他们住在尧山底下,很多人想要拜入尧山派,就会来他们这里买兵器,其中买刀的最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有此一问。 王通冲着这老汉拱了拱手,说道:“老丈,不买刀,只是想找您帮忙打两个匕首。” 见着老丈眉头一皱,他担心被拒绝,赶紧说道:“您放心,价格都好说,不过是两个匕首,也要不了您多少时候。” 那老丈似乎是听他说价钱好说,面色稍霁,说道:“你要打个什么样的匕首啊?” 王通赶紧比划着,“就巴掌这么大,携带方便就好。” 老丈答应了下来,找了块生铁就烧了起来。 王通眼看着他打完一把,淬了火。见他准备打第二把的时候,王通才赶紧将自己揣了一路的白石头掏了出来,对着老丈说道:“老丈,劳烦您将这石头一起融进去。” 那老汉见状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怎么也要将这白石头融进去?” 王通一听他这话的,心中顿时就警惕了起来。 赶紧追问道:“难道先前儿还有人为此事来找过您吗?” 老汉点了点头,“正是,早在一年前,有人也带着这白石头来找过我。” 王通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想到他说得那人应当就是肖虎。 他笑了笑,“我也是想试试,您就只管打就是了,银钱上一定不会亏待您的。” 老汉在此处接触的武林中人也比较多,也知道凡事莫要多问。 一直等到老汉将匕首打成,王通兴奋地接过来打量了片刻。 “多谢老丈。” 他一边儿说着话,一边儿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了这位老汉。 “多谢您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那老汉一看,足足有五两银子,不过两个巴掌大的匕首,哪儿要得了这么多银子啊? 他赶紧说道:“不用不用,要不了这么多。” 王通却伸手按住了他推辞的手,抬起眸子对上了他的视线,再次说道:“老丈,东西是要不了那么多银子,但是我还要求您件事儿。” 老汉心中咯噔一下,想着这银子果真是没那么好拿的。 就听王通说道:“今日我来用这白石头找您打铁一事儿,还请您莫要再说出去了。” 老汉一听原来是为了这事儿,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您放心就是,我老汉别的不行,嘴严得很呢!绝对不会再告诉任何人。” 王通这才笑了起来,“那就好,那就好!” 王通怀揣着两把匕首,又返回去找王启英。 然而等他赶回去的时候,他才发现他家少爷居然和一群人对峙了起来。 他没敢贸然上前,就听到他家少爷说道:“我不过就是想看看这东西能不能盖一座白房子,能有什么用?你们既然要看就看呗!我们走就是!” 而这些老百姓却不信,他们似乎认定了面前的这群人是知道白石头的作用的,非要他说出点东西来。 王启英要走,他们也不让。 王通见状赶紧悄悄地退了出去,他还得去搬救兵才行。 当初他们来之前皇上就已经交代过了,若是遇上什么困难,尽管去找当地的知府大人。 他们家少爷出来带的人本来就不多,即便是大家都有武艺傍身,但面对着这么多百姓,也还是双拳难敌四手。 王通骑着马一路朝着知府衙门跑去,掏出了他们少爷的信物,才去见了当地知府。 知府得知王大人被刁民困住了,也不敢耽搁,赶紧点了人亲自去营救。 王启英也没跟那些百姓们起冲突,他们不让走就不走,他就靠着白石头睡了过去。 他带来的下人们守在一旁,轮班儿的睡觉。 天儿还没大亮,王通就带着援兵过来了。 知府隋文正让人将刁民驱散,赶紧过来拜会王启英。 王启英也回了一礼,“多谢隋大人相救!” 隋文正问起了王启英为何会来此地?他就怕这位大人是来微服私访的。 想当初他默默地去了一趟江南,江南许多大臣都遭了殃。 他虽说自问也替百姓办了实事儿,但谁能保证自个儿的辖区当中没有藏污纳垢的地方? 王启英也看出了他眼中的惊慌,赶紧转过头看向了一旁的王通,问道:“让你打造的匕首,可打好了?” 王通立刻将自己揣在怀中的匕首掏了出来,双手捧着递给了王启英。 两只匕首上都缠了一圈儿破布,王启英接过匕首,就要撕开上边儿的破布。 王通在一旁说道:“少爷,奴才担心一把匕首看不出来什么东西,就让他打了两把。颜色稍稍亮一些的那把添加了白石头,这两把匕首都是奴才在一旁盯着他打好的,流程上应当没什么太大误差。” 王启英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你办事儿果然让人放心。” 隋文正看着也很迷茫,他对着王启英问道:“王大人,您让人打匕首作甚?若是您需要什么兵器,大可跟下官说一声,下官那里兵器还有不少,可以任由您推选。” 王启英笑了起来,扬了一下手中的匕首,说道:“待会儿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第1466章 再见故人 隋文正好奇地看着他卖关子,又眼看着他让人搬了一块木头过来。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先用第一把颜色深的匕首朝着木头扎了进去,匕首的前端不过进去了半寸。他又换了另外一把加了白石头的匕首再次扎向了同一块木头,而这一回他却轻轻松松地戳进去了两寸有余。 王启英看了也好生惊讶,“这白石头当真是好东西呀!我没有用内力,这一把匕首只需要轻轻使劲儿,便有这样大的威力。” 隋文正这会儿也看明白了,看来应当是他们尧山发现好东西了,怪不得皇上会让王大人亲自过来查看。 这等好东西,那可比铁矿还要紧,绝对不能落在外人手中。 果然,就听王启英说道:“隋大人,您也看到了,这些白石头都是好东西。我们也不知道这山里到底藏了多少白石头,但这东西肯定不能被人随意捡走。还请您派人将此处围起来,莫要让那些百姓以及山上的江湖中人靠近此处。” 隋文正应了下来,“好!” 第二日那些被赶走的老百姓们悄悄凑过来,却没想到都没靠近白石头的内圈儿,就已经被人拦了下来。 “此乃朝廷重地!闲杂人等莫要进入,若非要硬闯一律按照叛国处置!” 这些小老百姓哪儿见过这阵势啊,吓得缩了缩脖子就赶紧退了。 一时间关于白石头的说法五花八门的,有人说那白石头能炼出盐来,朝廷才不会让食盐落在普通老百姓手中。 有人家里还有原先捡回去的白石头,就抱着舔了一下,一点咸味没出来,只有一种怪异的石头苦味。 还有人想用他煮水试试,然而还没等他们尝试,就已经被隋文正派出去的官差挨家挨户的上门收了回去。 甚至他们还放出话来,若是有人私藏,举报则奖励十两银子,私藏的人蹲十年大狱! 没人想蹲十年大狱,更何况还是为了这么个他们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用的东西。 一日都没过去,百姓们就将家里藏着的白色石头都交了出去。 王启英让人去荆州给景孝帝送了个信儿,告诉他这东西真的有用。 而此时跟王启英同时出发的吴锡元才刚刚抵达雍州,他此次再回到雍州城那种熟悉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地道的方言,以及路上摆着的各种小吃都充满了雍州味道。 吴锡元先在雍州城找到了一个落脚之处,等自己安顿下来,才按照肖虎所说寻到了那家铁匠铺子。 刚到门口,他就碰上了一个大着肚子的女子。 吴锡元一愣,无他,只是因为这个女子瞧着微微有些脸熟。 他拧着眉头仔细回想了半天,才开口问道:“陈念弟?” 女子本来正准备出来泼一盆脏水,听见有人叫她,也是一愣。 这名字她已经许久没用过了,这人…… 她抬头看他,忽然张大了嘴巴,“吴家三哥?” 话才刚脱口而出,她赶紧捂住唇,说道:“瞧我,现在应当叫吴大人了。” 吴锡元笑了笑,“是我。” 陈念弟也抬起头来,看着他,无比认真地说道:“吴大人,我如今叫陈腊月。” 吴锡元一愣,突然想到当年她出逃的时候,自己和九月还在路上碰上过她,她那时候就说自己改名字了。 他微微颔首,“好,我记下了。” 陈腊月热情地将他请进自己家里,吴锡元四下打量着这个已经在雍州城存在了许久的铁匠铺。 屋子里井井有条,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他才刚坐下,陈腊月给他倒了杯水,屋子里一男子就出来了,“媳妇儿,你又给我洗衣裳了?都说了多少次了,我自己洗!你如今大着肚子,怎么能做这种事儿……” 他话说了一半,也看到了坐在铺子里的吴锡元。 此人是个生面孔,应当是慕名来找他打铁的,方圆百里再没人比他打铁手艺更好的了,他有这个自信。 他轻咳一声,问道:“客人可是来打铁的?” 吴锡元还没开口,陈腊月就兴奋地解释道:“铁哥,这位是吴大人!就是我大姐嫁去的那家……” 她半天也不知道要怎么解释,但方铁却懂了。 她大姐嫁去的那家出了个状元,他们全家如今都上京城去了,整个雍州多少年了也就出了一位状元郎。 他恭恭敬敬地冲着吴锡元拱了拱手,“吴大人,不知您前来,可是为了打铁?” 他从京城千里迢迢回来,还来了他这铁匠铺子,不可能是为了找他媳妇儿叙旧的吧?那就只能是找自己打铁的,因为除了打铁,他们也实在不会什么了。 吴锡元微微颔首,“嗯,是想让你帮着打一把刀。” “打一把刀?”方铁很惊讶,“吴大人您应当是读书人吧?” 吴锡元笑了笑,“我送人的。” 方铁了然,“好,待会儿我就为吴大人开炉。” 吴锡元也冲着他一拱手,“那就麻烦您了。” 吴锡元不懂打铁,但他还是在一旁看着。 方铁也不怕人看,打铁若是只用看得就能学会,那早就没饭吃了。 不过是一把刀,方铁打了两个时辰还没好。 陈腊月给吴锡元端了一杯热茶过来,吴锡元赶紧起身接住,“你有了身孕不必忙活了。” 陈腊月却笑着道:“不妨事,我们在村里的时候,大着肚子还要下地干活的呢!如今也不做什么,倒杯水而已。” 吴锡元又道:“我看方大哥忙活了半晌,满头大汗的,我也给他倒杯水吧。” 吴锡元是好心,然而陈腊月却阻止了他,“不必,他打铁有个习惯,打的时候不能停,他说这样打出来的东西才好用。咱也不懂,但别去打扰他就对了。” 吴锡元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就听陈腊月又道:“等他忙过这一阶段,待会儿他会自己倒水喝的,我们不用去管他。” 她一开始刚来这铁匠铺子的时候也不知道,怕他累着,就给他端茶倒水,还会帮他擦汗。 他就很生气,将打了一半的铁都熔掉,重新来过。 第1467章 试刀 腊月见他这样,虽然觉得很委屈,但也再不敢打断他了。 她给吴锡元解释完,又想到当初自己委屈,他还给自己烙了一张大饼的事儿,又觉得有些好笑。 吴锡元看着方铁的动作,他每抡一下锤,手臂上的肌肉都在跳动着。 他很专注,就连他们这会儿的谈话,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又过了一个时辰,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才停了下来。 吴锡元这才又看了过去,就看到他将刀拿去淬火。 “吴大人,您要的刀打好了,可要开刃?” 吴锡元点了点头,“要,麻烦你了。” 方铁并不觉得有什么麻烦的,不过是顺手的事儿。 他帮着将刀开了刃,才又递到了吴锡元手上。 吴锡元看着手中的刀,他一个不怎么懂武器的人也能看出来,这是一把好刀。 他的视线从刀上又移到了方铁身上,对着他问道:“可有试刀的地儿?” 方铁将他引到后院,院子里摆着一块木头,还有一块试刀石。 “吴大人,请。” 吴锡元持刀劈向了木头,木头应声裂开,他看着切入的深度,心中多少有了数。 再看向一旁的试刀石,就停了下来,“试刀石就不必试了。” 他回过身看向了站在他身后的方铁,问他,“打这样一把刀需要多少银子?” 方铁憨厚地笑了笑,“您跟我媳妇儿是同乡,便算您三两银子吧。” 这点钱着实不贵,吴锡元来得时候也没自个儿带铁矿,原材料也是用得方铁的。 况且烧火的精碳以及他的工钱,还得另算。 吴锡元心中自有一杆秤,他又问道:“方兄弟,你可还记得先前儿有人拿着块白石头来让你帮他锻刀?” 方铁一愣,皱着眉头回忆了片刻,才说道:“确有此事。” 吴锡元这才接着道:“便是他介绍我来的,不然我也寻不到你这儿来。” 他这样一说,方铁就面露疑惑,“那人似乎是个江湖中人,吴大人您跟江湖中人也有来往吗?” 吴锡元摇了摇头,“也算不上有来往,只是正好碰上了。” 方铁也没多问,就见吴锡元看向了他欲言又止地说道:“方兄弟,我……” 方铁见他面露为难之色,主动说道:“吴大人,您有什么尽管说就是,您是我媳妇儿的老乡,就也是我的老乡,能帮您的我一定帮。” 吴锡元叹了口气,“既然这样,那我也就直说了,朝廷想要打造一批刀具,用来抵御强敌。你有这技术,不知可否愿意报效国家?” 方铁一愣,他摸着后脑勺讪讪一笑,“可我就是个打铁的……” 吴锡元说道:“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个白石头,若是能用上你的锻造技术,我大夏朝的武器和铠甲定然能再上一层台阶。到时候,边疆便能安定了。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们也就能回家了……” 说到最后,他的神色也要更为凝重了些。 方铁皱着眉头思索了良久,才道:“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也愿意替大夏朝出一把力功名利禄都无所谓…… 只是……我媳妇儿如今大着肚子,我若是走了,她身边儿也没人照顾,我爹娘去的早,她爹娘早就不认她了。能不能等她生了孩子,我在随你走?” 他这个请求于情于理,吴锡元都没法不应。 但是…… 他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才对着方铁说道:“方兄弟,你说得这也在理。只是一点,你会照顾产妇吗?若是孩子生产了,你真的能丢下他们母子二人吗?” 方铁沉默了,他真的不知道。 吴锡元见他不吭声,就说道:“不若这样,朝廷出钱将你妻子接到你身边,再给她请个有经验的丫鬟和婆子伺候着,你看如何?” 此时的吴锡元心中已经认定了,不管朝廷出不出这笔钱,他也得给他们请一个。 能得这么一个锻造师,是何等的幸运。 也兴许就是因为铠甲和刀枪比从前提升一截,他们就能少牺牲几个将士呢? 方铁思索了片刻,才跟吴锡元说道:“吴大人,此事也并不是事关我一人,若是从前我独身一人,我定然二话不说就收拾东西跟您走了。还请您稍候片刻,我得去跟我媳妇儿说一声。” 吴锡元点头答应了,“好。” 方铁进了前边的铺子,去找了陈腊月。 陈腊月正在帮他收拾方才打过铁的台子,擦洗干净,又将他用趁手的工具摆放整齐,他用着也方便。 方铁一进来就看到她大着肚子在忙碌着,紧忙眉头一皱,又接着说道:“你肚子都这么大了,说了那么多次,怎么就是不听呢?这些东西你不用收拾了,我忙完就自己收拾了。” 陈腊月仰头冲着他一笑,“这个也不累的,我要不做点什么,日子也太无趣儿了。” 她本来就是个很勤快的人,原先在娘家的时候,也是天不亮就起来干活,早就习惯了。 方铁叹了口气,将方才吴锡元跟他说得话告诉了陈腊月。 陈腊月听了也是一愣,“吴大人让你去京城?” 方铁点了点头,他自个儿也有些迷茫,“我这辈子就在雍州长大,哪儿都没去过,大字不识一个,什么都做不好。唯一就只会个打铁,他说我锻造技术很好,让我去帮着打造兵器和铠甲,到时候咱们的将士们能打胜仗,他们也就能早点回家了。” 雍州长大的人,对打胜仗有个执念。他们距离边关很近,若是那边儿一战败,便会来抓壮丁。 只是对付个胡人,他们雍州城不知道要牺牲了多少将士,他的邻里街坊多少人一去不回。 方铁若是知道自己的锻造技术有这用处,他早些年孑然一身,早就去报效祖国了! 陈腊月也是个明事理的,见状便道:“铁哥,你去吧,我给咱们看着铺子,我能照顾好我自己的。再说了,不是还有隔壁林大娘帮衬着吗?” 方铁摇头,“不可能,说什么我都不会丢下你一人。吴大人说了,让我带着你一起上京城去。到时候朝廷会出钱安顿咱们,还会出钱给你请丫鬟婆子。” 第1468章 回信 陈腊月一听他说要给请丫鬟婆子,赶紧拒绝道:“不用不用,咱们都是粗人,若是要别人伺候,真真儿是哪哪儿都别扭。” 方铁想了一想,也是。 就说道:“丫鬟可以不请,但请个婆婆来照看点你生产可好?我是个大老粗,害怕照顾不好你,还有咱们的孩子。” 他说着话,低头看向了陈腊月的肚子,就连神色都温柔了不少。 陈腊月想到自己也是个新手,若是身边儿没人照看着,似乎还真有些不行,这才点头应了。 “成,都听你的。” 方铁的大手揉了揉她的头顶,说道:“乖。” 他领着陈腊月去见了吴锡元,问道:“吴大人,我们两口子愿意跟你进京,咱们什么时候走?我们也好拾掇一下东西。” “三日后吧,你们慢慢收拾,我去送一封信去。” 方铁一听还有三日时间,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家里还有很多活儿,有的连客人的银子都收了,若是他就这样走了,实在良心难安。 正好趁着这三日将客人要的东西都打出来。 这三日方铁真是没日没夜在打铁,可把陈腊月心疼坏了。 偏生他明明这么着急,也不肯少打一锤。 最后总算将所有东西打完,他又花了小半天的时间,将东西给街坊们送了过去。 有些路远的,或者他不知道住处的,就将东西放在了隔壁林大娘的铺子里,嘱托要是有人来取,就劳烦她将人喊过来。 林大娘得知他们要走了,眉头也皱了起来,“要去何处?你媳妇儿都五个多月的肚子了,怎么还乱跑?” 方铁答应吴锡元不跟别人说他的去处,就只是嘿嘿笑了一声,“我这次得了我姐的下落,就想去寻一寻,若是寻不到就回来了。” 方铁有一姐姐,他还小的时候,姐姐出去玩被拍花子抱走了。他爹娘临死都惦记着他姐姐,他也一直在寻找姐姐。 这些林大娘也是知道的,她叹了口气,“你自个儿去寻就算了,怎的还带着你媳妇儿一起?路上怪折腾人的。” 方铁笑了笑,打了个哈哈,“舍不得她。” 林大娘闻言也笑了,“从前都说你是个木头人,没想到这一开窍还会说甜言蜜语了。罢了,罢了,你们出门在外的收好银钱,所谓财不露白……” 她说了一大堆叮嘱的话,方铁一一听完,才道了声谢回去了。 第二日一早,他们也不想惊动任何人,天才蒙蒙亮他们就出发了。 吴锡元知道有陈腊月在,便叫了两辆马车,陈腊月那辆马车里铺了厚厚的被褥,尽量让她少在路上受些苦。 连日的赶路,自然是不舒服的。 吴锡元尽可能的让马车走慢一些,路上还停下来让她们下去转转。 一直到了码头,上了一辆提前安排好的船,陈腊月脸色才好了起来。 她甚至还有些兴奋,这还是她头一回坐船呢! 吴锡元又观察了一下,见她似乎没有晕船的征兆,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方铁跟自己媳妇儿寸步不离,即便是他也从来没来过荆州以外的地方,也没有坐过船,也不乱瞅。 船只到底要快许多,即使他们行驶的慢,在十天之后也还是到了滦河边儿上。 吴锡元笑着指给他们看,“下了船,我们再坐上马车,要不了半个时辰就到了。宅子我已经让人安排妥当了,你们无需担心。” 他已经分别去信给皇上和太子殿下,想必他到了京城也就能看到皇上的回信了。 吴锡元回到京城,将方铁两口子安顿好,将自己安排的丫鬟和婆子叫了过来,给他们说了一声,才道:“你们先好生休息两日,后日一早我再过来找你们。” 方铁将他送了出去,回到屋子里,就看到自己媳妇儿正在四处张望。 她看着屋子里的一切都是稀奇的,见着方铁回来了,她才笑了起来,“铁哥,我还是头一次住这样阔气的院子呢!这些东西也不知道值多少钱,咱们弄坏了要不要赔?” 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伸手摸了一下身旁的桌子。 方铁看着有些心疼,他一脸严肃地道:“不会,我会努力打铁给你用的。” 陈腊月闻言捧腹笑了起来,“你呀,我能用多少银子嘛?你也别累着。” 他们两人说了一会儿话,陈腊月才忽然想到外头还有丫鬟婆子在。 她俏脸一红,走出去将她们叫了进来。 那两个丫鬟婆子就紧忙给他们行礼,“见过老爷和夫人。” 陈腊月吓了一跳,赶紧就伸手扶她们,“什么老爷夫人呀,我们也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你们无需如此。” 丫鬟婆子也是一愣,这样的主家还是头一次遇到。 “可是大人说了,让我们伺候好您。” 陈腊月就说道:“我如今身子重,许多活做不了,还请你们帮着做些活,至于行礼实在不必了,咱……真的怪不习惯的。” 方铁见状也说道:“过两日我要外出做工,我媳妇儿就麻烦两位了。” 他说完话反倒对着这两个丫鬟婆子行了一礼,这两位也吓了一跳,“老爷您这是哪里话,我们自然会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双方互相劝了半天,才可算是达成了一致,她们双方见面不用再互相行礼了。 而吴锡元回到家里,见到数月不见,自家小珠珠已经能翻身了。 苏九月见到他突然回来,真是又惊又喜,“怎的都没听你说,就突然回来了?差事可还办得顺利?怎的瞧着你又瘦了些?” 吴锡元这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赶路中度过的,又怎么不会瘦? 但是他也没说给苏九月听,只笑着道:“兴许是那边儿的饭菜不合胃口,待回来吃了自家的饭菜就又胖回来了,你无需担心。” 苏九月张罗着让人送了热水过来,待他洗漱干净,又给他拿了换洗衣服。 吴锡元才说道:“我前阵子去了趟雍州,将大嫂她妹子带过来了,明日让人给大嫂送个信儿,看看她们姐妹要不要见一见。” 也是回来的路上听陈腊月问起过她大姐,吴锡元这会儿正好想起来,就跟苏九月提了一嘴。 第1469章 只想为自己而活 苏九月听他说起大嫂的妹子,顿时就皱起了眉头,一时间还有些想不起吴锡元说得是谁。 她眉头一皱,说道:“大嫂她妹子?哪个妹子?” 她嫁过来的晚,跟大嫂娘家也没怎么往来,但吴锡元说起大嫂的妹子,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印象的。 吴锡元想了想才说道:“我记得从前叫念弟,后来改叫陈腊月了。” 念弟苏九月还是知道的,当初她送了念弟一对耳珰,念弟很喜欢的,但是谁知道她娘却觉得女子爱打扮就不老实了,将她打了一顿。 那天念弟就跑了,她家里人居然也不去找她。 后来她跟锡元在路上碰到了她,她说她要去雍州,还说自己改了名字。 苏九月赶紧追问道:“你在哪里找到念弟的?她怎的跟你一道来京城了?” 吴锡元笑了笑,“回头你见了她可别这样叫她,她说了她叫陈腊月。我奉了皇上的命令去雍州寻找一位铁匠,没想到巧的是那位铁匠正是陈腊月如今的夫婿,她这回是随她夫婿一起来京城的。” 苏九月点了点头,“明日我就让人给大嫂捎个信儿,她们姊妹应当也有许久未见了。” 苏九月说到做到,第二日一早她就让人去给大嫂送信儿了。 陈招娣听闻是自己妹子来了,有些惊讶。 大成就在一旁说道:“难得你娘家有人来,你们也多年没见了,去瞧瞧吧!也顺道去看看咱们家桃儿,看看她缺啥,多带点银子给老二家的。” 陈招娣应了下来,“也好,待会儿再装些鸡蛋,给他们送去补补身子。” 大成也道:“行,你多装一些,我去问问今儿庄子上有没有去京城的牛车,那么多东西拎着也怪沉的。” 大成说完,就放下手里的活儿出门了。 他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笑着跟陈招娣说道:“说起来也巧,今儿正好有去京城的马车,你快些收拾东西去门口,我让老黄等等你。” 陈招娣动作也麻利,三两下装好了东西,又拿了个帕子包住头发,才出门了。 她先去了老二家的面馆,女儿还没下学,她将东西一搁,就跟田秀娘说道:“我娘家妹子来京城了,我先去见见她,晚些时候再过来。” 田秀娘从前在夏杨村的时候见不得大嫂家的亲戚,但是来了京城之后,再看到同乡的人就显得格外亲切。 这约摸就是传说中的远香近臭。 她兴奋地跟陈招娣说道:“大嫂,你待会儿带妹子过来店里吃饭呀!咱们如今远在京城,想碰上个同乡那可真是太难得了。” 陈招娣也没应下,她还不知道她妹子怎么会突然来京城的,得先见了再说。 就说道:“待会儿我见了问问她,也别给你们铺子添麻烦。” 她这样一说,田秀娘就懂了。 她抓了一把瓜子塞到了陈招娣的兜里,说道:“大嫂你拿着,路上吃。” 陈招娣看着她这动作,还真有些好笑。 老二家的原先在夏杨村的时候就喜欢吃这些干货,如今来京城了这毛病也没改掉。 从老二家的面馆出来,她这才寻去了苏九月说的那个地址。 竟然是一处宅子,只从门外来看,还是个不错的宅子。 她上前敲门,没一会儿就有人来了,是个生面孔的小丫头。 这丫鬟将她打量了一番,才问道:“请问您找谁?” 陈招娣不大确定地道:“我是来寻我妹子的。” 这丫鬟想了想,说道:“您是来寻我们夫人的吗?” 陈招娣迟疑了,她那几个妹子她知道的,不管来得是老几,估摸着都没这个造化。 天底下能有几个苏九月呢? 就在这时候,屋子里突然传来了一声,“芳芳,来的是谁?” 陈招娣听出来了,她眼睛一亮,“念弟!” 陈腊月也听出了她的声音,连忙兴奋地小跑了过来。 陈招娣老远就看到了她的肚子,赶紧上前一步,伸手扶住了她,“你当心着点,肚子都这么大了,约摸也五六个月了吧?怎么走路还蹦蹦跳跳的。” 陈腊月笑着道:“看到大姐太兴奋了!” 陈招娣拉着她仔细打量了一番,才道:“长高了,也胖了,好看了!” 陈腊月笑得停不下来,陈招娣又问道:“念弟,当年你跑哪儿去了?我婆婆和弟妹还张罗人寻你了,也没找到你。你什么时候嫁人的?夫婿是何人?做什么的?对你好不好?你们成婚多久了?这个孩子是第几个孩子?” 陈腊月被她这劈头盖脸的一堆问题问得都有些懵了,赶紧说道:“大姐,您好歹一个一个问呀,这样多的问题我都记不得了。” 陈招娣看着她,一副快说的模样。 陈腊月这才说道:“大姐,我如今不叫陈念弟了,我叫腊月。你以后叫我腊月吧,念弟这个名字不好,我只是想替自己活一次。” 陈招娣一愣,她们姐妹几个一直以来名字就都是招娣、想弟、念弟、爱弟、思弟,她也被人叫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 她张了张口,想说点什么,到底还是将话咽了下去。对着陈腊月真诚地叫了一句,“腊月。” 陈腊月唇角扬了起来,眸子里都写着欢喜,“当初我离家出走的时候,就是想到九月姐姐是九月生的叫了九月,那我腊月生的,正好叫腊月。” 陈招娣看着她眉飞色舞的模样,便知道她这些年过得应当是不差的。 她们其它姐妹们都是逆来顺受的,而腊月是不一样的。 就听陈腊月又叽叽喳喳地跟她说起自己当初离家出走之后,饥肠辘辘地走去了雍州城。 她四处求人收留,说自己多能干,但是却没人想要自己家里多一张嘴,便是有的,也是不怀好意。 最后她求到了铁哥家的铁匠铺子外边,哭着说自己饿了几日了,铁哥给她拿了吃的,让她走。 她知道他是个好人,就赖下来了。 “铁哥家里没有爹娘,我正好照顾他的起居。” 她拉着自家大姐的手臂说得开心,陈招娣也听明白了,就叹了口气,说道:“所以,你就这么一来二去地将自己搭进去了?” 第1470章 只要对你好就行了 陈腊月却不这么认为,她说道:“大姐,是铁哥将他自个儿搭进来了才对。我一穷二白的,到他家门上的时候跟个乞丐似的,连口吃的都没有。铁哥人好,有手艺能赚钱,还自个儿开了铺子。对我也很好。”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她眯着眼睛笑得跟个小狐狸似的。 陈招娣看她这样子,便知道她应当是嫁了个不错的人,心中稍定。 “不错,只要他对你好就行了。” 两人站在院子里说了半天的话,屋子里才有个男人走了出来。 “媳妇儿,是谁来了?怎么不让进屋喝杯茶水?” 陈招娣看向说话那人,只见那人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人生得十分壮实,她家的小腊月估摸着充其量也就到人家咯吱窝。 容貌看起来憨厚老实,这一点倒是跟她家大成有些像。 都说相由心生,陈招娣一看他的模样,心中稍定。 那边儿陈腊月已经兴奋地跑了过去,跟他说道:“铁哥!这位是我大姐!我们姊妹好些年没见了!” 方铁看着她一跑,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我的小祖宗,咱好好走路行不行?万一磕着绊着了可怎么办?” 陈腊月抿着唇站在了原地,低垂着头捏着自己微微有些圆润的手指,小声说道:“我下次不会了。” 方铁这才叹了口气,冲着陈招娣行了一礼,说道:“小弟见过大姐。” 方铁年岁比陈招娣还要大两三岁,但他也只能跟着陈腊月喊大姐。 陈招娣点了点头,将自己带来的韭菜和鸡蛋给他们送了过来。 “这是我们自个儿种的韭菜,鸡蛋也是自己养的,你们留着吃。不知道腊月有孕,不然我就多带些了。”她说道。 方铁先是道了声谢,才又接着说道:“大姐您客气了,腊月胃口小,这些都够她吃许久的。” 他说到这儿,陈腊月也赶紧插嘴道:“大姐应当还没吃饭吧?今儿中午在咱们这儿吃。” 陈招娣没有拒绝,吃过饭后,她们姐妹就又凑在一堆说悄悄话。 这么久没见,还有许多话要说的。 方铁见她们两人在屋子里说话,也识趣儿的没去凑热闹。 女孩子家家说得话,有男的在多少有些不大方便。 “我这才头一胎,铁哥爹娘不在了,也没人照顾我。他领了个差事来京城,这宅子也是雇主给安排的,那位也是个好人,给请了个丫鬟婆子……” 说到这儿,她又想起了什么,就说道:“对了,大姐,我们那个雇主就是吴大人!吴大人真是个好人。” 听说这丫鬟婆子和宅子都是她家老三给安排的,陈招娣也放心了不少。 “你们初来乍到,若是遇上什么事儿就去寻我家老三。对了,我那老二家的妯娌还说要让你去她那儿吃饭呢!” 陈腊月听了十分吃惊,“二嫂她不是不喜欢你娘家人吗?怎么还会让我过去吃饭?不会是要给你找事儿吧?” 陈招娣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人都是会变的,老二家变得如今我都快要不认识了。她开了个面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还跟着家里果儿她们识字……我如今在庄子上,桃儿读书不大方便,就将她放在老二家了。她对孩子也好,说起来我也是要感激她的。” 陈腊月那叫一个瞠目结舌,“大姐,你们家女娃娃也上学堂?” 陈招娣点头,“陆太师的夫人和太子妃牵头办了个女学,我原本想着将桃儿送去试试,没想到她能选上,就让她去了。我婆婆和妯娌们说,孩子们去读书,日后也好嫁个好人家。” 陈腊月微微颔首,低头看向了自己的肚子,抬手轻轻摸了摸,而后抬头一笑,说道:“大姐,我也学到了,等我的娃娃出生了,不管她是男是女,我也让她上女学去。” 陈招娣笑了起来,又问了一次,“你要去老二家吗?要去的话,我就带你过去,正好桃儿快下学了,也能见见她。” 陈腊月答应了下来,“是哩,许久没见桃儿了,你家樱桃呢?” “跟她爹在庄子上,我今儿出来没带她。你们要在京城待多久?下次我再带她们来见见你。” 陈腊月听了眉头一挑,“她们?” 陈招娣理了一下鬓角的碎发,笑了笑,“又生了个老三,也是个女娃娃。” 陈腊月一听她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们家的女儿当初不好说亲,就是因为人家都说她们家的闺女生不了男娃娃,她娘就一口气生了六个女娃。 后来吴家不嫌弃,她们大姐好不容易嫁出去了,爹娘眼巴巴地就想看她生个儿子,也好给村里那些长舌妇一巴掌。 可是大姐在村子里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她们姊妹们的处境就更艰难了。 如今又生了第三个女儿,这…… 难道她们家姑娘们,真的生不了儿子吗?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生男生女,她自己不在乎,再怎么都是她自个儿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可是铁哥呢? 他家中独苗,难道不会想要个儿子支应门庭吗? 陈招娣笑着说道:“你说好笑不好笑,当初在村子里的时候,所有人都盯着我的肚子,只有我婆家的人说生男生女都一样。他们好像真的不在乎,对孩子们都很好,就我自个儿心里过意不去。” 她说着,停顿了片刻,又道:“后来老二家的生了个儿子的,我心里这个疙瘩才解开了些,如今也觉得无所谓了。” 陈腊月见她笑得释怀,像是真的不在乎似的。 她伸手拉住了她大姐的手,说道:“大姐,你嫁了个好人家。” 若是嫁到村子里其他人家,就只是生不出儿子这一点,就足够她被婆娘磋磨死。 陈招娣也笑着点头,“是哩,我也这样觉得。” 她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说道:“不早了,若是要去老二家的,可得赶紧走了,不然你回来就太晚了,夜路不好走。” 陈腊月也应了下来,“好,我去跟铁哥说一声,看看他要不要一同去。” 第1471章 妥善安置 方铁跟陈腊月的亲戚一点来往也没有,他也不善交际。 可是一想到陈腊月大着肚子,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我同你一起去。” 陈腊月见状,顿时开心极了。 就说道:“待会儿我们就能瞧见我外甥女了,听大姐说她如今入了女学,比原先懂事多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儿感叹道:“京城里果然不一样,女子也能去上学堂。” 方铁看她一副向往的模样,就别过脸看了她一眼,问道:“你也想去吗?” 陈腊月直接笑了出声,“哪儿有我这么大去上学堂的,日后咱们孩子去还差不多。” 方铁听了这话,十分认真地点了头。 “好,等我们的孩子出生了,不论他是男是女,都让他去上学。” 夫妻两人从隔壁屋子出来,就看到陈招娣站在门前候着。 见他们出来了,三人才一并出了院子。 芳芳要跟他们一起,却被陈腊月拦了下来,“不用,有我夫君跟着呢,能出什么事儿?你和婆婆在家里帮着看家,等我们回来就好。” 陈腊月和方铁他们来得时候坐着马车,他们也只是透过车窗看了一眼外头的景象,这会儿出去陈腊月一路左右张望。 还不忘小声跟方铁说:“铁哥,京城到底繁华,就连屋子都跟我们雍州造得不一样。” 陈招娣听了她这话,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你才来京城,应当还没在此处转转吧?京城里比咱们那里繁华,人也多。这里多得是权贵,你们出门在外说话做事也要当心一些才是。” 陈招娣平素都住在庄子上,也不怎么来京城,这番话还是原先她婆婆教他们的。 陈腊月一听她家大姐这话,赶紧老老实实地点了头。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野小妇人,可不能给她家铁哥惹上麻烦了。 方铁和陈腊月两人去了田秀娘的面铺子里逛了一下午,陈腊月在跟她们闲聊,她双身子,饿得也快,中途还吃了一大碗面。 方铁就在一旁陪着,也没怎么说话。 等他们要走的时候,他默不作声地悄悄付了陈腊月吃得那碗面钱。 直到太阳下了山,他们夫妻两人才朝着家里走去。 第二日一早,吴锡元就找上门来了。 方铁也起了个大早,在院子打了套拳法。 他不怎么会武,他打得这套拳法也是小时候他爹教的,就是为了让他强身健体。 俗话说的话,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是自个儿没点力气,是吃不了这碗饭的。 吴锡元来的时候,他才刚刚打完拳洗漱完毕。 吴锡元让他跟自己走,方铁给芳芳叮嘱了两句,才跟着吴锡元走了。 吴锡元带着方铁直接去了东宫,如今皇上还没回来,朝堂上的事儿都是太子殿下说了算。 太子殿下看皇上不在,索性直接将每日一次的早朝改成了三日一次。 若是有什么急事,就直接进宫禀报。 一开始御史还颇有微词,穆紹翎才不管那些。 他父皇都偷懒跑路了,他三日一上朝又怎么了? 再说了,现在也没什么大事儿,每日上朝都是车轱辘话,让他立侧妃? 呵呵,这是看着苏大将军不在,一个个皮痒了吧? 穆紹翎直接给那些让他立侧妃人,每人送去三个妾室,美名其曰要帮他们家开枝散叶。 一时间,几位大臣的家里鸡飞狗跳的,这下子谏言的人确实少了。 吴锡元带着方铁进了东宫,方铁整个人也拘束了不少,吴锡元和他站在殿外,等着下人们进去禀报。 没一会儿,一个小太监走了出来,对着吴锡元行了一礼,说道:“吴大人,太子殿下请您进去。” 吴锡元看了方铁一眼,抬脚走了前去,方铁也紧随其后。 吴锡元进了大殿,对着穆紹翎行了一礼。 穆紹翎的视线落在了跟在吴锡元身后的方铁身上,问道:“这位便是你们说得那个锻造大师?” 方铁一惊,就听吴锡元说道:“正是。” 方铁听了这话,顿时更加震惊了。 他的神色也都落入了穆紹翎的眼中,他笑着问道:“你怎么是这副神色呢?” 方铁赶紧拱手,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回太子殿下的话,草民不是什么锻造大师,草民就只是个铁匠……” 穆紹翎眉头一挑,就又问道:“哦?这把刀不是你锻造出来的?” 他手中拿着的那把刀赫然就是当初他给吴锡元打出来的那一把,方铁抬眼看了一眼,才微微颔首,“是的。” 穆紹翎说道:“既然是你打出来的,那就没错了,你打造出来的刀确实要比其他人的打造方式要结实一些,这是毋庸置疑的,你也无需谦虚。” 方铁抿着唇低垂着头,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穆紹翎说道:“既然你有这本事,那孤派你去工部,你可愿意?” 方铁依旧低垂着头,“草民不知道什么是工部,草民只会打铁。” 穆紹翎微微颔首,“嗯,工部就是打铁的,你去了就知道了。” 方铁抱拳谢恩,穆紹翎又跟吴锡元交代道:“你待会儿亲自去将人安顿好。” “是。”吴锡元应了下来。 穆紹翎让人将方铁先带去侧殿,让他坐着歇息喝茶去。 等殿中只剩下他们两人的时候,穆紹翎才问道,“王大人那边儿如何了?可有消息?” 吴锡元抱拳说道:“昨儿才收到一封八百里加急,说他已经命人尽快将那白石头送回京城了。” 穆紹翎微微颔首,“也不必都送来京城,他们当地若是能打铁就地取材也方便一些,送去东瀛战场也近一些。对了,再派人去查探,看看那白石头的储存量多不多。” “是。”吴锡元应了下来。 从宫中出来,他就带着方铁去了工部。 工部的大人们见着吴锡元来了都十分客气,这位可是皇上和太子殿下两人跟前儿的红人,只要他不作死,至少未来几十年的荣华富贵是有了的。 吴锡元指着方铁对着他们说道:“这位是奉了皇上的命令请来的锻造大师,还请许大人妥善安置。” 第1472章 指点一二 工部尚书许大人打量了方铁一眼,才道:“先前儿太子殿下又给我们这边儿下过命令,是说要来一位锻造大师,我们早已经安排好了,还请大人您放心。” 吴锡元应了下来,对着方铁说道:“方兄,你跟着许大人就是,若是还有什么问题,晚些时候来我府上问我就是。” 方铁点了点头,说道:“多谢吴大人帮忙打点。” 吴锡元走后,许大人对着方铁也依旧客气,他说道:“方……咳咳,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太子殿下并未给方铁正式任命职务,许大人也暂时只能直呼其名。 方铁冲着他一抱拳,说道:“大人,草民姓方名铁。” 许大人赶紧说道,“方铁兄弟,您办公的屋子我们已经给您安排妥当了,您请随我来。” 方铁跟在他的身后,来到了二进院子,朝南有个亮堂的屋子,如今收拾的妥妥当当,一尘不染。 屋子里的一应摆设都是最好的。 方铁见状直接愣住了,“许大人,您这是……” 许大人乐呵呵地道:“如何?这陈设方兄弟可还喜欢?若是不喜欢,你便说,本官让人去换就成了。” 方铁的眉头拧了起来,他看向了许大人说道:“许大人,草民是个铁匠!是来打铁的!这里连个炉子都没有?您和草民要如何跟皇上和太子殿下交代呢?” 他倒是也不傻,知道扯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大旗。 许大人也是一愣,他以为的锻造大师都是画图纸的,这位……还真是个例外。 “啊这?” 他赶紧又道:“原来如此,我们官窑炼铁的地儿在城外,方兄弟您若是要去可得辛苦一些了。” 方铁摇了摇头,“无妨,我原本就是打铁出身,还怕什么辛苦的。” 许大人得了方铁这话,立刻叫了马车,带着他朝着城外走去。 炼铁的地儿距离京城并不是很远,马车行驶了一个

相关推荐: 惊悚游戏里,老公奇形怪状恋爱脑   驾驭万兽:兽夫压上身   孤城_高h   疯狂农民工   断点np   老婆奴[七零]   谋情(日久生情1V1)   章华终宴所(骨科,np)   《义无反顾》(娱乐圈、复仇、高h)   不安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