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他才好奇地问了一句,“吴大人,您先前儿给阿兴的那两包东西是什么啊?辣椒面吗?” 吴锡元笑了起来,“那是我临走的时候我夫人给的,说是让我用来防身的。” 暗六等人都没错过他在说起夫人的时候,脸上的得意之色。 吴锡元在离京之前,苏九月给了许许多多自己制出来的药,都是一些用来防身的。 这次吴锡元用的粉末,就是辣椒和一种植物配成的。 这种植物的作用只是会让辣椒刺鼻的味道几倍的增长,遇火效果更佳。 吴锡元也是在他们要出发之前才忽然想起来这个东西,便给了阿兴让他带上了。 暗六暗七一直在京城,对吴大人有多喜爱自己夫人也是有所耳闻的。 听了吴锡元这话,便笑着夸赞道:“吴夫人果真厉害啊!” 吴锡元最喜欢听人夸赞自己夫人,闻言面儿上更是高兴了。 “大人出来许久,想必也时常惦记家里,也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能回京。” 吴锡元叹了口气,“快了。” 就等着皇上召云南王回京的圣旨了。 云南王从南诏回来已经是两个月之后,天儿都渐渐回暖了,吴锡元也换下了身上的袄子。 项立新进来跟他说,王爷带着大军回来了。 “去给王爷府上送个拜帖!”他已经等候他许久了,王爷刚回来,求见的人肯定多,可不能让旁人抢了先。 第934章 怎么不送战书回来 云南王这回打了胜仗不假,但却身负重伤,一支箭从他的肩膀穿了过去,他的左手臂暂时是废了。 也正是因着这个缘故,来上门拜访的他几乎都没有见,全都让管家给打发了。 但这回管家捏着吴锡元送来的帖子,却犹豫了。 吴大人是钦差,来查他们家王爷的,这回送帖子过来会不会是有什么要紧事? 他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斟酌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去问一问他们王爷。 让吴大人过来看到他们王爷的伤势,也好回去同皇帝老儿说说他们王爷这些年在边关哪儿是来享福的?分明就是来受苦的嘛! “王爷,吴大人送来拜帖,您可要见上一见?”他恭恭敬敬地问道。 云南王原本正躺在榻上,听了他这话立刻就坐了起来,“自然是要见的,本王都这样了,当然得让皇上的眼睛好好看看。” 管家见着自个儿也算是猜对了王爷的心思,抿唇应下,“是,奴才这就让人给吴大人传信儿去。” 吴锡元得知云南王受伤了,也是一惊,“王爷伤得严重否?” 来传信的人皱着眉头哭诉道:“王爷的手臂被敌人的箭支给贯穿了,如今正在静养,也亏的王爷躲得及时,距离心脏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吴锡元闻言眉头也拧了起来,“战场上果真刀剑无眼。” 他跟着云南王府的人一起去探望了云南王,一见着他,云南王就要起身相迎。 吴锡元急忙上前去按住了他,“王爷,您怎的伤成这样了啊?” 说着他便扫视了一圈儿周围的下人,问道:“你们都是怎么保护王爷的?!” 其他人连忙认罪,却被云南王拦了下来,“也不怪他们,都是敌人放冷箭的,在前线打仗多年,本王也不是头一次受伤,不是什么大事儿,吴大人莫要担忧。” 吴锡元其实心里明白,他越是这么轻描淡写,越是想让自己看看他这些年的不容易。 即使整个云南王府此时都有做戏的嫌疑,但云南王镇守边关快二十年也是真的。 “王爷,皇上召您回京了。”吴锡元开口说道。 云南王看起来一点儿也不意外,显然也收到了皇上的诏书。 “嗯,本王知道。” 吴锡元担忧地看了一眼他的伤口,说道:“您伤的如此严重,不然再休养几日再回京吧?” 云南王摆了摆手,“不必了,就是得这样回京,皇上看着本王的惨样心里才踏实,不然皇上还真当本王在云南多逍遥快活呢!” 这话说的那是相当不客气,显然也有些大逆不道了。 但是吴锡元却也觉得云南王说的对,皇上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或许云南王也只有这样回去,才会免去责罚。 “既然您主意已定,那咱们也该商议一下何时启程了。”吴锡元说道。 云南王想了想,“那就三日后吧,本王听闻你这阵子收拾了景家?也将景康乐一起带着吧!” 三日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项立新又找了个新的翡翠商人,给他付了部分定金,拿了许多好货。 而对方得知项立新背后是吴大人,显然也对他十分放心。 王爷下令日后开矿也得搞盐引那一招了,他们想要多拿矿引,可不就得早些跟这些当官的搞好关系? 退一万步讲,他们一直在云南做生意,生意又能做大到哪儿去?倒不如搏一搏,看着项掌柜将翡翠卖到京城里。 万一真将翡翠的价格给带起来了,他家那矿山可就值钱了! 云南王心里也畅快啊,景家被收拾了,那三座矿山就充公了。 矿山在他云南境内,每年给皇上上供多少还不是他说了算?剩下的养他的那些士卒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待他从京城里回来,他的那些士卒们闲来无事的时候就都去挖矿去! 云南王这些年都没这么轻快过!原先他也一直想要将景家给收拾了,可是那个景老爷跟个老滑头似的,根本抓不住,总是在暗处跟他作对。 吴锡元这回可是帮了他大忙了。 三日很快就过去了,云南王将公务先安排了下去,便叫了许多人抬着他进京了。 吴锡元出来差不多快五个月了,早已归心似箭,若不是碍着云南王有伤在身,他都恨不得一天十二个辰时赶路。 就这样断断续续的走了一个月,他们才可算是看到了京城的大门。 云南王坐在轿子上,看着巍峨的城墙,忍不住感慨道:“本王当初离京的时候才是个少年,如今回来两鬓都已经白了,而这城墙还是原来的模样。” 吴锡元在一旁听着,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物是人非,有谁能熬得过岁月呢? 也亏的云南王并未暗自伤神许久,他很快就又笑了起来,“京城里的有趣儿的可就多了,待本王见了皇上,咱们也好生在此处耍上一阵子再回去!” “是!” …… 云南王进城的事儿,很快就有人去禀报了景孝帝。 “皇上,云南王进京了,他似乎受了伤,听人说他脸色很差,还是被人抬着进京的。” 景孝帝对此嗤之以鼻,轻哼一声,“人还未进京,苦肉计倒是先用上了!朕才不吃他那一套!” 紧接着到了晌午时分,景孝帝才收到了云南王递进宫的牌子。 景孝帝等着他来自省,倒也没避之不见。 “既然来了,就请他进来。” 云南王跟在赵昌平身后走了进来,对着皇上行了一礼,“臣弟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孝帝一挥手,“平身吧!” 云南王这才站了起来,动作稍稍有些僵硬。 “朕听闻你受伤了?”景孝帝开门见山的问道。 云南王点头,“上个月在同南诏国打仗的时候,挨了对面一箭。” 景孝帝眉头这才皱了起来,“怎的没见你送了战书回来?” 云南王一听他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皇上!臣弟这些年给您送了多少战书!守城守的只剩下八百将士的时候,全军上下只剩下一袋米的时候……您倒是跟没事儿人似的,什么都当没看见!臣弟送这战书有何用?!” 第935章 你这些年受苦了 云南王一脸愤慨,眼中还含着倔强的泪水,似乎真是委屈极了。 赵昌平见状急忙呵斥道:“大胆!” 云南王瞪了他一眼,“本王同自个儿皇兄说话!有你什么事!” 赵昌平看了一眼皇上,就见皇上摆了摆手,“昌平,你先别说话。” 赵昌平这才一拱手,退了下去。 云南王干脆直接将扯开了自己的衣服,这可把赵昌平给吓了个半死,担心他藏了什么凶器要对皇上不利,急忙挡在了皇上身前。 景孝帝见着云南王将自己的衣裳扒开,整个上身袒露,他没有阻止云南王的行为,看着他身上的一道道陈年旧伤,景孝帝心中坚信的东西开始动摇了。 云南王肩膀上的那个伤疤是最新的,距离心脏很近,真的是差点就要了他的命。 景孝帝挥手挡开了他身前的赵昌平,绕过他走下了台阶,来到了云南王身前,将他身上的伤口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大多数都是刀伤,即使伤好之后依旧看起来这样狰狞,可见从前他伤的多重。 “阿峥,你这些年受苦了。”景孝帝长长的叹了口气。 云南王这才将自己的衣裳拉上去,对着皇上问道:“皇兄,你要削藩臣弟支持,臣弟巴不得不管边关那个烂摊子。可是臣弟有一点必须要问清楚,早些年南边吃紧,臣弟写信求援,为何您迟迟不应?” 景孝帝挥了挥手,转身朝着龙椅走去,“阿峥,这事儿是皇兄对不住你。” 云南王不依,“皇兄,这岂是一句对不住就能搪塞过去的?” 景孝帝不知道怎么开口,一旁的赵昌平却不忍皇上为难,又多嘴了一句,“王爷,皇上也是有苦衷的。” 换来的只是云南王怒目相瞪,景孝帝对着他摆了摆手,“昌平,你先下去,让朕跟阿峥二人独自说会儿话。” 赵昌平只能应下,但又担心云南王对皇上不利,在门口竖起一只耳朵,仔细听着里头的动静。 景孝帝请云南王坐下,才同他说了起来,“早些年,洛阳王给朕下毒,朕防备不当,差点性命不保。你写来的求救信函,朕也不知道落到了谁的手中。” 云南王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也就更加能明白了皇上为什么要削藩了。 “洛阳王好大的胆子!” 洛阳王被赐死的消息他也得到了,却没想到背后居然还有这么多隐情。 说完,他又旗帜鲜明地说道:“皇上!臣弟支持您削藩!先从臣弟开始吧!只是云南到底是边关,常年战乱,那边儿的守军不能没有啊!” 景孝帝见他这样,笑了起来,“咱们先不说这个,你我兄弟二人快二十年不见了,今儿让朕好好招待你一番。” 鉴于云南王受重伤,景孝帝才没上好酒,但也上了九九八十一道菜,末了还请了三个太医来为他诊脉。 得知他只是些皮外伤,身体并无大碍,皇上才松了一口气。 “阿峥,这些年辛苦你了,既然来了京城,就好生陪陪朕。咱们从前的那些兄弟,一个个都有了自个儿的小心思。朕算是看明白了,只有阿峥是真心待朕的……” “在阿峥心中,皇兄永远是阿峥崇拜的皇兄!” 兄弟两人好一番互诉衷肠,最后皇上依依不舍的将云南王送出了宫,看着他上了去别院的马车,才转身回了皇宫。 他才刚转过身,脸色就变了。 赵昌平趁势问了一嘴,“皇上,云南王说得这些您信吗?” 景孝帝淡淡地开口,“信,也不全信,待明日见了吴锡元再说。” 这个时候谁会将自个儿犯得错都掰开来说呢?阿峥守边关有功不假,但却也并不会像他自个儿说的那样可怜。 而云南王上了马车之后,原本那一脸崇拜仰慕的神色也都消失不见了,他慵懒地靠在了马车的靠垫上,微微阖着眼睛,似乎是在想事情。 管家一直跟在云南王身边儿,着急的想问一问情况,但又担心外头有人跟着他们,才一路忍了回去。 等回到了别院,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主仆两人的时候,管家才终于忍不住了,“王爷,皇上可有责怪您?” 云南王的眼底满是笑意,“兄友弟恭演得甚好,若是先皇活过来,看到这一幕定然十分欣慰。皇上又怎会怪本王呢?” 管家松了口气,“这就好,只是皇上不是想着要削藩吗?您今儿可有探皇上的口风?” 云南王点了点头,“他想要削藩本王是支持的。” 管家不明白了,“王爷,您这是……” 云南王说道:“这叫以退为进,本王常年私下征兵,还多收了三成税收,这是事实!若是皇上深究起来,这两条就是想造反的死证!” 管家吓得脸色都变了,才听到云南王又接着说道:“他想要削藩本就是一意孤行,本王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再让他知道这些年本王多不容易,兵权封地他爱要哪个要哪个。” 说着他唇角一勾,又缓缓地说道:“依着本王这些年对他的了解,越是不想要的东西,他越是要塞到你的手中……不信,你且看看,云南还是本王的,兵权也是本王的。” 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不过他同洛阳王不同的是,他是真的没有造反心罢了。 . 吴锡元回到家的时候苏九月还没从太医署回来,他风尘仆仆赶了一个月的路,早就脏的不像话了,让下人烧水洗了个干净,才再屋子里等着九月回来。 苏九月还不知道吴锡元回来了,她跟平常一样的回到家,同外头的兰草打了声招呼。 兰草上前对着她行了一礼,压低声音告诉她大人回来了。 苏九月先是一愣,随后是不敢相信,再紧接着才是满面欣喜。 她丢下兰草高兴的朝着屋子里跑了进去,一推开门,迈过门槛儿就看到了站在屋子里的吴锡元。 她想都没想,就一头扎进了吴锡元的怀中。 吴锡元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了她。 感受着怀中的软玉温香,低头埋在他的发间,深深吸了一口气,他躁动已久的心才逐渐平静了下来。 第936章 相中了 “锡元!你可算回来了!”苏九月趴在他的怀中说道。 一句话才刚说完,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吴锡元抱着她点了点头,感受着胸前的湿润,柔声问道:“想我了吗?” 苏九月点了点头,“想了,天天在想,可是我也没梦到你,我又想着幸好没梦到你……” 这话若是说出去,旁人想来无法理解,但吴锡元却是懂的。 他媳妇儿做梦从来都不会是美梦,若是真梦到自己有什么危险,偏偏又离得远实在没法子,只会让她徒生担忧罢了。 他松开了她,两手扶在她的肩膀上,低头看着她温柔地笑,“我倒是梦到夫人很多次。” 苏九月听他这样说,一双眼睛亮亮的,笑着问他,“你梦到我什么了?” 吴锡元眉眼含笑,直勾勾地看着她,半天不说话。 苏九月被他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刚想别开脸,就被吴锡元按住,紧接着他便低下了头,含住了他思念已久的红唇。 “就像这样。”他的声音在苏九月的耳边响起。 兰草看了一眼屋子,抿唇笑了笑,才跑去了厨房。 今儿大人回来了,要去跟厨房说一声再加两个菜。 阿奎阿兴两兄弟许久未见,约定今儿夜里要好好喝两杯。梅子则兴奋地凑在她爹身边儿,听着她爹讲在云南的见闻。 苏九月靠在吴锡元怀中,身上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老毛病又犯了。 她抬起手臂看着自己手腕上的一汪绿色,还俏皮地晃了晃,眉开眼笑地抱怨着:“出门在外的本来用钱的地方就多,怎的还买这个啊。” 明眼人都知道她是喜欢的,吴锡元也不怎么在乎她的口是心非,“我一眼就相中这个了,跟我当年一眼就相中你一样,想着你戴着这个肯定好看,便买回来了。” 苏九月笑得明眸皓齿的,“当年你都还傻着呢,净瞎讲话。” 吴锡元听了也不恼,揉了揉她的头发,“傻着怎么了?不耽误我给自个儿挑媳妇儿的。” 苏九月没忍住掩唇笑了起来,“瞧你给能的。” 吴锡元抱着她不撒手,问起了这阵子家中发生的事儿,“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可有遇上什么麻烦?我看你信中什么都没写。” 苏九月抿着唇歪着脑袋思索了片刻,最后摇了摇头,“没碰上什么麻烦,二嫂的面馆也开起来了,就在咱们翡翠铺子旁边。对了,启英哥也在那里开了一家笔墨铺子。“ “笔墨铺子?”吴锡元是真的惊讶了。 他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是歪打正着了? 若是歪打正着,那可真就厉害了。 苏九月点了点头头,“我觉着义兄开那个铺子还是为了方便照应咱们,听闻他铺子里那些东西还是从程季哥他们笔墨铺子拿过来凑数的。” 吴锡元听了这话,不由得在心中感慨了一句,人若是心善,那也活该他发财。 “二嫂他们的面馆没人去找茬吧?”吴锡元顺嘴一问。 苏九月将那日二嫂救了个姑娘的事儿同他说了,“也就是那出事儿之后的第二天,义兄就去那边儿开铺子了。” “无事就好,如今我回来了,咱们也得上门跟他说声谢。” “是得去一趟,先前儿咱们铺子开门了,义兄和义母他们都去捧场。我不好意思收他们的银子,要给他们退回去,他们却说什么都不要。”说到这儿,苏九月又想起了自家铺子,就说道:“对了,咱家铺子里卖的都没什么货了,你们这次回来可还带了新的货?” 吴锡元笑着捏了下她的小手,“带了带了,让乖宝儿操心了。” 话说他们先前儿他的货物还是从景家拿的,但是如今景家也都已经全完了,景家的铺子和矿山都被充了公。 铺子被云南王拿出来卖了,里头的翡翠物件儿王爷都给了他,让他拿回京城来卖,卖了之后拿出五成充公。至于那三座矿山,如今也落在了王爷手中,谁也不知晓他日后要如何处置。 他上一次从景家进的货,也被云南王大手笔的一手抹了。 用云南王的话说,“你欠的是景家的钱,如今景家都没了,你还欠谁的?快别说话了,闷声发大财。若是心里过意不去,就好好办案,替百姓们做些实事儿。” 这一次带回来的玉石有他们在云南同另外一家祝家合作的翡翠,还有云南王给他帮忙卖的东西,一来一回确实能赚不少银子。 比起前头铺子里扣扣索索只有三套能拿得出手的首饰,这一回铺子里的好东西可真就太多了。 吴锡元从里头挑了三套出来,打算待会儿去王家的时候带上。 苏九月趴在箱子边儿上看着,两眼亮晶晶的,“这么多好东西,真好看啊!” 吴锡元正在整理箱子,听了她这话抬头一看,伸手点了下她的鼻子,笑着说道:“这些都是云南王让帮忙卖了的,他在云南卖不上价,他自个儿也懒得操这份儿心。待咱们卖了还得还一份儿的银子给他发军饷。” 苏九月微微颔首,“咱们不过是帮着卖一下,拿五成银子会不会有些太多了啊?” 苏九月能想到,吴锡元自然也能想到的,他一早就跟云南王说了,但云南王却说五成的价格已经比他在云南卖要多了,剩下的是他们自个儿赚的。 吴锡元知道他一是想卖自己个好,二是也是想的多赚些银子,便应了下来。 宫里方才已经让人来传话了,让他明日进宫,他便知道皇上是默许他今儿在家里好好陪陪家里人了。 他将东西一套一套的装好,才跟苏九月交代道:“明儿早上让人去王家送个拜帖,待我下衙回来,咱们两人再一道儿去王家。” . 第二日一早,苏九月就帮着吴锡元换上了朝服,将他送上了马车。 吴锡元时隔半年第一次上朝,自然有许多人前来同他打招呼。 套近乎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知道他这半年都做什么去了。 第937章 过个明路 吴锡元自然什么都不会说,东一句西一句的同他们打着太极。 当然也有聪明的,一看吴锡元跟着云南王同一时间回京,搞不好就是去了云南。 从这里头还能看出来皇上削藩的心思还是没打消,都以为他得先对平王下手,却没想到矛头居然先对上了云南王。 也不知道云南王这次回来,到底会怎么同皇上博弈。 上朝的时候皇上也根本没提这事儿,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在人群中的吴锡元,也没特意点他出来问话,就当他不存在似的。 大伙儿心里各怀着各自的心思,一直到了散朝吴锡元去了勤政殿面圣,他们才散了。 吴锡元双手举着尚方宝剑,恭恭敬敬地对着皇上行了个大礼,对着他说道:“皇上,臣回来了,此剑完璧归赵。” 景孝帝看了一眼赵昌平,赵昌平会意,上前将尚方宝剑接了过来。 皇上这才开口问道:“朕让你去查云南王,你查得如何了?” “回皇上的话,云南王私下征兵且赋税要比其他地区要高三成,但这些钱和人都被他用来守边关了。在臣即将回京的前一个月,他还亲自率兵去击退了南诏国的三万士兵。” 皇上绷着脸微微颔首,仅仅从面儿上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依你看,朕该如何处置云南王?” 吴锡元一抱拳,回道:“皇上心里应当已经有数了,臣不敢班门弄斧。” 皇上眉头一蹙,“让你说,你就说。无论你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吴锡元等的就是他这句话,这才一抱拳说道:“皇上您想削藩,还是得削啊……” 皇上有些诧异地看向了吴锡元,他们在云南的事儿暗六他们回来已经同他禀报过了。 云南王将景家的那些翡翠都给了吴锡元,他还以为他会向着云南王说话。 “可云南王戍边有功,朕若是削了他,难道不会伤了这些有功之臣的心?” “皇上,臣跟你讲个故事。”吴锡元低着头说道。 皇上点了点头,“你说。” 吴锡元这才立在大殿中,缓缓道来,“臣幼时十分调皮,有一回邻家小孩子偷了臣家中的玉米,正巧叫臣给碰见了,臣便同他打了一架。臣自幼都生的比较高,那孩子打不过臣,便受了伤。” 皇上听他说起幼年的糗事儿,还来了些兴致。 他还真没想到他这谦谦公子模样的臣子,幼年的时候还有这样调皮的时候。 但是他也没打断吴锡元的话,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讲他未讲完的话。 “那孩子回到家中给他娘告了状,他娘便领着他找上门儿来了。臣的母亲听了事情原委,见着臣将人家孩子给揍的鼻青脸肿的,同那家人吵了一架要了一篮子玉米棒子回来,又拿起笤帚当着他们母子的面儿将臣也揍了一顿。” 皇上听了直挑眉,吴锡元却微微一笑,又接着说道:“说实在的,臣的母亲也确实没用力打,就是看起来吓唬人。待他们母子走了,母亲又拉着臣去了厨房,给臣蒸了鸡蛋羹,还给煮了个玉米。” 皇上听完也笑了起来,“令堂也是个聪慧的,怪不得能生出这样聪慧的儿子。” 吴锡元谦虚地笑了笑,才又说道:“不知皇上可听过打一棒子,给个枣吃?” 皇上点了点头,“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可还有旁的事儿要禀报?” “是的,皇上,臣还有事儿要禀报。” “你说。” 吴锡元一抱拳,说道:“臣在云南的时候,借着蜀郡桑庄的兵收拾了云南当地的一个地头蛇景家。” 皇上嗯了一声,“朕有听说这个,功劳不会少了你的。” 吴锡元却道:“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景家是个大家族,他们的家产十分丰厚。三座矿山以及底下的铺子都充了公,因着云南是云南王的封地,便都入了云南的库。云南王为了给士兵发军饷,便将那些翡翠物件儿给了臣,让臣帮着在京里头出售,还许了臣五成的利钱……” 他越说,景孝帝就越诧异,他是真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能这么老实,装进口袋的银子还要给他说一句? 吴锡元如何不知道银子装进自己口袋好,但不在皇上跟前儿过个明路,这些翡翠物件儿搞不好哪日就能要了他的命。 景孝帝听完,微微颔首,“不过是些翡翠物件儿,也不值甚钱,你便收着吧!明日拿个成品来给朕掌掌眼。” 吴锡元一听,顿时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立刻大喜过望,“臣遵旨!” 景孝帝摆了摆手,“你此番远走云南,想必也累了,先回去吧!至于封赏,等到日后云南王的案子彻底解决之后再说。” “是!” .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皇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儿下了一道惊人的圣旨,收回云南王的封地,仅保留云南王的封号。 大伙儿一听顿时都惊了,云南王这样劳苦功高的人,居然被削藩了?!他能认栽吗? 一时间朝堂之上的气氛如同风起云涌一般,紧张到了极点。 但云南王却跟没事儿人一般,从行列当中走了出来,对着皇上行了个大礼。 “臣,谢皇上成全!” 这话说的,也算是强行给自个儿找个台阶下了,不少人心中如是想到。 可是紧接着皇上又让赵昌平宣读了下一条圣旨,封云南王为镇南大将军,去云南驻守边关! 大将军?!这可是实打实给了兵权啊!原来皇上竟然这样信任云南王的吗? 云南王心中一乐,他果然是最了解他皇兄的人,他就说云南还是他的,兵权也还是他的。 如今他再去云南,依旧是天高皇帝远的,那些士兵的军饷和粮草还有户部给想法子。 他这些年既当爹,又当娘的,实在是累着了。 他直接跪下行了个大礼,“臣谢主隆恩!” 燕王在一旁作壁上观,他的父皇可真能干啊!老子越是能干,儿子就越省心!希望他父皇身体一直硬朗,这些烦人的事儿就永远不会落到他头上。 第938章 带货 散朝之后,燕王正巧碰上了他这位皇叔,便对着他笑着行了礼,说道:“侄儿恭喜皇叔!” 云南王两手背在身后,眉毛一挑,看着他反问道:“何喜之有?” 燕王是懂他这个皇叔的,上一世洛阳王造反,差点就打到了京城,最后他这位皇叔及时带着人回京支援,同穆宗元前后夹击,大败了洛阳王。 也正是因为经历过,所以他也清楚,他这位皇叔没有那个心思。 听了他这话,便笑着说道:“皇叔被封了大将军,兵权在手,自然可喜可贺。” 云南王轻哼了一声,没再接他的话,而是转而问道:“昨年你成亲的时候,本王离京城甚远,并未亲自到场观礼,算算时候,想必你如今已经有孩子了吧?” 燕王:“……” 他就不喜欢跟这些亲戚们说话,没成亲的时候催着成亲,如今成亲了又催着生孩子。 他好不容易娶到王妃是为了自己高兴!哪儿是为了生孩子的!真离谱! 云南王见他不说话了,又接着补充了一句,“你堂兄的孩子如今都能跟着本王练拳法了!” 燕王挺着腰杆,镇定自若的回答道:“那堂兄还真是厉害啊!侄儿就不行了,孩子没有,估计还得过些年吧,新婚燕尔的,搞个小孩子出来岂不烦人?” 见着云南王还要再说话,他直接抢先一步说道:“皇叔,侄儿今儿还有公务在身,就先走一步,他日皇叔府上若是要摆宴庆贺,还请提前让人给侄儿送个信儿,届时侄儿一定过去捧场。” 云南王看着燕王的背影,站在原地摸着下巴,仔细琢磨着。 他已经许久没有得到过燕王的消息了,早些时候听闻燕王和穆王争夺太子之位,兄弟二人险些反目成仇。 后来似乎燕王整顿了自个儿府上,从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探听不到任何有关燕王的消息了,就连昨年他成婚的信儿还是皇上派人给各位王爷送去的。 如今他再看燕王,怎的觉得他同自个儿印象中的那个人有些不大一样呢? 他摇了摇头,也抬脚朝着宫外走去。 管他到底对太子之位有没有心思,也跟他没关系,反正怎么也不可能落在他的脑袋上。 燕王出了宫,才刚上了马车,就看到了马车上有个熟悉的小脑袋。 见着燕王来了,抱着小包袱乖巧地往角落缩了缩,给他腾出一大片儿空地来。 “皇兄,我都十日未见到皇嫂了……” 燕王无语扶额,真想毫不留情的将这小子丢下马车,却又怕他下次见着怡儿的时候去告状,只能咽下这口恶气,在他身边儿坐下,对着外头的关怀远交代了一声,“回府!” 穆宗元眼睛一亮,抱着自己小包袱端正坐好,马上就可以见到皇嫂了,皇嫂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女人!也对他最好了! 兄弟二人坐了一路的车也没说话,一直等到了家,穆宗元才刚下车,就直奔苏怡的院子而去。 燕王看的眉头都皱成了一团,也赶紧大步追了上去。 . 吴锡元依然在下朝之后进了趟皇宫,将自个儿挑出来的翡翠物件儿拿出来给他看。 “皇上,那些物件儿大多都是女人用的,臣挑选了半天,最后也只是挑出来了一块无事牌和一个翡翠扳指,还有一个笔洗,您看……” 赵昌平走过去将他手中的东西接了过来,给皇上呈了上去。 景孝帝拿起其中一个扳指看了看,然后随手就套在了自己的手指上。 紧接着又将他桌上的白玉笔洗换了下来,才抬眼看了一下吴锡元。 “你昨儿同朕说的故事很不错。” 吴锡元恭恭敬敬地应道:“皇上您喜欢就好。” 景孝帝眯起了眼睛,状似回忆一般对着吴锡元说道:“朕记得你是从雍州底下的一个小村子走出来的?” “正是。” 景孝帝这才点了点头,“不容易啊。” 吴锡元不知道他怎么忽然想起来说这个,可是紧接着就听到皇上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恩典。 “让你铺子的掌柜去趟户部,谈一谈翡翠的事儿。” 毕竟云南王懂事,将三个矿山都交给了他,他又象征性地推辞了一番,将其中一个较小的矿山赏给了云南王。 可这三个矿山开采出来的翡翠,总是要卖出的。 还不如卖臣子个好,也好改善一下吴家的生活。 听闻他家中穷苦,他爹娘如今还在他那个庄子上养鸡呢! 也或许是因为知道他吃的鸡蛋和鸡肉是吴锡元爹娘养的,才让他格外的安心。 他一家子都在替朝廷做事,他的官位也越来越高,可若是没钱也还是不行的。 吴锡元可不知道皇上已经替他考虑了这么多,怕他穷的揭不开锅,直接将翡翠的售卖交给了他的翠玉堂。 听了皇上的话,他惊喜万分,急忙跪在地上对着皇上行了个大礼。 “臣!谢主隆恩!” 当他回去将这事儿告诉项立新之后,项立新差点没将下巴颏给笑掉了。 “这么说来,咱们也算是替皇上做事的了?日后哪儿还怕人找事儿?!大人!您可真是太厉害了!” 吴锡元也抿唇轻笑,“这是皇上的恩赐,咱们也得收敛一些,若是闹出什么事儿,皇上可有的收拾咱们呢!” 项立新喜笑颜开,连声应道:“大人您放心,奴才会约束好底下人的。” “皇上亲自戴上了扳指和无事牌,就连笔洗都放在了勤政殿,日后只怕翡翠的价也要上来了,咱们可得好生准备才行。” 项立新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皇上只需要表露出一丁点儿的喜爱,就会有一大推人跟风。 “是!大人您放心,属下这就去铺子将那些翡翠的价格重新定一遍!” 项立新前脚刚走,苏九月也回来了。 她身上还穿着官服,吴锡元帮着她将身上的衣裳换了下来,对着她问道:“今儿怎的回来的这样晚?” 苏九月将常服换上,才说道:“今儿去了趟静王府上,静王的侧妃有孕了。” 第939章 有孕 吴锡元听了微微一愣,一般情况下正妃三年不孕才会允许侧妃开怀,可如今静王妃才刚过门一年,怎的侧妃却先一步有孕了? “可是静王侧妃身子不适了?”吴锡元问道。 若不是身子不适,只是有孕这种小事儿自然也不会大动干戈地去请太医。 苏九月摇了摇,“侧妃身子康健着呢!只是我瞧着王妃似乎有些不妥。” 这也能想得通了,这样被人打脸,静王妃自然会脸色难看。 “我瞧着静王妃似乎并不知晓侧妃有孕的事儿,今儿还是被我给诊出来的。” “坏了……”吴锡元当下说道。 再抬头一看苏九月,只见她的脸色也似乎也不大好。 她应当是被人当枪使了,她是去给静王请平安脉的,正好侧妃也在那里,便冲着静王撒了个娇说也要请个平安脉。 静王应允了,她也不得不照做。 这一摸脉搏,没摸出什么旁的病,反而摸出个喜脉来。 他们当太医的都是皇上的人,被她诊出来就相当于过了明路,皇上的皇孙谁敢瞎动手? 这样一来,即便是静王妃再怎么心狠手辣,这时候也只能忍了。 可这口气不撒出来心里又不痛快,那么诊出喜脉的苏九月也正好成了她的靶子。 “你说出来了吗?”吴锡元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苏九月摇了摇头,“没敢说。” 若是从前刚进京城的她,定然心无城府,什么都说了。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她在京城这一年,比她前头的十几年经历的还要多。若不是她有做梦的本事,搞不好真就被人诬陷了许多回。 她当时看了侧妃的眼神,就总觉得她不对劲儿。 她立刻就决定,她是来给人看病的,只要她没病就不归她管。 至于这孩子到底是由谁说出来,那就不是她的事儿了。 吴锡元听了苏九月的话,这才松了口气,展颜笑了。 他伸手帮着苏九月扶好了头顶上的翡翠簪子,笑着说道:“我媳妇儿可真聪明!” 苏九月也冲他一笑,“经历的多了也知道怕了,进宫当个大夫是很体面,但那些阴私也确实见的不少。” 吴锡元有些心疼的拉住了她的手,盯着她的眼睛说道:“有时候真想将你藏起来,什么事儿我都帮你扛。” 苏九月只是笑,并不说话。 吴锡元才又说道:“走吧,说好今儿要去义兄家里,他特意让人送了信儿给我,让我们过去吃饭。” 王启英早让人从地窖里挖了他老子两坛好酒出来,当年他成亲的时候他爹都没舍得多喝。 “锡元这次应当是立了大功劳了,我这当义兄的还能捡这么个便宜妹婿,真是面儿上有光啊!” 顾妙芝笑着道:“妹婿确实厉害,九月也不差,他们两人在一起真真儿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王启英抱着酒坛子凑到她的脸颊上轻轻啄了一下,顾妙芝恼羞成怒地回头,就王启英一脸得逞地笑,“我们两个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顾妙芝实在拿这人没法子,只能捂着脸颊笑骂道:“见过脸皮厚的,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 王启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只要夫人喜欢,为夫的脸皮还可以再厚一些。” 直到外头有下人前来禀报,说是九月小姐带着姑爷来了。 顾妙芝这才说道:“好了,瞧瞧你那德行,可赶紧收一下吧!省得待会儿叫人笑话。” 她刚一抬手,王启英自然而然地将她扶了起来。 顾妙芝抬头对着他莞尔一笑,王启英也笑了起来,夫妻两人携手朝着前头走去。 苏九月一见着顾妙芝,就看到了她的一副翡翠头面,顾妙芝显然也看到了她的,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反倒是王启英这不开眼的,开口调侃道:“我妹子向来素净,今儿怎的还戴了首饰?莫不是妹婿送的?” 他这话一出,顾妙芝急忙瞪了他一眼,警告他收敛一些。 吴锡元看了一眼苏九月的神色,只见她虽然面儿上还有些羞涩,但到底大大方方地应了下来,“嗯,是锡元送的。” 顾妙芝略有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暗自点了点头。 看来这姑娘比起从前来要长进了不止一星半点儿啊!吴大人的官职越来越高,日后她可是要独当一面的,若是被人稍微一打趣儿就脸红,那可怎么办? 她原先都想着慢慢教导她了,却没想到这才几个月不见,这丫头现在这样出息了。 吴锡元看着苏九月的神色也更加温柔了,“也没什么好东西相送,也亏得九月不嫌弃。” 王启英却打断了他的话,“怎么不是好东西了?我瞅着就挺好的呀?妹婿,你这回走了半年,可是黑了不少,这回回来可得好生养养了。” 吴锡元笑着应了下来,“是得好好养养,比起九月我真是黑太多了。” 几人说了两句话,王启英喊了一声,“王通,让人上菜。” 才刚说完,他忽然一拍脑门,“瞧我,怎的差点将这样重要的事儿给忘了?” 他一抬头,就看到其他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他身上。 顾妙芝似乎知道他要说什么,面儿上带着些不好意思的红晕。 王启英对着其他两人咧嘴一笑,才说道:“原本要等到三个月再同你们分享的,只是我太高兴有些等不及显摆了,必须叫你们先知道。” 顾妙芝听了这话,已经低下了头。 王启英拉过她的一只手,含情脉脉地看了她一眼,笑得嘴巴都要咧到后脑勺了,才冲着另外两人说道:“你们嫂嫂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苏九月先是不敢置信,紧接着惊讶地忍不住伸手捂住了唇,“天呐?真的吗?嫂嫂有孕了?” 这话她是看着顾妙芝说的,顾妙芝对着她赤诚又兴奋的眼神,缓缓点头,“嗯。” 苏九月更兴奋了,“嫂嫂,我能给你摸脉吗?” 顾妙芝跟她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便点头应下,拉起袖子,露出一截手腕。 苏九月这么一摸,脸上的笑容更大了。 “真的!嫂嫂有孕了!孩子和嫂嫂都很康健!可太好了!” 第940章 清晨来客 王启英和顾妙芝一直对他们夫妻两人很好,他们能有孩子吴锡元和苏九月都很高兴。 用过饭之后,苏九月跟着顾妙芝回了内室,笑嘻嘻地问她有了孩子是什么感觉? 顾妙芝笑盈盈地看着她,“你自个儿也怀一个不就知道了吗?” 苏九月“唰”地一下就红了脸,“娘说了,我还小呢,孩子不着急的。” 苏九月才刚过了及笄礼,是不算大,再说了人家婆家人都说这话了,她也没甚好说的。 “那你迟早都会知道的,如今孩子还小,没什么感觉的,等日后大了,听我婆母说走路翻身都会很累……” 苏九月又问了她有没有哪儿不舒服,顾妙芝摇了摇头,“还真没有,我总听旁人说会孕吐,有厉害的一直到生产都吃不下饭,但我好似还没这种反应,饭量还挺大。就是听人说吃太多,孩子太大了不好生产,这才每日不敢吃太多。” 苏九月这才放下心来,“没事儿就好,平日里吃过饭在院子里溜达溜达消消食。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走一遭,孩子太大了确实不容易生产。” 顾妙芝笑着应下,“你自个儿都还没孩子,说起这些来倒是一套一套的。” 苏九月笑了起来,“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师父的手札上也有记载,嫂嫂你照着做就是了。” “是是是,我都记下了,绝对听我们小九月的话。”顾妙芝眉眼含笑,温柔地看着她。 苏九月也跟着笑,可谁知道她温柔的妙芝姐姐下一瞬就问道:“九月呀,你们夫妻俩成婚也有两年了吧?打算什么时候要个孩子?” 苏九月抿着唇,郑重地思索起了这个问题。 “我们成亲的前一日我后娘和我婆婆纷纷告诫我,说我年纪小让我先不要想着要孩子。” 从前她还不知道,等进了太医署听里边的医女们说的多了才知道,年纪小身子骨还没长全,生孩子是会要命的。 顾妙芝点了点头,“你确实还是个孩子呢!不用着急,待日后我的孩子出生了,就让他去找姑姑玩儿去。” 吴锡元和王启英二人在外边儿也闲聊了起来,“锡元,你这次为皇上削藩出了力,只怕这位置又要往上升一升了。” 吴锡元却道:“也不一定,我官职升得太快了。” 王启英听了他这话就笑了起来,“锡元啊,你看咱们皇上像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人吗?” 吴锡元一愣,上一世的景孝帝确实跟如今有些不大一样,兴许是上辈子他身体不适限制了他的发挥吧? 他笑了起来,“那就借义兄吉言了。” 王启英又说道:“你这回回来的正好,先前儿我们在滦河边儿上发现了个可疑的仓库,经过我们几个的明察暗访,最后觉得那个仓库应当是静王家的。那个仓库的守备十分森严,我们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法子进去,不然你帮忙出出主意?” “滦河附近的仓库?”吴锡元眉头一皱。 王启英点了点头,“若是我拿着自个儿的金腰牌强行去也是行的,但那样就打草惊蛇了。” 吴锡元低着头,从手腕上将珠串取下来在手指尖转了起来。 王启英见他在思索,就没打扰他。 许久之后,吴锡元才抬起头来,对着王启英说道:“明日让人引着我去看看再说。” 王启英应了下来,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外头的天色就逐渐暗了下来。 苏九月从内室走了出来,叫了吴锡元一声,“夫君,咱们回吧,再不久就要宵禁了。” 吴锡元应了一声,起身同王启英夫妇二人辞行。 王启英亲自将他们两人送出了门,看着他们的马车走远了, 才回了。 吴锡元两人睡了一觉起来,洗漱完毕用着早膳,一边儿等着王启英让人引着吴锡元去滦河边儿看看。 可没想到王家人还没来,吴家就先到了个不速之客。 外头阿奎的声音响起,“大人,夫人,静王府来人了。” 吴锡元和苏九月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府上同静王府一贯没有什么交集,他们怎么会突然派人上门拜访? 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理由能解释的,那就是昨儿苏九月在他们府上诊脉过。 人都到门口了,也不能不见。 苏九月当机立断,对着吴锡元说道:“锡元,你先去内室,我去见静王府的人。” 吴锡元看着她,“你一个人可以吗?” 苏九月冲着他一笑,“自然行的,别忘了,我可是苏大人,这又是在咱们家,他们不会把我怎样的。” 吴锡元看着她神采奕奕的样子,满意的一笑,“好,那为夫就去内室稍候,等着夫人处理好这些事儿来接我。” 苏九月见着他去了内室,才喊了兰草将桌子收拾干净,自己稍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才走了出去。 院子里立着静王府的来客,桃树下立着个穿着斗篷的人,看身形应当是个女子,在她身后则站着两个丫鬟。 苏九月更加吃惊了,原本以为静王府不过是随便派了个下人过来,却没想到来的人居然是静王妃本人。 苏九月急忙上前行礼,“下官见过王妃,不知王妃前来,有失远迎,让王妃久等了。” 静王妃有求于人,再加上她原本就是个软绵绵的性子,急忙伸手将苏九月扶了起来,“苏大人客气了,是本王妃突然打搅,还请苏大人见谅。” 两人又说了两句客套话,苏九月才开口问道:“王妃大清早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儿?莫非是身子哪儿不舒服?您让人给下官送个信儿便是,哪儿还用得着您亲自跑一趟。” 静王妃叹了口气,“非也,非也,苏大人,昨儿您来我们王府,我心里头左思右想总是觉得不大对劲儿。昨儿一夜都没睡好,今儿一早才赶紧寻来了,就想问您一句话。” 苏九月心中已经有了某种预感,似乎也知道她要问什么了,但话赶话的根本不容她拒绝,她只能说道:“王妃您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第941章 长心眼儿了 静王妃纤细的手指拉着苏九月的手,看着她的眼睛,手指不自觉的用力,就连指尖都有些微微地泛白。 “苏大人,本王妃问你,侧妃可是有孕了?”静王妃压低声音,缓缓开口问道。 苏九月猜测到她或许要这么问,因此听到她真的发问了,也很镇定。 她想了想,决定还是不要趟这趟浑水,就笑着说道:“王妃您多虑了。” 静王妃听了这话,拉着苏九月的手就更加用力了。 苏九月的手被她捏得有些痛,她眉头一皱,就听到静王妃又说了,“我们王府的下人说侧妃有半个月没来小日子了,昨儿大人给她诊脉都没瞧出些什么吗?” 苏九月镇定自若地看着她的眼睛,“王妃,您是静王府的女主人,若是想知道什么不妨带着府上的大夫去瞧瞧,就都知道了。” 静王妃缓缓松开了钳着她的手,缓缓闭了闭眼睛,再睁开眼时,隐约能看到她眼底的水汽,“苏大人,虽说本王妃是静王府正妃,可……若是真如你说的那样简单,她又怎敢……怎敢背着我有孕?” 苏九月也跟着她叹了口气,请她到堂屋坐下,让人上了茶水。 “王妃,您先别难过,喝口茶水缓缓。” 静王妃应了下来,端起茶杯凑到茶杯边儿上秀气的轻啜了两口。 苏九月见着她没开口,就也只是在一旁坐着,并未开口询问。 静王妃平复了一下心情,才放下茶杯,又隔着小桌几拉住了苏九月的手,言辞恳切地说道:“苏大人,您帮帮我吧?” 苏九月拧着眉头,犹豫再三,才问道:“王妃,下官能帮您些什么?” 静王妃说道:“我在嫁到静王府一年,侧妃在王府已经三年有余。无论是在王府的根基,还是对王爷心思的拿捏,我都比不得她。若是叫她率先生下皇嗣,我在王府便更会没有立足之地,在京城的圈子里也将会抬不起头来……” 苏九月只是静静地看着她说话,并未插嘴,直到最后才听到她说道:“大人,您能给我一份打胎的药吗?” 苏九月勾唇,同样温声细语地说道:“王妃,您说的这是哪里话?下官昨日请脉的时候未曾发现侧妃有孕。” 静王妃眼底划过一抹戾气,苏九月看到了,却也不在意。 跟静王妃比起来,还是皇上更为可怕一些。 侧妃再怎么不好,她有了身孕那就是皇上的孙子孙女,她敢私下动手,那可是用全家的脑袋来帮她啊!何苦呢? 静王妃见她怎么都不承认,也别无他法。 这里是吴府,苏九月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她不可能屈打成招的。 将静王妃送走之后,苏九月去敲了敲内室的门,吴锡元从里头走了出来。 “你都听到了吗?”苏九月问道。 吴锡元点了点头,“嗯,听到了,这个静王妃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苏九月对此十分赞同,“她若真想打了侧妃那胎,自个儿找人去外头药铺抓两副药就是了,来找我唱苦情戏,还不是想拉我下水,我才不上她那当!” 她一边儿说,一边儿嫌弃地皱了皱鼻子,神色生动极了。 吴锡元笑着捏了一下她脸颊上的小肉肉,说道:“不错,才做官没多久,都长心眼儿了。” 苏九月唇角扬起,笑了起来,“这是自然,有这么聪明的夫君,我也不能给你丢人呀。” 而静王妃才刚出门就被人盯上了,阿兴跟了她一路,亲眼看着她的马车停在医馆外头,她的贴身婢女进去了好一会儿才出来。 出来的时候手里还拎了两副药包,而后就在城里七拐八拐,最后回了静王府后门。 阿兴这才回了吴府,将自个儿看到的一切都讲给了两个主子。 皇上给吴锡元放了三日的假,吴锡元听了阿兴的禀报,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紧接着外头又有人来了,来的正是王启英的人。 “吴大人,我家少爷在城门口等您,请您过去呢!” 吴锡元已经等了许久,自然一口应下,同苏九月道别之后,就上了王家派来的马车。 他家只有一辆马车,走到哪儿都会被人关注到,而他们要去滦河边儿的事儿,还不宜被太多人看到。 等出了城门,走了没多久就看到王启英的马车在城外等着他。 他又换到了王启英的马车上,两人朝着艳阳山的方向去了。 走出了二里地发现并未有人跟在身后,才又折返了个方向去了滦河。 滦河边儿上有许多仓库,静王府上的只是其中一家。 王启英领着吴锡元上了远处一个地势稍高的小土包上,指给他看,“就是左起第三家。” “旁边儿两家仓库是谁家的?” “不知晓,我们让人打听了,说是扬州一个商户买的,可是自从他买了之后,就再也没来过这里。” 若是别的地儿也就罢了,但一说扬州,他立刻就觉得不对了。 江南一带富庶,但那些商户多多少少都同朝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比如说当年的扬州何家。 “何大小姐呢?”吴锡元忽然问道。 “哪个何大小姐?”王启英不解,让他来想法子,他好端端地提个女人作甚? “就是扬州何家的大小姐。”吴锡元回过头来看着他说道。 王启英这才恍然大悟,“你说她啊!应该被桑科给关起来了吧?怎么说也是穆朝阳的妾室,脱不开关系的。” “这两间仓库十有八九是用来掩护中间那个仓库的,你们在这里守这么久,可有看到他们运什么东西过来?” 王启英摇头,“全都是麻袋,夜深人静地时候扛着进去,看不大清楚。” “看看这位何家大小姐能不能派上用场了,既然她也是扬州人,去找找这位扬州的商户寻求帮助,应当能说得过去。” 王启英闻言也摸着下巴点了点头,“在理,我这就去同桑科谈谈心去。” 若是能进入旁边这两个仓库,想想法子或许能摸到隔壁去。 第942章 换个丫鬟 何氏也不知道自己在大牢里关了多久,一开始被关进去的时候,她还会让元香在墙上画线记日子。 后来时候久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去,她也渐渐不画了。 这天她们正在吃狱卒送来的晌午饭,忽然就听到走廊的尽头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还在想是哪个倒霉催的又被抓进来了,也没多想,就继续啃着她的窝头。 只见那一连串的脚步声在走到她的牢房门前的时候,却突然停了下来,紧接着便传来一阵开锁的声音。 何氏啃窝头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她僵硬地回过头去,就看到桑科领着王启英站在牢房门口,他们两人身边儿还跟着几个狱卒。 她吓得急忙站起身来,脸色惨白地问道:“见过两位大人,我……我……我可是要被杀头了?” 桑科看了一眼王启英,才回答道:“没有的事儿,今儿来找你是想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若是能做好了,我们便奏请皇上放你回扬州。” 何氏顿时眼睛一亮,有些激动地拉住了元香的手,主仆二人互相安抚了片刻,何氏才开口问道:“什么戴罪立功的机会?还请大人明说?” 从前在洛阳王府的时候,何氏素来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就连发髻每日也要梳个花儿出来。 但在狱中这半年,早将她折腾的风采不再。 她可太想出去了,回扬州,有父亲和兄长的照顾,日子再怎么也不会比现在差了。 桑科却没直接告诉她,而是让人将她们主仆二人带出了牢房。 先领着她们洗漱了一番,又换了身干净衣裳,才将她们带去见桑科和王启英。 “罪妇见过两位大人。” 桑科叫起之后,才对她们问道:“你们在京中可还有能投奔的熟人?” 何氏想了想,才摇了摇头,“我父亲原本同白家有生意往来,罪妇不过是个妇道人家,又哪儿能识得几个人?想想也是真的无人可投奔了。” 桑科这才笑着说道:“莫要着急,待本官找个可以投奔的地儿给你们。” 何氏没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又担心自己说错话,就只是呆愣愣地看着他,拉着元香的手紧了紧。 桑科也没卖关子,就直接说道:“滦河边儿上有位扬州商人,说起来也是你们老乡,你们去投奔他去。” 何氏先是一喜,随后又想到他说要让她们将功折罪的话,便又多问了一嘴,“大人,有什么是要我们办的吗?” 桑科笑了笑,“也没什么,你就只管进去就是了。只是你去却不能带你自己的丫鬟。” 何氏一听就急了,“为甚?” “这不是你该知道的事儿,你就说去不去吧!”桑科厉声说道。 何氏急忙回答道:“去!去!当然要去!” 桑科这才扬声喊了一声,“来人!” 门被人从外头推开,只见一女子从外边走了进来,对着桑科和王启英行了一礼。 “见过两位大人。” 何氏和元香悄咪咪地用余光打量她,才发现这女子身穿着素色的丫鬟衣裳,同一旁的元香一模一样。 来人正是王启英身边儿的柳茹,早些时候还被王启英派去保护过苏九月一段时间,后来吴锡元一口气找了二十个护院,才将柳茹还了回去。 而柳茹的武艺在女子当中无疑是出类拔萃的,这次选人跟何氏同去,王启英第一个就想到她了。 “何氏,她是柳茹,此次去滦河就让她跟你一起去。”王启英开口说道。 何氏答应了下来,“是,大人。” 王启英又对着柳茹交代了一句,“保护好她。” 柳茹恭敬应下,王启英这才微微颔首,起身离开了。 .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两人才可算是赶到了滦河边儿上。 柳茹手中拎着个小包袱,何氏空着手,头上顶着沉重的发髻,许久没这样梳头,她还颇有几分不自在。 “到了。”柳茹说了一句。 何氏这才发现,这女人连口音都变成了扬州话。 她诧异地回头看向了柳茹,“你学得真快!” 柳茹对着她一笑,“自小就会的。” 何氏这才扭头看向了她们此行要去的地方,她拧着眉头咽了口唾沫,对着柳茹说道:“你怕不怕?” 柳茹摇头,“不怕,有大人接应我们的。” 何氏微微颔首,脸色都有些僵硬,“我还是怕。” 柳茹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别怕,我会保护好你的。” 何氏知道能被两位大人派来单枪匹马做这种任务,定然是个厉害的。 因此听了她这话,心中也稍稍安定了些。 柳茹看着她的脸色,知道她已经平定下来了,才又催促道:“走了。” 何氏点了点头,柳茹率先抬脚去敲门,敲了很久的门,里边也没有动静。 就在她以为这里没人,打算无功而返的时候,忽然里边传来了一声,“来了来了,天都黑了,还有谁来啊?” 何氏看了一眼柳茹,见着她停下动作,站在门边。 很快,门从里边打开了。 一个看起来四十余岁的男人走了出来,他一看门口居然站着两个女人,眉头一拧,对着他们问道:“你们是何人?来这里做甚?” 何氏从他的口音里听出了熟悉的扬州味道,怪不得桑大人让她过来。 柳茹对着他行了一礼,“这位大叔,我家小姐乃是扬州何家人,来京城投奔亲人,对方家中出了事,我们根本找不到人。千打听,万打听,才得知您家老爷也是扬州人过来做生意的,便想来问问,不知能否将我们捎回扬州?” 这人狐疑的看着她们两人,又听着柳茹一口扬州话,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 “去去去,我们近来没有去扬州的船,你们再找找别家吧。” 何氏一听他这话,急忙走上前来央求道:“大叔,求求您了,我们两个女子孤身回乡,路程遥远,实在太过艰难。您就想想法子带我们一程吧!待小女子回到扬州,我们何家定然有重金酬谢!” 第943章 扬州瘦马 这个男人的视线在她们两人的身上以及脸上看了又看,最后不知想到了什么,到底还是答应了下来。 “行吧,你们随我进来!” 柳茹和何氏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柳茹微微点了下头,两人才跟着这人进了他们院子。 远处盯着她们的人,见着她们两人成功进去了,也暂时放下心来,派了个人去跟王启英禀报。 柳茹和何氏二人进了院子之后,那个男人才同她们讲:“我们这里是个仓库,本就是放货物的地方,条件跟京城里头自然是不能比的,你们俩先凑合住吧!下个月有船要去扬州,到时候你们再跟着回去。” 何氏应了下来,并同他道了声谢。 男人又接着说道:“我是此处的管事,你们叫我福叔就行。” 何氏又叫了一声福叔,福叔才领着她们来到了住处。 两人住了一间很小很小的屋子,要是搁从前何氏定然是不愿意的。 但如今的何氏已经在大牢里住了半年之久,这里的条件虽然差一些,但是比起牢房却是要好太多了。 她将包裹放在了床上,才对着柳茹问道:“咱们已经进来了,接下来要做什么?” 柳茹却道:“剩下的事儿你都不用管,就在屋子里待着,没事儿别出去,其他的我来。” 就在她们两人商议着的时候,福叔那边儿也在同人说话。 一个帮工对着福叔好奇的问道:“福叔,你怎的让她们两人住进来了?老爷说过了,咱们这儿不能让人随意进出。” 福叔瞪了他一眼,“老子的事儿你都敢管了?” 帮工讪讪一笑,急忙摆了摆手,“不敢不敢,就是想着提醒您一句,省得后头被老爷知道了。” 福叔这才说道:“我留下她们两个也是有用意的,这事儿你少管,忙你的就是。” 等外头月亮升起来的时候的,福叔才又出了门。 他来到自家院墙边儿上轻轻敲了三下,对面儿又回应了三下,他这才搬了个梯子爬了过去。 那边儿自有人接应他,扶着他从梯子上下来,才问道:“福叔,你怎的过来了?可是外头又有什么风声了?” 福叔笑了笑,解释道:“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今儿我们那边儿来了两个女子。” 这人笑了起来,“女子?咱们这儿还缺女人?福叔您可是想女人了?兄弟给你安排两个去。” 福叔笑着摆了摆手,“不了不了,年纪大了,吃不消啊!” 这人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福叔谦虚了!” 福叔呵呵笑着,理了理胡须,才又接着说道:“今儿来找你是想说,那两个女人也是扬州人,生的很是漂亮,身段儿又好,听着说话的调调就知道是读书人。这种大家闺秀,不比咱们后天养起来的好?” 这人一听也来了精神,“不是大家闺秀么?怎的跑到咱们这儿来了?” 福叔解释道:“她们是何家人,来京城投奔亲戚的,却没想到亲戚家出事儿了,两人没了去处,就找上了我们,想着坐我们的船回扬州去。” 这人仔细思索了片刻,才说道:“何家?是不是那个将自家大小姐给洛阳王世子当妾室的何家?” 福叔摇了摇头,“我没细细问过,但扬州有名的何家不就只有那一个吗?” 这人点了点头,说道:“想来应当是了,先前儿洛阳王府出事,何家大小姐也跟着出事儿了。再按着她们的说辞,就正好对上了。” “这样看来,她们应当说的不是假话。何家的姑娘?啧
相关推荐:
南安太妃传
诱攻
女神的私人保镖
猎天争锋
召唤之绝世帝王
师娘,请自重
辣手狂医
窃玉(gl)
七窍欢
小清新与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