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四合院:我是棒梗的大伯 > 第44章

第44章

” 春梅也热得满头大汗,她从腰间取下帕子,擦了一下额头上汗。沾了汗水的刘海贴在额头上,衬着一张红扑扑的脸,甚是可爱。 她四处瞧了瞧,还用手扇了扇风,才对着苏九月道:“这儿回去也怪远的,不若咱们去河边儿洗洗?” 她们家果园附近还真有条河,说是河其实也不过比小溪大那么一点儿,一年里头有半年都是干涸的。 只不过昨年冬日里那一场大雪,让附近大大小小的河流都充沛了许多。 她这样一提,苏九月也有些心动了。 出了这样一身汗,去河边洗洗定然舒坦。 刘春梅又接着怂恿道:“去吧去吧,小表嫂,找个凉快的地儿你乘凉,我捉鱼给你吃!” 苏九月惊讶地看她,“你还会摸鱼?” 刘春梅得意地扬起了下巴,“自然是会的,定不会让小九月饿着肚子的。” 苏九月还是有些犹豫,“可是……咱们中午不回去,娘会担心的……” 刘春梅摸着下巴想了想,“旁边是谁家果园?看看有没有人,不若让他们帮着捎个信儿?” “旁边应该是石头家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人。” 两人从园子里摸了出去,正巧碰上了回村的刚子哥,苏九月干脆就让他帮着捎了个信儿。 杨刚一口应了下来,苏九月和刘春梅两人拉着手兴奋地就朝着小河边跑去。 小河没有名字,它最宽的地方成年人两步也就跨过去了。 只是河里的水十分清澈,苏九月跪在石头上,先用手捧着河水喝了两口,才用帕子沾着水擦了擦自己小脸。 忽然间,一连串的水滴洒在了她的身上,她侧过头一看,就看到一旁的春梅冲着她做了个鬼脸,“舒服吗?” 苏九月一看哪儿还能不知道是她在作怪,也用手撩起一点儿水朝着她洒了过去,“让你也凉快凉快。” 这林子里没什么人,两边的树也长得枝繁叶茂的,两个小姑娘这么一闹,身上的衣裳也都湿了半截。 风一吹,还真有了几分凉爽。 苏九月将自己带来的两个桃子洗干净,递给了春梅一个。 春梅不客气地接了过去,坐在石头上啃了起来。 “九丫别急,待我吃了这桃儿就去给你捉鱼吃。” 苏九月没忍住笑了起来,“都听人说浑水摸鱼的,这水这样清澈,你又赤手空拳的,可别让咱俩饿肚子了。不若我跟你一起抓?看看咱们谁先抓到?” 春梅听了这话就更诧异了,“你会抓鱼?” 苏九月点了点头,“自然是会的,从前在娘家的时候,夏日里经常出来摸鱼哩!” 春梅原先听人说起过苏九月的娘家,她娘家人对她并不是很好,春梅也不愿意再提人家的伤心事儿,就嘴角一扬,应了下来,“成!那我们就比一比!” 第465章 不明生物 两个人三两下就将手里的桃儿吃了个精光,苏九月蹲在河边净了手,才扭过头去看春梅。 春梅正将桃核埋在土里,拍了拍手,问苏九月,“九丫,你说我这桃核过两年会不会也长棵桃树出来?” 苏九月眯着眼睛笑,“还真说不准哩!回头你可得没事儿过来我们村,多瞧瞧它。” 春梅也跟着笑了起来,“你就哄我吧!铁定是想我过来同你玩。” 九月四周看了看,见着周围没什么人,就将自己的鞋袜脱了下来,整整齐齐的藏在一块石头下边。 “春梅姐姐,我先下水了哦!待我先挑一块风水宝地。” 春梅笑着应了一声,“你都叫我姐姐了,姐姐自当让着你。” 苏九月将裙摆拎起来打了个结,白白嫩嫩的小脚丫踩在水里,清清凉凉的,格外快活。 只是这世道对女子实在苛责,不然,她非得找个地儿好好洗个澡。 水并不是很深,将将没过她的膝盖。 她朝前走了几步,看到周围有小鱼惊慌逃窜,才停了下来,回过头对着春梅说道:“我就在这儿了!” 春梅此时也下了水,听见她的声音,就应了一声,“行,你自己小心点,我往那边走走。” 水下摸鱼讲究一个眼疾手快,苏九月从前确实能抓到,只是去年旱了一年,她都有些手生了。 若是带了篓子过来,应当简单一些。 她连着下手几次,那些小生灵都能轻而易举的从她的手边溜走。 几次尝试之后,身边的小鱼儿仿佛都被她吓跑了。 她只好再往前走了一截,此时距离春梅已经有好远了。 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忽然,她的脚似乎碰到了什么,软乎乎的。 苏九月吓了一跳,较忙躲开一步,动作有些大,黛色的衣裙上也溅上了一片水花。水色蔓延开来,仿佛在裙摆上开出了一片小花。 她也顾不上自己的衣裳,弯腰低头去查看水里。 在波光倒影之间,她隐隐约约似乎看到有个紫金色的东西,她再仔细一看,只见这东西似乎就附在石头上,动也不动。 她捡了块鹅卵石朝着那东西丢了过去,落在它身上,它也不跑。 苏九月这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伸出手去碰了一下那东西。 才刚碰一下,她立刻吓得缩回了手。 怎的这东西跟肉似的?摸起来还怪吓人的。 她立刻转身朝着春梅的方向叫道:“春梅姐姐!春梅姐姐!你快来呀!” 春梅听到她这着急忙慌的声音吓了一跳,还当她碰上蛇了,立刻转身朝着苏九月的方向赶,却不料脚下一滑,直接摔倒在了水中。 苏九月也被身后的动静惊到了,也顾不上水里的东西了,连忙转身打算过去扶春梅。 她还没走到,春梅自己就站了起来,只是身上的衣裳和头发都湿了,看起来实在狼狈。 苏九月远远地喊道:“春梅姐姐,你没事儿吧?” 春梅摇了摇头,反过来问她,“你没事儿吧?” 苏九月也跟着摇头,“没事儿,就是看着个不认识的东西,想让你看看认识不。” 春梅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吓死我了,我还当你碰上蛇了。” 说话的功夫,两人已经走到了一起,苏九月伸手帮她拧了衣裙上的水,才笑着说道:“真要是蛇,你还不赶紧跑,往我这儿凑作甚?” 春梅一愣,而后白了她一眼,“哪儿来得及想那样多,这不是听到你喊我过去嘛。” 苏九月扶着她准备上岸,春梅却阻止了他,“左右衣裳都湿了,还矫情个甚,过去看看你说的那东西到底是个甚。” 说完,还甩开了苏九月的手,让她离自己远一点,“我衣裳都湿了,别给你也沾上水。” 苏九月却不肯听她的,“这些鹅卵石可滑了,咱俩互相搀扶着,省得再摔一跤。” 春梅也着实担心她也摔一跤,这才扶着她小心翼翼的朝着前方走去。 “你瞧,就是这玩意儿,我还是第一次瞧见紫金色的,吓它也不动,摸着跟肉似的,也不知道是个啥东西。” 春梅跟苏九月两个半斤八两,她也不认识。 “不认识也无妨,咱俩将这东西带回去问问姑姑他们!再不济还有宋将军的嘛!他见多识广,总是能认识的。” 苏九月一想也是,给自己壮了壮胆子,将那团脸盆一样大小的东西扒了下来,放在了她装桃子的背篓里。 又坐在石头上甩了甩脚上的水,才穿好鞋袜,对着春梅说道:“春梅姐姐,咱们回家,你也得赶紧换身衣裳,不然怕是会着凉了。” 春梅却大大咧咧地笑了起来,“哪儿有那样柔弱,如今日头这样烈,待会儿身上的衣裳就干了。” 两人抬着那坨儿紫金色的东西,回了家。 到家的时候,刘翠花才刚刚午睡起来,听到外头的动静就出来看。 见着是她们两个,就问道:“你们不是不回来了吗?我还让你大哥中午去地里的时候顺便给你们俩带点吃的,那桃儿哪能顶饱的。” 才刚说完,还没等苏九月两人回话,她就看到了春梅的衣裳。 一声惊呼,“春梅,你这衣裳咋湿成这样?可是掉河里了?” 苏九月感觉她们两个就像是淘气的皮猴儿被家里人抓到了,实在有些许不好意思。 春梅点了点头,“嗯,不小心脚下一滑……” 刘翠花着实生了气,“你们俩可是下水了?” 九月怯生生地抬起水灵灵地眸子,看了她一眼,而后迅速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嗯了一声。 春梅连忙解释道:“姑姑,是我不对,您要怪就怪我吧!是我喊九丫一起去的。” 九月一听这话,哪儿能让她一个人挨训?也跟着说道:“若不是我,春梅姐姐也不会摔倒了。” 刘翠花心里自己有一杆秤,闻言瞪了一眼春梅,“我自然知道是你的主意,九丫素来是个乖巧的,若不是你出这馊主意,她才不会去哩!” 九丫想要辩驳,刘翠花又朝着她看了过去,“虽说今儿这事儿是春梅出的主意,但错了就是错了,今儿罚你洗碗,你可认罚?” 第466章 太岁 苏九月连忙应了下来,不过洗个碗而已,这哪儿算什么惩罚啊? 刘翠花见她应了,才说道:“得了,你赶紧带着春梅去换衣裳去,这一身湿漉漉的,也幸好中午大伙儿都午睡了,不然像什么样子。” 春梅吐了吐舌头,松开了拉着苏九月的手,“我自个儿去换就行了,你先将那东西安置了。” 她这一提醒,刘翠花的视线才落在了两人抬着的背篓里,见着里头一块紫金色的东西,软乎乎的,也不知道是个甚。 “这是甚?” 苏九月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就是在小河里捞到的,咱们给它搁哪儿啊?” 刘翠花在院子里看了一圈儿,视线最终落在了院子中间的那个大水缸里,“就放水缸里吧!这东西也不知道是个啥,等晚些你爹回来让他看看。” 婆媳两人将九月她们捡回来的东西抬的放进了水缸里,刘翠花见着陆嬷嬷和宋将军醒了,也喊了他们过来看。 可是这两人也不知道,苏九月她们捡回来的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晌午的时候,吴传也拎着烟袋锅子回来了,刘翠花又问了他,依旧是一问三不知。 刘翠花是个爱剖根究底的,便又跑去问村里人,直到酉时,村长杨富贵也闻讯来了。 他两手背在身后,盯着水缸看了好半天,才试探地问了一句,“这东西……是不是传说中的太岁?” “太岁!” “竟然是太岁!” …… 周遭一片哗然,苏九月也不懂这个,原先经常听人说什么太岁头上动土,难道说的就是这玩意儿? 若真是好东西,医书上应当是有记载的。 先前儿她为了方便认药材,还专门去镇子上买了本带图解的《本草纲目》,近些日子有些忙碌,书也没来得及看完。 她回到屋子里,锡元的书桌上如今已经摆满了她的书,苏九月从里头找出了那本《本草纲目》,翻到了其中记载太岁的那一页,只见其中赫然写道: “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苏九月又翻看了其中的药理,然后抱着书愣了半天。 她似乎……又捡到好东西了? 春梅原本在院子里凑热闹,一转身发现苏九月不见了,便进屋来找她。 一进来就看到她跟个小傻子似的,抱着个书坐在凳子上,直愣愣的发着呆。 她走过来在苏九月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想什么呢!” 苏九月这才回过神来,抬头看她,“春梅姐姐,咱们捡到了一块太岁!” 春梅咯咯地笑,“傻兮兮的,什么叫咱们,是你!是你捡了一块太岁。” 苏九月皱眉,“这东西泡水喝对身子好,姐姐,你带回去一些。” 春梅拒绝了,“这是你发现的,我怎的能跟你抢?我不要!” 苏九月也有些犹豫,话也不敢说的太死,万一这东西不是太岁呢?喝了若是对身子不好可咋整? 她决定偷偷试试,至于拿什么试?她瞅准了家里养的老母鸡。 她凑到春梅耳边,将自己的打算说了。 春梅惊讶地差点没把眼睛给瞪出来,“敢拿老母鸡试水?你也不怕挨揍啊!” 不管在谁家,老母鸡那可都是命根子,因为老母鸡会生蛋,每天一个蛋,便是拿去换钱也能换不少哩! 苏九月却冲着她咧嘴一笑,“不会,娘可疼我了!” 春梅伸手揉了两把她的小嫩脸,“估摸着我家姑母应当是这世上最好的婆婆了,连儿媳妇都能恃宠而骄。” 苏九月笑了起来,也没多解释,婆婆疼她是事实。但如果不是如今她手头宽裕,她宁肯拿自己试药,也绝对不会动老母鸡的主意。 老吴家得了块太岁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许多人过来凑热闹,但是却没人敢说尝一口的。 实在是这东西瞧着不像是什么好物,大伙儿也怕这尝个鲜会将自己给送走了。 第二日一早,苏九月起来烧火做饭,给鸡喂食。 特意将一只老母鸡从鸡窝里拎了出来,给它脖子上系了个红绳,又单独给它喂了水,这才心满意足的回了前院。 刘春梅正坐在院子里洗衣服,见着她出来了,就问道:“喂了?” 苏九月点了两下头,她又好奇地问道:“怎样?有变化吗?” 苏九月笑了起来,“才刚喂了水,能有个甚的变化。” 刘春梅一想,也觉得自己问的问题太蠢,“过几日再看,赶紧去看看锅里的饭好了么?” 就这样一连喂了七日,隔壁的院子都开始动工了。 也幸好两个嫂子要养胎,没人跟苏九月抢喂鸡这活儿。 苏九月伸手先将鸡窝里的蛋捡了出来,却发现其中一颗明显比其他鸡蛋要大一圈儿。 她猜测可能是那只母鸡生的蛋,又将那只鸡单独拎出来给它喂水。 这一拎它也觉得这小东西到手里沉甸甸的,再看它的毛色,竟然也比其他母鸡要亮许多。 总之,一切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变化的。 苏九月摸了摸那只与众不同的鸡蛋,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吃,若是她没事儿,说明这太岁可真是个好东西。 早晨炒的韭菜炒鸡蛋,苏九月则把那个蛋给自己蒸了,自己坐在灶膛前,把蛋吃了,才将其他菜端了出去。 三天过去了,那大鸡蛋她已经吃了三天,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这才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刘翠花。 “娘,我看医术上说太岁泡水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我也不大确定咱家这东西真就是太岁,就给咱家鸡喂了几天水,想试试看。” 听着前头半句话,刘翠花先是一喜,又听到了后头半句,眉头就紧皱了起来,问道:“你试了?结果呢?咱家鸡咋样了?” 这几日隔壁在起院子,她也忙的没顾上自家鸡,没想到让这小丫头钻了空子。 苏九月没说话,只拿出了一只鸡蛋,递给了刘翠花,“娘,您看,这鸡蛋就是那只鸡生的。” 第467章 一点变化 刘翠花接过她手里的鸡蛋,家里这些鸡都是她从小养大的,又怎会不知道自家鸡正常生蛋有多大?这明显就大了一圈儿嘛! 她捏在手里掂了掂,“真真儿是大了,第一次生这样大的蛋?” 她侧过脸看着苏九月,苏九月也不大会说谎话,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坦白道:“这已经是第四个了。” 刘翠花皱着眉头问她,“那其他的呢?” 苏九月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被我吃了。” 刘翠花这才着急了,盯着她的脸仔细打量,“你没事儿吧?那玩意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岁,你也敢吃,也不怕吃出什么毛病来。” 苏九月笑了笑,“应当就是了,我瞧着跟书上写的一样,且那母鸡吃了都没啥事儿。” 刘翠花还是不放心,“真没事儿?可有觉着哪儿不舒服的?你这孩子,实在是吓人不轻。” “真没事儿,说来您可能不信,我这几日觉得精力都充沛了。原先早起还会打哈欠,如今说起就起,也不赖床。” 刘翠花一脸将信将疑,“这样神奇?” 苏九月点头,“真的,若不是我亲自试了,也不敢拿来给您啊。” 刘翠花将鸡蛋拿在手里,说道:“这颗蛋我吃,倒也不是信不过你,只是万一有个啥,也能跟你一起共进退。” 太岁的传说,这几日她也跟人打听了,据说是切多少长多少,她还悄悄切了一块下来,这两日也发现切掉的那块又重新长出来了。 再者她心里也有她自己的想法,她这儿媳妇向来运气好,这次捡回来的保不齐也是个真东西。 苏九月听了她这话,心里也有几分妥帖。 最近她都没做梦,所以她认为这东西吃了没事儿,也是常理之中。 “娘,不若您再等等?左右这蛋我都吃了,咱们再等几日再说?” 刘翠花当着她的面儿将那个蛋给蒸了,一份儿鸡蛋羹,给她俩一人一半。 “等个甚,这鸡都越活越好了,人还能越活越差?” 就这样,苏九月连着吃了半个月的蛋。 这天清晨起来,她从炕头拿了个干净肚兜准备换上,可是这一穿,却直接让她皱起了眉头。 这小肚兜怎的有点紧了? 她将系带系得松了一些,又穿上小衣,居然也有些紧了。 这…… 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胸前的小白兔,怎的似乎又长大了? 这大半年她的小白兔养得不错,她都换了好几个小肚兜了,她也没在意,只是想着给那小肚兜要重新换个带子。 春梅这些日子跟着苏九月给那些来家里做工的乡亲们做饭,也一同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苏九月才刚一动,她就也跟着醒了,一睁眼睛就看到了苏九月这衣衫半解的小模样。 她侧着身子枕在自己的手臂上,睡眼朦胧地借着窗外照进来的光打量着苏九月。 “小表嫂,你这身段儿也太好了吧?” 苏九月连忙不好意思地将外衫穿上,将她那玲珑剔透的身子通通给罩住了。 “别瞎看,看你自己的。” 春梅看着自己略显干瘪的身材,撇了撇嘴,“我这也没甚好看的呀?” 苏九月虽然是个已婚妇人,但也没到那种可以没皮没脸同人议论身材的地步。 她从炕上下来,穿上鞋子,绕过了这一话题,“快些起吧,待会儿在做工的乡亲们可就来了,咱们先烧些水把茶沏上。” 春梅这才跟着爬了起来,两人才刚烧开一锅水,刘翠花就起来了。 春梅给她打了盆洗脸水,端到院子里。 刘翠花挽起袖子正要洗脸,她身旁的刘春梅就“咦”的一声。 她动作一顿,朝着春梅看去,“怎的了?你这一惊一乍的。” 春梅凑近在刘翠花脸上看了看,有些诧异地说道:“姑姑,我怎的觉得您这几日脸色格外地好看了?我记得原先您这嘴角都生皱纹了,这几日瞧着也像是没了?” 刘翠花用帕子擦着脸,不以为意地道:“去去去,你个小丫头片子,净会说好听话,人都是越长越老的,哪儿还能变年轻?” 春梅见她不信,也急了,跑进厨房将苏九月拉了出来,“您老人家不信我的,也总该信你的好儿媳的吧?让她说!” 苏九月还一脸懵,春梅就别过脸来,对着她问道:“九丫,你自己说说,我姑姑这几日是不是有些变化?” 苏九月听了这话,极为认真地打量了一番刘翠花,而后也跟着微微颔首,“娘,您的脸色似乎白嫩了些,且我记得上个月的时候,瞅着您的鬓角长了几根白发,这几日似乎也没了。” 刘翠花见苏九月这样说,干脆直接低下头朝着水盆里瞅了瞅自己的倒影,虽说看不清大清楚脸上的细纹,但她却也觉得自己的气色好了许多。再转念一想,自己这几日似乎也不怎么觉着累? 刘翠花心里素来就是个有主意的,按理来说,这半个月他们家格外地忙,不憔悴就不错了,脸色咋还能变得好看?她晚上跟老头子一起算账,看看还有啥地方能省钱的,每天晚上根本就睡不了几个时辰,吃食上跟平日里也没啥变化。 真要找点变化的话,那就只能是她每日跟九丫吃的那个鸡蛋了。 再看九丫,这几日小脸也是嫩得能掐出水了,整个人似乎也长高了一点点。 只是她来到家里的这大半年一直都在变化,大家也没多想,只当她是在长身体。 但苏九月可是刘翠花心尖尖上的人物,她自然能够发现,苏九月这几日的变化,实在是有些迅猛。 半个月过去,她和九丫俩人都没啥事儿,身上的这点变化,也或许真的是鸡蛋起作用了,刘翠花在心中暗道。 苏九月可不知道她婆婆心里已经落了实锤,就这她还没将小白兔长大的事儿告诉她呢!当然,依着苏九月的性子,怕是会一直羞于启齿,直到某一天纸包不住火,被锡元发现。 正说话的功夫,天儿上飘过来几片云。 刘翠花抬头一看,就说道:“我怎的瞧着像是要下雨了?” 第468章 下雨了 苏九月也跟着点头,“咱们先将院子里的东西收一收吧,估摸着真下起来,今儿匠人们也就不来了。” 刘翠花应了一声,“也让大伙儿喘口气,这几日进度挺快的了,隔壁院子都起了半边儿了。” 乡亲们给她家做活儿是实打实的,可没想着混天数,刘翠花念着他们的好,给准备的饭菜也实在。 就她们说话的时候,忽然大房的门一开,桃儿从里头跑了出来,左脚的鞋子都没顾上穿,一脸着急地冲着她们喊道:“奶奶!三婶婶!我娘……我娘她喊着肚子痛!” 几人顿时都慌了,幸好刘翠花立刻稳了下来,对着苏九月吩咐道:“九月,你快去喊了王婆子过来。春梅,你快去烧水,多烧一些,再给陈氏煮俩糖水蛋。” 一说完,她立刻想到了什么,又改了口,“还是我去煮糖水蛋吧,你先烧水。” 前几日拿回来的大鸡蛋都被她和九丫吃了,因此鸡蛋篮子里也只有今儿捡回来的那一颗。 此时的刘翠花也顾不上什么了,又取了另外三个蛋出来,一起给她煮了。 等她端着碗进了屋子的时候,大成正站在炕边,嘴笨也说不出什么哄人的话,只会一个劲儿的说,“再忍忍……再忍忍……” 刘翠花一进来就喊道:“来了来了,老大家的,你先把这碗鸡蛋吃了!” 陈招娣也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也还算冷静。生孩子可是个力气活儿,自己早晨刚醒,肚子里滴水未进,不吃点东西,待会儿恐怕要熬不下去。 她硬是忍着阵痛,从炕上坐了起来,接过碗咬牙将四个鸡蛋通通都吃了下去,连碗里的糖水也端着喝了个干净。 刘翠花用帕子帮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柔声说道:“你别怕,娘在哩,刚刚已经让九丫去叫王婆子了。” 陈招娣嗯了一声,“有娘在,我不怕。” 刘翠花笑了笑,又转过身对着大成说道:“大成,你去你丈人家给传个信儿。” 大成应了一声,走了两步,又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媳妇儿,才又转过头朝着外头跑去。 不一会儿苏九月就喊了王婆子来了,她一挑门帘,就冲这里边喊道:“娘,我们来了。” 刘翠花又问她,“先前儿小褥子和帕子啥的,准备了?” 苏九月点头,“前阵子跟大嫂一起备好了,嫂子,你放在哪儿了?” 陈招娣指了指一旁的棕榈箱子,这种箱子透气性好,苏九月连忙打开箱子将里头的被褥帕子都拿了出来。 才刚放下,就被刘翠花撵了出去,“行了,你赶紧出去吧。” 苏九月想着自己好歹会点医术,再不济留下来也还能打个下手,就说道:“娘,我在这儿还能给你们搭把手。” 刘翠花却瞪了她一眼,“哪儿用得着你搭把手,赶紧出去,你们这些没生过娃娃的少往跟前凑。” 苏九月就这么被她撵了出去,才刚出了大嫂门,就瞅见陆嬷嬷走了过来,手里还捧着一个木盒子。 陆嬷嬷见着她,冲她行了一礼,才笑着问道:“九月姑娘,可是你大嫂要生产了?” 苏九月点了点头,“正是哩,我娘将我撵出来了,也不让我帮忙。” 陆嬷嬷替刘翠花解释了一句,“你娘也是怕吓着你,你们没经历过,若是被吓到了,回头自己生娃娃就更怕了。” 苏九月向她道了声谢,“多谢嬷嬷提点。” 陆嬷嬷指了指自己手里的盒子,对着她说道,“这是岳夫人让我带来的山参,若是给产妇口里含一片参,她也能轻松许多,你快拿去切了。” 苏九月自己也是懂医理的,自然明白山参是个好东西,难得岳夫人几个月之前就想到了这个,实在是个想事情周全的。 她在心中感激不已,又觉得自己这阵子没去看着铺子里,心里顿时惭愧得紧。 也幸好大嫂这就要生产了,她也去镇子上看看店里的活儿了。 “多谢嬷嬷,我这就去切。” 很快她就端着小碗过来了,里头放了两片参。 一看到是她,刘翠花又皱起了眉头,“你这孩子今儿怎的不听话?不是让你别进来吗?” 九月扁着嘴替自己解释道:“娘,是陆嬷嬷让我切两片儿参进来的。” “哪儿来的参?”刘翠花一脸疑惑。 陆嬷嬷又解释了一遍,刘翠花对她也是真心实意地感激,“可真是太谢谢您了。” 两人还没客气两句,躺着的陈招娣又开始呼痛了。 那种隐忍的声音,听在苏九月耳中,鸡皮疙瘩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 这回根本不用刘翠花催,她自己就溜了。 生孩子她其实是见过的,她是家中老大,弟弟妹妹们出生的时候,她都在一旁帮着端水。 那一盆盆血水端出去,她的脸一次比一次白,到了如今其实已经麻木了。 只是这会儿大嫂一呼痛,她不知怎的,那一盆盆血水就仿佛在她眼前晃,实在让人有些心神不宁。 大嫂是卯时末发动的,一直到申时,里头才开始听到王婆子的声音,“快快快,十指开了!外头送热水!” 苏九月连忙端了热水送进去,她什么都没看到,就又被撵了出来,不一会儿刘翠花自己端着血水出来了。 此时雨已经下开了,大哥跟他爹吴传两个就站在屋檐下,一个抽着烟,一个急得直跺脚。 按说大嫂生的是第二个孩子,怎的还耽搁了这样久?听着大嫂的声音也逐渐有些虚弱了。 这时大嫂的娘家人也冒雨赶到了,苏九月打发春梅带着他们先去擦擦头上的水,自己则想着办法给大嫂做点吃的。 她看着院子那个大缸,跑去厨房取了把刀,将那太岁切下来一块,丢去锅里熬水。等差不多了,又将那太岁捞出来,将面粉打成糊,倒进去煮,还取了个蛋甩了个蛋花进去。 等到都煮得差不多了,她尝了一口,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这才将饭舀出来给端着去了大嫂的屋子。 “娘,我给大嫂做了些吃的。” 第469章 女娃娃 刘翠花原本也想着二胎应当好生一些,可谁知道居然折腾了这样久。 也亏得早上那四个鸡蛋,和陆嬷嬷送来的参,不然怕是都撑不住了。 正想去给自家儿媳妇做点吃的,外头的九丫像是知道人心思似的,就这么凑巧地将饭送来了。 有个贴心的小棉袄,这种时候可太让人省心了。 她连忙转身迎了过去,接过苏九月手中的碗,“还是你这孩子懂事,娘去给你大嫂喂一些。” 苏九月见她要走,拉住她的手臂,“娘……” 刘翠花回头看她,“咋的了?孩子?” 苏九月看了一眼汤,欲言又止。 刘翠花说道:“有啥你就说,你嫂子那儿等不得了。” 因着屋子里还有旁人,苏九月只能凑到她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什么。 刘翠花眸子一瞪,又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饭,最后回头看了看躺在炕上的老大媳妇儿。 外头的雨淅淅沥沥的,杂乱无章地同她此时的思绪一般,然而此时的状况根本容不得她多想,她必须尽快做决定。 她一咬唇,最后下定决心,拍了拍苏九月的手,“你先出去吧,告诉老大也别急,有娘在哩!” 苏九月嗯了一声,看着她转身走向了炕前,才自己出了院子。 大成一看她出来了,立刻就冲了过来,老实巴交的汉子此时也急红了眼,“弟妹,我媳妇儿她……她咋样了啊?” 苏九月根本没见着大嫂,只能将娘的话转告给他,“娘说了,让你别担心,有她在呢!”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话,大成才稍稍冷静了些,但嘴上却还是念叨着,“当初生桃儿的时候,也没这样久啊?怎的都第二个娃娃了,却这样久?” 苏九月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干脆闭口不答。 屋里的刘翠花将那碗饭给陈招娣喂了下去,陈招娣似乎又恢复了些许力气。 陆嬷嬷瞧着她眼睛睁开了,连忙催道:“丫头,再使点劲儿啊!” 刘翠花也在一旁给她打气,“招娣,再加把劲儿,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你娘家也来人了,大成也在外头等着你和孩子哩!” 陈招娣并没有说话,但是她的眼眶却渐渐的有些湿润了,咬着帕子的牙关又紧了几分。 下一瞬就听到王婆子激动地喊叫了起来,“孩子出来了!出来了!” 不多时,等在外头的大成就听到了一声婴儿的哭声,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跟一旁站着的老爹互相对视了一眼,两张愁眉苦脸可算是露出了笑容来。 王婆子给孩子检查了一番,便皱起了眉头。 谁不知道老吴家想生个儿子,怎的这回又是个丫头? 刘翠花给自己儿媳妇清理了一番,盖好被子,才凑过来问道:“男娃娃还是女娃娃呀?” “这……”王婆子有些为难地将孩子送到了她的面前,“是个女娃娃。” 刘翠花仅仅只是愣了一瞬间,很快就又回过神来,毫无芥蒂地伸手接过孩子,还伸手轻轻地碰了一下她的小脸,“女娃娃就女娃娃,长大了才是娘的小棉袄!你说是不是?” 一旁的王婆子听了她这话,也跟着展颜一笑,“正是哩!女娃娃才更疼人!” 陆嬷嬷也跟着凑趣儿,“你们家人都生得好看,这娃娃长大了定然也是个美人胚子。” 外头正在下雨,刘翠花就没有抱着孩子出去给那父子两人看,而是来到炕边,将孩子放在了陈招娣的身边。 “招娣,你看看娃娃,长得可好看了这大眼睛一看就是老吴家的人。” 陈招娣侧过脸看了一眼眯着眼睛睡觉的孩子,脸上也露出了柔和的笑,她费劲儿地问了一句,“娘,是个啥娃娃啊?” 刘翠花一边看着孩子,一边随口应道:“是个女娃娃,长大了定然和桃儿长得像。” 一听是个女娃娃,陈招娣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凝固了。 刘翠花只顾着看孩子,倒也没有察觉她脸上的异样,“你睡会儿,我出去给他们爷俩报个信儿。” 陆嬷嬷和王婆子也跟在她身后出了屋子,她们才刚一走出来,等在外头的两父子立刻就迎了上去。 “咋样?男娃娃还是女娃娃?”吴传连烟都顾不上抽了,急忙问道。 刘翠花的脸上依然带着笑,“是个女娃娃!” 吴传的脸色有些许不大好,刘翠花瞪了他一眼,“女娃娃好啊!我就喜欢女娃娃。” 大成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我也喜欢女娃娃。” 吴传见这母子两人都这样说,只能叹了口气再没说话。 刘翠花这才对着大成说道:“大成,你进去看看他们母女俩,记着可别上手抱。你的外头呆了这样久,身上都带了凉气,仔细让孩子着了凉。” 大成搓了搓手,有些激动地应了一声,便掀起帘子一头钻进了屋子里。 刘翠花转头又对着王婆子说道:“今日也累着您了,不若在家里吃过饭再走吧!” 王婆子接生的本事可是全村最好的,基本上本村出生的小孩子,都是她一手接生的。 也因此王婆子见惯了那些生出女娃娃,就吹胡子瞪眼的人家。 如此一来,再看吴家就显得通情达理得多了。 “自然是要蹭您家这碗饭的,今儿您家添了丁,这可是大喜事哩!” 刘翠花哈哈笑了起来,“走,咱们先去堂屋。” 陈家人也过来了,来的是陈招娣她娘徐氏和她四妹。 陈家日子过得不咋样,昨年过冬差点就没挺过来,还多亏他亲家出手相助。 应当再没有人比徐氏是更希望自己女儿生个儿子的了,当初她一连生了五个女儿,才得了个儿子。村里人都笑话她家有五朵金花,甚至就连孩子们说亲事都不大容易,就因着旁人说她家女人生不出儿子。 若是招娣这一胎是个儿子,那么家中的三个小丫头应当就好说亲事了。 刘翠花一见到徐氏,立刻热情地迎了过来,“亲家母,真真是好久没见过您了,招娣您也别担心的,都好着呢!刚刚生了个女娃娃,这会儿大成正陪着她哩!” 第470章 又是个女娃娃 一听到“女娃娃”三个字,徐氏整个人都僵住了。 怎的……又是个女娃娃! 刘翠花瞧着她脸色不大好,还当她是担心自家偏心,会亏待她家女儿,就立刻上前一步扶着她的手臂,带着她重新在椅子上坐下,才笑着说道:“亲家母,今儿招娣可是我家的功臣,实在是苦这孩子了,也亏得您将丫头养得好,才便宜了我家。” 听了她这番话,徐氏的脸色稍霁,叹了口气,情真意切的说道:“应当招娣这丫头进了你们吴家的大门是她的福分才对。” 要知道当初她生下第一个女儿,她家婆婆就在外头摔摔打打的,在她生下第二个女儿的时候,她婆婆就直接将她娘家人撵了出去。 相比而言,吴家这态度实在是顶顶好。 刘翠花得了她这番话也十分满意,笑了笑,招呼道:“亲家母,我让九丫炒几个菜,想必您也担心着招娣,不若您先去瞧瞧她?” 徐氏应了一声,娘家是要来人伺候女儿坐月子的,也就是说她们娘俩最近这些日子都要住在吴家,她和老四带着小包袱就进了大房的屋子。 大成一直牢记着他娘的话,担心把自己身上的凉气过给了孩子,根本不敢伸手抱,只垂手站在炕边,看着自己乖巧的小女儿,一脸慈爱。 可是这一切落在了陈招娣的眼中,就成了他嫌弃自己生了个女儿,居然连抱都不想抱一下。 大成又是个嘴笨的,瞧着她不说话,只当她累了,就也不敢开口。 正巧在这时,徐氏带着老四女儿掀起门帘走了进来。 大成一看到她来了,立刻恭恭敬敬地让开了炕边的位置,“娘,您来啦。” 徐氏知道自己这个女婿是个老实忠厚的,女儿跟了他,虽说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但是也倒不会受什么苦。 她点了点头,“我来看看招娣。” 大成知道她们娘仨定然是有什么知心话要说,自己留着也不大合适,就说道:“我去打壶热水来,您先坐。” 一直听着大成走出门,陈招娣才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徐氏见状顿时就着急了,连忙问道:“招娣,你这是咋的啦?月子里可不能哭啊!” 陈招娣只觉得自己心里堵得慌,恨不得一吐为快。 听了她娘的话,她才吸了吸鼻子,自责道:“娘,都怪我肚子不争气,这回又生了个女娃娃。” 徐氏闻言也叹了口气,这年头人言可畏啊。 “我瞅着你婆婆也是个好的,定然不会因为你生了个女娃娃就苛责你,你好好养着身子。等过上半年,入了冬再怀一个,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莫要为了此事伤神。” 许是听了她这话,陈招娣才渐渐的止住了哭泣声,“冬日里,地里没有活儿干,大成他定然是要去城里找活儿的,我一个人又怎能怀得了孩子?” 徐氏一听,只恨不得用手指头戳开她那脑子好好瞧一瞧!怎的就让她生了这么个糊涂蛋? “他便是冬日里进城做活儿,也会有回来的那一日,到时候你们抓紧就成了。咱们家的女人都好坐怀,你瞧瞧你跟你妹妹们,不都是娘一个年一个生出来的?” 老四念娣听了她娘和大姐的话,忍不住好奇地插了一句嘴,“娘,大姐,我瞧着二房那位嫂嫂不也有了身孕吗?若是她生个男娃娃,吴家人定然也不会催着姐姐了。” 徐氏听了念娣这话,立刻回头瞪了她一眼,“你个小丫头片子知道个甚?旁人生的儿子跟自己生的又怎能一样?若是等日后分了家,连个支应门庭的都没有。” 念娣被她娘的语气吓到了,连忙低下了头,嘴里却小声念叨着,“可是今儿姐姐生孩子生了那样久,我实在是吓着了。” 徐氏听了她这话,也逐渐沉默了,许久之后才缓缓叹了一口气,看着炕上乖巧入睡的孩子,“这都是女人的命啊!” 苏九月原本正想过来喊徐氏她们去吃饭,正好就听到了这一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只好在门口等了片刻,才扬声喊道:“婶子,吃饭了。” 徐氏应了一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对着躺在炕上的女儿交待道:“你先睡会儿,莫要思虑过重,等待会儿娘回来了,再帮你换衣裳。” . 一大家子人坐在饭桌上,苏九月和春梅她们将菜端了过来。 今儿吴家添了丁,虽说是个女娃娃,但到底也是菩萨眷顾,刘翠花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她嘱咐九月炒了个肉菜,菜才刚一上来满屋子都是香气。 宋阔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也跟着问了一句,“今儿是几日了?” 苏九月掐着指头算了算,眉眼一亮,笑着说道:“是七月初六。” 春梅听了手上的筷子也一顿,感叹道:“若是明日里出生,那才叫好哩!正好是乞巧节!” 刘翠花笑着瞪了她一眼,“你这孩子,明儿出生不就只能过一个节了吗?今儿出生却可以过两个。” 春梅一听,显然是被她说服了,十分赞成地点了点头,“您说的也是,这么看来还是今儿出生的好。” 大家听了她这话,都跟着笑了。 大成三两下扒完了饭碗里的饭,就站了起来,对着他爹娘说道:“我媳妇儿还饿着哩,我去给她端碗饭。” 苏九月连忙放下碗筷,冲着大成说道:“大哥,后锅里炖了鸡汤,您给大嫂端一碗。” 徐氏看着吴家这气氛,心里实在羡慕不已,不由得更是在心里感慨道: 还是刘翠花命好,一口气生了三个男娃娃,在家里说话那叫一个一言九鼎。 不像她,前些年没儿子的时候,连吃饭都上不了饭桌。 刘翠花见她们母女两个都不说话,以为她有些见外,就亲自给他们母女两人一人夹了一筷子菜,说道:“亲家母,您尝尝我这小儿媳妇的手艺,她做菜向来是极好的。” 徐氏这才回过神来,拿起筷子夹了一口,才刚吃到嘴里也不知道有没有品出味,就慌忙不迭地点头,“是极好的。” 第471章 今晚我住哪儿 “您喜欢吃就好,我家老三媳妇儿先前儿也没见过你,我还担心这些菜不合你的胃口呢!” 刘翠花对自己亲家向来都极好,去年冬日里,她让三个儿媳妇给亲家送了很多粮食,着实让人羡慕得紧。 恐怕十里八村的,人人都巴不得跟她做亲家,只恨她才生了三个儿子,怎的不生他十个八个的。 吃过晚饭,外头的雨渐渐地停了。 家里毕竟添了丁,大伙儿都跑去看小娃娃了,苏九月和春梅两个去厨房将碗筷洗干净拾掇起来。 她还没收拾完,没一会儿,外头桃儿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裤腿和鞋子上都溅了许多泥点。 她一进门,就兴奋地喊道:“三婶婶,我三叔回来啦!” 苏九月一愣,这不年不节的,他怎的突然回来了? 倒是一旁的刘春梅先反应过来,她用胳膊肘碰了一下苏九月,朝着她挤眉弄眼道:“愣着作甚,还不赶紧出去看看?” 苏九月这才反应过来,冲着她咧嘴一笑,拎起裙摆就朝着门外跑了出去。 她才刚跑到院子里,就看到吴锡元高大的身躯从门外走了进来,身上披着个蓑衣,裤腿挽起来了半截。 她眼睛一亮,直接冲到他的面前,仰着头问道:“你怎的突然回来了?外头还下着雨,可是出了甚急事儿?” 这么一问,她也确实着急了起来,能让锡元冒着大雨赶回来的又岂能是一般的事儿? 她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两个不让人省心的同窗,就差把着急二字写在脸上了,“可是有人欺负你了?” 吴锡元原本想要抱她一下,可念着自己身上的蓑衣湿漉漉的,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再看她一脸着急的模样,才急忙拉住了她的手,柔声说道:“媳妇儿,你别急。我没啥事儿,就是明儿过节,我回来看看。” “过节?”苏九月这才想起来明日就是乞巧节。 乞巧节又被称为女儿节,这天夜里很多小姑娘都会捉了喜蛛在小匣子里,第二日再去看看那喜蛛结的网是密还是疏。 前些年她在娘家的时候,哪儿顾得上去捉什么喜蛛,女儿节什么的也同她没多大关系。 人只有在填饱肚子的时候,才会去注重什么节日的仪式感。 吴锡元看她先是迷惑,而后才反应过来的模样,没忍住又捏了下她的小脸,“刚刚在做甚哩?怎的摸着小手冰冰凉凉的?” 苏九月冲着他一笑,说道:“才刚洗了碗,手自然是凉的。” 说完,她也迫不及待地同吴锡元分享今日的喜悦,“锡元,今儿大嫂生了个小娃娃!” 上一世大嫂家樱桃的生辰就是在七月初六,吴锡元也是掐着日子回来的。 今儿早上才刚起来,孟玉春就靠着窗子一边读书,一边逗鸟。 见着吴锡元起了,才笑着同他说道:“明儿就是七夕了,我们孤家寡人的倒也无所谓,倒是你不都有媳妇儿了,还跟着我们一起在这和尚庙里念经,属实凄惨。” 吴锡元没搭理他,自顾自地整理待会儿要用到册子,孟玉春却不依不饶地调侃道:“话说人家牛郎织女,每年这时候都有喜鹊帮着见一面,怎的你可怜兮兮的都没人帮?不然让咱们金刚帮帮你?” 吴锡元哼了一声,干脆放下书出了门。 而后,他便去给夫子告了个假,回家了。 外头下着雨,他走着不大方便,就在城门口蹭了个顺路的牛车。 那大叔也是个好心的人,原本捎他回来少说要十五个大钱,那大叔念着他是个读书人,便只收了十个大钱。 若是在从前,十个大钱吴锡元可舍不得,但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初一才领了这个月秀才的月俸,手里还算宽裕。 他还顺便在城里给家里人带了些东西,就这么着急忙慌地回家了。 不能总等着他媳妇儿来看他,虽说他如今学业是有些忙,但想念他媳妇儿的时候,一定可以排除万难,回家见她。 苏九月的小嘴一张一合,脸上也是一脸的兴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自个儿生了个小娃娃呢! “是个女娃娃,长得可好看了,眼睛像了大哥,你们兄弟几个的眼睛都随了娘,真好看。人家都说了,女娃娃像爹爹,日后福气大!” 吴锡元听了她这话,也跟着笑了起来,“喜欢女娃娃?” 苏九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只要不哭闹,男娃娃女娃娃我都喜欢。” 吴锡元深以为然,小孩子哭闹起来,可真是太让人头疼了。 说着,苏九月便动手要帮他脱下身上的蓑衣,“你的衣裳和鞋子都湿了吧?走,咱们先回屋换身衣裳去。” 吴锡元被她推着才刚进了屋子,就察觉出了不对劲。 似乎……有人占了他的炕! “这几日家里来客人了?” 苏九月一边走到柜子前帮她找衣裳,一边回答道:“嗯,春梅姐姐过来了,家里人多也睡不下,就让她同我住了。” 吴锡元站在炕前,陷入了沉思。 “那今晚……我住哪儿?” 苏九月:“……” 谁让他忽然回来?这会儿她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安顿他了。 “待会儿我问问娘。”苏九月低声说道。 如今大嫂生产了,大嫂的娘家也来人了,必然是要在这边住几日的。 这一时间,家里实在是有些住不下了。 吴锡元先换了身干净衣裳,而后又仔细叮嘱道:“春梅叫我表哥,你又叫她姐姐,这不是乱套了?” 苏九月:“……” 原先她还真没注意这个,只觉得春梅比她大,自己叫声姐姐也应该。 可既然她嫁了锡元,自然是要随着他的辈分,不然锡元岂不是要吃亏了? 这样想着,她郑重地点了下头,“我记下了,以后就叫她春梅。” 吴锡元看着她一本正经的小模样,实在没忍住轻笑出声,宠溺地伸手在她软软的头发上揉了揉,才说道:“你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不碍事儿。” 不管九月叫她什么,春梅见了自己还不是得乖乖叫表哥。 第472章 一墙之隔 吴锡元换了身干净衣裳,苏九月又担心地问他,“锡元,你可是还没吃饭?我去给你做些吃的去?” 吴锡元确实还没吃饭,就点了点头,“我跟你一起。” 才刚进厨房,春梅就高兴地喊了一声,“表哥!” 他娘喜欢闺女,但是又只生了三个儿子,就格外喜欢春梅。 春梅这丫头小时候也经常同他们一同玩耍,兄妹之间也还算要好。 吴锡元也同她打了声招呼,春梅一边扫着厨房的地,一边笑着揭苏九月的短,“表哥,你可不知道,方才小表嫂听到你回来了,脸上的神色有多精彩。哈哈哈哈,你回头还是常回来看看,不然我怕小表嫂想你想得都要睡不着了。” 苏九月被她说得也太不好意思了,连忙低下头去。 吴锡元自然是向着自家媳妇儿的,就瞪了一眼刘春梅,说道:“表嫂就表嫂,还什么小表嫂,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称呼,没大没小的。” 刘春梅吐了吐舌头,“得,是我错了,表哥表嫂原谅则个,我也看看小娃娃去,就不在这儿碍事儿了。” 她说完就丢下笤帚跑了出去。 吴锡元将笤帚捡了起来,靠墙放在角落里,才说道:“这丫头真是被家里人惯坏了。” 苏九月却不觉得怎样,反而有些羡慕,女娃娃被家里人娇惯,本来就是一件很值得人羡慕的事儿。 越懂事说明吃的苦越多,反而像她跟喜妹这样不谙世事,不察言观色,更能看出来家里人待她很好。 “我给你煮面条儿?” 吴锡元点头,“都行,家里若是有剩的,我吃两口也成。” 他难得回来一次,苏九月又怎么会让他吃剩的?就立刻和了面,给他做饭。 刘翠花得知自己儿子回来了,顿时觉得小孙女也没啥好看的了,跟亲家打了声招呼,就跑来厨房找儿子。 “锡元,你怎的回来了?!”还没进门就听见了她的声音。 吴锡元的脸上笑了开来,“惦记着家里头,就回来看看。” 刘翠花也没细问,就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说着仔细打量了一番吴锡元,又忍不住有些心疼,“这阵子吃了不少苦吧?我怎的觉着比上次瞧都瘦了哩?” 吴锡元连忙摇头,“没有的事儿,不过是这阵子天热了,我穿得少了些。等您天儿冷了再见我,我定然就又胖回来了。” 刘翠花被儿子逗得咯咯直笑,伸手在他的额头上点了一下,“这一张嘴啊,一贯是个能说会道的。” 苏九月在一旁看着他们娘儿俩说话,抿着唇偷笑了一声,又接着低下头擀面。 刘翠花拉着吴锡元朝外走,“你今儿回来得可真是时候,你大哥又得了个小闺女,方才你爹给取名叫樱桃,是不是还挺好听?” 吴锡元既然都回来了,少不了要去看一眼。 他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些东西,这会儿也一并给大房送了过去。 “我回来的时候,正好买了些红糖,给大嫂喝。” 徐氏见着吴锡元进来,更是局促到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吴家老三可是个整个老吴家最有出息的了,据说不仅考中了秀才,还中了个头名。自家招娣是个好命的,能进了吴家的门,若是再能生个儿子就好了。 吴锡元也同徐氏见了礼,徐氏也不懂什么规矩,只会不停地摆手,“不用客气,不……不用……” 吴锡元见了眼自己的小侄女,眉眼也温和了许多,“九丫说的没错,是像大哥。” 大成憨厚地笑了起来,显然也因为他这句话十分开心。 等从大房出来,吴锡元才拉着他娘到一旁悄悄问了一句,“娘,我今儿睡哪儿啊?” 刘翠花:“……” 孩子早发动了几日,新屋子还没盖好,家里客人又多,自家儿子回来了都没地儿睡,这可真是…… 吴锡元一看他娘蹙着眉头,就帮着给出主意,“娘,不若我去老宅子住两日算了。” 刘翠花却断然拒绝了他,“不行,今儿下了大雨,那里头积水太深,出入都不方便。再说了,许久没住人,哪儿还能住?冬日里都被拿来种菜了。” 吴锡元叹了口气,“那咋办?不然我再连夜回去?” 刘翠花瞪了他一眼,而后说道:“待会儿我同宋将军说一声,今儿晚上你先同他挤一晚上。” 吴锡元闷闷不乐,没说不好,也没说好。 他千里迢迢跑回来就是为了抱着自己媳妇儿睡个觉,其他的他都没敢想,这点儿愿望都成了奢求吗? 刘翠花哪儿还能不知道他咋想的,心里只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拍了板,“就先这样吧,我现在就去同宋将军说去。” 到了晚上,吴锡元抱着个枕头来到了宋阔屋子,跟他们兄弟两个大眼瞪小眼老半天,才把枕头往床上一放,“凑合睡吧。” 宋阔在外打仗的时候,跟一群兄弟们窝在草堆都能睡,更何况多个他。 宋书言原先是个小乞丐,更不会在意这些。 就是苏九月夜里有些睡不着了,平日里他不在的时候,只是想念他。 可如今他就住在同自己一墙之隔的屋子里的时候,那想念就变成了疯狂想念。 就在她第十七次翻身的时候,刘春梅幽幽地叹了口气,“表嫂啊,不若我明儿还是回去吧?” 她是挺喜欢同九丫在一起的,但是她住这儿表哥回来都没地儿睡觉,自己就像是鸠占鹊巢的那个鸠,不仅占了人家的巢,还霸占了人家媳妇儿。 苏九月也没想到她居然还没睡着,乍一听她的声音,还愣了一下,才说道:“怎的突然要回去了?” 刘春梅也不好说是因为表哥回来没地儿住,就换了个借口,“明儿就乞巧节了,我娘定然想我了,我也想我娘了。” 苏九月还有些担心那个娄苏,若是他真不是什么好人,骗了春梅可怎么办? 真愁人,不然先试探一下? “怎的这几日都没听你提起娄大哥了?” 春梅也是一愣,对啊,原先天天去守着村口,巴巴儿等着跟人说话,怎的这才几日不见,就被她抛之脑后了? 第473章 想跟媳妇说句话好难 “这几日忙忙碌碌的,哪儿顾得上啊!”春梅打了个哈哈。 苏九月翻过身儿,面对着她笑了一声,“可见你也没多看得上他,还是在咱们附近找个人家吧,我也不想你走太远。你若真走了,这辈子怕是都见不着几面儿了。” 春梅枕着自己的胳膊,侧着身看着她眨了眨眼睛,“瞧你这话说的,我才不要嫁人哩!依着我表哥的学识,日后定然是要进城做官的,到时候我就紧紧巴着你这个官夫人,还能说个好人家。” 苏九月听了直乐呵,“等你表哥做了官,你不得熬成个老姑娘了?到时候哪儿还嫁的出去。” 左右这炕上也没什么外人,两个小姑娘说着私房话,春梅也就无所顾忌了,她做了个鬼脸,“只要我表哥肯上进,我就是七老八十依旧能嫁的出去。” 苏九月听了这话差点没笑得背过气去,“你倒是想得好,只怕你过不舅母那一关,舅母这会儿都张罗着我婆婆帮你找人家了。” 春梅叹了口气,趴在枕头上,对着苏九月说道:“这几日我瞧着像你大嫂那样过日子也挺好的,大哥虽说嘴笨了些,但却实打实对她好。妯娌懂事儿,婆婆好说话,主要我大哥也生得还不错,真算起来大嫂可占了大便宜了。” 苏九月抿唇笑,“我还当你是只看人家生得好,没想到你还知道看其它。” 春梅干脆抱着被子盘腿坐在了炕上,义正言辞地说道:“我也没甚旁的要求,就想自家男人好看一些,总归是要过一辈子的,找个好看的,就算是日后同他置气,我看着他那张脸也发不出脾气来。” 苏九月也像她一样坐了起来,抱着被子靠在墙上,对着她说道:“你还整日说我幼稚,我瞧着你也没好到哪儿去,过日子哪儿有看脸的。” 春梅瞪她,“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啊,有我那样好看的表哥,你自然是满足的。” 苏九月用小脚丫蹬了一下她的小腿,小声说道:“去去去,整日就知道瞎说。” 春梅将自己的小腿收了回来,两手抱着小腿,下巴放在膝盖上,说道:“也不用太好看,主要就是合眼缘,唉!你们定然不会懂得。” 苏九月就是不懂,这年头人人都不懂,多得是人在成婚当天才知道自己要嫁的人长啥样。 就连她当初不也是来到吴家才知道锡元脑袋受了伤,不过她也确实是幸运的,才能遇上这么好的人家。 “是不懂,不过你若是想自己合眼缘不若自己出去看看,若是有合适的告诉舅母,让舅母帮你打听打听,总归是好的。” 春梅应了一声,拉过被子躺下,“行了,明儿我就回去找找去,就不耽误你跟表哥了。你瞅瞅今儿表哥瞧着我那眼神,我都觉得我成了他的眼中钉。” “又瞎说,快睡吧,当心明儿起不来了。” . 第二日一早,才刚刚吃过早饭,刘春梅就收拾好自己的小包袱向刘翠花辞行。 刘翠花也知道自家这几日实在是来人有些多,住不开了,见她要走也就没有强留,给她收拾了好些东西让她带回去。 “春梅,等过几日姑姑家房子修好了,你再接着过来住,我瞧着你跟九丫作伴儿还挺好的。” 春梅应了一声,“那自然是要来的,姑母,你们多修两间屋子,下回来我自个儿住一间。” 刘翠花笑着应了下来,又转身跑去二房叫了二成出来,“老二,你去送送春梅,她一个姑娘家的,我不大放心。” 大成媳妇儿昨儿刚生了娃娃,老三又才刚回来,家里也就二成算是个闲人,自然会被刘翠花抓壮丁了。 二成应了一声,正要出去,田秀娘却不满地皱了皱眉头,“怎的家里再没其他人了?就非要你送?我这还大着肚子呢!” 二成自己不在乎偶尔跑个腿,可是在他媳妇儿眼里这就是他娘偏心。 二成轻笑了一声,伸手温柔地摸了下她的肚子,“自然是得我跑这一趟了,你不是想吃梅子吗?咱家没这个,但是刘家村有人种,我带上几个桃儿去跟他们换一些,让咱家宝贝儿子也吃点。” 田秀娘这才抿唇笑了,却还别别扭扭地伸手打掉了他的手,“又瞎说,你怎的知道是个儿子?若是跟大嫂一样,生个女儿可咋办?” 二成依旧是咧着嘴笑,“那岂不是更好了?女儿更疼爹爹,到时候你可别吃女儿的醋。” 田秀娘抓起一旁的小枕头丢向了他,“谁吃醋了!稀罕你了?真是的。” 二成一把接过小枕头,轻轻放在了她的身旁,“好啦,我先走了,回来给你带好吃的,你乖一些,等我回来。” 田秀娘没再说话,看着他出了门,才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勾唇笑了。 酸儿辣女,她这回怀的一定是个儿子。 二成多拿了些桃,刘翠花多嘴问了一句,他说要去给自己媳妇儿换点梅子,刘翠花也就默许了。 . 春梅走后,苏九月还有一阵失落,也幸好家里又来了个念娣。 只是苏九月本身就不是个话多的,念娣也不知道是拘谨还是咋的,更跟个锯了嘴的葫芦似的。 两人在厨房里干活倒是默契,就是谁也不跟谁说话。 吴锡元倒是想粘着自家媳妇儿,但碍着念娣在,又不能上前,实在气人。 苏九月眼瞅着吴锡元第无数次从厨房门口路过,才煮了个糖水煮蛋,让念娣给大嫂送过去。 “妹子,你把这个给大嫂送去,昨儿大嫂流了那样多的血,可得好好补补。” 念娣听了她这话,感激地看了她一眼,立刻道了声谢,就接过碗跑去了大房。 她前脚出去,吴锡元后脚就进来了。 “真真是可怜见儿的,我想跟自己媳妇儿说两句话,怎的也这样难?” 苏九月没忍住抿唇轻轻笑了一声,才扬起一张小脸,眉眼含笑地看向了他,“怎的,你想跟你媳妇儿说甚呀?” 第474章 耳珰 吴锡元看着她一本正经地道:“自然是好话,好话得悄悄说。” 苏九月将耳朵凑了过去,“什么好话啊?说来听听?” 吴锡元凑到她的耳边,看着她白皙小巧的耳朵,没忍住轻轻咬了一下。 苏九月只觉得全身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连忙双手捂住耳朵小退一步,小声埋怨道:“要说你就说,怎的还咬人呢?” 吴锡元看着她微红的小脸,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想你了,好不容易抽空回来,没想到我媳妇儿反倒忙得不可开交,你说是不是得罚?” 苏九月抿着唇又是害羞又是恼怒,“我又不是在闲着,怎的就要罚我了。” 吴锡元却拉过她的手,“媳妇儿,你还没问我怎样罚呢!” 苏九月抬眼看向了他,眨了下眼睛,长长的睫毛仿佛在吴锡元心头挠了个痒痒似的,吴锡元一瞬间就恍了心神。 他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到苏九月已经问道:“那你说,要怎样罚我?若是罚得重了,我可不认罚,还要去找娘告状。” 吴锡元的眉眼都舒展了开来,他的小媳妇儿实在是太可爱了。 他从怀中取出自己揣了一路的小东西,“罚你戴这个给我看。” 苏九月一愣,而后低下头看向了他的手心,一对小巧的耳珰正躺在他的手心里。 红色的玛瑙,下边还坠着一颗绿松石。 苏九月欣喜地接了过来,高兴到不能自已,女孩子本来就喜欢这些五颜六色的小东西,更何况这东西还是她夫君送她的。 “你怎的还买了这个?得花不少钱吧?”苏九月一想到花钱就忍不住心疼。 吴锡元却摇了摇头,“不算很贵,上个月小测我又拿了头名,书院奖励了二两银子,我用一两买了它,另外一两给你带回来了。” 苏九月听说这小东西就花了一两银子,心里实在是心疼得紧。 但是一想得到是自己男人送的,原本责备的话又被她咽了下去。 左右买都买了,她只

相关推荐: 南安太妃传   唐贺   薄情怀(1v1)   我在末世养男宠   娇媚娘子不谋爱,奸佞王爷借个种   媚狐   狂暴武魂系统   猎天争锋   虫族白月光竟生了我的崽   郡主请娶(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