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讪讪一笑,还是回了自己屋。 田秀娘不仅煮了蔬菜粥,还在里边撒了个鸡蛋絮。 反正让她做饭,她是说什么都不肯吃亏的,正好借着孕妇的名头吃点儿好的!这才能出了她心中这口恶气! 刘翠花带着苏九月一路朝着牛头镇的方向走去,离镇子越近,道路两旁也逐渐出现有尸体的痕迹。 苏九月年纪尚小,看到这些难免有些害怕。 刘翠花见状拉住了她的手,温声说道,“别怕,孩子。你只管看着脚下,眼睛不要往路两边看。” 苏九月点了点头,紧紧跟在她的身边,寸步不离。唯恐自己落后一步,就会被鬼差抓走似的。 许是因为心底的担心害怕在作祟,两人的脚程也快了不少。 才不过辰时末,就已经抵达了牛头镇。 上一次苏九月来的时候,这里到处都是拖家带口的流民,虎视眈眈的望着他们。 可是这一次,城门口一片空旷,只有零零散散几个村民背着背篓进城,连队都不用排。 苏九月和刘翠花走到城门口,发现这一次进镇子上居然只需要上缴一个大钱。 刘翠花付了两人的费用,还在心中暗自高兴,不过就进个城门儿就省了四个大钱,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吗? 进了镇子以后,两人才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浩劫之后的平静。 整个牛头镇一片破败,到处都有火烧的痕迹。 两人皱着眉头,按照记忆的方向朝着药房走去。 原本在药房坐诊的孙大夫倒是还在,也还记得她们。 “你们娘儿俩又来了?可有些日子不见了,近来过的如何?” 刘翠花苦笑一声,摇头说道,“还能怎样?都是火烧眉毛,且过眼下的。” 孙大夫叹了口气,“遇上天灾,苦的总是老百姓。” 刘翠花赞同的点了点头,又问他,“孙大夫,我这次来瞧着整个镇子怎的都破败成了这样?” “还不是因为那些流民进了城,就跟土匪进村儿似的,见了东西就拿,拿走了就砸,砸不烂的就烧。你瞧瞧我们的药房,多少药都被他们毁了。” 说起这事儿孙大夫就来气,想他一生治病救人无数,也算是积德行善。怎的临老了,却连栖息之地都被人给毁了。 刘翠花见状也连忙出言安慰他,“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还在,这些家业都是可以再置办的,你也放宽心些。” 第115章 双面绣 孙大夫点了头,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我今儿是来抓药的,你看看这些药还有吗?”刘翠花也说起了正事,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递给了孙大夫。 孙大夫接过来看了看,“也算你们运气好,昨儿刚从别地儿运了些药材回来,你们去后边让富顺给你们抓。” 刘翠花接回方子,道了声谢,“多谢您了。” 抓了十副药,苏九月放进了自己的背篓里,感觉到里边沉甸甸的重量,她的心才踏实了些。 希望锡元快点好,就不用吃这些苦药了,她看着都有些心疼他。 “走吧,咱们也去看看哪里有救济粮领。” 衙门前,队伍排的不长不短,比起昨日王婆子说的却多了不少人,八成是今天都听到风声了。 刘翠花上前带着苏九月排在了队伍后边,还拍了拍前边那人的肩膀,问道,“大妹子,这儿是领救济粮的不?” “正是哩,我刚才问了那兵爷,老嫂子你放心排着就是。” 才不过排了一刻钟,就到了刘翠花娘俩。 刘翠花拿出号牌,登记了自家的户籍,十分顺利的就领了十三斤粮食。 现如今粮食有价无市,便是有钱都买不到,十三斤粮食可要值不少钱的!这可把刘翠花高兴坏了。 苏九月把粮食放在自己的背篓里,刘翠花却不让,硬生生的抢了过来。 “娘,还是让我来背吧,您腿脚不好,这些粮食也怪沉的。”苏九月说道。 刘翠花却按住食袋子,不让她动手,“你如今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可不能干这种体力活,回头长不高不说,万一再驼背,那不得丑死啊。” 苏九月想到村子里那个驼背的老汉,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她不想变成那样子。 “可是……” 刘翠花一把将粮食背了起来,“没有可是,你当娘真的老的走不动道儿了?才十来斤粮有什么背不动的,娘连你都能背的动!” 苏九月还想说话,却被她拦住,“行了,你别争了,待会儿还要买些丝线,到时候要你背,你可别偷懒!” 苏九月知道她是故意这样说,好让自己心里不那么内疚,笑着应了声好,两人才离开了衙门口。 她们接下来要去的是成衣铺子,成衣铺子这些日子生意也不怎么好,饭都吃不饱,谁还有闲钱做新衣裳? 也就偶尔接几个散活,刘翠花她们进去的时候,那个店家正在接待一位小姐。 这小姐衣着华丽,头戴金簪,一看就出自大户人家。 就是没想这样的大家闺秀,居然也会来成衣铺子,像她们这样的人家都自己养着绣娘的。 老板娘一看到刘翠花顿时眼睛一亮,“崔小姐,就是她,您要的帕子就是这位老嫂子绣的。” 那位崔小姐回过头来,苏九月也看清了她的正脸,画着一弯柳叶眉,唇间点了抹红,两手捏着帕子交叉放在小腹前,端庄的如同画上的仕女图。 苏九月看的有片刻失神,倒不是这位小姐有多好看,而是这小姐她似乎在哪里见过? 她努力回想,却怎么都想不出来。 崔小姐打量了她们二人一眼,她身边的侍女便捧着一个帕子问道,“大娘,你可会绣这样的图案?” 刘翠花看了一眼,“姑娘可否让我看看背面?” 侍女应了一声,将帕子翻了一面儿,赫然是双面绣。 刘翠花连连摇头,“这我可不会,我一个村妇哪儿有这本事。” 店家却道,“上次您送来的那方帕子不就是双面绣?” 刘翠花苦笑一声,“我要是有这本事我还至于下地干活?只去教徒弟都够一辈子受用了。从前我年轻的时候在一个绣坊里干活,当时有个绣娘就有这本事。我趁着一起做活儿的时候偷学了几招,这几年空着的时候就瞎琢磨,可这也只能绣个小帕子,像这样大幅的,我可绣不了。” 崔小姐身边的丫鬟又连忙问道,“你可知道那个会双面绣的绣娘现在何处?” 刘翠花摇了摇头,“实在不知,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她又不是本地人,后来据说去了江南。她本就比我大些岁数,现在入没入土都说不好,又怎的能找到?” 崔小姐明显有些失望,但还是示意身边的丫鬟将帕子递给了她。 “您瞧瞧看,大幅的绣不了,绣个小幅的也行,这样的可会?” 刘翠花皱着眉头,一时还真不敢应下这话,反倒一旁的苏九月盯着帕子上的花纹看了又看,然后忽然说道,“我会。” 刘翠花和那位崔小姐都看向了她,脸上的惊讶丝毫不加遮掩。 刘翠花更是抢先一步说道,“九丫,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你真的会?别耽误了这位小姐的大事儿。” 苏九月点头,“我应该是会的,我小时候学过,不过许多年没绣过,倒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行。” “小时候学过?跟谁?” “住在隔壁的蒋奶奶,小时候她经常在院子门口绣花,我觉得她绣的好看,就在一旁看,她便也顺便教了我。” 一听说姓蒋,刘翠花顿时眼睛一亮,“她的下巴处可是长了一颗美人痣?” “是哩,蒋奶奶长得很好看也很温柔,村子里的小孩子都喜欢她。” “那就是她!不过她不是要回江南吗?怎的阴差阳错的住在了你娘家隔壁?” “这……我从来没听奶奶说起过。” “那她现在人呢?” “三年前就去世了,当时正是酷暑,能热死个人,蒋奶奶就没熬过来。”说到这儿,苏九月垂下头去,脸上有些许黯然。 崔如云和身边的宝珠对视了一眼,宝珠说道:“小姐,不若让她拿去试试吧,左右也再没旁的办法。” 崔如云蹙着眉微微颔首,“嗯。” 旋即转头觑着苏九月问道:“你帮我绣一方这样的帕子,图样我一并给你。一个月期限,你绣好拿给我瞧,若是成了我便给你二两银子,若是不成便给你二百个大钱,左右不会让你白忙活便是。你可愿意试试?” 第116章 连双袜子都不给我做 不管成不成都有二百个大钱,苏九月当然愿意试试了。 “成!我试试,不过我若是绣好了,要怎么给你呢?”她问道。 “送去井口巷崔府,就说是给二小姐的。” “好,我记下了。” 拿着图样子,苏九月又配了些丝线,婆媳二人才回了家。 一说苏九月接了活儿,要在家里做绣活,田秀娘头一个不乐意了。 “凭什么啊?!什么活儿都落到我一个人身上了?!我把所有活儿都干了,她生的孩子也不叫我娘,接的活儿也不分钱给我!我不服气!” 刘翠花一看她闹,就一个头两个大,她这儿媳妇怎么从来不知道大局为重呢?那可是二两银子! 苏九月刚想说自己若是赚钱了,可以分她一些。 毕竟她现在可是有金子也有银子的人了,对二两银子也没太看重。 刘翠花却先她一步开了口,“这样,娘给你钱,你去侍弄菜,娘每日给你十个大钱,你看如何?” 十个大钱确实不多,她们若是去镇子上做工也得三十个大钱。 可是却从没人听说过给自己家里干活还有钱拿的,田秀娘也不例外。 这些年家里挣的钱都被刘翠花一手掌管着,也就只有田秀娘自己做绣活挣的些小钱被她攒了下来。 因此一听说她婆婆要给她钱,还挺高兴的,即使只有十个大钱,这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娘,你说真的?”她问道。 刘翠花坐在凳子上,面前还放着她今儿一路背回来的黍米,“当然是真的,当着全家人的面儿,我还能骗你咋的?” “那成,明儿我自己去收拾菜园子去。” 一想没多少活要干,还能落十个大钱,田秀娘的心情顿时大好,决定也带点针线活过去,回头拿去镇子换几个钱,又是一笔收益。 陈招娣虽然羡慕她有钱拿,可是自己现在什么都不能干,也没得办法,只能琢磨着从先前苏九月送来的布料里头挑点软和的给孩子们做点衣服。 苏九月长时间不绣这个确实有些手生,她先剪了一小块帕子,打算绣个小件的练练手。 吴锡元见她在做针线活,倒是也不捣乱,就坐在一旁乖巧地看着她。 见着她不过随意绣了几下,就出现了一朵海棠花,翻过来又是一只喜鹊儿。 吴锡元就像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惊讶地拍起了手。 “哇!媳妇儿你好厉害!两边居然不一样!” 苏九月自己看了看,觉得有些地方其实绣的还不够好,她又剪开改了改。 吴锡元趴在桌面上,忽然委屈巴巴地问她:“媳妇儿,你针线活那么好,可为什么连双袜子都不给我做?” 苏九月手上的动作一顿,似乎自己从来到吴家真就没给吴锡元做过什么东西,反倒吴锡元对她更为照顾一些。 这么一想,她的心中顿时就更愧疚了。 第二日,刘翠花来看苏九月绣的怎样,却见她在绣一条男式的汗巾子。 这种私密的物件儿还能是绣给谁的?当然是自家那不成器的傻儿子了。 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这针线活儿倒是做的不错,锡元可真是个有福气的。” 苏九月还当她在说自己都量了尺寸,也没给她做衣裳,有些不好意思,“娘,过几日就给您做新衣裳。” 刘翠花见她误会了,连忙摆了摆手,“我这也不着急,你先忙那崔小姐的活儿。” 一条汗巾子原也费不了多少功夫,苏九月不过一天就做好了,还在上头绣了吉祥如意祥云。 吴锡元老早就知道这是做给自己的,看着做好了,立刻扒了外头的裤子就要穿上。 苏九月被他的动作吓了一跳,两人虽然已经是夫妻了,日日都睡在同一张炕上,可他们之间的关系单纯的就跟白纸似的。 她不禁有些后悔,她给做什么汗巾子啊,做双袜子也比这个好。 可是她也是昨儿才看到他原本那条汗巾子破了,才想着给做条新的。 吴锡元也没旁的想法,不过就想换上媳妇儿新做的汗巾子。 只穿着一条亵裤,系着汗巾子在炕上蹦跶来蹦跶去的,“媳妇儿,好看吗?我好看吗?!” 苏九月在一旁看的直担心,唯恐他将炕给蹦塌了,连忙催促道,“你快下来,小心炕塌了,咱俩今晚上都没的睡了。” “你还没说我好不好看呢!” “好看好看!你最好看!” “对!我的汗巾子也好看!” 他从炕上下来,穿上鞋子就要往外头跑,“我要去给娘看!” 苏九月连忙眼疾手快的一把拉住了他,院子里还有大嫂他们,他这样子出去实在有些有伤风化。 “别去!不能去!” “为什么不能去?”吴锡元有些不能理解,好东西不应该拿来跟大家分享吗? “因为这是我们两个的小秘密,不能让别人知道。”苏九月苦口婆心地解释道。 “可是我想让他们知道。”吴锡元觉得自己还能再坚持一下。 苏九月立刻板起脸来,“你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以后休想我再做东西给你!” 吴锡元吓得一个激灵,连忙滚回炕上,还拉过被子盖住了自己。 “不给看!谁都不给看!” 苏九月满意的笑了,“这样才乖呢!下次我绣个荷包给你,你就可以拿给大家看了。” 吴锡元看着她,一脸惊喜地望着她,“媳妇儿,你真是太好了……” 这么轻易就打发了吴锡元,苏九月又开始忙活着绣那个花样子。 对方要绣的一面儿是牡丹,一面儿是石榴,图样子画的活灵活现,看着就不像是出自等闲人之手。 苏九月绣好之后,又拿给刘翠花看,刘翠花凭着印象给她指了两处让她改。 距离约好的日子只有三天的时候,这幅图才算彻彻底底的绣好了。 “绣的真好看,弟妹好手艺啊。”陈招娣看着也十分羡慕,这种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她现在学早就来不及了,虽说平时也能做针线活,可针线活和刺绣根本就是两码事儿。 怪不得有些人做的帕子能卖的上价,而她们的帕子却只能卖点小钱。 从前她不懂的,直到她看到这个巧夺天工的帕子,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第117章 这个姐姐似乎在哪里见过 苏九月被她夸得不好意思了,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 “哪儿有大嫂说的这样好。” 陈招娣前半辈子都是个锯了嘴的葫芦,但是这一次却没再沉默,她将身后的桃儿拉到了她们面前。 “三弟妹,大嫂平日里也没求过你什么,今儿看你这一手绝活着实惊艳。只想请你得空了教我们家桃儿几手,让她也能有个傍身的技艺,我这当娘的今后也能放心了。” 苏九月也没什么不能教的,当初她的邻居奶奶能将这门手艺教给她,今天她也就能将这门手艺教给别人。 用蒋奶奶的话来说,那就是越多人学会这门手艺,她越高兴。 “这有甚不行的?回头我再做针线活的时候,就给桃儿教,大嫂放心。” 田秀娘名字里有个秀娘,可她绣的花却连陈招娣都比不上。 一听苏九月这话,她也着了急,“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弟妹连带着我家果儿一起教吧?” 苏九月才皱了下眉头,刘翠花就已经开口了,“去去去去!让个不到三岁的奶娃娃做针线活?亏你想的出来,你还是她亲娘吗?要是扎一下怎么办?” 田秀娘讪讪一笑,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我这不是想着从娃娃抓起吗?不让她碰针,就让她在一旁看着可行?” “倒也行,二嫂不必担心,等果儿大了,她若是想学,我也愿意教她的。”苏九月说道。 田秀娘见她表了态,这才放了心,“有你这句话就好,左右也是一辈子妯娌,你可不能偏谁向谁。” 说着看了一眼她娘,刘翠花一阵来气,作势扬手,倒像是要打她似的。 “你这明里暗里说谁偏心呢?” 她只是在吓唬田秀娘,田秀娘却下意识地一躲,“谁偏心谁心里头清楚!” 说完拔腿就跑,刘翠花脱下一只鞋朝着她的背影丢了过去,“小崽子翅膀硬了,居然敢说老娘!” 她本也没真想动手,鞋子自然就扔偏了,苏九月瞧见了过去帮她把鞋子捡了回来。 “娘,您消消气,二嫂不过是在凑趣,不是有意的。” “哼,谅她也不敢!”刘翠花一边穿上鞋子,一边说道。 “娘,今儿就去给崔小姐送去吗?”苏九月问道。 她们村子距离牛头镇并不远,走路也不过就两个时辰不到,更何况他们还有马。 “我带着红红跟媳妇儿一起去!”吴锡元自告奋勇的道。 刘翠花有些放心不下,“你们两个去能行吗?” “能行!”吴锡元脆声应道,“我很听话的,绝对不会瞎胡闹。” 吴锡元也似乎从来没有跟苏九月闹过,一直很听话。 因此,苏九月就也说道,“娘,让锡元跟我一起去吧,我会照顾好他的。” 吴锡元又在一旁保证,“红红很听我的话!” 刘翠花妥协了,“行,你们去吧,路上小心些,不要冲撞了别人。” 说着她又特意叮嘱了吴锡元一句,“锡元,你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出去要照顾好九丫,拉紧她的手听到没?若是谁将九丫抢跑了,你可就没媳妇儿了!” 吴锡元一听有人要跟他抢媳妇儿,吓得连忙抱紧了苏九月。 “不要跟锡元抢!媳妇儿是锡元一个人的!” 苏九月被他抱得喘不过气来,连忙说道,“松开些,好痛。” 听到她呼痛,吴锡元连忙放开了手,着急忙慌地拉着她检查,“没事吧?” 苏九月摇了摇头,“没事,你别担心了。” 刘翠花在一旁看着他们两人的互动,脸上满是慈祥。 “好了,你们两个路上小心就是,一会儿吃过饭就出发。” 苏九月两人骑着马去镇子上,那就更快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抵达了牛头镇。 人进城是一个大钱,牲口要三个大钱。 苏九月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进城的费用付给了城门的守卫,才拉着吴锡元,带着他们的马顶着所有人的注视进了城。 这年头普通百姓想要有一匹马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匹毛发这样鲜亮,并且威武高大的马。 苏九月这次来镇子上是带有明确目的的,他们两人直接就去了井口巷的崔府。 按照崔小姐的嘱咐,她直接去崔府的角门说给二小姐送帕子。 门房报了进去,没一会儿宝珠就亲自出来了。 一看苏九月,正是上次的那个姑娘,顿时眼睛一亮,快步走到她面前。 “怎样?帕子绣好了吗?”她问道。 “绣好了,只是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要求。”苏九月一边说着一边从篮子里取出包好的帕子递给了她。 宝珠当着她的面儿打开一看,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惊喜。 “你先在这儿等我,我拿去给小姐看看。” 苏九月点了头,崔府就在这里,她倒是不担心她们骗自己。 宝珠进去一炷香的时间,就再次出来了。 这次她是空着手出来的,苏九月心中有几分高兴。 无论如何,她绣的那方帕子应该是留下来了。 “小姐说你绣的不错。”宝珠一边说着一边从荷包里取出两个银裸子递给她。 “这是你应得的,你且收好。” 这种银锞子都是小姐逢年过节收的礼钱,自己舍不得用存下来的。 苏九月双手接过银裸子,向她道了一声谢,就转身朝着吴锡元的方向走去。 可到了吴锡元身边,她才发现此时的吴锡元有些不大对劲。 他的视线就落在不远处的宝珠身上,眉头微微拧起,一脸若有所思的神色。 苏九月心里有些不大高兴,扯了扯他的衣袖问道:“你看甚哩?” 吴锡元像是突然回过神来,对上她凶巴巴的视线,下意识地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这个姐姐似乎在哪里见过?” 苏九月哼了一声,“看见漂亮姐姐就见过?原来你是这样的锡元?!” 吴锡元:??? 他还是个孩子,她在说什么鬼话? “我媳妇就很漂亮,但是我以前从来没见过你呀?” 苏九月也说不上为什么生气,反正就是觉得心里头不大痛快,便又追问道:“那你倒是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她?” 第118章 我捡到一枚玉佩 吴锡元眉头微皱,“似乎也是在这样一条街上,我捡到了一枚玉佩……” 他此时的声音跟他以往有些不大相同,这也是苏九月第一次听他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她眼睛睁得很大,脸上很是惊喜。 他能够回想起以前的事情,这就说明他的情况在好转。 不过,她还是高兴的有些太早了。 忽然,吴锡元蹲下身子,两手抱着头,“头好痛!啊!头好痛!我想不起来!呜——媳妇儿,我好难受……” 苏九月吓了一跳,也连忙跟着他蹲了下去,伸手搂住了他,“锡元别怕,我在的,想不起来就不想了,咱们不想了,乖……” “我是个废物,我什么都想不起来。” “你才不是,以后还是会想起来的,咱们慢慢来。” …… 路上有两个人搂搂抱抱的,确实有伤风化,很多路过的人都向他们投来了异样的眼神。 只是,这时候的苏九月压根顾不上那么多,她只想吴锡元好。 渐渐地吴锡元平静了下来,苏九月这才放开了他。 “还好吗?锡元?” 吴锡元依然低垂着头,让人根本看不清他的神色。 “那咱们回去吧?好吗?” “好。”闷声闷气的声音。 苏九月拉着沉默的吴锡元和他们的小红马一起离开了井口巷,走到路口的时候看到有卖糖人的,她还买了一个给吴锡元。 吴锡元这才重新开心了起来,“媳妇儿对我最好了!锡元好开心!” 苏九月今儿挣了一大笔银子,路上有看到卖糕点的,就给家里的孩子们买了一些。 两人拎着油纸包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迎面碰上了两个人。 “锡元兄?!”对面一人忽然叫道。 苏九月下意识地拉紧了吴锡元的手,有些担忧地叫了他一声,“锡元……” 吴锡元奇奇怪怪的看了面前那人一眼,“你是谁?” 那人比他还要诧异,“锡元兄,你真不认识我们了吗?” 吴锡元摇头,那人指了指自己,“我是张敬白啊!” 他说完,又转身拉了另外一个人过来,“他!邱成章啊!你都不记得了吗?” 吴锡元眯着眼睛思考了很久,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张敬白和邱成章二人对视了一眼,眼中均是闪过一丝精光,“上次伤得这么重吗?锡元你现在可还在读书?书堂里你的书我们都帮你好好收起来了,就等你回来呢!” 苏九月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两人给人的感觉不是很舒服,他们对吴锡元的关心似乎也有些掺假,这是她不想看到的。 她上前一步将吴锡元藏在身后,“你们认识我家锡元?” 这两人看着苏九月保护他的动作也是一愣,但也只当她是吴锡元的妹妹。 “这位妹妹,我们是锡元的同窗,先前儿只知道他是受了重伤,竟不知道他居然撞坏了脑子?他现在是想不起事儿了吗?还能读书吗?”张敬白急切地问道。 这是他第二次问吴锡元还能不能读书,若是他真这么担心锡元,怎的都过去小半年了,也不见他来家里探望一眼?苏九月下意识地就觉得不对劲儿。 有时候示人以弱,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儿。 苏九月立刻作势压了压眼角,“先前儿也不知道哪个杀千刀的下手那么重,锡元别说读书识字了,就连人都不认识了。” 苏九月的视线一直落在这两人脸上,他们一丁点儿细微的表情,都被她尽收眼底。 看着他们脸上一闪而过的幸灾乐祸,苏九月心中很是不忿,怎的会有这些伪君子?这种人就该次次落榜! “锡元兄可真是太可惜了,先前儿听说镇子上的一个员外郎还看上了锡元兄,想要锡元兄给他当女婿呢!”邱成章说道。 这事儿苏九月还是头一次听说,她估摸着就连她婆母可能都不知道。 “还有这事儿?”她有意想要多打听两句。 那两人也不负她的期望,直接告诉了她,“锡元兄长相出众,学问又好,崔员外很疼他的二女儿,便想给她找个好归宿。这不,就瞧上咱们锡元兄了吗?锡元兄若是真娶了崔小姐,那可真是天大的福气。崔家大少爷如今在燕王手下办事儿,有他提点着,锡元兄可不就前程似锦了吗?” 说完,又看了一眼吴锡元,叹了口气,“唉!可惜了!可惜了!造化弄人啊!” 苏九月听得是目瞪口呆,他们说的崔家二小姐,跟自己方才送帕子的是一个人吗? 她家锡元差点就娶了那位小姐?怪不得他说看那个丫鬟眼熟了,原来竟然不是假的。 那么,他说的那枚玉佩又是怎么回事? 苏九月听到这件事之后,头脑居然前所未有的保持着清醒,她并没有因为吴锡元差点娶了别人就觉得气愤,反而隐隐觉得这其中有些问题。 到底是谁针对了吴锡元?是这两个不怀好意的同窗,又或者是崔小姐的爱慕者? 她想不明白,暂时也不想牵扯其中。 “唉,天意弄人,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锡元有些不大舒服,我们先走一步。” 她拉着吴锡元转身离开,这两人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才发现他们居然有一匹这么好的马?! 五花马,千金裘,这是多少寒门学子的最终梦想。 等两人走远了,张敬白才问身边的邱成章,“你说刚刚那个女人是谁??” “吴锡元的妹妹吧,瞧着年纪不大,不过倒是长得挺好看的。他日若是考取了功名,倒是可以去讨来做妾。”邱成章回答道。 张敬白嗤笑一声,“我倒是觉得不像是妹妹,男女七岁不同席,便是自家兄妹也要避嫌。你何曾见过兄妹在大街上手牵手的?这未免也有些太过亲密了些。” 邱成章闻言立刻侧过脸看他,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她是吴锡元那小子的媳妇儿?” 张敬白微微颔首,“不错。” “好小子!怪道方才那女人说什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这简直艳福不浅啊!”邱成章承认自己羡慕了。 “谁让你没长人家那么一张小白脸呢!你没瞧见人家,连马都有了!” 第119章 红红都没有衣服穿 吴锡元乖乖给苏九月牵着,不疾不徐地朝着城外走去,一路上看到有摆摊的,苏九月还会问他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吴锡元出门的时候,他娘才叮嘱过不让他要东西,所以他这一路只是乖巧地跟着九月,什么都没有要。 直到快要出城门的时候,他才指着不远处摆摊的一个人对着苏九月说道,“媳妇儿,我想要那个。” 难得吴锡元有个想要的东西,苏九月没有犹豫,立即就说道:“走,咱们过去瞧瞧。” 走近一看,她才知道吴锡元要的是什么东西。 “马鞍?” “对,红红都没有衣服穿。”吴锡元一边说着,还一边拍了拍红红的马脸。 红红用脸蹭了蹭他的手,也不知道是害羞,还是愉快。 这个人卖得只有一副马鞍,他们连挑选的余地都没有。 “可是这马鞍怎么瞧起来旧旧的?”苏九月皱着眉头问道。 摊主一听这话,立刻就说道:“要买就买,不买了就赶紧走人,别挡着了我做生意。” 苏九月还是头一回碰上做生意态度这么恶劣的人,按照她一贯的脾气,这时候肯定要转身走人的。 可是她身边的吴锡元却转过头,问他身边的马,“红红,你喜欢吗?” 红红打了个响鼻,用头蹭了蹭他。 吴锡元笑了,“给红红买衣服,它自己喜欢就好了呀。” 那摊主的视线这才落在了他身后的红红身上,顿时眼睛一亮。 所有爱马之人都很明白,这是一匹好马,无论是从体型还是从身体的线条来说,就跟一般人类饲养的不一样。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这是一匹野马。 怪不得这样好的马,身上却连一副马鞍都没有。 他忍不住想起自己的青春,脸上划过一抹哀伤。 苏九月想着只要他们喜欢就好,大不了回去把上边的褡裢换个新的,就问他:“这副马鞍多少钱?” 苏九月从来没买过这东西,但是料想自己二两银子应当是够了的。 却不曾想那个摊主居然说道:“这位小兄弟是个识货的,好马配好鞍,这副马鞍就送于你们吧!” 苏九月:??? 这人穷的连马鞍都拿出来卖了,怎的还能送给他们? 苏九月却不肯平白无故的接受别人的馈赠,就摇了摇头说道:“你若是这样,我们定然是不敢要的,还是报个价吧。” 男人想想也是,便随口说道:“那你就给一百个大钱!” 苏九月觉得有些贵,一百个大钱能买不少荞麦面呢! 但是转念又一想,好歹买这么大个物件儿,自己才挣了二两银子,锡元又很喜欢,这才忍痛数了一百个大钱递给他。 摊主连同马缰绳都一并送给了他们,回到家里苏九月在清洗这马鞍的时候,才发现它居然另有乾坤。 大韂是香牛皮做的,上面有轧出来的各种图案,呈现一个大弧形,上端就用捎绳挽个疙瘩,固定在鞍板前后两个地方,不用另外打眼。挽疙瘩的地方嫌不雅观,上面罩上一个鞍花。 可是就在苏九月清洗这个鞍花的时候,才发现它是块银子…… 这么大一个银鞍花,居然是块银子?而且那个摊主居然只收了她一百个大钱? 对方一开始是想要直接送给他们,说明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他自己的,并不是来路不正,被他拿来换钱的。 那么他一定知道这是个银子,这不最后还是等于白送他们了吗? 苏九月又惊又喜,还有些慌张,那上边的血迹和银鞍花都说明这个马鞍不是普通人用的,他们家会不会因为这个马鞍引来什么祸事? 她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立刻丢下手中的活儿就朝着正屋跑去,甚至连门都没敲。 刘翠花正坐在炕上纳鞋底子,见到她冲进来也吓了一跳,“你这丫头,怎的慌慌张张的?出什么事儿了?” 苏九月的手上还沾着水,随着她的动作,一滴水掉在了地上,渗进了土砖当中。 “娘,我们买的那个马鞍似乎有点问题。” 一张小脸皱成了一团,似乎犯上了什么天大的事儿。 刘翠花见状也好奇了起来,追问道:“什么问题?你倒是详细点说说。” “那马鞍上有血迹,且那上头的鞍花居然是块银子?!” 刘翠花也一愣,昨儿他们才一回来,苏九月就同她说了那个马鞍的事儿,马鞍是她花了一百个大钱儿买的。 一百个大钱买了个马鞍,居然还带了块银子? 她愣了一瞬间,然后立刻放下手中的针线,下了炕。 “走,瞧瞧去!” 马鞍还丢在院子里,也根本没人碰。 “娘,你瞧。” 刘翠花也顾不上马鞍上沾了水,伸手去翻看。 “您看这里的缝隙,明显有血渍,还不止一点,这里也有……最上边这个鞍花就是银的。” 刘翠花左右翻看之后,也觉得这个马鞍应当是来历不凡。 一直蹲在她身边的苏九月已经发问了,“娘,您说,这会不会给咱们带来什么祸患啊?我心里头实在有些慌。” 刘翠花心中的担忧不比她少,血渍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是不吉利的,可这马鞍既然能用银子来做鞍花,说明它一定是个好东西。 她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许久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看向了苏九月,“你最近可有做梦?” 这个还真没有,苏九月摇了摇头,刘翠花的眉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开来。 “那应当就没事儿,若真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老天爷该会提前警醒的。”刘翠花现在盲目信任自家儿媳妇,觉得她比村口城隍庙的地仙还要神奇,指不定就是老天派来帮助他们吴家的仙女! 苏九月也被她的这个说法说服了,左右现在东西都拿回了家,再怕招来祸患也已经迟了,便先洗干净用着吧。 将马鞍洗干净,放在太阳底下晒了几天,才给红红戴上。 吴锡元兴奋地骑上去在村子里转了几圈,只可惜村子实在太小了,都不够红红热身。 刘翠花才说道:“你们两个去山里给你大哥还有黄老爷他们送点吃的,顺便把牛头镇的事情告诉黄老爷。也到了该针灸的时候了,再让黄老爷给锡元看看。” 第120章 那个男人是谁 这一窑木炭是大成在那边守着的,苏九月和吴锡元给他们带了些粮食,就上了马。 有了马鞍,感觉实在有些不同。 至少让苏九月略微有些不适,只因为他们两人离得太近了,她整个人仿佛就窝在吴锡元的怀中似的,感受着他胸前的肌肉,居然逐渐开始有些面红耳赤。 吴锡元还是个小傻子,可即便是这样,他也很喜欢被他媳妇儿依靠的感觉。 他们到了目的地,吴锡元先一步跳下来,才又转身去接苏九月,一把将苏九月抱起,安安稳稳地放在了地上。 吴宗元离他们不远,等他们两人下来之时,他的视线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那个马鞍上。 他视力极好,一眼就看到了上头的花纹,眉头一蹙,“你们的马鞍哪儿来的?” 他不说黄户生倒是都没注意,此时看了过去,顿时赞不绝口,“好鞍!” 吴宗元的神色却十分复杂,再次看着苏九月问了她一遍,“这个马鞍你们是哪里来的?” 苏九月不明白他为什么要纠结在这个上边,但知道他身份的她根本不敢拒绝回答,只能老老实实地说道:“在牛头镇买到的。” “多少钱?” “一百个大钱。” 吴宗元也是一脸疑惑,低头小声念叨了一句,“这不应该啊?” 很快他又抬起头来,“卖给你马鞍的可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蓄着络腮胡,眼睛下面有一颗泪痣?” 苏九月仔细回想那个男人的样子,然后诧异地看向了他,“好像确实是这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吴宗元根本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立刻问道:“什么时候买的?带我去找他!” 苏九月见他这样也有些为难,他身份特殊,她实在不想跟他有任何牵扯。 “宗元,我们是大前日去的。那人既然将马鞍卖给了我们,许是已经离开那里了,我们现在去又怎么能找到他呢?” “能不能找到他暂且另说,这个人是我师父的一个故友,我找他有很重要的事情,请姐姐务必带我去寻他一寻。”吴宗元央求道。 苏九月依旧有些犹豫,“可是你的画像都被贴在了城门上,我带你也进不去呀!?” 吴宗元对着她做了一个长揖,“那便只好拜托姐姐去帮我寻他一寻,请他过来与我一见。” “我瞧着那人有些不大好相处,我便是去替你请他,他也不见得会跟我一起来见你。”苏九月道。 吴宗元思忖了片刻,从身上取下来一块儿玉佩递给了她,“你若是寻到他,他也不愿意跟你来见我,你便把这块玉佩拿给他看,他定然就愿意来了。” 苏九月接过送到面前的玉佩,恍惚间感觉自己的身上肩负了千斤重担。 她叹了口气,在心中暗自宽慰自己。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不管宗元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从自己第一次救下他的时候起,他们就已经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行!明儿我再去一趟。”苏九月到底还是答应了下来。 一旁的黄户生又问道:“你怎的突然跑去牛头镇了?那边安生了?” 见自己师父问起,苏九月也想起了自己这次跑来这里的目的之一,“是的,燕王的人接手了牛头镇,那里的流民已经被全部镇压。就连官府也开始开仓放粮,我上个月还跟着娘去领了十三斤的粮食。” 听说牛头镇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安宁,黄户生也眼睛一亮,“你可有去我家看过?” 苏九月点了点头,“镇子上一片破败,我们在回家的时候刻意绕路去看了一眼,您家大门紧闭,实在也看不出来里边到底是何情形。” 黄户生立刻就在这里待不住了,他千里迢迢回来探亲,自然是有原因的。 他当即表示,“我跟你一起去牛头镇!” 他本来也不是在征求苏九月的意见,只是知会她一声。 他想要回自己家里,旁人谁还能拦得住他? 有大成在这里陪着吴宗元,吴宗元从小勤学苦练,倒是也没养出那些矜贵的坏毛病。 “大成,宗元就暂且交给你照顾了,我很快就回来。”黄户生说道。 吴大成还有些奇怪,宗元是他们家捡的,这段时间一直是他们在麻烦黄老爷。怎么反倒如今听黄老爷这意思,倒像是他在麻烦自家人一样。 不过,男人到底神经大条也没有细想,只当他是和吴宗元生活了一段时间养出了感情。 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黄老爷,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宗元的。” 黄户生这才看向了吴宗元,下意识地想要行礼,可在接触到吴宗元的视线的时候,却硬生生的止住了。 “宗元,我家中还有事情未了,先回去一趟。” 吴宗元点了点头,就算是应允了。 黄户生先跟着吴锡元和苏九月回了吴家,在吴家住了一晚上。 翌日,天才刚亮,两人就踏上了去牛头镇的征程。 吴锡元要跟苏九月一起去,可苏九月却觉得她这一次去牛头镇有些危险,便拒绝了他这个请求。 好说歹说,最后答应回来给他买个糖人,这才作罢。 去的路上,黄户生一直骑在马上,苏九月牵着马缰绳走在前边。 等到了牛头镇,黄户生果然一眼就看到了贴在城门上的通缉令。 他眉头一皱,自己才不过离京几个月的时间,怎的就变天了呢? 可是也没有传来陛下驾崩的消息,为什么穆宗元的处境,竟然到了如此艰难的地步? 心中纵使有一万个问号,此时也没有人能替他解答。 两人一马交了进城的费用之后,就直奔黄府而去。 黄府大门依旧紧闭,黄户生下了马,上前去推了一把门,却没有推开。 他使劲拍了两下门,“里头有没有人?有人在吗?” 过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那边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谁呀?!” 黄户生听着这声音,顿时一喜,“老钟!是我!” 老钟听到他的声音更是高兴,立刻从里边打开了门。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老奴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呢!” 第121章 祖传的宝贝 老钟一边说一边抹眼泪,黄户生拍了拍他的肩,“老爷我命大着呢!别担心,家里其他人呢?” “青书被流民砸到了头,等我找到他的时候,就已经……已经没气了!呜——”老钟哭得不能自已,都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如今突然先他一步走了,心里怎会好受? 青书是黄家的家生子,自小在黄户生身边伺候,此次出了意外,黄户生也深受打击。 他顿时就红了眼眶,“这……他们怎么就下得去手,青书还那么年轻……” “是啊,我倒宁愿被打死的是我!”老钟哭着说道。 黄户生又连忙安慰他,“你也别说这话,谁被打死我都伤心,青书他人呢?” “老奴也不知道您去了何处,几日能回来。青书的尸体一直停在这儿,即使是冬日也不是个事儿,就做主让他入土为安了。” “他埋在何处?” “就在城外。” “等空下来,我亲自去看看他。”黄户生叹了口气。 他家里的奴仆还没全部回来,还有几人下落不明,也不知道是不是遭遇了不测。 可就连他也是险些逃生,若不是正巧被苏九月捡了回去,估计也要死在路上。 天灾人祸碰上一项就够惨了,他们这次还天灾人祸一起碰上了,这谁能怎么办?他只是个治病救人的大夫,面对这种情形也实在回天乏术。 将自家的亏损检查了一番,黄户生叹了口气,“罢了,这边的事儿了结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身边的众人也都连连点头附和,这鬼地方他们真的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东西找到了吗?”黄户生对着站在一旁的老钟问道。 老钟摇头,“我们把家里找了个遍,就差掘地三尺了,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他家里也被破坏的不轻,东边几个厢房全都被付之一炬,还是家仆救火及时,其他的厢房才能保得住。 现在谁都说不好,他们要找的东西是不是就在那几间被烧掉的屋子里。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可真就凉了。 苏九月隐隐约约觉得这一幕似乎又跟她的梦合上了…… 梦是前天做的,当时她梦到自己在一个装修的十分讲究的屋子里找东西,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 可正当她从屋子里走出去,迈过门槛儿的那一刹那,头顶上有一个盒子掉了下来。 原先她并不知道这个梦是什么意思,甚至梦中的场景她也没怎么见过。 今天跟着师傅来到了他家后院,她才慢慢地对上号了。 听说他们在找什么东西,她第一反应就想到了那个从天而降的包裹。 “再去找找,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苏九月也在几个屋子里看了看,最后发现正屋和自己的梦境对上了。 她站在门槛处,特意抬头去看,果然让她发现了个东西…… “师傅,你们快来看,这上边是不是有东西?” 黄户生几人闻言连忙跑了过来,站在她身边抬头看去,发现在牌匾的后头发现了一个盒子。 黄户生顿时大喜过望,连忙招呼着人上去拿。 “福生!快!上去取下来!” 等大家架着梯子,从牌匾后头将盒子小心翼翼的取下来之后,黄户生甚至都顾不得上头落了一层厚厚的灰,亲手将盒子打了开来。 看着里边的册子,忍不住热泪盈眶,“可算找到了,我们老黄家有救了!” 苏九月看的一头雾水,他们找的到底是什么?这不是他自己家吗?为什么东西放在哪里他却不知道? “师傅,这是什么?”她问道。 黄户生从其中取出一本,拍了拍上头的土,叹了口气,“这是我祖上留下来的病例,上头记录了我的父辈们行医多年碰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及其解决办法。每一代黄家子孙都会将其修补流传给后代,到了我这一代,父亲去世的太过突然,根本没有来得及告诉我,将这些病例藏在了哪里。” 原来如此,怪不得宝贝成这样,只是他为甚要说老黄家有救了?他们遇上了什么难处? 苏九月心中有许多疑惑,但是她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该问的就别问。 “师傅,既然你已经找到了东西,那我就先走了,我还要去帮宗元找那个大叔。” 黄户生被她一提醒也想了起来,他们这次回来,还要帮着找人的。 “我让仆人们同你一起去找!你且告诉大家,那人长啥样,镇子就这么大,如果他还在这里,就一定能找到。” “那人约摸三十多岁,身长八尺有余,留着络腮胡,左眼下有颗泪痣……”苏九月详细地跟大家描述了那人的外貌特征。 见大家都点头表示记下了,黄户生才说道,“行了,那你们快些去找人吧,莫要再耽搁了。” 黄户生家里的仆人齐齐出动帮忙找人,整个镇子上的客栈都被他们找了个遍,也依旧没有找到符合标准的人。 太阳渐渐的向西移动,转眼就到了未时末。 冬日里天黑的较早,若是再找不着人,她怕是就要明天再来了。 折腾了一天,她也实在有些累。 找了个茶铺坐下点了一碗大碗茶,喝了两口茶缓解了一下周身的疲惫。 却没想到她才刚一抬头,居然看见了个熟人。 嗯……也不能说是熟人,姑且算是认识的吧。 那人只是路过,正巧瞧见是她,便朝着她走了过来。 “苏氏?”对方叫了她一声。 苏九月听着有些不大习惯,但还是点了下头,“你怎的在这里?是不打算回去了吗?” 杨柳在她的对面坐下,冲着茶铺的茶博士再要了碗茶,才道,“还回去作甚?我可没你那么好的命,娘家夫家没一个把我当人看的,我在这儿也挺好。” 苏九月信了她的话,她身上的衣服看起来是极好的料子,上头连一个补丁都没有,怕是她娘家地里一年的收成都不够她做这么一身衣服的。 更何况她头上还戴着一对银步摇,碧玺耳珰,画着柳叶眉,脸上胭脂水粉一应俱全。 瞧起来,现如今当真是过得极好。 第122章 有关锡元的事 “过得好就行,我也就不劝你回家了。”苏九月说道。 杨柳笑了笑,“你这人也是个有意思的,不枉我特意来找你喝茶。” 两人的身份尴尬,苏九月没什么想同她说的,但杨柳却一直坐在她对面,没有要走的意思。 “你在这边做什么的?”苏九月觉得两人尴尬着也不是个事儿,就随意找了个话题打破沉静。 杨柳脸上的笑容一滞,但是很快她就又恢复了原状。 “我嫁人了,现在什么都不干,就靠男人养我。”她一边说着,一边端起粗糙的茶碗送到嘴边轻啜了一口。 粗糙的茶叶沫子涌进口腔,冲淡了她满嘴的苦涩。 她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一些,坐在对面的苏九月却十分惊讶,她一抬眼,“嫁人了?什么时候的事儿?他对你还好吗?” 杨柳摇了摇头,“有什么好不好的,左右日子还不是那么过。” 听她这么说,苏九月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不该再接着追问下去,毕竟她们两人本来也就不是那种无话不说的手帕交。 杨柳却先说道:“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我今天碰上你,是想跟你说两句话,关于锡元的事情。” 杨柳是吴锡元的前未婚妻,虽然两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但这在苏九月心中依旧是个结。 一听她说起吴锡元,她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 “什么事儿?” 杨柳比她大两岁,看着她样子,着实有些想笑。 “我知道你心中是怎样想的,但如今和锡元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人是你,你还有什么好紧张的?” 苏九月撇了撇嘴,没说话。 杨柳又接着说道:“我其实也不算嫁了人,我是崔老爷的第七房小妾,日子虽说衣食无忧,可也着实说不上好。” 她这么直截了当的自曝其短,反倒让苏九月有些诧异,“你……” 她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评判别人。 这一切都是杨柳自己的选择,只是崔老爷的二女儿岁数都比她还大,那么崔老爷定然也不再年轻。 杨柳也不过才十五六岁,跟着这么个老头子,这辈子都毁了。 这样想着,她再看向杨柳的时候,眼中就充满了同情。 杨柳打断了她,“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觉得我现在就挺好,再也不用过以前那种苦日子了。衣食无忧,还有人伺候,难道不好吗?” 她像是在说服苏九月,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说完停顿了片刻,“不说我的事儿了,我就想告诉你,先前儿锡元出事,可能同崔家二小姐有关。” 苏九月一惊,立刻抬头对上了她的视线,“当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她转念就想到了吴锡元抱着头十分痛苦的样子,他说他见过崔小姐身边的宝珠,还说他捡到过什么玉佩? 这么说来,这一切都是真的了? 她还是个小女孩,沉不住气,稍微一点担心就写在了脸上。 杨柳其实也比她大不了多少,这时候故作老成的叹了一口气。 “大概是四五天之前,我在崔府的园子里散步,正好就听见假山那里有人在讲话。”杨柳缓缓道来。 “原本我也没打算听人墙角,正打算走过去,却听到他们提起了锡元的名字。” 四五天之前,就是他们来崔府送帕子的那一天。 “我听着声音像是崔二小姐身边的宝珠,她说在门口看到吴锡元了,就是那个被二小姐打破头的傻子。” “二小姐?打破头的傻子?我瞧着那位崔二小姐看着娇娇弱弱的,又怎会下此毒手?”苏九月问道。 杨柳说的有些口干,两手捧起大碗茶又喝了一口,才白了她一眼,说道:“你当谁都跟你一样?娇娇弱弱小白花?我告诉你那些豪门大户里头的妇人,个个堪比那深山猛兽,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 她的表情太过凶狠,吓得苏九月一个激灵,再仔细看去,就见她的眼底已经泛起了泪花。 苏九月下意识的就问道:“她们可是欺负你了?” 杨柳拧着眉头似乎在回忆,然后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再次睁开来,却已然红了眼眶,“我进门的第二天,他们就押着我跪在崔夫人的面前,当着崔家几位小姐的面儿,灌了我一碗绝子汤。” 绝子汤?! 苏九月的眼睛瞪得老大,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实在不敢想象居然有人能坏到这种地步。 女人这一辈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她又嫁了那么个老男人,若是没个孩子,这一辈子还有什么盼头呢? “你……没告诉崔老爷吗?” 杨柳一听这话,就更显得难过了,“他就是生气又能怎样?崔夫人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我在他的眼里不过就是个玩物,他才不会为了我和崔夫人翻脸。” 苏九月此时只恨自己词穷,根本想不出来什么话能安慰她。 “那你今后又该怎么办呢?” “都是火烧眉毛,且顾眼下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苏九月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一方帕子递给了她。 “我也没什么好东西送你,这方帕子是我自己绣的,还从未用过,还请你收下,也算谢谢你告诉我这一消息。” 杨柳没有拒绝,她听说那天苏九月就是给崔家小姐送帕子的,可见她绣活确实不错。 她接过来看着上头绣的活灵活现的樱桃,不由得心生喜爱,用手摸索了两下,才抬头最后警告了她一句,“这个崔二小姐是个心大的,即便是锡元在我们心里万般好,只怕她也看不上。我听闻她的兄长在燕王身边当差,燕王打算在小年夜宴请宾客,为了前去赴宴,她已经磨了她兄长好些日子了。” 她心里其实隐隐有些猜测,但是却也没有确凿的证据。 就是因为苏九月送了她这一方帕子,她才愿意稍微提点她两句,也算是结个善缘。 苏九月也是个聪明的,再加上她不久前才见过燕王本人。 燕王还那么年轻,但凡有些野心的,想奔着他的后院去,也不无可能。 第123章 玉佩哪儿去了 “谢谢杨柳姐姐告诉我这些。”苏九月真心实意地说道。 杨柳的面儿上却一阵别扭,“谁允许你叫我姐姐了?我才不是你姐姐呢!” 苏九月感受着她的别扭,却也觉得她挺可爱。 “是我,是我死乞白赖非要认你这个姐姐,总行了吧?” 杨柳哼了一声,“这还差不多。” 她面前的一碗茶已经喝了大半,苏九月还想再帮她倒一碗,却被她打断了,“行了,我原本也不是为了喝茶而来,该说的已经告诉你了,我便先回去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正准备转身离去,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回过头来看着苏九月说道:“既然你叫我一声姐姐,那我这当姐姐的想要妹妹帮个忙,应当不过分吧?” 苏九月也连忙跟着她起身,“姐姐若有要求但说无妨,我若能帮得上你,定然不会推辞。” 这番话让杨柳很是满意,她点了点头,“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便直说了。” 只见她在袖袋里摸索了片刻,掏出两块碎银子,拉过苏九月的手,放在她的手心。 碎银子加起来应该就是二两的份量,可也够普通人家用好一阵子了。 “好妹妹,夏杨村我应当是回不去了,可我实在放心不下我娘。我走了许久,她定是替我操碎了心。你替我把这个给她,能让她的日子过的好上一些,我也就知足了。” 苏九月见她又拿起帕子开始抹眼泪,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我会帮你给伯母的,姐姐放心便是。” 杨柳不能在外逗留太长的时间,见她应了下来,便屈膝向她行了一个谢礼。 苏九月连忙侧身躲开,“姐姐不必这样,不过举手之劳,若真要说谢应当是我谢谢你才对。” 她作势也要行礼,却被杨柳阻拦,“今日便先这样吧!以后有缘再会,我先走了。” 苏九月看着她的身影渐行渐远,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中捏着的两块碎银子,叹了口气,将碎银子塞进自己的荷包里。 说了半晌的话,面前的大碗茶已经有些凉了,苏九月有些心疼自己的一个大钱,端起碗将它喝了个精光,才留下两个大钱在桌子上转身离去。 回到黄府,见所有人都没找到那人,她叹了口气,“罢了,我还是先回去吧,找人的事儿明日再说。” 黄户生却道:“不如你先在这里住下?明日起来再接着找,你这一来一回的也要费不少时间哩!” 苏九月却执意不肯,“也不费什么事儿,有红红在呢!我出来的时候也没跟家里说不回去,若是夜不归宿,他们肯定会担心我的。” 黄户生不放心她,到了还是派了个仆人,同她一起骑马送她回家。 可就在苏九月准备出镇子的时候,却在一个酒馆里看到了那个略微有些眼熟的身影。 她年纪尚幼,酒馆并不让她进去,她便央求福生去帮她请人。 夏立行正抱着酒坛子醉生梦死,忽然有人从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条件反射的一个反擒拿,将人甩在了桌子上。 福生还没反应过来就一阵天旋地转,周围的人也被吓得一片哗然,四散了开来。 “你是谁!” 福生一边呼痛,一边抬头看向了他。 那眸子里伴着凌厉的暗芒,让他丝毫不怀疑,他下一瞬就要吃人。 “我是黄老爷家的仆人,外头有位小姐找您,让我帮着传个话。”浓重的求生欲作祟,说这么长一段话他都没喘个气儿,只想赶紧撇清自己,好让自己不被他一把掐死。 夏立行朝着门外看了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牵着马站在路边等候他的小女孩。 女孩正是前些日子买他马鞍那一个,夏立行有些疑惑了,她找自己作甚?莫不是嫌弃自己卖的贵? 他那马鞍可是从草原上买来的,当年可是花费了他不少银子的,用了这么多年都没问题,总不至于一百大钱还贵? 他还不是看上了她们那匹好马,不然就是出一百两,他也不见得就愿意卖给她。 他松开了钳着福生的手,从酒馆里大步走了出去。 “你这女娃娃找我何事?”他问道。 苏九月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确认他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才说道:“找你的人不是我,我只是帮着传个话。” “什么话?”夏立行也有些疑惑。 苏九月从袖袋中取出一块玉佩,“宗元说,你看到这个就会跟我走了。” 她双手将玉佩递了过去,夏立行居高临下的看了她一眼,才敛了眸子看手中的玉佩。 这一眼,他眼底的神色就变了。 “你刚刚说是谁让你拿这个给我看的?”他压低声音冷声问道。 “他说他叫宗元。” 夏立行无声地吐出三个字,而后神色彻底冷峻了起来,“他在哪儿?现在就带我去!” “你跟我来。” 福生的马被夏立行抢了去,人也被撵了回去。 福生还怕自己没法儿跟老爷交代,苏九月却说道:“小哥先回去吧,师傅那里我自然会向他解释。” 福生这才应允了下来,“那二位路上当心,我这就先回去了。” 两人一人一骑就朝着山里走去,路过夏杨村的时候,苏九月还跟刘翠花打了声招呼。 吴宗元这些日子确实受了不少苦,从前虽然师傅教他虽然严厉,但每顿饭至少有四菜一汤,现在却只能吃饼子充饥。 他并没有什么怨言,但整个人却还是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圈。 夏立行见到他的时候,他手里还抱着一把柴火,整个人看起来灰头土脸的,与他原先印象中的“穆宗元”大相径庭。 吴宗元见到他也是一愣,将手上的柴火放下,又用小手拍了拍身上的灰,才说道:“果然是你,跟我去屋里说话。” 说完转身要走,却被苏九月叫住,“宗元,等等。” 吴宗元回过头,脸上还带着些许疑惑,似乎有些不解,她叫自己有何事? “人,我帮你找来了,玉佩自然也要还给你。” 她一边说道,一边从袖袋里掏玉佩,可是这一摸,却摸到个寂寞。 “玉佩呢?玉佩哪儿去了?!” 第124章 必须找到那个毛贼 她明明放在袖袋里的,但是现在却怎么都找不到,这可把苏九月给急坏了。 吴宗元眉头一皱,“你再好好找找。” 袖袋里只有一个荷包,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可见那枚玉佩确确实实是丢了。 “这可怎么办?”苏九月实在着急,她不懂玉,可那块儿玉佩无论是材质还是雕工,即使让她这种外行人来看,那也是绝顶的好物。 就这么被她丢了?她要怎么赔得起?! 她仔细回想一路上的情形,忽然想到在他们快要出城门的时候,有人碰了她一下,差点儿将她撞倒。 那人十分不好意思地同她道歉,她觉得自己没甚大碍,就让他走了。 现在看来,那个人的行为相当奇怪,镇子上出城的路那样宽敞,为什么偏偏他就往自己身上撞呢? “一定是那个人!那个人偷了玉佩!”苏九月咬牙切齿地说道。 这时候夏立行也想到了,只是当时自己着急来见吴宗元,根本没想那么多。 吴宗元见她十分自责,便挥了挥手,“姐姐帮我找人,我已经感激不尽。不过一块玉佩,丢了就丢了吧,本也不值当什么钱。” 这话只是用来安慰她的,实际上能被吴宗元用来当信物的又岂会是凡物?那枚玉佩是他周岁的时候,他父王送他的周岁礼,是一块上好的墨翠。 瞧上去是黑色,灯一打,就是一汪浓重的绿色。 上边雕着四爪蟒蛇,威风凛凛,背面则刻着他的名字,宗元。 苏九月回去的路上一直在耿耿于怀,这么贵重的东西她怎么就能被人给偷走了呢? 她回去的时候,刘翠花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叫了她一声,就正好看到了她闷闷不乐的样子。 她一个人出门的,回来还是这个样子,实在让她放心不下。 她站了起来,将手上的水在围裙上擦了擦,“
相关推荐:
萌物(高干)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我在末世养男宠
薄情怀(1v1)
爸与(H)
我以神明为食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芊芊入怀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