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一旁的徐清却忽然站出来泼他冷水:“别高兴得太早,这就成功了一次,之后还得继续练。” 顾染敷衍的点头:“知道了,知道了!” 徐清忍不住在他头上捋一把:“小崽子。” 过年这几天正好是冬奥会,本届在韩国举办,看比赛都没有时差,体育频道每天都有各个冬季项目的比赛直播。 顾染家里总有亲戚走动,大家都知道他现在在省队练习短道速滑,来了就得问一句:“听你爸说,你可厉害了,拿了好多金牌,怎么没去参加冬奥会?” 顾染只能耐心的,不厌其烦的回答:“冬奥会有年龄限制,年满15岁才能参加。” 又有人问:“那你明年15岁,后年就能参加。” 顾染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后年那是夏季奥运会,我是去举重吗?” “这孩子怎么说话的?这里面有没有你的队友啊,能拿冠军吗?” 这时候,正好就有短道速滑的比赛,1000米半决赛。中国运动员,还就是J省那个常年在国家队训练的队员,本来滑在第二位,但是被韩国选手突然变道,导致身体碰撞,摔出了赛道。 坐在一旁的小表弟问顾染:“这算犯规吗?” 顾染反问他:“你不是也在俱乐部训练吗?犯没犯规你看不出来?” 小表弟怯生生的说道:“那……那就……算吧。” “什么叫算吧,那就是犯规。” 小表弟缩了缩脖子,又问:“那是谁犯规?” 顾染说:“当然是韩国人犯规,是他们在超越的时候和咱们发生了碰撞,按照规则……” 他话音为落,小表弟拉了拉他的衣角:“哥……你看!” 顾染转过头去,比赛已经结束了,裁判也给出了最终判罚。中国运动员名字后面竟然不是ADV(判进下一轮),而是DNF(没有完成比赛)。 也就是说,裁判并没有对那名韩国选手进行判罚,他反而排名第二进入了决赛。 “卧槽!”顾染忍不住在小表弟面前爆了句粗口,立刻收到了许玫的警告,“小染,好好带着弟弟玩。” 顾染随手摸出个Switch塞进表弟怀里,让他自己玩。自己拿起了手机,点开和队友的微信群,看看他们怎么说。 小表弟又把游戏机放在了一边:“现在不玩,我要看比赛!” 此时,群里已经炸了。毕竟摔倒的那个队员来自J省,也在这个群里。 “这裁判是瞎了吧。” “他自己回放的慢镜头就能明显看出犯规了。” “这就是东道主的神秘力量吗?” “韩国人不是一向这么恶心。” “他们恶心的事情太多了。” “……” 没错,在今年的冬奥会上,尤其是韩国人自诩世界第一的短道速滑比赛中。他们嚣张到明目张胆的犯规,也不会受到任何判罚,几乎惹怒了所有参赛代表队和运动员。 而韩国人丝毫不在意这些,到了场边,竟然还敢对中国队员进行言语挑衅。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每一个能站上奥运赛场的运动员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周期。他们每年都需要前往世界各地,征战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争夺参赛资格。 这期间,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伤病,训练和技术遇到瓶颈,以及状态下滑等各种原因。 克服一切困难,最终站上奥运会,谁不是冲着冠军去的。 可是,韩国人明目张胆的小动作,裁判视而不见,不做出任何正面回应的国际滑联官员……这一切加起来,就轻而易举的毁掉了一个运动员的四年。 他们的职业生涯一共就那么几年,巅峰期更短,又有几个四年能这么浪费呢? 看到自己熟悉的队员摔倒在场上,无奈又不甘的眼神,采访时哽咽的话语。 最终,中国短道速滑队在这届冬奥会上一枚金牌也没拿到,反倒是女队因为拿了一枚银牌,让韩国队没法三个人同时站上领奖台,场上场外把人家骂了一顿。 顾染也很生气,可是坐在电视机前,他除了把韩国人和裁判骂一顿,他还能做什么? 他拿了件外套,出去跑步去了。 过年这几天是气温最低的时候,C市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十度左右。 顾染里面穿了件短袖,外面套着羽绒服。一口气绕着小区内的人工湖跑了三圈。 跑完之后出一身汗,再被冷风一激,他倒是冷静了下来。 他能做得不多,但是有一样他可以,也必须做到,那就是更加刻苦训练,提高成绩,选入国家队,在国际比赛中与韩国人较量。 四年之后的北京冬奥会,他还不满19岁,正是一个运动员技术、经验和体能的黄金时期。 他一定要在那个时候站上奥运赛场,用实力让韩国人知道,短道速滑的赛道是白色的,就应该干干净净,不能让他们只手遮天。 跑完步回到家,已经快晚上十点。顾染在门口换鞋,正想喊一句:“妈,我饿了,给我弄点吃的。” 一声“妈”还没喊出口,先被许玫在屁股上拍了两巴掌:“这么冷的天,瞧你这一脑门的汗,生病了怎么办?” 顾染小时候是很爱生病的,跑热了,后背出了汗没有及时擦干,风一吹就要着凉。 许玫很紧张,拿了毛巾就要替他擦。顾染赶紧躲开,三两步逃回自己房间:“我去洗个澡,你给我煮碗面吧。” 许玫手里拿着毛巾,立在门口许久。顾长风过来问她:“你站这儿发什么呆?” 许玫说:“我怎么觉得他‘噌’的一下就长大了呢,我都还没准备好呢?” 顾长风搂了一下妻子的肩膀:“他总归是要长大的。现在多好,既不调皮又不叛逆,什么都不用咱们操心。” 许玫却叹了口气:“我现在都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他也不跟我说。” 顾长风笑道:“他心里装着短道速滑,沉甸甸的,不断催促着他成长。” “这就是使命感吧。” 第45章 过年一共也没放几天假,放久了运动员恢复起来有困难。初七那天,大家就返回了冰上训练基地。 徐清发现,这次过完年回来,顾染的训练更刻苦了。 他仍然在潜心钻研弯道技术,只因为徐清说过,一次成功说明不了问题,当你能够随心所以,每一次都能轻松驾驭,并且灵活运用到比赛当中,那才叫成功。 顾染记下了,于是,就像过年前一样,每天吃完饭,他会第一时间回到宿舍做作业,七点半,准时来到滑冰馆开始给自己加训,九点回到宿舍,洗漱睡觉。 看他这么马不停蹄的在训练和学习之间奔波,郑文康都替他累:“小师弟,你不需要休息的吗?” “我休息的呀,”顾染理所当然的达到,我每天晚上睡八个小时,中午还要回来睡一个小时,休息时间足够了。 吴凯泽惊讶道:“除了睡觉,其他时候不需要休息一下吗?” 顾染想了想,给了一个让师兄们吐血的回答:“看书刷题的时候就算是休息了吧。” 他说的是实话,但是听在郑文康和吴凯泽耳朵里就是凡尔赛。两个人同时给了他个白眼:“你休息的方式还挺别致。” 但不得不承认,顾染的进步很快。去年这个时候,他还是跟着省队训练的,不满14岁的少年,实力与两位师兄比起来,还差着好大一截。 就算半年前,测试十次,顾染能赢师兄们一次就算不错了。 而现在,无论是500米还是1000米,郑文康和吴凯泽想要赢他一次,那几乎不可能了。 没办法,谁让小师弟那么有天赋,还那么刻苦。别说郑文康和吴凯泽,现在队内能赢他的,除了1500米的高梓逸,恐怕只有在国家队训练的那位师兄。 想要把一项技术练到极致,不但需要时间的累积,也需要运动员拥有足够的耐心,反复的将一个动作做上成千上万次。 这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量变来达到质变。 但顾染的训练还没有达到量变就已经开始了质的飞跃,他的先天条件太好了,超越常人的平衡感和柔韧性,让他在身体倾斜到极致的情况下,还能稳定的进行收腿和伸腿动作,上半身,没有一点摇晃和偏移。 队友们看着他在冰上滑行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种在过弯道加速的技术,在国内运动员中并不多见,就算有孟语乔这个例子,但他也做
相关推荐:
岁岁忘忧(完结)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我有亿万天赋
失身酒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仙道空间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深海gl (ABO)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