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 “老周已经和我说了,你们村的产品经过抽检,合格率百分之百,天明,不简单啊!” 上来就夸,估计没啥好事。 “应该的,出口创汇可是国家大事,我们也不敢大意了。” “有这种态度就很好,可惜……” 来了,来了! 李天明急立刻提高警惕,这些领导好挖坑,姜红英有可能就是和王作先这个舅舅学的。 “可惜有的同志,就理解不到这一点。” 李天明没搭话,等着王作先的下文。 “海城电饭煲厂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和海立格约定的交货期,第一批倒是勉强能完成,可后续……唉……” 这一声叹息明显是给李天明听的,如果是个懂事的,此刻就应该立刻表忠心,甘愿为领导效死。 可李天明又没打算混仕途,他只想着能带着乡亲们奔好日子。 之前王作先拿什么“大局观”PUA,李天明可还没忘呢。 现在海城电饭煲厂因为产品质量的问题,影响到交货。 王作先明摆着是想要让李家台子顶上。 对乡亲们是好事,无非就是加班,可也真赚钱啊。 但有些话,还是得说在前面。 王作先见李天明不接茬儿,知道这小子一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2500台,这一批,就按和海立格签订的价格结算,怎么样?” 海立格的采购价格是580块一台,之前物资局的收购价是450,一台就差了130块。 2500台的话…… 发了啊! “王主任,瞧您说的,什么钱不钱的,都是为了国家创汇,我们理所应当出份力。” 王作先真想拿面镜子,让李天明看看自己那张脸,笑得跟要咬人似的。 算了,国营大厂不争气,现在只能指望李家台子的村办企业来救急,先让这小子占着便宜。 “时间紧,任务重,天明,能不能按期交货,你得给我立下个军令状。” 李天明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没问题!” 话音刚落,房门被敲响,刘秘书走了进来。 “主任,XX办来电话,通知您回专线。”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一位老人…… 听到刘秘书说出那几个字的时候,李天明感觉心跳瞬间加速,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生在他那个年代,根本理解不了后来年轻人崇拜明星的行为。 但他们这一代人也有自己的偶像,他们对于偶像的崇拜,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更不会受到外物的影响。 伟大领袖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李天明在心里将千古完人周公排在第二。 第三便是刘秘书刚刚提到的这一位了。 三落三起,不改初心,永远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老人。 “王主任,我……先回避一下。” 王作先要打专线,李天明在这里自然不合适。 “刘秘书,带天明同志去隔壁休息一下。” 刘秘书应了一声,和李天明一起离开了。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李天明又被带到了王作先的办公室。 “王主任,您还有什么指示?” 王作先看着李天明,好半晌才开口。 “我没有指示,不过……首长有。” 首……首长? 刚刚通电话的那位? 李天明下意识地立正站好。 “请首长下命令。” 王作先被李天明的反应逗笑了。 “不用这么紧张,你……回去以后准备一下,首长过段时间要下来调研,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你自己领会。” 别不说啊! 李天明顿时感觉心里一阵痒痒。 不过,他也能理解。 这么大的领导,下乡调研,行程一定要严格保密。 不光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能让领导看到最真实的一面。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天明还有啥不明白的。 李家台子必定是那位首长此行的其中一站。 “天明,保密的话,不用我再强调吧?” “不用,不用,我保证一个字都不说。” 有机会见到那位老人,李天明此刻激动到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在打颤。 “王主任,您看……用不用我们做些准备。” “准备是一定的,不过,不许弄虚作假,首长下来调研,为的就是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明白吗?” “明白,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行了,去吧,物资局的生产任务订单,回头补给你,赶紧回去,记住了,首长下乡调研重要,出口创汇同样重要,两件事,哪个也不能耽搁。” 李天明离开市委大院儿的时候,感觉还晕乎乎的,脚底下像是踩着棉花。 那位老人家真的要来李家台子? 这不是做梦吧? 李天明狠掐了自己一把。 咝…… 疼! 是真的! “天明同志,上车吧!” 这次又是刘秘书亲自开车送李天明回去。 “刘哥,麻烦你了。” 刘秘书笑着摆了摆手,一脚油门,这玩意儿就是比拖拉机快。 啥时候也能弄上一辆就好了。 一路回到村里,李天明第一时间去了电饭煲厂的车间。 “把生产计划拿给我。” 张丽梅见李天明风风火火的,也猜到了又有重要任务。 电饭煲厂的生产任务其实不算重,全年一共两万台,之前的一千台,加上昨天拉走的三千台,已经完成了五分之一。 “这个月再加两千五百台。” 李天明只看了一眼,便把生产计划给反扣在了桌子上。 “多少?” 两千五百台。 这个月按照订单排的计划,已经定下了两千台的产量。 再加两千五…… 李天明,你也没拿我当人啊? 每个月两千,这已经是她通过这段时间的生产总结出来的数据了。 再多,大家伙就得加班。 现在李天明直接翻了一倍多,干啥? 真成周扒皮、黄世仁了? “做不到?” 张丽梅还真被问住了。 “你做不到,我可以换人。” 李天明要的帮手,不是单纯地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事,而是能独立地解决问题。 “你……” 张丽梅也恼了。 有这么说话办事的吗?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兔死狗…… 你才是狗! “你要是完成了,电饭煲厂的厂长就是你了,到时候,待遇和天生一样。” 如今厂里的事情虽然是张丽梅在管,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李天明也想找个机会把张丽梅扶正,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你说真的?” “你当我和你闹着玩儿呢?” 让张丽梅做厂长,除了她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她姥姥家是大鱼淀的。 之前被李学国讹走的三万块钱,李天明虽然强压着何老四等人点头了。 但心里肯定不服气,久而久之,肯定要出乱子。 将张丽梅扶上厂长的位子,也是为了安何老四等人的心。 “记住你说的话。” 说完,张丽梅转身就走。 李天明瞧着,还真感觉到未来女强人的架势了。 有张丽梅在这边盯着,李天明能放下一半的心。 安排妥当,李天明这才进村。 现在地里的活不忙,又有好些人家在忙着盖房子。 当初李天明说的,要让家家户户都住上砖瓦房的话,现如今正在一点一点地应验。 “咋今天才回来?” 李天明连家都没回,先去了村支部。 “王主任找我有事。” 接着把电饭煲订单加了2500台的事,和李学庆说了。 “还加?咱们……能干得出来吗?” “刚才去了一趟厂里,和张丽梅说了,我在王主任跟前立了军令状,她也得给我立下军令状。” 李学庆闻言点点头:“那姑娘是个有本事的,天明,还得是你会用人。” 谁能想到,一个在镇上大集卖馄饨的小寡妇,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让李学庆去厂里组织生产,这差事他都干不了。 “不过……天明,不是叔多嘴,你和张丽梅还是得……保持点儿距离。” 呃? 李天明听得一怔:“叔,有人说闲话了?” 天地良心,李天明对张丽梅可一点儿都没有别的心思。 充其量是看中她的能力,未来的成就,还有就是…… 两人是同学! 能帮一把,就帮上一把。 “也不算是,你……稍微注意点儿就行,有些话要是传到晓雨耳朵里……不好。” 宋晓雨不用担心,自家媳妇儿不是个小心眼儿。 而且,李天明帮张丽梅,宋晓雨不但知道,而且还非常支持。 “行了,不说这个,你心里有数就行。” 李学庆也不信李天明会对张丽梅动心思。 “那个……钱……” 李天明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布包,打开以后,露出了里面的支票。 “这是……” “支票,拿到储蓄所能换钱,镇上的不行,得去县城。” 李学庆看着上面那一串数字,感觉也有点儿眼晕。 “还得是建厂,这钱来的就是容易。” 容易? 要说这钱来得要是容易,厂里的工人们怕是第一个不答应。 “这钱咋分?” “交完税再商量,两个厂肯定要留下一部分资金,留多少……电风扇厂这边留一半,电饭煲厂……到时候再和何老四他们商量!” 李天明定下的事,李学庆自然没意见。 “叔,咱们还是开两个账户吧,往后钱越来越多,总搁家里,谁心里都不踏实。” “是应该想想辙了。” 养殖场、电风扇厂,还有村里账上的钱,如今全都被李学庆收着,具体在哪,除了他,连他媳妇儿和两个儿子都不知道。 可随着钱越来越多,李学庆也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钱丢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他也只剩下庄老杆儿那一条路了。 “就按你说的办,等把分钱的事商量好,剩下的钱就存上。” “还有个事,叔,咱们村的那几条小路,也该修修了。” 王作先虽然没说具体的时间,可想来应该就是最近这些日子了。 不能弄虚作假,可总得让老人家看见李家台子欣欣向荣的一面。 领袖们一辈子就盼着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那就……修!”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不寻常 现在李天明想要在李家台子做点啥,早就不是当初那样,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反复的解释,挨个劝说,最后李学庆拍桌子骂娘,有时候甚至还要惊动三老太爷才能办成了。 丰厚的利益回报,让李天明在村里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任何人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只要他想办成的,大喇叭里吆喝一声就行了。 分红的第二天,李家台子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盖新房的,修路的,还有种树的,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哥,歇歇吧!” 小蓉递过来一瓢水。 李天明接过,一口气灌下去。 痛快! “天热,快回屋待着去!” 李天明说着,继续俯身平整门口的地面,他准备在门口修一条路,和贯穿村子的大路连在一起,等地面平整好,先铺上一层砂石,然后再墁上青砖。 以后就算是下雨天出门,也不用再蹚上两脚泥了。 “我不!” 小蓉说着,拿起一旁比她还高的铁锨,学着李天明将坑洼不平的地面填平。 李天明见状,也没再阻拦,他知道小蓉闲不住。 “哥!我们来啦!” 说着话,天林带着天洪、天正、天喜,还有刚满10岁的天青全都到了。 “家里没活了?” “家里有我爸他们呢,我爸说这边活多,就让我们过来了!” 天林说着,分派好了每个人负责哪一段。 “郄老师那边呢?” “大棚都施过肥了,等下午我再过去瞧瞧!” 天亮当兵走了以后,现在只剩下了天林跟着郄国良学习大棚种植技术。 人多力量大,兄弟几个一起动手,很快从李天明家门口到村中心大路,便平整出了一条三米宽的小道。 “哥,我爸说,昨个上山,又瞧见野猪拱过的痕迹!” 中午吃饭的时候,天洪突然说道。 如今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很少有人再上山了。 山上的野物也渐渐繁衍得越来越多。 听天洪说有野猪,李天明可不敢大意。 他住的这边虽然距离远,可谁也不能保证,到了冬天,野猪在山上寻不到吃食,会不会进村。 “你没事可别上山乱窜!” 天洪这小子一天到晚没个消停劲儿,不是上山,就是下河,因为这事石淑玲没少抽他。 当初为了防止天洪下河,每天出门之前,石淑玲都用煤灰在他肚皮上画一道,等晚上回家检查。 只要那道煤灰不见了,不用问,揍就对了。 可久而久之,天洪也学聪明了,该下河还下河,回家前,随便找个人家,掏一把煤灰,往肚皮上一抹。 蒙了石淑玲好几次。 “遇见了我也不怕,我会爬树,没等野猪过来,我就上去了!” 天洪也已经16岁了,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让他老老实实的待着,就算李学工手里的鞭子都做不到。 “会爬树顶个屁用,野猪要是惊着了,能把碗口粗的树给撞折了,再让我知道你偷摸上山,把你的皮给练熟了。” 天洪缩了缩脖子,家里人他谁都不怕,随着年岁见长,就连在李学工面前都敢梗脖子。 唯独李天明的话,从小到大,他都不敢不听。 爹妈说要打他,有可能是吓唬,可李天明要说开揍,那是真的一点儿不留手啊! 家里这些兄弟们,除了天生,还有最小的天青,哪个没挨过李天明的打。 每每李天明动手,李学工和李学农只会在一旁叫好。 李天宝? 那是谁? “听见没有?” “听……听见了!” 看着天洪那憋屈的模样,兄弟几个都被逗笑了。 吃过午饭,众人接着干活,李天明开着拖拉机,拉来了一车砂石料,这是找县物资局定下的,昨天刚送过来,全都堆在村支部的大院里,谁家修路自己过去拉。 把砂石料铺好,洒上水,先晾一晚上,等明天再用碾子压上两遍,接着就能铺青砖了。 “快吃饭了,你这是要去哪?” 李天明擦洗干净,换了件衣服就要出门,宋晓雨见了,忙问道。 “天洪说三叔在山上见着了野猪拱过的地方,我去看看。” 振华已经能摇摇晃晃的走路了,等到了冬天,说不定就能跑了,万一野猪真的进村,发生点儿无法挽回的事,李天明得后悔一辈子。 当初村里那个被野猪豁开肚子的孩子,李天明可是亲眼看见了。 宋晓雨知道,李天明是为了振华,还有村里孩子们的安全着想。 “当心点儿,天一擦黑就回来!” “放心吧!” 带上把柴刀,李天明出了门。 已经是晚饭时间,还有好多人家在忙活。 最近经常听到鞭炮声响,村里很多适龄的年轻人定下了婚事,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盖房子。 一砖到顶的砖瓦房。 原先村里只有李天明一家住着砖瓦房,虽然扎眼,乡亲们倒也不觉得如何。 谁让李天明有本事,是个能人呢!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家盖新房,迎娶新媳妇进门,村里人也开始比较起来。 就好像过年那顿年夜饭一样,谁也不肯被比下去。 你盖,我也盖,你盖三间半正房,我连厢房都盖起来。 一生要强的国人,甭管啥事,都不肯认个怂。 一路到了山脚下,李天明顺便去看了自留地。 这一茬儿种的辣椒、洋柿子、黄瓜,爬秧的架子还是天亮走之前搭的。 旁边就是李学成家的自留地,歪歪斜斜,看着像是营养不良。 李学成最近忙着帮人盖房赚钱,指望乔凤云那娘们,自留地怕是都能撂荒了。 李淑珍出嫁以后,家里能干活的也就只剩下了一个李淑芬。 可懒娘们儿哪能生出啥勤快的种,李淑芬和乔凤云一样,都不是啥勤快人。 将刚冒头的杂草清理干净,李
相关推荐:
镇妖博物馆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开局成了二姐夫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沉溺NPH
虎王的花奴(H)
我的傻白甜老婆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