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们,不扣他们的口粮,还想咋滴? 干活哪有挑三拣四的。 嫌地里的活累,要不要把村主任的位子给他干? 面对李天明,孙良元还敢争辩几句,可对上李学庆,他本就不多的那点儿勇气立刻就消耗殆尽了。 当初,他可是亲眼看到,这个李老浑子把县革委的白副主任骂得狗血淋头,连还嘴都不敢。 他们哪敢执拗,来村里这段时间,也从老知青的口中听说了不少李老浑子的光荣事迹。 不光骂人厉害,脾气上头,直接动手。 五个新来的知青灰溜溜的走了。 “咋还少了一个。” 李天明也看出来了。 “那个姓靳的女知青没来。” “还行,总算有一个懂事的。” 既然是个懂事的,就该表扬。 “等插完秧,让那个姓靳的知青去养殖场。” 电风扇厂的用工名额已经满了,不能为任何人破例,可养殖场扩大生产之后,缺了不少人手。 孙嘉璐之前已经提过好几次了。 可李家台子的人口就这么多,现在的养殖场,未来的电风扇厂,还有地里的活,哪样都不能耽搁。 “行,等插完秧再说。” 转天,该上工上工,晚上收工以后,所有登记在册的电风扇厂工人,全部到厂房集中,按照不同的岗位接受培训。 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星期,随着插秧结束,市物资局、钢铁厂、电机厂的配件陆陆续续的到了。 电风扇厂立刻投入生产。 没搞啥花里胡哨的仪式,王作先下了死命令,一个月内交付5000台电风扇,从开工第一天,他们就要抢时间。 第一次做工,难免生疏,但大家主要负责的是装配。 唯一具有技术含量的,就是用冲压机,为扇叶塑形。 李天明和李学庆从早到晚在车间里巡视,挂在嘴边的始终是两个词。 质量、安全! 第一批生产的成品,如果质量不过的话,他们这个厂只能关门大吉。 必须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到底是在为谁干活。 乡亲们都是有股份的,将来厂里赚了钱,全有分红。 就算是没有股份的知青,也得让他们明白,厂子要是倒了,他们都要被打回原形。 不想种地,那就要严把质量关。 看着一台台装配好,经过了质量检测的电风扇。 李学庆依旧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他们这些老农亲,以往只会打粮食,种菜,现在竟然也做起这精细活了。 纯白色的框架,淡绿色的扇叶,支架上有一朵粉色的睡莲图样。 这是刚定下来的品牌。 在为村里生产的电风扇取名字的时候,还闹了不少笑话。 有人建议就叫李家台子,被李天明直接否决了。 现在人们的品牌意识淡漠,但未来可就不一样了。 用“李家台子”,不但叫起来拗口,乡土气息也太浓。 还有人说叫天明电风扇。 理由也很简单,电风扇厂是李天明的主意。 李天明同样一票否决。 突出个人,淡化集体,这是要害他啊! 李学庆也跟着凑热闹,说牌子叫睡得香。 吹着这种电风扇,噪音小,风柔和,可不就能睡得香嘛! 解释得倒是很贴切,可就是不够响亮。 最后还是宋晓雨的主意,结合了李学庆的睡得香,正式命名为睡莲牌电风扇。 村里人不知道睡莲是个啥,可听着总比别的名字顺耳。 于是,就有了支架上那朵睡莲的图案。 “天明,照这个干法,咱能按时交货吗?” 李天明在生产上,还引入了流水线的作业模式,每一组只负责一个生产工序。 此外还有质检组和后勤组,质检组负责质量检验,后勤组更像是救火队员,平时负责车间内的卫生,整理配件,哪个岗位如果出现空缺的话,随时都要顶上。 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工第一天,就已经陆陆续续的装配完成了几十台电风扇。 如果按照这个日产量的话,王作先下达的任务肯定完不成。 “这才第一天,大家还不熟悉,过两天就能成熟练工。” 不停的重复同一道工序,就算是再笨的人,脑子跟不上,身体也会形成肌肉记忆。 正如李天明说的那样,随着开工日久,刚刚完成身份转变的乡亲们,一个个逐渐的掌握了自己负责的那一道工序。 活到了手里,根本不用琢磨,干就完了。 日产量在第三天就突破了100台,第五天来到了150台,第十天已经达到了200台,此后便稳定在这个标准。 李天明看过天生统计的产量数据,心里也明白,这大概就是厂里的极限了。 想要提高产量,只能再扩大生产。 不过,李天明不着急,还是那句话,步子不能迈得,否则容易扯着蛋。 如果厂里第一年能接到50000台订单,创造近400万的产值,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再多…… 那就太惹眼了。 往后那就要看睡莲这个牌子能不能赢得老百姓的青睐,在市场上站住脚了。 如果只靠海城,他们这个厂迟早完蛋。 一座城市的市场饱和度是很有限的,电风扇又不属于消耗品。 现在这年头,电风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算得上一个大件儿了。 谁家没事年年换新的,买回家都指望能用个十几二十年,最好能传代,人死了东西还在。 李天明上辈子买的那个牡丹牌电风扇,一直用了十几年,除了噪音越来越大,一点儿别的毛病没有,最后还是闺女嫌弃太丑给扔掉了。 在这种质量标准下,睡莲想要发展下去,只有走出去这一条路。 由海城出发,覆盖整合华北地区,然后再和华生、牡丹这样的老品牌去掰手腕。 想要做到这一点,质量自然是第一位的。 “我这些天反复强调的,你必须往脑子里记,别怕得罪人,谁要是不好好干,该换就换掉。” 李天明在巡视的同时,还不忘教天生如何管理。 天生也很好学,李天明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录了下来。 李天明和李学庆商量过,未来电风扇厂就交给天生。 他还有好些事要做,自然不能被一个小小的电风扇厂给捆住了手脚。 李学庆家的两个儿子,也不是没考虑过,可天有和天来两兄弟太木讷,地里的活是行家里手,可要让他们做管理,还是太勉强了。 这边正忙着,李蓉跑了进来。 “哥,家里来且(客人)了。” 李天明听了不禁好奇。 “谁来了?” “是我嫂子她妈!” 呃? 李天明不由得一怔。 这老太太怎么来了? 第二百二十章 丈母娘登门 “晓雨,妈知道,你心里怨恨我,可妈也是没办法,你哥的婚事没着落,你爸当年临走都没闭上眼,你嫂子娘家提出那个条件,妈不答应,你哥的亲事就定不下来,妈也只能……” 宋母说着,眼圈泛红,泪水说来就来。 可宋晓雨只是听着,平静得就像是在听别人唠家常。 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 宋母见状,不禁大为失望。 过完年,她陆陆续续的给宋晓雨写了好几封信,希望宋晓雨能和李天明说说,帮宋晓军调岗。 可每封信寄出去,都犹如石沉大海。 不但回信没收到一封,宋晓军工作调动的事,更是没一点儿音讯。 宋晓军现在每天在她面前唉声叹气,儿媳妇也整天对着她甩脸子。 宋母在家里实在待不住,只能亲自跑一趟。 希望能当面说动小女儿不计前嫌,拉宋晓军一把。 “晓雨,你要是有委屈,当着妈的面说出来,妈给你赔不是,可咱们到底是一家人,你嫁的这么远,将来还不是要指望娘家人给你撑腰。” “我不用谁给我撑腰!” 宋晓雨打断的宋母的话。 别说李天明待她极好,就算是当真受了委屈,她也会咬牙忍着。 和娘家说了,又有谁会帮她? “妈,你不用说了,这事我帮不上忙。” 不回信就是打定了主意不帮忙,她就是个小女人,没那么大度,更做不到毫无芥蒂。 没想到宋母会亲自跑到李家台子。 “咋能帮不上,天明的大伯是钢铁厂后勤处的处长,一句话就能把你哥的事给办了。” 宋晓雨看着宋母,直到把她看得心虚,错开了目光。 “妈,原来你也知道,我哥的事,天明要去求人啊?” “可那……那是天明的亲大伯,亲戚间办点儿事,咋能叫求呢。” “说到底,还不是让天明帮着走后门,这种事就算天明答应,我也不答应。” “你……” 宋母气急。 “你这丫头咋就这么倔呢,那可是你亲哥。” 宋晓雨冷笑出声:“他当我是他亲妹吗?” 宋晓军结婚之后那一年,宋晓雨在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她没那么容易忘。 宋母每天看着她受委屈,帮她说过一句话吗? 只会劝她忍耐。 但凡宋晓军夫妻两个能对她稍微好一点儿,李天明就算真的为难,她也会帮着宋晓军求情。 可他们是怎么做的? 结婚第二天,就开始嫌弃她这个亲妹妹,话里话外,都是在逼她提前报名下乡,把那张床腾出来。 当时宋晓雨高中还没毕业呢! 平时也就是晚上回家睡觉。 至于吃,她一个姑娘能吃多少,更别说她自己有定量,还要挤出来一部分来供宋晓军。 “妈知道你委屈,可不管怎么说,你们也是亲兄妹,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你现在过得好了,怎么就不能帮帮你哥。” 听到这话,宋晓雨直觉得心里一阵冰凉。 宋母进门的时候,她还幻想着是来看她的。 可她挺着个大肚子在宋母面前晃荡了这么半晌,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 只顾着帮宋晓军说话了。 “晓雨!” 这时候,院子里传来了李天明的声音,让宋晓雨的心里顿时一暖。 进了屋,看到宋晓雨的脸色不太好,李天明心中不禁冷笑。 “您老咋有时间来了?晓雨还有一个多月才生呢。” 李天明的话,让宋母的表情更加不自然。 她这才想起来,小女儿怀着孕,并且即将临产。 “我……我不放心,过来看看。” 说着,心虚的低下了头。 宋母从不承认自己重男轻女,虽然对儿子好一点儿,可现在谁家不是这样。 将来等她老了,难道还能指望外嫁的闺女给她养老。 可两个闺女都不理解她的一番苦心。 宋晓瑛自从有了工作,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趟家,就连过年,都要她这个当妈的亲自去棉纺厂请。 小女儿更加不懂事,只是让她帮着亲哥哥调动一下工作,就三推四挡的。 “小蓉,快晌午了,去做饭吧。” 跟在后面进屋的李蓉答应了一声,转身去了厨房。 “晓雨,陪着好好说说话,来一趟也不方便,我去把三婶儿、四婶儿请过来。” 家里没有长辈,只他们几个小辈,就显得有些失礼了。 李天明说着就要出去,宋母见状,连忙将他叫住。 “天明,我……我有话说。” “妈,我说了,那件事,天明帮不上忙。” 宋晓雨急道。 过年的时候,李天明去宋家拜年,回来以后并没和宋晓雨说调动工作的事,宋晓雨收到家里的来信,也没告诉李天明。 显然,宋晓雨还不知道,李天明已经猜到了宋母此行的目的。 宋母不理会宋晓雨。 “天明,过年的时候,你大哥说的那个事……” 宋母也显得很为难,丈母娘开口求女婿,这让她觉得没面子。 可为了宋晓军,她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这件事办不好,回家以后,还得面对儿子整日里唉声叹气,儿媳妇还要继续对她甩脸子。 她不想这么大年纪还在家里受委屈,就只能来逼亲闺女。 “这个事啊!您老何必再跑一趟,我当时也说了,这是走后门,不正之风,我确实帮不上忙。” “你大伯……” “我大伯也不能听我的啊!” “那厂里的孙副主任……” 李天明笑了:“人家更不能听我的了,我和他充其量也就是认识,算不上很熟。” 这话,宋母显然不信。 真要是不熟,孙福满堂堂国企的大处长,会在李天明结婚的时候,亲自登门道贺。 “天明,妈这是第一次朝你张口,你……” 宋母这一声自称,让李天明心里说不出的别扭。 这件事对李天明来说,的确不算什么,无论是孙福满,还是李学军,打个招呼就能办。 厂内岗位调动,不像苗红翠那种跨厂调动有难度。 随便找个理由就行。 可李天明凭什么帮忙? 凡事不是你弱就有理。 宋晓雨在娘家受了那么大的委屈,李天明不帮她撑腰,她还能指望谁? 李天明这时候要是做老好人,帮着宋晓军把事情给办了。 宋晓雨的委屈岂不是白受了。 他可从来都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不折腾宋晓军,已经算是看在宋母生养了宋晓雨一场的份上了。 还想借着他的关系,来调动工作? 想屁吃呢! “您这是为难我啊,我也不是钢厂的人,这种事我实在说不上话。” 李天明说着,给了宋晓雨一个安心的眼神。 “您先坐着,我去请我三婶儿和四婶儿过来。” 说完,李天明就出去了。 宋母见状,下意识的起身想要追出去。 “妈,您就非得让我为难,是吗?” “这怎么是……” 宋母话还没说完,就对上了宋晓雨冷冰冰的双眸。 顿时气势上弱了几分。 “晓雨,你现在怎么变得心这么冷,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宋晓雨冷笑:“我以前要是这样,还能被你们从家里赶出来?” 她可没忘出发那天,因为忘了点儿东西,想要回家去拿。 结果到了家里,她那张摆在堂屋的小床,已经被抬到了杂物间,床单也被裁剪成了侄子的尿布。 从那一刻起,宋晓雨知道,自己没有家了。 所以,当方艳梅来说亲的时候,她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说心里话,宋晓雨从来没指望李天明能对她多好。 只要李天明能给她一个家,她就心甘情愿和李天明过一辈子。 好在上天终于怜惜了她一次,让她能遇到李天明,过上如今的好日子。 至于娘家,就像李天明说的那样,当个亲戚走动就好。 可要是连亲戚都做不成,宋晓雨也不强求。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是谁弱谁就有理 “亲家母,这是咋了?吃了饭再走啊!” 石淑玲和方艳梅刚要进门,她们是被李蓉叫来的,见宋母急匆匆地走了出来,连忙出言挽留。 “不了,家里孙子还小,我不放心,就不多待了,知道晓雨没事就行,我就……先回去了!” 说着推上自行车就走。 宋母是一分钟都待不下去了。 宋晓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让她有种无所遁形的感觉,她一直不肯承认自己重男轻女,可是真的面对女儿的时候,她只觉得心虚,连自己都骗不了。 当初小女儿在家的处境,宋母怎么可能不知道,但为了女儿,得罪儿子,特别是得罪儿媳妇,只会让她在家里的处境也变得艰难。 所以,她选择了无视,选择了默许。 只能在心里不停地安慰自己,小女儿以后会理解她。 可现在看来,宋晓雨对她也只剩下了怨恨。 这让她感觉像是有小刀子在剜她的心。 却又说不出一句责备的话。 “这是来看闺女的?” 方艳梅说了一句,脸上满是讥讽。 谁家闺女怀了孕,当妈的不得时时刻刻惦记,就算离得远,难得来一趟,也得在闺女身边好好伺候几天。 宋母却连顿饭都不吃,便急匆匆地走了,这种当妈的也是少见。 “行了,去看看晓雨!” 石淑玲拉了方艳梅一把,不管咋说那也
相关推荐:
交流_御书屋
秘密关系_御书屋
神秘复苏:鬼戏
虎王的花奴(H)
沉溺NPH
顾氏女前传
鉴宝狂婿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新年快乐(1v1h)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