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地。 吃过午饭,李天明带着烧纸去了老祖坟,把又得了一个小孙子的消息告诉了张翠娟。 转天,李天明特意去了趟宁固镇,李翠一家如今也住进了防震棚,只是他们这边不像李家台子地方那么大,都是好几家人挤在一起。 本想着把李翠一家接回去,可盐厂已经恢复了生产,李翠和刘明海都要上班,李天明便把雯雯和东东给带走了。 有李天明这个舅舅在,还能少得了两个小家伙一口吃的。 回村的这些日子,市里来了好几拨人,统计李家台子的受灾情况。 王作先在返回海城的路上,也特意拐进了李家台子。 “王主任,您这次回去,他们不会……让您顶包吧?” 这个问题,之前在永河县城的时候,李天明就想问来着,只是当时人多,一直没机会开口。 这种事是明摆着的,那个楚明玉费尽心思的斗倒了王作先,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把他给放了,还让他来永河县坐镇,指挥救灾工作。 无非就是想让王作先冲在前面,以掩盖他救灾不利的责任。 毕竟王作先如今还是海城市革委的主任。 “这种事不该你管,别跟着瞎操心。” 王作先岂能不明白楚明玉的心思,可面对大灾,他根本顾不上考虑个人荣辱,只要能尽可能多的挽救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就算是注定要被扔出去顶包,他也甘之如饴。 至于事后如何,已经无所谓了。 王作先只在村里待了一会儿便离开了,下次见面,还指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 刚把王作先送走,当天下午,又有几辆大卡车停在了李家台子村口。 李天明得着消息,赶到电风扇厂车间的时候,离得老远便看到了那个被他抽过一个嘴巴的刘志河。 “刘副局长,又见面了?” 看到那几辆大卡车,李天明便猜到了刘志河是来干什么的。 如果不是突然发生了大地震,最后一批用于出口的电风扇和电饭煲早在大半个月前就应该提走了。 刘志河瞥了李天明一眼,嘴角带着冷笑。 “东西呢?” 呵! 这是觉得订单完成了,李家台子便没了倚仗,准备要秋后算账的节奏啊! “钱呢?” 李天明也没给刘志河好脸色。 当初楚明玉过来的时候,说好了的,款到发货,一分钱也别想赖着。 听李天明提钱,刘志河阴沉着脸。 “李天明,你还看不清形式吗?” “形式?啥形式?形式一片大好,刘副局长,您倒是说说,我应该看啥形式?” “你……” 刘志河闻言气急,他大概没遇上过李天明这样的刺头,整个就是一滚刀肉。 “好,不就是要钱嘛,给他!” 跟着一起来的工作人员从车上拎下来了两个大提包。 “过数!” 天生答应一声,上前接过了提包,打开拉链,里面都是钱。 “李天明,我劝你还是收敛些。” “滚蛋!” 李天明看都没看刘志河,冷死甩过来一句。 既然已经撕破脸了,也就没必要做那些面子上的功夫了。 “好,好,好,李天明,你真以为我收拾不了你!” 自从楚明玉上台,跟着他的这些虾兵蟹将也都得势了。 如今在物资局,就连周振国都被刘志河压制得死死的,却在一个平头老百姓跟前吃了亏。 “有辙想去,没辙死去!” 噗嗤…… 得知物资局过来提货,闻讯赶过来的张丽梅听到这话,没忍住笑出了声。 “你咋来了?” “我是厂长,咋不能来!” 张丽梅说着,走过去和天生一起数钱。 她现在也有了几个月的身孕,看上去胖了不少。 “谢建设呢?” “和郄老师一起收拾大棚呢!” 之前因为搭防震棚,菜园子的蔬菜大棚被拆了大半。 前些日子,通过丁满意,又弄来了不少塑料布,郄国良准备把拆掉的大棚再恢复上。 “哥,数没问题。” 李天明听了,朝刘志河摊开手。 “提货单!” “李天明,这最后一批了,往后你可就没有倚仗了。” 刘志河此刻的表情,恨不能把李天明给嚼碎了。 “那你就好好猜猜,看我还有没有!” 说完,一把抢过提货单。 “趁早滚蛋,看见你那张脸,我手都痒痒。” 刘志河闻言一愣,很快回过神来,想到上次到李家台子,被李天明抽的那个大嘴巴。 “李天明,你……好样的!” 面对刘志河的无能狂怒,李天明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安排好人跟着清点,随后便带着天生和张丽梅一起离开了。 关于这笔钱,还得和李学庆好好商量商量。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李家台子村支部在这次地震当中也没能幸免,临街的山墙裂开了一道口子,还有一间屋子的房顶塌了一半。 如今只能在大院门口搭上了防震棚,那块牌子也被挪了过来,戳在了防震棚边上。 此刻,大柳镇六个村的主任正聚在了一起,没一会儿,防震棚里便烟雾缭绕。 李天明和李学庆对视了一眼,该说的已经说了,现在等着面前这五位村主任先开口。 “这钱……” 何老四用力将烟头扔在了地上,用力踩灭。 “该捐!” 今天把几个村的当家人请过来,要说的正是钱的事。 这场大灾过后,唐市,以及周边地区都面临着重建的问题,最缺的就是钱,全都指望本就不富裕的国家救济,哪辈子才能重建家园。 最近这些日子,报纸上一直在号召全国人民捐款捐物,向灾区献爱心。 “你们咋说?” 李学庆看向了牛金水等人。 “这有啥说的,报纸上都说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咱大柳镇也不能落下了!” “捐是应该捐,可是……捐多少?总不能都捐了吧?” “这事得和乡亲们打个招呼,钱不是我一个人的,村里人要是不愿意,我也不能逼着他们拿钱出来!” “说的是这个理,咱也不是冷心肠,遭这么大的灾,咱现在日子好过了,捐些钱出来,确实应该,可这事得乡亲们都同意才行!” 几人又看向了李学庆,虽然都是村主任,可如今在大柳镇,只要遇到大事,何老四等人都会下意识的以李学庆为首。 “李家台子的乡亲们,我都打过招呼了,大家伙都没啥说的,一个字,捐!我也知道,你们几位做不了全村社员们的主,这样吧,都回去知会一声,这事不勉强,全凭自愿!” 说完,李学庆给李天明使个了眼色。 该你出场了! 李天明又散了一轮烟:“不瞒几位主任,这事……是我的主意,为啥要这么干,我给大家说道说道。” 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咱们几个村,现在的日子都富裕了,可这钱拿着,不管咋说,心里……都不踏实吧?” 听李天明这么说,何老四等人的表情立刻变得耐人寻味。 当初眼红李家台子人能赚大钱,现如今轮到他们了,最开始拿着分红,心里都乐开了花,可随着分到手的钱越来越多,他们的心里也在犯嘀咕。 这事…… 到底算不算ZB主义? 以前家里多养几只鸡,都要被下乡的工作组割资本主义尾巴。 现在赚了这么多钱,上面的风向要是突然变了,这钱还能攥在手里吗? 尤其是去年年底,又将之前没分的钱都给分下来了。 别说普通的社员了,就是他们这几位村主任,也时常提心吊胆的。 就怕工作组不知道啥时候再下来,把他们当地主老财给抓了。 “当初李家台子靠着养殖场,电风扇厂赚了钱的时候,我们也一样,这才给村里修路,盖公共厕所,还重新建了小学校,还有那长甸河上的桥,说到底,就是钱太多了,拿着怕烫了手,把钱花出去……其实就是在堵有些人的嘴。” 何老四等人闻言,立刻明白了李天明是啥意思。 把钱捐出去一部分,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都说财不露白,可他们手里的钱,上面怕是早就有人在惦记了。 “天明,你的意思是……花钱买平安?” 牛金水刚说完,就被身旁的何老四推了一把。 “说啥呢,咱们这是帮助灾区的人民群众重建家园,是……是那个……大义,对吧,天明!” 李天明笑了:“何主任说得没错,就是大义!” “那就甭商量了,捐,这钱必须捐!”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纷纷表态。 “对,咱们捐!” “刚才不是说了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应该咱们出力的时候,必须得出!” “我也同意,就按天明说的,这次的钱,咱们都捐了!” 钱再好,那也得落在手里才行。 不光要捐,还得学学李家台子,回去以后,也组织乡亲们集资修路,修厕所,修小学校,反正是花在村里,总比被某些人惦记上,最后落得一场空要强得多。 众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这批货的尾款,全都捐给灾区。 “天明,我这里还有个事!” 何老四突然话锋一转。 “何主任,有啥想问的,您只管问!” “就是……厂子啥时候能复工啊?” 地震过去也有些日子了,可电饭煲厂迟迟没有复工的迹象,一直在厂里上班的工人们,难免等得心焦。 “这几天,村里在厂子上班的乡亲,时不时的就来问我,我也没法给他们个准话,你……能不能透个底啊?” 李天明听了,心里自然明白何老四问这话的真正目的。 复工倒是其次,关键是…… 厂子还能不能接着干下去。 年初刘志河给工厂贴封条的事,其他几个村子早就传开了。 那个时候就闹得人心惶惶。 好不容易才有了赚钱的营生,日子眼瞅着也渐渐好过了,如果工厂真的干不下去了,那可咋整? 不过好在封条贴了没多长时间,市里的楚副主任便下来,亲手给揭了去。 正月十五以后,工厂也正式复工,大家伙的心里总算是踏实了。 可地震前,随着最后一笔订单完成,厂里又没活了,往后到底咋样,不光何老四,所有人都想要一个准话。 李天明知道,这件事必须要和大家交代清楚了,不然的话,以后肯定要出乱子。 “几位主任,既然问到这个了,不瞒大家伙,厂里确实遇到困难了,之前学庆叔也和大家伙说过了。” 刘志河贴封条那次,李学庆私下里曾挨个找过何老四等人。 “厂子……真干不下去了?” “天明,就没别的办法了?” “市里的那位王主任……” “王主任现在靠边站了,说不上话!” 李天明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具体因为什么,学庆叔和大家说过了,但是,我今天撂下一句话,工厂,咱们肯定要接着往下办,不光要办,往后咱们还有继续扩大规模,赚更多的钱,让咱们大柳镇的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 接着,不等何老四等人发问,李天明又接着说道。 “信得过我李天明,大家伙就沉住气,要是信不过我也没啥,每个村当时投了多少钱,一分不少的退回去!” 李天明没法和他们解释,干脆把话给挑明了。 一时间又陷入了沉默。 信不信得过,暂且放在一边,当初集资办厂,他们几个村拿出来的钱,可都是乡亲们一点儿一点儿凑的。 虽说当初投进去的钱,这几年也早就赚回来了,可是让他们带着全村人跟着一起赌…… 还不光是钱的事,李天明和那位王作先主任走得近,得罪了楚明玉,谁知道将来还会出啥事。 但让他们退股…… “天明,我信得过你!” 何老四说完,站起身走到防震棚门口。 “钱的事,你做主就行。” 眼见何老四走了,其他几人面面相觑,牛金水倒是有心拿钱撤出来,可别人都不说话,他也不好意思提。 都是老爷们儿,遇见难处就跑,也忒不仗义了。 “天明,我也信你!” “我也信!” “天明,我们沉得住气!”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牛金水的身上。 “都瞅我干啥?你们信得过天明,难道我就信不过了?天明,牛家店要是再有人说闲话,我收拾他们,你是办大事的,我们牛家店……肯定死心塌地的跟你走!” 李天明起身,对着几分拱了拱手。 “几位叔,谢了!” 本来只是想说捐款的事,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经此一遭,大柳镇几个村子的心算是彻底齐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 站直了,别趴下 在各种渠道的大力宣传下,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迅速被调动了起来,都在以最大的热情来支持灾区的重建工作。 就在最后一批用于出口的商品被运走的第五天,李天明和大柳镇的六位村主任便带着一笔数额不菲的善款,到了海城的一个捐助点。 至于大柳镇的公社革委主任…… 是李学国靠边站以后,白江涛从县里派来的。 李天明压根儿就不鸟对方,像这种躺着都能捞政绩的机会,自然也没有这位公社主任的份。 当三大提包现金亮出来的那一刻,捐助点现场所有人都被惊着了。 这年头,谁家日子过得都不富裕。 能捐给灾区老百姓的钱物,差不多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甭管多少,都是大家伙的一份心意。 像李天明他们这么捐的…… 未免太豪横了! 三大提包现款,其中两包是这次的尾款,另外那包是…… 李天明个人捐的。 作为上一世唐市大地震的亲历者,他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也没办法提前预警。 能做的也只有在开始灾后重建的时候,稍稍尽一份心。 只当是图个心安。 “同志,你们这是……” 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被眼前这一幕给吓着了。 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大量的市民来捐款捐物,可也没有这么捐的啊! 直接用大提包装钱。 这得是多少啊? 工作人员看着那三大提包现金,下意识的都想去报警了。 “同志,这是我们大柳镇全体社员的捐款,用来支持灾区人民群众重建家园。” 大柳镇? 围观的人群之中,有人立刻反应过来。 这几年,报纸上关于大柳镇,尤其是李家台子的报道可不少。 如今市面上非常就行的睡莲牌电风扇,还有为国家出口创汇做贡献的电饭煲,全都出自大柳镇的李家台子。 如果是大柳镇的人来捐款…… 那就不新鲜了! 在海城,谁不知道有个大名鼎鼎的李家台子。 开社员集资,创办集体企业,发展独立集体经济的先河。 就连伟大领袖都曾在前些年的国庆招待会上点名表扬过。 “捐这么多,日子不过了啊?” “你知道什么,听说大柳镇的人,现在全都富得流油。” “我有个表舅是大柳镇后帮村的,他们那边,日子怕是比城里过得都富裕!” 也有人不免泛酸。 “富又怎么了,越穷越光荣!” “就是,他们那都是ZB主义,迟早要被打倒!” “显摆什么啊!” 周围人的议论声,李天明他们都听得一清二楚。 生气? 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 “同志,这里一共是28万,麻烦您清点一下。” 咝……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惊呼。 虽然钱就摆在眼前,但是听到具体数字的时候,还是不免惊叹。 28万啊! 这就…… 捐了! 这下没有人再说怪话了。 甭管是啥主义,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用来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心里再怎么不服气,也得说上一句佩服。 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都集中过来,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数钱发出的沙沙声。 整整用了十几分钟,才核准了数目。 “几位同志
相关推荐:
将军在上
开局成了二姐夫
乡村透视仙医
我的傻白甜老婆
深宵(1V1 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蝴蝶解碼-校園H
旺夫
过激行为(H)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