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 第141章

第141章

” 二狗子现在已经疯了,杀人这种事都干的出来,要是不把他抓住,李学庆的心里也踏实不了。 都是熟人,钱长利也就没打官腔。 “难,下了一夜的雪,痕迹都没了,谁知道那小子跑哪去了,你知不知道他还没有能落脚的地方?” 李学柏此刻也是六神无主,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不会被判刑。 “我……我知道的都说了。” 二狗子的所有亲戚,李学柏能想起来的全都交代了一遍。 到了镇上,李学柏又被带去了审讯室,这老小子一念之差,害了一条人命,让他吃些苦头,也是活该。 “钱所长,昨天那七个人……” “放心,都活着呢,你小子下手可真够黑的。” 受伤最重的那个,脑门儿都塌陷了,连夜被送去了永河县城,才勉强保住了一条命。 “那两个也都交代了,一个是宁夏的,一个是河南的,在监狱里和二狗子是一个监舍的,越狱也是三个人一起,医院住的那个,是秦福,就是那个刀疤脸的亲兄弟,三个人从监狱逃出来以后,扒火车去了河南老家,然后又一路潜逃回了海城。” “据说他们交代,已经跟踪你好几次了,一直在找机会下手,还让你小子给一勺烩了。” 李天明听着,也不禁暗暗称奇,二狗子真是长本事了。 “听牛旺村那几个说,刀疤脸在香江有亲戚。” “他那是放屁呢,也不知道打哪听来的,忽悠那几个傻子。” 李天明想了想,道:“钱所长,您觉得……二狗子会不会也信了?准备跑去南方。” 钱长利闻言,思虑片刻:“有可能,很有可能。” 说着抓起桌子上的电话。 “喂,这是大柳镇派出所,给我接海城总局电话。” 等待了片刻。 “我是钱长利,宋局,有重要情况汇报。” 接着钱长利便将二狗子有可能一路南下逃港给说了一遍。 越狱,拦路抢劫,现在又涉嫌杀人。 海城近两年还从没出过这么恶劣的案件。 市里得到消息以后,也是格外重视。 随即便安排人沿途布控,并且要求附近其他省市的公安部门协助。 三天后,德州那边传来了消息,发现了二狗子的行踪。 显然,李天明猜的没错。 只不过还是被二狗子给逃了,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二狗子的消息了,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傻五在挺灵三天后,也下葬了,因为生前没结婚,又是横死的,本来按照规矩不能葬入祖坟。 可最终因为李学庆的关系,傻五还是被抬进了祖坟,给他爹顶了脚。 也算是给五婶子最后的一点儿安慰吧。 第一百九十章 又到了让人眼红的这一天 “回去的时候,路上当心点儿。” 孙立一直送到了大门口。 这个时候,信息传播速度虽然不快,但李天明半路遇到抢劫,还有李家台子出了人命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还是传到了市里。 不像后来,网络咨询发达,出点儿事,要不了一个小时,就能传得人尽皆知。 “放心吧!孙哥,提前给你拜年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送鱼的营生本来早该停了,可临近年关,孙立给村里打电话,又要了一车。 “过年好!” 孙立笑着回了一句。 离开钢铁厂,两兄弟一路往家赶,早上出门的时候,就下起了雪,现在越下越大,路上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层。 “哥,这是啥?” 天生从纸箱子里拿出一个竹编的篮子。 李天明看了一眼,也觉得稀奇:“荔枝,钢铁厂还有这好东西。” 荔枝在北方本就不多见,而且还是冬天,应该是别人送给厂领导的,被孙福满拿来借花献佛。 今年国内的经济形势虽说好了一点儿,但各类物资还是稀缺。 尤其是南边的邻居在打仗,政府大力支援,让国内的物资缺口越来越大。 靠着分配给钢铁厂的那点儿肉类定量,根本没办法满足工人的需求。 孙福满也只能指望李家台子的养殖场了。 “这下家里的年货不缺啥了吧?” 天生笑着,他跟着李天明跑了几个月,时不时的就能往家里带些好东西。 回到村里的时候,拖拉机已经快拱不动了。 村口电风扇厂的工地,上个礼拜就停工了,要等到明年开春再继续。 “天生,你先回吧!” 天生答应了一声,跳下车,抱着他那份年货,兴冲冲地回了家。 把拖拉机来回村支部,隔着门都能听见李学庆在骂人。 明天就是分红的日子了,今天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又来找李学庆对账。 “少特娘废话,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集体的便宜就那么好占?一个个都咋想的,非得逼着老子骂人。” 李天明推门进了会议室。 “天明!” “天明回来啦!” “冻坏了吧!” “快进来暖和暖和!” 众人纷纷开了口。 如今李天明在村里的地位,就算是李学庆这个主任都比不上。 “天明,坐!” 李学庆说着递过来一支烟。 李天明接过点上,坐在炉子旁边烤火,随手把这次的鱼钱给了马长山。 “还没封账呢?” 李学庆听到这个就来气。 “封账?你瞅瞅,这一个个的都来和我打擂台呢,也不知道咋想的,就缺那几个工分。” 五个生产队长,讪讪的笑着。 显然,人人都在记花账。 “几位叔,真不怨学庆叔发火,集体的便宜哪能随便占,真要是被有心人给抓住把柄,那可不是小事,现在都盯着咱们村呢,更要小心一点,不能因小失大。” 从刚进腊月就开始对账,一直对到腊月二十,还没对完。 明天就是分红的日子了,账上还有出入的话,镇上、县里都要过问。 李学庆骂了好几回,可几个生产队长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但随着李天明一开口,五人立刻从怀里又掏出了一本小账。 “天明说得对,不能因小失大。” “嗐,都是前些年穷闹的,这小家子气的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了。” “天明,你放心,往后绝对实打实的记,绝对不给村里惹麻烦。” 这下重新再对,有出入的地方,几个生产队长也都做了让步。 没一会儿就完事了。 “你瞅瞅,我拍桌子骂人,一个个的都跟我打马虎眼,你一开口,他们全都老实了。” 看到这一幕,李学庆又动了把村主任的位子让给李天明的念头。 他心里也清楚,李天明才是那个能让乡亲们奔好光景的带头人。 几个生产队长嘻嘻哈哈的走了。 会议室里只剩下了李天明和李学庆两个人。 “天明,等你明年入了党,这村主任还是你来当吧!” 李天明闻言,并不觉得意外,之前李学庆也曾和他说过。 “叔,这个事,最少五年之内,您就别提了。” 时代洪流期间,李天明还需要李学庆在前面顶着,他的身份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就凭家里那些牌牌,谁都不能把他怎么样。 李天明要是这时候顶上去,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李学庆听了,也能猜到是因为什么。 “行,叔就再顶几年,放心,有我这把老骨头在,你就可劲儿的折腾。” 李天明笑了,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起了村里的结余。 “这些日子往城里送鱼,账上又攒下了七万多,不到八万块钱,县物资局还是和往年一样,拉走了5000斤,剩下的……菜园子的菜换了点儿钱,还有就是县里的财政拨款。” 今年因为多了一家电机厂,而且开始送鱼的时间也早,之前建电风扇厂已经用掉了一笔,现在账上居然还有七万多块钱。 这下,又该其他村眼红了。 他们只有工分那点儿结余,分完口粮,根本剩不下多少,家里壮劳力少的,说不定还要欠村里的钱。 “叔,今年记得和大家伙说说,都低调点儿,财不外露的道理还能不懂。” “我说了,他们就听?再说了,现在谁不知道咱李家台子有钱。” 这倒也是。 那就…… 继续眼红吧! 转天便到了让其他村人眼红的日子。 吃过早饭,乡亲们纷纷到了村支部。 除了一袋袋的粮食,成垛的萝卜、白菜,还有一条条剁好的猪肉,一篮子一篮子的鸡蛋。 村里人虽然人人脸上都带着喜色,却并不惊讶,只有那些刚来没多久知青,一个个被惊得瞪大了眼睛。 这里难道已经提前进入GC主义了吗? “建设哥,那些……也分?” 孙良元指着条案上摆放好的猪肉,感觉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自从下乡,他都快忘了肉是什么味儿了,每天都是萝卜白菜,偶尔吃上一顿细粮都算改善生活。 现在看见猪肉,眼睛都挪不开了。 谢建设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猪肉确实会分,但是…… 有没有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就不一定了。 “都别吵吵了,我先说两句啊!” 李学庆的大嗓门,将村民们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今年咱们村大丰收,家家户户的口粮肯定是足量的发,等会儿先发口粮,然后是菜,最后是猪肉和鸡蛋,话说在前头,发肉发鸡蛋的时候,谁也不许挑肥拣瘦的,轮上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再和往年一样瞎吵吵,明年养殖场的猪全都卖了,连根猪毛也不留,想吃肉,都去镇上换肉票,自己买去!” 李学庆说完,底下顿时一阵哄笑声。 因为分肉吵架,几乎每年都会有,谁都不愿意要瘦的,什么五花三层根本没人稀罕,都喜欢肥肉多的,越厚越好。 一年到头就这么点儿油水,不争不行。 但今年不一样了,养殖场分了两次红利,等会儿还有卖鱼的钱要分下来,就算建电风扇厂,拿出去不少,可家家户户都要比以前宽裕多了。 见没人说话了,李学庆大手一挥。 各支生产队开始唱名分红。 新房距离村支部不算远,李天明就没动用拖拉机,有他和天亮这两个壮劳力,几趟就把粮食和菜给运了回去。 接下来就是分肉,看着小队会计递过来至少四指厚的肥肉膘,李天明赶紧给推了回去。 重新从桌子上拿了两条五花三层的肉。 家里不缺油。 李天明借着去海城的机会,找孙立换了不少油票,囤了好几桶花生油和大豆油。 “天明,这可不是发扬风格的时候!” “别了,我就喜欢吃这五花三层的,这肥肉还是给别人吧!” 前世,上了年纪以后,讲究健康饮食,肥肉已经很少吃了。 李蓉在一旁干着急也没办法,家里都是李天明说了算。 今年分肉不论大人小孩儿,一律半斤,李天明家里有五口人,分了两斤半,金利觉得李天明吃亏了,做主把那几根大骨头都给了他。 鸡蛋也是按人头分,每人五个。 李蓉小心翼翼的兜着鸡蛋,生怕给打碎了。 “天亮,你和小蓉把肉和鸡蛋拿回去!” 孙良元看着手上的半斤肉,恨不能先咬上一口油油嘴。 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原本是没有的,还是昨天李天明帮着争取来的。 宁落一群,不落一人。 既然到了李家台子,就是村里的人,快过年了,大家都高兴高兴。 再往后,就是分钱了。 这时候,村支部门口也出现了不少生面孔,不用问也知道,都是附近村子过来看热闹的。 只是这份热闹实在不应该看,大过年了,落个红眼病回去,心里不堵得慌吗?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年三十,喜气盈门 “看看人家,再瞧瞧咱们,唉……跟人家咋比!” 全程目睹了李家台子的分红现场,外村过来看热闹的人,在离开的时候,心里别提多堵得慌了。 同样是从年头干到年尾,李家台子不但粮食分得多,肉也分得多,还有其他各村都没有的鸡蛋。 最可气的是,他们每家最后的工分结余能分个四五十块就算不错了,可李家台子,随便哪一家都能上百。 这还不算人家私下里的分的卖鱼钱。 要是亲眼瞧见了,年根底下非得气死几口子不可。 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往李家台子走一遭,顿时感觉这日子又没了盼头。 “你还打算和李家台子比,人家有苇海,能卖鱼,还有养殖场,咱们村里有啥?就指望刨土坷垃,还能刨出金元宝?” “都怪那个牛屁眼子,要不是他,李家台子的电风扇厂,咱们也能掺和进去,现在好了,还得等着以后,谁知道要等到啥时候。” “娘的,回去就把牛有道他们家砸了!” 众人满腹怨气的走了。 李家台子的社员们却是另一种心情。 口袋里有钱,又能过上一个肥年了。 孩子的新衣服,媳妇儿的梳头油,还有年夜饭桌子上的鸡鸭鱼肉。 这日子,舒坦! “收着吧!” 李天明把分到的两笔钱都给了宋晓雨,工分结余,还有卖鱼的分红,加起来一共六百多,本来还能更多一些的。 可宋晓雨自从怀孕,好几个月没上工,分口粮的时候,扣掉了一部分。 “天明,等过完年,我还是去上工吧,四叔也说了,胎坐得稳,没影响的!” 李天明闻言,想都没想就给拒绝了。 “平平安安的把孩子生下来,比什么都强,咱家也不差你那两个工分!” 如今的李天明的确有底气说这话。 投给电风扇厂的两万块钱,几乎掏空了家底,可这几个月往城里送野味,钱匣子又渐渐充盈起来。 家里有钱,有粮,何必让媳妇儿冒险去上工。 媳妇儿娶进门是过日子的,不是当牛做马。 现如今村里的小媳妇儿谁不羡慕宋晓雨。 “我干活也不比村里的妇女差。” 宋晓雨嘟囔了一句,听着像是在抱怨,可嘴角却根本压不住。 “中午吃啥?” “炖肉!” 养殖场这边,郄国良等人看着小仓房里堆放着的粮食,菜肉,都感觉现在这日子,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就在几个月前,他们还是被打倒的FD学术权威,经历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饱受妻离子散的痛苦。 对未来,完全看不到希望,感觉生活也就这样了。 可现在…… 郄国良摸了摸口袋里的钱。 这是刚刚李学庆当着所有人的面,分给他的。 钱不多,一百多块,但却意味着对他们劳动的认可。 更别说前段时间,养殖场扩建后,村里重新给他们盖的砖瓦房。 要知道,现在村里除了李天明之外,家家户户还住着土坯房呢。 给了他们这样的优待,却没有一个人说闲话。 “老杜,老孙,这份恩情怕是还不清了。” 杜萍和孙嘉璐也是连连点头。 “老孙,你们家老吴呢?” 孙嘉璐笑得有些无奈。 “上回天明过来,和老吴说了个空气炸锅,还有那个……电饭煲,老吴这些日子都快魔障了。” 听到孙嘉璐这么说,几人也都笑了起来。 只是郄国良笑得很勉强。 如今他们六个人,吴月华成了电风扇厂的技术顾问,孙嘉璐负责着养殖场,杜萍也成了果木园的技术员,李爱华和黄丽英在村小学当老师。 好像只有他无所事事,每天不是带人清理猪圈,就是冲洗鸡舍。 他的专业知识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不行,看起来得找个机会和李天明聊聊,他也想为村里做贡献,不然…… 怎么对得起人家这份恩情。 “老郄,要不咱们也去镇上转转,添置点儿年货。” 李爱华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其他人的支持。 收拾好,把还闷在屋子里的吴月华拉了出来,几个老头儿老太太结伴去了大柳镇。 不光是他们,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在往大柳镇赶。 分红的日子,那些做小生意的也纷纷冒了出来。 要

相关推荐: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猛兽博物馆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万古神尊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白日烟波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