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 第159章

第159章

明所言,他处理李学中,有的人觉得不以为然,可事关切身利益,这下所有人都动容了。 十多万啊! 卖了他们也赔不起。 “天明,你做的对,谁坏了规矩,就应该开除他。” “对,这厂是大家伙的,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眼见李天明三言两语,就把大家伙拉拢到他这边,李学庆也不得不佩服。 可这事确实还没完呢。 三老太爷要是出面的话,李学庆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第二百二十五章 看您老的面子 傍晚,李天明正吃着饭的时候,三老太爷上门了。 对此,李天明也早有准备。 “三老太爷,您吃了吗?小蓉,快给三老太爷拿副碗筷。” 说着起身,搬了把椅子出来,请三老太爷坐了。 “别麻烦了,在家吃过了。” 说着看向了宋晓雨。 “我这小玄孙,啥时候能见着面啊?” 人丁兴旺,永远是老辈人最大的期望。 “还有一个月,到时候,您可就是老祖了。” 三老太爷闻言笑了,捋着胡子道:“到时候,记着喊我过来喝酒。” “那还用说,您不到都不能开席。” 李天明知道三老太爷是为啥来的,可既然老爷子不开口,他干脆装糊涂。 可是…… 不应该啊! 三老太爷是个精明人,抗战的时候,还曾糊弄过鬼子的军火。 他应该知道,李学中的事,应该找李学庆更有把握。 “你们吃你们的,别管我,要不我等你们吃完再来。” 见李天明等人都撂下筷子,三老太爷起身作势就要走。 “您坐着别动,行了,三老太爷不是外人,用不着这么客气。” 李天明说着拿起了筷子,照常吃喝。 “欸,这就对了。” 爷俩聊着闲天儿,一直到李天明一家吃完了,李蓉收拾好桌子。 “天明,我今个登门,为了啥,不用我多说了吧?” 李天明让宋晓雨等人回了屋,给三老太爷点上一支烟。 “学中叔的事!” 三老太爷叹了口气:“我这满堂的儿孙,就这么一个不成器的,要是为了别的,我指定不和你开口。” 李学中因为小儿麻痹,瘸了一条腿,三老太爷对这个孙子自然多偏疼几分。 再加上李学中的娘没得早,他爸当年又因为和邻村争那座山,被判了刑,现在是死是活都没人知道。 所以村里对李学中也是格外的照顾,这也让他养成了娇纵的性子。 “我知道,错的是学中,刚才我去学工家赔了礼,他坏了规矩,开除他也没啥好说的,可就是……能不能看我的份上,饶他这一回,不求别的,让他有个营生,将来讨一房媳妇儿,我也算对得起他爹妈了,你看成不成。” 李天明没立刻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三老太爷见状,心下一沉。 “不行也没事,只当我没说,放心,我不是个糊涂人,不会因为这事记恨你。” 说着站起身就要走。 “三老太爷!” 李天明连忙把人叫住,过去又给扶了回来。 其实,李学中这件事,无论是冲着三老太爷的面子,还是冲李学中他爹的面子。 李天明都应该网开一面。 三老太爷当年在抗战期间,也曾豁出命去去小鬼子干。 之所以常年拄着拐杖,就是因为当初腿上挨了一枪。 可李天明还记得,他小时候曾见过三老太爷练功,一把鬼头大刀舞得虎虎生风。 不难猜想,那个年月,死在那把鬼头大刀之下的小鬼子,怕也不在少数。 对这位老英雄,又是族中的长辈,李天明是打心眼里尊敬的。 还有李学中的爹,李天明应该叫二爷爷。 困难时期,为了村里的老老少少和邻村争那座山。 这事其实没啥好炫耀的,可出了事以后,成年的爷们儿在祠堂抽签。 二爷爷抽中以后,二话没说把责任给担了,到现在生死不知。 李学中是二爷爷的独苗,冲他也应该多加关照。 “三老太爷,学中叔的事,不是我不近人情,可他这次犯的错影响太坏,要是大家都有样学样,往后厂子就没法管了,迟早乱套,可这厂子,您也应该知道一些,村里不少人家把家底都给投进去了。” 三老太爷点点头。 “是我糊涂了,这人一老了,脑袋就容易犯晕,天明,让你为难了,学中不争气,我不该来难为你。” 李天明摆了摆手。 “您听我把话说完,让学中叔再回厂里,肯定不行,不光是为了厂规,也是因为要给大家一个说法,犯了错的,不能纵容。” 接着李天明话风一转。 “可冲您,冲二爷爷,我也不能把事情做绝了,这样吧,让学中叔去养殖场,那边现在也不记工分了,每个月拿工资,肯定没有电风扇厂赚的多,可好歹也有进项,您觉得咋样?” 话说到这个份上,三老太爷还有啥说的。 能让李学中有份差事,每个月能进点儿活钱就行了。 “得嘞,我谢谢你了,天明,三老太爷承你的情。” 李天明忙道:“可不敢这么说,您这是折我的寿呢,回头您可得和学中叔说,一定得好好干,多跟孙老师学,真要是把养猪、养鸡的手艺学到手,往后不愁娶不上媳妇儿。” 说完,李天明又叫来了天亮,拿上两瓶酒,一条烟,还有一包点心,给三老太爷送家去。 “你这是干啥?” “没别的意思,平时也没机会孝敬你,就这么点东西,您别嫌弃。” 把三老太爷送到大门口,看着天亮扶着走了。 李天明想了想,去了李学庆家,这件事得和他打个招呼。 听李天明说完,李学庆也放下了一桩心事。 他也在琢磨着,给李学中再安排个差事。 现在李天明将李学中安排到养殖场,那是再好不过了。 “厂里现在少了一个人,咋办?” “把那个姓靳的女知青调过来就行了。” 靳小琪此前被安排在了养殖场,现在没到一个月的时间,又调去了电风扇厂。 “你不怕剩下那几个知青闹腾?” 李天明笑道:“咋?您怕啊?” “球,几个毛都没长齐的丫蛋子,就是欠收拾。” 可这话说完,李学庆又开始往回找补。 “就是一帮不懂人情世故,又吃不了苦的孩子,天明,差不多就行了,让他们干农活,我看着都累心,还是……” “等今年秋收过后再说吧!还得再磨磨性子,要不然还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对付这帮城里娃,就得让他们知道,并不是天下万物皆是爹。 没人惯着他们的臭毛病。 啥时候老实了,服了,懂事了,自然有地方安排他们。 真让他们一直种地,至少每年少收十几袋稻谷。 “行,听你的。” 回到家,李天明让小蓉去了趟知青点儿,通知靳小琪明天去电风扇厂上工。 接到消息的靳小琪整个人都是懵的。 她好不容易才适应了养殖场的环境,怎么又要让她去电风扇厂了? 而且,因为能去养殖场上班挣工资,她感觉自己明显被新知青的小团体给排挤了。 现在去电风扇厂上班,那岂不是…… 果然,孙良元等人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李天明亲自点的你,没看见是他妹妹来送信吗?没想到啊,靳小琪,你还有这本事,学会找靠山了,你也教教我,让我也……” 啪! 孙良元的话还没等说完,一个大嘴巴子抽在了他的脸上。 面对着怒气冲冲的靳小琪,孙良元一时间被吓住了。 “闭上你那狗嘴,再让我听见你胡说八道,可就不是扇你耳光了。” 说完,靳小琪一转身回屋了。 只留下孙良元揉着被扇肿的脸,其他人看向他的目光,也变得十分怪异。 新来的知青虽然都嫉妒靳小琪,可有的话是能随便说的吗? 刚刚孙良元那腔调,分明就是在暗指靳小琪和李天明有事。 可有没有事,他们还能不知道。 这一巴掌,孙良元挨得不冤。 活该,让他嘴贱胡说八道。 而且,这件事要是传到李天明的耳朵里,到时候…… 第二百二十六章 毛脚女婿登门 甭管愿意不愿意的,转天一大早,李学中被三老太爷押着,来李天明家道了谢,随后老老实实的去养殖场了。 李学中这人有点儿毛病,但不算多,在村里的口碑其实也还算不错。 得知他被安排去了养殖场,乡亲们倒是也没说什么。 至于新来的靳小琪,初来乍到的,在车间里就是个小透明,被安排在后勤组,先跟着干杂活。 李天明在车间里巡视的时候,好几次察觉这小丫头时不时地看他。 什么毛病啊? 临近中午,各家来送饭,李天明正准备回家,就见天洪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哥,大哥!” “啥事啊,急三火四的?” 天洪呼哧呼哧的喘了半晌才说:“我妈让你们回家呢。” 呃? 有事? “到底咋回事?” “我……我大姐把对象领家里来了。” 啊? 李天明和天生闻言都是一愣。 李莲和孙长宁的事,天生已经知道了,上次和李天明去市里给电风扇做检测,两人还专程去了趟纺织厂。 结果不凑巧,孙长宁和技术科的科长去石市出差,没在厂里。 “人在家呢?” “在,都在,我妈让你们赶紧过去呢。” 那还等什么呢。 毛脚女婿第一次登门,两个大舅哥不得狠狠地欢迎欢迎啊! 此刻,李学工家里,大莲耷拉着脑袋,手足无措的站在一旁。 孙长宁虽然坐着,却也是如坐针毡。 家里只有石淑玲,二兰子在养殖场,三红在镇上的供销社,四萍去打猪草了。 大闺女突然带着未来女婿登门,让石淑玲也是措手不及的。 好在天洪回来了,石淑玲赶紧让他去电风扇厂,叫李天明和天生回家。 “你……家是浙江的?” 石淑玲一辈子没离开过永河县,浙江在哪都不知道,还是听李天明说过一次,在中国的南方。 “是,阿姨,是浙江宁波的!” 阿姨? 这是什么称呼,不应该称呼婶子吗? “你家里……几口人啊?” “你今年多大啊?” “上班多久了?” 石淑玲一边问,一边看向门口。 咋还没回来呢? 李学工今天去隔壁镇上给养殖场拉麸糠,到现在也没回来。 能问的差不多也都问完了,再往后,她也不知道该问啥了。 好在这个时候,李天明和天生终于到了。 “这是我大哥!” 大莲小声介绍着天生。 “大哥好,我是孙长宁。” 天生哼哼了一声,算是应下了。 大概所有当哥哥的都这样,妹妹被坏小子盯上,眼瞅着就要成别人家的了,心里都会不痛快。 当然也有例外,家里少一口人,就少了一张吃饭的嘴。 孙长宁感觉到了天生的不友善,不过倒也能理解。 “天明,你出来一下。” 李天明跟着石淑玲到了院子里。 “这咋回事啊?咋还直接上门了?连个媒人都没有,哪有这样的?” 国家提倡了这么多年的自由恋爱,可是对石淑玲这个年纪的农村妇女而言,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经过媒人,那就是瞎胡搞。 李天明和宋晓雨,还得方艳梅在中间传话呢。 李莲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把对象领回家,简直就是…… “您先别着急,叫大莲过来问问就知道了。” “你去叫!” 石淑玲现在明显憋着火呢。 李天明把大莲叫了出来。 “妈,哥,真不是我……我没让他来,可他说……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想要见见家长,我……我……” 好小子! 这才正式确定关系多长时间,就惦记着把大莲娶回家了。 “他是咋说的?想现在就结婚!” “没,没有!” 大莲红着脸,连连摆手。 石淑玲还要再问,被李天明给拦下了。 “三婶儿,您先别着急。” “我能不急嘛!天明,你说说,这丫头主意多正,还没咋样呢,就把人给领家里来了,乡亲们要是知道了,还不得让人家笑话。” 李天明忙劝:“这有啥可笑话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莲虽然还不够结婚的岁数,可也是大姑娘了,谈个对象也没啥。” 如果是在农村,大莲的岁数差不多就能结婚了。 可城里不一样,不领结婚证,光办酒席可不行。 真要是住到一块儿,那就叫耍流氓,还是男女同耍。 孙长宁这么着急来见家长,虽然有点儿冒失,不过也能看得出对大莲是真心。 “照你这么说还是好事。” 石淑玲还是接受不了。 “这样,我去和孙长宁聊聊,问问他是咋想的。” “行,天明,你去,套套那小子的底。” 好嘛,又不是审问特务,用得着这样吗? 李天明回屋,把天洪赶了出去,小屁孩子,啥都跟着掺和。 “你跟着大莲回家,是怎么打算的?” 孙长宁没想到李天明开门见山,问得还这么直接,一时间也有些脸红。 可他也知道,大莲家里人这一关是必须过得。 想要抱得美人归,就得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我希望……能和大莲先把亲事定下来。” 李莲在棉纺厂原本并不起眼,可自从传出她在和厂里新来的技术员孙长宁谈恋爱之后,立刻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那个乡下丫头居然是个难得的大美人。 而且性格安静温婉,绝对是个居家过日子的不二良配。 最近时常有厂里的男工有意无意的围着大莲转。 这让孙长宁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再不想办法的话,万一对象被抢了,后悔都来不及。 于是,便撺掇着大莲带他回家见家长。 大莲一开始也不愿意,感觉太突然了,可她天生是个软耳根子,禁不住孙长宁软磨硬泡,还有那一堆大道理,糊里糊涂的就把人给带回来了。 “两位……大哥,我发誓,我对大莲是认真的,我要是说假话,出门就让车撞死。” 孙长宁急得口不择言。 “是不是真心的,我们会看,既然你是来提亲的,光你一个人来还不行,让你父母来一趟,虽说现在讲究自由恋爱,父母也不能干预,但规矩还是要讲的,你觉得呢?” 孙长宁闻言忙道:“行,我这就给我爸妈发电报,让他们来海城。” 刚开了工资,手头还算宽裕,父母的火车票,也能负担得起。 就是这年头出门不方便,还要村里开介绍信,来回折腾一趟,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到。 答应得这么痛快,李天明倒是放心了不少。 这小子刚才要是推三阻四的,真得试试他抗不抗揍了。 “再问你一个实际点儿的问题,你和大莲,将来要是真的结婚了,你是准备带她回浙江,还是……” “我们的工作都在海城,肯定会留在这边。” “你父母……” “他们都支持。” 孙长宁已经给家里写信,介绍了这边的情况,还在信里把大莲好一通夸。 他的父母倒是没觉得自家儿子是大学生,就瞧不起大莲这个农村丫头。 “我家里还有哥哥和弟弟妹妹,父母身边有人照顾,我在外面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就行。” 李天明点点头,注意到石淑玲就蹲在窗根儿底下。 “你既然动了结婚的想法,想过没有,真结了婚,你们住哪?你刚参加工作,大莲的工作时间也不长,都不够分房的标准。” 他问的这些,也都是石淑玲最关心的, 人已经带回来了,用不了半天的工夫,就能传遍整个李家台子。 事已至此,石淑玲就算是仍然心存疑虑,也只能咬牙认了。 听到孙长宁说,将来会在海城定居,悬着的心算是落了地。 辛辛苦苦养大的闺女,石淑玲

相关推荐: 将军在上   开局成了二姐夫   乡村透视仙医   我的傻白甜老婆   深宵(1V1 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蝴蝶解碼-校園H   旺夫   过激行为(H)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