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转头看了过去,只是看到来人,下意识的蹙眉。 宋晓军! 按说这是大舅哥,李天明应该随着宋晓雨,也叫对方一声“哥”的,可是,这家伙对待亲妹妹的态度,让李天明实在绕不过心里那股子别扭劲儿。 宋晓军见李天明只是看着他不说话,也有些尴尬,还带着几分不快。 但想到自己的前途,也只能忍下了。 “这是……又来厂里送鱼?” 多新鲜啊! 地里那么多活儿,宋晓雨还怀着孕,不是为了送鱼,李天明吃饱了撑的,非得往钢铁厂跑。 “真是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连口荤腥都吃不上!” 李天明不搭茬儿,宋晓军也只能没话找话。 他是炼钢厂的火切工,每天被炽热的钢坯烤着,要是放在以前,能有这么一份工作,已经很知足了。 可自从在妹妹的婚礼上得知,亲妹夫居然和厂里后勤处的孙处长关系那么好,宋晓军就动了心思,而且怎么都压不住了。 要是李天明能给孙福满打个招呼,把他调到后勤岗,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李天明之前来炼钢厂送鱼的时候,宋晓军就想着走动走动,可一直没得到机会。 刚好他和工友一起来食堂吃饭,听人说李天明又开着拖拉机回来了,便急匆匆地到了后门这边。 “有事?” 看着宋晓军没嗑硬唠,李天明都感觉不自在。 “那什么……” 正准备开口试探试探,可没等宋晓军说出来,孙立就到了。 “天明!这位是……” 孙立看向了宋晓军,感觉有点儿眼熟。 “孙干事,我是宋晓军,是……天明的大舅哥!” 孙立闻言,这才想起来,难怪觉得眼熟,之前李天明结婚的时候见过。 “哦!你好,你好!” 孙立说着话,也注意到了宋晓军身上穿着的工作服。 宋晓军顿时感觉受宠若惊,孙立虽然只是后勤处物资科的干事,但他亲大伯是孙福满,平时根本接触不到。 “天明,要不然让大哥跟咱们一起!” 客人们都已经到了,就等李天明这位正主了。 李天明没说话,宋晓军倒是想去,虽然不知道去干啥,可吃完午饭还得上工,一旦迟到,或者脱岗是要被扣工资的。 “我就不打扰你们谈正事了,天明,咱们下次再聊!” 不知道的,听这语气,还以为他和李天明多熟呢! 说完,宋晓军就走了。 “天明,你大舅子也是钢厂的职工?” “你不都看见了嘛!” 孙立听出李天明的语气不太好。 “用不用我帮帮忙?” “帮啥忙?” “看他的工作服就知道是一线的,我去跟我大伯打个招呼,把他调到后勤岗,咋样?” 这属于钢厂内部调动,只要李天明开口,不过是个顺水人情。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劳动最光荣,后勤岗哪有一线锻炼人,还是让他在生产第一线继续发光发热吧!” 孙立闻言,这下也看出来了,李天明和他的大舅哥关系并不好。 “那用不用我……” “别!” 李天明听出了孙立的弦外之音。 “什么都别做!” 不管咋说也是宋晓雨的亲哥哥,孙立想要帮着他调动岗位容易,如果想要教训他,同样也很容易。 可要是让宋晓雨知道了,谁知道她会咋想? 再过一百年,人家也是亲兄妹,说不定什么时候关系就和好如初了。 李天明何必枉做恶人。 “行,我不管,走吧,都等着你呢!” 吃饭的地方不在厂内,被孙立安排在了钢厂附近的一家国营饭店。 推开包厢的门,里面的人立刻起身。 这待遇,放在日后那是想都不敢想。 等孙立介绍完这些人的身份,李天明都不禁感觉受宠若惊。 一共四个人,都是国企大厂的中层干部。 不尴不尬的寒暄了几句,酒菜被端了上来。 也不知道今天这顿谁请,可谓是下了血本了,桌子上摆着的都是好东西。 求人帮忙,态度必须放端正。 这四人都是在各自单位管后勤物资的,可是等着上级领导统一调配,能分到手的物资实在是少得可怜。 靠手底下那些采购员下乡采购,也是杯水车薪。 去年他们就听说了,炼钢厂这边有下面的村民往厂里送鱼。 一个个的也动了心思,可他们找到的村子,又没有李家台子那得天独厚的优势。 只能干着急! 前两天,炼钢厂又拉来了几十车生猪,更是将他们羡慕得够呛。 看过报纸才知道,原来这批生猪又是从李家台子弄来的,那边居然还办起了一个集体养殖场。 眼瞅着钢铁厂的工人们吃肉,自家连口汤都喝不上,职工们能没有意见。 骂街也只会骂他们这些搞后勤的没本事。 没办法,只能来炼钢厂求助。 孙福满倒是也不小气,表示可以内部调剂给他们每家10头猪。 这样倒是能改善一下领导们的伙食标准,但现在最棘手的还是一线的工人。 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当下,如果工人兄弟不满意,领导的日子能好过? 这时候,被孙福满推出来的孙立,又给他们透露了一个消息。 李家台子的养殖场,还有几千只活鸡。 一杯酒下肚,酒桌上的气氛立刻就变得活跃起来。 “小李同志,不瞒你说,现在确实遇到困难了,生产任务重,后勤保障如果跟不上的话,最终受影响的都是国家建设,你看……能不能帮帮忙,你放心,价格上,绝对不让农民兄弟吃亏。” “我们厂也一样,两个月了,食堂一点儿荤腥都没见着,工人同志们都要骂娘了,我们受点儿委屈倒是没什么,可要是完不成上级分派的生产任务,唉……责任重大啊!” 李天明强忍着笑,这些人明显都不是做生意的料,买卖双方的关系完全没吃透。 李家台子的养殖场虽然是集体企业,但并不在统一调配的范围之内,所有的产出,只能靠自己找销路。 既然如此,李天明也只能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继续谈下去。 “各位领导的难处,我都能理解,可是……现在养殖场的活鸡数量也不多啊!” 李天明这么说不是要坐地起价,但凡他敢超出现在市场价格一分钱,就得摊上个投机倒把,扰乱市场秩序的罪名。 “这样吧,既然都是孙哥的朋友,我也不能让几位领导白跑一趟,就……” 正说着,房间的门被人给推开了,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来晚了!” 说着还掏出手绢擦了擦汗,目光巡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李天明的身上。 “天明,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电机厂后勤处物资科的牛科长。” 来人绕到李天明身侧。 “牛广志!” 李天明连忙起身,和对方握了握手。 电机厂的? 这两天,李天明还一直琢磨着,再带着乡亲们干点儿啥。 瞧瞧! 机会这不就来了嘛! 第一百四十章 计划外物资 5000只鸡,最后一家分了1000只,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资源匮乏的当下,总归是聊胜于无,也算对厂里的工人有个交代了。 再说了,这四家单位的规模,加在一起也没法和钢铁厂相比,能分到1000只活鸡,已经是很不错了。 酒足饭饱,四位主管后勤物资采购的科长圆满完成了任务,各自离开。 电机厂的牛广志却被留了下来。 还有好处? 炼钢厂的招待所,房间里只有李天明和牛广志两个人。 “牛科长,抽一支!” 李天明递过去一支烟,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牢记现在是卖方市场的基本原则。 “李老弟,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只要老哥哥能办的,一定不推辞!” 牛广志还惦记着从李天明的手里拿到更多的物资呢。 炼钢厂那几十车生猪,可把他羡慕得够呛。 “有个事,想跟您打听一下。” 李天明先给自己点着烟,然后才把火凑到牛广志面前。 “电机厂主要生产的是工业电机,还是民用电机?” 牛广志一愣,不明白李天明为什么要打听这个,但毕竟不涉及保密范围,介绍一下也无所谓。 “都有,我们厂的产品,主要还是看国家的需要,上面下达什么任务,我们就生产什么型号的电机!” 海城电机厂是当初刚建国的时候,由大苏援建的单位,后来经过68年的扩建,又与京城的第一电机厂合并,现如今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放眼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现在这种国企都是定点供应,李天明想要把事情办成,并不容易。 “台式电风扇的电机,能生产吗?” 李天明这两天一直在琢磨着,再带着乡亲们做点啥。 等过两天任务猪交上去,再把养殖场的鸡给卖了,到时候,人人腰包都宽裕了,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钱,要花出去才是钱,存在家里,就是几张纸。 而且,还容易遭人惦记。 都知道李家台子靠着养殖场赚钱了,眼红的肯定少不了。 不光容易招小偷惦记,还有上面更厉害的人。 春暖花开之前,千万不能大意了。 只有把钱花出去,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牛广志所在的电机厂,给李天明提了个醒。 他之前就一直想着在村里办个有技术含量的企业,要是一切顺利的话,机会这就来了。 “电风扇用的电机?这个我们厂倒是没生产过,我不懂技术,这方面也不是很了解,李老弟,你打听这个……” 李天明起身去倒了一杯茶,放在牛广志面前。 “不瞒您说,村里的养殖场赚了些钱,我就想着用这笔钱再做点儿什么,大事咱们老农民肯定做不成,倒是改善民生这方面有些想法。” 嗬! 这话如果是别人说的,牛广志肯定要嘲讽回去,可那1000只活鸡还没到手,也只能忍着了。 不过,听李天明的意思,他这是想做台式电风扇。 还真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他就算是不懂技术,可电风扇这种家用电器,能是一般人玩得转的? 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难题,上海那边的华生电器制造厂也是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攻关成功。 “李老弟,你这……想法是好的,可家用电器是工业科技,和种地不一样,不是下力气就能有收成。” 牛广志尽量说得委婉,没明说李天明是异想天开,已经算是很客气了。 李天明当然明白,只不过他可不是异想天开。 之所以得知牛广志是电机厂的人,就想到了台式电风扇,还是因为,他上辈子真干过这个。 在别人眼里,李天明是个踏实的,可骨子里,他却并不安分。 上辈子包工程赚了一些钱以后,李天明便突发奇想,打算干点儿别的。 当时国内的民生制造业生产力严重不足,于是他就和几个朋友合伙承包了一家大集体性质的农机机械厂。 做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台式电风扇。 电风扇其实没啥技术含量,而且,当时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国内的上海华生,京城牡丹,江淮红星都十分畅销,买几台拆开了就能仿制。 只不过,李天明还是把事情给想得太简单了。 东西是做出来了,可市场根本挤不进去。 市场虽然没有饱和,但那个时候,人们买东西已经有了品牌意识。 再加上各地都有本土保护的相关政策,哪怕东西做得再好也没用。 第一次创业失败,让李天明好些年都没再敢动办实业的念头。 可现在不一样,很多知名品牌的电风扇还没出现,整个华北地区除了京城牡丹,没有第二家专门生产电风扇的企业。 这么大的市场,哪个重生者能不眼馋。 只要东西做出来,产品质量过硬,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牛哥,您说得没错,可这建设国家的积极性,总归是好的吧!” 呃…… 这小子拿话噎我。 牛广志讪讪地笑了,没敢再说泄气的话。 这年头,谁也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就会给自己招灾。 别说电风扇了,去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山东有几个农民也曾嚷嚷着要制造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卫星。 虽然都知道是瞎扯淡,但精神可嘉,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之下,谁敢说什么科学不科学的。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虽然已经被定性成了唯心,遭受了批判,但一直到现在,依然很有政治市场。 那几个农民喊出要造卫星之后,报纸上还曾报道过,对他们的精神大加赞赏。 电风扇总要比人造卫星简单吧! “说的是,说的是,建设国家就是要人人都出把力,精神可嘉。” 牛广志也没打算劝李天明打消这个念头,又不关他的事。 可是…… “李老弟,我们厂的产品都是轻工业局下派的任务,属于计划内的生产指标,你要是想……只怕不行啊!” 牛广志故作为难道。 眼下全国一盘棋,电机厂生产出的每一件产品,早在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去处。 李天明想要电机厂的产品,而且还是民生类型的,根本不可能。 专门组建一个生产车间,安排一帮工人,生产不在计划之内的产品,这不是开玩笑嘛! 简单一句话,工厂是国家的。 可李天明却早就有了对策。 “牛哥,您刚才也说了,电机厂的生产任务都是计划内的,但不是还有计划外的嘛!” “什么意思?” 李天明又递过去一支烟,这次先给牛广志点着了。 “就拿我们村的养殖场来说,您觉得那些生猪、活鸡,包括鸡下的蛋,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呢?” 这话还真把牛广志给问住了。 别说国家了,就连海城物资局也不可能把一个农村集体养殖场的产出列入计划内。 可问题是这些生猪、活鸡又是真实存在的。 到底属于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牛广志也说不清楚。 “这些就是计划外的,虽然不能完全自由支配,但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灵活一些。” 接着李天明就把李家台子和钢铁厂结成互助单位,资源内部调剂的方案给牛广志介绍了一遍。 这个时候,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思维还是十分僵化,但只要有一个新的思路,谁都不笨,立刻就感觉到像是被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既然李家台子养殖场的生猪、活鸡是计划外的物资,那么电机厂在完成了上级下派的生产任务之余的产品…… “不行,不行,生产所需要的物资都是上面统一调配的,没有物资……什么都做不了啊!” 李天明笑道:“牛哥,这插秧还要补苗呢,电机厂的物资,难道就真的是可丁可卯的,生产过程当中一点儿损耗都没有。” 这小子还真是把什么都给算计到了。 “我不是主管生产的,这方面的事,我也不是很了解。” 这事太大,根本不是牛广志一个后勤处小科长能做主的。 “那我等您消息,明年我们村的养殖场要扩大规模,到时候这生猪、活鸡……” 香饵已经抛出去了,就不信牛广志这条大鱼不上钩。 第一百四十一章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牛广志走了,相信他回去以后,肯定会和电机厂的领导汇报。 计划能不能成,就要看电机厂的领导是不是真的把工人们的营养问题,放在心上了。 这年头,钻规则漏洞的事还少了。 李天明又在招待所歇了一会儿,开着拖拉机打道回府。 一路上都在盘算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做事要走一步,看三步,这是李天明一贯的行事作风。 首先要排除一切犯错误的可能,然后就是要制定计划,规避风险,同时还要
相关推荐: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NTR场合_御宅屋
篮坛大亨
恶蛟的新娘(1v2)
过激行为(H)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沉溺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