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死神之搅弄风云 > 第96章

第96章

机会,即使有也不可能牵手。 俞景望没有太注意这个细微的接触,两人手心相贴,光脚行走在细腻的白沙上。戴清嘉眼中浮现一丝迷茫,和他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常常如此。现在更是产生了一种陌生的感觉,她像是初生动物打量新世界,因为茫茫无依,下意识地牵紧他。 泱泱的海水是蔚蓝色泽,透着微绿,踩踏的时候,绵绵的白沙下陷,包裹住戴清嘉的足部,过于烫的时候,她受不了则会踩上俞景望的脚避难。 走着走着,逐渐远离了人潮,俞景望和戴清嘉走在浅滩处,海水冲刷过来,带有被阳光晒过的温度。 因为海风的吹拂,他的衬衫时而紧贴腰身,时而微微鼓起。俞景望在陪她散步的时候,态度是有些轻闲的,而无论风如何变化,他始终峻挺。 戴清嘉脱离他的手,蹲下来,在湿沙上信手涂鸦。其他人在写爱心表白,她则是乱涂乱画,玻璃般清澈透亮的海水涌来,吞没她的乱七八糟的线条。 俞景望没有她的玩心,只是站在一旁,主办方将开幕式的集体合影发到群里,他随意扫了一眼,照片里的他西装革履。收起手机,再见到裤腿上被戴清嘉踢出来的泥沙印迹,未免是参差的对照。 俞景望看向蹲姿的戴清嘉。他不是贪婪的人,向来知道得失是伴随的,他如果和她在一起,就要牺牲一部分稳定性,接受她的飘忽和反覆,做好处理无穷无尽问题的准备。反过来,她需要接受,他不能以和其他男生一样的模式陪她恋爱。这是双方都心照不宣的,所以他没有对她产生多余的歉疚。可是,方才有念头一晃而过,她这样爱玩爱闹的人,却愿意封闭在他的公寓,接受一段长时间不能见光的关系。 “小心。” 日暮时分,开始有涨潮的迹象,戴清嘉一个不注意,被汹涌而至的海浪没过了头顶。 俞景望单膝蹲下,察看戴清嘉的情况,她的头发黏在脸颊,眼睛鼻子全部皱起来,呸呸地吐出海水。模样实在滑稽,他轻笑出声。 戴清嘉正想说他幸灾乐祸,睁开了眼睛,却有点分神。海洋在俞景望身后展开,像是没有边际,更远的天际线,落日渲染出漫天的金红,燃烧直至与湛蓝海水交接。 戴清嘉见过极美的湖泊,然而和海还是不同。视线回收,始觉广阔的海只是背景,眼前人的面容坚毅深刻,他牵着她站起来,她鬼使神差地吻上了他。 俞景望心念一动,低头吻着她柔软濡湿的嘴唇,尝到的是海水苦涩的咸味。 - 最后一章不是恋爱的恋爱日常。 有读者询问书名的意义,一方面,近望是男主名字的谐音,望海潮里有一句是重湖叠巘清嘉。另一方面,“望”字本来是远看的意思,和近是矛盾的。虽然柳永的望海潮是描写杭州和西湖,不过在书名里就是指真正的海。近望海潮可能面临灭顶的危险。 所以《近望海潮》其实是指男女主之间复杂、矛盾和危险的关系。 0066 66 水月 卢珂对戴清嘉感到抱歉,殊不知戴清嘉也有点不好意思,仿佛好友的生病为她的幽会提供了借口。 不过俞景望不能陪她疯玩,他们从事最多的活动是散步。深更半夜,戴清嘉牵着他的手在海岸上漫步,视物不清,感觉却比白天自由。 晚上的海是黑色的,映着一点点月光。戴清嘉倒退着走,俞景望注视她,平缓地开口道:“下个月,宁笙回来,我会和她谈离婚。” 戴清嘉微微停顿,恢复了正面向前,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正如戴清嘉将自己与戴宁笙划分开,俞景望将离婚的事情与他和戴清嘉的事情区分开。可能时间有先后,但本来就无因果关系,所以他基本上不向她提。 在林城隐秘的两个夜晚,戴清嘉极为热情,连习惯了她小花招的俞景望也几度恍神。最后一晚,因为明天要早起收拾行李,她睡在自己的房间,以免卢珂发现其实好友会半夜悄隐离开。 九月起,时间像按了快进键,戴宁笙作为班主任,在开学初期和俞景望一样繁忙,直到月底方才松一口气。同时得知戴航复查的结果,总体是很乐观的。 俞景望经过考虑,认为是时候与戴宁笙提出离婚,他没有预期能够一蹴而就,毕竟妻子也需要时间消化。不过起码两人能正式地讨论这件事。 俞景望发消息给戴宁笙,定下一个双方都有空的时间,说有事和她谈,会回家一起吃晚餐。结果到了当天,他因为急诊手术不能按时回家。 戴宁笙平时比较少下厨,今天做了一桌子的菜,湿着手从厨房出来,接收到俞景望说晚归时间不定的消息。 幸好有李韵上门给她送新鲜的海胆:“这海胆和雪蟹是你婆婆送的,说得很高级,空运过来,花里胡哨的。我和你爸又不爱吃,加上她还送了些补品,一起拿过来给你。”她朝饭厅看一眼,“你煮这么多菜,一个人吃得完?” “本来景望说回来吃的,因为有临时手术就没回来。”戴宁笙解释道,“清嘉?” 戴清嘉从李韵身后走出来:“姐姐,好久不来了,我的房间还在吗?” 戴宁笙微笑说:“还在,你今晚就可以住。” “你们安中国庆前不是开三天运动会吗,我看她不用上课游手好闲的,就带她过来了。”李韵回

相关推荐: 以下犯上gl   斗罗:我唐舞麟真的不是魅魔   美人与混混[八零]   晋末长剑   绯闻男友_现代耽美_BL   卿何倾禾(搬旧文 1v1 sc 年龄差 破案)   乐以忘悠(兄妹骨科)   都市王牌保镖   一妻二夫三个宝   金龙:帝国六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