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惜,让他忍不住想: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一直能带着她出来享受这样正该在青春年华时享受的快乐时光。但他越来越忙,事务越来越多,那个少女的愿望也便渐渐被抛在了脑后,直到这一刻,他看到了王方,那一天的惬意时光竟在瞬间全回到了他的心里,哪怕对于他而言,也是来到汴京后过得最轻松快乐的一天了吧?不再为什么事烦心,只是单纯陪着一个自己所爱护的女孩子欣赏这个引人入迷的城市中的种种精彩之处,简单中却有简单的快乐。“只不过,”他略有些自嘲地想:“身在名利场中,竟连这些也无暇回味了。” 潘照临因被女人抢白,心里惊讶一个女子有这种见识,自觉不好意思,因此并不反驳,只向王旁问道:“王公子,你知道弹筝者是何人么?” 王旁笑道:“京城之中,并无弹筝的好手。在下也不知是什么人在此。” 王方见无人理她,顿觉无味,忍不住冷言说道:“若想知道,过去瞧瞧便是,何必在此猜来猜去。” 她一开口,众人尽皆莞尔,王旁苦笑着努努嘴,说道:“那岛上怎生过得去?桥上站满了歌女,难不成我们几个大男人从百花丛中挤过去?” 石越心里也觉得好玩,好不容易忍住笑,正色说道:“若能够凌波微步,踏水乘风,也不必去挤那百花丛。” “都说石子明多谋善断,看来亦不过尔尔。你看那里,不就有人一叶扁舟,欲飘然登岛吗?”王方冷笑讥道,一面用手指着湖对岸。 众人顺着她纤纤玉指望去,不由哄然大笑。原来那根本不是什么扁舟,而是一只龙舟。龙舟之上,坐着四个云发高耸、身着素裙,腰缠彩带的女子,各抱一把琵琶,这依然是表演的一部分,她们可不是想要“飘然登岛”的。其中一位,和石越更是交游甚密,正是碧月轩的楚云儿姑娘。 这四个女子纤手轻拨珠弦,琵琶之声,便似珠落玉盘,却是一曲“玉楼春”的调子,四人一齐曼声唱道:“东城渐觉风光好,?e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竟是堪堪把那铁筝之声给压了下去。 岸边的游客一齐叫好。那桥上的歌女得到支持,一齐重调音弦,齐声和唱:“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石越与楚云儿交好,可以说天下皆知,王旁因笑道:“楚姑娘的琵琶,果真是京师绝技,难得又很仰慕石兄,才子佳人,堪称佳话,石兄何不为她赎身,收为侍妾,朝夕抚琴为乐,亦是人生一大乐事。” 王方因为刚才出了个不大不小的洋相,微觉羞耻,将脸偏向一边,装作听楚云儿她们的演唱,此时听到王旁说石越与楚云儿关系暧昧,心中不由大起轻蔑之意。她自小就很崇拜她父亲王安石,而王安石便是坚持不收侍婢的一个人,更不用说和一个歌女关系暧昧了。 石越听到王旁劝他收楚云儿做侍婢,忽地就想起来桑充国和程颢那天在白水潭和自己说的话来。结婚?侍婢?石越苦笑了一下,他有时难免自嘲地想:自己是不是运气不够好,来到另外一个时空,也没有碰见那种让自己一见倾心的女子,那些在他那个时代所盛行的或轰烈炙热、或率性随意的所谓爱情,与这个时空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他以前就怀疑过这世上是否真有爱情这种东西,如今更是觉得这东西是与自己无缘,只是要让他如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男人一样轻贱女人,却又不为他的道德观所允许。加上心里怀抱着那样远大的梦想,更是很少会想到结婚这件事,直到现在,他才发觉,结婚这件本于他似乎并无迫切需要的事,此时却似是迫在眉睫了。这说来倒也不奇怪,毕竟在古代,自己这么大的年纪,迟迟不婚也是说不过去的,毕竟连唐棣等人也全都成婚了,潘照临这样的榜样,自己却是学不了的。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筝声突然高亢,竟似要和这柔软的歌声争斗一般。这筝声与楚云儿等歌女的歌声,在这金明池上,便如苍鹰与百鹂,鸣唱争胜,虽然苍鹰一时能压制百鹂,但所谓“柔不可守,刚不可久”,楚云儿等四女领唱下的柔声却始终没有被打乱节奏。 王方听了一会,心里也不禁佩服楚云儿的确精于音律,不过转念一想到宫殿里的几个人,却又有点莫名其妙的担心。王旁不知道宫殿里有什么人,她却是知道的。人之一物,最是奇怪,有时候想什么来什么。王方正想此事,就听筝声久不能胜之下,兀然而止,不久岛中宫殿里就走出来一个八品服饰的侍卫,对一条大军船上的人说了几句什么,军船马上就划到楚云儿等人坐的小舟边上,将她们引去岛上。 潘照临追随石越已久,朝中亲贵,多有相识。远远看到那个武官,似有几分眼熟。这时见石越眼神中露出担心的神色,当下轻轻在石越耳边说道:“公子何妨借一叶小舟,登岛求见,这是风雅事,无妨。” 石越本来并不想生事,但是楚云儿也算是他红粉之中的知交,每有心情郁闷之意,总是去听楚云儿弹琴,便是他的琴艺,也是楚云儿所教。这时候眼见她是很可能是得罪什么亲贵,自己岂能不管? 唐甘南最是知情识趣之人,察言观色,早知道石越想要做什么,他嘻嘻笑道:“子明,我和潘先生、司马公子先回去,商量好事情的细节,你去拜会一下弹筝的高人吧。”以他和潘照临、司马梦求的身份,自然是不能同去岛上的。 王旁与其兄长不同,他可说是胸无大志,便也没有妒忌之心,因此心中颇亲近石越。此时也知道石越必定担心楚云儿,便笑道:“正好我想去瞧瞧弹筝之人,便一齐登岛如何?” 石越朝他微微点头,笑道:“如此正好。” “一厢情愿,便是上得岛去,人家不一定肯见你们。”说风凉话的人,自然是王方。 众人也不去理他,当下石越与王旁同一个军士说了,一个是皇帝宠臣,一个是宰相公子,那些军士哪敢得罪,自是立即派船过来送他们登岛。而唐甘南三人也先行告辞回去。 石越和王旁、王方到了岛上,只见岛上遍种柳树,此时柳叶新裁,煞是娇嫩。湖中微风轻轻拂来,柳条迎风轻展,清凉味道,触息可闻。 金明池是皇家讲兵之所,而赵顼在位之时,皇亲勋戚倒并不敢胡作非为,似楚云儿这等,就算是触忤人意,本也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只是石越知道楚云儿外表柔顺,内实刚烈高傲,如果言语之中冒犯,她不过是一个歌女,虽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是皮肉之苦却也难免,而且歌女地位卑下,纵然受责,也无处申冤。念及此处,这风景再好,他也没什么心思去欣赏。 急匆匆走到宫殿之前,见上书三个大字:“凌波殿”,殿门自有门戟排场,外面站着四个八品武官。石越不由愣住了,因为这些武官的服饰,摆明了都是侍卫。而八品武官看门,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内里是皇后公主之类,武官是男子,不便入内,所以看门;二就是里面的人,至少是个郡王国公之类。 这些武官职位低微,石越自然不认识。可是王旁却是认识的,他拉住石越,瞅了他妹子一眼,问道:“是濮国公还是他家的清河郡主?”若非石越在旁边,还有半句话他几乎也要说出来了:“怪不得硬拉我到金明池来。” 石越听他发问,心里又吃了一惊。原来当今皇帝赵顼之父宋英宗赵曙,本不是仁宗皇帝亲生,而是濮王之后,仁宗无子,所以过继宫中承绪大统。因此濮阳王诸子,虽然当时最大不过一个濮国公,但是论及亲贵,则无人能比。而濮国公赵宗朴,更是非比寻常,他是濮王次子,和英宗最为亲善,当年就是他亲自去劝说英宗入居庆宁宫的。因此他是当今皇叔,迟早要袭封濮阳郡王,继承濮王香火的。所以说起来比赵顼的两个亲弟弟还要亲一点,毕竟赵顼与赵颢诸弟,虽说友善,但是皇帝之家,始终有一种忌讳,倒是他这个皇叔,可以百无禁忌。而濮国公却也一向谦退随和,甚少谈政事,他表面上虽然对石越也是很亲热的,但是却从不和任何官员深交。 不过若是赵宗朴在此,倒还好说,毕竟濮国公不是嚣张无行之辈。可是听王旁的口气,如果真是清河郡主赵云萝,那只怕石越也只能叹气了。清河郡主是赵顼的堂妹,在所有姐妹辈中排行十一,唤作“十一娘”,本来宋随唐制,皇太子之女方能封郡主,诸王之女方能封县主,但是清河以宗朴之爱女,英宗即位后就晋封郡主,实际上却是当公主看的。这个女孩是所有公主、郡主、县主中最漂亮的,也是最受宠爱的一个。内廷中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蜀国公主,直到两代皇帝,没有不宠她的,她的身份比起寻常的公主来都要金贵许多。而且因为是个郡主,反倒少了许多拘束,若说她跑到这凌波殿来了,石越一点也不奇怪。本来单单这样一个清河郡主,倒也罢了,然而对宫廷亲贵之事并不陌生的石越,自然知道清河郡主的身边,永远也少不了柔嘉县主赵云鸾。他实不能不倒吸一口冷气。 果然,便听王方笑道:“自然是清河郡主和柔嘉县主在此,难道似濮国公那样的人也会来这里学弹筝吗?” 石越心中暗暗叫苦。 王旁很同情的看了石越一眼,对王方说道:“不如你和石兄进去,我忽然有点事情。” 王方忍住笑,抿着嘴说道:“此事我却管不着,我先进去给你们通传。”说着竟然背着手,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那几个侍卫看了她一眼,竟然不闻不问,石越立时就明白这两个“主”,和王方必是闺中好友。那么王方是什么身份呢?石越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王旁的妻子、宠妾,都不可能和清河郡主交情深到这个地步。 王旁见王方进去了,对石越抱了抱拳,转身便待溜走。石越忙一把拉住,说道:“既来之,则安之。” 王旁苦笑道:“你岂非害人么?清河郡主自然是人人都想见,可
相关推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鉴昭行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