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单的吃食,尉茂一把打开竹篓,窑鸡的香味飘满整座院落。 大家兴致都很高,谢明月亲手将窑鸡撕成一条条的,又斟了酒,快活地吃了一顿,说说笑笑的,苟子涵也决定先宿在顾肇源的院中耳房,与尉茂一起看顾顾清莹。 饭后,顾清莹又在玉江的教导下学会了木與的所有机关,不仅能够代步,甚至还能在遇到歹人时发射暗器。 顾清莹原本遗憾自己现在成了废人,可一见那暗器,顿时打起了精神。 谁若再想对她不利,她也能够反击几下,而并非只能束手就擒了。 “母亲,女儿今日先回去了,您好好休息,明日我再过来,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祠堂给祖父祖母、舅舅磕头。” 谢明月给顾清莹拢好披风,温柔道。 “还有您身旁照顾起居之人,明日我也去选些人带来,为您挑几个。” 顾清莹之前的贴身婢女们,都被谢长勋迫害了,只剩下周杨氏被他们好好地护着,谢明月打算明日一并带来。 “好,你快回去歇息吧,”顾清莹知道女儿和女婿都忙,为了她的事,他们俩实在是受了不少罪,“缙山忙,你也多为他分担,我这儿不用担心,除了不能亲手打人,别人来了也欺负不了我。” 谢明月将梧桐留了下来,主要是因为梧桐从小跟着她,也熟悉顾清莹。 等大伙安顿好,她依旧还是让戚缙山那些人手在一旁守着,以免节外生枝。 回府的路上,谢明月有些困倦地靠在马车墙壁上,元白连忙为她按揉腿部。 “夫人今日一直忙得走来走去,连腿都有些僵硬了。” 元白心痛道。 “这顾家真不是人,竟然还伙同谢家一同对付老夫人。” 她知道尉茂的身份,因此又忿忿地挥舞着拳头,恨恨道。 “一直欺负大房没有男丁,等他们知晓了尉少爷的身份,只怕眼珠子都会瞪出来。” 谢明月被元白逗笑了,她撑着脑袋,轻声道:“是啊,定然还会跳脚,不相信他的身份。” 她这几日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今日顾家人对母亲和离都这样推三阻四,得以想见若尉茂要认祖归宗,该会受到多大的阻碍。 第193章 皇后的问候 翌日一早,谢明月起床才想起,今日得入宫谢恩。 她差人去了顾府,告诉母亲,自己得晚些再去顾家宗祠,又问元白:“昨夜大爷未回?” 她瞧着外间的软榻,还有自己的床铺,都不像是有人躺过的模样。 元白给她梳头:“大爷昨夜回得晚,且身上有些酒气,怕吵醒了您,在书房睡的,今早又早早上朝去了。” 谢明月听罢,又是心疼,又是佩服。 佩服戚缙山铁打的人似的,一天天早出晚归,囫囵转着,却不知疲乏。 “去叫人抓些小柴胡汤的药,滋阴养肝的,回头我亲自给夫君熬。” 那日刺客一出,只怕很多事情就要从暗处浮出水面,戚缙山忙碌些,也是为了前程性命。 谢明月要进宫谢恩的事,一早就在侯府里传开了。 因为昨日圣旨懿旨连连下来,戚老太太特意问了谢明月院中的下人,知晓圣上下了旨意,赐谢明月的父母和离,还追封了顾肇源。 “她都被谢家下了族谱,算哪门子谢家人?真是手脚伸得长,爱管闲事。” 戚老太太一大早睡不着,坐在堂中和几个西苑的媳妇说嘴。 金氏圆滑着:“老太太,谢家是不认大房媳妇,不过顾家是认的,您说这顾家当年也是满门忠烈,以至如今血脉凋零,这次圣上下旨,会不会是对谢家的敲打?” 马氏也附和:“二嫂说得有理,毕竟顾家满门为国捐躯,高武侯更是尸骨无存,圣上于情于理,都要给些恩典的。” 金氏点头:“我瞧着,如今这顾家虽后继无人,得便宜旁支,但近几年有圣上盯着,只怕无人敢动了。” 谁吃饱了没事做,敢在天子脚下残害忠良呢。 戚老太太冷哼一声,虽然心底觉得谢明月这般是在圣上面前得脸,但就是对她有好处不往戚家带有些不满。 一个和离妇,怎么总张罗娘家的事,成日在府中不见人影? 她满心不悦地想着,却没发现自己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谢明月在府中管教问过,安排的顶好的。 金氏和马氏发现了,但都没说。 谁让戚老太太偏见太深,她们说了也是吃力不讨好。 只盼老太太早些发现明月的好吧。 想到自己那远在军营的不孝子,金氏暗暗叹了口气。 大房媳妇做事滴水不漏,若是与她井水不犯河水,在这府中便能过得安分舒适。 若是起了二心,要做些乱七八糟的事,大房媳妇整治起来从来不见客气。 往后还是敬着些为好。 这次入宫,除了觐见武帝,还要去后宫皇后处谢恩,谢明月穿着品服,特意将妆容弱化了许多,以免进宫之后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戚老太太还叫人来喊她,要给她讲入宫的规矩,谢明月前去听了几句,发现老太太明里暗里在贬她不知礼节,于是淡笑。 “老太太莫忘了,我被赶出谢家前,也活了十六年,那些规矩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且我也不是头一回入宫面圣,没有那般见识短缺。” 戚老太太耍威风撞到了南墙,顿时涨红了脸,想要斥责。 谢明月早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次她一到宫门,便有早已等候多时的小太监上前迎她。 “奴才王石见过戚大夫人,皇后娘娘命奴才备了软轿,请您上轿。” “多谢王公公。” 谢明月微笑着道谢,元白赶紧上前给小太监塞荷包。 小太监诚惶诚恐地收了。 这戚家夫妇如今是娘娘和陛下眼中的红人,他是夏公公的干儿子,今日这接人的活计,还是夏公公特意安排给他的。 捏着鼓鼓囊囊的银子,小太监的笑容越发真切。 宫内不能带侍女,谢明月独自坐上软轿,太监们稳稳抬着,朝翊坤宫走去。 “大夫人,如今陛下正上朝呢,娘娘吩咐了,您进宫后,先去娘娘宫内坐坐,喝杯茶,待下朝后再去御书房。” 王石殷切地在软轿边,亦步亦步跟着,同谢明月说话。 “今个儿娘娘的心情好,还亲自去御花园采了头花回宫,您这时候去,说不定能分得一朵。” 他在宫里是会哄那些妃嫔开心的,谢明月其实不在意这些,但得到皇后的赏赐,总归是为自己长脸,说出去,旁人也要对她起几分忌惮,不至于什么人都敢来糟践她一脚。 她笑着同王石说了几句话,打探到昨日东宫果然抓到了一批探子。 恐怕皇后的赏赐就是为了遇刺那事。 看来皇后是个赏罚分明的人,他们替太子承受了政敌的怒火,皇后的安抚即刻就下来了。 到了翊坤宫,这还是谢明月头一回来到后宫,宫殿比之路过的那些高大恢宏不少,彰显着一国之母的气派与威严。 她以前也是见过皇后的,因此比当场面圣时轻松不少,只深吸一口气,不紧不慢地垂下头,规规矩矩朝前走。 早有翊坤宫内的嬷嬷过来接替了王石引路。 翊坤宫内别有乾坤,谢明月想过皇后宫内大抵是冰冷肃穆的,没想到殿内布置得温软雅致,一切摆设都精巧别致,看上去不像是一国之母的宫殿,倒像是个宠妃的地方。 让人一进来,便不由自主放松了心情。 想必这也是刘贵妃在后宫专宠多年,皇后却依旧屹立不倒的缘故吧。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谢明月余光觑见宫殿上首坐着个华丽的身影,一跨入殿内,便立即跪下行礼。 皇后细细打量着她,眼角轻轻一弯,温和而不失威严道:“起来吧,在本宫这儿,无需拘束,赐座。” 谢明月在御书房都有凳子,在她这儿,自然也得有。 “上次见你,已是多年前了,还是个大姑娘,”皇后看着谢明月熟悉的眉眼,感慨了一句,“听闻你一直在病中,本宫也挂念着,如今怎么病一好就开始制香了?” 她含着笑,神色温和,就像寻常长辈一般,嘘寒问暖。 “说起来,你制的香确实好闻,长公主进宫来天女散花似的发了一次,如今这宫内,全都是你那香的气味。” 谢明月觑着皇后的神色,揣摩她话中之意,应当不是厌恶此香,毕竟如今殿内燃着的,就是她制的香。 她低头一笑:“臣妇原先一直在家调理身子,如今是大好了,娘娘与长公主殿下都记挂臣妇,是臣妇万世修来的福,无以回报,只能以己所长,制了香来感谢您的恩典。” 皇后见谢明月进退有度,应付得宜,更加满意,又问:“昨日陛下下了旨,你母亲可还好?” 第194章 当着太子秀恩爱 谢明月面容一肃,立即跪地。 “家母容颜受损,难以示人,加之自醒来后,下半身已失去行动之能,如今只能靠木與行走,今日未能亲身入宫,向娘娘表达感激之情,臣妇斗胆,代母叩谢娘娘的深切关怀。” 皇后闻言,初时略显惊讶,旋即便温柔地示意身旁的老嬷嬷上前,将谢明月轻轻扶起。 她的目光落在谢明月微红的眼眶上,不禁轻声叹息,语气中满含同情与怜悯。 “原来如此严重,本宫怎会迁怒于顾夫人呢?她作为顾家仅存的血脉,本宫心中唯有期盼她能早日康复,重拾欢颜。” 昨日,皇后已闻夏公公回禀,言及前往宣旨之际,戚府众人对谢明月面露不善,神色间横眉冷对。又说在谢家时,看到顾夫人半个身子被火烧得不成人形,闻之心亦戚戚焉。 尤其是听说,顾氏是被谢明月唤醒的,皇后也是生育过的妇人,知晓女子在内宅的艰难,更懂得儿女对一个女人来说有多重要,当即心中对顾氏的评价就高了许多。 反观谢长勋此人,平日里常以爱妻之名自诩,然顾氏之境遇竟凄凉至此,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看来武帝一直按着他不用,也是有此考量。 “白嬷嬷,去,将本宫那盒凝脂膏取来。” 皇后沉吟片刻,伸着指套往后殿一指。 白嬷嬷讶异道:“娘娘,可是那南国进贡来的?” “叫你去就去,那膏药进贡上来,自是为了造福于人,”皇后睨了嬷嬷一眼,随即目光柔和
相关推荐: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归宿(H)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下弦美人(H)
修仙有劫
赘婿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心情小雨(1v1强制)
生存文男配[快穿]
虫族之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