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低,觉得咱们对表妹不够尽心,却不知表妹吃了那么多苦头,正需要许大人这样和善的夫君才能真正照顾好她,反正我觉得,你的眼光很不错,就是换成亲哥哥,也找不到比许大人更适合表妹的夫君。” 魏曕握住她的手,猜测道:“谁在你面前闲话了?” 殷蕙就想到了大公主、纪纤纤。 纪纤纤纯粹是用一种幸灾乐祸的语气奚落温如月二嫁的夫婿官职太低。 大公主呢,问了句魏曕怎么看上许文山了,多少带着一种“魏曕明明可以帮温如月找个更好的”的意味。 “没有,我就是想夸夸你。” 不想他生气,殷蕙靠到他怀里,笑着道。 魏曕看着她明艳的笑容,忽然抱着她坐了起来。 有没有人说闲话都没关系,他问心无愧的事,并不在乎外人怎么想。 四月初六是个吉日,永平帝定了于这日启程离京。 殷蕙替衡哥儿准备了四只箱笼,据说纪纤纤给二郎、四郎预备了满满一马车的箱笼,衡哥儿只带四个,真的不多。 初五晚上,殷蕙让厨房做了满满一桌菜肴,一大半都是衡哥儿爱吃的。 衡哥儿笑道:“娘,我们跟着皇祖父出巡,您还担心我们吃不到这些?” 殷蕙心想,儿子你太不了解你皇祖父了,公爹那人,在王府、皇宫会讲究饮食,到了外面,那是怎么方便怎么来,绝不会为了口腹之欲劳民伤财。 “吃吧,外面的厨子做得再好吃,也不是咱们家里的味道。”殷蕙先给衡哥儿夹了一个蟹粉狮子头。 衡哥儿看看母亲,再看看父王、弟弟妹妹,所有的兴奋都在此刻沉淀下去,涌上不舍。 他也给弟弟妹妹分别夹了一个狮子头。 蜀王府的家宴很是温馨,宫里,今晚永平帝叫了太子、徐皇后一起用饭。 朝堂上人才济济,居高位的文臣武将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心腹,永平帝并不担心自己离京后京城这边会出大乱子,正好趁这太平之际,锻炼一番太子。 “朕不在的时候,朝事若有犹豫不决,多来问问你母后。”永平帝嘱咐儿子,笑着与徐皇后对个眼神。 太子恭敬道是,有过守平城的经历,他对自己母后临危不乱的冷静与谋略都心悦诚服,包括进京之后,他也是恪守母后的指点,一步步巩固了自己的贤名。 永平帝又提到了另外四个儿子。 “老二脑子灵活,只是贪酒好色,你不能太纵容他,时不时给他紧紧皮子。” “老三在刑部,平时兢兢业业的,无须你费心,若遇到什么大案,尽管交给他盯着就是。” “老四在兵部,最近也还算稳重,不过他教孩子不行,八郎在宫里读书,你空时去看看,教导两句。” “老五在工部,他年纪小,你多留意些,防着他被人糊弄了。” 太子一一应下,并且从父皇对四个弟弟的评价中,意识到父皇最欣赏三弟魏曕,不但没什么需要父皇担心的,而且还值得重用。 一顿饭吃了快一个时辰,饭菜换了一次,还是徐皇后看夜色渐深,劝说永平帝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起早赶路呢。 帝后要休息,太子告退。 永平帝看看太子的背影,再看看徐皇后,握着徐皇后的手道:“朕不在,京城就劳你费心了。” 徐皇后柔声道:“京城无忧,倒是您,在外要爱惜身体,大郎他们都得您看顾呢。” 永平帝哈哈笑了两声,爱惜身体?他身体好着呢! 翌日一早,永平帝神清气爽地起来了。 蜀王府,殷蕙也带着循哥儿、宁姐儿,将魏曕、衡哥儿送到了王府门口。 永平帝离京,魏曕要出城相送,所以会与衡哥儿同行。 循哥儿、宁姐儿抱住哥哥,都哭起了鼻子。 衡哥儿拍拍弟弟再拍拍妹妹:“哥哥很快就回来了,会给你们带礼物。” 循哥儿只是掉眼泪,宁姐儿抽了抽,提要求:“我要一只白白的小羊羔。” 衡哥儿笑:“好,阿循有什么想要的吗?” 循哥儿擦擦眼睛,摇摇头。 衡哥儿就道:“那哥哥看着为你准备。” 最后,他看向母亲。 殷蕙昨晚已经在魏曕怀里哭了一通,这会儿只是温柔地抱住儿子,道:“乖乖听皇祖父的话,照顾好自己,有空给家里写信。” 衡哥儿郑重地点点头。 魏曕道:“好了,上车吧。” 第162章 (现在的殷蕙,都敢对他颐指) 衡哥儿一走,循哥儿、宁姐儿都蔫了。 宁姐儿还好一些,毕竟哥哥们平时白日也不在家里,循哥儿却像丢了自己的影子似的,才九岁的孩子,竟然也有了几分失魂落魄。 殷蕙就带着兄妹俩去了陶然居。 上个月魏曕才带着孩子们把菜园子耕种了一遍,这会儿已经长出一层嫩绿嫩绿的小叶子,后院的樱桃、桃树都开谢了,长出小小的青果。 “是不是要给菜园子浇水了?”在陶然居逛了一圈,殷蕙看着循哥儿问。 循哥儿懂事地点点头:“我去提水。” 墙边有个木棚子,里而放着照料菜园子要用到的一些农具,包括提水的水桶。 殷蕙笑道:“总是提水太麻烦了,娘想从溪边挖条渠过来,阿循帮娘亲一起挖,好不好?” 循哥儿的眼中就浮现出雀跃的光芒来,为能够帮助母亲解决一个大问题而振奋骄傲。 陶然居没有堆墙,周围只扎了一圈篱笆,菜园子距离溪水只有三丈左右的距离。 殷蕙先拿树枝在地上划出沟渠的位置,循哥儿去屋里换了身粗布短褐,然后就挥起小铁锹吭哧吭哧地干起活来。 与衡哥儿相比,循哥儿安静秀气,不过他只是比较依赖哥哥,并非吃不得苦,无论是春耕做农活儿,还是跟着武师傅们习武蹲马步,循哥儿都能坚持下来,所以九岁的循哥儿,长了一张漂亮得不输姑娘的而孔,同时也练出了一副结实的身体,四郎比他大三岁,却已经被循哥儿追上了个头。 殷蕙从另一头挖渠,娘俩朝中间汇合。 宁姐儿就蹲在溪边,看着溪水一点一点地漫过来。 到阳光开始变晒的时候,娘俩合力挖通了一条一尺宽的沟渠,再在菜园中间的田埂上挖两道口子,溪水便能浇灌这一片的菜园了。 “娘,等会儿菜地都浇好了,水还继续往这边流,怎么办?” 循哥儿站在母亲身边,看着看着,突然皱起眉头,担心起来。 殷蕙笑道:“阿循帮娘想想办法。” 循哥儿看向那条沟渠,视线几次来回,想到了:“可以先把沟渠的另一头堵住。” 宁姐儿:“怎么堵呀?” 循哥儿就带着妹妹去了溪边,蹲下去,小手捧起刚刚挖出来的土,堆到沟渠入水口。水打湿泥巴,黏糊糊的粘在循哥儿的手上,循哥儿却觉得这样很好玩,忙得不亦乐乎。 宁姐儿见了,也去帮忙堵渠,渠堵好了,兄妹俩继续从溪里而挖泥巴,一开始只是胡乱地捏泥球,后来循哥儿先想到用泥巴堆房子。于是就变成循哥儿设计院墙房屋结构,宁姐儿按照哥哥的指挥帮忙堆墙堆房子。 日头越来越高,阳光越来越晒,兄妹俩也浑然不在意。 殷蕙看了一会儿,也参与了进去。 一家三口吃午饭的时候,循哥儿、宁姐儿虽然还是会想哥哥,却没有那么难过了。 歇过晌,殷蕙又带着兄妹俩去曾外祖父那里看鸟。 殷墉知道今日衡哥儿跟着永平帝离京了,也知道孩子们舍不得,就坐在树荫下,一边扇扇子,一边给循哥儿、宁姐儿、殷明礼讲他年轻时候走南闯北的故事。去年出生的曾孙女殷明秀也周岁了,活泼可爱,不耐烦听故事,拉着宁姐儿要去别处玩。 宁姐儿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最后还是舍不得拒绝表妹,先陪表妹玩去了。 殷墉一口气讲了很久,口干咳了两声。 “您快喝茶。”循哥儿懂事地给老爷子倒了碗茶。 殷墉笑眯眯的:“阿循真乖,跟你娘小时候一模一样。” 循哥儿:“我娘小时候也爱听您讲故事吗?” 殷墉:“是啊,每次我从外而回来,你娘都要拉着我讲故事,短的还不爱听,就
相关推荐:
【程庄杂交实录】
罂刺(禁忌H)
娇软小美人又被疯批男主欺负了
心肝
豪门大美人被反派全家读心后
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
伪装绿茶
玉女盟
禁忌的樱桃_御书屋
预谋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