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喜欢上他(1v1) > 第171章

第171章

小的时候,永平帝其实很喜欢老二,原因无他,这孩子长得漂亮,可谁曾想,老二竟养成了风流好色的性子,当差也当得平庸,没什么可以拎出来单独夸夸他的。 如今老二的胡子留起来,显得稳重点了,老二媳妇还是那骄矜的样子,空有一张好皮囊。 老三一家也来了。 永平帝多看了老三几眼,这几年老三总跟着他,永平帝已经习惯三子留胡子的样子了,没想到回趟平城又给修掉了。 老三媳妇也没什么变化,既有不输二儿媳的美貌,又有不逊色大儿媳的气度,且更圆融,没有架子。 永平帝还记得去年老三媳妇写的那封家书,正是那封家书,让他改变了南征的策略。 不错,是个好儿媳! 后而是老四一家三口,老四倒是还留着胡子,四儿媳模样不变,瞧着越来越像中原闺秀。 至于大公主、二公主这两家,永平帝瞥眼根本不敢直视他的赵茂,再看看器宇轩昂的杨鹏举,淡淡一笑。 女婿啊,还得他亲自来挑! 第120章 (明年安排一场选秀吧) 皇宫这场家宴结束时,永平帝还觉得意犹未尽。 按理说,金陵原本也是他的故土,可他在平城生活了快三十年,子女们也几乎都是在平城出生,如今重回金陵,他竟然有种背井离乡之感,心里总觉得空了一块儿地方,家眷的到来才让那片空落之处迅速地填满起来。 子女们纷纷告退,永平帝也跟着徐皇后去了坤宁宫。 李丽妃幽怨地看着皇帝表哥的背影,真是的,昨夜表哥就陪了徐皇后,今晚竟然又去,就一点都不想她吗? 其他三妃倒是都没在意,相伴离去。 坤宁宫,徐皇后亲手服侍永平帝洗脸。 寝殿灯光明亮,徐皇后细细打量着永平帝的眉眼。 说起来,今年永平帝也五十岁了,这年纪不是太老也绝对不年轻,然而可能是常年习武的关系,永平帝看起来要年轻很多,只有眼角长了些细纹,包括昨晚永平帝在榻上的表现,也真是令她刮目相看。 徐皇后只比永平帝小了两岁,对夫妻之事早淡了兴致,应付起来竟觉得吃力。 幸好,今晚永平帝只是断断续续地与她说着话。 “明年安排一场选秀吧,给老五挑个王妃,他们五兄弟再分别挑两个侧妃。” 徐皇后笑道:“您不给自己挑几个吗?后宫还都是我们这些老人,怪委屈您的。” 她是真心想为皇帝丈夫挑几个年轻的美人,也是夫妻间调侃一下,永平帝果然笑了,看着她道:“朕哪里有空常去后宫,而且孙子们都这么大了,难道朕还要再给他们生几个小叔小姑?” 徐皇后等人进京之前,永平帝宠幸了几个宫女,但也只是宠幸而已,都赐了药,不想再弄出孩子来。 话题又回到选秀之上。 徐皇后明白永平帝的深意,新帝登基,金陵的世家旧臣们都担心皇上会不会收拾他们,永平帝需要稳定朝局,而让世家们放心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联姻。永平帝此刻一心都扑在朝堂大事上,无心留恋后宫,好在儿子们够多,且侧妃之位都空着,正好联姻用。 “选秀简单,老五年纪也正合适,我倒是觉得,皇上应该尽快替楹儿选个好驸马,她都是二十一了。” 魏楹十八岁时,她还想着当年王爷肯定会让女儿嫁出去,没想到那年三月先帝驾崩,一年服丧,跟着又是近三年的战事,一下子就把魏楹耽误成了老姑娘,别说郭贤妃愁,徐皇后也着急,幸好丈夫顺利登基,魏楹做了公主,还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没有谁敢嫌弃。 永平帝笑道:“楹儿对朕说过,说她喜欢才子,明年春闱时朕会替她留意的。” 他一直都记得女儿的那个梦,能被梦里的他夸成“全京城最有才学的男子”,多半就是新科状元了。 提到驸马,永平帝脸色忽然一沉,对徐皇后道:“赵茂那人,朕越看越不顺眼,真想找个借口让槿儿休了他!” 徐皇后闻言一叹。 女儿远嫁京城,素来报喜不报忧,她想着女儿身份尊贵,又为赵家生了两儿一女,还有镇国公府这门京城一等一的勋贵亲戚,赵家肯定会待女儿好,直到这次战事,赵家不愿与女儿共患难,徐皇后才深深地后悔起她当年的决定来。那时候,是她向丈夫举荐了赵茂,丈夫相信她的眼光,才欣然同意的。 其实赵茂仪表堂堂,长得确实不错,就是一连串的事下来,赵茂品行不堪,更是深深地伤了女儿的心。 尽管如此,徐皇后还是劝永平帝道:“算了吧,昨日我试探过槿儿的意思,她说,赵茂毕竟是孩子们的父亲,哪怕只是个摆设,摆在家里也有点用处。再说了,刚封了公主就休夫,让天下百姓怎么议论,我还想编书呢,除了劝诫百姓行善,也要宣扬女德,槿儿若休夫,百姓们家的女儿又如何奉行女德?” 永平帝诧异道:“怎么想到要修书了?” 徐皇后靠到他怀里:“三年战事,燕地、河南、山东等地深受战乱之苦,民间恐有怨言,皇上爱民,减免了当地的赋税,这是实打实的惠民之策,我修书,是想尽快让百姓们的思绪安定下来,脚踏实地地过日子。” 永平帝一点就透,抱紧她道:“皇后贤惠,是朕之幸,也是我大魏百姓之幸!” 徐皇后温顺地依偎着丈夫,她要修书是真,女儿不想休夫也是真。 女儿与她说了实话,她允许赵茂搬进公主府,并不是为了那早已不存在的夫妻情分,一是不想给父皇添乱,二则是因为,女儿很享受赵茂在她面前做低伏小的姿态。先凑合过着,等她什么时候折磨够了赵茂,等朝堂彻底稳定了,孩子们也都大了,她再彻底与赵家决裂。 徐皇后觉得,女儿变了,变得像一个真正的公主,因为知道有父皇母后替她撑腰,不再温婉,而是多了几分恣意与跋扈。 挺好的,女儿受了那么久的委屈,是该扬眉吐气了。 五王到了京城,各有姻亲需要联系拜访。 端王魏旸这边,他纯粹是给母亲面子,才带着徐清婉与孩子们去了一趟镇国公府。 现任镇国公是徐清婉的同胞弟弟,二十多岁,虽然比父亲徐耀圆滑些,却也有傲骨,在魏旸面前不卑不亢的。 魏旸对妻弟并不在意,与徐清婉一起去探望称病辞官的徐耀。 徐清婉看到消瘦憔悴的父亲,眼泪就止不住了,不停地问父亲为何要那么傻。 徐耀便当着魏旸的面将女儿骂了一通,说是骂女儿,分明是指桑骂槐,骂永平帝是反贼,骂魏旸助纣为虐不懂得劝阻。 一顿骂把魏旸气的,抓着徐清婉的手腕拂袖而去。 在舅舅那里受了委屈,魏旸心情不好,进宫去找母后诉苦。 “母后,舅舅真就冥顽不灵谁的话也不听了?要不您去劝劝他?”魏旸眉头紧锁地问。 如果说魏昂在位时,舅舅为了困在京城的一家老小不敢偏帮父皇,魏旸能够理解,怎么父皇登基了,舅舅还在那里骂,难不成舅舅真看不起父皇,真把父皇当彻头彻尾的反贼了? 凭什么啊,魏昂都把剑悬在父皇面前了,舅舅还指望父皇憋屈认命? 魏旸越想越气。 徐皇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苦笑道:“你舅舅就是那个脾气,能改早改了,就这样吧,他在府里养病,你父皇眼不见心不烦。” 无论如何,有老国公爷的功勋在,徐家都不会倒的,只要侄子侄孙们立起来,徐家早晚能恢复当初的荣耀。 “伯起,我知道你心里不是滋味,可清婉夹在中间更难受,你不要迁怒她,好好对她。” 在燕王府的时候,徐皇后就把儿媳的憔悴看在眼里,劝了几次,可她的话不管用,得朝夕相处的儿子疼惜才行。 魏旸哼了哼,提起另一件事来:“母后,听说父皇要为我们选侧妃?” 宫里要选秀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魏旸也有听说。 徐皇后:“是啊。” 魏旸看眼母后,道:“孟氏为我生了六郎,如今又有了身孕,母后,我想替她请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快穿]那些女配们   屌丝的四次艳遇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差生(H)   盛爱小萝莉   突然暧昧到太后   数风流人物   云翻雨覆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