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呦,一边讨饶一边解释道:“你美!你比她美!问题是,不是你们谁更美的关系,是老三不正常,否则换成我娶三弟妹,我照样纳妾……哎,我也不是这个意思!” 夫妻俩在床上胡闹的时候,蜀王府那边,魏曕也从刑部回来了。 今日他翻了一天的卷宗,要办的案子却毫无头绪,心情便不太好。 在前面擦拭更衣,换过常服,魏曕呼口气,去后宅看孩子们。 孩子们没什么稀奇,倒是殷氏,穿了一条以前都未穿过的桃粉色褙子,水灵娇艳,仿佛新嫁时候。 这才刚进三月,她便穿得这么少了,还说不好美。 夜幕降临,孩子们也都回房休息了,魏曕跟着殷蕙进了内室,转身手就抓住了她的腕子。 殷蕙诧异地看着他。 魏曕捏起那层单薄的衣衫料子,不赞成地道:“春捂秋冻,你换得这么快,仔细着凉。” 白日确实暖和,早晚还是有点冷的。 殷蕙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脸,突然靠到他怀里,抱着他的腰蹭了蹭。 魏曕身体一僵。 殷蕙仰头,桃花眸子亮晶晶地望着他:“特意为您打扮的,好看吗?” 魏曕抿唇,现在夸她好看,明日她敢穿得更薄。 殷蕙怕他不明白,唇角上扬,一手顺着他的衣袖道:“宫里给王爷们赐婚侧妃的旨意都下来了。” 魏曕忽然知道她为何刻意精心打扮了,伸手就把人横抱起来。 殷蕙双手勾着他的脖子,目光盈盈地看着他:“别的王爷都有新鲜美人入府,就您没有,您真不后悔?” 魏曕反问:“我若后悔,你又如何?” 殷蕙咬唇,哼了一声:“那我就把新衣裳都送给妹妹们去,我继续穿旧衣,反正您也不稀罕看了。” 无论澄心堂还是蜀王府,都没有通房妾室伺候,所以殷蕙也很少会露出这种拈酸的娇态。 魏曕很受用,娇妻在怀,刑部的案子也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殷蕙感受着他越来越炽的兴致,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 无论明年如何,至少现在,他们夫妻确实算得上恩爱吧,尽管他不纳侧妃,根本与她没多少关系。 第127章 (春耕乐) 一年之计在于春,选秀结束不久,永平帝在朝堂上宣布,本月下旬,他要带着一批官员还有他的五个儿子以及五岁以上的孙子们,去金陵城外的皇家别苑春耕。 那座别苑乃是先帝建都金陵时所建,里面的园林风光之美、亭台楼阁之巧自不必说,特别之处就在于,别苑里还有几亩田地。 先帝出身贫寒,深谙“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当年初建国时正是百废待兴之际,为了鼓励百姓们种地,先帝不但以身作则亲自耕种劝农,还专门设立了“司农司”,负责百姓们开垦荒地的管理奖赏,以及民间关于田地的纠纷。 如今永平帝登基,前面三年的战事也耽误了燕地、河南、山东、淮北一带的耕种,无论为了战后的休养生息还是为了奉行先帝的节俭爱农的家训,永平帝都要继续把别院的田地种起来,不仅今年要种,以后年年都要种,等他驾崩的时候,他还要叮嘱继位的儿子继续种下去。 皇帝老子兴致勃勃地要带儿孙们种地,魏曕等王爷们自然不能拒绝,甭管心里怎么想,都得表现出赞许拥戴来。 黄昏魏曕从刑部回来,半路上与魏昳碰到了。 魏曕骑马,魏昳坐着马车。 魏曕本想让兄长的马车先行,没想到魏昳挑开帘子,非要他上车说说话。 魏曕只好让长风牵马跟着,他跨上了马车。 魏昳让出一半的主座来,先打听魏曕在刑部的差事办得如何。 魏曕道:“这三年积攒的案子太多,还有的查。” 魏昳叹道:“谁说不是呢,案子还能拖拖,耽误几天也没什么,户部这边,今日这里要银子,明天那里要军饷,国库都快空了,户部尚书还让我想办法,我又不是财神爷,变不出银子来,能有什么辙?” 都说户部油水多,父皇刚让他去户部时,他还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差事比老三、老四、老五的都强,父皇心里还是看重他的,结果到了户部,魏昳才发现这会儿的户部就是个坑,国库因战事空虚,可能里面有多少铜板都记得清清楚楚,谁还敢捞油水? 魏曕看得出兄长是真的愁,可刑部的差事也没有兄长说得那么简单。 有的案子能拖,有的案子却必须尽快破掉,譬如杀人放火等大案,嫌犯不一定是真凶,如果放纵真凶在外逍遥,只会有更多百姓遇害。 只是,兄长叫他上来只为诉苦,魏曕便没有深谈刑部的事。 “熬过今年秋收就好了。” 魏昳抱怨一堆,魏曕只安慰了这一句。 魏昳也不指望魏曕能提供什么好点子,再次叹口气,又聊起今日早朝父皇宣布的春耕之事:“父皇真是,精力无穷啊!” 话好像是在夸永平帝年富力强,可那语气,明显是抱怨永平帝闲的没事自讨苦吃。 魏曕默默听着,没有搭言。 魏昳忽然记起三弟是练武的,打仗都不怕,还会在意拿锄头? 也就是说,他跟三弟抱怨种地辛苦,无异于对牛弹琴。 车厢里尴尬了一会儿,楚王府到了。 魏昳松口气,客气地邀请魏曕去里面喝茶。 魏曕谢绝,跨上自己的白蹄乌,继续往蜀王府那边去了。 魏昳负手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叹口气。 厅堂里面,纪纤纤在听二郎讲他今日在宫里读书的见闻,庄姐儿坐在母亲身边听着,时而提问,四郎安静地站在一旁。 魏昳跨进来,三个孩子齐齐喊父王,庄姐儿则扑过来。 魏昳摸摸女儿的头,对纪纤纤道:“开饭吧,饿了。” 纪纤纤见他神色疲惫,猜到今日的差事又不顺心,拿眼神示意孩子们懂事点,这就吩咐丫鬟们备饭。 晚饭摆好,魏昳吃了两口,忽然对二郎、四郎提了春耕之事。 十二岁的二郎又惊又烦,小声嘀咕道:“皇祖父想种地,他自己去就行了,为何还要叫上我们。” 魏昳心想,果然儿子才跟他一条心,话能说到一处去。 但他自己不满归不满,嘴上却要严厉地批评二郎:“皇祖父是要让你们体会农耕之苦,爱民惜民,休要抱怨。” 二郎抿抿嘴。 魏昳见四郎并未叫苦,满意地点点头。 蜀王府。 魏曕直到吃完晚饭,才对一家人说了此事。 九岁的衡哥儿有点担心:“父王,我不会种地。” 他都不会,循哥儿就更不会了。 魏曕少时倒是跟着父皇在燕地种过几次,种地、开荒,什么累活儿都上过手,后来燕地田野肥沃百姓们丰衣足食,父皇才不再亲自下地劝农,导致衡哥儿这一代还没有机会尝试。 魏曕就对殷蕙道:“明日你叫管事采办几套耕具,初十休沐,我带他们把陶然居的地种了。” 殷蕙笑着点头,衡哥儿、循哥儿也都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宁姐儿不是很懂爹爹娘亲哥哥们在说什么,抓起一块儿做成桃花形的青菜肉饼,津津有味地吃着。 那肉饼混杂了金红色的火腿丁、鲜绿色的青菜沫儿、星星点点的黑芝麻,荤素搭配,卖相也诱人。 不但宁姐儿有,衡哥儿、循哥儿兄弟俩面前也摆了一盘。 小时候的衡哥儿一点都不挑食,可他现在大了,更爱吃肉,娘亲的青菜肉饼做得再好看,他也不吃了。 循哥儿吃了一块儿,也觉得不太好吃,对娘亲道:“娘,我想吃猪肉馍。”猪肉馍肉更多。 殷蕙笑道:“明天娘叫人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卖的。” 猪肉馍要属廖秋娘做得最好吃,就是不知道已经做了世子夫人的廖秋娘有没有再在金陵开一家铺子。 孩子们挑,魏曕不挑,差事累他胃口也好,把兄弟俩剩下的五六块儿青菜肉饼都吃了。 殷蕙趁机教导孩子们:“看,爹爹吃得多,所以才长得这么高。” 正好魏曕站了起来,兄妹三个齐齐仰头,看着高大伟岸的爹爹,小脸上都写满了崇敬。 转眼到了三月初十。 殷蕙不但置办了耕具,还给魏曕与儿子们分
相关推荐:
重生之嫡女蓉归
成为色情漫画女主角(校园 h)
重生之继父
玉女盟
谁家清冷白月光天天咬人腺体啊
风铃(gl)
锦鲤崽崽横行古代傅啾啾
尽余欢(民国)
百变小樱里的阳光大男孩
狼的慾望 我的狼王子系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