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道燕国皇后是什么目的,但绝不会是什么善意之举,说不得里头就藏着什么毒计。 不过不管燕国皇后算计的什么,都不可能成了,她直接就跟燕国撕破了脸皮。 “主子,燕国皇后在燕国的势力很大,燕国目前还不是我们祁国能抵抗的存在,要想算计燕国皇后,怕不那么容易。” 易青知道自家主子肯定很生气,之前被平太妃算计了这么多年,可原来平太妃身后还有人。 “若是旁人,自然无从下手。” 姜明珠说着朝易青招招手:“你附耳过来。” 易青的脸色从一开始的不可置信到震惊,看向姜明珠,越发觉得姜明珠深不可测。 居然连燕国皇后的把柄,太后都知道。 “你就按着哀家的吩咐,让人找到证据,秘密的交到燕君前皇后的家人手中。燕君前皇后可不是一般人家出生,而是赫赫有名的武将世家,若是知道自家女儿是这样被继后害死,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燕国皇后沈丽君是靠着计谋一步一步上位的,想要上位,必然就要除掉踩在她上边的人,燕国国君前一任皇后,并非真的病死,只是因为挡了沈丽君的道。 当时这事儿并不是没人怀疑,只是沈丽君手段高明,将事情遮掩了过去。 但事情做了就不可能没有痕迹,姜明珠上辈子得来的那本册子上,就有这事儿的记载。 只是那时候燕国已经被沈丽君掌控在手中,哪怕证据拿出来,也已经晚了。 但现在沈丽君还远远没有前世的权势,甚至还要对着燕国皇帝虚与委蛇,事情被爆出来,她倒想看看沈丽君又要怎么应对。 这点事情不足以击倒沈丽君,但够她焦头烂额,好好喝一壶了。 接下来还会有很多事情等着呢。 说来燕国若是内乱,对南宫擎的处境是有好处的,当时她不是没有想过以此制造燕国内乱,到底是忌惮沈丽君三分。 但现在知道是沈丽君在算计她,呵呵! 第165章 江南水灾 “主子,这燕国皇后到底是为的什么?您和她按说不可能有过节,她却这般算计您,实在是没什么道理。” 芳若知道是燕国皇后算计的姜明珠,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又气愤又疑惑。 “哀家也很想知道。说来哀家到现在才知道,算计了哀家这么久的,居然还不是平太妃。也是,平太妃那个蠢货,虽然擅长隐藏,但绝对没有脑子布下这么高深的计谋。这世上的事情,都不会是没有缘故的,只是哀家对燕国皇后的了解还不够多,不过总有一日,哀家会弄明白的。” “主子,就凭您知道的那些,只要易青派人找到了证据,燕国皇后以后必然不能再这般威风,说不得会被燕国国君给处置了。这位沈皇后可是把前一任燕国皇后给杀了。” 芳若说到这儿有些解气,还是自家主子厉害,燕国这位沈皇后敢把主意打到自家主子身上来,活该要倒霉。 姜明珠闻言却摇了摇头:“沈丽君这样的女人,仅仅只是凭借自身的手段就能爬到皇后的位置上,这么一件事情还不足以真正动摇她的位置,最多只是给她添点麻烦。” “主子您后续还有安排吧?” 刚刚的话芳若也是听到了的。 “安排确实有,可哀家知道的这些,都只能是给她找麻烦,给她点颜色看看,不过这样也够了,最起码为祁国争取了时间。” 哪怕沈丽君是对手,姜明珠也不会 刻意抹黑对方来抬高自己。 事实上, 沈丽君是个十分有政治眼光的女人,不止擅长阴谋诡计,在国事上也有独到的认知,只是凭着阴谋诡计是不足以掌控燕国朝廷的,可沈丽君做到了,甚至带领着燕国,几乎要追上秦国的脚步,能做到这个程度上的女人,政治谋略也不会差。 沈丽君会朝着祁国下手,怕也是察觉到了什么,怂恿燕国国君来求娶祁国公主。 姜明珠越往下想,脑子里的思路越清晰,几乎肯定了自己这个猜测。 “主子,燕国这位沈皇后当真有这般厉害?” 芳若看出自家主子的忌惮,极少有人能让主子有这样的评价。 “永远不要小看了你的对手,还是沈丽君这样的对手。便是哀家这时候和这位燕国皇后对上,只会处于下风,而唯一破局的方法,就是让咱们祁国迅速的发展起来。国家的实力,才是我们祁国人的底气。” 姜明珠好胜心强,何况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好在她现在手里头有不少底牌,不需要太久,祁国一定能起来。 这个时间,她重生所知道的消息,能为她争取到时间。 这么想着,姜明珠又朝着易青耳语几句:“易青,你让咱们的人这样……” 易青听得主子这主意,着实是缺德冒烟了,但绝对管用。 “别用这样的眼神看着哀家,若是沈丽君手里头有哀家的把柄,手段只会比哀家更甚,更缺德,这样的时候讲良心那才是傻。咱们做不到趁她病要她命,但也要让她没那么轻易的脱身。” “是,属下立刻去安排。” “一定要小心,手段精妙一些,哪怕要多绕几个圈子,也宁可自己多麻烦,别留下了蛛丝马迹。” “属下明白,一定会叮嘱咱们的人。” “行,去吧。还有,这是哀家让人寻来的好东西,你让人送到那位宠妃手上,让她更能笼络住燕君的心。沈皇后到底是年纪大了,没办法和年轻的嫔妃相比。” 姜明珠把一个瓶子给到易青,嘴角带着坏笑。 比起被别人算计,还是算计别人更让人心情舒畅,之前沈丽君在明她在暗,这一次她也让沈丽君尝尝被算计的滋味儿。 系统出品的,那可都是好东西,姜明珠花了一锭金子,才买到了这样促进男女那方面的好药,燕君一定很受用。 姜明珠这边吩咐下去,在燕国搅弄风云,也不忘给南宫擎去了一封信。 这样两下配合,想来南宫擎能在秦国国君那儿进行的更顺利,更容易得到秦国君主的信任。 “太后,不好了,江南发生水灾……” 这一世没有任何改变,水灾该发生还是发生了。 不过这一次消息报上来要比前世早许多,死亡人数也比上辈子少了大半。 哪怕是如此,姜明珠心里依旧很沉重。 派人赈济灾民,一系列的措施安排下去,谁不说一句太后英明。 “太后,江南水灾,百姓损失巨大,但这是天灾,无法避免。比起一江之隔的梁国,咱们祁国的状况要好太多,死伤还不到梁国的三分之一。便是田地中的作物,虽然被水淹了,但因着种苗优良,仍有半数活了下来,产量减少是必然的,但至少保住一部分的收成。现在江南的百姓无不对太后您称颂有加。” “少拍马屁,哀家稀罕这个?” 姜明珠白了一眼奉承的官员:“现在紧要的是再往下拨发一批粮种。水稻和红薯已经过了最适合的栽种时间,但玉米仍旧可以种,产量一样不小。另外房屋的建设,这样大量的房屋,朝廷也承担不起,最好的办法,百姓和朝廷各自出一半,若是百姓没有银子,可以做工来抵。另外,防疫的措一定要做好。” 姜明珠说着,又和几位重臣商量了具体的对策。 这一次的水灾,也算是渡过去了。 但度过了水灾,并不代表这一次灾难真正过去。 大涝之后必有大旱,上辈子老百姓好容易度过了水灾,又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地里颗粒无收。 这一年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 姜明珠拿着系统换来的书翻了又翻,然后把魏丞相和陈老大人,还有现在任工部尚书的徐尚辰,以及工部侍郎苏澈,都一起叫了过来。 “太后,您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若真是如此,天灾咱们没法改变和避免。”魏丞相脸上带着深沉和无奈,若真是如太后预料的那般,大祁又要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了。 第166章 番邦商人 “天灾确实没办法避免,但是干旱却可以缓解,只要咱们提前准备。” “这,太后,臣在朝为官这么多年,这样的天灾遇到过不少,尤其是干旱,实在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是尽量筹集粮食赈灾。” “臣倒是在书上看到过不少方法,但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徐尚辰神情严肃,眉目间带着几分为百姓的忧虑,他和太后过去打交道不多,还是这次皇上去了秦国,才对太后有了更多的了解。 太后从来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既然有这样的忧虑,必然是有原因的。 何况从前的记载,大涝之后必有大旱,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今年的情况,
相关推荐:
蓬山远
京港往事
の阉割计划
从宠物店开始
我的金手指不太对
无限制开挂
叶玄澹台明月
我写的文都成精了
田园小农民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