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我害了人命。”叶恒叹气。 “宋兄实在是不必耿耿于怀,叶恒有幸,结交宋兄,实在是福气。”叶恒拱手。 话已经说到这里,宋南保满腹心事也只好压住了。 “话说开了,我就安心了。我也不送你了,祝你一路顺风。”压住心里的酸涩,宋南保拱手。 叶恒也拱手,没有再多说。终究是分别了。 宋南保对于叶恒来说,是插曲,只是这个插曲记忆不太好。叶恒骑在马上,心里无比轻松。瞧,虽然要执意的离开家里了。可大哥还是给他预备了足够的银子。最好的马匹。 嫂子给预备了好多冬衣都在后头的马车里呢。 有时候啊,家就是家。大姐姐的话说的很好,他不是被叶家驱逐出去的。 所以,他身后还是有家的。 这一来,不管流浪去哪,都不会太凄凉不是么? 所以,他虽然策马远去,不回头。 可是心里知道,京城啊,不会永远的离别的。因为他总是要回来的。不管多少年。 那对母女的坟前,叶恒惊了一杯酒,烧了一道纸,说了一句话。 他说:怪我一早没有接你回叶家,是我的错。可是我没有不想负责,对不起。 他心里想,如果可以的话,就叫这娘俩个一起转世吧,等他娶妻了,就投胎来。做他的女儿。他定然呵护他们一辈子。 我错了,可我总会成长。 以后的以后,我总会担负起我的责任。 第1122章 忠臣 也是今年纳兰家大约是不大顺利。 才送走了惠太贵妃一个多月,宫外,明珠就病倒了。 事实上,他春天的时候就不大好,不过一直都不曾说出来。 也坚持着上朝办差的,就没叫人知道。 可是入了冬之后,就一天不如一天了,终于连上朝也不能坚持了。 明珠是两朝老臣了,这里的明珠,虽也有过小算计也拉帮结派。可最终还是说得上一声忠臣的。 尤其是这几年里,他福建和京城两边走,也在收复台岛以及创立水师和船队的事情上,立下不少功劳。 所以,得知他不好了。四爷第一时间就叫太医去看了。 并且叫二阿哥弘昐代表他亲自上门探望。 也是表示在意老臣的意思了。 弘昐别安排了这么一件事,自己的喜出望外自不必提。 朝中也有不少人的心思又动了起来。 原本,二阿哥那件丑闻缠身,大家还觉得他也许和太子之位无缘了。 可是如今瞧着,大约也不碍事。替皇上探望重臣这种事,可不是谁都有机会的。 明珠见了二阿哥,也是客客气气的要迎接。 倒是弘昐,紧走几步过来:“明相千万不要劳动。我是来瞧您的,要是叫您劳动了,岂不是不好?” 明珠感激涕零的谢过皇上,又谢过他。 弘昐也是一脸伤怀:“明相是皇阿玛最看重的老臣,一生功绩无数。如今病了,皇阿玛担心,就是我也担心的很。还望您好好养病,有什么就叫人来与我说。我虽然不才,可是还能说上几句话。” “臣感激不尽!多谢二阿哥!”明珠流着泪道。 等弘昐又说了一句话,放下药材,这才走了。 送走了他,明珠收住泪,疲惫的躺下。 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就凑过来劝:“阿玛您可宽心些,您瞧,二阿哥都亲自来了呢。” “就是就是,这位阿哥可是温文尔雅,有些皇子风度的。”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明珠摆手。 明珠知道,这几个儿子都没什么大智慧,他死了他们只会走下坡路。 可就这么几个儿子,死了的容若不算,其余的儿子们,就这个德行了。 何况,就算是容若,虽然素有才名,可是做官一途上,也是不通的。 哎,也就是这个命了,纳兰家,别想世代繁茂了。 不过,他都要死了,这些事也管不了。 至于二阿哥…… 是很好,温文尔雅,礼贤下士。 可是过了。 皇子们做戏是谁都有的,可是他做的过了。 他看得出,皇上如何看不出? 不过他心里也有数,二阿哥是着急,眼瞅着四阿哥五阿哥都长成了,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得宠。他哪里能不急? 毕竟,他可是长子呢。 只是,明珠想,这么做其实不好。不如踏踏实实的,叫皇上瞧着你用心了。 一个手里没有一点权利的皇子,想着拉拢大臣,本就是个错误。 大臣跟着你图什么呢? 一句话说,也瞧不见前途啊! 不过,明珠又想着乐了,他是没瞧上,可是朝中有的是瞧得上的。 只是,且慢慢的争他,他是瞧不见了。 只是啊,闭眼之前,说什么也得叫家里人明白,不能参与这夺嫡的事。 当今如何坐上皇位的且不说,可当今的性子是举世罕见。 他善良,没有追究任何一个兄弟,也没有连累几个臣子。 可他又不是个怯懦的,反而杀伐决断,从不拖泥带水。 可谁知道下一个上来的是什么性子? 要是纳兰家参与了这些事,成了也罢,那是从龙之功。要是败了呢? 何况,不是他瞧不上自家的孩子们,儿子们不成器,孙子们就如今瞧着也没一个厉害的。 便是容若留下的那几个孩子,也是……丝毫没有继承他们阿玛的灵气。 哎,都是命。 直亲王来探望的时候,明珠大人正为了老子英雄儿蠢蛋的现状无能为力中…… “明相身子如何了?”直亲王进了内室,发现明珠竟然在发呆!这简直是平生仅见! 明珠一愣,见是他:“直亲王来了!臣有失远迎。” “快别这么说了,舅舅身子如何?”直亲王笑了笑,不过他也瘦得厉害。 因为惠太贵妃过世,伤心了很久,又守孝跪灵,人很憔悴。 “哎,人老了就这么回事。不大成了。”明珠笑了笑,不甚在意。 直亲王却一愣,他额娘临走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虽然说,明珠与额娘也就是一个族,族亲罢了。 只是后来,才认了亲,也是为了彼此能站住脚而已。 可这会子听了这话,直亲王恍惚,这两个人倒是有点像。 “大阿哥如今好,臣就很放心了。想来,娘娘也放心了。”明珠笑道。 直亲王点头,他想着,也就是额娘和他了,还偶尔叫一句大阿哥。 以后就没有人叫了。 “总是要好好养着的。”直亲王劝的有些苍白。 “哎,我这一辈子过的比谁都好,寒门出身,一步步到了如今,没遗憾了。不过就是有一点还是有些不如意的。就要麻烦大阿哥了。”叫了几十年舅舅,总归……有那么几分香火情的。 “舅舅请说吧,只要我做得到,不遗余力。”直亲王猜得到,无非就是看顾纳兰氏。 “家里子弟不成器,别的要求也没有,就是不希望他们参合皇子们的事。不求家里大富大贵,只求子孙后代能好好的就是了。”明珠很明白,他一死,没几年家里就会渐渐走下坡路的。 人预料不了百年后,安排的再好,也总是有差错的。 所以,就不安排了。 “舅舅放心,这事我会看着的。”直亲王刚经历过丧母之痛,也就不想说什么您一定会好好的之类的话了。 人啊,老了总是会死的。与其说那些空话,不如好好叫他安心。 “有我在,总是能叫纳兰家好好的。” 一个有战功,手握重兵的亲王,总还是护得住一家子能好好过日子的。 果然,有这话,明珠就安心多了:“多谢直亲王了。” “一家子,不必如此。”直亲王笑了笑。 第1123章 济世之才 直亲王看过了明珠,就进了园子,与四爷汇报。 四爷听着他说话,眉头皱着。 直亲王道:“太医的意思是,如今就是熬日子了。每日里参汤吊着,不大能吃饭了。好一点熬过这个年,不好的话,就是熬不过去了。” “明相心情如何?”四爷问。 “回皇上的话,明相心情倒是好,直拉着臣的手感谢皇上您。说这些年,做了不少事,这一辈子不空过。”这也是真的。 今日的谈话到了最后,明珠就是这样的状态。 甚至,说起台岛和船队,他眼里有种光。 “哎。”四爷叹口气:“明珠虽然有自己的毛病,可是为人臣子着实是个有才干的!可惜了。” 说着,四爷就起身,走到书桌前:“给朕研墨!拿狼毫来!” 苏培盛心里有数,这是要写一幅字了,只怕是要送明相的。 忙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四爷拿起笔,不必想,就挥手写下四个大字:济世之才。 “明相两朝为官,乃股肱之臣也。当得起这四个字。”四爷放下笔:“拿去,叫内务府照着做好,送去明相府上。” 直亲王忙道:“臣替明相叩谢皇恩。” “大哥起来吧,大哥进来消瘦了不少,思念亡母的心朕明白,可是身子也要紧,不能一味的只是伤怀。朕还指望着大哥呢。”四爷拍了拍直亲王的肩膀。 直亲王的眼眶一下就红了:“多谢皇上惦记,臣都知道。” 内务府的办事速度素来是看人下菜碟的。 如今,皇上想送给明相一块匾额,那他们就得马上动起来。 很快,就叫技术高明的师傅将皇上的子描绘在木头上,雕刻好,上了漆,然后装好框子往明相府上去。 得了牌匾,明珠当时就被自己的儿子扶着,出了屋子,跪在院子里。 对着皇宫的方向,郑重其事的磕头。 只是激动的一直颤抖,老泪纵横,一句话也也说不出来了。 半晌,直到宫里的太监都有些着急了,他才起身。带着一脸浊泪:“皇上啊!老臣荣幸啊!皇上圣恩浩荡啊!” 明珠的喜极而泣,只有三成是做戏。 另外的七成,全是发自内心。 天知道,他当年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小子的时候,被人骂过一句你以为你有济世之才么? 那时候,他虽然还是个穷小子,就在心里立下志愿,他这一辈子,就是要做个济世之才! 他胸有丘壑,何以不能济世安民? 可后来,科举,做官,几十年宦场沉浮,早就不记得当初还有这么的志向了。 可临了临了,皇上给了他一块匾额。 济世之才! 济世之才啊!那是他少年时候一个不屈的梦。那时候一点都不觉得那是说瞎话。 可这个梦,他都忘了几十年了! 那时候他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横冲直撞。 可这时候的他,已经垂垂老矣,头发全都白了。 可谁知,他自己都忘了的事情,却被皇上提起。 皇上说他是济世之才! 送走了宫里的太监,明珠扶着下人的手,一遍一遍的摸着那块匾额,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老臣纵横一生,至此再无遗憾!” 那是一种满足,是你一生的心血凝结后,被人赞同的满足。 多数的人,死了之后,才有这样的殊荣。 他们的一生功绩,才会被认可。 可是他何其有幸?还活着,就看到自己的定论。济世之才,哈哈哈! 这以后,他明珠能千古留名! 明珠直起腰神,打量着自己的院子。 慢慢的走,然后忽然就笑着读起了词。 那是南宋辛弃疾的破阵子。 他有些沙哑的读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明珠带着一种诡异的笑意,最终笑意成了大笑。 他哈哈哈哈的笑,真有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在里头。 笑完了,他看着自己的儿子:“老夫比那辛弃疾有福!哈哈哈,老夫终究是赢得身前身后名,却也不必可怜白发生!” 他的儿子们都些懵,皇上给了牌匾,是应该高兴,可也不必如此吧? 只是,谁也不敢说话。 明珠看了看自己的几个儿子,然后又看了一眼那块匾。 最终拖着步子进了屋里,坐下去的时候,他道:“老臣要走了。不能伺候皇上了!老臣愿我大清四海升平,江山永固。” 说完,就闭上眼。就那么坐着断了气。嘴角还带着笑意。 良久,他的儿子们才敢来探一探他的鼻息。 知道他是过世了,这才敢跪下哭号起来。 明珠的福晋两年前就没有了,所以儿子们就是最大了。 消息传回园子里,是明珠的贴身小厮亲自传话的,明珠最后的这些事也都事无巨细的与四爷说了。 这个小厮跟着明珠多年,总是知道如何能给自己的主子最后争取什么的。 四爷听罢,长叹一声:“朕痛失一忠臣,大清痛失一柱石啊!” 随意下旨,明珠的后事按照一等国公之礼办理,命内务府全力协助。 明珠的次子官升一级,又赏赐了明珠家里不少金银。 明珠的功绩有目共睹,四爷赏赐也好,抬举也罢,都是冲着他本人这一辈子的功绩。 有四爷的抬举,明珠的后事办的极其风光。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纳兰家也就此为止了。 没有什么经天纬地的人才了。 至于二阿哥的未来福晋纳兰氏,毕竟与明珠只是同宗罢了。离得远呢。 以至于,以后京城能不能崛起另一家纳兰氏,谁也不知道。 反正至此,纳兰这个姓氏,也就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一如,十来年前退出去的赫舍里氏。 可当年的索相索额图,明相明珠,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啊! 只能感慨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了。 如今的京城里,得势的是隆科多,是荣亲王,以及爱新觉罗氏各家皇子。汉军旗的钱家父子,叶家父子,以及张家父子,许家父子等等。 满大臣们忽然发现,汉军旗的大臣们,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 第1124章 智者不恶争 明珠年轻时候,着实身份不显。 虽然宫里有位纳兰氏的惠妃娘娘,可是这京城里姓纳兰的何其多。 也着实显不出一个明珠来。 可是如今的明珠,再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啊。 有皇上御赐的匾额,他就可以千古流芳了。 所以,这一次他的丧事,宫中皇子们都要去上一炷香,表示一下哀思。 叶枣在九州清晏里,见着了众位皇子的时候,也不由感叹,都是好基因。 别的不说,这相貌是没得说了。 二阿哥漂亮,相貌四分随了四爷,四分随了李氏。 三阿哥本来书个儒雅的,只是太过害怕四爷,倒是显得不出众了。 四阿哥英气,相貌多是随了他额娘的。 五阿哥七八成随了叶枣,虽然是狐狸眼,可是一点都不女气,只是好看俊美。 六阿哥如今瞧着,是随了四爷的多,不过也有一部分谁也不随。 五个皇子长身玉立,给四爷和叶枣请安。 四爷摆手:“都去吧,你们虽然是皇子,给两朝老臣上柱香,也不算是委屈了。” 几个皇子忙都应了,告退出门去了。 这还是皇子们头一次集体出宫参加什么事。 有皇上的抬举,明相的葬礼自然是热闹,来吊唁的人极多。 皇子们的到来,更是叫众人都注意着。 最是被关注的,就是二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 一个长子,一个满人生的,一个贵妃之子。 而随着五阿哥一天一天长大,也随着宫里宸贵妃娘娘的盛宠不衰。五皇子已经有隐隐压住四皇子的趋势。 虽然说,这天下是满人的,可汉军旗的臣子们,以及纯粹汉臣们总是希望不要分的这么明白的。 要是能叫二皇子或者五皇子上位,以后,汉臣的地位会更好。 而二皇子又因为之前的事有些不好的影响,倒是叫臣子们看重五皇子的极多。 又观之他聪慧,学问也好,更是心里有了想法了。 弘昕面对与他请安打招呼的各路人马,心里有数。 额娘早就说过了,随着年纪长大,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多。 皇阿玛一日不定太子,就一日如此。 所以,他表现的很好,客气有礼却很疏离。 当然,站队嘛。自然有满大臣也要靠拢四阿哥的。 还有一些觉得长子就是长子的,靠拢二阿哥的也不少。 弘昕暗暗的观察,二哥表现出来的是礼贤下士。四哥表现出来的,是高风亮节。 都是挺有一手的么。 他心里好笑,想着自己以后该如何面对朝臣? 想了半晌,还是觉得,顺其自然吧。装出来的性子可不能装一辈子,露陷了就不好了。 再说了,装一辈子也累不是? 等回园子,弘昕告别了兄弟们,就去找额娘了。 叶枣正无聊呢,见他回来了笑着招呼:“回来了?冷么?” “额娘,儿子有话说。”弘昕一双眼亮晶晶的。 叶枣挑眉:“那就都出去吧。”摆手,叫奴才们都退下。 弘昕走来,带着笑意,没有拐弯抹角,很直接:“额娘。我想做太子。” “志向远大。”叶枣勾唇:“怎么做呢?” “争啊,赢了二哥四哥。”弘昕眼巴巴的看叶枣。 叶枣就斜眼瞧他:“那你要额娘怎么办?” “不要额娘怎么办,额娘您同意吧?”弘昕笑了笑,低头又抬头。 “不同意怎么办?”叶枣继续问。 “不同意的话,儿子就劝您同意。不过我觉得,额娘您是同意的。”弘昕拉她的袖子:“所以,额娘您同意么?” “额娘不和你说责任那么深重的话题,额娘就只问你,太子意味着什么?”叶枣坐下,收起笑意。 “意味着兄弟不合,争斗不休。”弘昕点头,很认真。 “你要记住一句话‘智者不恶争’。”叶枣摇头:“争夺皇位,是凶险万分。可是也可以兵不血刃。学一学你皇阿玛,你皇玛法如今在世的儿子,都有十几个。当年先太子飘摇的时候,哪一个不想要皇位呢?” “或许,你皇阿玛的运气足够好。可是实力也是运气的一部分。你说的兄弟不合,争斗不休是必然。可是你要知道,倘或因为你要做太子,就伤了兄弟,你皇阿玛如何能不在意?” “额娘……可……”弘昕为难,太子之位啊,那就是以后的皇位,要争斗,如何能不伤害兄弟呢? 当然,他不是要兄弟们死,只是伤害是必然。 “那你看看你大伯。”叶枣拍拍他的肩膀:“你大伯,是你皇玛法的长子。当年一众皇子还是光头的时候,他就有了战功,成了郡王了,你说,他可有过争夺皇位的心思?” 弘昕点了点头,肯定会有的。 “可是如今如何?你皇阿玛做了皇帝,他手握重兵,忠心不二。”叶枣笑:“你五叔,你八叔,九叔都是有本事的,可你皇阿玛用他们,是不是很好?” “额娘是要我以德服人么?”弘昕诧异。 “不,额娘是要你手段高明。阴谋好用,可是有时候,阳谋光明正大更好用。你有额娘,有皇阿玛对你的宠爱,就是天然的优势。当你手里有了绝对的权利之后,方可以德服人。你压服了所有人之后,以德服人也好,以理服人也罢,才会有人真的服气。” “额娘,我懂了。”弘晰小脸泛光:“额娘我真的懂了。” “额娘知道你懂了,弘昕长大了。”叶枣笑着叹气:“放心,万事还有额娘,放手去做吧。” 出了碧月楼,天气虽然冷,可是弘昕觉得心里是火热的。 额娘的意思,他明白了。 是啊,他天然有优势,他是地位最高的皇子! 阴谋诡计不好看,也容易被人反着算计。那么……明着来呢? 额娘真是睿智啊。是啊,绝对的实力面前,阴谋诡计都是不适用的。 他没有什么别的实力,眼下就是皇阿玛的宠爱,以及额娘的地位。 这些,就是天然压制。 ‘智者不恶争’额娘真是个聪慧至极的人啊。 第1125章 调度 弘昕回了藻园,并没有做什么。 事实上,他真的懂了额娘的意思之后,就知道眼下也确实不需要做什么。 皇阿玛就只有他们兄弟几个儿子。 所以,其实谁也不必刷存在感,每个人都有存在感。 皇阿玛对儿子们,素来是极好的。 尤其是他,有额娘在,他就不可能被皇阿玛忘记。 所以,他眼下应该不做什么。 虽然,额娘的意思是不叫他争斗的太难看,但是他也一定要知道兄弟们的弱点在哪里。 二哥的优势在于他是长子。 四哥的优势在于他是满人所出的皇子,这也算是天然高贵。 自己的优势不必说。 长子和满人所出,这两点都不是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可是,他的优势,却不是天然的。 毕竟,额娘要是失宠了,他的优势也没有了。 虽然,弘昕就不觉得失宠这种事会发生在额娘身上。但是,朝中定然会有臣子这么想吧? 额娘毕竟不是皇后,皇后便是失宠了,也是中宫。 可贵妃失宠了,就有可能不再是贵妃了。 弘昕把自己放在榻上,躺的展展的想。 他想着,他还是小,很多事情还是不能想明白的。 可是那些不能说,但是却明白的,额娘都已经教给他了。 慢慢来吧,不着急。 九州清晏里,四爷和八爷说话。 八爷这回回来,四爷也是留着他过年的。 毕竟八爷也好几年没有好好在京城里过个年了。 “江南这几年不错,冯天云如何?”四爷问道。 “回皇兄的话,冯大人很是有灵气,做官无师自通。”八爷赔笑:“这几年里,宁波府一直都算是安稳。税收也不错。” “嗯,贵妃这个舅舅是个有本事的人。朕也一早就看出来了,他如今出去历练也十来年了,差不多了。”四爷轻轻叩着桌面:“来年你就回京吧,朕瞧着,他也该能挑起大梁来了。” 八爷早就知道,这冯天云就是为了接班。不过八爷倒是没什么意见。 他一个亲王,也不可能一直都在地方上做官,总是要回京来的。 “是,那过了年,臣弟就去和他交接了。”八爷道。 “你回京来,都察院的事就要领起来了。”四爷道。 八爷忙谢过四爷:“臣弟定然尽职尽责。” “你的本事,朕自然知道。索伦图如今也管着不少事,你回京之后,内务府还是你来管。”四爷摆手:“老九这几年干的也不错。朕打算叫他领了格图肯的差事。” 也就是护卫皇宫的责任。这不是一般的官职。 能坐上这个官职的,都是皇上极度信任的人。 之前,这个官职是格图肯一直领着的,现在,四爷显然是有别的安排了。 “皇兄考量的极是,九弟这几年是历练出来了。”八爷忙应和,心想着,格图肯又要如何安排? 这可是皇上信任的人呢。就忽然换了? “格图肯打从十几岁就伺候朕了,他也一贯尽职尽责。这些年来也是兢兢业业的。如今,朕打算叫他领了九门提督的差事。隆科多如今还管着直隶的兵马,也
相关推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蔡姬传
绝对占有(H)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