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 第242章

第242章

剌帝在位以来,国库空虚,现在又逢时局不稳,西戎入侵,新帝继位容易,保江山却难。” 顾玉一挑眉头,给王丞相倒酒:“什么意思?” 王宪道:“我王家百年积累,不说富可敌国,再挤一挤,替国库抗住这次西戎入侵,还是足够的。” 酒水溢出,酒香四溢,顾玉整个人愣在原地,一脸不可思议。 君二叔带着兵马前去丞相府的时候,丞相府被付之一炬,依然从中搜刮出奇珍异宝。 还有丞相府散落各处的庄子、店铺、分支的家财。 零零散散加起来,便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数目。 没想到到了现在,他居然说再挤一挤,竟能替国库抗住这次对战西戎的军费? 顾玉一脸严肃,放下酒壶问道:“既然你王家还有这样的积累,为何逃出京都后,还会束手就擒?” 无论哪朝哪代,钱才是最佳通行之物。 只要有钱,就算手中兵马溃散又能如何? 若王宪有如此巨资,大可振臂一呼,会有万千百姓前仆后继前来效力,过段时日,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可王丞相最后被生擒,并非二叔带的兵马有多给力,而是王启泄露了他的行踪,这行踪又是王丞相默认泄露出去的。 换句话说,王宪是主动被擒的。 王宪似乎被顾玉难看的脸色逗乐了,大笑一声:“顾玉啊顾玉,你太小看世家,也太小看世家的气量了。” 顾玉重新审视王宪,原以为这是个为了一己私欲,就无视百姓,颠覆朝堂之人。 事到如今才知道,并非她赢了,而是王丞相主动认输。 为了... 顾玉沉声道:“您是为了大禹朝。西戎举兵入侵大禹,所以你才丢盔弃甲,缴械认输。” 王宪道:“我大可以继续跟你打下去,继续打下去的话,最大的可能是,你、我、西戎,三分天下。” 顾玉道:“虽是三分天下,西戎占领的却是我大禹朝的国境。” 王宪道:“正是。” 顾玉心情复杂,端起酒杯敬他。 王宪饮下一口酒后,笑眯眯看着顾玉。 顾玉道:“我答应您,保王沛荣华富贵,美满一生。不过我也不会放任他为非作歹。” 王宪道:“你是君子,我相信你。” 顾玉道:“我不是君子,但这一点,你可以相信我。” 二人又对饮一杯。 王丞相该托付的都托付了,她也都答应下来了,顾玉道:“现在可以告诉我九皇子的下落了吗?” 王宪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顾玉面露疑惑。 王宪道:“你难道就不好奇我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把九皇子带出宫的吗?” 顾玉半开玩笑道:“是好奇,一夜之间九皇子就没了踪迹,总不能他压根没出宫吧。” 王宪意味深重地笑了起来。 顾玉嘴角垮了下来,认真道:“这不可能!九皇子不见之后,我已将皇宫上上下下翻了个遍,都没有九皇子的踪迹。” 王宪身子微微前倾,对顾玉道:“有句话叫做灯下黑,你确定你把皇宫都翻了个遍吗?” 顾玉不能确定,九皇子消失后,王丞相便把九皇子在他手上的消息传播出去。 她好奇过,九皇子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消失的,也想过九皇子会不会就在宫里,可当时更多的心思,还是在宫外,在如何布局上面。 王宪言尽于此,再多的信息就不肯透露了。 范围已经缩小到皇宫,而且是顾玉已经搜过一遍的皇宫,她当即起身离开。 王宪道:“这酒这花,你不带走吗?” 顾玉道:“您慢慢品尝。” 王宪的手便穿过栏杆,把酒壶和顾玉的酒杯拿了进来。 王宪道:“也罢,等你找到九皇子,自然会回来感谢我的,到时,我再与你对坐共饮,也要你再答应我一件事。” 顾玉脚步一顿,而后快速走出天牢。 阴暗潮湿的天牢中,王宪大笑出声。 第765章 顾玉脚下生风,一路回到皇宫,把九皇子还在宫里的消息告诉长公主,长公主当即道:“搜宫!” 所有宫人闻风而动,只为找一个孩子,不时还有领事太监在人群中强调道:“一块儿砖,一片儿瓦都不能放过。” 皇子所、后宫、永安巷... 人影攒动,灰尘四起。 从早到晚,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九皇子的踪迹。 顾玉脸色凝重,细细思索着王丞相的话。 顾玉对长公主道:“皇宫之中可有什么暗道?” 长公主道:“是有一些,不过几乎都被填平了。” 长公主凭借记忆画出一些隐秘的地道,让宫人再去找,还是一无所获。 为了找九皇子,满宫忙乱了一整天,这不免让长公主有些焦躁:“该找的地方都找了,难不成真要掘地三尺?” 顾玉略带疲惫道:“那就掘地三尺!” 掘地三尺肯定不是把整个皇宫都给掘了,只是将九皇子一直住的皇子所,废后徐氏曾经住过的永安巷,以及附近的建筑,尽数推倒,再往下深挖。 这一下又折腾了一夜,依然毫无所获。 顾玉和长公主一样,因为惦记着九皇子的下落,彻夜未眠。 天还未亮,九皇子没找到,可宫人却不能再忙了。 只因今日是景棠的登基大典。 顾玉和长公主对视一眼,又都叹口气,只能暂且搁置了。 两个人趁天亮前最后一点时间,换上朝服,梳妆打扮。 宫廷热闹了一天一夜,还远远未完。 尚宝司将宝案放置在奉天殿,鸿胪寺将表案放置在丹陛,随着钟鼓浩浩荡荡的响声,神鹰卫在宫廷中开道。 启明星出来之时,宫门也缓缓开启,文武百官穿着庄重的朝服,走入宫门,在宫廷之中,左右候立。 日出之时,景棠身着厚重庄严的衮冕,走入百官视野。 风乍起,衮冕贴在身上,都看得出新帝的消瘦来。 他脚步沉稳,一步步走上台阶,登临顶峰,而后转身,于百官之中,看到了低着头的顾玉。 文武百官行礼之时,景棠传旨免贺,只行五拜三叩头之礼。 神鹰卫首领鸣鞭三响,文武百官再次行五拜三叩头礼,而后文翰司的丁孝吉奉诏前往端门开读,以表景棠的正统地位。 一切繁琐的流程走完后,文武百官便要走入奉天殿。 顾玉有伤在身,一夜未眠,此时难免有些吃不消,脑袋昏昏沉沉的。 拾阶而上时,一道霞光射入这座皇宫中最辉煌的宫宇。 顾玉眯起眼,真相如同嫩芽,破土而出。 她脚步一滞,喃喃道:“灯下黑。” 走在他身后的官员见她停了下来,赶紧推了顾玉一把:“什么灯下黑?镇国公上去,不能出岔子!” 顾玉经他一推,才如梦初醒,不由得重重喘了口气,忍下悸动,继续往上走。 知道了! 她终于知道九皇子在哪儿了!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虽然王丞相话中,“朝”的意思并不是指奉天殿,但把这个字单拎出来,不就是文武百官上朝之地吗? 大禹朝半个月才开一次朝会,除了朝会当天,奉天殿除洒扫的宫人,不会有人踏足。 而宫变前后,剌帝中风,自然不会照例举行朝会,奉天殿殿门也没有再开启过。 顾玉把注意力放在宫外,放在后宫,却恰恰没敢去想九皇子竟会在这天底下最威严之地。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九皇子定然在这奉天殿内! 王丞相果真老谋深算,胆大心细。 顾玉深吸一口气,随着文武百官再行五拜三叩头礼。 而后礼官走了出来,单独跪下,高声道:“请圣上继位!” 所有人再拜,高声道:“请圣上继位。” 午门鸣钟,丹墀内三鸣鞭。 景棠终于坐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 文翰司恭恭敬敬将玉玺捧到景棠面前,景棠在奉天继位的诏上按了印,而后道:“众卿平身。” 所有人站了起来。 登基大典就此进入尾声,而顾玉心跳如鼓,反复咂摸着王丞相最后跟她说的话。 “等你找到九皇子,自然会回来感谢我的。” 王丞相不会无的放矢,他既然说出这句话,顾玉就要大胆去猜想其中之意。 难道... 顾玉抬头,看到龙椅上稍显孱弱的景棠。 沉重的衮冕,单薄的身躯,恍惚间,有他撑不起这江山的样子。 再去看长公主,明面上她是登基大典上唯一的女人,景棠力排众议,也要让她参加,同时也是给朝臣一个信号。 长公主头上金灿灿的凤冠和大红色的裙装,在朝堂上显得格格不入。 顾玉眯了眯眼,在心跳如鼓中下了一个决定。 等一切事毕,顾玉走上前来,道:“臣有要事禀告!” 所有人都看向顾玉,不明白她在登基大典,这么庄重的典仪上捣什么乱。 就连景棠和长公主都十分诧异,顾玉动作太突然,并没有提前跟他们打过招呼。 景棠问道:“小...顾爱卿要禀何事?” 顾玉道:“昨夜臣从王贼口中知道了九皇子的下落。”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纷纷凝神聚气,静待顾玉接下来的话。 九皇子就是一个信号,只要他还活着,就会有无数蠢蠢欲动的人,想要利用他撼动天子的正统。 景棠微微皱眉,道:“顾爱卿,九皇子何在?” 顾玉看向景棠,道:“就在这大殿之中!” 文武百官警惕起来,扭着头找来找去,也不见九皇子的踪迹。 有官员道:“镇国公,别开玩笑了,这里怎么会有九皇子?” 还有人小声嘀咕道:“镇国公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长公主则想到“掘地三尺”这句话,难道九皇子在奉天殿下面? 这时,顾玉抬起一根手指,指向景棠的位置。 “龙椅之下!” 第766章 景棠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长公主一脸不可思议。 若是真的,这也太惊悚了。 可若不是真的... 有人道:“镇国公,此言当真?” 顾玉目光坚定道:“王贼是这般说的。” 又有人担忧道:“倘若他戏耍您,登基大典上闹出这样的事,您可是难辞其罪。” 顾玉缓缓吐了口气:“这位大人,您觉得王贼精明一世,临到头了,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吗?” 依然有人出于各种目的,不愿相信顾玉的话。 景棠当机立断唤来神鹰卫:“搜查奉天殿。” 神鹰卫鱼贯而入,每个角落都不放过,自然毫无所获。 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龙椅上,神鹰卫不敢轻举妄动。 景棠缓缓走下台阶:“把这段时间在奉天殿做洒扫的宫人都审一遍。” 事关重大,神鹰卫的动作很快,外面陆陆续续响起痛呼声,求饶声。 不一会儿,就有领事太监来此请罪。 “圣上,大约一个月前,负责洒扫奉天殿的宫人中,有两个小太监因为一点小矛盾在夜里斗殴,互相杀死了对方。” 景棠道:“一个月?为何当时不禀报?” 领事太监只是嘴上说着“奴才该死”。 一个月前,剌帝龙驭宾天,王贼被擒,宫中上下要忙剌帝的凶礼,以及新帝的登基大典。 个个忙得脚不沾地,谁会留意两个宫人的死亡? 宫人命如草芥,死了也就死了,一张破席卷出宫去,给其家人一些碎银子,便罢了。 谁承想牵扯出来九皇子之事。 此事一说,原本五分怀疑就成了八分。 顾玉道:“臣该死,请圣上移驾,拆卸龙椅。” 九皇子很有可能就在下面,景棠也坐不下去,在神鹰卫的护卫下走了下来。 文武百官立在殿中,不敢发一言,任由神鹰卫跪在上面,仔细检查着龙椅。 “回圣上,但从表面上看,没有看出龙椅有异。” 所有人都去看向顾玉,等着顾玉怎么圆这件事。 顾玉则是看向长公主:“长公主可知,奉天殿周围有无密道?” 长公主摇摇头,别说是她,就是她父皇,都未必知道。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还是登基这样的大日子,总不能把奉天殿也给掘地三尺了。 顾玉道:“往奉天殿后面再搜索一番,不要放过一块儿砖,一片儿瓦。” 顾玉之所以断定九皇子在龙椅之下,是因为奉天殿底下,横七层,竖八层,交叉铺设了十五层地砖。 唯有龙椅之下的丹壁高高隆起,还有很大空间。 果然,一个神鹰卫从宫殿后面喊道:“这里有空隙!” 一些品阶高的官员随着景棠过去,神鹰卫正在一点点拆卸后面的砖。 这里原本平整无恙,并不惹人注目,只是一些蚂蚁从砖逢中进去,引起了神鹰卫的注意,一路顺藤摸瓜,找到了关窍。 忙活一阵之后,果然见里面黑洞洞的,直达奉天殿内。 嚯! 龙椅之下真的有一间密室,这也太骇人听闻了。 更骇人听闻的是,就连长公主、景尚这些凤子龙孙都不知道龙椅之下还有密室,王宪竟然知道! 黑漆漆的洞口隐隐约约散发着一股臭气,所有人心情凝重,大概猜到了九皇子凶多吉少。 几个神鹰卫点着火折子,用巾帕勒着鼻子钻进去。 过了一会儿,抱出来一具腐烂的尸骨,虽然腐烂,但依然能看出这是九皇子无疑。 一些官员吓退半步,捂着口鼻。 景棠则是瞪大了眼睛,脸色惨白如雪,倚靠在离他最近的顾玉身上,似乎下一秒就要昏厥过去。 他呜咽一声:“九弟!” 除了搀扶景棠的顾玉,还有长公主,其余人都跪了下来。 景棠哽咽道:“王贼何其狠毒!九弟他,他只是个六岁孩童啊!” 顾玉道:“圣上节哀。” 顾玉示意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上前,检查九皇子的尸骨。 众目睽睽之下,他们道出了九皇子的死因。 “皮肤干燥坍塌,关节肿大,脱水严重,是饿死之相。” “手指处腐烂严重,饿死前,应当在密室里拼命挣扎过。” “看尸体其余部分的腐烂程度,应当是饿死了一个月了。” 神鹰卫也道:“密室的墙壁上有许多血色爪印,九皇子应当尝试过徒手挖墙,可惜...” 神鹰卫面露不忍,其他官员听到也都觉得后背发凉。 神鹰卫又补充道:“密室里还有一些杯盘,九皇子在饿死前一段时间,应该有人给他送过食物。” 诸多细节全都对上了。 王宪若是宫变成功,九皇子不过在密室里待个一天一夜。 可王宪宫变失败,带着重兵逃亡,亦有可能回归,所以送九皇子进入密室的宫人不敢怠慢,悄悄给他送食物。 可惜最后西戎入侵,王宪放弃抵抗,被生擒后,也就彻底没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那两个夜里斗殴而死的宫人,究竟是二人害怕事情暴露,相约自杀,还是一人奉王宪之命,杀另一人时,自己也不小心丧命,众人并不清楚,也并不重要。 顾玉低垂眼帘,她的确该好好感谢王宪。 若九皇子被活着找到,是个极大的麻烦。 杀之,会落下残害皇室的罪名。 不杀,会不断有人蠢蠢欲动。 而现在九皇子之死的罪过,全落在了王宪身上,她,以及景棠,长公主,都清清白白,甚至能借此上演一出悲痛的戏码。 景棠恨恨道:“逆贼王宪,杀朕幼弟,朕要将他凌迟处死,碎尸万段!” 无人会对这条圣令有异议,反而都在劝谏景棠节哀。 一些怀有异心的人只得按下不该起的心思,对景棠,以及对未来会登基的长公主俯首称臣。 登基大典以九皇子的死亡彻底落幕,龙椅下的密室也被彻底封死,某些人该歇的心思也都彻底歇下。 顾玉怀着复杂的心情,再次来到天牢。 过了一天一夜而已,顾玉带来的那盆素冠荷鼎已经蔫儿了,墙角的青苔依然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这次轮到王宪把酒杯摆出栏杆:“我就知道,你会来感谢我。” 第767章 顾玉脸色并不好看:“是该感谢。” 王宪哼着小曲儿,心情大概不错。 顾玉仔细听来,是西北的腔调,虽然声音不大,依然有铿锵之感。 顾玉却是心情沉重,人散去后,她悄悄从地道钻入龙椅下面的密室,地道狭窄,她只能跪趴着进去,进去后,密室逼仄,一个大人连手脚都伸不开。 九皇子在被宫人哄着躲进去前,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出来了。 而从宫变到王丞相被抓,过去了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一个六岁的孩子,就屈居于此,直到饿死,尸体又在这里发烂发臭。 王宪似乎看出了顾玉心情不佳,便道:“怎么?心疼九皇子?” 顾玉微微皱眉,没有回答。 王宪道:“你若是心疼九皇子,人就显得虚伪了。就算他不死,你也会想办法把他弄死,不过是死的方式不同而已。还有十皇子,虽然是被圣上摔死,也是你在背后做了推手。算来算去,也是报了废后徐氏多次害你之仇。” 顾玉只得叹息,把那些不该有的情绪赶出脑海。 她问出心里的疑惑:“您怎么会知道,龙椅下有一间狭小的密室?” 王宪倒了一杯酒,刚刚还得意的神情有些垮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感怀。 “你也不想想,没有大禹朝的时候,我王家就是这片土地远近闻名的望族了。” “大禹朝皇宫修建之初,我王家就从中辅佐,多少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 “龙椅下的密室本是太祖皇帝想给某个子孙留条退路,只告诉自己认定的继承人。” “可惜皇位一代代传下来,顺位继承者少,倒行逆施者多,不知从哪一代开始,这个秘密就断了。” “而我王家尊卑分明,嫡庶有别,这宫闱里的秘密,反而在王家代代相传。” 顾玉道:“王家祖上的确辉煌,可惜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龙椅下的密室已被封住,宫闱中诸多秘密也会随您的去世,永远不见天日。” 王宪饮了一口酒:“是这个道理。” 天牢昏暗,顾玉看到他眼中蕴含着无尽凄凉。 顾玉道:“您手上再无底牌,不过冲这杯酒,冲这盘棋,冲龙椅下的九皇子,我答应你一件事。” 王宪道:“我要你答应我...” 王宪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思量要不要说。 最终,他还是道:“我要你留下王家,无论哪一支血脉。就算王家倒了,总要留个后人记住王家曾经的辉煌。” 顾玉道:“王沛没这个本事。” 王宪宠爱王沛,却也瞧不上王沛:“不要他,就...” 王宪眯了眯眼,看向顾玉:“就王乐游吧。依稀记得那是个英才小辈,还跟过你,前途必定辉煌。留下他这一支,也算是我对王家列祖列宗有个交代。” 顾玉道:“我答应你。” 该了的心愿已了,王宪看着墙上的苔藓,不再端着架子,而是以忘年交的身份跟顾玉交流。 “在天牢的这段日子,我就在想,为什么小小的苔藓,竟有这般惊人的活力?” 顾玉道:“王丞相出生在锦绣堆里,自然不知泥泞中的人如何苦苦挣扎。” 王宪忽然道:“那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顾玉端起酒杯的手一顿。 王宪眯起眼,狐疑地看向顾玉:“你自己也出生在锦绣堆里,长于妇人之手,又为何能低下头,看到那些泥泞中的人。” 顾玉暗叹,王丞相果真慧眼灼灼,但究竟为什么,她不能说。 看到顾玉沉默,王宪道:“也罢,左右我是将死之人,知道再多秘密也没用。” 顾玉道:“如果真要给你一个解释,那便是历史使然。” 王宪道:“历史?” 顾玉道:“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君王,也不是世家贵族的天下。随着历史的发展,千百年后,你口中泥泞中的人会逐渐觉醒,会奋起反抗,会与贵族的阶级差距越来越小。” 王宪对顾玉的话似懂非懂:“不是没有泥泞中人揭竿起义,只是他们成功后,又变成了贵族而已。” 顾玉摇摇头,眼中似乎蕴含着风云变幻。 “会有那么一天,只是你我都看不到了。” 王宪不懂,但不妨碍他觉得有趣。 “若非立场不同,你我当能成为对弈烹茶,赏花饮酒的朋友。” 顾玉与他碰了一杯,一口饮尽。 “若非立场不同,您尊贵的眼里哪里容得下我这个顾家小儿?” 王宪恍然之后,大笑出声:“是也!是也!” 高高在上的王丞相,悄然放下身段而不自知。 抛开一切,顾玉继续跟王丞相对饮,他们天南地北说了许多话,从经史子集,到庙堂政务。 王丞相胸有乾坤,涉猎广泛,有太多地方值得顾玉去请教。 而王宪也悄然惊叹,顾玉年纪轻轻,竟有如此眼界与胸襟。 可惜时不我待,酒喝尽了,话没谈完,他们终究还是要分开。 临走前,顾玉道:“圣上下旨要将您凌迟处死,碎尸万段,您好歹是一国丞相,朝中的中流砥柱,自寻个体面的死法吧

相关推荐: 挚爱   游戏王之冉冉   南安太妃传   满堂春   成瘾[先婚后爱]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双凤求凰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