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 林希不想要票,她有空间,很多东西自己都有,她就想要钱。 她带来的青菜,是上海青,棵大叶肥,主要是,这些都是她空间里种出来的。 这还是之前种的,可惜现在她种不了,也不知道具体还有多少,所以在黑市时,她不敢大量销售。 现在拿出来,也是想结交她们,万一以后有事需要她们帮忙呢? 不过,等自己菜园挖出来,她可以偷偷用木系异能催生。 “棉花1.3一斤,青菜5毛一斤。”林希试着报出一个价,不知道是贵还是便宜,棉花应该和黑市价差不多,青菜没法比价。 主要她这青菜产自空间,那效果不一样。 几个老太太挤在一起,嘀咕开了,棉花,供销社卖8毛6,还是要棉花票的情况下,现在这不要票,这价格还算可以。 就是青菜贵了些,可这个季节,城里也买不到这样的菜啊?那菜看着就想生吃。 最后,几人就按照林希的价格来结算。 金老太家有秤,直接进屋拿来用,几人很快就把棉花和青菜分了。 第33章 她会不会打死我啊? 棉花金老太没要,都是其它几个老太太分的。 临走时,金老太还硬塞了几块布给林希,说是家里用不上的,那布看起来有点瑕疵,也不是很新。 林希要给她钱,她愣是不要,说这布不值啥钱。看她那样子,也确实不是很在意这布,应该是家里不缺。 交浅最怕言深,所以林希也不好问她布咋来的。 心里想着,只能下次给她带点啥东西,再还她这份情。 临走时,金老太还拉着林希的手道,“大妹子,下次再来,还记得找我哈。” 林希觉得有点别扭,赶紧不动声色的把手抽回来。 她可是个18岁的大姑娘啊,却要被一个该叫大娘的人喊“大妹子”,这画面咋看咋觉得诡异。 唉,谁让她们第一次见时,她是现在这身老婆婆扮相呢。 再恢复自己原来的样子,还来得及不? 林希不敢想,万一金大娘知道真相,她会不会打死自己啊? 算啦,就这样吧,大妹子就大妹子。 从金大娘家出来,林希不准备再逛,准备直接回家。 找了个地方,变回自己的样子后,她就沿着公路往回走。 这次没有碰到拖拉机,半路上碰到了县城到公社的班车,她就掏2毛钱坐了上去。 到青石公社时,才下午4点多,她又背了一背篓野鸡野兔,去供销社找韩刚。 主要是她想问下煤的事,上次那一袋子根本不够用一个冬天。 本来想打成煤球的,结果下了几天雨,煤还在那没动。如果这次能搞到,那就留着天气好时,一起打。 到供销社时,韩刚正好在,看见她过来,赶紧迎出来。 “大姐,你这次带啥来了?”明明看着比林希还大的人,却叫着她大姐,这比被人叫大妹子还别扭。 不过,林希可不是原主,真的就18岁,所以,对于他这声大姐还能接受。 林希眼神示意他去外面说,待走到供销社旁边的无人处时,林希把背篓掀开,让他自己看。 韩刚看了一眼背篓,倒吸一口气,我滴个乖乖,这么多,这得有10几只吧。 他自己吃是吃不了的,但他有门路,有的是人需要。 “你准备要钱还是要票,或是换煤?” “你能搞到多少煤?”搞太多,煤球都快没地方放,家里就那么大。 还是屋子太小了,盖新屋子时,一定要盖个大厨房。 “我能搞到3袋,100斤一袋的。够你用不?不够的话,以后我再给你留意着。”韩刚觉得以他的能力,煤是能搞到手的。 “行,没问题。”林希大致也了解过,这时候的煤一斤才1分多,300斤也就几块钱的事。 最后,林希用一只野兔换了300斤煤,其它的就算成了钱。 因为东西多,韩刚又给她找了个牛车,送她回宋家庄。 等回到村里时,自然又接受了一番大家的围观和议论。 当然还是说啥的都有,但大致意思就是现在的林希和以前不一样了,日子过得也比以前好。 这些话正好被胡冬梅听到,又是一阵咬牙切齿。现在不上工,她也没啥事,本来想去林希跟前转转,顺便恶心她一下的。 结果她跑了几趟也没见到人,只见她的门紧锁着,天都快黑了,也不见人回来。 她就溜达到村口这来,就听到了那些话。 “哼,看把她厉害的,宋大哥果然还是厌恶她的,要不然咋不带她随军。”她对着人群说道,但好像没人接她的话。 晚上的时候,姚玉兰带着宋春花如约而至,看见炕上的一大堆棉花,心里那个激动啊,激动得恨不得给林希鞠个躬。 那棉花,起码得有个10几斤吧,可以给几个孩子一人做件棉袄,至于棉裤,能做几条就做几条。 宋大牛能干,闲时也能出去挣点钱,手里也不是一分钱没有。 可奈何手里没棉花,分到的棉花都掌握在刘氏手里,基本到不了大房的手。 几个孩子都大了,大闺女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可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四弟妹,我真是太感谢你了。以后你的衣服我都给你包了,我都给你做好。” “这棉花一共多少钱,我给你。”说着就从裤袋里扒拉半天,扒拉个手绢出来,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卷钱。 林希看着那卷钱,大多都是1块,几毛的,这估计是他们家的所有家底吧。 “大嫂,这钱你收起来,不用给我钱。”林希把钱递回给她。 “这怎么能行,你冒着危险给我弄回来,咋能不要钱啊。不行,这样不行。”姚玉兰把钱使劲往林希手里塞。 宋春花也在旁边劝道,“四婶,你就拿着吧,你不收钱,这棉花我娘也不会拿。” “大嫂,你听我说,之前你帮我做衣服,大哥帮我做盖子,这我都没给你们算钱,这棉花就当给你们的工钱。” “不行,咱们都是自家人,帮你做那些是应该的,咋能要钱啊。这棉花可是你花钱买回来的,不能让你倒贴钱。” 唉,这个大嫂,还是太实诚,这要是换做其它两房的,恨不得多拿些这种不要钱的东西。 “这样,大嫂,我想挖口井,你知道,挖井这活,又要在下面挖土,又要往上运土的,这事我一个人干不了,我想让大哥帮我挖,这棉花就当做工钱了。你看如何?” 本来林希想自己挖井的,但现在看来还是找人挖吧,挖井这活,她一个人要是干成了,估计要有人怀疑了。 “你想挖井,让你大哥直接给你挖就好,要啥工钱啊。”姚玉兰还是不愿这么算,坚持要给钱。 “大嫂,你要这么说,那我花钱找别人了,或者,我拿这些棉花去找人,谁帮我挖井,这棉花就抵工钱。” “大嫂,我知道你们对我好,但也不能总让你们白干活吧?我的日子要比你们好过些,你们自己不怕苦,总不能苦了孩子吧?” 林希直接使出了杀手锏,看她还要不要。 姚玉兰不说话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她再推辞不要的话,就显得矫情了。 第34章 人情债不好还 “好,你的这个情我们家记下了,明天我就让你大哥来,我们全家都来帮你挖。” 林希看她终于接受了,也是松了口气,她就怕她认死理,就是不白要。 人家帮她做衣服,帮她做盖子,分文不取,她也不想欠人人情的,好吧。 人情债不好还,还不如一手钱一手货来得痛快。 “大嫂,不用这么着急的,你还是先做衣服吧。” 天越来越冷,过冬的棉衣,还是尽早做出来的好。 “没事,衣服我让大丫头和二丫头做,家里的活我也让她俩先干着,我和你大哥来给你挖。” “还是早点给你挖的好,今天听你大哥回来说,过几天队里就要开始挖塘泥,到时都去挑塘泥,就没空挖。” 挑塘泥? 对呀,她差点忘记了,原主记忆里,每年冬天,队里就要召集大伙挖塘泥,挑塘泥。 这里地处山区,河水浇灌的有限,大多农田的浇灌都要靠水塘来完成,而挖塘泥,就是要保证水塘能更好的蓄水。 由于水塘比较多,且挖塘泥全靠人力,所以基本是每年都有塘泥挖,今年挖这两个塘的,明年挖那个,每年都不得闲。 但这也是一个挣工分的好时候。 想到这,林希就兴奋。 她又要开始挣工分了。 一开始上工挣工分,好多事都干不成,比如托土坯、盖屋子。 还有菜园,得赶紧种上菜,可不能再耽误下去。 “那行,咱们就明天开始挖。” 姚玉兰她们拿着棉花,开心的离开,林希还是给她们送到了村里才回来。 回来后,她就开始干活,用手电照着亮,把要挖井的地方先圈出一个圆来,再用异能催动植物,让它们把圆下面的土先弄松些。 这样明天挖起来好挖些,当然,只是松动了井口往下直线距离的土,旁边的土不但没松动,反而更紧密。 估计要不了几天,就开始挑塘泥,她得赶在挑塘泥之前把井挖好。 翌日,一大早,宋大牛和姚玉兰就带着工具过来了。 林希带他们去她圈出来的地方,宋大牛看了下,用铁锹试了试。 “嗯,可以,那我们就开始挖了。”说着就开始干活,姚玉兰在旁边帮忙铲土。 林希看了下,这才刚开始挖,运土的话,姚玉兰应该还可以拉得动。 目前还不需要她帮忙拉土。 “大哥,大嫂,你们先挖着,我去队里一下。”林希和他们打个招呼,就准备去队里。 她得去队里借牛和犁回来,那块荒地指望她用铁锹挖,太慢。 她得快点开垦出来。 “好,你去忙吧,这有我们呢。” 到了牛棚,正好还是上次那个饲养员--宋大军,一听说她要借牛,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这阵子,这些牛也不知道是咋了,他也尽心饲养了,可就是不见长膘,还是那么干瘦。 就是不如,林知青之前还回来的牛长得好。 这林知青一用牛他就开心,准能把牛照顾好。 “林知青,你随便选,看中那条你就牵那条。还是你会照顾牛,别人都不行。” “多谢了,我就犁块地,用完很快还回来。” “不急不急,你慢慢用。”宋大军巴不得她用一天,顺便再喂喂牛,让这牛也能长得精神点。 林希借了牛,又去工具房借了犁和耙,这才往家走。 等她到家时,发现宋大牛已经挖了快一人深,正在往井口上安架子和滑轮。 “大哥,你们挖得挺快啊。” “四弟妹,你这下面的土很松软,很好挖的,所以就挖得快。”宋大牛嘴里说着话,手里也没闲着,还在挖。 “哦?土太松,那井不会坍塌吗?”林希惊讶道。 “不会,不会,我试了下,就你圈起来的这块土比较松软,旁边的土都硬的很,不会坍塌的。” “还有这事?那真是奇了怪。”林希故作震惊。 “四弟妹,这说明你会选地方啊,你选的这个地方刚好适合挖井。”姚玉兰开心的道。 “嘿嘿,那看来我运气真不错。” “嗯,我也觉得你运气好。”姚玉兰由衷的道。 她这四弟妹就是运气好,她一去黑市,就能搞到棉花,她圈起来的地方,挖起来就是好挖。 村里也有人家里挖井的,很多人挖着挖着就挖不动,挖到了硬土,放弃又可惜,继续又很费劲。 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慢慢挖,那样很费时间的,挖上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出水。 “好挖就行,那大嫂,你们挖着,我去犁块地,做菜园子。” “好,你快去忙。” 犁过难犁的水田,再犁这没开垦过的荒地,林希觉得一点难度没有,简直太好犁。 主要还是那些植物挖树兜子、树根时,把下面的土弄松动了,所以犁起来才好犁。 林希用了小半天时间就把地犁好,还用耙把土地耙了耙,直到把大土块弄细,才罢休。 自己家的菜园子,肯定要弄好些。 当她把牛还回去时,宋大军笑了,他就知道,这牛一到林知青手里,就变得格外不一样。 这不,这牛一看就精神得多。 林希可不知道他这些想法,要知道肯定不给牛喝稀释的泉水。 下午,林希就把菜种了下去,她种了蒜瓣、菠菜、芫荽,还有上海青,黑白菜。 这些菜都是她根据原主记忆,知道是这个时代都有的。 这个时代没有的菜,她可不敢乱种,那会让人怀疑的。 至于上海青,这里没有,是南方才有的,她可以说是在黑市买的种子,她也不知道叫啥。 “四弟妹,你这些种子哪里来的呀?现在种这些菜,还长得起来吗?”果然,姚玉兰见她在种菜,还是问了。 “种子是我在黑市买的,能不能长起来,我也不知道,但地空着也是浪费,不如撒些种子,万一能长出来呢。” 其实,她们宋家庄冬天地里也是有菜的,比如:蒜苗、菠菜、芫荽,黑白菜,这些都是冬天吃的菜。 但它们得在大雪来临前,长得够大,才能抗得住严寒。 这里地势特别,不南不北,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 第35章 不服来战 冬天说它冷吧,它又不像北方一样有暖气、有炕,可以抗寒。 说它不冷吧,大雪天冻起人来,也是很难受的。 所以,在没有大棚时,冬天吃菜全看天。 像现在已经农历十月了,白天时,温度还有10几度,就是早晚冷点。 这个时候,这些菜还是能生长的。 “嗯,种了也好,年前吃不成,年后天暖和了就可以吃。” “就怕雪来早了,出的苗太小,给冻死了。”姚玉兰在宋家,也是打理菜园子的,知道的也多。 “没事,回头我把灶膛里的火灰撒在上面,再弄些枯草铺在上面。应该能扛得住。” “嗯,只要把苗保住就可以。” 第二天,林希就加入了挖井的队伍,有了她的加入,往上拉土很快,加上下面的土松软,没几天,她们就挖了7、8米深。 其实,挖到7米深时就见水了,宋大牛执意又往下挖了1米,说是怕以后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 不出水? 不存在的,只要林希动用下异能,想要几米就几米。 但这些话她不能说,大哥好意,要挖那就挖呗。 水井挖好,宋大牛从她那成堆的乱石里,挑了些出来,给她砌了个井台,上面还给她做了木头的井盖。 按照宋大牛的意思,要再给她做个井架子的,被林希拒绝了。 就她这力量,不需要井架子,她单手就能提起一桶水。 水井刚挖好,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上工的哨声就吹响了,开始挖塘泥、挑塘泥了。 挑塘泥无疑是最累最脏的活,没啥技术含量,只要有力气就好。 所谓挑塘泥,就是把水塘里的水放掉,把塘底的淤泥铲起来,挑走。 水得提前放掉,晾晒几天,起码不那么湿,太湿太稀,没法挑。 显然天一晴,队里就开始放水了,现在看起来浅的地方,能下脚。 塘底的淤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是那些枯枝烂叶腐烂后形成的。 沉积在塘泥,没啥用处不说,还影响蓄水。 而把它铲起来,用畚箕挑到水田里,就是很好的肥料,大家现在要干的就是这活。 这活看似简单,却很辛苦。 因为冬天天冷,刺骨的寒风吹得人手脚生疼,而铲塘泥的人,脚得踩在泥里,有时还得踩在没干的水里。 塘泥被挑到田里,不是堆成一堆,而是要铺散开。 要保证每个地方都有肥料,而有的水田里还有水,人下去刺骨的冷。 但这活还不得不干,因为它是有好处的,不光兴修了水利,还给农田施了肥。 现在全队的人,就聚集在村口的水塘边,叽叽喳喳的聊着天。 全生产队的人都来了,宋家男人女人们,自然也来了。 人群里,有几双怨毒的目光,直直的朝着林希射来,都被她捕捉到了。 呵呵……看来有人想搞事情。 好啊,来吧,正好手痒了。 当着全队的人,林希也不好装着不认识,而不去和他们打招呼。 否则要有人说她不孝了。 面子工作还是要做的。 “爹,娘,你们也来了啊。” “嗯。老四家的,你自己注意点。” 宋老头对着林希,和对着其他几个儿媳,没啥区别,只是说话间,扫了眼林希的肚子。 这是自结婚后,他们第一次正面在外面遇到,他发现这老四家的变了,不仅有礼貌,人的气质也变了。
相关推荐:
寡人喜色
我真不是神棍
窃玉(gl)
我在豪门享清福[重生]_御书屋
鬼虐
邻家雪姨
海贼王 对你们不止是喜欢
表妹含蓄的激情
反派又让文崩了
猎天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