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番话娓娓道来,有条不紊,孟氏心头诧异,又多了她两眼,崔盈这双眼睛也不是白长的,自然看出孟氏的惊讶与穆二郎的审视狐疑。 才不急不缓道:“婢妾平日里爱看话本,那日书斋给婢妾送错了,将一本《折狱龟鉴》送到府上,婢妾书读得杂,也看得进去几分,其中道:鞫情断狱,有证之以其迹者,有核之以其辞者,然不过尽心研究以盘诘,婢妾时观那方人马,人证语焉不详,物证入手竟对得上,那章九郎的伤是为箭伤,不过人证物证,缺一不可,是以才叫京兆尹先审歌姬,赵大人原是不想搭理婢妾,不过婢妾斗胆一猜,有人生乱另有图谋,他才肯依着我等离去。” 听完她这番话,穆元承眼中划过一丝异色,他这般多疑的人,胞弟的宠妾,兀自看了本刑律杂书,竟能帮人开罪,衙门里的幕友胥吏倒不如她,难不成是谁插到府里的细作?不过有人生事助水匪逃脱,那伙儿水匪可是截了那么一大批赈灾银。 可水路畅通,除非是哪位神仙出手“点化”这伙水匪,不然他们如何能得知详细位置时辰,说不定还是里应外合,五弟想必是不小心入了局,穆元承心道。 “你还算有几分机灵,回自己屋里待着吧,这些日子就不要胡乱走动。” 孟氏叮嘱道。 “是。” 逃过一劫的崔盈游廊上对小喜问道:“老太太似乎对三郎君极为喜爱?” 小喜一愣,“这……约摸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好多年前的事儿去了,奴婢也是听奴婢的娘说得,三郎君是四老爷庶长子,当时四太太进门时丢了好大脸子,险些没磋磨死三郎君,才被老太太抱回屋里养了些时日,有这情分在,亲热也是常事。” 永乐公主好端端去看顾一个庶出孙子,要说她最疼的应该是才德兼备的长子,不见她将五郎养在膝下?越想越纳闷,“那三郎君的亲姨娘最后如何了?” “夫人说得是张姨娘吧,她总是病恹恹,不过倒是命硬,生生拖了这么些年,被四太太打发去庄子上了。” 那就更怪了,亲娘还在,莫非是对了老太太的眼缘?崔盈满腹狐疑。 她裙摆翩飞,一路回了沧浪阁,穆元骁那处,她出言将自己知道的,都道了出来,凭着穆元承那脑子,后面的就不必担心,先将应下公主之事拟个章程出来才是。 否则三月过后,自己两手空空,这红莺只怕不是好帮手,而是催命符才对。 先用就着穆二郎的字迹,以他的名义去信给爹爹,就道:贵人看重,不知可愿相投。 总之写个模模糊糊的话,多疑之人看到这类话能自己脑子里想出百八十种勾当出来。 然后再让红莺仿一副六皇子墨宝,崔父自然将家财拱手奉上,再许诺他一个东宁府转运使,她那爹爹想必心花怒放。 崔盈欲到穆元骁书房去翻他二哥哥教训他留下批注,必有字迹,让红莺看去仿来,走到甬道尽处,忽的想起白日里自己说如何为穆元骁脱罪,穆元承那一副看贼人的眼神,就止住了脚步,不能急,慢慢来。 翌日,她一身天青素服,提着鸟行座雕漆仰莲纹食盒,里头都放了些穆元骁平日爱吃的糕点小菜。 求到孟氏跟前,说自己实在放心不下五郎,哭得梨花带雨,好不可怜,孟氏哪里还会疑她,当下允她出府,还特地遣人给她套了马车,甭管真情还是假意,
相关推荐:
带着儿子嫁豪门
岁岁忘忧(完结)
实习小护士
南安太妃传
深海gl (ABO)
挚爱
碧荷衍生文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珊璐短篇CP文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