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愛上你 > 第13章

第13章

。” 段宇成两腮鼓鼓的,像只金鱼,他一口将苹果囫囵吞下,说:“我还能串更多呢。”他似乎天生带着让人放松的气场。罗娜心情爽朗地他闲聊起来。 “你妈妈今天怎么没来?” “被我爸叫回去了,怕她在这影响我比赛。” “对了,你爸多大岁数?” “四十七。” 这倒是个正常年龄,罗娜算了算,说:“那你爸妈年龄差了十一岁啊。” “是啊,怎么了。” “没怎么……” 段宇成神色悠长地问罗娜:“你信不信这个也是会遗传的?” 罗娜没听懂。 “什么遗传?” 段宇成耸耸肩,“没事。” “你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卖鱼的。” “……” 段宇成笑道:“他做水产生意的。我家在海边,我爸年轻时候做生意赚了点钱,但比较花心,后来遇上我妈才算学好。” 不一会撑杆跳运动员回来了,罗娜结束闲聊,去跟教练们讨论正事。段宇成坐在原位等着,不多时罗娜回到座位,段宇成问她:“说什么了?” “没什么,就是些比赛里遇到的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就是专项素质不行呗。” 罗娜瞥他一眼。 “说话不腰疼,你懂撑杆跳吗?” 段宇成没有马上回答,他跟罗娜对视三秒钟,露出了运动员比赛时才会有的眼神。他手拄着脸,说:“其实刚才我报4米有点谦虚成分,你给我一个月,我上场成绩绝对高于4米25。” “唷,牛了你。” 段宇成问:“你不信我?” 罗娜发现段宇成很喜欢问她相不相信他,有种少年特有的执拗。 在专业男子撑杆跳里,4米25的成绩完全拿不出手,但好歹也能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撑杆跳项目的技巧要求非常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身体素质再好也无济于事,这跟兼项径赛是不同的概念。 罗娜审视着他,随口问:“影响撑杆跳成绩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段宇成回答神速,“握竿高度和腾起高度。” 罗娜微微惊讶。 段宇成笑着说:“你是想考我理论知识吗?” 罗娜说:“你真懂撑杆跳?” 段宇成说:“撑杆跳就是个能量转化的过程,持竿助跑获得动能,插穴起跳让动能转为弹性势能,通过撑杆反弹将人体送上高空,弹性势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这是田径教学里的标准答案,几乎一字不差。 段宇成语气平稳,说话时还伴着轻盈的手势。 “握竿点高,助跑速度快,摆体幅度大,成绩就会好。布勃卡在创造6米14的世界纪录时握竿点是5米22,最后5米的助跑速度高达10米每秒,体重和撑杆磅级差额达到了20KG。” 罗娜揉揉脖子,她都记不住这么确切的数字。 段宇成说这些话的时候看起来像个睿智的理科生,罗娜猛然想起他是靠文化课考入A大的,她时常忘记在那调皮的傻笑下藏着的聪明脑筋。 “你研究过这些?” “不算研究,但从小一直看。海岛上能玩的东西少,我大多时间都在看体育方面的书,看多了就忍不住自己练。” 有个念头在罗娜脑海中一闪而逝。 “怎么了?”段宇成洋洋洒洒说完一通,发现一句表扬的话都没有,略微沮丧。“我哪里记错了吗?” “没有。”罗娜拍拍段宇成肩膀。“小脑瓜挺聪明的,安心准备比赛吧,以后有机会让你试一试。” 第十七章 第二个比赛日,虽然撑杆跳失利了,但A大的400米和800米运动员都顺利进入决赛。更好的消息是大二年级的学长在跳远决赛中一举夺魁,成绩7米72。 这是A大田径队本次比赛拿到的第二块金牌,还有一块来自体育场外进行的20公里竞走。 终于来到跳高和百米的决赛日。 段宇成如往常一样大早从寝室出来,发现有人等在宿舍楼门口。 施茵穿得一条杏色的收腰刺绣连衣裙,长发披散,微低着头,姿态柔美清秀。 段宇成脚步顿了顿,然后挎着运动袋来到施茵面前。 “你怎么在这?” 施茵笑着说:“今天不是决赛吗,我去帮你加油。” “啊?”段宇成惊讶道,“你不上课了?” “今天没课啊。” 段宇成半张着嘴巴思考了半秒钟,“今天周五,怎么没课呢?” “请假了呗。” 这时吹来一阵风,施茵发丝乱了,她伸手拨开。因为之前崴脚的心理阴影太过强烈,她一抬手,段宇成条件反射弹开两米远。 施茵:“……你干嘛啊?” 段宇成清清嗓子,“没什么。” 罗娜在大客车上等了一会没见段宇成来,东西放在车上去找他。离集合时间还有半个小时,罗娜溜达到段宇成宿舍楼下,看到段宇成和施茵在说话。 罗娜笑着问:“大清早在这喝西北风呢?” 她的到来吓了段宇成一跳。 “教练。” “罗老师。” 罗娜打量施茵装扮,打趣道:“准备约会啊?” 施茵脸微红,解释说:“不是,我想去给段宇成加油,他非不让我去。” 罗娜看向段宇成,“为什么不让人家去,怕比输了丢人啊?” 段宇成蹙眉,“没,今天班里有课。” “我都说了我请假了。” “她肯定没请。” 施茵急道:“你怎么知道我没请,我跟老师都说好了,我今天五点半就起来了。” 罗娜视线在两个小朋友之间换来换去,段宇成小眼神使劲甩,向她传递无声的信号——他不想让施茵去。 罗娜琢磨两秒,对施茵说:“是这样的,不是他不让你去,是你去了也进不了会场。” 施茵奇怪道:“为什么?” 罗娜说:“会场哪是随便进的啊,这可是省运动会啊姑娘。” 施茵在认识段宇成之前对田径一窍不通,听完罗娜的理由就相信了,失望地说:“这样吗?” 其实罗娜也不算骗她,会场的确不能随便进,但也没管得那么严,要不美人妈怎么混进去了呢。 罗娜笑道:“你好好上课吧,一天很快就结束了。你穿这么漂亮去现场,我还怕他会发挥失常。” 施茵无奈道:“那好吧,你们比赛加油。” 目送走了施茵,罗娜与段宇成前往集合地点。路上,段宇成对罗娜说:“她穿什么我都不会发挥失常。” 罗娜看向他,段宇成又说:“就算她不穿我也不会分心。” “……”罗娜逗他说:“人家小姑娘喜欢你,你看不出来吗?” “看出来了,所以不让她去。我不喜欢她,不想她浪费时间。” “唷,你还挺挑,施茵多好看啊。” 段宇成面无表情,干巴巴道:“我不缺好看,我自己也很好看。” 罗娜哈哈大笑,段宇成哼了两声,情绪貌似不高。 到达体育场是六点半,八点十五是跳高决赛。一下车高明硕就领着段宇成去主会场旁的网球场地做准备,罗娜则跟着10000米运动员去另一边的场地热身。 10000米是一枪决赛,比赛时间是七点半,这是今天第一项比赛。A大的10000米选手是从外省省队特招回来的运动员冯晓林,实力很强。他做了十来分钟的热身,便跟着教练去检录处检录。 罗娜本想去看看段宇成的情况,但时间来不及了,万米很快就要开始比赛了。 今天除了有10000米比赛外,还有100米、400米、跳高三项决赛,另外还有三级跳的资格赛以及3000米障碍的小组赛。 紧张忙碌的一天。 今天会场观众要比前几天多,毕竟100米和400米是田径比赛的重中之重。连王启临都亲临现场观战,前几天他一直以赛事组委会成员的身份跟体育局的同事们在一起。 七点半,10000米比赛准时开始。高校组的万米跑报名人比较少,只有十六个人,除了冯晓林外,还有两个实力比较强劲的选手,一个是师范大学的特招生,还有一个体育大学的学生。 因为实力差距比较大,比赛刚开始不到2000米,这三名运动员就脱离了其他选手,形成一个小集团。 万米跑主要考验的是耐力,一跑就将近半小时,观众们的情绪比较舒缓。看台上的其他队员有说有笑,只等着看最后的冲刺阶段。 还有两圈的时候,师范大学的特招生开始落后,冯晓林第二,体育大学的学生跑到第一位。 还剩一圈,看台上的队友们听到裁判的摇铃声纷纷坐直身体。 冯晓林在最后400米率先加速,跑到第一位,几个年轻学弟欢呼着站了起来。“下去,别挡光。”后排的戴玉霞抱着手臂岿然而坐。她身边是最近失眠多梦的江天,虽然没比赛了,但他依然每天顶着两个黑眼圈跟队观战。 戴玉霞这种老队员看比赛比较透彻,对激动的学弟说:“别高兴太早,不是早加速就能拿第一,真正冲刺能力强的运动员最后才会发力。如果冯晓林200米内甩不掉那个体大的,后面肯定会被反超。” 她预言成真,冯晓林拼尽全力,但始终无法甩开体大的运动员。那体大运动员就像块老药膏,不快不慢粘在冯晓林身后。长跑教练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200米,体大运动员开始全力冲刺,不出五秒钟就反超了冯晓林,并将差距拉得越来越大,最后以30分06秒撞线。 冯晓林第二名,30分13秒,成绩差强人意。 过了线,两个运动员一起瘫倒在地。 队里一名三级跳运动员问:“现在总积分多少了?我们学校第几名?” 他的队友回答他:“废话,肯定第二啊,该死的体育大学。” 罗娜听到队员们的讨论,脸色尴尬。 全省高校,甚至全国高校范围内,A大的体育水平都是相当不错的,甚至还向国家队输送过不少运动员。不过跟专业的体育大学比还是差了一截。只要以学校为单位的大大小小的比赛,A大永远是传说中的千年老二。 在罗娜为A大悲催的命运感慨的时候,参加跳高决赛的运动员进场了。 “哎,看那边。”刚刚讨论积分的队员指着赛场上,“跳高没准有戏,那小子临场发挥挺不错的。” 被师哥们寄予厚望的“那小子”已经来到准备区。 段宇成穿着一套新的白色比赛服。虽然队里有统一的队服,但没有做硬性要求,段宇成还是喜欢穿自己的衣服比赛。为了保暖,他肩上披着长袖校服。一般运动员都不太喜欢选浅色比赛服,第一怕脏,第二穿起来也不好看。但段宇成长相俊秀,肤色白嫩,穿上这样的运动服看起来像只小白鸽一样,既干净又有动感。 高明硕为段宇成安排的第一次试跳是1米95,比资格赛高了5公分。 资格赛第一名还是体育大学的学生,是从B组晋级的,成绩是2米08。段宇成站在这位体大生旁边,矮了快一个头了。 师哥A说:“啥也不差,就是矮了点。” 罗娜:“……” 比赛开始,起跳高度是1米85,两名报了这个高度的运动员全部一跳成功。随后高度升到1米90,这个高度开始试跳的运动员很多,有几个发挥不稳定,跳了两轮才过去,但依旧无人被淘汰。 之后,横杆终于升到1米95。 罗娜的心提了起来。 段宇成抽签靠前,前面一名运动员试跳失败后轮到他。 第一跳最能看出运动员当日的竞技状态怎么样,段宇成助跑,起跳,过杆,一气呵成。 他背越横杆的瞬间,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顺利落垫后,段宇成回到准备区。 师哥A又开始点评了,说:“穿白色运动服跳高挺好看啊。” 师哥B赞同道:“没错,回去我也弄一套。” 后方座位传来不屑冷哼,戴玉霞毫不留情道:“就你俩这脸,穿白衣服是准备装蛾子吗?” 师哥A不满回头,“戴大侠你怎么说话呢你?” 戴玉霞道:“我是帮你省钱,别买回来当睡衣了。” 罗娜在段宇成第一跳后心态放平,从第一次试跳就能看出段宇成的精神非常集中,努力保证过杆率,在1米95这种相对轻松的高度上也拿出百分百的专注。 1米95是今天遇到的第一个坎,这个高度淘汰了一多半人。到2米的时候,还剩下五名选手。段宇成2米也是一次过杆,两次试跳成功率都是百分之百。 师哥A说:“看余地还是体大的那个强一点啊,过2米跟玩一样。” 戴玉霞说:“本来我们这也有个过2米跟玩一样的人。” 大家无语地看向她,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江天窝在椅子里,一语不发,木乃伊一样。 2米的高度又掉下来一个人,还剩4名选手。 体大生下一跳要了2米06,段宇成和剩下两名选手都选择2米03。 按照顺序,段宇成第一个试跳。 那名体大生姿态轻松地坐在准备区等待,他的自信和松弛感给了其他选手很大压力。罗娜也当过运动员,她知道在赛场上运动员之间的气场会相互影响,越是实力强劲的选手越能在无形之中震慑对手,让人心慌意乱连正常水平都无法发挥。 罗娜双手攥着栏杆,捏得死死的,敛声屏气盯着场地。 她心中默念,千万不要被对方气势压倒了。 段宇成凝视横杆,准备了大概两三秒,然后他抬手顺了一下自己的两鬓。 这动作让罗娜微微一怔。这是霍尔姆以前比赛时的小动作,段宇成已经很久没有做过了。 这个动作让罗娜的记忆倒流回去年夏天,在欢快的高中运动会上,那个活泼硬朗的少年,一跳就将女同学打上高空的羽毛球抓住。 那画面好像过去很久,又好像就在昨天。 视线里的白鸽轻盈飞过天空,像轻纱,像云朵。横杆稳稳停留在原处。看台上的队友们兴奋地站起来鼓掌高呼。段宇成落下垫子后,第一次望向看台方向。台上有这么多人,但罗娜就是知道他在找她。 他们视线交汇。 段宇成浅笑,他伸出左手,食指笔直地指向天空,寓意不言而明。 第十八章 2米03跳完, 场上只剩三个人。 高度到了2米06。 其实2米06对于职业选手来说依然是相对轻松的高度, 但高校学生还没有完全步入职业化训练,尤其是段宇成平日还要兼顾文化课学习,这个高度对于今年刚刚19岁的他来说很有挑战。 遥想去年高中运动会, 段宇成刚刚能跳过2米, 短短一年过去,经过高明硕教练的系统训练, 他的成绩可以称得上一路飙升。 2米06, 他再一次一次过杆。 “可以啊这小子!”看台上的队友们兴奋起来,“一周也没来几次训练,练得这么好!” 抽签靠前也有好处, 如果先跳过去了,压力就自然落到后面的选手头上。到现在为止, 段宇成和体大生的过杆率都是百分之百。 接下来的那名工业大学的选手2米06第一跳失败了。 终于轮到体大运动员。 师哥A和师哥B很没素质地小声诅咒:“掉下来掉下来掉下来掉下来……”可惜人家实力在那摆着, 随着一套干净漂亮的动作,体大生2米06也是一次过。 “啊——”师哥们失望地靠到椅背上。 戴玉霞说:“现在就看他和段宇成谁先失败第一次了,想不到小可爱临场发挥这么超常, 是个比赛型选手。他已经让对手感觉到压力了。” 江天眼角一抽。 “……小可爱?” 看完体大生这一跳, 罗娜心里忽然燃起希望了。虽然体大生的起跳动作还是十分流畅,但在教练员眼中,能看出他这一跳明显要比之前紧了很多。 工业大学的选手三次试跳2米06均以失败告终, 最后成绩2米03, 拿到第三名。 场上只剩下段宇成和体大生。 高度来到2米09。 段宇成思考片刻, 往看台这边望了一眼, 向高明硕比划了一个手势。高明硕静了两秒,冲他点点头。 段宇成找到裁判申请免跳。 “都这时候了还申请免跳?”看台上的队友们又震惊了。“下个高度就是2米12了啊,这也太冒险了吧!” 根据跳高规则,运动员可以在裁判宣布的任何高度上开始起跳,也可在任何一个高度上决定是否免跳。 他这一免跳,直接轮到体大生试跳2米09。 因为腰伤不能参加比赛的刘杉也来到现场,看到段宇成这个决定,阴森地评价道:“这混账东西,平时表现得人畜无害的,其实阴险得很。” 戴玉霞说:“这不叫阴险,这叫谋略,叫自信,换你你敢这个时候免跳吗?” 刘杉:“哼!” 罗娜知道段宇成肯定是看出体大生上一跳动作发紧了,所以马上把更大的压力转接给他。如果体大生2米09失败了,那他的心理状态就会发生极大转变,节奏很有可能完全乱套。 但这也是赌博,万一体大生跳过2米09了,那压力就重新回到段宇成这边。 罗娜望向体育大学的看台,那边的教练员也个个面色凝重,段宇成这一免跳把所有人都搞得紧张兮兮。 “不用太担心。”高明硕走了过来,他看出罗娜的担忧,说道:“段宇成是个头脑清醒的运动员,他申请免跳肯定是考虑过的。我看他跳2米06的时候很轻松,他今天的状态很不错。” 但愿吧。 体大生调整了一下状态,准备第一次试跳。随着他的助跑,后四步加速,在起跳的瞬间,罗娜脱口而出:“角度太大了!” 横杆落下,体大生第一次2米09失败了。 师哥师姐振臂高呼。 罗娜:“……” 体育场挺大,但一共就这么点人,还都是亲友团。A大这边一欢呼,体大那边就听到了,隔着几十米远都能嗅到浓浓的火药味。 刚刚忙活完400米决赛的吴泽回来看台,见此一幕,嫌弃道:“我说你们能不能有点格局?一个个的,欢呼不会在心里欢呼吗,非得让人看笑话!” 群众们闭上嘴巴,坐了回去。 如众人所料,2米09第一次失败后,体大生的节奏乱了。他第二次试跳2米09,连准备都没怎么做好就开始助跑,结果当然还是失败。 体大的教练见状,采取行动,他招呼运动员,示意他也免跳2米09。 根据跳高免跳规则,在一个高度上,运动员第一次或第二次试跳失败后,仍可请求免跳,但在下一个高度上试跳次数只能是前一高度上试跳失败后所剩余的未跳次数。 也就是说,体大生只有一次试跳机会了。 体大教练此举也是想放手一搏,首先让自己的运动员调整一下心态,再来就是把压力转回段宇成这边。他逼着段宇成先跳2米12,企图让他失败后也自乱阵脚。 横杆升到2米12,段宇成第一次试跳。 如果他能过这个高度,那这枚金牌就有七八成的把握了。除非体大生最后一跳也过了2米12,那他们就要去角逐2米15。 段宇成在助跑起点位置做最后的准备,看台上的队友们鸦雀无声。 段宇成开始助跑,罗娜的呼吸都随之停住了,她看他加速,起跳,过杆。臀部轻轻擦到横杆,杆子晃了晃,落了下来。 大家集体叹气,罗娜后背也出了汗。吴泽来到她身边,还是熟悉的放松,还是熟悉的懒散。他遥望段宇成,笑道:“他都跳到2米12了?” 罗娜跟他讲了段宇成申请免跳的事,吴泽淡淡道:“他心脏倒是挺大的。” 轮到体大生最后一次试跳。 “这个学生我熟悉。”高明硕忽然说,“他最好成绩好像有2米20,但这一两年一直没有再提高。之前他还联系过我,说想来跟我练。” 这罗娜倒没听说过。 “您没要他?” “没要,年龄大了,而且伤太多了。” 罗娜无言,目光回到场上。 高明硕平静的否定听起来很是残酷。罗娜有想过做一名顶尖运动员有多难。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甚至运气,都缺一不可。而且运动员是为数不多缺少“厚积薄发”的职业,尤其对于田径而言,年龄是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横杆。 罗娜见过很多二十五六岁的运动员,明明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散发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厚重,甚至是苍老与倦怠。 所以教练员都喜欢年轻人,虽然稚嫩,但精神没有被磨砺,身体也没有被摧残,仍有无限可能。 这一愣神的功夫,这名体大生已经开始试跳了。短暂的休息并没有让他恢复多少状态,即便用尽全力向上拔高度,最后还是倒杆了。他最终成绩定在2米06。不过名次还没确定,因为段宇成现在的成绩也是2米06。 现在压力完全落在段宇成身上。 因为他和体大生在2米06之前的所有高度都是百分百成功率,一次过杆。所以如果段宇成2米12剩余两次试跳失败,那么按照本次运动会的规则,将会以起跳高度判定名次。 段宇成起跳高度是1米95,而体大生是2米。 江天皱眉道:“这就被动了。” 戴玉霞说:“这不叫被动,机会明明掌握在自己手里,体大那个才叫被动。” 江天不满道:“你总呛我干什么,你以为2米12这么好跳呢,他要这么轻松就能过去当初特招就不会招刘杉进来了!” 刘杉趴在椅子上,一脸吃了屎的表情。 “你们唠你们的,能不能别加我?” 段宇成第二次试跳,这次准备时间比之前更长了,但跳得比第一次好,可惜还是刮蹭到了横杆。 杆子落下,这回轮到体大那边欢呼起来。 “我艹!”A大的队员们义愤填膺,气得脸红脖子粗。吴泽回头喊:“都消停点,坐下!” 他跟罗娜说:“现在这些年轻人火气越来越旺了。” 罗娜像没听到一样。 吴泽挺少见到罗娜这么专注的时候,脸色深重,屏气凝神。同样专注的还有高明硕教练,他们两人的眼睛都长在了段宇成身上。 这时王启临来了,他是为了等会的400米决赛来的。面对如此紧张的跳高比赛,他的情绪跟吴泽一样放松。 “还有最后一跳了?” 罗娜听到王启临的声音,脑中忽然拨弄了根弦。她想起他们去年去3中时的情形,她第一次见到段宇成的时候,在树下翻看他的训练和比赛资料。 他的第三跳成功率是多少来着…… 罗娜心里紧张,无法有效抓住回忆片段,但这短短的一次思考却像给心脏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她居然鬼使神差地自信起来,好像得到上天的某种预示一样。 再看段宇成,他助跑,起跳,过杆。他第三跳比第二跳动作更舒展准确,落垫后,横杆稳稳停留在高处。 A大的看台瞬间炸了。 这回包括罗娜高明硕以及吴泽在内,所有田径队的人都喊了起来。罗娜的声音甚至盖过了队员们。她兴奋得抓紧王启临的胳膊,“你看到没!看到没!我说过他第三跳成功率高吧,你记得吗?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的吗?” 王启临不愧大家风范,在激动的下属面前岿然不动,笑道:“行行行,你赢了还不行吗。”他也感慨了一句,“想不到啊,这小子临场还可以啊。” 获胜的段宇成一脸笑容,向自己的队友比划了一个熟悉的爱心。 戴玉霞猛一拍掌,“嘿!乖乖!” 江天吓得差点弹起来,“你疯了你!” 天色太美,阳光正好,春风得意的少年,此时成了全世界最美的风景。 第十九章 段宇成回归队伍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因为段宇成年纪比较小, 队友们都把他当弟弟一样对待, 你推一把我捏一下,段宇成怕被戳到肋骨,抱着自己左右摇摆。 “拿金牌的得请客啊!”师哥A说。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没错, 这是规矩!” “行行行,我请客。”段宇成努力分散众人的注意力, “别弄我了, 400米决赛要开始了。” 400米决赛的八名运动员已经上道准备了。代表A大参加比赛的跟冯晓林一样也是从省队特招回来的运动员由思,按照半决赛成绩分在第七道,四五道的最好成绩还是体育大学的两名选手。 王启临和吴泽神色严肃, 400米是他们非常看重的项目。 罗娜本来在看台前方站着,可心有点飞了, 总想去夸奖一下段宇成。她趁着其他教练员说话的功夫, 偷偷回到座位。 段宇成已经披上了长袖的运动服,见罗娜来了,马上帮她把座上的东西收拾好。看台上前后两排座位大家间距比较小, 对于手长脚长的运动员来说坐着不太舒坦, 加上还堆着大大的运动袋,段宇成干脆脱了鞋光脚踩在行李上。 罗娜坐下,跟之前的队员们一样, 狠狠地捏了他的脖颈。 “哎呀, 痒!” 段宇成求饶, 罗娜松手, 兴奋地看着他,“太棒了你!简直太棒了!太棒了!” 她一连几遍太棒了,说得段宇成又嘚瑟又想笑,他逗罗娜说:“你这词汇量是不是太匮乏了?” 他现在是功臣,罗娜懒得跟他计较,使劲拍他一下。 “太争气了!一比赛就刷新最好成绩!” 她高兴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的,完全没有平日的严肃,说话也像个活泼的小姑娘一样直来直去。搞得段宇成反而拘谨起来。 “是吗,还行吧……” “臭小子你还端上了!”罗娜又拍了他一下。 400米决赛准备完毕,裁判开始喊口令。 罗娜的注意力放回比赛。 400米是径赛里公认的最难练的项目,长度介于短跑和中长跑之间,对运动员的专项技巧和身体素质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罗娜瞥向段宇成,他的注意力也集中在赛道上。罗娜回忆道:

相关推荐: 村夜   神秘复苏:鬼戏   白日烟波   篮坛大亨   沉溺NPH   新年快乐(1v1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