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超开放的双胞胎姐妹 > 第363章

第363章

“领兵打仗!” “……” “教不了,教不了……” 胤祐好奇:“你没读过兵书吗?” “读过。” “那你有没有打过仗。” 傅先生回忆了一下:“算打过吧。” 胤祐歪着头问:“打赢了吗?” 傅先生屈起手指在他头上敲了一下:“打赢了你现在还能在这儿?” “……” 第122章 胤祐抬起下巴, 小脸上颇有些骄傲:“那倒是,打架还是我们满人更厉害。” 这话让傅先生心里又涌上些亡国之殇的悲怆,还没琢磨出是酸是苦, 又没了。 胤祐仔细观察他的神色,忽然问道:“师父, 你是不是难过了。” “没有,”他说没有, 就立刻神色如常起来,“亡国太久了, 想不起来什么叫难过。” 他又哼笑一声, 语气里丝毫没有悲戚之色:“这眼看又要第二次亡国了。” 这话说的, 好像故土是他的,但国已经与他无关, 亡不亡的也没什么所谓。 “不会的,”胤祐用无比肯定的语气又重复了一遍,“绝对不会!” 虽然如此说,但是傅先生还是按胤祐的要求,又给他加开了军事课程。 胤祐作为皇子,平时练习骑射的时候谙达也会教他们,行军作战的常识他还是有的。 所以, 这个傅先生的教学工作减轻了许多难度。 老头一看小徒弟那样子就知道, 他也不是想学什么军事课程, 他就是想多了解一些这次大清和准噶尔的战役。 “说来也巧合,为师曾经游历塞外,正巧就路过了乌兰布通这个地方。” 胤祐赶紧说道:“我也去过我也去过, 就去年, 阿玛带着我们巡幸塞外的时候, 就路过了这里。” 傅先生颇为不满的瞪了他一眼:“那你说说,这个地方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额……”小家伙眼珠子转了转,硬是按捺住无知的尴尬,把自己伪装成纯真的模样:“啊……什么叫地形特点啊,我不懂。” 傅先生喝口茶慢条斯理的说道:“不懂就好好学,别插嘴。” “是!”小家伙在书桌后坐得笔直,双手交叠着放在胸前,一副认真听讲的好学生模样,“师父请讲,徒儿一定认真听着!” 傅先生这才细细的与他分析起来:“乌兰布通是蒙古语,这个你应该比为师清楚。” 胤祐点点头:“就是一座红色的小山。” “对,以前这个地方谁都能去,现在成了你们的皇家围场。泡子河与哈而哈河从乌兰布通的西北汇入萨里克河,再向北注入西拉木伦河。乌兰布通山南坡是无法攀登的峭壁,北面则是一个可以攀登的陡坡,这就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地形。” “据我推测,噶尔丹一定会在山林深堑的地方,倚着难免险峻的峭壁结营,如果你们冒然进攻,势必会伤亡惨重。” 他这一番话里出现了好多地名,又是山又是和又是流域又是走向……地方胤祐倒是去过,还去过好几次,但是也需要时间在脑中构建模型,发挥一下空间想象力。 但这个时间并不长,小家伙毕竟有着超乎常人的记忆里,走过一次的地方就不会忘记。 “好了,我知道了,师父你继续往下讲吧。” 傅先生慢条斯理的端起茶盏:“哦,老夫有些乏了,今儿就讲到这里吧,剩下的明儿再讲。” “……” 胤祐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他师父已经八十好几了,比他乌库玛嬷年纪还大,精力和体力确实也不能跟年轻人比。 他说累了,那就让他回去休息,明天再讲就明天再讲,反正也不着急。 结果第二日,傅先生来上课的时候,让人准备了好几桶泥沙,在院子里给他大致搭了个沙盘模型,讲起可来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 大清十万军士出征的时候是二月,正是早春时节,康熙该布置的已经布置好,该安排的也已经安排妥当,剩下的,就得看他的皇兄和皇弟如何排兵布阵。 虽然这两人也是第一次上战场,但身满人亲王,他们自幼也是受过严格军事教育,熟读兵书,且练就一身出众的马上功夫,不能丢了老祖宗的脸。 他的心情也从那种焦虑的情绪中缓过来不少。于是,又带着全家老小去了畅春园,在那里听政。 来到畅春园的时候,胤祐发现经过一个冬天,这里好多以前没有人居住的建筑,以及一些园林景观都已经修好了,最关键的是,阿玛采纳了他的建议,把好多居所的窗户都换成了玻璃的。 玻璃房子种上了新的蔬菜,绿油油的一片,很是漂亮。 橘子树去年也结了些果实,内务府专程派人送去了紫禁城,胤祐尝了尝,又酸又涩的并不好吃,就没有拿去慈宁宫孝敬太皇太后。 小家伙想着改进一下品种,等橘子更甜更好吃了,再拿去给乌库玛嬷尝尝。 太皇太后听到这个消息乐得合不拢嘴,拉着他的小手说道:“你这橘子我都盼了多少年了,又酸又涩你也好歹给我尝尝。” “不行!”小家伙十分坚持,“一定要很大很甜的时候才能给你吃。” “好好好,听你的,乌库玛嬷都听你的。” 小家伙现在长大了,可有主意了,说一不二。 旁边的稻田,四阿哥又开始播种,胤祐照例要去帮忙的。 四阿哥就怕他来帮忙,本来几个三个时辰能干完的活儿,他一来,那得花上一整天,剩下的时间都是在给他善后,陪他抓黄鳝,捡田螺。 好在太阳落山之前,稻子和麦子总算都种上了。 这次,四阿哥准备通过改良品种来提高粮食产量。他和胤祐一起去集凤轩的时候,兄弟俩还在讨论这件事情。 几年来,这方面的书籍四阿哥看许多,也有了系统和深入了解。弟弟问起来,他当然愿意回答。 “小七,你说种地包括哪些步骤?” “播种,浇水,把米粒打出来,晒干之后就可以吃啦!” 他每年只参与这几个环节,所以也只知道这些。 四阿哥细心的给他解释:“其实,要种出粮食来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经过许多工序,从选种开始,然后是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防虫、灌溉、收割、脱粒、晒干、储存以及漕运,每一个缓解都很重要,并且都会决定粮食的产量。” 皇贵妃坐在一旁,听着两个孩子聊起农耕,也觉得有意思,便放下手里的医术,参与进来。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选中、施肥、除草、防虫和灌溉这几个方面,小四你说对不对?” 四阿哥点了点头:“额娘说得没错,但是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很复杂,比如选择更加优良的品种进行培育,基肥和追肥的关系,烤田的重要性。” 这边母子俩正在深入探讨农业技术,皇贵妃虽然不懂,但是凭着常事也能给儿子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意见。 另一边,胤祐一直默不作声的听着。一边听一边思考。过了很久,他才开口说了一句:“有个问题我不懂。” 皇贵妃和四阿哥转过头来看他,后者笑道:“小七哪里没听懂,我再细细解释给你听。” 胤祐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我不懂我们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种地上面。如果种地不能让老百姓生活富足,那么,咱们应该鼓励他们从事其他生产,比如去卖糖葫芦,卖春卷,卖包子,卖别的什么。” 四阿哥皱眉:“农业是立国之本,如果老百姓都因为一时的利益去经商,那谁来种田?没有人种田大家吃什么?” 胤祐说道:“他们可以去别的地方买粮食呀。” “去哪里买?” “总有人种田的吧,鼓励经商,又不是让所有人都去经商。”胤祐想了想,又说道,“咱们还可以去别的地方买,东洋、南洋,或者别的地方。咱们生产价值更高的东西卖给他们,再把他们的粮食买回来不就好了吗?” 这个想法着实大胆,把四阿哥听得一愣一愣的:“可是……可是咱们得祖先从狩猎到农耕,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祖先狩猎,咱们种田就满足了吗?蒙古人也不想放羊了,也想来种田,所以咱们能保住种田的机会就应该满足了。” 一直

相关推荐: 说给月亮(姐弟骨科)   狭路相逢(1V3)   拒绝魔鬼的求爱之后(NPH)   让我为你按摩吧!   [网王同人] 直播土味情话和部长们贴贴   武逆焚天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掌纵   舔一朵雪绒花(古言h)   美人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