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超开放的双胞胎姐妹 > 第470章

第470章

舜安颜的后脖子:“听见了吗?驸马爷。” 舜安颜崩溃大喊:“我虽然娶了公主……” 胤祐瞪他:“你娶了吗?” “我虽然即将要娶公主,但我可不是什么抛妻弃子的寒门状元郎。” 胤祐屈起手指在他脑门上弹一下:“是是是,知道你是佟家嫡长孙,就连皇后娘娘都夸你乖巧懂事。咱们五公主,谁都看不上,偏偏就看上了你这个佟家大少爷。” 舜安颜一张脸烧得通红,赶紧去捂他的嘴:“王爷……七哥……您就饶了我吧。” 胤祐看他耳朵都快着火了,这才心满意足的点点头:“行吧,今儿就饶了你。” 胤祐把杯中的莲子茶一饮而尽,随后站起来:“后面这出戏我不爱听,走,换个地方逛逛去。” 舜安颜赶紧跟着他往外走,赵诚在后面付钱:“那,咱们现在去哪儿?” “随便走走吧。” 走着走着,两个人就走到了大觉寺门口。就是胤祐出征昭莫多之前来上香的地方。里面还有一个别致的老和尚,法名解尘,打小就叫他仙君,生怕旁人不知道,他是神仙转世。 胤祐看着常年香火鼎盛的寺院:“走,进去找老和尚讨杯茶喝。” 小沙弥听说他来找住持,立刻将人迎到了后面禅房。解尘法师正在打坐,听说他来了,就让小沙弥去倒茶:“仙君又长高了。” 胤祐现在得低头看他:“是长了不少。” 老和尚盘腿坐上炕:“仙君前来是要同老衲对弈一局?” 胤祐心说:“你个臭棋篓子,跟你下棋我都打瞌睡。” 于是他摆了摆手,走上前搀扶解尘大师:“今日我有空,大师陪我去后山走走吧。” 胤祐没让舜安颜和赵诚跟着,自己扶着解尘大师往后山走,后面跟了个小沙弥。 大觉寺的后山是真的大,山上还另有禅院,据说是寺院里得道高僧闭关修行之所。 现在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山林间百花盛开,杏花粉白相间,微风一吹,纷纷扬扬的散落下来。 解尘大师说道:“往里还有一片梅林,不过现在并非开花时节。” 胤祐却问了另一个问题:“大师,这后山是不是葬着什么人?” 解尘大师唱了声佛号:“阿弥陀佛!后山所葬之人与仙君颇有渊源。” 胤祐听闻此言,便恍然大悟:“那是没错了。” “想必仙君已经猜到了。” 胤祐拧起眉毛:“哎呀,你别叫我仙君了,别人听到要误会的,叫小七。” 两个人穿过杏花林,胤祐这才说道:“那日我与大师畅谈之后,在路边见到一方素帕。那帕子上写着半阙词,别的什么也没有。” 解尘大师问:“哪半阙词?” “是我老师的《山花子》后半阙。”胤祐拿出了那枚方素帕,“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他掉的,字迹也有几分相似。可后来我才想起来,那日正巧太子哥哥替我阿玛祭宗庙社稷,我老师身为礼部侍郎,自当一同前往。” “那自然就不是他掉的。” 胤祐继续说道:“后来,我只以为是我老师的哪位恋慕者掉的。毕竟他那张脸加上他的词,颇受京城姑娘们的追捧。” 解尘大师没见过这么大逆不道的学生,敢拿老师的风流韵事开涮。只得双手合十,又唱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胤祐继续说道:“后来我的哈哈珠子富敦看到这方素帕,他的反应很是耐人寻味。” “后来,我跟随阿玛西征回京,远远地在文武百官的队伍中看了我的老师一眼,那个侧脸,那个角度,我才恍然想起来。” 解尘大师转过头来看他:“想起了什么?” “想起,那日我来贵寺,在门口远远地看到一位姑娘,容貌竟然跟我的老师有六七分相似。” 解尘大师目视前方:“仙……小七,到了。” 胤祐闻声望去,远处的梅树下果然有一方墓碑,上面写着“爱妻卢氏之墓”。 “这是……”胤祐确实颇感意外,他怎么也没想到,卢氏竟然葬在这里,“为什么?” 于是,解尘大师便与他说了这一段因缘:“纳兰夫人以前就大觉寺的香客。每逢佛祖生辰、涅槃都会前来祭奠。夫妇俩也时常结伴到后山游玩,最是钟情这一片梅林。” “后来,纳兰夫人产后数月,因为感受风寒香消玉殒。那时候纳兰公子还没有封地,纳兰夫人便迟迟没有下葬。后来他找到老衲,问能不能将夫人葬在这片梅林。” 胤祐接口道:“你同意了?” 解尘大师抖了抖银白的胡须:“毕竟本寺也得了纳兰夫人颇多香火钱的嘛。” 胤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感觉这老和尚越来越可爱了。 解尘伸出颤巍巍的手,指着墓旁一棵梅树:“仙君请看。” 胤祐定睛看去,那树枝上竟然挂着许多素帕,胤祐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每一张帕子上都有纳兰写给卢氏的悼亡词。有的是一整首,有的只有半阙。素帕也未必都是白色的,也有绿的、蓝的、紫的、分的,高高低低的系在树枝上,风一吹,还颇有几分意境。 解尘和尚说:“许多人都不知道,其实纳兰夫人当年产下的是一对孪生兄妹。” 这么一说,胤祐就明白了。在皇室以及贵族看来,双生子尤其是龙凤胎是不吉利的。有“一阴一阳,家破人亡”的说法。 而且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孩子其中一个是养不大的,即便都活到了成年,也会伴随着诸多苦难。因此,这样的人家,也不愿让外人知晓。 就连胤祐跟容若与富敦的关系那么好,也只是知道他有女儿,却也不知道大女儿竟是卢氏所出。 本来嘛,他一个皇宫里的小皇子,没事打听人家家里的女眷做什么。 “纳兰小姐每年除了夫人的生辰和忌日,佛祖生辰和涅槃日也都会过来。每次来都会在梅树上系一方素帕,风吹走了她也不在意,只说凭着好风,让母亲看一看父亲对她的思念。” 胤祐只当是听了个与纳兰有关的故事,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他走到那棵梅树下,把手里那方素帕也系了上去。 又转过身来,让小沙弥去取了些香烛上来,给纳兰夫人上了一炷香,这便离开了。 康熙带着一家老小到畅春园小住。住着住着发现,他好像许久没见过胤祐了。 这小崽子,还没大婚就迁出皇宫,出去了就不见回来。就算回来了,也是给太皇太后和皇后请个安就走,他这个皇父是瞧不见他人影的。 康熙也曾经把他身边伺候的人叫来问话:“淳亲王在宫外成天都干嘛?” “回皇上话,王爷每天都去戏楼听戏,在酒楼里与那些书生文士畅谈诗词,去教堂同西方传教士闲聊……” 他天天的还挺忙,却不干一件正经事。 “去!”康熙吩咐“宣淳亲王觐见。” 胤祐今日正好要去一趟畅春园。前一日诚郡王派人来说请他去一趟算学馆。 胤祐来到畅春园,还没来得及去蒙养斋,先被顾问行截去了澹宁居。 康熙看到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你看看你,不读书也不当差,每天游手好闲像什么样子。”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来。在胤祐很小的时候,说什么也不愿意读书,自己也曾在心里妥协过:小崽子长大了,哪怕是个游手好闲的傻子,做阿玛的也能养他一辈子。 这……一不小心还真长成了个游手好闲的傻子。 康熙敛着眉目问他:“你多大了?” 其实康熙这是个设问句,紧接着就要数落他不干正事。哪知道胤祐理解错了,以为是个疑问句,伸出两根手指:“虚岁二十了。” 虚岁二十,其实只有十八。 康熙也四十好几了,差点没被亲儿子气出个好歹来:“朕在你这个年纪儿女都已经好几个了。” 接下来的话题胤祐已经猜到了。果不其然,只听他阿玛说道:“老祖宗和太后都问起这事,老九老十都快成婚了,你的婚事也不能再拖,嫡福晋我已经给你挑好了,佛伦的孙女,舒穆禄氏,嫡出。再给你挑两个侧福晋。” 胤祐不屑的晃了晃脑袋:“佛伦我就不喜欢,我能喜欢他的孙女吗?” “这是你身为皇子的使命,由得你喜不喜欢?” 胤祐笑弯了一

相关推荐: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春潮   华娱:从飞轮海开始   背景板被主角团疯狂偏爱   至尊神婿   加油,“总攻”大人   儿孙满堂(H)   诞幻(全息1V1)   转攻为守   當妳和男朋友交換了某個器官後(單篇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