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超开放的双胞胎姐妹 > 第445章

第445章

做甘肃总兵,镇守凉州时候,张勇就是甘肃提督。他们曾经一起,将噶尔丹驱逐出河套平原。 孙将军颇为感慨:“说起来,张将军也算我的老师。” 胤祐笑着开了句玩笑:“那我与将军也算同门,该称一声师兄才是。” 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被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称师兄,孙思克感觉自己瞬间年轻了几十岁,立刻就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胤祐又说道:“张将军告诉我,不是每一位将军都叫廉颇。今日我能结实孙将军,颇为庆幸,我阿玛不是赵王。” 又两日之后,康熙派来跟着胤祐的四位斥候也到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消息——噶尔丹的三万大军已经掉头往西边来了,大约十日之后抵达。 三位将军即刻召集全数兵力,向昭莫多进发,在噶尔丹到来之前,占据制高点和有利地势,设下营寨,让士兵养精蓄锐,准备迎接一场大战。 胤祐莫名有些激动,在这之前,他所有的预测都已经应验。向阿玛请缨,来西路军送信果然是正确的选择。 五年前,他只能躲在树丛里,偷偷地放冷箭。还差点被噶尔丹抓去喝茶。 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在战场上和噶尔丹好好较量一番。 胤祐去找费扬古要了一套铠甲,他们这里虽然也有八旗精兵,费扬古并没打算将他编入八旗军中。毕竟人家是皇子,哪里敢让皇子披甲上阵,留在帐中便可。 于是,费扬古给了他一身汉军的银色铠甲,穿上之后,果真是白衣银甲的少将军,中不中用不知道,反正挺中看的。 既然穿上了汉军铠甲,胤祐很快就和绿旗兵的几位将领熟悉起来。空闲时候还能和他们切磋一下工夫。 在三位将军之中,最年轻的是费扬古,功夫最好的是殷化行。 他比费扬古年长两岁,先后考中武举人、武进士。是首任福建台湾总兵,以木筑城,整治武备,加强防御,有效地防止西方人对台湾的侵略。 胤祐取一柄长%枪与他在空地种比试,周围围了一圈兵士看热闹。 一个是年过五十功夫仍然了得老将军,一个是没什么架子,不管是八旗军还是汉军都能打成一片的皇子。双方见招拆招,你来我往,打得精彩至极。 胤祐擅长用剑,对于别的武器倒是一般,长枪在手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在殷将军凌厉的攻势下连连后退。 但他是个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的人,加上本身基本功扎实,内功深厚,很快就掌握了技巧,现学现卖,一招一式倒是有模有样。 渐渐地,倒是殷将军落了下风。看着他熟悉的招式大惊,这不就是刚才自己使出来的吗? 这学的也太快了吧。他赋闲在家的时候,一心一意教儿子,对方学起来都没怎么快的。 胤祐趁着殷将军走神之际,手里的长枪一挡一跳,直刺对方胸膛,殷将军回撤不及,眼睁睁看着枪尖抵上自己胸口。 胤祐立刻收枪,抱拳道:“我虽是小辈,殷将军也不必让着我。” “哪里哪里,”殷化行回过神来,真心实意的夸赞道,“七阿哥实乃武学奇才,老夫自愧不如。” 胤祐笑道:“上了战场,将军可不能走神。” 殷化行汗颜:“七阿哥教训得是,老夫惭愧。” 胤祐忽然说道:“不如我拜将军为师,将军教我这套枪法如何?” 殷化行大惊,他哪里敢随便收皇子做徒弟,连连摆手:“枪法可以教,拜师就不用了。” “要的要的,”胤祐赶紧作了一揖,“多谢殷师傅赐教!” 胤祐就这么给自己找了点事情做,跟着殷化行学枪法。他学起来是真的快,只要殷化行演示一遍,他就能照着比划出来。殷化行再将要领同他说一说,他就学会了。 如此说来,大抵噶尔丹大军还没到,胤祐一整套枪法就该学会了。 这天,胤祐正在联系他刚学的枪法,忽然听到有哨兵向一位校尉禀报:“说是营地外来了一匹白马,长得膘肥体键,油光水滑。马上没有人,它已经独自在营地外转了好几圈,撵也撵不走,遮该如何是好?” 校尉问道:“去问一问,有没有骑兵丢了马匹?” 哨兵答道:“已经问过了,也让佐领查过,并没有人丢失马匹。” 这部明来历的马匹,他们也不敢用,更不能放走。万一把敌军引来,那还得了。 校尉挥了挥手:“宰了吃肉。” “别宰别宰,带我去瞧瞧。”胤祐领着一柄长枪冲过来,袖子和裤管挽到手肘和膝盖,衣袍下摆捞起来塞进腰带里,什么玉佩荷包平安符,统统摘了。哪里还有半分皇子锦衣玉带的样子。 校尉大惊:“是七阿哥的马?” 胤祐点点头:“或许是,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跑到营地门口,大眼一瞧,可不就是他的小白龙。 小白龙看到他怪激动的,摇头摆尾冲过来,将嘴里的草料吐在地上,意思是让他先吃。 胤祐敬谢不敏,又在它的背上拍两巴掌:“你这跑哪儿去给自己改善伙食去了,长这么壮。” 小白龙围着他转了两圈,胤祐感觉他的蹄子踩在地上,土都在跟着震动。 不管怎么说,它能照过来就很不错了。胤祐赶紧把它牵回去。 到了马厩,二话不说,先跟胭脂屁股抵着屁股打一架,以示友好。 果不其然,兴许噶尔丹想着再饿他们几天再一举歼灭,竟是晚了几日才到。 胤祐一套枪法都已经学完了,还跟几位绿旗兵的汉人将领讨论了一番各地武学。 绿旗兵又称绿营,清军入关之后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 因此,绿旗兵是一支纯粹由汉军组建的军队。大约六十万人,是八旗兵的四倍,分散在全国各地。在三藩之乱之时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擅长步战。 胤祐时常与他们混在一起,对他们了解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 他们在各地的职责很复杂,除了备战之外,还要负责城镇巡防。士兵为世兵制,父亲死了,儿子补上。 因此,他们之中就隐藏着许多颇有来历的士兵。胤祐就结识了一位来自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一手少林拳法在军中无人能敌。 这胤祐能放过他吗?赤手空拳跟人比试一番,最后差点被教做人,幸好他反应够快,脚下步伐虚晃一招,险险地躲了过去。 七阿哥走到哪里,都能与人打成一片,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上到主帅,下到士兵,连马匹都喜欢他。 如此,又过了两日,终于,噶尔丹的大军距离昭莫多已经不足五十里。 费扬古、孙思克和殷化行三位将军开始召集部下商议如何御敌。 胤祐自然也在一旁听着。到了这里,他倒是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眼前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可不是阿尔尼、裕亲王、恭亲王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王亲。 胤祐学到的那点理论知识,一点也不敢在他们跟前卖弄,只会在心里默默地筹划,然后认真的听着。 看看诸位将军提出的意见和方案跟他想的是否一致。 而后他发现,自己果然没有给张勇将军丢脸,自己想的,与他们商议出来的战略战术大差不差。 “硕岱,阿南达听令!”费扬古开始点将,这两位一位是满洲正白旗先锋统领,一位是蒙古正黄旗都统。 两人双双出列,对大帐正中的费扬古抱拳道:“末将在!” “你二人率领部分轻骑出阵,即刻下山,迎着准噶尔大军的方向而去。切记佯装出疲惫无力的模样,诱使噶尔丹向西边追过来。” “末将听令!”两位都统纷纷领命而去。 胤祐在一旁琢磨,不知道噶尔丹会不会上这个当。 不过既然费扬古将军这样安排,那就一定有十拿九稳的把握。 首先,就如胤祐之前对孙思克将军所说,噶尔丹迫切需要这一仗来扭转他现在的局面。回不去天山一带,就只能逼迫康熙交出喀尔喀蒙古部众,在漠北发展。 他想要打仗,就算知道前方可能有诈,也是必要赌这一把。 是否真的会上当,就要看费扬古将军接下来还有什么安排。

相关推荐: 我写的文都成精了   苏简溪厉霆骁   修行从役使六丁六甲开始   杀死蟒蛇的方法【兄妹骨科】   命中注定的羈绊   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   卿与倾禾(古言 女扮男装 宅斗 1v1 HE 双洁 破案)   傅明仙记   情欲烟火   国宝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