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闹。 两个人基础有点差,背起书来磕磕绊绊。胤祐听完,十分忧虑的叹一口气:“要不……你俩还是就呆在紫禁城吧。” “不行!” 九阿哥和十阿哥异口同声:“决不放弃!” 结果第二天来,前一天的内容两人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一个磕巴都没有。 胤祐满意的点点头:“不错,后面这两段回去一起背了吧。” 得了七哥的夸奖,九阿哥欢喜的蹦了起来,冲着胤祐说了一句:“yes!” “嗯?”胤祐竖起了耳朵,“你刚才说什么?” 九阿哥眨眨眼:“我说yes!这叫英吉利语。” 胤祐来了兴趣:“你还会说英吉利语?” 九阿哥点了点头:“我还会说好多别的呢。” “那你说两句给我听听。” 九阿哥又给他说了两句,都是十分简单的生活用语,诸如“你好”、“再见”、“请”一类的。九阿哥说出来的时候还有些洋洋得意,仿佛这是什么特殊技能。 胤祐挺好奇的,他竟然会说英语:“你是跟谁学的?” 九阿哥坐下喝了口茶,这才说道:“七哥你忘了,上次你们跟着阿玛巡幸塞外,我留在宫里耳朵受伤了,是一位西方传教士治好的。我觉得他们好厉害,于是就跟他学习他们的语言,还有他们那边的知识。” “不错,”胤祐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掌握了一门新的外语,那你的蒙古语和汉语学得怎么样了。” “额……”九阿哥忽然想起来,“阿玛说了,也要考这两样。汉语还好,蒙古语就……” “那还不干净好好学!” “是是是,一定好好学!”提起外国传教士,九阿哥就来了兴致,又多说了两句,“七哥你都不知道,他说的那些知识,他们叫科学,可太有意思了,比秦师傅教的都有意思。” 他口中的秦师傅是秦道然,是宋代词人秦观的后人,康熙南巡时从无锡带回来的,指派给九阿哥做从学老师。 胤祐鼓励他:“有意思你就好好跟着学。不过,秦师傅教你的你也要好好学,知道了吗?” “知道了!” 胤祐自己就是个不喜欢死读书的人,辅导弟弟们的功课,一开始很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背诵,还会抽查一些字词句的释义。把九阿哥和十阿哥折腾得苦不堪言,每日都在恶补课业。 不过新鲜劲儿一过,他又觉得不好玩,于是就把督促两个弟弟读书的事情丢给了八阿哥。 自己开始跟着傅先生学画画,他的画是傅先生一手教出来的,师徒俩的绘画风格一脉相承,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胤祐临摹他师父的字画甚至可以以假乱真。 在他小的时候,皇贵妃总会给他画一些简笔画,小动物什么的。 这对他的审美影响相当深远,所以每当他画动物的时候,总会沾染些拟人的神态,眼睛弯弯,嘴角上扬。 傅先生说他这是童心未泯,永远是个赤子。 最终他们也没能在三月出发,因为康熙忽然有点别的事情,浑河挑浚工程完工,康熙带着大阿哥和三阿哥,到天津走一趟,视察河工。 于是,东巡的事情就推迟到了秋天。 对此,最开心的当然是九阿哥和十阿哥,他们的时间更宽裕了,不用临时抱佛脚。 两个人开心之余,开始故态复萌,贪玩又调皮,学习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胤祐吓唬他俩:“你俩竟然还能高兴得起来。这不就说明阿玛不想带你们去了吗?” 十阿哥不懂:“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是阿玛带着大哥去了天津。” 胤祐向他解释:“可是东巡的时间延后,你们学习的内容就更多了,阿玛能考的内容也就更广了。” “所以,你们俩还敢掉以轻心吗?” 九阿哥和十阿哥不说话:“只有乖乖地再努力学三个月。” 等他俩走后,胤祐对八阿哥说道:“三个月时间,足够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阿哥不得不深感佩服,七哥虽然自己读书的时候是个让师傅们头疼的学生,教育弟弟倒是很有一套。 这一趟天津之行,康熙一来一回去了十天左右。 回銮的时候,又正逢曲阜孔庙修建完成,康熙命三阿哥和四阿哥代替他这个皇父,去一趟山东祭祀。 这是两位即将成年的阿哥,第一次独自外出,替皇父办理事务。 两个人在弟弟中间一下子就树立起了成年兄长的形象,康熙也已经为他们物色好了嫡福晋人选,三阿哥的府邸正在建设中,礼部选出的大婚日期就在今年下半年。 三阿哥的嫡福晋是正红旗蒙古都统朋春的女儿。 朋春曾经领兵南下平定三藩之乱,到黑龙江驱赶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俄罗斯人,前几年的乌兰布通之战他也有参与。不过他带的军队被泥淖所阻,噶尔丹逃跑,朋春因此被罢免官职。 但康熙念他战功卓著,只是降级处理,现在又将他的女儿嫁给三阿哥。看得出来,这是在为接下来讨伐噶尔丹做准备。 一旦战争再次爆发,康熙势必要再次启用这位有着赫赫战功的都统。 四阿哥则因为皇贵妃的缘故,大婚日期待定。 这件事情又在后宫之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荣妃自是得意的,看到大阿哥成婚时惠妃那个得意劲儿,后来,大福晋怀孕,众人逢迎她说是要生个皇长孙,结果生了个小格格。 荣妃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多少存了些看笑话的想法。 开春不久,说是大福晋又有了身孕。沉寂了两年的惠妃又开始成为御花园娘娘们茶话会的中心任务。 荣妃看得颇为眼馋,现在他的儿子也终于要成婚了。 太子妃眼看就要临盆,是男是女尚未可知,大福晋也不一定就怀的是个男孩儿。 她的三阿哥抓紧一点,说不定还有机会。 就算太子妃生了个皇长孙,三阿哥明年再给皇上添个小皇孙,那也是很好的嘛。 荣妃这个想法没两天,果然,毓庆宫那边就传来消息——太子妃要生了。 皇贵妃接到通知,早早的就过去了。康熙时常在她跟前说,先皇后走得早,太子是他一个人拉扯长大的,他前些年就想过立后,尤其是皇贵妃病重那一年,礼部都已经开始走流程了。 是皇贵妃病好之后,自己不愿意,所以,中宫之位现在仍然空着。 可是在他心里,表妹与皇后无异。 既然如此,太子妃那边,皇贵妃就该多照应着些。 其实,不用他说,皇贵妃也会这么做。 毕竟胤祐从小到大,太子对他不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就想到他这个弟弟。还时常把胤祐接去毓庆宫,与他小住几日。 出门在外的时候,太子对她这个皇贵妃也是礼遇有加,对胤祐这个弟弟更是悉心照顾。 身为皇太子,又是从小被皇父盛宠长大的皇太子,能做到这些,就足以证明,他从小被教育得很好,往后也一定是一位仁德之君。 太子妃毕竟年轻,没有经验,临盆之际疼得满头大汗,咬着牙撕心裂肺的喊。 这些年来,皇贵妃看到过多少次女人生产,她已经记不清了。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没有心跳呼吸,但凡有一点希望,她都会尽其所能让他们活下来。 但医疗条件有限,她也时常感到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一个小生命离开。 她深深地为这个时代的女性感到不幸,她们也知道生孩子要承担很大风险,可是她们拼了性命也要生。 红墙之内,只有生了儿子,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太子妃实在太疼了,双手抓着床单,撕声喊:“不生了,我不生了……” 喊完,眼泪就扑簌簌的落了下来。 皇贵妃从宫女手里拿过帕子,替她擦去额角的汗水,想说那以后就不要生了吧。 但是屋子里进进出出那么多嬷嬷宫女,尤其是那位熊嬷嬷也在,整个紫禁城都知道,她可是东宫最不好惹的奴才,什么事情,只要她知道了,他就等于索额图和整个赫舍里家族都知道了。 皇贵妃要是跟太子妃说这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传到康熙父子耳朵里去。 皇贵妃劝太子妃不要生孩子,这安的什么心,就只能任人揣测。 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孩子总算生下来了。 稳
相关推荐:
摄政王[年下]
女神改造记
白月光背着我有儿子了(np)
现代修仙录
私奔(H)
[还珠虐NC](乾隆x永璋)白首不相离
滛堕的女武神
妄想与亵渎
流氓老师
[网王同人] 直播土味情话和部长们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