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超开放的双胞胎姐妹 > 第167章

第167章

意到他。 胤祐便伸出手,拉了拉他的手,摸到一片冰凉。容若转过头来,本还惆怅的脸上立刻换上了欣喜的笑容:“七阿哥,你又乱跑。” 胤祐一只手藏在身后,一只手拉着他,往大殿外另一头的柱子后面走:“我来看看你呀。” 纳兰伸出手,想摸摸他的小脸,又想到自己在外面站了一个晚上,手掌冰冷,怕冻着他,又把手缩了回来:“七阿哥想我了?” 胤祐问道:“你前些日子去哪儿了?” “皇上让我出去办点事情,这不是回来了吗?” 胤祐靠着柱子,拉着他的手:“蹲下!” “嗯?”纳兰蹲下来,视线与他齐平。 小家伙又说道:“把嘴张开。” 纳兰从善如流的张开嘴,下一刻胤祐便从身后拿了个东西出来,直接塞进了他的嘴里:“甜吗?” “甜。”纳兰拿出嘴里的糖果,是从来没见过的样式,像街上卖的糖画,又不像,五颜六色的挺好看,“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糖果。” “我额娘做的,特意给你留了一个。” “多谢七阿哥赏赐,我很喜欢。”纳兰想了想,伸出指尖,轻轻地碰了碰他的小脸,“外面凉,快进去吧。” 两个人又回到了大殿门口,胤祐正要进屋,忽然回头看了一眼隆科多,对方也在看着他。 小家伙想起上次给他吃了掉地上的蛋黄酥,又想起之前在江宁,额娘说的话:“或许他对别人不是真心,但对你一定是,因为你是我的儿子。” 于是,他转过身来,向隆科多伸出手:“最后一个,给你吧,你姐姐做的,你尝尝。” 隆科多受宠若惊的接过来,他的小外甥却只给了他一个六亲不认的背影,可把一旁的纳兰乐坏了。 胤祐这个新年过得不错,不用读书习字,每天有吃有喝。御膳房和承乾宫的小厨房都满足不了他了,他还撒娇说要吃额娘亲手做的菜。 皇贵妃给儿子做了一次,顺道把胤禛也从阿哥所叫回来一起吃,哪知道还没开饭,又来个蹭饭的。 反正到正月十五之前,康熙都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国事,有的是时间在后宫溜达。 别的妃嫔那里,去坐一会儿,跟她们聊上两句,他就觉得没什么意思。 娘娘们好不容易见一次皇上,千方百计想要留他下来吃个饭,甚至过一夜。 但皇上兴致不高,坐一坐也就走了。 最后他走到承乾宫来,看到胤禛和胤祐两兄弟在院子里玩雪。兄弟俩花了一下午时间,堆了大大小小一排雪人,甚至还有一条狗。 胤祐挨个给他们分配身份:“这是额娘,这是哥哥,这是小七,这是熹姑姑,这是白姑姑,这是孙嬷嬷,这是赵诚……还有这个,这是百福。” 百福趴在回廊下,听到自己的名字,站起来摇头摆尾,胤禛挥了挥手,让它趴好别动。 康熙听了半天,脸色就沉了下来,走过去问儿子:“你这……” 老父亲有点不好意思,后半句话没问出口。 胤禛拉着弟弟给汗阿玛请安。康熙轻咳一声,让两个儿子起来,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小七,你堆的雪人为什么……没有阿玛?” 胤祐奇怪:“阿玛又不住在承乾宫,为什么要有阿玛?” 康熙:“……” 他转身往正殿走,走了两步又回过身来:“朕不也时常来承乾宫住?” 小家伙眨了眨眼,三两步跑过去拉他的手:“阿玛要是喜欢,下次我去乾清宫堆一个。” 康熙想了想,那还是算了吧。乾清宫那么多大臣来来往往的,院子里堆个雪人,小家伙一定会放开嗓子宣传——这是我阿玛,你们说像不像? 帝王的威严何在! 皇贵妃做饭的手艺一般,主要迎合孩子的口味,偏清淡和酸甜为主。跟御膳房的没法比,但是她儿子就偏偏更喜欢额娘做的。 康熙坐在桌前,很明显要蹭这顿饭,皇贵妃嘴上没说,心里却不大乐意,主要是没打他的米。 今天应小家伙要求,皇贵妃也学着做了一下他们在江宁吃过的那道豆腐,食材的选择上有一些差异,因为有的菜南方有北方没有,但总的来说大差不差,是那个味道。 胤祐吃得很开心,让一旁伺候的太监给胤禛多盛一些:“这叫八宝豆腐,名字是阿玛改的。” 康熙想起来他们在江宁的那些日子,小家伙成天围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像只快乐的小鸟。 他龙体抱恙那几日,这小家伙上一趟街,还不忘在酒楼给他请个厨子回来,专程做这道豆腐。 然后,他就三天两头来蹭饭,多蹭几天发现,皇贵妃也不是每天都下厨,大多时候吃的也是御膳房做的,跟乾清宫的也没什么两样。 只有儿子提要求的时候,皇贵妃才会亲自下厨做一顿饭,别人都没有这个待遇。 哪怕皇上天天来,那也只能有什么吃什么。 胤祐的好日子随着元宵节之后就到了头,吃过这个新年的最后一顿团圆饭,看过漱芳斋最后一场堂会,第二日一早,他便又要开始去乾清宫读书。 不过上学的第一天,他就得知了一个好消息:新年伊始,各地送来的奏折堆积如山,皇上需要花大量时间批阅,再同议政大臣商议。 因此,没什么时间关注他的学习。南书房每天各个时辰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胤祐每天只能去弘德殿学习,而康熙给他安排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老师前来代课。 胤祐垂头丧气的坐在书案后面,一边扣着自己的手指,一边想:新年怎么就过得那么快呢?他还没回过味来,年就结束了。 他侧头往窗外看了看,清晨的阳光透进来,照在身上暖融融的。 过几日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他真想亲手做个又大又漂亮的风筝,飞得高高的,整个紫禁城的人都羡慕才好呢。 这时候,有人从殿外进来。他脚步很轻,胤祐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根本没注意。 于是,那人轻咳了一声,说道:“奴才给七阿哥请安。” 小家伙回过神来,惊讶的扑过去:“容若容若!怎么是你?” 纳兰抱着他:“皇上让我来教你认字,督促你练习。” 胤祐搂着他的脖子开心得摇头晃脑:“我不喜欢《三字经》,咱们学点别的吧。” “你想学什么?” 胤祐一本正经的说道:“我什么也不想学。” 纳兰抱着厌学儿童大笑:“不学是不可能的,你不学我没法交差呀,多少学点儿,给个面子。” 他在七阿哥这里可有面子了,胤祐点点头:“行吧,我想学之前那你教我的那些诗词。” “没问题。”纳兰将他放在书案后的凳子上,“皇上了交代了,之前学的《三字经》今天要默写一边。” “啊?”胤祐嘟了嘟嘴,“还是要学《三字经》。” “等你默写完了,咱们就开始学别的。” 在康熙眼里,他儿子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淘气鬼。因此,老父亲的教学就是按部就班,每天讲解几句三字经的内容,让胤祐复述内容,再把字过一遍,这就算学完了。第二天继续学后面的,内容相较于前一天,还得增加一两句。 对一个厌学儿童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因此他的厌学情绪非但没有得到好转,反而日益严重。 但是纳兰的教学却有所不同,他会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性的进行教学。从简单的唐诗宋词开始,引经据典,从作者生平讲到作品的创作背景。 在充分了解诗词含义之后,再回过头去背诵和学习其中的字,往往记得更快更牢。 胤祐喜欢听故事,往往听得入了神,不尿尿,不喝水,也不吵着要吃点心,许多时候,连下学的时间都忘记了。 亏得康熙怕他不好好学习,还专程让人搬了一座西洋钟放在一旁,说是时针走过11,分钟走到6的时候就能下学。 短短半个月,胤祐的认字能力就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开始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文章。 康熙对儿子的表现非常满意,对纳兰的教学成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夸他不愧是大学士明珠的儿子。 对于纳兰而言,明珠的儿子可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甚至

相关推荐: 捡来的弟弟最漂亮   小芝的泰国旅行   危险的办公室恋情(H)   加油,“总攻”大人   狐狸精C位出道   王国幼稚园   摄政王[年下]   重生后,成了病娇九殿下的心尖宠   战神无双九重天   三姐妹--乱花渐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