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他解释:“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才能长成橘子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结出的果子味道不一样,枳又酸又涩又苦,不好吃的。” 胤祐拿着他的小铲子,站在那里不说话,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纳兰总结道:“所以呀,这些橘子都是从淮河以南运过来的,种在咱们这里,是长不出橘子来的。” 曹寅补充:“连树也种不出来。” 他俩一唱一和把小家伙说得一脸苦闷,拿着小铲子站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沾着不少泥巴,看来是没少下功夫。 康熙仍然负手而立,一言不发的看着儿子。过了半晌,他才问道:“小七,告诉阿玛,怎么突然想起来要种橘子树?” 胤祐咬了咬下唇:“这个橘子好吃,可甜可甜呐。” 老父亲摸摸他的头,心说以咱家这条件,不至于孩子想吃点橘子还得亲自种,正想叫人去内务府问一问,这一批橘子哪里来的,还有没有,让人给慈宁宫多送一些来。 “梁九功……” 康熙刚开了个口,就被胤祐的话打断:“乌库玛嬷喜欢吃,我就想在院子里给她种一颗橘子树,让她能经常吃到橘子。” 康熙蹲下来摸了摸儿子的头,又温柔的擦去他脸上的泥土:“那阿玛和你一起种好不好?” 胤祐摇摇头:“不种了,我不想给乌库玛麽吃又酸又涩又苦的果子。” 他这份孝心真切的触动了老父亲的心,康熙抱了抱儿子:“别听他俩胡说,橘树和枳树根本不是一个品种,你种的是橘树,就不可能结出枳果。” 说着他就接过了胤祐手里的铲子,可那铲子太小了,显然是给小孩子专门打造的玩具,拿在他手里就有一种不和谐的滑稽感。 曹寅幼年时跟随父亲曹玺生活在江南,他自幼聪颖好学,涉猎甚广,对许多学科都颇有研究,此时也蹲下来对胤祐说道:“橘树喜欢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到了咱们这里,扛不过冬天的严寒,但臣以为,咱们可以想想办法,让橘树在北方也能在果子来。” 纳兰也蹲在了他的另一边:“刚才臣对你说的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让臣把这个完整的故事讲给你听好不好?” 胤祐一向对听故事很有兴趣:“好呀好呀,容若和子清一起给我讲。” 康熙推开左右两个小跟班,活像是生怕人家跟他抢儿子。 他一把将胤祐抱起来:“你这些日子怎么不来乾清宫了?” 胤祐搂着他的脖子说道:“额娘不让我去,怕我会打扰到阿玛。” 康熙抱着他往慈宁宫外走:“谁说打扰了?朕的小七最乖,不吵不闹,阿玛一点也没觉得你打扰。” 胤祐问:“那我以后可以继续去乾清宫找容若和子清玩儿吗?” 康熙不满的捏了捏他的脸蛋:“你就想着玩,阿玛教你读书习字好不好?” 胤祐摇头:“那我还是回去陪乌库玛嬷,她会想我的。” 康熙:“……” 攻打被沙俄远征军占领的雅克萨城已经正式提上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前期准备,六部官员、议政大臣在南书房进进出出,按照计划,无论大事小情都要来向康熙汇报。 康熙在南书房与群臣议事的时候,有时候纳兰和曹寅在屋里,有时候在外面,有时候是别的侍卫当值。这个时候,胤祐就会过来找找他俩玩,三个人便来到乾清宫正殿后面的院落中,寻一处安静的地方消磨时光。 春天俏然临近,万物复苏,屋檐和树梢上的积雪在渐渐融化,天气甚至比前些日子更冷了几分。 三个人并排坐在回廊的栏杆上,胤祐依旧坐在中间,忽然大大的打了个喷嚏,两条清鼻涕就从鼻子里流了出来。 他学着之前曹寅的语气说道:“唉,我阿玛在骂我。” 纳兰笑死了:“你阿玛现在被俄国人搞得焦头烂额,现在可没空骂你。” 曹寅摸了块帕子出来给他擦鼻涕:“你是冻感冒了吧。” 胤祐才不在意感冒不感冒,反正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冒了。 他又想起上次种橘子树的事情,便拉着纳兰和曹寅说道:“你们给我讲个故事吧。” 纳兰看着树梢上冒出的新芽有点出神,过了半晌才问了句:“什么故事?” “《晏子春秋》,”曹寅提醒道,“你答应他要给他讲的。” 故事也不能纳兰一个人将,于是曹寅就被拉来做了群众演员,演楚王,纳兰演晏婴,两个人一问一答,把简单的小故事演绎得绘声绘色,胤祐听得十分投入。 纳兰说:“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曹寅笑:“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七阿哥,”纳兰摸摸胤祐的脑袋,“其实故事里橘树到了北方是否会变成枳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晏子用自己的才能与智慧,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曹寅在另一边接口道:“因此,最后楚王才会称他为圣人。” 胤祐咬着下唇思考了半天,最后说:“没错,他用自己的才能与智慧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这很了不起。就像我阿玛说萨布素将军定居在严寒的瑷珲,带领家人一起抗击俄国人一样,也很了不起。” 曹寅竖起大拇指夸他:“说得好!” 胤祐紧锁眉头,若有所思:“可是我觉得橘树到了北方会不会变成枳树也很重要。” “如果橘树无法在淮河以南生长,那生活在淮河以北的人如果没去过淮河以南,岂不是一辈子也吃不到一个像样的橘子,这真是太可怜了。” 说到这里,小家伙竟然一脸忧虑的低下了头,仿佛这真的是一件令闻者伤心,听着落泪的大事。 曹寅给他解释:“南北方水土不同、天气不同,生长的农作物不同,饮食习惯也大不相同。总的来说南方气候更好,江南更是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那里的美食北方没有,就算是紫禁城内也很难吃得到。” 胤祐问:“南方有什么好吃的?” 曹寅掰着手指头给他数:“我小时候随父亲生活在江宁,去过附近许多地方,尝遍了那里的美食,小笼馒头、桂花糯米藕、东坡肉、西湖醋鱼……” 胤祐“滋溜”吸一口口水:“饿了。” 曹寅拍了拍胤祐圆鼓鼓的肚皮:“小吃货。” 胤祐有样学样,也拍了拍他的肚子:“大吃货。” 纳兰:“……” 他们刚才聊的话题不是《晏子使楚》吗?晏婴用自己的才能与智慧,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是个圣人。 怎么聊着聊着,就跑到了吃的上面? 长这么大连紫禁城还没出过的小不点,幽幽的发出一声长叹:“江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 “那可是个好地方,”曹寅双手枕在脑后,遥遥的看向远处,目光不知落在了哪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切!”纳兰不屑的白他一眼,“你生在京城长在京城,我没记错的话,也就去江宁住了不到十年,哪里就有这么多感慨?” 曹寅只是淡淡的笑:“我这不是教七阿哥背诗吗?” 尽管胤祐明白了橘树和枳树就不是一个品种,并且橘树喜欢温暖湿润的南方,不耐严寒,种在北方会被冻死,但他仍然执着于要在慈宁宫种一颗橘树。 曹寅说到做到,回去查阅了大量和农作物有关的书籍,又请教了几位南方来的朋友,最后决定,能不能过冬先不管,至少先把树种出来。 胤祐在诸位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了理论知识,然后开始实践,先大口大口吃掉一个橘子,然后攒了一些橘子核,用水泡上七天,再小心翼翼的把外面的皮撕掉。 苏麻喇姑给他找了个小花盆,帮着他把橘子核种上,每天浇水、晒太阳,没过几天真的开始发芽了。 这可把小家伙高兴坏了,捧着小花盆往正殿跑,说是要拿给乌库玛嬷看自己为她种的橘子树,尽管那颗橘子树还只是一棵只有颤颤巍巍两片叶子的嫩芽。 翻阅门槛的时候还摔了一跤,人虽然滚到了地上,但怀里的小花盆却保护得好好地,一粒土都没有洒出来。 李熹赶紧把他抱起来,小家
相关推荐:
穿越天龙神雕
摄政王[年下]
男配的悲催生活
背景板被主角团疯狂偏爱
现代修仙录
公主的诱惑
变态医生与傻气民工的幸福生活
女神改造记
豪门小女仆
小芝的泰国旅行